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大班教案五篇

时间:2023-01-06 12:40:06 来源:网友投稿

春天的大班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中春天优美的意境。  2.迁移新的讲述经验,尝试仿编诗歌。  二、活动准备:  自制图书、诗歌录音。  三、活动过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春天大班教案五篇,供大家参考。

春天大班教案五篇

春天的大班教案1

  一、活动目标:

  1.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感受诗歌中春天优美的意境。

  2.迁移新的讲述经验,尝试仿编诗歌。

  二、活动准备:

  自制图书、诗歌录音。

  三、活动过程:

  (一)导入,引出诗歌。

  1.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本大图书,谁知道这本书的名字叫什么?我们一起来读一读。

  2.这本书里藏着一首好听的诗歌,我们一起来看一看、听一听。请你仔细听春天到底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二)欣赏诗歌,理解诗歌内容。

  1.幼儿第一次完整欣赏诗歌(录音)。

  (1)春天是一本怎样的书呢?

  (2)为什么说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会笑的、会唱的书呢?我们再来仔细听一听。

  2.教师有表情朗诵诗歌,幼儿第二次完整欣赏,理解诗歌内容。

  (1)为什么说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春天里有哪些彩色的东西?(幼儿朗诵第一段)。

  (2)春天除了是一本彩色的书,它还是一本怎样的书?

  是的,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春天里谁笑了?

  小池塘笑了,小池塘为什么笑了?小池塘笑了,脸上有什么?为什么有酒窝?

  还有谁笑了?小朋友为什么笑了?(幼儿朗诵第二段)。

  (3)春天还是一本怎样的书?春天里谁在唱歌?它们是怎样唱的?(幼儿朗诵第三段)

  3.幼儿随录音完整朗诵诗歌。

  小朋友说得真好!你们觉得这首诗歌好听吗?那我们一起用好听的声音来朗诵诗歌《春天》,好吗?(教师带领幼儿朗诵一遍诗歌。)

  (三) 仿编诗歌。

  1.春天除了是一本彩色、会笑的、会唱的书,还会是一本怎样的书?

  2.春天到了,有哪些变化?

  3.幼儿尝试仿编诗歌。

  4.小朋友讲得真多、编得真好!那我们一起到外面找一找,春天还是一本什么样的书,好吗?

  附:诗歌《春天》

  春天是一本彩色的书——

  黄的迎春花,

  红的桃花,

  绿的柳叶,

  白的梨花……

  春天是一本会笑的书——

  小池塘笑了,

  酒窝圆又大,

  小朋友笑了,

  咧开小嘴巴……

  春天是一本会唱的书——

  春雷轰隆隆,

  春雨滴滴答,

  燕子唧唧唧,

  青蛙呱呱呱……

春天的大班教案2

  一、主题

  春天在人们的期盼中又如期而至,大自然中的一切都充满了美好与神秘,嫩绿的新芽、含苞的花朵、蓬勃的小生命以及人们迎接春天的那份激动与喜悦,都深深地打动了我们。聪明、灵动的孩子们又怎会对这一切视而不见呢?大班的孩子善于观察,善于思考,有较强的思维力和动手操作能力,对周围的事物充满了好奇,能积极地去探索和发现。春天里有许多可供选择的教育内容,如:挖野菜、郊游、放风筝、小蝌蚪、小蜜蜂、小蝴蝶以及人们的各种活动等,都极为贴近孩子们的生活,并且能充分利用我们这里的地区资源。相信这一主题一定能使孩子们在轻松愉快的活动中进一步感受春天的美好,发现春天的秘密。

  二、主题目标:

  1、学习用观察记录的方法,感知和发现春季气温、人们的活动、动植物生长的变化等。并知道季节的交换与动植物的生长过程关系。感受春天给人们带来的生机勃勃的景象。

  2、积极参加郊游、种植、远足等活动,能连续走30--40分钟,有一定的速度和耐力。

  3、会用多种形式充分表达自己的经验、经历和情感。提高讲述、绘画、表演等能力。

  4、在主动参与活动中感知和体会人与自然、人与人之间的和谐关系。在活动中表现一定的独立性,形成主动、互助、合作的态度与行为。

  5、能唱出3拍子和2拍子歌曲的不同节拍的感觉,继续学习用连贯的和断顿的唱法来表现歌曲的不同意境。

  6、能较自如地使用多种工具制作物品,并用多种形式表现自己对春天的感受。画面布局合理。

  7、会根据气温和运动量的变化,调节活动的内容,增减衣服。知道保护耳朵和声带,不大声喊叫。

  8、继续学习用不同的标准对事物进行分类,学习10以内的加减。

  三、主题网络图:

  春天里:环境 动物 植物 劳动

  布置教室:树木 花卉 种子

  找春天 :游戏 郊游 蚕 小蝌蚪 蜜蜂蝴蝶 我们

  四、环境与资源:

  1、引导幼儿观察春季自然界的动植物以及天气的变化,组织幼儿进行移栽种植等活动;饲养小蝌蚪和蚕等。

  2、随着幼儿认识内容的扩展,不断调整和丰富自然角的内容,如:做发芽实验,与幼儿共同收集春季的蔬菜(或野菜),贴上标签放置在自然角内;陈列一些蜻蜓、蝴蝶与花的标本,提供放大镜供幼儿进行细致的观察。

  3、在美工角提供纸、布、针、橡皮泥等多种工具、材料,进行有关“春天”的小制作,把作品布置在活动室内,把春天带进活动室,表现自己对春天的感受。

  4、充分利用周边社区环境,开展丰富多彩的野营远足、春游等活动。

  五、家长工作:

  1、更换《家长园地》的内容,介绍本主题活动的活动目标、内容、配合事项,如:带幼儿踏春、挖野菜、在家中种植花卉、饲养小动物,并进行观察和管理;请家长加强幼儿的生活自理能力的培养,为野营活动做好准备等。

  2、鼓励家长在春天里多带孩子外出游玩,增长知识、开拓视野,感受春天的美好。

  3、对幼儿进行文明礼貌的教育,学会遵守公共秩序,保护公共环境的卫生,能热情主动、有礼貌地与接触到的人交往。

  4、在远足等活动后,请家长记录幼儿叙述的活动见闻。

  六、集体活动内容:

  活动1: 春天可以干什么(综合活动)

  目标:

  1、知道春天的自然特征,春天是人们都很忙碌的季节。

  2、能用连贯的、清晰的语言讲述人们在春天里的活动,讨论自己乐意参加的活动。

  准备:

  1、与幼儿园的工作人员联系,为访问工作做好准备。

  2、春天景色及人们在春天工作的图片或录象。

  过程:

  1、引起幼儿想了解春天人们在干什么的兴趣。

  ⑴谈话: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是怎样的?

  ⑵说说春天人们都在干什么?

  2、幼儿结伴在园中观察园内(包括动植物的变化),并访问园内工作人员的工作。例如访问保健老师,知道保健老师为小朋友准备好每天吃的大蒜,是为了预防小朋友生病等。

  3、讨论春天里其他人在干什么?

  ⑴幼儿自由讨论:春天里其他人在干什么?

  例如:农民伯伯在田地里播种;园林里的叔叔在修剪树枝;清洁员用洒水车洒水、在运垃圾;服装设计师设计出春天里人们的新款服饰。

  ⑵幼儿观看图片或录象,知道:春天里人们都在忙碌着,为的是使花草树木、农作物长得更好,让我们每个人变得更健康,城市变得更漂亮、清洁。

  4、讨论:春天里小朋友可以做些什么活动。

  可以让幼儿把自己想参加的活动画出来再全班交流,选择几项全班共同参与的活动。

  活动2: 找野菜(综合活动)

  目标:

  1、能正确辨别并寻找出荠菜或马兰头。

  2、体验参与野外活动的快乐。

  准备:

  教师事先挑些荠菜或马兰头。小铲子、菜篮。

  过程:

  1、引起找野菜的兴趣。

  春天来了,我们吃过哪些野菜吗?引导幼儿仔细观察和讨论荠菜和马兰头的根、茎、叶的明显特征,知道这些菜不需要种,自己会从泥地中长出来,所以大家叫它们野菜。

  2、找野菜活动。

  ⑴教师引导幼儿把长在地上的野菜与手里的马兰头或荠菜仔细比较,长得一样的可以请老师用小铲子把它挑出来。

  提醒幼儿找野菜时互相看看找得正确吗?

  ⑵幼儿找的过程中,教师巡回指导,如发现部分幼儿分辨不清楚,便请找得对的幼儿来讲讲,自己是如何在野菜中找寻、比较和辨别荠菜和马兰头的。教师在巡回指导中可帮助幼儿一起寻找,并让个别找得很熟练的幼儿帮助其他幼儿。

  3、幼儿相互交流,在找野菜的过程中有哪些有趣的事,碰到哪些困难,怎样解决。

  活动3:野菜品尝会(综合活动)

  目标:

  1、能分工合作学习野菜菜肴制作的烹调方法(凉拌、炒、包饺子等)。

  2、体验自己动手用野菜制作食品的愉快情绪。

  准备:

  1、活动前幼儿参加找野菜活动。

  2、提醒幼儿参与买菜做菜等家务,观看过家长制作的多样菜肴。

  3、家长帮助幼儿准备野菜制作的菜肴(一种),并知道菜肴的名称及制作。

  4、饺皮、肉馅、野菜实物、佐料。

  过程:

  1、野菜菜肴展览。

  幼儿介绍自己带来的菜肴的名称及烹调方法。

  2、摘洗野菜,幼儿自选分成两组:一组摘菜,一组洗菜。摘菜时要注意将黄叶、烂叶摘去,西菜要浸泡并清洗干净。

  根据菜的烹饪方法不同,幼儿自由分成两组,一组为包饺子小组,另一组为凉拌组。包饺子组:教师帮助准备菜肉馅和幼儿一起包捏,并将包好的饺子在现场或交厨房煮熟。凉拌组:教师帮助幼儿切、烫野菜,提供佐料,幼儿根据自己口味凉拌。

  3、野菜品尝。

  以自助餐形式品尝自制的及家中带来的野菜菜肴和馄饨、饺子等。

  4、谈谈野菜食品的味道,讨论人们为什么喜欢吃野菜?

  活动4:准备去远足

  目标:

  1、能围绕郊游这个主题,用较完整、连贯的语句大胆提出自己的意见与想法。

  2、能以积极的态度参加郊游的准备活动,体验合作、交流的乐趣。

  3、知道郊游时需遵守的安全事项,形成一定的自我保护意识。

  准备:郊游录象。

  过程:

  1、幼儿回忆郊游时曾去过的地方。

  讨论还想到什么地方去郊游?为什么?鼓励幼儿大胆表述。

  2、讨论:远足的"地点,到什么地方远足比较合适?远足到达目的地后可以干些

  什么?例如:观察写生,做游戏、采野花等。

  3、讨论:远足带什么比较合适?要做哪些准备工作?

  ⑴以小组形式用绘画的方式记录下所需准备的物品,并能告诉大家为什么要准备这些物品。

  ⑵围绕有针对性的问题展开讨论。

  例如:远足应穿什么鞋?所带东西越多越好吗?

  4、观看录象,自由讨论郊游中应注意哪些安全问题。

  ⑴观看录像并讨论。

  例如:不离开老师、同伴以免迷路,不到危险地方去等。

  ⑵围绕有针对性的问题进行讨论。

  例如:迷路了怎么办?跌倒了怎么办?

  活动5:歌曲《春天在哪里》

  目标:

  1、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感受歌曲中表现的欢快节奏和活泼的情绪。

  2、根据音乐和歌词内容,创造性地运用身体动作表现对歌曲的感受。

  3、体验自由表达和创造的快乐。

  准备:“春天”的录像或图片。

  过程:

  1、复习歌曲:柳树姑娘

  重点:唱出句首重音。

  2、欣赏歌曲:春天在哪里

  ⑴第一遍欣赏,初步感受歌曲中表达的欢快、抒情的音乐性质。

  ⑵第二遍欣赏,同时播放录像,帮助幼儿再次感受歌曲。

  ①说说歌曲唱了些什么?

  ②跟着乐曲打节拍。

  ⑶第三遍欣赏,同时教师打节拍两至三次。

  ①鼓励幼儿利用不同的身体动作来打节拍。

  重点:停顿、休止,使其欢快、延长,使其抒情。

  ②幼儿根据对歌词的理解自编动作,进行表演。

  重点:创编花、草、小黄鹂的动作。

  ③集体进行表演。

  延伸:音乐角提供此乐曲及道具供欣赏表演。

  活动6: 语言《桃树下的小白兔》(故事)

  目标:

  1、理解故事内容,感受故事中桃花瓣作信、桃花瓣变为多种有用物品的意境和想象。

  2、增强关心别人和感激关过自己的朋友的情感。

  准备:

  用纸剪成的粉红色花瓣若干(与幼儿人数相等)、小兔手偶、录音机、磁带、背景图一张、磁带教具若干(小白兔、老山羊、小猫、小松鼠、小鸡、金龟子、小蚂蚁)

  过程:

  1、出示小白兔手偶,引出故事题目。

  教师有表情地朗诵故事。

  2、出示背景图,演示磁性教具,帮助幼儿理解熟悉故事内容。

  (1)小白兔住在哪儿,那是个什么地方?

  (2)小白兔在水塘边发现了什么?它把那些粉红色的桃花瓣寄给了谁?

  (3)小白图的朋友收到花瓣后怎么想?它们用花瓣作了什么用?

  (4)后来朋友们到哪里去春游?大家对小白兔怎么说?小白兔又对朋友们说了什么?

  3、听故事录音,感受故事的优美意境并自由地跟着录音学讲对话。

  4、讨论:

  (1) 你喜欢小白兔吗?为什么?

  (2) 假如你是小白兔,你还想把花瓣寄给谁?让花瓣帮他做什么?

  活动7: 绘画《桃树》

  目标:

  1、积极参与手指点画活动,能均匀地点五片花瓣,合理安排画面。

  2、能对自己和他人的作品给予评价。

  3、注意身体卫生,不把颜料泼到衣服上。

  准备:蜡笔、白纸人手一份。颜料、颜料盘、抹布若干。

  过程:

  1、谈话引起幼儿兴趣。

  “你见过桃花吗?你能说说它的样子吗?”引导幼儿从树干、树叶、花瓣进行描述。

  2、学画树干。

  (1) 教师出示树干范画,请幼儿仔细观察。

  (2) 尝试说说自己观察到的树干是什么样子。

  (3) 鼓励幼儿在纸上画树干。

  3、学点桃花。

  ⑴教师示范用食指点桃花,重点讲解五片桃花瓣的电画方法。

  ⑵幼儿自由绘画,教师进行个别辅导。

  4、将幼儿的作品布置起来,幼儿之间进行点评。

  活动8: 怎样做观察记录(综合活动)

  目标:

  1、知道动植物都在不断生长,有关心爱护动植物的习惯。

  2、会细致观察了解动植物的生长过程中的变化,会用图画、表格的记录方式做观察记录。

  准备:

  幼儿成长具有代表性的照片,或去年大班幼儿的观察记录,纸、水彩笔,丰富园内动植物供幼儿观察。

  过程:

  1、引起幼儿观察记录的兴趣,出示幼儿成长的照片,感知成长过程。

  2、观察动植物生长特征。

  ⑴鼓励幼儿在园内找一找、看一看你最感兴趣的动植物,记住自己观察的动植物的名称及特征。

  ⑵分组交流表述所观察到的动植物的主要特征。

  例如:小草变绿了,发芽了,蚕宝宝钻出来了,细细的、黑黑的像小芝麻。

  3、幼儿讨论怎样做观察记录。

  ⑴以小组的形式进行讨论,鼓励幼儿大胆表述自己想用的记录方法。

  ⑵以小组为单位交流记录方法,在各组交流基础上教师和幼儿一起归纳:

  ①用图画或符号来记录动植物的变化过程。

  ②所选用的方式要能连续记录动植物的变化。

  ③运用表格的记录方式使别人也能清楚、明了地了解动植物的变化过程。

  4、幼儿尝试记录观察结果。

  ⑴幼儿各自将自己所观察到的结果记录在表格上。

  ⑵展示与交流记录结果,针对记录中存在的问题,讨论如何解决。

  延伸:在区域活动中提供记录材料,以便于幼儿以个人或小组形式进行观察记录。

  活动9: 春天的诗歌

  目标:

  1. 使幼儿进一步掌握春天的季节特征,感受诗歌的意境。

  2. 帮助幼儿感觉、理解诗歌语言和意境的美,学会有表情地朗诵诗歌。

  3. 培养幼儿边听边记边想的能力。

  4. 学习词语:一溜烟、请柬、衔着、快活。

  5. 引导幼儿体会诗歌的结构及语言运用方面的特点,发展幼儿仿编诗歌的能力。

  准备:

  1. 音乐伴奏带。

  2. 图片。

  3. 带幼儿在幼儿园里或者公园找春天。

  过程:

  1. 感受环境和生活

  让幼儿能描述出春天的样子:春天来了,树绿了,花开了,草地绿了。

  请幼儿观察树、草、花、说一说像什么?

  例如:风一吹,柳条像姑娘的辫子在摇摆,像在跳舞。

  2. 出示图片

  师:我们来看看图上有什么?这是什么季节?你是怎么感觉到这是春天呢?春风吹来后,小草、柳树、桃花有什么变化?

  3. 欣赏诗歌《春天的故事》

  教师富有感染力的朗诵一遍诗歌。

  想象诗歌描绘的春天的情景并加以描述。

  围绕诗歌提问,帮助幼儿理解诗歌内容:春风长着什么?为什么说春风长着手?它怎么使小草发生了变化?为什么说春风长着嘴?这怎么使柳树发生了变化?为什么说春风长着腿?它怎样使桃树发生了变化的?春风给谁发请柬?小燕子衔着什么?在讲解过程中帮助幼儿学习词语。

  幼儿在音乐的伴奏下学习朗诵诗歌。

  延伸:引导幼儿知道诗歌的结构,教师示范仿编一段诗歌,请幼儿说说与原诗有什么不一样?帮助幼儿掌握仿编的方法。让幼儿自由仿编的方法。

  附诗歌: 春天的故事

  春 风 长着 手,

  那 手 像 妈 妈,

  摸 了 摸 小 草,

  小 草 绿了。

  春 风 长 着 嘴,

  会 说 悄 悄 话,

  在 树 梢 上 说 了 说,

  柳 树 绿了。

  春 风 长 着 腿,

  一 溜 烟 跑 来 了,

  亲 了 亲 桃 树,

  桃 树 开了!

  春 风 发 请 柬,

  请 来 了 小 燕 子,

  小 燕 子 衔 着 春 光,

  快 活 地 飞 来 了......

  活动10: 预防感冒(健康)

  目标:

  1、知道感冒会影响身体健康和正常的学习生活,必须预防感冒。

  2、初步掌握预防感冒的方法,有自我保护意识和能力。

  准备:录制有关感冒以及预防感冒等录像。

  过程:

  1、了解感冒的一般症状。

  让幼儿谈谈感冒的感受,了解感冒的危害。

  2、幼儿回忆以往经验,设想感冒原因,教师运用图示的方法,逐一记录。如:吹冷风 感冒 出汗后着凉 睡觉踢被子 不及时加衣服 被别人传染

  3、幼儿自由谈论,并观看录像进行小结。

  讨论:感冒了怎么办?

  如:多喝水,注意休息,及时治疗,按时打针吃药。

  小结。感冒以后要及时治疗,按时打针吃药,以免引发气管炎、肺炎等严重疾病。多喝水,多休息,身体才会好的快。

  4、幼儿讨论:怎样预防感冒,教师再一次运用图示逐一记录。如:注意卫生、不受传染 、预防感冒、不着凉; 吃大蒜 ;注意营养不挑食; 锻炼身体等。

春天的大班教案3

  【活动设计】

  《指南》指出:幼儿艺术领域学习的关键在于充分创造条件和机会,在大自然和社会文化生活中萌发幼儿对美的感受和体验,丰富其想象力和创造力,用自己的方式去表现和创造美。近段时间,我们中班正在结合季节开展主题活动《大树和小花》。户外活动时孩子们总是与树进行亲密接触,他们和树成为了好朋友。如何将孩子们感兴趣的事物融入到教学活动中去,又有助于发展幼儿的能力呢?于是,我设计生成了美术活动《春天的树》,让幼儿在看看、说说、想想、画画中尝试并体验纸团拓印画的独特魅力,激发幼儿热爱美术、热爱大自然的美好情感。

  【活动目标】

  1、欣赏春天的树,尝试用纸团拓印的方式大胆画出自己喜爱的树。

  2、积极参与活动,能与同伴合作使用绘画材料,体验纸团拓印画带来的乐趣。

  【活动重点】能大胆尝试用纸团拓印的方式画出自己喜爱的树。

  【活动难点】选用适宜的颜色表现出春天树木的基本特征。

  【活动准备】

  多媒体、各色颜料、示范用纸和幼儿绘画用纸、废纸团、抹布、背景图、音乐。

  【活动过程】

  一、图片导入,了解树木特征

  1、引导幼儿欣赏春天的树,激发幼儿兴趣。

  2、请个别幼儿说说自己的树朋友。

  二、模拟演示,明确作画方法

  1、教师出示纸团拓印好的作品,引导幼儿发现绘画方式和以前作品的不同。

  2、教师以情景化的语言介绍今天的作画材料。

  3、请个别幼儿上来探索用纸团拓印作画,教师提醒作画方法。

  三、幼儿操作,教师巡回指导

  1、出示背景图,激发幼儿创作欲望。

  2、教师提出操作要求。

  3、播放音乐,幼儿自主作画,教师适时指导。

  四、评价展示,分享体验成功

  1、以小动物评画和幼儿互相介绍作品的方式进行交流评价,感受成功的快乐。

  2、和小树林小动物拍照留念。

  3、帮忙整理活动材料离场。

春天的大班教案4

  活动目标:

  1、发展观察自然变化的能力,热爱大自然。

  2、能围绕主题中的词语学习使用语言。

  3、能在集体面前表述自己的想法,并且能够认真倾听同伴讲述。

  活动准备:

  1、适合的景物图片。

  2、字卡春天、美丽、植树、播种、桃花、燕子、小草、柳树、放风筝。

  3、轻音乐。

  活动过程:

  一、歌曲导入

  复习歌曲《春天》

  二、观察图片

  1、组织幼儿谈论各自观察到的图片。

  教师:现在是什么季节?春天来了,天气变得怎么样?

  2、依次出示字卡,引导幼儿用字卡上的词语说话,然后将字卡与相应的图片黏贴在黑板上。

  三、找朋友

  教师出示字卡,引导幼儿认读并请幼儿找出相应的图片。

  1、小草

  教师:小草是什么样的?

  2、植树

  教师:植树是怎么回事?怎么样植树?植树有什么好处?

  3、播种

  教师:哪张是播种的图片?谁在播种?农民伯伯为什么要播种?如果不播种会怎么样?那我们应该怎么做呢?(引导幼儿热爱劳动,爱惜粮食)

  4、以同样的方式,出示字卡:柳树、桃花、燕子、放风筝,组织幼儿谈论并黏贴。

  四、小结

  1、教师:这么多漂亮的图片组成了一幅美丽的图画,我们来为它取个名字吧!

  2、一起表演,用肢体语言来表现春天。

  教学反思

  1、幼儿对春天的话题很感兴趣,对于老师的问题都能做出积极地反应,想法很多。

  2、图片不够形象。

  3、图片和文字结合,有助于幼儿对汉字的掌握。

春天的大班教案5

  活动目标:

  1、通过幼儿仔细观察、观看、讨论对话、远足登山等活动,知道春天来了。并能从树、花、草等中找出春天来时的特征。

  2、根据动、植物在春天来时的细微的特征变化,学习儿歌、仿、创编儿歌。

  3、拓展幼儿的思维,发展幼儿的想象力和创造力,体验自己成功的喜悦,培养幼儿的自信心。

  活动准备:

  课前布置幼儿和家长仔细观察春天的景色细微变化。有可共幼儿观看春天的背景图,或投影仪,投影图片。柳树、小草、花儿、燕子、青蛙等图片,文字条、录音带、VCD盘、VCD机、录音机、自己准备好表述方式所需要的材料(图画纸、水彩笔、剪贴画……)。

  活动过程:

  1、语言激趣导人课题:小朋友,你们知道现在是什么季节吗?(春天)你们喜欢春天吗?(喜欢)观看VCD盘或投影仪,你喜欢的是什么?用自己的喜欢的方式,怎么表述你看见的或喜欢的……(画画、剪贴画、语言表述、贴画、儿歌等)。方式很多,今天我们就学一首关于春天的儿歌,好吗?

  2、出示春天的背景图,贴柳树的图片后,教师示范说儿歌:春天来了,柳树发芽了,对着我们招招手。

  3、幼儿看图片跟老师学说儿歌第一句。(你还可以怎么说?鼓励幼儿拓展思维。)

  4、请一名幼儿在背景图上贴小草的图片,小朋友自己用喜欢的方式表述。教师示范说儿歌:春天来了,小草长高了,对着我们点点头。(让幼儿摸仿学说儿歌)

  5、看着图片学说儿歌第二句后,连说儿歌2—3遍。(引导幼儿仿编儿歌或其他方式表述,春天来了……

  6、出示文字条:春天来了,(1),对着我们(2)。

  7、教师讲解儿歌创编的方法,贴图片示范,如出示花儿的图片,把它贴在(1)处,在(2)处说出花的动作:春天来了,花儿开放了,对着我们笑……

  8、依次出示燕子、青蛙等图片,让幼儿根据图片进行创编,教师给予指导,幼儿创编时可播放春天的音乐、播VCD盘或投影仪,激发幼儿创编的情绪。

  9、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创编生活中的内容。

  10、教师记录创编的儿歌,幼儿和教师一同说儿歌,展示幼儿自己的不同的方式表述的春天。交流自己的成果,互相学习、讨论。体会自己成功的喜悦。

  11、欣赏配乐诗朗诵《春天来了》。

  12、教师小结:小朋友把春天“打扮”得真美,让我们一起在春天里跳起来吧。放音乐幼儿跳舞,自然结束。

推荐访问:大班 教案 春天 春天大班教案五篇 春天的大班教案1 春天的大班教案语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