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一年级数学第几教案五篇

时间:2023-01-11 09:30:06 来源:网友投稿

一年级数学第几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2、会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初步感知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一年级数学第几教案五篇,供大家参考。

2023年一年级数学第几教案五篇

一年级数学第几教案1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2、会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初步感知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

  【过程与方法】

  掷双色片,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用*数字纪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随机结果的初步认识,感知数学的奥妙,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

  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分拆,并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教学难点:

  掷双色片,并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并用*数字纪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双色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我们先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

  这里有两个双色片,它们的一面是蓝色,一面是红色,现在把这两个双色片放到杯子里去掷一下,你们猜猜看,掷出的结果会是怎样的?

  生:(两个都是红色;两个都是蓝色;一个红色、一个蓝色)

  师:那么请你们拿出两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结果是不是这样。

  (出示课题:掷双色片)

  二、动手操作,实践感知

  1、知道数的分拆,并能用数字记录;

  学生汇报掷的结果,教师板书

  (1)○●

  (2)○○

  (3)●●

  问:还有其他的情况吗?

  师:我们还可以把这几种情况用数字记录下来。

  指着黑板问:那么2可以分成几和几呢?(1和1;0和2;2和0)

  师:通过双色片我们知道了把2分拆有三种不同的情况。那么你能用双色片摆一

  摆3的分拆吗?

  (学生操作,汇报结果。师板书,生模仿记录。)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会用双色片摆出3的分拆,还能自己进行记录。现在书上有6种数的分拆,你能根据红蓝片的个数进行记录吗?

  书上14页练习9/①

  (学生完成练习,汇报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可以分成几和几)

  也可以说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和几是几。

  2、掷双色片,对随机结果进行感知

  师:刚才我们通过掷双色片和双色片的摆放知道了数的不同分拆。现在每个人拿出5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会出现哪些情况。

  (学生动手操作)

  汇报:几个红片,几个蓝片

  板书

  ○○○○○(1)

  ○○○○●(2)

  ○○○●●(3)

  ○○●●●(4)

  ○●●●●(5)

  ●●●●●(6)

  生完成书上的练习2。

  师:刚才我们自己动手掷了5个双色片,知道可以掷出6种不同的结果,那么哪些结果经常出现,那些结果很少出现呢?请你们自己再掷几次,然后把掷的结果记在书上。

  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1和6出现的情况较少等)

  同一种颜色出现的较少,而两种颜色都有的情况比较多。

  问: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问题等你们以后长大就会知道,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

  三、总结交流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作业设计

  练习册P9写数,练习册P45、46

  板书设计:

  双色片

  ○ ●

  ○○○○○ 5 0

  ○○○○● 4 1

  ○○○●● 3 2

  ○○●●● 2 3

  ○●●●● 1 4

  ●●●●● 0 5

一年级数学第几教案2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设计

  教学第18页购票图

  1.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误爸爸、妈妈的工作,聪聪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

  [将数学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让初入学的小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

  a。教师演示买票课件。

  b。学生观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个?

  如果以红衣服排第一,再说一说谁排第二,小聪聪后面的*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处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c。各小组抽代表汇报交流。

  d。师: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

  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时候,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充分利用教材的可教育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易于接受。]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a。教师提问:这时有几个有在买票?谁排第一?小聪聪排第几?聪聪后面的两位叔叔呢?让学生再一次在具体环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同样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b。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巩固练习,强化对自然序数的理解

  1.多媒体演示:全家福照片(教材第18页做一做),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然后汇报结果。

  2.出示第21页的第4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共寻规律,完成填空。

  [适时安排两道基础性的练习,强化和巩固了学生对第几的感知和认识。]

  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1.学生拿出4个正方形学具片和1个圆片,先独立摆一摆,把摆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看看圆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

  2.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

  a。让学生试试把圆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放?

  b。学生摆,教师观察、巡视。

  c。对学生的以下两种摆法,提出讨论:为什么把○放在第2位会产生两种不同摆法?

  □○□□□□□□○□

  引导学生体会第几的相对性。

  [第几是相对的。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其在具体的操作中感知和体验第几的相对性,使知识得以向纵深发展,同时鼓励并肯定学生丰富多样的拼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寓教于乐,拓展应用知识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开火车。选出几名学生跟在教师身后,组成一列火车,围绕教室内的过道缓慢行驶。

  1.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并与同桌交流。

  2.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出这时老师和每个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

  3.引导学生明白:数数时,数的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

  [以游戏为载体进行教育,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愉悦,从而实现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深化感知。]

  全课小结(略)

一年级数学第几教案3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具学具:

  主题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设计:

  教学第18页“购票图”

  一、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1、师: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误爸爸、妈妈的工作,聪聪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

  [将数学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让初入学的小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

  a.教师演示“买票”课件。

  b.学生观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个?

  如果以红衣服排第一,再说一说谁排第二,小聪聪后面的*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处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c.各小组抽代表汇报交流。

  d.师: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

  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时候,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充分利用教材的可教育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易于接受。]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a.教师提问:“这时有几个有在买票?谁排第一?小聪聪排第几?聪聪后面的两位叔叔呢?”让学生再一次在具体环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同样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b.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二、巩固练习,强化对自然序数的理解

  1、多媒体演示:全家福照片(教材第18页“做一做”),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然后汇报结果。

  2、出示第21页的第4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共寻规律,完成填空。

  [适时安排两道基础性的练习,强化和巩固了学生对“第几”的感知和认识。]

  三、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1、学生拿出4个正方形学具片和1个圆片,先独立摆一摆,把摆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看看圆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

  2、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

  a.让学生试试把圆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放?

  b.学生摆,教师观察、巡视。

  c.对学生的以下两种摆法,提出讨论:为什么把○放在第2位会产生两种不同摆法?

  引导学生体会“第几”的相对性。

  “第几”是相对的。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其在具体的操作中感知和体验“第几”的相对性,使知识得以向纵深发展,同时鼓励并肯定学生丰富多样的拼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四、寓教于乐,拓展应用知识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开火车。选出几名学生跟在教师身后,组成一列“火车”,围绕教室内的过道缓慢“行驶”。

  1、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并与同桌交流。

  2、“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出这时老师和每个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

  3、引导学生明白:数数时,数的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

  [以游戏为载体进行教育,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愉悦,从而实现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深化感知。

一年级数学第几教案4

  教学目标

  1.通过情境体验与参与,使学生感知自然数序数的"含义,知道自然数除了可用来表示事物有多少外,还可以用来表示事物的次序。

  2.通过教学,培养学生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3.让学生感受到生活中处处有数学,增强学习的乐趣和自信心。

  教学内容

  教科书第18页做一做及相关练习。

  教具学具准备

  主题课件,学具卡片。

  教学设计

  教学第18页购票图

  1.创设动画情境,引导学生观察。

  教师:暑假快要结束了,一个人在乡下姥姥家玩的聪聪就要读一年级了,为了不耽误爸爸、妈妈的工作,聪聪决定一个人从乡下乘车回家,不让大人接送,于是他一个人来到车站买票上车

  [将数学与生活情境紧密联系,让初入学的小学生真切感受到数学就在身边,对数学学习产生亲切感。]

  a。教师演示买票课件。

  b。学生观察画面,然后以小组为单位,每个人都说一说画面上有哪些人,一共有多少个?

  如果以红衣服排第一,再说一说谁排第二,小聪聪后面的*叔叔排第几,最后一位叔叔排第几?

  学生说的时候教师到处各组巡视、倾听,并加以指导。

  c。各小组抽代表汇报交流。

  d。师:看到聪聪一个人排队买票的情境,同学们除了知道一共有5个人在排队买票,以及每个人所处的位置外,你还看到了什么,想到了什么?

  引导学生明白:

  自己已经是小学生了,自己能做的事要自己去做,在外出的时候,要养成遵守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良好品德。

  [充分利用教材的可教育资源,适时对学生进行遵守社会公共秩序、文明守纪的教育,使思想品德教育做到随风潜入夜,润物细无声,学生易于接受。]

  2.动画展示:穿红衣服的阿姨买好票走了,后面的人依次上前。

  a。教师提问:这时有几个有在买票?谁排第一?小聪聪排第几?聪聪后面的两位叔叔呢?让学生再一次在具体环境中区分几个和第几个,同样先在小组内交流,再全班交流。

  b。教师操作课件,出示正确答案,强调观察的顺序和方向。

  巩固练习,强化对自然序数的理解

  1.多媒体演示:全家福照片(教材第18页做一做),学生根据要求,自己思考,然后汇报结果。

  2.出示第21页的第4题,学生以小组的形式讨论,共寻规律,完成填空。

  [适时安排两道基础性的练习,强化和巩固了学生对第几的感知和认识。]

  动手操作,深化感知

  1.学生拿出4个正方形学具片和1个圆片,先独立摆一摆,把摆的结果在小组内与同学说一说,看看圆片可以放在哪些位置上?

  2.教师说要求,学生摆学具。

  a。让学生试试把圆片放在第2的位置上,可以怎样放?

  b。学生摆,教师观察、巡视。

  c。对学生的以下两种摆法,提出讨论:为什么把○放在第2位会产生两种不同摆法?

  □○□□□□□□○□

  引导学生体会第几的相对性。

  [第几是相对的。通过学生动手操作,让其在具体的操作中感知和体验第几的相对性,使知识得以向纵深发展,同时鼓励并肯定学生丰富多样的拼摆,活跃了学生的思维,激发了学生的创造力。]

  寓教于乐,拓展应用知识

  师:刚才同学们学习很认真,下面我们一起来做一个游戏──开火车。选出几名学生跟在教师身后,组成一列火车,围绕教室内的过道缓慢行驶。

  1.其余学生观察组成火车的人数以及教师和每位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并与同桌交流。

  2.火车改变前进的方向,火车头变为火车尾,观察并说出这时老师和每个同学在队列中的位置。

  3.引导学生明白:数数时,数的方向不同,其结果也就不同。

  [以游戏为载体进行教育,能化抽象为具体,化枯燥为愉悦,从而实现学生在轻松快乐的氛围中深化感知。]

  全课小结(略)

一年级数学第几教案5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

  1、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2、会对投掷结果的各种情况进行猜测,初步感知投掷结果的可能性(随机性)。

  【过程与方法】

  掷双色片,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用*数字纪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生通过对随机结果的初步认识,感知数学的奥妙,激发学习数学的欲望。

  教学重点:

  能用红蓝双色片摆出数(10以内)的各种分拆,并能根据摆的结果用数字进行记录。

  教学难点:

  掷双色片,并统计出红蓝圆形片的数目,并用*数字纪录。

  教学媒体:

  多媒体课件,双色片。

  教学过程:

  一、激发兴趣,引入新课

  师:小朋友,我们先来做一个猜一猜的游戏好吗?

  这里有两个双色片,它们的一面是蓝色,一面是红色,现在把这两个双色片放到杯子里去掷一下,你们猜猜看,掷出的结果会是怎样的?

  生:(两个都是红色;两个都是蓝色;一个红色、一个蓝色)

  师:那么请你们拿出两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结果是不是这样。

  (出示课题:掷双色片)

  二、动手操作,实践感知

  1、知道数的分拆,并能用数字记录;

  学生汇报掷的结果,教师板书

  (1)○●

  (2)○○

  (3)●●

  问:还有其他的情况吗?

  师:我们还可以把这几种情况用数字记录下来。

  指着黑板问:那么2可以分成几和几呢?(1和1;0和2;2和0)

  师:通过双色片我们知道了把2分拆有三种不同的情况。那么你能用双色片摆一

  摆3的分拆吗?

  (学生操作,汇报结果。师板书,生模仿记录。)

  师:你们真了不起,不仅会用双色片摆出3的分拆,还能自己进行记录。现在书上有6种数的分拆,你能根据红蓝片的个数进行记录吗?

  书上14页练习9/①

  (学生完成练习,汇报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可以分成几和几)

  也可以说红片几个,蓝片几个,几和几是几。

  2、掷双色片,对随机结果进行感知

  师:刚才我们通过掷双色片和双色片的摆放知道了数的不同分拆。现在每个人拿出5个双色片,放在杯子里掷一掷,看看会出现哪些情况。

  (学生动手操作)

  汇报:几个红片,几个蓝片

  板书

  ○○○○○(1)

  ○○○○●(2)

  ○○○●●(3)

  ○○●●●(4)

  ○●●●●(5)

  ●●●●●(6)

  生完成书上的练习2。

  师:刚才我们自己动手掷了5个双色片,知道可以掷出6种不同的结果,那么哪些结果经常出现,那些结果很少出现呢?请你们自己再掷几次,然后把掷的结果记在书上。

  问:你发现了什么?

  (生:1和6出现的情况较少等)

  同一种颜色出现的较少,而两种颜色都有的情况比较多。

  问:那你知道这是为什么吗?这个问题等你们以后长大就会知道,如果你有兴趣,也可以回去后和爸爸、妈妈一起讨论。

  三、总结交流

  通过这节课你有什么收获呢

  作业设计

  练习册P9写数,练习册P45、46

  板书设计:

  双色片

  ○ ●

  ○○○○○ 5 0

  ○○○○● 4 1

  ○○○●● 3 2

  ○○●●● 2 3

  ○●●●● 1 4

  ●●●●● 0 5

推荐访问:教案 数学 一年级数学第几教案五篇 一年级数学第几教案1 一年级数学第几教案上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