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小学二年级数学*均分教案,菁选2篇【精选推荐】

时间:2023-01-26 16:50:07 来源:网友投稿

小学二年级数学*均分教案1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12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小学二年级数学*均分教案,菁选2篇【精选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小学二年级数学*均分教案,菁选2篇【精选推荐】

小学二年级数学*均分教案1

  教具、学具准备:

  教科书第12页准备春游食品情境放大图或课件;按例1内容,让学生准备实物卡片,准备10张正方形卡片、15个○卡片、20根小棒。

  教学过程:

  一、准备

  1、出示准备春游食品的情境图。以小精灵聪聪的身份说二(1)班明天要去春游。小朋友正忙着准备春游食品呢!我们来看一看,他们都准

  备了哪些食品。

  2、让学生观察画面,并请学生说一说了解到的情况。

  二、新课

  1、例1,引入“*均分”。

  谈话:我们来帮助二(1)班小朋友准备春游食品好吗?请各组为二(1)班的5位小朋友分配春游食品。

  (1)讨论分配方案。突出每种食品“应该每份同样多”。

  (2)动手分一分。

  分好后,请各组推代表展示分配结果。

  (3)让学生观察各组为二(1)班小朋友准备的春游食品,发现:每份中的各种食品同样多。

  说明:每份分得同样多,叫*均分。

  2、巩固“*均分”。

  (1)出示教科书第13页“做一做”。

  请学生看题,并说一说题意。

  特别请学生说一说“*均分成5份,是什么意思。”

  (2)让学生用10张正方形卡片代替面包,分一分。

  分好后,同桌检查一下:是不是分成了5份,每份是不是同样多。然后,按分的结果填空。

  3、尝试*均分物品。

  (1)按教科书第14页例2提出:把15个橘子*均分成5份。

  (2)请各组用实物图卡片(或○卡片)分一分。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分的结果。

  (4)教师归纳*均分的方法:把15个橘子*均分成5份,可以每次每份分一个或几个。最后,要使每份分得同样多。

  4、独立进行*均分。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矿泉水,独立完成把12瓶矿泉水*均分成3份的任务。

  (2)交流。请学生说一说,怎样分的。

  三、练习

  1。练习三的第1题。

  (1)让学生用小棒代替花,动手往3个花瓶里插花。

  说明:想怎么插花就怎么插。最少设计两种插花的方案。

  (2)交流。请学生展示自己最得意的插花方案,并说出自己的想法。

  (3)评价。让学生相互评价,欣赏自己的作品。

  然后,请学生选出每瓶插同样多枝花的插花方案。

  强调:这几种插花方案,都是把花*均*3个花瓶里。

  2、练习三的第2题。

  先让学生独立完成,再组织交流。

  3、练习三的第3题。

  (1)让学生根据题意准备学具卡片。

  请学生说一说,准备了几个“梨”,为什么。

  (2)让学生独立完成把梨*均放进4个盘里的任务。

  (3)交流。请学生说一说分的过程和结果。

  四、总结

  1。请学生回忆:这节课学习了什么知识?

  2。教师总结:这节课我们知道了什么叫*均分,还学会把一些东西*均分成几份。要把一些东西*均分成几份,可以每次每份放一个,也可

  以每次每份放两个……最后,每份分得同样多。义。初步形成“*均分”的表象

小学二年级数学*均分教案2

  教材简析

  本课教材是帮助学生把*均分的不同方法加以整合,让学生体会到把一些物体*均分,既可以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均分成几份地分,分的过程虽然有所差别,但分的结果是每份都是相同的,从而在整体上理解*均分的含义。教材设计了一个开放性的例题,并就其中的一种结果,揭示了两种不同的分的过程,然后再引导学生对其他各种不同的分法展开进一步讨论和交流,体会*均分的每一种结果可以从不同的分的过程中得到。

  想想做做中的题目进一步通过各种不同的情景下的*均分问题,有层次地让学生逐步加深对*均分本质特征的认识。

  教学目标

  1、继续让学生经历*均分的活动过程,体会*均分的两种操作方法,通过操作,进一步感悟*均分的本质特征。

  2、通过与生活实际相联系的开放题的教学,增强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提高学生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并从解决问题的过程中获得成功的体验,树立起学习数学的信心。

  3、在动手操作、自主探索、合作交流的学习过程中培养学生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

  [教学过程]

  一、初步感知,铺垫准备

  1、教师在磁性黑板上展示8个圆片。

  ⑴提出要求:①把它们*均分成4份,看看每份有几个?②把它们每4个一份的分,看看能分成几份?

  ⑵学生拿出自己的圆片动手操作,同时让两个同学在黑板上分别操作上述两种分法。

  2、提问:想一想,刚才自己是怎样分的,再观察黑板上两位同学分出的结果,这两种分法的结果虽然不一样,但是它们在分的过程中也有同样要注意的地方,是什么地方呢?

  3、小结:这两种分法虽然不一样,但它们都把每份分得同样多,所以都是*均分。

  设计意图:通过课始简单的操作,让学生进一步体验*均分的不同分法,同时通过对操作的反思及两种分法的初步比较,使学生对*均分的本质特征有了初步的体会,为下面两种分法的整合做好铺垫。

  二、动手操作,体会领悟

  1、创设情景:兔妈妈拿来一些铅笔,准备将它们分给表现好的几个小兔子,数一数共有几枝?(出示12枝铅笔)

  兔妈妈可以怎样去分这12枝铅笔呢?

  2、明确要求

  ①出示条件:把12枝铅笔*均分。

  ②提问: *均分是什么意思?

  3、自主探索

  ①你愿意来帮帮兔妈妈吗?想一想应该怎样分?

  ②拿出12个圆片来代表12枝铅笔,动手试一试。

  4、初步交流,总结两种思路

  ①谁来说说你是怎样分的?

  让一名学生展示他的结果,同时提问:他这样分对吗?为什么?还有其他同学也是这样的吗?

  ②他们的结果都是这样的,都分对了,但是他们又是怎么想的呢?

  教师先请上台展示的这位同学说一说,然后继续提问:其他同学的想法是不是都与他一样呢?不一样的说一说。

  ③小结:虽然结果相同,但他们所想的和刚才分的过程却可能并不一样,有的是每几个一份地分,有的是*均分成几份,最后,他们所分的结果都是每份铅笔的枝数相同,因此都符合 *均分。

  ④看一看你的分法,是否符合要求?想一想,如果别人和你的分法相同,他还可能是怎么想的?

  5、小组内交流

  ①把自己的想法和做法在小组内交流。

  ②小组讨论:除了小组内的几种分法以外是否还有别的分法?

  ③小组内总结:你们小组共发现了多少种分法?把它们分别贴在小黑板上。

  6、展示后小结:把一些物体*均分有不同的分法,可以是每几个一份地分,也可以是*均分成几份地分,但不论用哪一种方法,最后结果是每一份是相同的,都是*均分。

  设计意图:在这一环节的教学中,要努力处理好自主探究和合作交流的关系。学生在自主探究和独立思考中明晰了*均分的两种基本策略,在与同伴的合作交流中,为把握*均分的本质特征积累了丰富的感性经验。

  三、巩固应用,内化概念

  1、依次出示想想做做第1题、第2题、第3题、第4题。

  ①先出示图,引导学生进行观察,知道都是*均分。

  ②想一想,他们分别可能是怎么分的?让学生在小组内从不同角度说一说分的过程。

  ③独立完成填空。

  ④在小组内校对。

  2、想想做做第5题。

  ①出示图,学生仔细观察。

  ②一共有几本书?你是怎么知道的?

  ③如果是*均分的话,可以怎样分呢?

  ④独立完成填空。

  ⑤小结:像这样每份同样多,既可以看成是合起来一共有多少,也可以理解为是把一些物体进行*均分。

  3、想想做做第6题。

  ①出示图,说说图上画了什么?

  ②兔子是怎样分的`?鸡是怎样分的呢?自己先说一说。

  ③和同桌交流交流。

  设计意图:这里的每一个习题,都紧扣教学重点力图为学生创设说的环境,让学生在互相交流和合作的过程中,表述自己的想法,倾听他人的意见,不断完善自己的认识,同时树立自信,并学会尊重他人。

  四、全课总结,拓展延伸

  1、通过今天这堂课的学习,你有什么收获?你还有什么不明白的地方吗?

  2、发散练习:有15个小朋友,要分成几个人数相等的小组做游戏,可以怎样分?你能想出几种不同的分法?下课以后去分一分。

  设计意图:教师引导学生自己进行课堂小结,有助于知识的巩固和自主学习能力的形成。课后的拓展促使学生将所学知识在实践中应用,在潜移默化中学生的数学应用意识得以形成。

推荐访问:均分 教案 小学二年级 菁选2篇 小学二年级数学平均分教案 二年级平均分教案 二年级平均分教案例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