2023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总结3篇

时间:2023-09-05 20:10:06 来源:网友投稿

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总结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xx试点区域为xx街道xx社区,具体细划分为13个普查区域。参加试点抽调各乡镇街道和开发区普查员共有48人,按普查小区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总结3篇,供大家参考。

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总结3篇

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总结篇1

第四次全国经济普查xx试点区域为xx街道xx社区,具体细划分为13个普查区域。参加试点抽调各乡镇街道和开发区普查员共有48人,按普查小区工作量划分相应的13个组进行试点工作。具体试点工作分三步走:前期宣传培训,清查阶段和入户登记阶段。

一、前期宣传培训

经济普查是一项关乎重大国情国力的调查,普查试点涉及到对普查区域内的二、三产业的各类单位及个体经营户进行全面清查,因此民众的配合度至关重要。前期的宣传主要是在xx社区人口密集出入口悬挂宣传条幅,印有“经济普查人人尽力,发展经济家家受益”等显著字眼,让人一目了然。清查阶段也通过上门分发一封信并通过口头讲述的形式来进一步普及经济普查。业务培训方面:每个乡镇街道都有抽调的普查指导员和普查员,本着简便、易行,可适用性强的原则,通过一天的集中培训,讲授试点期间的填报表式和注意事项。

二、清查阶段

前期从名录库导出的法人单位数为489户,产业活动单位数71户,工商系统导出的个体工商户的数量为1773户。试点清查时间为20xx年7月11日到20xx年7月13日。在为期三天的清查过程中,共完成法人和产活单位325户,其中新增法人和产活单位有44户,已经搬离本区域的单位有66户,注销或者停业的有103户,实际上门查无该企业,并且电话联系不上的有51户;其他情况有15户:

①注册地在本区域、经营地不在本区域的;

②个体工商户被注册为法人的;

③拒绝登记的。

个体工商户中,普查员通过“地毯式”搜索收上来的个体户清查表有921份,由于多种原因

①工商提供的企业数据通过模糊搜索划到各个普查小区而导致与真实情况有所差距;

②个体户经营者更换频繁,跟底册出入较大;

③关门、注销、搬迁等情况,导致852户无法找到。

在此次试点清查中,发现了问题如下:

1、名录库导出的单位地址不准确,给普查员上门清查增加难度;

2、工商网站中导出的个体工商户也因为某一整体(万达区域)拆迁重建而导致数据与提供的数据有很大出入;

3、普查区划地图划分不完善,存在重叠和遗漏部分;

4、清查阶段调查的时期节点是20xx年12月31日,存在一些单位在20xx年搬离该区域,但是之前的企业情况却无法获取;

5、存在一户多照,清查只登记一个执照的情况;

6、业务培训时间短,没有从事过常规统计的社区人员易错填指标。

清查阶段,本着问题导向原则,每天晚上六点召开各普查小组组长会议,在讨论中集体发现问题、分析问题,解决问题,使三天的工作有条不紊的继续并最终圆满结束。

三、入户登记阶段

清查工作结束之后,市经普办根据整个试点区域的工作量以及普查表式的收回难度,最终选择13个普查小区中的两个具有代表性的小区作为入户登记的区域。

登记阶段,发现问题如下:

1、财务数据失真,普查对象隐瞒实情,数据偏小不符合实际。例如存在个体工商户有个人思想上的顾虑,将全年的营业收入说低;部分法人按报税系统数据明显偏小;

2、登记采集不及时,部分代账会计的企业,上门登记填报经济指标时,负责人不知道如何填报;

3、在工商局网站和名录库中都存在,但是实际情况是皮包公司的不知如何登记。

三、意见和建议:

1、前期准备工作必不可少。加大前期宣传,多途径多渠道让老百姓知道普查,民众知晓度高,配合度就会提升;核查单位底册的生成要通过多方比对(工商、税务、名录库、民政、编办等)提高准确度;普查地图的绘制应该由熟悉地形地貌的基层人员与经普办配合生成。只有前期基础夯实,才能达到事半功倍的程度。

2、业务培训方面。未来选派的“两员”并不是都从事过常规统计工作,统计业务水平参差不齐,再加上普查专业性强,表式指标繁多,因此业务培训要往精细化方向发展,要考虑普查指标操作如何易懂,PAD如何易上手的问题。

3、明确每阶段工作重点。清查前准备阶段的重点是普查小区图划分和底册生成,清查阶段摸清企业和个体经营户经营状态,理清搬迁、注销、停业,确保不丢单位。登记阶段关注经济指标填写质量,保证各项指标数出有据,保证普查数据真实可靠。

通过这次试点,发现了新的问题,学到了新的知识,掌握了普查的流程,也培养锻炼了一批普查业务骨干,为即将到来的正式普查夯实了基础。

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总结篇2

xx县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在县委、县政府的正确领导下,在xx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办公室的精心指导下,严格按照《统计法》、《全国经济普查条例》、《普查实施方案》组织开展。经过全县普查员、普查指导员的辛苦扎实工作,高效率、高质量顺利完成各阶段工作任务,取得显著的成绩,现总结如下。

一、主要做法及特点

(一)切实加强经济普查工作的组织领导

1、组建成立经济普查领导小组,做到普查工作人员、经费、办公条件“三落实”。

20xx年8月,根据《xx市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昭政发〔20xx〕42号文件精神,我县以绥政通〔20xx〕53号文件行文成立了xx县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领导小组,由县人民政府副县长杨杰任组长,财政、发改、经贸、监察、人事、工商、税务等部门领导为成员。领导小组下设办公室在县统计局,统计局局长杨楣兼任办公室主任。领导小组成立后,随即下发了《xx县人民政府关于认真做好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通知》绥政发〔20xx〕47号文件,并从经贸、发改等部门抽调人员到办公室工作。与此同时,积极争取到启动经费15万元,购置了办公设备。普查工作人员、经费、办公条件的落实,为经济普查工作的顺利推进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2、深入开展调查研究,结合实际制定普查实施方案。

普查工作要开好头,起好步,制定实施方案是第一件大事。我们吸取第一次经济普查的经验和不足,深入基层调查研究,广泛听取各方面意见和建议,依据《xx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实施方案》,结合实际拟定了《xx县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实施方案》。方案中明确了普查工作的总体安排和阶段划分,整个普查工作从20xx年8月起到20xx年8月完成,分为准备阶段、登记阶段、数据处理阶段和数据发布、应用及总结表彰阶段四个阶段。

3、优化关键环节组织方式,创造性地开展普查工作。

为保证普查工作的高质量和高效率,我们优化关键环节的组织方式,创造性地开展普查工作。一是做好“三员”的选调工作。尽可能把熟悉会计、统计业务的人员选聘为普查员、普查指导员和被调查单位调查员,把好人员素质关。全县共选聘普查指导员24名,普查员42名;二是整理和规范基础资料台帐。全县“限额以上、规模以上、资质以内”的三上单位不是很多,大部分是三下单位,原始记录、统计台帐不规范,有的企业没有会计账簿。为使正式调查登记时有据可查,我县以绥经普〔20xx〕1号文件通知各被调查单位做好基础资料整理和规范工作,建立健全会计账簿和统计台帐,尤其是建立健全能源统计台帐;三是单位清查。我们采取先比对、后清查的方式,由相关部门提供单位名录资料,电脑程序汇总生成《单位清查底册》,然后由普查员带着《单位清查底册》进行“地毯式”清查,做到不重不漏;四是普查表的发放。县经普办分专业直接培训到被调查单位调查员,由被调查单位调查员领取普查表,在正式普查登记时,依据相关资料认真填写普查表,之后把普查表连同单位统计、财务台帐资料一并交回相应负责的专业人员审核验收,专业人员进行手工快速汇总,初审过关后,进行数据录入;五是数据处理责任到人。数据处理是相当繁琐的工作,县经普办建立了数据处理责任制度,由分摊普查表的相应专业人员负责普查数据的录入、审核、错误修改等环节的工作,直至市级审核验收。这种操作方式既增强了专业人员的责任感,也保证了数据处理工作的质量。

(二)积极营造经济普查工作的良好环境氛围

经济普查要整体推进,顺利实施,加强宣传,大造声势是必须做好的工作。我县着重从三个方面入手,积极营造经济普查工作的良好环境氛围。一是进行动员部署,组建工作机构后,县政府立即召开领导组成员单位领导和乡镇政府领导参加的会议,进行启动动员,明确各部门职责,落实责任;正式普查登记前,县政府杨杰副县长发表电视讲话,总结准备阶段工作并对普查登记工作进行再动员,再部署。二是搞好业务宣传。采取书写标语、张贴宣传画、出动宣传车、广播、电视、刊物类新闻媒体和以会代训、现场讲解等多种群众喜闻乐见的形式宣传经济普查的重大意义和普查业务知识、操作技能,达到了广播有声音、电视有图像、刊物有文字的效果。共书写张贴标语167条、宣传画179幅,出动宣传车22次,以会代训9场次;三是开展法制宣传。利用各种时机宣传《统计法》、《全国经济普查条例》、《统计违纪违法行为处分规定》,提高被调查对象的法制意识,做到依法普查,依法如实提供普查资料,确保普查数据客观真实。

(三)严格制定经济普查工作的质量控制制度

1、签订经济普查目标责任书。县政府结合市政府制定的xx市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目标责任书相应制定了xx县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目标责任书,并与五个乡镇分管经济普查工作的政府领导签订了目标责任书,落实了必须承担的相应责任。

2、制定经济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我县紧紧围绕普查数据质量这一核心,建立起普查工作的岗位责任制度、质量控制制度和检查验收制度。结合实际制定了《xx县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质量控制工作细则》,对每个环节的工作都有明确的质量控制办法和验收标准,加强审核把关,严格检查验收。

(四)认真落实经济普查工作的保障措施

1、强化组织保障。明文规定乡镇政府、社区、村(居)委会主要领导为经济普查工作的第一责任人,负总责,亲自抓,分管领导为第二责任人,具体抓。同时细化领导组成员单位主要职责,依法责任追究。

2、强化物资保障。采取上级匹配和本级购置的办法积极组织普查物资的就位和到位工作。

3、强化法制保障。成立经济普查执法检查组,不定期深入一线执法检查,查处违法行为,保证普查工作依法进行。

二、取得的成绩和基本经验

我县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通过扎实细致的努力工作,取得了显著成绩,主要表现在:一是单位清查不重不漏。全县共有法人单位493个,其中企业法人212个,机关法人67个,事业法人140个,社团法人31个,其他法人43个。有产业活动单位285个,其中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63个,非生产经营性产业活动单位222个;二是普查数据客观真实。全县生产总值、二、三产业增加值及企业成本、利润、工业主要产品产量、社会消费品零售总额、水及能源(售电量、用水量)等各项主要指标与一经普、年快报比对能分析出其中差异因素所在;三是初步建立起单位名录库与电子地图。

在取得成绩的同时,我们也积累了一些基本经验:一是领导重视是搞好普查工作的前提;二是经费落实是搞好普查工作的重要保障;三是超前的思维、精心的组织、严格的工作制度是普查工作顺利进行的关键;四是抓住重要环节创造性开展工作是提高工作效率的重要手段;五是有效的质量控制措施是确保数据质量的根本;六是依法普查是普查工作高效率、高质量的根本保证。

三、存在的问题

回顾一年多来所做的。工作,我们取得了一定的成绩,但也非常清楚地看到了工作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一是在工作超前思考和总体部署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二是在工作进展过程中处理好复杂问题的能力还有待进一步提高;三是在对业务技术的指导上做得还不够超前;四是在对工作的督促检查上做得还不够及时;五是在加强部门的协调配合上做得还不够到位。上述不足,导致工作中出现时紧时松的现象,问题出现了才采取措施补救的现象以及不能按规定时间报送普查报表的现象。

四、今后工作的建议

今后的普查工作,要确保取得高质量、高效率,提出如下建议:

1、各项普查工作要做好提前谋划、早准备、早安排、早落实,使工作开展有条不紊,秩序井然;

2、加强对工作开展过程的督促检查,及时发现和解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使各个环节的工作环环相扣,顺利推进,提升工作质量和效率。

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总结篇3

一、基工作

通过查验原始记录、档案资料、统计台帐和相关报表发现,各种类型单位资料呈现明显差别:大型国企基础好,资料完整;中小企业差距大,管理完善制度健全的单位,基本建立了财会统计台账,私营家族式小型企业仅有简单记录,财务报表由外聘相关人员完成;个体企业基本没有财务报表。县统计局提出,统计部门布置要求填报整理的报表、台账,最好能够由自治区或市统一印制,降低费用。个体及小型私营企业需要多方面加强工作,重点强调广泛宣传,积极争取配合普查工作,确保完成任务。

通过召开座谈会调研,市县统计局对如何做好我区第二次全国经济普查的组织实施与业务指导充满信心,充分认识到经济普查是国家发展战略的一个组成部分,必须全力以赴,完成上级布置的各项工作任务。

组织实施。对普查办公的组织模式,市、县提出要(来源:)根据各地具体情况,由市县领导小组决定办公的组织形式。可以沿用第一次经济普查按专业,分散型实施形式;也可以采取“集中办公、统一管理”的方式实施普查。哪种组织形式更为有效、有利就用哪种形式,关键是要选调好能力强,有责任心的业务骨干,组成务实、高效、协作及负责的工作班子。

1、县级统计局选调责任心强的业务骨干,局内组成精干小组。在普查培训、单位清查、报表收发及分类整理阶段,集中流水式作业,适时推进,重点突破薄弱环节,工作组工作的重点是城镇及农村基层组织的清查;

2、根据普查任务需要,可以采用集中与分散相结合的办法。市级局办公条件好,可多抽调有关部门的业务骨干,充分利用部门管理单位的力量,协助收集清查资料;

3、普查内容。坚持执行国家普查方案,努力完成自治区布置的普查任务。科技、文化、服务业及能源统计增加的指标,要有充分准备,最好不要临时增加任务。基础条件好的大型企业财务制度健全、核算水平和承受能力强,可以根据需要增加普查内容,不要向小型企业布置新的任务。

1、普查的内容不要太繁琐,指标的明确,最好不要有不确切的指标出现;

2、各市尽可能不要再增加指标,如确需增加,要根据经济条件给予基层普查员一定的补助;

3、普查所增加的内容要专款专用。

依法普查。经济普查任务艰巨,需要各普查单位给予协助,普查宣传要到位,最好能够在主要街道悬挂宣传标志,普查执法工作也要跟进,在普查的关键时间,采取公开曝光的形式,有步骤的处置几起违法虚报、瞒报、拒报普查报表的行为,造成声势,扩大影响,为经济普查工作提供法律保障。

1、自治区、市统计局可以在各地提供的黑名单中,选择几起事实清楚,证据充分的违法单位,在单位清查、报表收集阶段,分别采用媒体曝光、内部通报的形式加以处罚。

2、对虚报、瞒报、拒报普查报表,行为恶劣,影响极坏的违法者,建议由自治区、市经普办及有关单位,组成联合执法组,当场处罚;

3、数据衔接。经济普查与年报的重要数据应该基本一致,建议将规模以上、限额以上、资质等级以上单位数及主要经济指标,作为检验普查数据质量的重要依据,有第一次经济普查的经验,对要做好年报与普查数据的衔接充满信心,在普查业务指导阶段必须注意以下问题,避免年报与普查数据发生矛盾。

1、规模以上、限额以上、资质等级以上单位数应该基本一致;

2、规模以上、限额以上、资质等级以上单位填报的经济指标包含的范围允许有误差;

3、规模以上、限额以上、资质等级以上单位填报的经济指标误差应该能够测算。

资料开发。经济普查数据是重要的战略成果,要重视资料发布工作,对发布的形式、内容及资料开发的项目、方式要有统一设计,分级负责的规划。

1、公报格式、内容大体一致;

2、课题研究、论文要点可以广泛交流;

3、加强沟通,促进交流,相互学习

此次调研得到河池市、环江县统计局的大力支持、积极参与并全力配合,得以顺利完成各项调研任务。

推荐访问:工作总结 经济普查 全国 第五次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总结 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总结示范篇 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总结汇报 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总结汇总 全国经济普查工作总结报告 经济普查工作总结范文 经济普查工作总结报告 经济普查工作总结结尾 经济普查工作总结开头 经济普查工作总结一定要对市上企业进行比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