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愚公移山》教案设计3篇

时间:2023-02-27 11:00:09 来源:网友投稿

《愚公移山》优秀教案设计1  教学目的:  一诵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二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其中深刻的寓意。  三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设想;  从第五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愚公移山》教案设计3篇,供大家参考。

《愚公移山》教案设计3篇

《愚公移山》优秀教案设计1

  教学目的:

  一诵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二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其中深刻的寓意。

  三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设想;

  从第五册开始,文言文集中编排单元。这给学习文言文带来了方便,也提出了问题。方便的是,集中学习文言文,有利于培养学生文言语感,以新带旧,学起来比较容易些;问题是,前面四册教材的文言文数量较少,而且与现代文混合编排在一个单元里,可以说,学生对文言文还比较生疏,这又给集中学习文言文带来了一定的困难——前面的准备不足。

  因此,五六册的文言文教学,需要有一个总体设计,由浅入深,遵循学习文言文的规律,按照教材的规定,从诵读训练开始,在“读”上下功夫。然后,再逐渐的深入到对课文内容的理解上去。

  读文言文,一是读准字音,二是读好停顿,主要指句中的停顿。一个长句中,哪个词与哪个词连在一起读,不该连在一起读,就决定了句子内部的自然停顿。读好句中的停顿,句子的意思也就大致明白了。

  熟读能够成诵。背诵文言文的篇或段,也是五六册教学的重点。所以,加强读的训练,有益于背诵。

  对课文内容的掌握,按照教材规定,能够领会文句的大体意思,懂得文章的主旨就行了。因此,教学中,不一定要直译课文,大体意思知道了,就基本上达到了要求。在这个基础上,着重指导学生弄懂文章的主旨。

  课文中遇到的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意义不同的词,一词多义的词,以至通假字、虚词等,选择重点的,让学生了解它们的意义或用法。所谓重点,一般来说,限于课后练习所列的词语。

  本课教学目的,依照以上的认识而制定。教学重点、教学过程,乃至作业,都从教学目的出发,完成本课的教学任务。

  教学时数:

  2课时。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一读准下列字音:

  仞惩塞(惩山北之塞)迂汝曾(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荷叩箕畚龀匮亡(亡以应)厝朔

  二读好下边句子中的停顿:

  1.惩山北之塞

  2.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3.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4.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5.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三借助教材上的注释。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其间,遇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看注释或查字典。教师不予指导。

  二互读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两人对某字的读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这个字,留待一会儿解决。如是,二人各读一遍。

  三订正读音。

  教师逐一出示写有下列字的卡片(或将下列字集中写在一块小黑板上),请学生个体回答,集体订正。正音时,有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字词的意思。为后边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万仞惩山北之塞迂汝曾不能遂荷担者叩石

  箕畚始龀穷匮亡以应一厝朔东

  四再读课文。

  学生再次放声读一遍课文。教师提示:注意读准字音。

  [说明]至此,学生已经读了三遍课文,听读了一遍;加上正音(并有释词),可以说,教师借助“读准字音”这一要求,基本上实现了熟读课文的目的。在反复的朗读中,相当一部分学生会对课文内容有所了解,这就为完成后边的教学环节打好了基础。但这并不算完全达到了“读”的要求,下一步,通过指导“读好句中停顿”,再读课文的重点语句,并为完成“了解课文内容”这一教学目的进一步做铺垫。

  五读好停顿。

  教师逐一出示下列语句(制成卡片,或写在小黑板上),请学生读出其中的停顿,然后,对为什么这样读作一点解说。其间,随时提示学生会借助注释来读,慢慢培养使用注释的习惯。

  下边语句中所画的“/”为停顿处,供参考。

  惩/山北之塞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说明]句中的停顿,一般依据句意或一定的语法关系来读,但又不能限制的过于死板。有的长句,可以停顿两次。这里没有标示出来,是为了供施教时灵活掌握。因为读好停顿,一是为了会读文言文,二是为了弄明白句意。初始阶段,不必为究竟在什么地方停顿而纠缠不休,只要明白了句意,就基本上达到了目的。学生随着读文言文数量的增多,尤其是随着对内容的深入理解,会慢慢读好句中停顿的。

  六试译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由一位学生根据书上注释和自己的理解,串译课文大意;另一位学生订正或补充。二人遇到不会解释或意见不一致的语句,将它们画下来,留待一会儿解决。

  [说明]在前面诵读的基础上,大部分学生对课文语句的意思能够做到大体了解。两人互相研究、讨论,创造了较准确了解课文内容的条件。提倡借助注释来疏通文意,这也是在培养学生一种良好的学习方法和学习习惯。

  此时,教师作巡视,注意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后面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七集体讨论。

  每一组提出疏通文意时遇到的问题,全班研究、讨论。意见不一致时,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待学生没有问题再提,教师提出下列语句,指定学生说出大意,以检查刚才学生们自译的效果,也是将重点突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若下列有的语句,学生们已提出,此时教师不必再检查。

  说出下列语句的意思和加点词的意思。

  1.方七百里

  2.河阳之北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5.叩石垦壤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甚矣,汝之不惠

  8.而山不加增

  9.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八听读课文。

  教师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不看书。

  [说明]这个环节,是在前面读、译、议的基础上,通过听读,回忆强化学生对课文文意的了解,也是对前面施教内容的小结。

  以上,可安排一课时教学。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一理解本文深刻的喻意。

  二积累文言常识。

  教学过程:

  一研究内容。(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能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吗?(本文写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2.你认为愚公是不是很“愚”呢?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要紧扣课文内容。要点是①愚公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山的——“吾与汝毕力*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②下定了决心移山,就毫不动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③故事的结尾,终于感动了天帝,将山搬走。移山的成功也说明愚公不“愚”)

  3.智叟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回答要点:表面看起来,智叟好像是聪明。因为愚公毕竟“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山不加增”,终于会成功的哲理。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

  4.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课文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

  (面对困难,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取得成功。能够这样做的人,才是聪明的)

  5.怎样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6.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说明]这6个讨论题,旨在理解全文深刻的喻意。有两点注意:①学生的回答,不必如教案所写参考答案一样,重要的是看他们的理解。②第5题,学生可能答出反映了“封建迷信”或“作者的思想局限”这一类内容,教师注意引导。

  二词语练习。

  学生做课后练习三、四。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文言常识。先个体做,后全班订正。

  有条件的,可适当补充以下内容: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返)

  汝之不惠(惠——慧)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无)

  一厝朔东(厝——措)

  无陇断焉(陇——垄)

  三背诵课文。

  背诵教材指定的段落“河曲智叟笑……亡以应”。

  方法:给2—3分钟自己背;然后,教师读这段话,学生随之默读(不看书);请若干学生站起来试背,全班背。大约5—7分钟完成。

  四扩展研讨。

  读练习五第1题。讨论“我们今天仍然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为什么?”

  [说明]此题旨在联系实际,提高学生的思想认识水*,深化对课文中心意思的理解。研讨时间不要过长,注意把握讨论的话题。

  布置作业。

  1.再背课文要求的段落,直至记牢。

  2.写一篇读后感。

  参考题目:愚公不“愚”、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山》有感

  译文:

  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700里,高七八千丈,本来在冀州南边,黄河北岸的北边。

  北山下面有个名叫愚公的人,年纪快到90岁了,住在大山的正对面。由于北边的大山挡路,出来进去都要绕道,他感到很苦恼,就召集全家人商量说:“我跟你们尽一切力量把这两座大山挖*,(使道路)一直通到豫州南部,到达汉水南岸,好吗?”大家纷纷表示赞同。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魁父这座小山也难挖*,能把太行、王屋怎么样呢?再说,挖下来的土和石头往哪儿搁?”众人说:“把它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边。”于是愚公率领儿孙中能挑担子的几个人(上了山),凿石头,挖土,用箕畚运到渤海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冬夏换季,才能往返一次。

  河曲智叟讥笑愚公,阻止他干这件事,说:“你简直太愚蠢了!就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也动不了,又能把土块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叹一声,说:“你的.心真顽固,顽固得没法开窍,连孤儿寡妇都比不上。即使我们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无穷无尽,可是山却不会增高加大,还怕挖不*吗?”河曲智叟无话可答。

  握着蛇的山神听说了这件事,怕他没完没了地挖下去,向天帝报告了。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感动了,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那两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部。从这时开始,冀州的南部直到汉水南岸,再也没有高山阻隔了。

  【总体说明】

  学文言文,熟读课文是第一件要做的事。课文读得不顺畅,像字音读不准,句中停顿读得不恰当,是不利于引导学生理解课文基本内容的。

  读课文的方法很多。齐读、自读、互读等等,根据课文实际和学生实际选择方法。但是,不论采用什么方法,都要有益于提高教学效率,有利于调动学生学习和积极性、主动性。这是我们编写这课教学方案以及其他文言文教案的重要原则之一。


《愚公移山》优秀教案设计3篇扩展阅读


《愚公移山》优秀教案设计3篇(扩展1)

——愚公移山大班教案设计

愚公移山大班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人类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培养心志坚毅的精神和敢于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

  2.了解寓言的特点。理解故事的对话、情节、悬念等知识。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信心和毅力。

  难点:对愚公的评价,对愚公精神的认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反复阅读、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有条件的从网上查阅有关作者、《列子》的资料,以备课堂交流。

  2.教师查阅、准备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包括课文录音、徐悲鸿的画《愚公移山》、歌曲《愚公移山》等。

  教学方法:

  以讨论为主,加强朗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播放歌曲《愚公移山》。

  这是一首同学们十分熟悉的歌曲,它述说了*古代有名的《愚公移山》的故事,表达了后代人对愚公精神的崇敬。有人说,生活的道路只有两种,一种是大路,一种是小路,但是不论哪种路都不是一路*坦的,都会有荆棘、有坎坷,面对荆棘坎坷,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列子》的课文《愚公移山》,看看古人是怎样对待困难的。

  二、了解作者、作品。

  学生根据预习时查到的资料,简单介绍作家、作品,然后由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的列御寇所著。原作早已不见,今本《列子》八篇,从它的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看来,可能是晋人的作品。它的内容多是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等,其中有许多故事直到今天还脍炙人口,由这些故事还形成了不少成语,如杞人忧天、朝三暮四、歧路亡羊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感知理解课文,体验课文的语感和人物的情感,并且把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音注到课本上。

  (二)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初步区分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的不同,尽量理解课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

  四、理解课文,揣摩词句。

  (一)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尽量直译,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难。

  补充注释的字词:

  1.面山而居            面:面对。

  2.损魁父之丘          损:减少、削减。

  3.叩石垦壤            垦:挖。

  4.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曾:简直。

  5.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竟然。

  6.而山不加增          加:增加。

  (二)学生分为小组,各小组推举一人翻译课文,看看哪个小组译得最好。其余同学对照课文,评价翻译的准确性,并指出不够准确的地方,纠正自己译得不准确的地方。

  (三)学生讨论,找出课文中与现代汉语表达不同的句子,说说现代汉语中是怎样表达的。

  若学生找不出,可以出示以下句子让学生讨论。

  1.聚室而谋。——(愚公)召集了(全家人)在家里商量。(省略句)

  2.杂然相许。——(全家人)纷纷表示赞同。(省略句)

  3.如太行、王屋何?——对太行山王屋山能怎么样呢?(固定句式)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于是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定语后置句)

  5.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主谓倒装句。对比“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理解倒装句的强调作用。)

  6.何苦而不*?——愁什么挖不*呢?(宾语前置句)

  7.帝感其诚。——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被动句)

  (说明:以上句子牵涉到多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但由于学生刚接触到文言文,只要讲清其特殊之处、现代汉语中怎么表达即可,目的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今后的学习积累一些材料,而不必讲述特殊句式的名称。)

  五、朗读体会人物感情。

  (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要求读出各人物的不同感情。

  (二)对比以下带“曰”的句子,学生讨论可以在各个“曰”字前加上什么样的状语,应该用哪种语气来读“曰”字后的对话。

  1.聚室而谋曰

  2.其妻献疑曰

  3.杂曰

  4.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5.北山愚公长息曰

  说明:1.句是愚公召集全家人商议,态度是诚恳的,“曰”字前可加上“诚恳”等词,读后面的对话要突出商量的口吻。2.句中愚公的妻子虽然也同意移山,但她信心不足,对具体的问题没有解决的办法,“曰”字前可以加上“担心、犹豫”等词,读这句时要读出她担心、犹豫的心理。3.句是众人的回答,“曰”字前可以加上“坚定”“异口同声”等词,读后面的对话语气要肯定。4.句中河曲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做法不但不理解,而且还有讽刺的意味在其中,他的“笑”应该是讽刺、嘲笑的意思,“曰”字前可以加上“不屑”“嘲笑”“讽刺”等词语,朗读时更多的是突出其嘲笑的口气。5.句是愚公的回答,从“长息”中可以看出愚公认为智叟是可叹可悲的,“虽我之死”以后的几句话则是表明态度,“曰”字前可以加上“叹息而又坚定”等词语,要读得充满信心,语气坚定。

  还可以从各人的用词中引导学生加以品味,理解其妻、智叟、愚公的不同态度:

  其妻——献疑、君、魁父之丘、且焉置土石

  智叟——笑而止之、甚矣、汝、不惠、残年余力、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长息、汝、固、不可彻、曾不若、虽、何苦

  说明:其妻用“献疑”“君”等词,表现了她的尊敬,“且焉置”句说明她的担心。智叟用“汝”表现他态度的不尊敬,“甚矣”“不惠”表示了他嘲笑的程度,“其如土石”句是反问句,与其妻的“且焉置”句的一般疑问句在语气上是大不相同的。而愚公的“长息”表示他对智叟顽固的悲叹,“虽我之死”几句突出了他的信心。

  以上是一家之见,学生有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只要言之有理也应该肯定。

  投影徐悲鸿的画《愚公移山》,让学生加深理解。

  (三)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人物的情感态度。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六、课外作业。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中愚公反驳智叟的话。

  (二)解释“阅读练习探究”第四题,掌握其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导入示例。

  上节课我们对《愚公移山》这篇课文进行了初步的探究,相信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都有许多的感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想让大家来交流这些想法。

  二、研读、探究课文的内容。

  (一)研讨的问题之一: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写愚公移山的故事。你认为愚公移山会成功吗?

  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推选代表发言讨论,要求有理有据。

  学生可能出现的看法:

  1.愚公移山一定会成功。理由是愚公决心大,又能坚持不懈,全家齐上阵,又有邻居相助。山不会再增高,而愚公的子子孙孙是无穷尽的。

  2.愚公移山是不可能成功的。愚公虽然有坚定的决心,但是他们的移山力量实在是太小了:①工具简陋,只有锄头、畚箕之类;②人数太少,只有自己一家人和少数邻居(如智叟之类估计是不会参加挖山劳动的);③从现代科学来看,山也不是永远不变的东西,它也有增高的可能,而这在地质上的微小变化,也会给移山带来无法克服的困难。

  教师可以倾听学生的意见,不要忙于下结论。

  (二)研讨的问题之二:同学们都阐述了自己对于移山是否成功的看法,那么作者的看法是什么呢?再次读课文体会。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引导:作者的看法应该是肯定愚公的移山精神的。课文中智叟在愚公的反驳下“亡以应”、结果天帝派神仙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山等,都表明了作者的"态度。

  (三)研讨的问题之三:对愚公移山这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例如课文后“阅读练习”就引述了四种不同的看法。请同学们读读,谈谈你同意这些看法吗?你还有其他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可能还会有其他看法,如:

  1.愚公移山破坏生态环境。

  2.愚公移山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教师引导:

  1.这篇课文是两千年前的人写的,不能以今天的科学发展去衡量当时人的思想、行为。但是不管科技怎样地发达,效率效益如何的重要,人类永远都会遭遇各种的困难。怎样对待困难,怎样克服艰难险阻,永远是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

  2.从现实可行性、功利效益的角度看,这些看法(包括练习中的四个看法)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从愚公的行动看,要挖去两座山确实不容易,最后两座山也不是愚公凭人力移走的,而是神仙帮助移走。

  3.但是作者在本文中不是探讨现实中移山的可能性和操作方法,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来阐明一个道理: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只要正视困难,敢于挑战困难,坚持不懈,就能成功。

  愚公移山的精神长期以来成了鼓舞人民斗争的力量。1945年6月,*同志在党的第七次全国*上,引用这则寓言鼓励全党同志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

  (四)研讨的问题之四:既然作者肯定愚公的移山精神,为什么又把他称为“愚”,而把智叟称为“智”呢?

  教师引导:从现实的、世俗的角度看,愚公确实是愚蠢的,而智叟是明智的,但从对待困难的精神看,愚公又是聪明的,而智叟是愚蠢的。这样的取名一语双关,是按世俗的角度来命名,又是用反语的手法,对世俗的看法加以讽刺。

  三、研读、探究课文的写法。

  《愚公移山》是人们千古流传的名篇,你读了以后,认为在写法上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呢?以小组开展讨论。

  学生讨论后分小组发言,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教师可以补充以下几点:

  1.选材十分集中。移山是一件巨大的工程,时间也应该是相当长的,但是故事没有过多地描写劳动的经过,而只集中写愚公全家商议的过程、愚公与智叟的对话和事情的结果,特别是比较详细地描写了人物的对话,用对话突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思想感情,可谓详略得当。

  2.成功运用对比手法。故事中有多组对比:山又高又大与愚公的年纪、移山的人数、幼小的助手对比,愚公与智叟对比,移山的难度与最后的结果对比等。

  3.故事情节的曲折多姿。故事开头似乎很顺利,愚公提出移山,全家都同意,而且马上行动,但就在这时“其妻献疑”,出现了第一波折;经过全家人的商议,解决了这个问题,又出现了智叟的干扰,这是第二次波折;最后神仙相助可以视为又一次转折。一篇300来字的故事,设置了几处转折,引人入胜。每一次的转折都引起了读者的关心,这种写法就是设置悬念。悬念的设置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教师小结寓言的特点:这篇课文通过故事来阐明道理,这种文体我们叫它寓言。寓言常常借远喻近,借小喻大,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四、课外作业

  (一)课外阅读*古代寓言、《伊索寓言》等,体会寓言的特点。

  (二)完成配套的《伴你学语文》中本课作业。


《愚公移山》优秀教案设计3篇(扩展2)

——愚公移山优秀教案设计

愚公移山优秀教案设计1

  教学目标:

  1、顺畅翻译课文

  2、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

  4、学习本文对比和衬托的艺术特色

  教学过程:

  一、导语:

  同学们,在我们的学习和生活中,谁都遇到过困难,遇到了困难是应该勇敢地克服还是选择逃避,答案是显而易见的,但我们中有许多人,面对前进道路上的重重困难、道道险阻,常常缺乏耐挫力和持久力,最终选择了对目标或理想的放弃。

  今天我们要学习的文言文《愚公移山》中的愚公却是一位面对巨大困难敢于挑战敢于战胜的勇者,学习愚公,尤其学习愚公那勇于克服困难、坚持到底的精神,我相信我们每一位都会实现人生既定的目标

  二、示标

  学习这篇文言文,我们要达成这样的目标:

  1、顺畅翻译课文,掌握重点字词的意义和用法,掌握一些重点文言句式

  2、分析故事情节和人物形象

  3、理解故事的寓意,感受愚公精神

  4、学习本文对比和衬托的艺术特色

  三、简介《列子》

  本文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主张清静无为其作品《列子》一书中保存不少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如“愚公移山”、“杞人忧天”、“两小儿辩日”、“纪昌学射”等,既有较高的文学价值,又有积极的教育意义

  《愚公移山》是一篇寓言故事,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它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愚公移山》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流传的好寓言。

  四、听课文录音,并轻声跟读课文

  请同学们,听课文录音,注意一些生字词的正确读音,并请轻声跟读课文。

  五、翻译课文

  请同学们结合书下注释(共48个注释)翻译课文女生译1、2段,男生负责译3、4段,先自行试译,也可相互讨论,等会儿,各请一名代表当众翻译。

  老师友情提示以下字词的解释:

  河阳之北惩山北之塞

  投诸渤海之尾毕力*险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以残年余力

  山不加增汉之阴

  六、总结通假字、重点虚词、特殊句式

  1、通假字

  指通豫南指同直(一直)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反同返(往返)

  甚矣,汝之不惠惠同慧(聪明)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同无(没有)

  一厝朔东厝同措(放置)

  无陇断焉陇同垄(高地)

  2、重点虚词的用法

  “之”的用法

  ⑴结构助词,“的”:冀州之南,河阳之北

  以君之力渤海之尾,隐土之北京城氏之孀妻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操蛇之神

  ⑵用在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汝之不惠虽我之死汝心之固

  ⑶指示代词,“这”: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这件事”:操蛇之神闻之,告之于帝

  ⑷人称代词,“他们”:跳往助之

  “他”: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而”的用法

  连词,表修饰:面山而居笑而止之

  表顺承:聚室而谋何苦而不*?

  表转折: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

  “其”的用法

  ⑴代词,“他的”:其妻献疑曰帝感其诚

  “他”:惧其不已也

  ⑵副词,加强反问语气:其如土石何?

  3、特殊句式

  ⑴被动句帝感其诚(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

  ⑵倒装句

  ①、主谓倒装:甚矣,(谓)汝之不惠(主)

  ②、宾语前置:何(宾)苦而不*?

  ③、定语后置:遂率子孙(荷担者)(定语)三夫

  ⑶省略句

  ①、省略主语:(愚公)聚室而谋曰(室人)杂然相许

  ②、省略介词:帝感(于)其诚一厝(于)朔东

  一厝(于)雍南

  七、合作学习,研读课文

  (一)请同学们看课文,思考这些问题,用课文原句来回答

  1、愚公要移的是两座什么样的山?

  2、愚公为什么要移山?

  3、移山的目的是什么?

  4、倒土的地点是哪里?

  5、他们是怎样具体行动的?

  6、山最终移掉了吗?

  7、愚公决心移山要克服哪些困难?

  答案:两山规模:“方七百里,高万仞”

  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目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地点:“投诸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行动:“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结局:“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困难:(l)两座山非常大: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

  (2)年老力衰,人员少:年且九十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3)工具简陋,运土路程远: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寒暑易节,始一反焉

  师:面对巨大困难,却敢前去挑战,同学们要学习这种勇气请大家齐读这三句话:

  知其不可而为之!

  子曰:三军可夺帅也,匹夫不可夺志也

  天行健,君子以自强不息

  八、分析人物形象

  过渡语:愚公移山“任务”——艰巨,需移走两座高峻的大山;愚公移山人力单薄,只有一行五人;愚公移山“过程”——艰辛,凿石运土,全靠体力,需寒来暑往,长期努力也许年老力衰的愚公是有点自不量力了,难怪智叟要笑而止之,当然愚公机智的驳斥是令智叟哑口无言。

  请同学来模拟人物对话其他同学思考:

  1、智叟与愚公在移山问题上的分歧在哪里?

  2、那你认为谁的观点正确?

  答案:

  1、智叟:“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

  2、智叟:眼前的,停滞的观点

  愚公:长远的,发展的观点

  愚公移山,看到了自己后代子孙们的无穷力量,他说“我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孙子又有儿子,孙子又有孙子……子孙会无穷无尽;山不会变,终有一天会移*”,非常理直气壮;而智叟只看到眼前愚公个人的势单力薄,显然看问题片面、死板

  那么,对愚公和智叟这两个人物,你该如何评价呢?

  答案:愚公:志向远大不畏困难坚持不懈

  智叟:鼠目寸光安于现状自以为是

  3、看来愚公非愚蠢之人,可有很多人说愚公就是一愚蠢之人,你的看法呢?我们男生和女生分成两派来,对两个观点“愚公不愚”、“愚公实愚”分别想想理由,锻炼一下嘴上功夫,来个小小的辩论吧

  师总结:寓言只是用假托的故事,就某一点来晓喻一个道理,决不能以今天的科学技术进步来看待愚公的“愚”和智叟的“智”,也不能以今天提倡的“巧干”来要求愚公

  小结:愚公和智叟的对话,进一步表现了愚公移山的坚定意志和必胜信心。

  4、想像一下,如果没有神的帮助,移山的结果会怎样?

  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实现其征服自然的愿望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实现愚公的抱负,是以幻想方式解决人与自然的矛盾,它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使人们在精神上得到了鼓舞这和迷信有本质的不同

  九、归纳寓意

  这篇寓言的寓意是什么呢?你能说出这个“愚公移山”这个成语的意思吗?

  寓意:本文通过愚公移山的故事,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以坚忍不拔的毅力,顽强改造自然的精神。

  愚公移山:比喻做事有十分顽强的毅力和排除万难的精神。

  十、总结写作特色

  你从这篇寓言故事里学到了什么样的写作技巧?

  v1、反衬

  以两山高大反衬移山艰难

  v2、对比

  a、移山人力的单薄与移山任务的艰巨(突出愚公排除万难的坚毅精神)

  b、智叟和愚公(表现了“愚”者并不愚,“智”者并不智)

  v3、情节曲折

  愚公移山,虽得家人赞同,但其妻却说出了很多困难,还好,家人想到了问题的解决方法,可那智叟却前来阻止,并嘲讽愚公的"无能,机智的愚公对他进行了严厉的驳斥,愚公移山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最后得到了神的帮助,至此,愚公移山有了个圆满的结局,文章可谓情节波澜起伏,曲节多姿。

  十一、《愚公移山》歌曲欣赏,下课


《愚公移山》优秀教案设计3篇(扩展3)

——愚公移山优秀教学设计

愚公移山优秀教学设计1

  教学目标:

  1.理解人类征服自然的强烈愿望,培养心志坚毅的精神和敢于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

  2.了解寓言的特点。理解故事的对话、情节、悬念等知识。

  重点、难点:

  重点:理解人类征服自然的愿望、信心和毅力。

  难点:对愚公的评价,对愚公精神的认识。

  课时安排:

  2课时。

  课前准备:

  1.学生反复阅读、熟悉课文,借助工具书认识生字词;有条件的从网上查阅有关作者、《列子》的资料,以备课堂交流。

  2.教师查阅、准备有关作者、作品的资料,包括课文录音、徐悲鸿的画《愚公移山》、歌曲《愚公移山》等。

  教学方法:

  以讨论为主,加强朗读。

  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一、导入示例。

  播放歌曲《愚公移山》。

  这是一首同学们十分熟悉的歌曲,它述说了中国古代有名的《愚公移山》的故事,表达了后代人对愚公精神的崇敬。有人说,生活的道路只有两种,一种是大路,一种是小路,但是不论哪种路都不是一路*坦的,都会有荆棘、有坎坷,面对荆棘坎坷,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选自《列子》的课文《愚公移山》,看看古人是怎样对待困难的。

  二、了解作者、作品。

  学生根据预习时查到的资料,简单介绍作家、作品,然后由教师补充。

  参考资料:《列子》,相传为战国时期的列御寇所著。原作早已不见,今本《列子》八篇,从它的思想内容和语言使用看来,可能是晋人的作品。它的内容多是民间故事、寓言和神话传说等,其中有许多故事直到今天还脍炙人口,由这些故事还形成了不少成语,如杞人忧天、朝三暮四、歧路亡羊等。

  三、整体感知课文。

  (一)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感知理解课文,体验课文的语感和人物的情感,并且把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音注到课本上。

  (二)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初步区分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的不同,尽量理解课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

  四、理解课文,揣摩词句。

  (一)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尽量直译,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难。

  补充注释的字词:

  1.面山而居 面:面对。

  2.损魁父之丘 损:减少、削减。

  3.叩石垦壤 垦:挖。

  4.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曾:简直。

  5.曾不若孀妻弱子 曾:竟然。

  6.而山不加增 加:增加。

  (二)学生分为小组,各小组推举一人翻译课文,看看哪个小组译得最好。其余同学对照课文,评价翻译的准确性,并指出不够准确的地方,纠正自己译得不准确的地方。

  (三)学生讨论,找出课文中与现代汉语表达不同的句子,说说现代汉语中是怎样表达的。

  若学生找不出,可以出示以下句子让学生讨论。

  1.聚室而谋。——(愚公)召集了(全家人)在家里商量。(省略句)

  2.杂然相许。——(全家人)纷纷表示赞同。(省略句)

  3.如太行、王屋何?——对太行山王屋山能怎么样呢?(固定句式)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于是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定语后置句)

  5.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主谓倒装句。对比“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理解倒装句的强调作用。)

  6.何苦而不*?——愁什么挖不*呢?(宾语前置句)

  7.帝感其诚。——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被动句)

  (说明:以上句子牵涉到多种文言文特殊句式,但由于学生刚接触到文言文,只要讲清其特殊之处、现代汉语中怎么表达即可,目的在培养学生的语感,为今后的学习积累一些材料,而不必讲述特殊句式的名称。)

  五、朗读体会人物感情。

  (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要求读出各人物的不同感情。

  (二)对比以下带“曰”的句子,学生讨论可以在各个“曰”字前加上什么样的状语,应该用哪种语气来读“曰”字后的对话。

  1.聚室而谋曰

  2.其妻献疑曰

  3.杂曰

  4.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5.北山愚公长息曰

  说明:1.句是愚公召集全家人商议,态度是诚恳的,“曰”字前可加上“诚恳”等词,读后面的对话要突出商量的口吻。2.句中愚公的妻子虽然也同意移山,但她信心不足,对具体的问题没有解决的办法,“曰”字前可以加上“担心、犹豫”等词,读这句时要读出她担心、犹豫的心理。3.句是众人的回答,“曰”字前可以加上“坚定”“异口同声”等词,读后面的对话语气要肯定。4.句中河曲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做法不但不理解,而且还有讽刺的意味在其中,他的“笑”应该是讽刺、嘲笑的意思,“曰”字前可以加上“不屑”“嘲笑”“讽刺”等词语,朗读时更多的是突出其嘲笑的口气。5.句是愚公的回答,从“长息”中可以看出愚公认为智叟是可叹可悲的,“虽我之死”以后的几句话则是表明态度,“曰”字前可以加上“叹息而又坚定”等词语,要读得充满信心,语气坚定。

  还可以从各人的用词中引导学生加以品味,理解其妻、智叟、愚公的不同态度:

  其妻——献疑、君、魁父之丘、且焉置土石

  智叟——笑而止之、甚矣、汝、不惠、残年余力、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长息、汝、固、不可彻、曾不若、虽、何苦

  说明:其妻用“献疑”“君”等词,表现了她的尊敬,“且焉置”句说明她的担心。智叟用“汝”表现他态度的不尊敬,“甚矣”“不惠”表示了他嘲笑的程度,“其如土石”句是反问句,与其妻的“且焉置”句的一般疑问句在语气上是大不相同的。而愚公的“长息”表示他对智叟顽固的悲叹,“虽我之死”几句突出了他的信心。

  以上是一家之见,学生有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只要言之有理也应该肯定。

  投影徐悲鸿的画《愚公移山》,让学生加深理解。

  (三)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人物的情感态度。

  (四)学生自由朗读课文,理解课文。

  六、课外作业。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中愚公反驳智叟的话。

  (二)解释“阅读练习探究”第四题,掌握其中的词语。

  第二课时

  一、导入示例。

  上节课我们对《愚公移山》这篇课文进行了初步的探究,相信同学们读了这篇课文都有许多的感想。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想让大家来交流这些想法。

  二、研读、探究课文的内容。

  (一)研讨的问题之一:这篇课文的内容比较简单,主要写愚公移山的故事。你认为愚公移山会成功吗?

  学生围绕这个问题分小组讨论,形成自己的看法,推选代表发言讨论,要求有理有据。

  学生可能出现的看法:

  1.愚公移山一定会成功。理由是愚公决心大,又能坚持不懈,全家齐上阵,又有邻居相助。山不会再增高,而愚公的子子孙孙是无穷尽的。

  2.愚公移山是不可能成功的。愚公虽然有坚定的决心,但是他们的移山力量实在是太小了:①工具简陋,只有锄头、畚箕之类;②人数太少,只有自己一家人和少数邻居(如智叟之类估计是不会参加挖山劳动的);③从现代科学来看,山也不是永远不变的东西,它也有增高的可能,而这在地质上的微小变化,也会给移山带来无法克服的困难。

  教师可以倾听学生的意见,不要忙于下结论。

  (二)研讨的问题之二:同学们都阐述了自己对于移山是否成功的看法,那么作者的看法是什么呢?再次读课文体会。

  学生讨论发言。

  教师引导:作者的看法应该是肯定愚公的移山精神的。课文中智叟在愚公的反驳下“亡以应”、结果天帝派神仙帮助愚公移走了两座山等,都表明了作者的态度。

  (三)研讨的问题之三:对愚公移山这件事,不同的人有不同的看法,例如课文后“阅读练习”就引述了四种不同的看法。请同学们读读,谈谈你同意这些看法吗?你还有其他看法吗?说说你的理由。

  学生可能还会有其他看法,如:

  1.愚公移山破坏生态环境。

  2.愚公移山在经济上是不合算的。

  教师引导:

  1.这篇课文是两千年前的人写的`,不能以今天的科学发展去衡量当时人的思想、行为。但是不管科技怎样地发达,效率效益如何的重要,人类永远都会遭遇各种的困难。怎样对待困难,怎样克服艰难险阻,永远是我们需要正视的问题。

  2.从现实可行性、功利效益的角度看,这些看法(包括练习中的四个看法)都是有一定的道理的。从愚公的行动看,要挖去两座山确实不容易,最后两座山也不是愚公凭人力移走的,而是神仙帮助移走。

  3.但是作者在本文中不是探讨现实中移山的可能性和操作方法,而是通过这个故事来阐明一个道理:人的力量是渺小的,但只要正视困难,敢于挑战困难,坚持不懈,就能成功。

  愚公移山的精神长期以来成了鼓舞人民斗争的力量。1945年6月,党的第七次全国代表大会上,引用这则寓言鼓励全党同志完成推翻帝国主义、封建主义两座大山。

  (四)研讨的问题之四:既然作者肯定愚公的移山精神,为什么又把他称为“愚”,而把智叟称为“智”呢?

  教师引导:从现实的、世俗的角度看,愚公确实是愚蠢的,而智叟是明智的,但从对待困难的精神看,愚公又是聪明的,而智叟是愚蠢的。这样的取名一语双关,是按世俗的角度来命名,又是用反语的手法,对世俗的看法加以讽刺。

  三、研读、探究课文的写法。

  《愚公移山》是人们千古流传的名篇,你读了以后,认为在写法上有哪些可以借鉴的呢?以小组开展讨论。

  学生讨论后分小组发言,只要言之有理都可以。教师可以补充以下几点:

  1.选材十分集中。移山是一件巨大的工程,时间也应该是相当长的,但是故事没有过多地描写劳动的经过,而只集中写愚公全家商议的过程、愚公与智叟的对话和事情的结果,特别是比较详细地描写了人物的对话,用对话突出了不同人物的不同思想感情,可谓详略得当。

  2.成功运用对比手法。故事中有多组对比:山又高又大与愚公的年纪、移山的人数、幼小的助手对比,愚公与智叟对比,移山的难度与最后的结果对比等。

  3.故事情节的曲折多姿。故事开头似乎很顺利,愚公提出移山,全家都同意,而且马上行动,但就在这时“其妻献疑”,出现了第一波折;经过全家人的商议,解决了这个问题,又出现了智叟的干扰,这是第二次波折;最后神仙相助可以视为又一次转折。一篇300来字的故事,设置了几处转折,引人入胜。每一次的转折都引起了读者的关心,这种写法就是设置悬念。悬念的设置使故事更加引人入胜。

  教师小结寓言的特点:这篇课文通过故事来阐明道理,这种文体我们叫它寓言。寓言常常借远喻近,借小喻大,借古喻今,使深奥的道理从简单的故事中体现出来。

  四、课外作业

  (一)课外阅读中国古代寓言、《伊索寓言》等,体会寓言的特点。

  (二)完成配套的《伴你学语文》中本课作业。


《愚公移山》优秀教案设计3篇(扩展4)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10篇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1

  一、介绍文学常识

  1、简介有关寓言的知识。

  寓言是一种文学体裁,常用夸张手法描写人物,或把动植物与非生物拟人化、使深奥的生活哲理和道德教训从简单而又明白易懂的故事中体现出来。*先秦时期,诸子百家的散文中有不少此类作品,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2、简介列子和《列子》。

  列子,名寇,又名御寇,战国前期郑国人,道家代表人物之一,其学本于黄帝、老子,主张清静无为。东汉班固《汉书·艺文志》“道家”部分录有《列子》八卷,早已散失。今本《列子》是东晋太搜集有关的古代资料编写而成的,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代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全书共载民间故事、寓言、神话传说等一百三十四则,题材较广泛,有些颇富教育意义。

  二、阅读分析(课文内容)

  1、学习第一自然段。

  本段交代了故事的背景,即写太行、王屋二山又高又大的特点和本来的地理位置。为愚公移山之难设伏,以此反衬愚公移山的决心很大,其精神可嘉。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实词:方(见方,指面积)

  仞(古代以六尺或八尺为一仞)

  河阳(黄河北岸。河,黄河;山的北面或水的南面叫做阴,山的

  南面或水的北面叫做阳。)

  2、学习第二自然段。

  本段是故事情节的开端、发展部分,写愚公移山,得到全家人和遗男的支持帮助。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实同:惩(苦于) 汝(你,文中作“你们”之义)

  许(赞许) 易(交换)

  曾(乃,并)此(换牙)

  本段应掌握的通假字有:指——直 反——返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虚词:且:年且九十(副词,将近)

  且焉置土石(副词,况且)

  焉:且焉置土石(疑问代词,哪里)

  始一反焉(语气助词)

  诸:(兼词,之于)

  以:(介词,凭)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句式。习惯句式。(“如……何”,其意思是“把……怎么样”。)

  3、学习第三自然段。

  本段是故事情节的高潮,写愚公面对智史的嘲笑,理直气壮地驳斥智史的观点。

  本段应掌握的文言实词:彻(通)苦(愁)匮(尽)

  本段应掌握的通假字有:惠——慧 亡—一无

  本段应掌握的修辞手法:顶针(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

  6、学习第四自然段。

  本段是故事情节的结局,写愚公移山之举感动了无地,他在神的帮助下,实现了移山的愿望,照应了上文。“不已”照应了上文愚公对智叟说的话,作为全篇的结尾,照应了第一段的内容。

  本段应掌握的通假字有:盾——措,放置。

  三、随堂练习(略)

  第二课时

  一、阅读分析(愚公人物形象)

  1、愚公为何移山?

  其原因是愚公“面山而居。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

  2、愚公为何坚信一定能把大山搬走?

  愚公移山的信心来自他对人和自然关系问题上的认识。他懂得“子子孙孙无穷匾也,而山不加增”的道理,即人力目前来看是有限的,从长远来看是无穷尽的;而自然条件在一定时间内甚至于相当长的时期内不会有变化,只要世世代代坚持下去,就一定能把大山搬走;自然是能够被征服的,困难是能够克服的。愚公这种移山的信心是古代劳动人民征服自然愿望的生动反映。

  3、愚公“愚”、智叟“智”吗?

  愚公以发展的观点来看待问题,而智空对移山是“笑而止之”,在他看来,自然条件是无法改变的,人的.力量是有限的,从而断定人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两相对比,我们不难看出谁聪明谁愚蠢,愚公、智良二人命名的深长意味蕴含其中。

  小结:文章通过完整的故事情节,运用对比、烘托等手法刻画了愚公的形象,成功地反映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的毅力,也说明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的道理。

  4、其妻和智叟对愚公移山的态度一样吗?这两个人在情节发展上有什么作用?要求学生找出描写两人的语言,朗读并从以下几个方面加以分析比较。

  (1)两个人对愚公的称谓一样吗?

  其妻称愚公为“君”,言语间表达的是对愚公的尊重;而智叟称愚公为“汝”,言语间流露出对愚公的轻视态度。

  (2)两人说话时所采用的句式相同吗?

  其妻说“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智里说“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这两句诗句式相同,但内容有很大的差异。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讲的,“以君之力”带有关心的意味,“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她不反对愚公移山。智史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阻止愚公移山,“以残年余力”显出十足的轻蔑,“曾不能毁山之一毛”是挖苦,“其如土石何”反问语气强烈,毫无掩饰地讥笑愚公。

  这两个人物对情节的发展都具有一定的作用。其妻的“献疑”,引起全家人讨论运土的问题,导致移山行动的开始;智叟的“笑而止之”,引出愚公的反驳,由此过渡到神话结尾,才显得自然合理。

  (3)两人所说的话哪一句最不相同?

  其妻说“且焉置土石”,提出了土石放哪里的疑问;而智叟开口则说“甚矣,汝之不惠”,他用一个倒装句,强调了愚公不聪明的程度。由此可以看出,其妻对自己丈夫移山之事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忧,智叟对愚公移山之事全然否定,对愚公十分轻视。

  二、难点分析

  对京城氏之于“跳往助之”这一细节应如何理解?

  京城氏之子是“遗男”,年纪很小,他去帮助愚公移山,必然是得到了他的寡母的同意,可见愚公的事业受到了众人的拥护。在从“跳往助之”来看,他是出自真诚、高高兴兴地去的。孩子阅世不多,不了解事情的艰巨性,所以用天真的态度来对待移山一举,其中也含有“愚”的成分;但反过来看,这种“愚”却表现了他对有意义的事业的热情。

  三、难点分析

  神话结尾有什么作用?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条件下,人们只能通过幻想,借助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实现征服自然的愿望。马克思说:“任何神话都是用想象和借助想象以征服自然力,支配自然力,把自然力形象化。”本文采用神话结尾,借助神的力量来实现愚公的宏伟抱负,是解决人和自然矛盾的想象方式,所反映的是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跟宣传轮回、报应等封建迷信思想有着本质的不同。

  四、总结、扩展

  本文是古代寓言中的名篇,有生动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脸炙人口。寓言中塑造了愚公的生动形象,寓意深刻。

  讨论一,我们今天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为什么?

  今天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因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是一项极其伟大而艰巨的工程,必须毫不动摇地坚持下去,才能取得胜利。

  讨论二,有人说:“谁说愚公不愚?我看就很愚!高山挡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健,为什么还要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山开道或者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你对此是怎样看的?

  这种观点看起来似乎是“实事求是”的,其实不然。寓言是生活中某些普遍道理的反映。

  这篇寓言所要说明的是人力可以战胜自然的道理,说愚公不愚,就是因为愚公懂得这个道理,并决心将它付诸实践,不怕困难,挖山不止;如果绕山开道或干脆搬家,岂不是屈服于自然、甘心做自然的奴隶么?这种观点所反映的是某些人害怕困难的心理。

  五、布置作业

  l、熟读课文,背诵“河曲智叟止之曰……亡以应”一段。

  2、完成课后练习。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2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能力目标: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情感目标: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设想

  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口述故事,落实课文翻译;接着通过学生质疑、教师设疑的方式,细研课文,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讨论氛围中,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然后以完成文后练习的方式,巩固文中涉及的一词多义及通假字;最后,在学生读懂、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全文。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难点: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了解《列子》及作者,掌握文中的字、词、句和通假字。让学生在参照注释疏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做到口述全文。

  第二课时 本课时通过学生课堂讨论的方式感悟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在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做到熟读并背诵全文。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人新课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简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学生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掌握下列实词:

  仞冀箕畚孀龀匮亡厝雍陇

  通假字:指反惠亡厝

  文言句式: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习惯句式(如……何?)

  省略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和字词的落实

  年且九十(年纪将近九十岁)

  惩山北之塞(苦于大山的阻挡)

  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许)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还不能够搬掉魁父这样的小山丘)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夏去冬来,经过一年才能往返一次)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可变通的地步)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何苦而不*(愁什么挖不*呢)

  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没有山岭阻隔了)

  疏通课文

  (1)利用快速、连环朗诵的方式再次正音,并使学生能较流利地读准全文。

  (2)教师划出难解的单音节词,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自学时,对照注解,自行解释这些难词。

  (3)四人小组在扫清难词障碍的基础上,试着逐字落实翻译全文,并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语句划出来,以备全班讨论。

  (4)师生共同研讨,解答疑难。

  (5)学生朗读一遍,自查是否还有疑难语句。

  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四人小组共同准备复述故事,并推荐一名同学,准备在全班复述。

  被推荐同学复述课文。

  要求:①语言流畅。

  ②可加上一定的合理想象。

  对复述者进行简单讲评,让学生在听、评中,不断熟悉课文,为后面逐字落实翻译全文作准备。

  抽学生逐句逐段翻译课文。

  布置作业

  复习、巩固文中疑难字句的解释。

  第二课时

  逐段朗读课文

  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

  第一段:极言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交代它们的位置。

  第二段:具体写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段: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

  第四段:写愚公移山的胜利。

  讨论分析课文的内容

  1、首段一开始极言两山的高大,用意何在?

  答案参考:

  写两山的高大,为下文移山的`艰难作了铺垫。

  2、分析课文第二、第三段。

  ①请排出移山的人物表。

  ②作者这样介绍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参考:

  移山的人物有年近90岁的愚公,荷担者三夫,还有始龀的遗男,总共五个人,并且是老的老、小的小,要移走两座大山,的确千难万难,但越是艰巨的任务面前,就越能显示人们的精神面貌。

  ③不同的人物对待移山有不同的态度,愚公妻子与智叟的话差不多,他们的态度一样吗?孙子和“遗男”态度又怎样?

  答案参考:

  愚公妻子认为丈夫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动不了,能拿大行、王屋怎么办呢?智叟则认为凭愚公这把老骨头,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毁不了,还想动土石吗?可见,愚公妻子是怀疑中带着担心;智叟则是轻视和嘲笑的语气。再则,“甚矣,汝之不惠。”这样的话愚公妻子是不会说的,而“且焉置土石?”这样的话智叟是不会说的,因为他根本反对移山,绝对不会关心怎样处理土石的问题。总之,愚公妻子是“献疑”,智空是“笑而止之”,一“疑”一“笑”,态度迥然有别。“疑”是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而遗男是“跳往助之”,子孙是“杂然相许”,还献计献策,说明愚公移山是得到大家支持。

  ④愚公是移山的积极倡导者,他对移山的态度自然很坚决,那么,他和智叟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各用什么观点来看待移山这个问题?

  答案参考:

  智吏认为人力是有限的,不能改变自然,因而嘲笑和阻止愚公移山;而愚公认为人定胜天,山虽庞大但它是死的,不会随时间流逝而加增;而个人力量虽然有限,但生息繁衍则有无限潜力。智叟只用短浅的停滞的观点看待问题;愚公用长远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⑤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怎样呢?

  答案参考:

  愚公所以要移山,是痛感“迂”“塞”之苦,而移山之后,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见其做事有很明确的目的,而且他也深明可移山之理,他认为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他的志气,他移山的决心,将会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啃”,终能将山移*,何况“山不加增”,这些足见其移山的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盲目行动,可见其并不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很聪明,因为他既自知不能享受移山之利,却还要移山,实乃造福子孙的聪明之举。而智叟却自作聪明,目光短浅,毫无远见,只不过智于其表,愚在其中罢了。

  3、分析课文第四段。

  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

  答案参考:

  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正是恰恰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4、概括故事的寓意。

  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改造大自然的精神。

  5、通过课堂练习,小结全文并讨论文章的现实意义。

  6、布置作业。

  ①背诵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②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愚公移山》的读后感。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3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能力目标: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情感目标: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设想

  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口述故事,落实课文翻译;接着通过学生质疑、教师设疑的方式,细研课文,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讨论氛围中,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然后以完成文后练习的方式,巩固文中涉及的一词多义及通假字;最后,在学生读懂、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全文。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难点: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了解《列子》及作者,掌握文中的`字、词、句和通假字。让学生在参照注释疏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做到口述全文。

  第二课时 本课时通过学生课堂讨论的方式感悟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在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做到熟读并背诵全文。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人新课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简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学生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掌握下列实词:

  仞冀箕畚孀龀匮亡厝雍陇

  通假字:指反惠亡厝

  文言句式: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习惯句式(如……何?)

  省略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和字词的落实

  年且九十(年纪将近九十岁)

  惩山北之塞(苦于大山的阻挡)

  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许)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还不能够搬掉魁父这样的小山丘)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夏去冬来,经过一年才能往返一次)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可变通的地步)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何苦而不*(愁什么挖不*呢)

  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没有山岭阻隔了)

  疏通课文

  (1)利用快速、连环朗诵的方式再次正音,并使学生能较流利地读准全文。

  (2)教师划出难解的单音节词,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自学时,对照注解,自行解释这些难词。

  (3)四人小组在扫清难词障碍的基础上,试着逐字落实翻译全文,并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语句划出来,以备全班讨论。

  (4)师生共同研讨,解答疑难。

  (5)学生朗读一遍,自查是否还有疑难语句。

  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四人小组共同准备复述故事,并推荐一名同学,准备在全班复述。

  被推荐同学复述课文。

  要求:①语言流畅。

  ②可加上一定的合理想象。

  对复述者进行简单讲评,让学生在听、评中,不断熟悉课文,为后面逐字落实翻译全文作准备。

  抽学生逐句逐段翻译课文。

  布置作业

  复习、巩固文中疑难字句的解释。

  第二课时

  逐段朗读课文

  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

  第一段:极言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交代它们的位置。

  第二段:具体写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段: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

  第四段:写愚公移山的胜利。

  讨论分析课文的内容

  1、首段一开始极言两山的高大,用意何在?

  答案参考:

  写两山的高大,为下文移山的艰难作了铺垫。

  2、分析课文第二、第三段。

  ①请排出移山的人物表。

  ②作者这样介绍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参考:

  移山的人物有年近90岁的愚公,荷担者三夫,还有始龀的遗男,总共五个人,并且是老的老、小的小,要移走两座大山,的确千难万难,但越是艰巨的任务面前,就越能显示人们的精神面貌。

  ③不同的人物对待移山有不同的态度,愚公妻子与智叟的话差不多,他们的态度一样吗?孙子和“遗男”态度又怎样?

  答案参考:

  愚公妻子认为丈夫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动不了,能拿大行、王屋怎么办呢?智叟则认为凭愚公这把老骨头,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毁不了,还想动土石吗?可见,愚公妻子是怀疑中带着担心;智叟则是轻视和嘲笑的语气。再则,“甚矣,汝之不惠。”这样的话愚公妻子是不会说的,而“且焉置土石?”这样的话智叟是不会说的,因为他根本反对移山,绝对不会关心怎样处理土石的问题。总之,愚公妻子是“献疑”,智空是“笑而止之”,一“疑”一“笑”,态度迥然有别。“疑”是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而遗男是“跳往助之”,子孙是“杂然相许”,还献计献策,说明愚公移山是得到大家支持。

  ④愚公是移山的积极倡导者,他对移山的态度自然很坚决,那么,他和智叟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各用什么观点来看待移山这个问题?

  答案参考:

  智吏认为人力是有限的,不能改变自然,因而嘲笑和阻止愚公移山;而愚公认为人定胜天,山虽庞大但它是死的,不会随时间流逝而加增;而个人力量虽然有限,但生息繁衍则有无限潜力。智叟只用短浅的停滞的观点看待问题;愚公用长远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⑤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怎样呢?

  答案参考:

  愚公所以要移山,是痛感“迂”“塞”之苦,而移山之后,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见其做事有很明确的目的,而且他也深明可移山之理,他认为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他的志气,他移山的决心,将会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啃”,终能将山移*,何况“山不加增”,这些足见其移山的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盲目行动,可见其并不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很聪明,因为他既自知不能享受移山之利,却还要移山,实乃造福子孙的聪明之举。而智叟却自作聪明,目光短浅,毫无远见,只不过智于其表,愚在其中罢了。

  3、分析课文第四段。

  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

  答案参考:

  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正是恰恰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4、概括故事的寓意。

  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改造大自然的精神。

  5、通过课堂练习,小结全文并讨论文章的现实意义。

  6、布置作业。

  ①背诵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②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愚公移山》的读后感。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4

  【教学目的】

  1、诵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2、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其中深刻的寓意。

  3、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5

  一、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了解《列子》及其作者,掌握文中难解的字、词、句,能读准“仞、畚、孀、龀、厝、陇”等字。

  能力目标:学会辨认一词多义和通假字,能口述故事,流畅翻译全文,能概括寓意。

  情感目标: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二、教学设想

  鼓励学生在自读的基础上,通过讨论、切磋,参照注释疏通全文,再指导学生口述故事,落实课文翻译;接着通过学生质疑、教师设疑的方式,细研课文,引导学生各抒己见,让学生在活跃的课堂讨论氛围中,感悟到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然后以完成文后练习的方式,巩固文中涉及的一词多义及通假字;最后,在学生读懂、理解课文的基础上,指导学生熟读并背诵全文。

  三、教学重、难点

  重点:掌握文中难解词句,疏通全文,熟读背诵。辨析古汉语中的一词多义现象。

  难点:感受愚公移山的精神以及愚公形象的现实意义。

  四、课时安排

  第一课时 了解《列子》及作者,掌握文中的字、词、句和通假字。让学生在参照注释疏通课文内容的基础上做到口述全文。

  第二课时 本课时通过学生课堂讨论的方式感悟愚公精神的可贵及其现实意义,在指导学生完成课后练习的基础上,让学生做到熟读并背诵全文。

  五、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导人新课

  愚公移山,这是一则寓言。寓言的特点是寓一定的道理于简短的故事之中。好的寓言,往往给人以有益的启示和深刻的教育。

  简介《列子》及作者

  《列子》,相传为列御寇撰写。《汉书·艺文志》所录《列子》八篇,早已散佚。今本《列子》八篇,可能是东晋人根据古代有关资料编写而成,里面保存了不少先秦时期的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

  列御寇,相传为战国时道家,郑国人。主张虚静、无为,被道家尊为前辈。

  学生听课文录音,扫清文字障碍

  掌握下列实词:

  仞冀箕畚孀龀匮亡厝雍陇

  通假字:指反惠亡厝

  文言句式:倒装句(甚矣,汝之不惠)

  习惯句式(如……何?)

  省略句(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注意下列句子的翻译和字词的落实

  年且九十(年纪将近九十岁)

  惩山北之塞(苦于大山的阻挡)

  杂然相许(大家纷纷表示赞许)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还不能够搬掉魁父这样的小山丘)

  且焉置土石(况且把土石放到哪里)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用土筐把土石运到渤海的边上)

  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夏去冬来,经过一年才能往返一次)

  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

  汝心之固,固不可彻(你思想太顽固,顽固到不可变通的地步)

  子子孙孙无穷匮也(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

  何苦而不*(愁什么挖不*呢)

  如太行、王屋何(又能把太行山,王屋山怎么样呢)

  其如土石何(又能把土石怎么样呢)

  一厝朔东,一厝雍南(一座放置在朔方东部,一座放置在雍州南部)

  自此,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从此,冀州的南部,汉水的南边,没有山岭阻隔了)

  疏通课文

  (1)利用快速、连环朗诵的方式再次正音,并使学生能较流利地读准全文。

  (2)教师划出难解的单音节词,引导学生在四人小组自学时,对照注解,自行解释这些难词。

  (3)四人小组在扫清难词障碍的基础上,试着逐字落实翻译全文,并将组内无法解决的疑难语句划出来,以备全班讨论。

  (4)师生共同研讨,解答疑难。

  (5)学生朗读一遍,自查是否还有疑难语句。

  复述“愚公移山”的故事

  四人小组共同准备复述故事,并推荐一名同学,准备在全班复述。

  被推荐同学复述课文。

  要求:①语言流畅。

  ②可加上一定的合理想象。

  对复述者进行简单讲评,让学生在听、评中,不断熟悉课文,为后面逐字落实翻译全文作准备。

  抽学生逐句逐段翻译课文。

  布置作业

  复习、巩固文中疑难字句的解释。

  第二课时

  逐段朗读课文

  讨论分析课文的结构

  第一段:极言太行、王屋两座山的高大,交代它们的位置。

  第二段:具体写愚公移山的原因和经过。

  第三段:写愚公和智叟的对话。

  第四段:写愚公移山的胜利。

  讨论分析课文的内容

  1、首段一开始极言两山的高大,用意何在?

  答案参考:

  写两山的高大,为下文移山的艰难作了铺垫。

  2、分析课文第二、第三段。

  ①请排出移山的人物表。

  ②作者这样介绍人物的目的是什么?

  答案参考:

  移山的人物有年近90岁的愚公,荷担者三夫,还有始龀的遗男,总共五个人,并且是老的老、小的小,要移走两座大山,的确千难万难,但越是艰巨的任务面前,就越能显示人们的精神面貌。

  ③不同的人物对待移山有不同的态度,愚公妻子与智叟的话差不多,他们的态度一样吗?孙子和“遗男”态度又怎样?

  答案参考:

  愚公妻子认为丈夫连魁父这样的小山都动不了,能拿大行、王屋怎么办呢?智叟则认为凭愚公这把老骨头,连山上的一棵草都毁不了,还想动土石吗?可见,愚公妻子是怀疑中带着担心;智叟则是轻视和嘲笑的语气。再则,“甚矣,汝之不惠。”这样的话愚公妻子是不会说的,而“且焉置土石?”这样的话智叟是不会说的,因为他根本反对移山,绝对不会关心怎样处理土石的问题。总之,愚公妻子是“献疑”,智空是“笑而止之”,一“疑”一“笑”,态度迥然有别。“疑”是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而遗男是“跳往助之”,子孙是“杂然相许”,还献计献策,说明愚公移山是得到大家支持。

  ④愚公是移山的积极倡导者,他对移山的态度自然很坚决,那么,他和智叟的分歧在什么地方?各用什么观点来看待移山这个问题?

  答案参考:

  智吏认为人力是有限的,不能改变自然,因而嘲笑和阻止愚公移山;而愚公认为人定胜天,山虽庞大但它是死的,不会随时间流逝而加增;而个人力量虽然有限,但生息繁衍则有无限潜力。智叟只用短浅的停滞的观点看待问题;愚公用长远的、发展的观点看待问题。

  ⑤有人说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也有人说愚公“有愚”,智叟“有智”,你的看法怎样呢?

  答案参考:

  愚公所以要移山,是痛感“迂”“塞”之苦,而移山之后,则可“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见其做事有很明确的目的,而且他也深明可移山之理,他认为子子孙孙绵延不断,他的志气,他移山的决心,将会代代相传,无穷无尽,就这样一点点“啃”,终能将山移*,何况“山不加增”,这些足见其移山的行动是经过深思熟虑的,不是盲目行动,可见其并不愚,而且在某种程度上说很聪明,因为他既自知不能享受移山之利,却还要移山,实乃造福子孙的聪明之举。而智叟却自作聪明,目光短浅,毫无远见,只不过智于其表,愚在其中罢了。

  3、分析课文第四段。

  有人说这个故事最后还是靠神仙的力量把两座大山搬走的,这样看来,愚公还是无能的,你同意吗?

  答案参考:

  愚公挖山不止的"精神,使山神害怕,天帝感动,文章这样写,正是恰恰表现了愚公移山的精神感人至深,其移山之举有不可抗拒的力量。

  4、概括故事的寓意。

  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坚韧不拔的毅力和顽强改造大自然的精神。

  5、通过课堂练习,小结全文并讨论文章的现实意义。

  6、布置作业。

  ①背诵全文,加深对课文内容的理解。

  ②写一篇400字左右的《愚公移山》的读后感。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6

  一、设计思路

  自主学习落实文言词句,反复朗读感知故事情节,合作学习探究形象寓意。

  二、教材分析

  本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它告诉我们要克服困难就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本文描写生动、形象,善于运用对比手法。

  三、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顺畅朗读,了解故事大意。

  2.分析愚公这一艺术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

  3.拓展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的阅读。

  四、教学重难点

  1.积累常用文言实词,了解文言虚词“之”“其”“而”的用法。

  2.准确翻译、理解课文。

  3.拓展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阅读。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借助工具书及书本注释自读课文,通过生生、师生的合作,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导入新课

  1课前可让学生欣赏歌曲《愚公移山》。

  2这支振奋人心的歌曲,歌名叫《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间流传的寓言故事,相信在座的不少同学就熟知这个故事,有谁愿意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呢?(学生讲好后,教师从鼓励角度进行评价,板书课题,介绍相关知识:《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列御寇,战国前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俗话说,吃菜要吃原汁原味,读文学作品也是如此,要多读原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的原文,希望大家能从中品尝出独特的滋味。

  (二)自读感知

  1借助工具书及书下注释,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同座组成学习小组相互听读,根据要求相互评价。)

  2借助工具书及书下注释,逐字逐句读懂课文。(自读中,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书上打上问号,准备向同学、老师求助。教师巡视,随时了解学生自读的进展情况。)

  (三)合作解疑

  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该尽量要求他们自己查工具书解决,或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教师只解答学生经过努力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检查自读(可用投影,也可课前打印)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万仞(rèn)惩山北之塞(chéng)(sè)

  荷担者(hè)箕畚(jī)(běn)

  河曲智叟亡以应(wú)一厝朔东(cuò)(shuò)

  始龀(chèn)无穷匮也(kuì)

  雍南(yōng)

  2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3辨析多义词:

  (1)焉且焉置土石(哪里)

  有子存焉(呢)

  (2)而而山不加增(可是,表转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表修饰)

  何苦而不*(表承接)

  (3)其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

  其妻献疑曰(他的,指愚公的)

  惧其不已(他,指愚公)

  4翻译下列句子: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甚矣,汝之不惠

  (3)其如土石何

  (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

  (五)小组评价

  学习小组内,学生相互批改作业,教师巡视,解决学生争执不下的问题。

  (六)诵读巩固

  (七)布置作业

  1整理文中的通假字。

  2完成“思考与练习二”。

  3反复诵读课文,给自己的父母复述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的解读,巩固文言知识,了解不同人物对移山的不同态度,把握愚公这个艺术形象,领会寓言的教育意义。

  (一)诵读导入

  (二)研读新课

  上一堂课,同学们认真自读,提出了不少问题,许多问题由于大家积极动脑,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可见只要大家积极思考,学习上的许多事是自己可以做好的。今天老师将提出一些问题,大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看看对课文理解得怎么样。

  1这篇课文中写到了哪些人物?

  提示: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板书)

  2愚公多大年纪了?智叟是哪个年龄阶段的人?那个“遗男”多大了?

  提示:愚公——“年且九十”,将近九十岁。(“且”,将近,快要。)

  智叟——老年人。(“叟”,老头。)

  遗男——“始龀”,七八岁。(“始龀”,刚刚换牙,七八岁的光景。)

  3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山移走了有什么益处?

  提示: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益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阴”:水的南岸,山的北坡;“阳”水的北岸,山的南坡。)

  4有哪些人参加了移山劳动?总共几个人?

  提示:参加移山的人有愚公、“子孙荷担者三夫”——儿孙中能挑担的三个人、遗男;总共五个人。

  5移山的任务艰巨吗?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了任务的艰巨?

  提示:(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面积大,高度高,可见土石工程之艰巨。(2)愚公“年且九十”,遗男“始龀”,“荷担者三夫”——移山者,老的老,幼的幼,总共还只有五个人,就移山这项巨大的工程而言,劳动力极弱,可见要完成任务极其艰巨。(3)“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叩”“垦”“箕畚”,可见劳动工具落后,完成任务谈何容易。(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一年),才回家一次,可见运送土石的路途遥远,劳动何其艰辛。……

  (学生只要能结合文本的解读,体会到移山的艰巨,言之有理即可。不必面面俱到,亦无须拘泥于上述提示。)

  6在如此艰巨的移山任务面前,愚公的妻子、子孙、遗男、智叟他们分别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引导学生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由此可见他们各自持怎样的态度呢?

  提示:(板书加点的字)

  (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献疑”——关心、担心。

  (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笑而止之”——轻视、嘲笑。

  (3)(子孙)“杂然相许”;(遗男)“跳往助之”——支持、参与。

  (愚公的妻子和智叟讲的话差不多,态度似乎也很接近,这是一个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可以通过揣摩朗读的语气,结合“献”与“笑”,“君”与“汝”,“如……何”与“其如……何”等字词及句式的比较,来实现教学目的。)

  7愚公认为山一定能移掉的理由是什么,他是怎样驳斥智叟的呢?

  提示:汝心之固……何苦而不*?

  8这段话念起来让人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提示:(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顶真”的修辞作用)这段话,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方法,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增强了语言的力量,充分说明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

  9小组讨论:同样是面对移山这件事,可为什么愚公和智叟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呢?

  提示:愚公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有奉献自己造福后人的美好愿望,所以对移山充满信心;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畏惧困难,怀有私心,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及获利,从而断定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就应该给予肯定,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概括。)

  10这样看来,愚公和智叟到底哪个人聪明,哪个人愚笨呢?

  提示:愚公不“愚”,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大智若愚”;智叟不“智”,是一个鼠目寸光的人。(板书加点字上的引号)

  11追问:作者为什么在这两人的名字中将“智”和“愚”反过来使用呢?有何用意?

  提示:作者在两人的名字中将“智”和“愚”反过来使用,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的效果。

  12故事结尾,两座山还是靠了神仙的相助才搬走的,有人说,愚公到底还是无能的人。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依据)

  提示:“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可见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使山神都害怕了;“帝感其诚”——表明愚公的精神连天神都感动了。所以,故事以神话结尾,更加突出了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感人至深。同时故事的结局也照应了故事的开端。

  (三)延伸拓展

  讨论思考:以现代人的价值观来看,你认为愚公的做法可取吗?为什么?如果你是愚公能不能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此题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进行多元思维,教师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对于学生的明显偏频的观点,教师应该引发学生相互评点或辩论。)

  (四)布置作业

  以《“愚公移山”外传》为题,写一则小故事,表明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见解。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7

  教学目的

  1、诵读课文,做到字音正确,停顿恰当,并注意语气。

  2、了解全文内容,理解其中深刻的寓意。

  3、了解一些常见的文言词语的意思和用法。

  教学时数

  2课时。

  教学步骤

  第一课时

  教学重点

  1、读准下列字音:

  仞 惩 塞(惩山北之塞) 迂 汝 曾(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遂

  荷 叩 箕畚 龀 匮 亡(亡以应) 厝 朔

  2、读好下边句子中的停顿:

  ⑴ 惩山北之塞

  ⑵ 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⑶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⑷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⑸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教学过程

  一、初读课文

  学生自己放声读一遍课文。其间,遇到读不准或不会读的字,看注释或。

  二、互读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一个学生读,一个听。听者发现读音有错,当即指出。两人对某字的读音意见不一致时,记下这个字,留待一会儿解决。

  三、订正读音

  教师逐一出示写有下列字的卡片(或将下列字集中写在一块小黑板上),请学生个体回答,集体订正。正音时,有意识引导学生了解字词的意思。为后边了解课文内容做准备。

  万仞 惩山北之塞 迂 汝 曾不能 遂 荷担者 叩石

  箕畚 始龀 穷匮 亡以应 一厝朔东

  四、再读课文

  学生再次放声读一遍课文。教师提示:注意读准字音。

  五、读好停顿

  教师逐一出示下列语句(制成卡片,或写在小黑板上),请学生读出其中的停顿,然后,对为什么这样读作一点解说。其间,随时提示学生会借助注释来读,慢慢培养使用注释的习惯。

  下边语句中所画的/为停顿处,供参考。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六、试译课文

  两个学生一组,由一位学生根据书上注释和自己的理解,串译课文大意;另一位学生订正或补充。二人遇到不会解释或意见不一致的语句,将它们画下来,留待一会儿解决。

  此时,教师作巡视,注意了解学生出现的问题,使后面的教学更有针对性。

  七、集体讨论

  每一组提出疏通文意时遇到的问题,全班研究、讨论。意见不一致时,教师适时给予点拨。

  待学生没有问题再提,教师提出下列语句,指定学生说出大意,以检查刚才学生们自译的效果,也是将重点突出,以加深学生的印象。若下列有的语句,学生们已提出,此时教师不必再检查。

  说出下列语句的意思和加粗词的意思。

  1、方七百里

  2、河阳之北

  3、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

  4、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5、叩石垦壤

  6、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7、甚矣,汝之不惠

  8、而山不加增

  9、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八、听读课文

  教师读课文,学生听读。要求:边听边想每句话的意思,不看书。

  说明:这个环节,是在前面读、译、议的基础上,通过听读,回忆强化学生对课文文意的了解,也是对前面施教内容的小结。

  第二课时

  教学重点

  1、理解本文深刻的寓意。

  2、积累文言常识。

  教学过程

  一、研究内容(讨论如下几个问题)

  1、能用一句话概括这篇课文的意思吗?

  本文写了愚公移山的故事。

  2、你认为愚公是不是很愚呢?为什么?

  讨论这个问题,要紧扣课文内容。要点是:

  ⑴ 愚公是为了创造更好的生活条件而决心移山的──吾与汝毕力*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

  ⑵ 下定了决心移山,就毫不动摇──虽我之死,有子存焉;子又生孙,孙又生子;子又有子,子又有孙;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

  ⑶ 故事的结尾,终于感动了天帝,将山搬走。移山的成功也说明愚公不愚)

  3、智叟的话似乎也有道理。他是不是很聪明呢?

  回答要点:表面看起来,智叟好像是聪明。因为愚公毕竟年且九十了,两座山又这样大,很难移走。但是,他却没有看到愚公一家子子孙孙不断挖下去,山不加增,终于会成功的哲理。他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更说明他不是智,而是真正的愚。

  4、叫愚公的做事并不愚,叫智叟的做事并不聪明。课文要告诉人们什么道理呢?

  面对困难,要敢于斗争,坚持不懈地努力,终会取得成功。能够这样做的人,才是聪明的。

  5、怎样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这是对愚公移山巨大力量和伟大精神的肯定和歌颂。也表达了古代人民借助想象,寄托于神话,向自然斗争并取得胜利的愿望。这个神话结尾,增强了故事的艺术效果,使愚公移山的形象更为高大、感人。

  6、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通过愚公移山的成功,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奋斗。

  二、词语练习

  学生做课后练习。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积累文言常识。先个体做,后全班订正。有条件的,可适当补充以下内容:

  1、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

  始一反焉(反──返)

  汝之不惠(惠──慧)

  河曲智叟亡以应(亡──无)

  一厝朔东(厝──措)

  无陇断焉(陇──垄)

  三、背诵课文

  背诵教材指定的段落河曲智叟笑亡以应。

  四、扩展研讨

  读练习五第1题。讨论我们今天仍然需要愚公移山的精神吗?为什么?

  五、布置作业

  1、再背课文要求的段落,直至记牢。

  2、写一篇读后感:

  参考题目:

  愚公不愚、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山》有感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8

  一、设计思路

  自主学习落实文言词句,反复朗读感知故事情节,合作学习探究形象寓意。

  二、教材分析

  本文着重塑造了愚公的形象。愚公移山的成功,表现了我国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它告诉我们要克服困难就要下定决心,坚持不懈。本文描写生动、形象,善于运用对比手法。

  三、教学目标

  1.指导学生顺畅朗读,了解故事大意。

  2.分析愚公这一艺术形象,领悟其思想意义。

  3.拓展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的阅读。

  四、教学重难点

  1.积累常用文言实词,了解文言虚词“之”“其”“而”的用法。

  2.准确翻译、理解课文。

  3.拓展思维空间,引导学生结合自身生活体验,进行多角度阅读。

  五、课时安排2课时

  六、教学过程

  第一课时

  借助工具书及书本注释自读课文,通过生生、师生的合作,解决学习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一)导入新课

  1课前可让学生欣赏歌曲《愚公移山》。

  2这支振奋人心的歌曲,歌名叫《愚公移山》。《愚公移山》是一则长期在人民中间流传的寓言故事,相信在座的不少同学就熟知这个故事,有谁愿意给我们讲一讲这个故事呢?(学生讲好后,教师从鼓励角度进行评价,板书课题,介绍相关知识:《愚公移山》选自《列子汤问》。列子,名寇,又名列御寇,战国前期道家的代表人物之一。)俗话说,吃菜要吃原汁原味,读文学作品也是如此,要多读原著。今天我们就一起来看一看《愚公移山》这则寓言故事的原文,希望大家能从中品尝出独特的滋味。

  (二)自读感知

  1借助工具书及书下注释,朗读课文,要求读准字音,停顿正确。(同座组成学习小组相互听读,根据要求相互评价。)

  2借助工具书及书下注释,逐字逐句读懂课文。(自读中,学生不能解决的问题,在书上打上问号,准备向同学、老师求助。教师巡视,随时了解学生自读的进展情况。)

  (三)合作解疑

  学生提出的各种问题,教师应该尽量要求他们自己查工具书解决,或引导学生通过讨论来解决,教师只解答学生经过努力仍然无法解决的问题。

  (四)检查自读(可用投影,也可课前打印)

  1给加点的字注音:

  万仞(rèn)惩山北之塞(chéng)(sè)

  荷担者(hè)箕畚(jī)(běn)

  河曲智叟亡以应(wú)一厝朔东(cuò)(shuò)

  始龀(chèn)无穷匮也(kuì)

  雍南(yōng)

  2划出下列句子的朗读停顿: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

  3辨析多义词:

  (1)焉且焉置土石(哪里)

  有子存焉(呢)

  (2)而而山不加增(可是,表转折)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表修饰)

  何苦而不*(表承接)

  (3)其其如土石何(加强反问语气)

  其妻献疑曰(他的,指愚公的)

  惧其不已(他,指愚公)

  4翻译下列句子:

  (1)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2)甚矣,汝之不惠

  (3)其如土石何

  (4)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何苦而不*?

  (五)小组评价

  学习小组内,学生相互批改作业,教师巡视,解决学生争执不下的问题。

  (六)诵读巩固

  (七)布置作业

  1整理文中的通假字。

  2完成“思考与练习二”。

  3反复诵读课文,给自己的父母复述这个故事。

  第二课时

  引导学生通过对本文的解读,巩固文言知识,了解不同人物对移山的不同态度,把握愚公这个艺术形象,领会寓言的教育意义。

  (一)诵读导入

  (二)研读新课

  上一堂课,同学们认真自读,提出了不少问题,许多问题由于大家积极动脑,都得到了圆满的解决。可见只要大家积极思考,学习上的许多事是自己可以做好的。今天老师将提出一些问题,大家结合课文内容进行思考,看看对课文理解得怎么样。

  1这篇课文中写到了哪些人物?

  提示:愚公、(其)妻、(其)子孙、遗男、智叟。(板书)

  2愚公多大年纪了?智叟是哪个年龄阶段的人?那个“遗男”多大了?

  提示:愚公——“年且九十”,将近九十岁。(“且”,将近,快要。)

  智叟——老年人。(“叟”,老头。)

  遗男——“始龀”,七八岁。(“始龀”,刚刚换牙,七八岁的光景。)

  3愚公为什么要移山?山移走了有什么益处?

  提示:原因——“惩山北之塞,出入之迂也”;益处——“指通豫南,达于汉阴”。(“阴”:水的南岸,山的北坡;“阳”水的北岸,山的南坡。)

  4有哪些人参加了移山劳动?总共几个人?

  提示:参加移山的人有愚公、“子孙荷担者三夫”——儿孙中能挑担的三个人、遗男;总共五个人。

  5移山的任务艰巨吗?你从文中哪些地方看出了任务的艰巨?

  提示:(1)“太行、王屋二山,方七百里,高万仞。”——面积大,高度高,可见土石工程之艰巨。(2)愚公“年且九十”,遗男“始龀”,“荷担者三夫”——移山者,老的老,幼的幼,总共还只有五个人,就移山这项巨大的工程而言,劳动力极弱,可见要完成任务极其艰巨。(3)“叩石垦壤,箕畚运于渤海之尾”——“叩”“垦”“箕畚”,可见劳动工具落后,完成任务谈何容易。(4)“寒暑易节,始一反焉”——冬夏换季(一年),才回家一次,可见运送土石的路途遥远,劳动何其艰辛。……

  (学生只要能结合文本的解读,体会到移山的艰巨,言之有理即可。不必面面俱到,亦无须拘泥于上述提示。)

  6在如此艰巨的移山任务面前,愚公的妻子、子孙、遗男、智叟他们分别是怎么说怎么做的呢?(引导学生在文中画出相关语句)由此可见他们各自持怎样的态度呢?

  提示:(板书加点的字)

  (1)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献疑”——关心、担心。

  (2)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笑而止之”——轻视、嘲笑。

  (3)(子孙)“杂然相许”;(遗男)“跳往助之”——支持、参与。

  (愚公的妻子和智叟讲的话差不多,态度似乎也很接近,这是一个教学的难点,教师要引导学生进行比较。可以通过揣摩朗读的语气,结合“献”与“笑”,“君”与“汝”,“如……何”与“其如……何”等字词及句式的比较,来实现教学目的。)

  7愚公认为山一定能移掉的理由是什么,他是怎样驳斥智叟的呢?

  提示:汝心之固……何苦而不*?

  8这段话念起来让人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提示:(教师引导学生体会“顶真”的修辞作用)这段话,运用了“顶真”的修辞方法,一句顶一句,层层紧扣,增强了语言的力量,充分说明了子子孙孙绵延不绝的道理。

  9小组讨论:同样是面对移山这件事,可为什么愚公和智叟会有截然不同的看法呢?

  提示:愚公以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他有克服困难的决心,有坚持不懈的毅力,有奉献自己造福后人的美好愿望,所以对移山充满信心;智叟从静止的观点出发,畏惧困难,怀有私心,只看到一代人的力量及获利,从而断定在自然面前是无能为力的。(学生只要言之有理,就应该给予肯定,在学生充分发言的基础上,教师加以概括。)

  10这样看来,愚公和智叟到底哪个人聪明,哪个人愚笨呢?

  提示:愚公不“愚”,是一个大智大勇的人,这叫“大智若愚”;智叟不“智”,是一个鼠目寸光的人。(板书加点字上的引号)

  11追问:作者为什么在这两人的名字中将“智”和“愚”反过来使用呢?有何用意?

  提示:作者在两人的名字中将“智”和“愚”反过来使用,不仅加重了对比色彩,而且具有讽刺的效果。

  12故事结尾,两座山还是靠了神仙的相助才搬走的,有人说,愚公到底还是无能的人。大家同意这种说法吗?为什么?(引导学生从文中找依据)

  提示:“操蛇之神闻之,惧其不已”——可见愚公移山的决心行动,使山神都害怕了;“帝感其诚”——表明愚公的精神连天神都感动了。所以,故事以神话结尾,更加突出了愚公的精神惊天地,泣鬼神,感人至深。同时故事的结局也照应了故事的开端。

  (三)延伸拓展

  讨论思考:以现代人的价值观来看,你认为愚公的做法可取吗?为什么?如果你是愚公能不能有更好的解决问题的方法?(设计此题的目的在于鼓励学生进行多元思维,教师不要将自己的观点强加给学生。对于学生的明显偏频的观点,教师应该引发学生相互评点或辩论。)

  (四)布置作业

  以《“愚公移山”外传》为题,写一则小故事,表明自己对某些问题的见解。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9

  教学目标:

  1、认知目标:

  ①了解有关古代寓言的粗浅知识。

  ②掌握具体语言环境中文言词语的含义,了解一些特殊的文言句式。

  ③凭借注释和工具书疏通文意。

  2、能力目标:

  培养学生诵读文言文的习惯,增强对文言文这种古代书面语的直接感受能力、诵读背诵能力。

  3、情感目标:

  理解本文的寓意,学习愚公移山的精神,培养学生顽强的毅力和克服困难,战胜困难的勇气和决心。

  教学重点及难点:

  1、理解愚公与智叟的对话内涵。

  2、认识愚公生动的形象,理解课文寓意。

  教学过程:

  (一)新课导入

  (二)课文认读

  1、听课文录音,注意课文中生字词的读音和文句的朗读节奏和语气。

  2、分小组自学实践,凭借课文注释和工具书排除文字障碍,疏通文意。

  3、学生提出质疑,以学生互相解决疑难为主,老师点拨。

  (三)课文研读

  1、愚公移山的背景。

  2、了解移山的原因、好处、态度、方法、影响、艰巨。(在课文中找出相关句子)

  3、分析愚公与智叟对话的内涵。

  设问:A、智叟与愚公对话时的神态是怎样的?

  B、他们各自的理由是什么?

  C、愚公为何长息?

  D、作者给这两位人物命名是别有用心的,有何深长意味?

  4、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抓住“诚”分析。

  5、试着背诵课文,进一步理解愚公形象。

  (四)课文赏读

  1、欣赏名画:徐悲鸿的《愚公移山》,感受愚公精神。

  2、齐诵课文。

  3、名曲欣赏:江涛的《愚公移山》,颂扬愚公精神。

  4、试背课文。

  5、概括小结。

  (五)课文创读

  组织学生讨论:

  1、学习了《愚公移山》一文,你受到什么启示?

  2、我们今天是否仍然需要愚公精神,为什么?

  3、现实生活中还有没有愚公精神存在?你能举出一些例子吗?

  (六)作业布置

  1、必做题:背诵全文、整理课堂笔记

  2、选做题:习作实践

  ①文中对愚公、智叟两位人物的命名很有创意,请以“傻哥不傻,美人不美”为题写一篇400字短文。

  ②我为愚公唱赞歌。

  ③心中的愚公。

  板书设计

  长息(年高志短)

  愚公

  智叟

  眼

  笑(残年余力)

  鼠

  光

  目

  长

  寸

  远

  对

  光

  不愚

  比

  不智

  人力的无穷

《愚公移山》教学设计10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⑴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⑵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2、过程方法目标:

  ⑴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⑵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辩论法。

  3、品读法。

  4、归纳法。(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⑴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指通豫南

  ⑵对加点粗的解释: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杂然相许

  且焉置土石

  ⑶一词多义:

  ①方:方七百里方其远出海门

  ②且: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③曾: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益其所不能

  ④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吾义固不*

  ⑤亡: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⑥其:惧其不已也其如土石何帝感其诚其妻献疑

  ⑦之: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虽我之死,有子存焉甚矣,汝之不惠告之于帝

  ⑷翻译下列句子:

  ①甚矣。汝之不惠!

  ②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投渚渤海之尾。

  ④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是想通过对《愚公移山》寓意的深入探讨,引导同学们能够辩证地、全面地、发展地分析和看待问题。今后我们所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也许会充满荆棘,让我们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锁定目标,开动脑筋,去开辟一条让世人瞩目的人生之路!

  七、布置作业

  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根据新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充分估计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精心设计了一些新颖的思考题。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辩论,教师仅起组织、协调学生的导演作用,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力求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和“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指导思想。

  整个初中阶段的文言通过整理归纳,应该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学生学习不够主动,这在今后的复习教学中一就要重视学生的文言积累。


《愚公移山》优秀教案设计3篇(扩展5)

——读《愚公移山》有感10篇

读《愚公移山》有感1

  我读三年级时,我爸爸给我买了一本《儿童寓言》,那时我虽然不认字,但是我会拼音,所以大部分我都会背,比如《学羿》,《刻舟求剑》,《染丝》,其中有一篇使我深受教育,那就是—《愚公移山》。

  以前我读了这篇寓言后,觉得主人公愚公实在是太愚蠢了,他为何不搬到山前住?现在我上了六年级,还像以前那样学着玩,甚至长长醉心于自己的聪明无人能比。期中考试成绩公布了,我惨败到自己难以置信的地步!这时,我又重读了《愚公移山》。可能这是我第一次失败的原因令我重读《愚公移山》吧。

  老愚公心无杂念,决心以自己的艰苦劳动改变现状,搬移太行、王屋两座大山,精诚所至,终于感动了玉帝。玉帝便派娥氏二子把山背走。由此我深深地认识到,愚公搬走的不仅仅是两座山,而更重要的是,他有“知难而进”“明知山有虎,偏向虎山行”的无畏精神。

  与愚公相比,我就败在梦想不费力气,不必刻苦、努力,就可取得好成绩;就在于没有从内心深处认识到学习中的因难就像太行、王屋这两座山大山一样。我这次失败,正因为不自觉地企图绕开困难,这不正是对自己不负责任吗?

  我深深地认识到:小至一个人,大至一个民族,“愚公精神”至今仍是我们必须发扬光大的。如果安于现状,不敢冒险,就不会尝到胜利的`喜悦。事业也不会有所发展。

  由此看来,“愚公精神”不仅没有过时,相反,它正时刻激励着我们不断克服困难,去夺取一个又一个的胜利。

读《愚公移山》有感2

  愚公移山的故事在我国家喻户晓;愚公移山的精神,曾教育一代又一代人。尤其是遇到困难的时候,很多人都会想起愚公的故事,坚信只要像愚公一样坚持到底,就能取得成功。

  今天,我国经济形势和发展任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时代还需要愚公移山的精吗?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待愚公,也许有人会这样想:他为什么不搬家呢?一家几口背上行李翻过大山到大城市去生活,如果嫌城市喧闹还可以定居村庄。也有人说愚公移山的精神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愚公精神在当代仍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自力挖山|”的精神。愚公或许可以把挖山的重任,推给集体,留给后人。谁也不会要求一位快九十岁的老人去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愚公没有这样做,他说:“吾与汝毕力*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并在统一了家人思想之后,马上付诸行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不断挖山”的精神。一个人搬掉一块石头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搬石头,子子孙孙永远搬石头。在挖山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吃饭穿衣、工具、伤病等等一些问题。可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愚公都没有动摇,而是矢志不渝,挖山不止。

  愚公移山精神的精髓,就是信仰、信念、信心和实干。信仰正确、信念坚定、信心十足,才会为伟大的事业奋斗终身。事业的成功与实干密不可分,我们学习了《愚公移山》就应该像愚公一样直面困难,求真务实,埋头苦干。有了这样一股劲头就没有克服不了的困难,没有干不成的事业。

读《愚公移山》有感3

  耳边不禁又浮起《愚公移山》的曲调。即使它的曲没有钢琴曲的优雅、宛转,没有摇滚音乐的动感、活力;即使它的词没有《黄河颂》那般气魄万千,没有唐诗宋词那般幽静、婉约,却也使我莫明的感动。

  愚公移山——移出了自己的路让时间的天轮倒转。蔚蓝的天空无限延伸,茫茫的大地无限蔓延,天与地的交界处,是此行的目的地吗?谁也无法回答。只有愚公那支小队伍慢慢向前移去,只有压在肩上的扁担嘎吱作响,在肩上留下它的印记,只有竹篓中的石头磕磕绊绊,警示自己的存在。任凭旭日东升,任凭夕阳西下,粗粗的喘息诉说愿望,长长的脚印讲述信念,欣慰的笑容展现信心。这就是愚公选择的道路,它的名字叫“毅力”。

  愚公的“愚”让许多人不能理解,有人赞赏,有人嘲笑,有人疑惑。别人的看法有什么关系,这是愚公自己选择的道路。也许修路比移山更快,但只要有信念,自己感到了生命的意义,自己感到满足,就够了。如果移山真的做错了,就让美丽的错误延续。生活何尝不是这样?不必为了别人的指指点点犹豫,大家选择的道路不同,终点却一样。只要自己快乐,多绕点路又何妨?

  愚公移山——移出大家的路有多少人望山兴叹,如果每个人都只愿当智叟,永远都不会走出那座山。同样,当面对生活中的难题,所有人都退缩,所有人都惊叹那困难的巨大,都不着眼于眼前的每一小步,对努力的人嗤之以鼻,社会也不会进步,愚公就勇于踏出了那一步。愚公为什么移山而不搬家,你觉得他很傻吧?但是他移山,方便的是苦于大山阻挡的所有居民,又有多少人具有他这样的奉献精神?

  愚公移山,移出的是大家的路,大家的榜样。即然他为我们开辟了这条路,我们要义不容辞的朝前方走去,尽管前路无可预兆,尽管我们可能得不到想要的答案,但同一片蓝天下,我们要朝着目标努力。我要出发了,你呢?

  后记:地上本没有路,走的人多了,也就成了路。

读《愚公移山》有感4

  今天,我读了一本名叫《*古代寓言故事》的书,这本里面讲的都是寓言故事。《揠苗助长》、《井底之蛙》、《愚公移山》等等。我读的最有启发的就是《愚公移山》了。

  故事讲的是: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万仞。家住北山的愚公,快九十岁了,家前面是山,出门不方便。于是便想和家人移掉这座山,开出一条路来。但老伴怀疑说:“凭你这点力气,连个小土丘恐怕都不能移掉,又想对这太行、王屋两座山怎么样呢?”愚公并不争辩,带领儿孙三人开始挖山。这样,从冬到夏的挑运,才能到渤海往返一趟。河曲有个老头叫智叟,觉得这事是在荒唐可笑,便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你这样年老力衰,恐怕连山上的一棵小草也拔不掉,又能把这些土石怎么样呢?“愚公长叹一声,反道说:”你也太顽固了,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儿子会生孙子,孙子又会生儿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而山不会再增高,怎么会一不掉呢?智叟听了,无言以对。那愚公依然每天挖山不止。山神听到这件事,只怕愚公挖山不止,便去报告给天帝。天帝被愚公的这种坚强的毅力而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八两座山背走。从此,愚公的家门前再也没有高山阻塞了。

  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只要你不放弃,那件事总会做好的,不要想着困难,那样你永远也不能获得成功。你要记住有志者事竟成。

读《愚公移山》有感5

  今天,我读了一篇小古文《愚公移山》,故事主要讲了——古时候,有太行,王屋二座山挡住了愚公家的出路,愚公与家人们商量最后决定全家一起出动,一起来移开这二座大山。邻居家寡妇和她的小儿子也一起来帮忙移山。过了一年又一年山依然没有变化,有人就开始嘲笑愚公笨,警告他是无法把山给移完的。可愚公坚信自己子子孙孙没有尽头,肯定可以把山给移完。这件事被有心人告诉了天帝,天帝为愚公而感动,让娥氏的两个儿子把山给移走了!

  这个故事让我深深地被这位愚公的坚定不移,坚持不懈的精神感动。我认为我们每一个人都要学习愚公,要像愚公一样,做一件事情就一定要持之以恒、不轻言放弃,要让自己能做到持之以恒,要让自己成为像愚公一样的人。

  像愚公一样的人还是很多的,比如让我来说一说徐特立的故事吧。1919年43岁的徐特立到法国学习法文,有许许多多的人让他放弃,但是他却没被困难打到,而是继续努力学习法文,因此只过了四五年他就能看懂法文科学了。当年徐特立曾说过一句话:对青年人来说,学习最重要的是“恒”字。青年人好学,但往往不肯下苦功。我们就应当学习这个“恒”字,让自己下苦功夫,让自己可以学习愚公和徐特立的精神,要和他们一样有恒心。

  除了愚公和徐特立他们有这样的精神,我国古代大诗人李白也是如此爱上学习的。以前李白特别爱玩,天天早出晚归的去玩耍,有一天李白又出门去玩耍,这时他看到了一位老婆婆在磨铁棒,一打听才知道原来老婆婆想要把铁棒磨成针,李白觉得很好笑,铁棒怎么可能会被磨成针呢,最后老婆婆反而嘲笑李白没有恒心,只要功夫深铁棒一定会被磨成针的。从此以后李白就开始奋发图强,最后成为一位伟大的诗人。

  种种故事都告诉我们一定要学习愚公、徐特立、李白等人的精神,只要坚持不懈,成功就在我们眼前!

读《愚公移山》有感6

  今天,我国经济形势和发展任务都发生了巨大变化。我们的时代还需要愚公移山的精吗?按照现在的眼光来看待愚公,也许有人会这样想:他为什么不搬家呢?一家几口背上行李翻过大山到大城市去生活,如果嫌城市喧闹还可以定居村庄。也有人说愚公移山的精神之所以可贵,就在于他想了常人不敢想的事,做了常人不能做的事,付出了常人难以付出的努力。愚公精神在当代仍值得我们学习。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自力挖山|”的精神。愚公或许可以把挖山的重任,推给集体,留给后人。谁也不会要求一位快九十岁的老人去完成这项不可能完成的任务。但愚公没有这样做,他说:“吾与汝毕力*险,指通豫南,达于汉阴,可乎?”并在统一了家人思想之后,马上付诸行动,自力更生,艰苦奋斗。

  学习愚公,要学习他“不断挖山”的精神。一个人搬掉一块石头并不难,难的是一辈子搬石头,子子孙孙永远搬石头。在挖山的过程中会遇到很多困难。比如吃饭穿衣、工具、伤病等等一些问题。可是无论遇到什么问题,愚公都没有动摇,而是矢志不渝,挖山不止。

  通过学习了《愚公移山》这篇文章,我有特别多的感悟。我们应该向愚公学习,学习他那种坚持不懈,矢志不渝的顽强精神。

读《愚公移山》有感7

  今天,我怀着激动的心情,阅读了《愚公移山》的这样一个成语故事。读了这篇文章,我深受教育。

  全文讲了这样一个故事:古时候有位叫愚公的老人,快九十岁了,他们一家人住在两座大山的正对面。出门都要翻山越岭,非常不方便。于是,愚公便想和他的家人一起移走这两座大山,开出一条通道来。他便和家人一起共同努力,夜以继日地挖土、运石。一天,一个叫智叟的老人,觉得这实在是荒唐可笑,便劝阻愚公,但愚公依然坚持不懈。就是这种坚强的毅力把天帝都感动了,天帝便派大力神移走了这两座大山。

  愚公不但用自己剩下的光阴去挖这两座大山,还让自己的子子孙孙、世世代代都去挖。但是在古时候,被人们认为是可笑的“愚公精神”,却成了当今社会必不可少的条件,是任何人都应该具有的。

  记得有一次,我在做一道奥数题时,因为想了很久,还没有解出答案,没有坚持把题目做完。

  读了《愚公移山》后,我深受启发,不论做任何事情,都要学习愚公的这种精神。

读《愚公移山》有感8

  《愚公移山》这篇寓言讲的是北山的愚公因困于山的阻塞而坚持不懈去移山的故事。故事虽然简练,但却表现了古代劳动人民改造自然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也许有人会说:“愚公真的很愚。大山挡住了路,自己去挖山本来就很傻,为什么要叫子子孙孙去吃这苦头呢?绕开山路或干脆搬家不就行了吗?”可我觉得,这样岂不是屈服于自然,甘心做自然的奴隶。这也是生活中有些人的真实写照。遇到困难不是勇敢前进,而是畏缩屈服。

  愚公的故事早已传遍千家万户,愚公是一个杰出的演说家,他不但能说服全家甚至左邻右舍都参加到开山修路的伟大工作中来,还以一段“子子孙孙无穷匮矣”的精彩的演说击溃了以智叟为代表的反对派的进攻,终于整顿山河,使天地焕然一新。 通过学习这个故事,告诉我们一个生活的道理,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坚持不懈的奋斗,今天,我们尤其需要这种精神。在艰难险阻面前,切勿灰心气馁,古今中外多少英雄豪杰,若不是迎难而上,坚持不懈,又怎会有那么多的辉煌成就?如:佛家弟子玄奘,若不是有着坚定的向佛之心,面对困难而不退缩,又怎能取得真经;音乐巨人贝多芬,若不是“扼住命运的咽喉”怎会有惊世之作;*人若不是战胜二万五千里的困难,又怎会有新*的黎明……

读《愚公移山》有感9

  去年冬天,我们济源市评选出了14位愚公家乡好少年。今天,我们再次观看了他们的光荣事迹,心灵深处又一次被深深的触动了。他们一个个都十分令我敬佩,但给我印象最深的,还是那个在妈妈的帮助下努力走出了无声世界的大姐姐,范紫琳。

  范紫琳姐姐在出生几个月时,就被医生确诊为先天性耳聋。听不见声音,就意味着她有可能再也无法开口说话了。她的妈妈先是陷入了悲伤,而后又振作了起来,四处给紫琳求医问药,还在家里教紫琳说话。

  说起来简单,可要让一个聋儿学会说话又谈何容易。妈妈让小紫琳摸着她的喉咙练,捏着她的喉咙练,甚至让紫琳用筷子挑着舌头练。

  妈妈这一教,就是五年多。紫琳常常是累得泪流满面伴着剧烈的咳嗽,可她却一直都这么执着地练了下去,不怕苦,不怕累。妈妈却是在背地里不知心疼得哭了多少次。

  现在,紫琳姐姐已经在妈妈的帮助下终于走出了无声世界。她正向我们走来,是我们学习的榜样,而我们只是看到了他在学习上的优秀,却殊不知她这一路走来,又经历了太多太多。她用自己的.经历来告诉我们:命运每个人都不能选择,而只要努力,你一定能书写新的命运篇章。

读《愚公移山》有感10

  于是他就率领全家老老小小手提锄头开始挖山。邻居智叟就开始嘲笑愚公,可愚公仍然不放弃,最后愚公的精神感动了玉皇大帝,他派夸娥氏的儿子把两座大山都背走了。赞扬了愚公锲而不舍的精神。文章最让我感动的是愚公对智叟说的话:“是的,我是老了,在世上的时间不会太多了。

  但我死了,有我的儿子,儿子死了,还有孙子,孙子又会生儿子,儿子还会有儿子,子子孙孙干下去,不怕大山*不了。”他为什么这样说呢?那是因为愚公有锲而不舍的。所以,为了方便村民的出行,就率领自己的家人去挖山,愚公宁可自己挨累,也要把大山挖走,这是何等崇高的精神啊!与其说愚公移山的精神感动了玉皇大帝,还不如说他靠锲而不舍的精神搬走了大山。愚公这种锲而不舍的精神多么值得我学习啊!和他比起来,我差得远了。

  在学习上,我遇到难题就退缩。例如:数学简单的题我都做不上,主要差在计算题上。因此妈妈给我买了口算题卡。刚开始我还做的认真,可是,不几天,我就坚持不住了。

  后来考试时,我的计算题还是错。我以后也要像愚公一样,锲而不舍,金石可镂。让我们一起向愚公学习吧!


《愚公移山》优秀教案设计3篇(扩展6)

——《愚公移山》读后感优秀3篇

《愚公移山》读后感优秀1

  哈哈!今天一口气读完了《愚公移山》这则成语故事,心中受益匪浅。

  这则成语故事主要讲了:一位名叫愚公的人,在他的家门口前有一座大山,大山挡位了他们一家的路,早出晚归总要在那座山上爬来爬去。于是愚公决定把山移走,这个想法经过全家人的一致赞同,后来,他们开始挖山,世世代代的挖,终于有一天,山被他们移走了,从此他们过上了幸福美好的生活。

  这则故事告诉我们,人只要有恒心、毅力和决心,无论多困难的事都可以解决。所以我们应该做每一件事时都要有恒心、毅力和决心。要有勇气去面对每一件事情。不可以逃避,用决心去推倒那座使你困惑的大山吧!

  记的《三国演义》这本书中的第二十九回写的是:刘备三顾茅庐使诸葛亮深受感动,成为辅佐他的军事,取得许多战役的胜利。刘备若没有坚持就不会感动诸葛先生。

  还有运动员们,他们每一次比赛不一定都会取得好的成绩,但他们没有因一次次的失败而放弃,他们虽然很难过,但他们坚持,坚持终于会有成功的一天。

  恒心、毅力和决心对我们每个人来说是特别重要的,我们只要有恒心、毅力和决心就战胜不了的困难。

《愚公移山》读后感优秀2

  前几天,我读了一篇名为《愚公移山》的文章,它的故事内容是:很久很久以前,有一位名叫愚公的老人,每天出门办事都要翻过两座大山,这给他的生活带来了很多不便,于是他决定要把这两座大山铲除。有一个自认为聪明的人笑他说:“就凭你一个人的力量就想把这两座大山移走,这是不可能的事情,别不自量力了。”愚公说:“我移不完还有我的儿子,儿子移不完还有孙子,子子孙孙总有一天会完成的。”愚公不理会别人对他的嘲笑埋头苦干,终于感动了上天,上天派了两位神仙帮愚公把两座大山夷为*地,完成了愚公的心愿。

  通过阅读本书,结合自身的学习和生活,让我明白只要努力没有办不成的事情,在学习上特别是英语和语文,一些单词、句子要完全记住背诵出来很难,但是不能因为它难就放弃,我们要向愚公学习,学习他坚持不懈的精神,一遍一遍地去读去记,三遍不行,五遍,五遍不行,十遍,直到完全熟记为止。

  在生活中,不能轻视和取笑别人,当别人遇到困难时要尽自己最大的努力去帮忙。面对困难,要勇往直前,不能中途而废,不怕吃苦。

  虽然愚公移走这两座大山很辛苦,但给他及后人带来了便利,我也要向愚公学习,凡事要多多考虑,不能被眼前的困难吓倒,要有恒心,有远见,没有天上掉馅饼的事,只有付出了才能得到收获。

《愚公移山》读后感优秀3

  其实有时候只要不怕困难,坚守斗争,定能取得事业或学习的成功,说明:愚公不愚,智叟不智。最近,我们学了一篇文章《愚公移山》——愚公,以为90多岁的老翁,带领着自己的家人凭着心中的一股信念把挡在门前的大山给铲*。这个故事告诉我们:做任何事,要坚持不懈,持之以恒。

  21世纪是个人才竞争的社会,也是个飞速发展的时代,虽然只需要用头脑,不需要蛮力,但是坚持的恒心是一定要有的,如果学业半途而废。何来成功?如果不坚持锻炼,何来健康的体魄?如果不坚持照料果树,何来硕果?所以,坚持,恒心是每个想要成功人士所必须的,是亘古不变的。

  上学期,长跑因为每天的坚持,都有所提升,获得了属于自己的点点成功,可是寒假,没有老师的督促,有了懒惰的依赖,从来不去自觉锻炼,结果开学测验,都跌倒了低谷,成功离我们越来越远了。所以,坚持对我们是多么重要呀!我们还要原理坚持吗?哈、、除非自己不想得那仅有的体育20分。

  还有半个月的时间,只要我们再努力点,再给自己施一点压力,告诉自己,要坚持,胜利就在前方,这样,或许奇迹会发生,把应得的分拿回来,准备下一场的中考考试。

  跳过“酸痛”,跃过“疲劳”,坚持下去,不怕困难,像愚公一样,保持信念,一定会取得成功的。因为:愚公不愚,智叟不智,一定要持之以恒,坚持不懈。


《愚公移山》优秀教案设计3篇(扩展7)

——《愚公移山》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3篇

《愚公移山》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1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

  1.积累文言文基础知识,了解寓言的特点。

  2.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和愚公的形象。

  能力目标

  1. 反复朗读课文,增强文言文语感,整体把握文意,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2. 理解愚公与智叟的对话内涵,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

  3. 理解神话结尾及文中细节刻画的作用。

  4. 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培养顽强的毅力及敢于挑战困难、战胜困难的精神。

  重点、难点:

  重点: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文言文语感。2。理解本文深刻的寓意。

  难点:

  1.理解愚公与智叟的对话内涵,把握愚公形象,领会愚公精神,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

  教学方法

  1. 诵读法

  2. 讨论法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老愚公。

  播放歌曲《愚公移山》。这首歌源于一个古老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听起来是奇文,讲起来是笑谈”,却昭示我们没有比脚更长的路,没有比人更高的山,要不畏困难勇于前行。也有人说,生活的道路只有两种,一种是大路,一种是小路,但是不论哪种路都不是一路*坦的,都会有荆棘、有坎坷,面对荆棘坎坷,我们应该采取什么样的态度呢?今天我们就来拜会愚公,见识他移山的壮举。

  二、整体感知课文。

  (一)播放课文录音或教师范读课文,要求学生感知理解课文,体验课文的语感和人物的情感,并且把不会读或读不准的字音注到课本上。

  (二)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课文,要求初步区分叙述语言和人物对话的不同,尽量理解课文中不同人物的不同感情。

  三、理解课文,揣摩词句

  (一)学生对照课文注释试着翻译课文,要求尽量直译,不明白的地方可以小组讨论。教师巡视,参与学生的讨论,解答学生的疑难。

  1.补充注释的字词:

  面山而居 面:面对。

  损魁父之丘 损:减少、削减。

  叩石垦壤 垦:挖。

  曾不能毁山之一毛 曾不:连……都。

  而山不加增 加:增加。如……何 把…… 怎么样

  2.学生归纳通假字

  3.找出文中一词多意义的词

  年(年龄,岁月)

  且 (将近,况且)

  之(的,主谓之间取消句子独立性,代词 他们,代词 这,代词 这件事)

  而(表承接,表修饰,表转折)

  焉(代词 哪里,语气助词)

  其(代词 他的,副词 加强反问语气,代词 他们)

  4.请找出文中词类活用的词

  面(名词活用为动词 面对)

  险 (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险峻的大山)

  箕畚(名词作状语 用箕畚)

  (二)学生分为小组,各小组推举一人翻译课文,看看哪个小组译得最好。其余同学对照课文,评价翻译的准确性,并指出不够准确的地方,纠正自己译得不准确的地方。

  (三)学生讨论,找出课文中与现代汉语表达不同的句子,说说现代汉语中是怎样表达的。

  若学生找不出,可以出示以下句子让学生讨论。

  1.聚室而谋。——(愚公)召集了(全家人)在家里商量。(省略句)

  2.杂然相许。——(全家人)纷纷表示赞同。(省略句)

  3.如太行、王屋何?——把太行山王屋山能怎么样呢?(固定句式)

  4.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于是率领三个能挑担子的子孙。(定语后置句)

  5.甚矣,汝之不惠。——你太不聪明了。(主谓倒装句。对比“起来,不愿做奴隶的人们”,理解倒装句的强调作用。)

  6.何苦而不*?——愁什么挖不*呢?(宾语前置句)

  7.帝感其诚。——天帝被他的诚心感动了。(被动句)

  四、朗读体会人物感情。

  (一)在理解课文的基础上学生自由大声朗读,要求读出各人物的不同感情。

  (二)对比以下带“曰”的句子,学生讨论可以在各个“曰”字前加上什么样的状语,应该用哪种语气来读“曰”字后的对话。

  1.聚室而谋曰

  2.其妻献疑曰

  3.杂曰

  4.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

  5.北山愚公长息曰

  说明:

  1.句是愚公召集全家人商议,态度是诚恳的,“曰”字前可加上“诚恳”等词,读后面的对话要突出商量的口吻。

  2.句中愚公的妻子虽然也同意移山,但她信心不足,对具体的问题没有解决的办法,“曰”字前可以加上“担心、犹豫”等词,读这句时要读出她担心、犹豫的心理。

  3.句是众人的回答,“曰”字前可以加上“坚定”“异口同声”等词,读后面的对话语气要肯定。

  4.句中河曲智叟对愚公移山的做法不但不理解,而且还有讽刺的意味在其中,他的“笑”应该是讽刺、嘲笑的意思,“曰”字前可以加上“不屑”“嘲笑”“讽刺”等词语,朗读时更多的是突出其嘲笑的口气。

  5.句是愚公的回答,从“长息”中可以看出愚公认为智叟是可叹可悲的,“虽我之死”以后的几句话则是表明态度,“曰”字前可以加上“叹息而又坚定”等词语,要读得充满信心,语气坚定。

  还可以从各人的用词中引导学生加以品味,理解其妻、智叟、愚公的不同态度:

  其妻——献疑、君、魁父之丘、且焉置土石

  智叟——笑而止之、甚矣、汝、不惠、残年余力、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愚公——长息、汝、固、不可彻、曾不若、虽、何苦

  说明:其妻用“献疑”“君”等词,表现了她的尊敬,“且焉置”句说明她的担心。智叟用“汝”表现他态度的不尊敬,“甚矣”“不惠”表示了他嘲笑的程度,“其如土石”句是反问句,与其妻的“且焉置”句的一般疑问句在语气上是大不相同的。而愚公的“长息”表示他对智叟顽固的悲叹,“虽我之死”几句突出了他的信心。

  以上是一家之见,学生有独特的感受和理解,只要言之有理也应该肯定。

  投影徐悲鸿的画《愚公移山》,让学生加深理解。

  (三)根据学生讨论的情况,让学生分角色朗读课文,要求读出人物的情感态度。

  六、课外作业。

  (一)朗读并背诵课文中愚公反驳智叟的话。

  (二)解释“阅读练习探究”第四题,掌握其中的词语。

  教学反思:

  这是一篇寓言,但是教学中没能引导学生明确寓言的特点及作用。总觉得九年级的孩子已经知道,所以在教学内容设计时只是蜻蜓点水,这里就没有把学生放在主体的地位,教师有想当然的因素,这是值得反思的。另外在分析“愚公愚吗?”这一问题时,大部分学生能很好的去用文中的句子加上自己的理解去分析,气氛也比较活跃,可是为了赶时间,我还是会把自己的想法说给孩子们,就导致学生交流讨论的不够深入。这是一篇文言文,那么最好的方式是多朗读。课上,虽然采用了不同形式的朗读,但是从读的时间来看,还是不足的。

  从上课的总体来看,学生能通过自己的探索获得新知,上课积极主动,踊跃发言,我就认为教学效果还是不错的`。当然教学中存在的这些缺点,我会在以后的教学中去改进的。

  新课程明确倡导自主探究、合作交流的学习方式,倡导教师成为学生学习活动的设计者、组织者和参与者。我校的“三精”活力课堂是以新课程标准为依据设计、抓实教师主导地位、突出学生主体地位。

  这节课我主要让学生在已有的知识与能力的基础上,在教师的指引下主动探索发现新知,培养学生自主学习的意识和创新思维。这堂课老师讲得少,学生读得多,说得多,想得多,练得多。这也体现了我校的“三精”中精讲、精学和精练。学生通过自己的探索基本上能领会文章的寓意,认识到愚公精神的伟大,并表示在以后的生活和学习活动中,学习愚公精神,排除万难,争取胜利。课堂气氛活跃,有激烈的讨论交流,也有争先恐后的发言。学生们能在学习的过程中得到快乐的体验和情感的熏陶。所取得的课堂效果比较令我满意。

《愚公移山》优秀教学设计及反思2

  【教学目标】

  1、知识技能目标:

  ⑴ 积累文言文重要的实词、虚词,辨析一词多义。

  ⑵ 理解课文深刻的寓意。

  2、过程方法目标:

  ⑴ 反复朗读课文,整体把握文意,探究文章的内涵,培养文言文自读能力。

  ⑵ 把握愚公这一人物形象,体会对比,衬托手法的表达效果。

  3、情感态度目标:

  学习愚公精神,正视成长道路上的艰难险阻,勇往直前。

  【教学重点】

  1、积累文言文常用的词语,培养语感。

  2、理解本文的时代意义。

  【教学难点】

  1、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2、理解神话结尾的作用,体会“京城氏之子”“跳往助之”这一细节的作用。

  【教学方法】

  1、诵读法。

  2、辩论法。

  3、品读法。

  4、归纳法。(引导学生积累常见的文言词语,包括古今异义词、多义词、通假字及常用虚词。)

  5、延伸拓展法。

  【教具准备】

  多媒体。

  【课时安排】

  1课时。

  【教学过程】

  一、导语设计

  愚公移山的故事家喻户晓,同学们耳熟能详,愚公移山这首歌恐怕也都吟唱自如。

  二、朗读课文,整体感知

  1、教师示范背诵课文。学生循声跟读。

  2、学生齐读课文,教师提示句子停顿。

  示例:

  惩/山北之塞曾不能/损魁父之丘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邻人京城氏之孀妻/有遗男命/夸娥氏二子/负二山

  3、学生根据注释提示,借助工具书,疏通文句,圈点勾画难词难句。同桌之间讨论交流,教师巡视,答疑解惑。

  4、教师检查学生自学情况。

  ⑴ 指出下列句中的通假字并解释:

  始一反焉

  汝之不惠

  亡以应

  一厝朔东

  无陇断焉

  指通豫南

  ⑵ 对加点粗的解释:

  惩山北之塞

  出入之迂也

  杂然相许

  且焉置土石

  ⑶ 一词多义:

  ① 方:方七百里方其远出海门

  ② 且:年且九十且焉置土石

  ③ 曾:曾不若孀妻弱子曾益其所不能

  ④ 固:汝心之固,固不可彻吾义固不*

  ⑤ 亡:河曲智叟亡以应今亡亦死,举大计亦死

  ⑥ 其:惧其不已也其如土石何帝感其诚其妻献疑

  ⑦ 之:以君之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虽我之死,有子存焉甚矣,汝之不惠告之于帝

  ⑷ 翻译下列句子:

  ① 甚矣。汝之不惠!

  ② 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③ 投渚渤海之尾。

  ④ 冀之南,汉之阴,无陇断焉。

  三、思读课文,理解寓意

  1、学生分两组,展开课堂辩论。

  辩题:愚公、智叟到底淮愚?

  正方:愚公实愚

  反方:智叟不智

  辩词选摘:两座山雄伟高大、实难移走;愚公年且九十,山未移身先死。如何享利?全家人力量微弱,况且只有一个七八岁的孩子帮忙;工具落后,敲石挖土,用畚箕装了土石远运山外;路途遥远。运土石到渤海之尾,隐土之北。

  反方:智叟不智

  愚公痛感迂塞之苦,有艰苦奋斗的精神;”指通豫南,达于汉阴”,确知移山之利,有长期奋斗的思想准备;有子孙的支持,使移山之役得以顺利开始;深明可移之理,“子子孙孙无穷匮也,而山不加增”,有发展变化的观点;感动天帝,将山搬走,显示愚公移山力量之大,精神感人至深;智叟知难而止,无所作为,讥讽阻拦愚公移山是真正的愚。

  教师总结:经过一番激烈的辩驳,愚公智叟孰智孰愚已成不争的事实,那就是愚公不愚,智叟不智。

  2、提问:这是一篇古代寓言,它通过愚公移山成功的故事说明了一个什么道理呢?

  要克服困难,就必须下定决心,只要坚持不懈,成功终会属于我们。

  做任何事。都要有坚定的.信念,要有恒心和毅力。

  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

  四、品读课文,把握本文的艺术特征

  1、提问:如何理解课文的神话结尾?

  神话不同于迷信,在生产力极不发达的社会条件下,人们只能幻想通过具有超人力量的神来帮助人类征服自然。这个神话式的结尾反映了古代劳动人民的美好愿望。

  2、关于对比、衬托手法:

  文中有多处对比,如愚公与智叟、京城氏之子和智叟、愚公之妻和智叟的对比。愚公有实现“指通豫南,达于汉阴”以造福人民大众和后代子孙的宏伟抱负,对人力的无穷尽怀有坚定信念;智叟只看到自然的威力,看不到人力的伟大,认为愚公移山是“不惠之举”,两相对比,一个高尚,一个*庸。京城氏之子听说愚公移山就“跳往助之”,而智叟却“笑而止之”,对比之下,更显出智叟见解鄙陋,对造福千万人的事业的冷漠态度。愚公之妻对丈夫关心,提出合情合理的疑问;智叟表现出极度的轻蔑,嘲讽之意溢于言表,一“君”一“汝”,境界全出。

  文中运用衬托的例子也不少,如写太行、王屋二山的高大,运土路程的遥远,一年返家一次对显现愚公的气魄,说明移山劳动的艰巨具有衬托作用。写操蛇之神的“惧”和天帝的“感”也从侧面反映了愚公的决心不可动摇。

  五、研读课文,总结升华

  我们这个时代还需要愚公精神吗?

  愚公精神的实质是排除干难万险不达目的决不休止。我们这个时代仍然需要这种精神。如果人人都只求眼前利益,哪里会有“神舟”五号的发射成功,非典、禽流感的防治?哪里会有我国近十年的辉煌成就?哪里会有时代的发展、人类的进步?让我们从愚公手里接过精神火把,点燃智慧,照亮前行的路。去追寻明天的太阳!

  六、课堂小结

  今天这节课,我们主要是想通过对《愚公移山》寓意的深入探讨,引导同学们能够辩证地、全面地、发展地分析和看待问题。今后我们所要走的路还很漫长,也许会充满荆棘,让我们发扬愚公移山的精神,锁定目标,开动脑筋,去开辟一条让世人瞩目的人生之路!

  七、布置作业

  以“有志者事竟成──读《愚公移公》有感”为题,写一篇读后感。

  【教学反思】

  这堂课,我根据新教材特点,结合学生的实际情况,查阅了很多相关的资料,充分估计课堂中可能出现的情况,精心设计了一些新颖的思考题。力求充分调动学生的积极性,体现由浅入深,由易到难的认识过程;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地位,让学生辩论,教师仅起组织、协调学生的导演作用,从多方面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培养他们的辩证思维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力求充分体现新课程标准的“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式”的学习方式和“努力提高学生语文素养”的指导思想。

  整个初中阶段的文言通过整理归纳,应该有一定的提高,但是学生学习不够主动,这在今后的复习教学中一就要重视学生的"文言积累。


《愚公移山》优秀教案设计3篇(扩展8)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教案3篇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教案1

  一、教学目标

  (一)知识目标:理解积累文言词语,理解课文寓意,掌握愚公精神。

  (二)能力目标:文言文的诵读;运用全面的、辩证的、发展的观点看问题,提高分析问题的能力。

  (三)情感目标:学习古代人民战胜艰难险阻的.伟大气魄和坚强毅力。

  二、教学重点:理解本文寓意及愚公精神。

  三、教学难点:培养多角度分析问题的能力。

  四、课时安排:

  五、教学方法:讨论法;问答法;讲解法

  六、教学设计与内容

  第一课时

  一、课程导入(3分钟)

  同学们,你们有没有听过“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这句话呢?(生:听过。)那我请位同学为我们复述一下这个故事。(生:这个故事讲得是唐朝的大诗人李白,他小时候不喜欢读书。有一天,乘老师不在屋里,便悄悄的溜出门去玩。他来到山下的小河边,见到一位老婆婆,正在石头上磨一根很粗的铁杵。李白就觉得很纳闷,就上前问她:“老婆婆,您磨铁杵做什么?”老婆婆说:“我在磨针呢。”李白吃惊地问:“哎呀!铁杵这么粗大,怎么可能磨成细针呢?”老婆婆笑呵呵地说:“只要天天磨,铁杵就能越磨越细,还怕磨不成针吗?”聪明的李白听后,再联想到自己,感到非常惭愧,于是变转身回到书屋努力学习。从此,他在心里牢牢的记住了“只要功夫深,铁杵磨成针”的道理,发奋图强,用功学习。)讲得非常好。那你们知道这则故事告诉了我们什么道理呢?(生:只要我们有恒心,有毅力,做任何事情都能成功。)没错,这则故事告诉的正是这个道理,大家都懂得这个道理,我想大家应该也做得到。好,那么今天就让我们一起来学习一篇与这则故事有异曲同工之妙的的寓言故事《愚公移山》,认真体会一下这则寓言告诉我们的道理。

  二、文学常识(2分钟)

  从文中注解①我们看到这则寓言选自《列子?汤问》,《列子》这部书中保存了很多的古代寓言故事和神话传说。我们今天所学的这篇《愚公移山》就是古代

  寓言中的名篇,它有比较完整的故事情节,又带有神话色彩,历来脍炙人口。列子,名寇,又名御寇,郑国人,战国前期道家代表人物之一。

  寓言:寓言这种体裁的特点是寄托一定的道理在一种比喻性的虚构的短小故事中,往往带有讽刺或劝诫的意味。

  三、字词(4分钟)

  下面大家先自由朗读一篇课文结合文章注释将不懂得读的字注上音,如果注解中没有,就先划出来,等一下我们一起解决。??

  大家都读完了吗?(生:读完了。)那你们有哪些不会读的字词呢?(生: ??)(在这篇课文中以下字词的读音应提醒学生注意):

  万仞(rèn) 惩(chěng) 塞(sè) 迂(yū) 荷(hè)担者 箕畚(jīběn)

  穷匮(kuì) 亡(wú)以应 厝(cuò) 孀(shuāng)妻 龀(chèn) 叟(sǒu)

  ??(结合注释解释:塞:多音字,阻塞。 荷:多音字,扛。 亡:通假字,通“无”。 ??)

  四、朗读课文(2分钟)

  接下来大家一起朗读一下这篇课文,看看这篇文章讲的是什么故事?

  五、疏通文意(8分钟)

  大家读得非常好,大家读完了这篇文章,接下来我们就一起来疏通整篇文章的大意。大家结合文章注释看下文中有哪些字词句是大家有疑问的,现在大家跟同桌互相讨论,试着翻译一下整篇课文。(??)

  大家都看完了吗?有没有哪些字词句在你们讨论中没能得到共识或不能让你给理解的呢?(可能会有疑问,根据学生提出一一解答。)

  因为这篇文章的字词比较容易理解,我就不多说了,就请4位同学为我们翻译一下这篇课文吧。(本文为自读课文,全文大意由学生自己疏通,教师只从旁指点即可。)

  【生1:太行、王屋两座山,方圆七百里,高七八千丈。(这两座山)本来在冀州的南面,黄河的北面。

  生2:北山有一个愚公,年纪将近有九十岁了,面对着山居住。(他)苦于山北交通阻塞,进出要绕远道,就召集全家来商量说:“我要和你们尽全力挖*险峻的

  大山,一直通到豫州的南部,到达汉水的南岸,可以吗?”(大家)纷纷地表示赞成他的意见。他的妻子提出疑问说:“凭你的力气,连像魁父那样的小山都不能削减,又能把太行、王屋(两座大山)怎么样呢?况且土石放到哪里去呢?”大家纷纷说道:“把它们扔到渤海的边上,隐土的北面。”于是愚公就率领挑担子的三个儿孙,敲凿石头,挖掘泥土,用簸箕搬运到渤海的边上。邻居京城氏的寡妇有个孤儿,刚七八岁,也蹦蹦跳跳地去帮助他们。寒来暑往,季节交换,才往返一趟。

  生3:河曲的智叟笑着劝阻愚公说:“你太不聪明了。凭你在世上这最后的几年,剩下的这么点力气,连山上的一棵草都铲除不了,又能把泥土石头怎么样呢?”北山愚公长长地叹息说:“你思想顽固,顽固到了不能通达事理的地步,连孤儿寡妇都不如。即使我死了,还有儿子在呀;儿子又生孙子,孙子又生儿子;儿子又有儿子。儿子又有孙子;子子孙孙是没有穷尽的啊。可是山却不会再增高加大,还愁什么挖不*呢?”河曲智叟没有话来回答。

  生4:山神听说了愚公移山这件事,怕他不停地挖下去,就向天帝报告了这件事。天帝被愚公的诚心所感动,便命令大力神夸娥氏的两个儿子背走了两座大山,一座放在朔方的东部,一座放在雍州的南面。从此,冀州的南部,一直到汉水的南边,再没有高山阻隔了。】(根据学生的翻译,对于翻译不到位的地方稍作解释。)(在翻译其间结合课后练习二分别点出一词多义字“方” 、“且” 、“曾” 、“固” 、“亡”等。)

  六、总结(1分钟)

  这节课我们学习了《愚公移山》这篇文章,较完整的知道了整篇课文所叙述出的寓言故事。在下节课上我们将深入了解整篇寓言故事以及它所叙述的道理。对于愚公与智叟这两位主人公也将作出详细的解说,所以请同学们课后认真思考下这篇寓言通过愚公与智叟这两位主人公向我们诠释了怎样的人生哲理?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教案2

  教学目标:

  1、体会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概括愚公移山的精神,概括故事的寓意: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必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奋斗。

  教学重难点:

  1、品味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2、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做出不同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法国寓言家拉·封丹认为,寓言有“身体”和“灵魂”两部分,“身体”就是寓言故事,“灵魂”则是它的寓意。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则寓言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人物的形象和这则寓言的“灵魂”。

  检查复习:

  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学习好文言文主要靠积累,知识积累的好方法是自我整理,请说一说你整理了什么知识点。

  二、简析课文

  1、我们接下来齐读课文并思考几个问题,看同学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课文。

  a、解决以下问题

  1、太行、王屋二山的规模怎么样?

  2、愚公当时的状况如何?

  3、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移山的目标如何?

  4、移山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b、现在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你怎么知道愚公也参加了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移山这事做起来难吗?难!我们从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说明。?板书:难

  方七百里,高万仞

  移山———难—— 五人,人数少

  工具简陋

  时间漫长

  行程远

  由此看来,移山的任务的确很艰巨,但越是艰巨,越能体现出人物不同的精神风貌。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些人物对移山的不同的态度。

  三、分析人物

  学法指导:表现人物思想情态的基本方法是对话,它不仅能在情节发展中起推动作用,而且不同的问话表达了不同的语气,还可以表现人物不同的思想情态。

  1、分析愚公妻和智叟对愚公“*险”的对话。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过渡: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反对愚公移山,他们的理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同:认为没有办法处理挖下来的土石

  学法指导:“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

  请同学们与同桌讨论,从目的、语气和称谓的角度思考两段话的区别。

  区别:a、“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式的运用,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且焉置土石?”愚公的妻子有这个疑问,说明她考虑到丈夫面临的困难,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

  b、愚公的妻子:合乎情理“献疑”?智叟: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

  “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加强了反问的语气。

  c、从称谓看,还有什么不同?

  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轻视、看不起?

  2、愚公之妻关切、担心愚公,智叟讥笑、责难愚公,你觉得他们说话的语气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带有关切、担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委婉。

  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

  学生试读

  3、分析智叟的形象

  愚公妻“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智叟“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由此可以看出,面对困难时,智叟是怎样的`态度?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畏难而止?自作聪明?板书

  3、分析愚公的形象

  a、智叟自作聪明地反对愚公移山,愚公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我们一起读愚公反驳智叟的话。

  学生找出“汝心之固……何苦而不*?”?齐读

  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移山很有信心,使人感受到移山的可能性。?

  追问:“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

  体会“而”字的转折作用;?“加增”就是“更增高”。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

  b、面对那么大的困难,愚公对智叟说的这段话表现了愚公什么样的性格?

初中语文愚公移山教案3

  教学目标:

  1、体会运用对话刻画人物性格的方法。

  2、概括愚公移山的精神,概括故事的.寓意:要取得事业的成功,就必须不怕困难,坚持不懈地奋斗。

  教学重难点:

  1、品味人物语言,感受人物形象。?

  2、对故事中的人物形象能有自己独特的认识,做出不同的评价,培养学生的思辩能力。

  教学内容和步骤:

  一、导入新课

  法国寓言家拉·封丹认为,寓言有“身体”和“灵魂”两部分,“身体”就是寓言故事,“灵魂”则是它的寓意。上节课,我们了解了这则寓言的故事,这节课,我们一起来探究人物的形象和这则寓言的“灵魂”。

  检查复习:

  好习惯是成功的一半,学习好文言文主要靠积累,知识积累的好方法是自我整理,请说一说你整理了什么知识点。

  二、简析课文

  1、我们接下来齐读课文并思考几个问题,看同学们是否真正读懂了课文。

  a、解决以下问题

  1、太行、王屋二山的规模怎么样?

  2、愚公当时的状况如何?

  3、愚公为什么要移山,移山的目标如何?

  4、移山的结果是怎么样的?

  b、现在请大家根据课文内容计算一下,参加移山的一共有多少人

  你怎么知道愚公也参加了呢?(遂率子孙荷担者三夫)

  c、移山这事做起来难吗?难!我们从课文中找出句子来说明。?板书:难

  方七百里,高万仞

  移山———难—— 五人,人数少

  工具简陋

  时间漫长

  行程远

  由此看来,移山的任务的确很艰巨,但越是艰巨,越能体现出人物不同的精神风貌。接下来,让我们来看看些人物对移山的不同的态度。

  三、分析人物

  学法指导:表现人物思想情态的基本方法是对话,它不仅能在情节发展中起推动作用,而且不同的问话表达了不同的语气,还可以表现人物不同的思想情态。

  1、分析愚公妻和智叟对愚公“*险”的对话。

  其妻献疑曰:“以君之力,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且焉置土石?”?

  河曲智叟笑而止之曰:“甚矣,汝之不惠。以残年余力,曾不能毁山之一毛,其如土石何?”?

  过渡:愚公的妻子和智叟都反对愚公移山,他们的理由有什么相同的地方?

  同:认为没有办法处理挖下来的土石

  学法指导:“近似之迹,不可不察”,读书时经常注意从“近似之迹”的比较中找出它们的相异之处,就可以发展我们的思维能力。?

  请同学们与同桌讨论,从目的、语气和称谓的角度思考两段话的区别。

  区别:a、“甚矣,汝之不惠。”倒装句式的运用,说明了智叟对愚公的轻视。?“且焉置土石?”愚公的妻子有这个疑问,说明她考虑到丈夫面临的困难,对自己丈夫去移山更多的是关心和担心。

  b、愚公的妻子:合乎情理“献疑”?智叟:夸张,带着讽嘲的意味

  “其如土石何”与“如太行、王屋何”句式相同,但智叟的话中多一“其”,加强了反问的语气。

  c、从称谓看,还有什么不同?

  愚公的妻子称愚公为“君”,智叟则称愚公为“汝”,显得不客气,也说明了智叟对愚公轻视的态度。“轻视、看不起?

  2、愚公之妻关切、担心愚公,智叟讥笑、责难愚公,你觉得他们说话的语气应该是怎样的?

  明确:愚公之妻是从“献疑”的角度说的;带有关切、担心的语气,“曾不能损魁父之丘,如太行、王屋何”,语气较轻、委婉。

  智叟则显然是讥笑和责难愚公,?“甚矣,汝之不惠”是很严厉的责备口气,“残年余力”又显出十足的轻视,“其如土石何”语气很重。

  学生试读

  3、分析智叟的形象

  愚公妻“献疑”是出于对愚公的关心和担心,智叟“笑”则是出于对愚公的轻视和嘲笑,由此可以看出,面对困难时,智叟是怎样的态度?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畏难而止?自作聪明?板书

  3、分析愚公的形象

  a、智叟自作聪明地反对愚公移山,愚公针锋相对地驳斥智叟的反对和嘲笑我们一起读愚公反驳智叟的话。

  学生找出“汝心之固……何苦而不*?”?齐读

  启发:这段句子念起来感到特别有力,这是什么原因呢

  移山很有信心,使人感受到移山的可能性。?

  追问:“而山不加增”,这个“而”字的作用是什么

  体会“而”字的转折作用;?“加增”就是“更增高”。子子孙孙无穷尽,然而山不会更增高了,挖去一点就少一点,这样一算,自然引出了一个结论:“(山)何苦而不*?”

  b、面对那么大的困难,愚公对智叟说的这段话表现了愚公什么样的性格?

推荐访问:愚公移山 教案设计 《愚公移山》教案设计3篇 《愚公移山》优秀教案设计1 愚公移山的教案设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