松鼠课文教案7篇松鼠课文教案 中班语言小松鼠教案 松鼠,是哺乳纲啮齿目中的一个科,其下包括松鼠亚科和非洲地松鼠亚科,特征是长着毛茸茸的长尾巴、匀称灵活的身体。如下是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松鼠课文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松鼠课文教案
语言小松鼠教案松鼠,是哺乳纲啮齿目中的一个科,其下包括松鼠亚科和非洲地松鼠亚科,特征是长着毛茸茸的长尾巴、匀称灵活的身体。如下是给大家的中班语言小松鼠教案,希望对大家有所作用。
活动目标:
1、感知散文的主要内容,学习用简单的句子讲述四季中小松鼠帮助别人的情节。
2、尝试根据图片以及教师的语言提示,讲述画面的主要内容。
3、培养幼儿愿意帮助别人,体验帮助别人的快乐。
活动准备:
1、教学挂图:《小松鼠的大尾巴》。
2、松鼠手偶一个。
3、幼儿用书。
活动过程:
一、出示松鼠手偶,引出故事。
1、教师:今天,我们班来了位小客人,它是谁呀?
2、教师:你知道小松鼠的尾巴长的什么样?它的大尾巴像什么,有什么作用?
二、根据画面的背景,引导幼儿初步了解画面内容。
1、小松鼠有许多动物朋友,它带来了一些和小动物的照片。
提问:"小松鼠和谁一起照了照片?这些照片是什么季节照的?你从哪里看出来的?"
2、请小朋友帮忙把这些照片按季节先后来排排队。
教师:"为什么要这样排?"
三、教师引导幼儿逐一观察图片,理解故事内容,讲述故事。
1、观察图一,教师提问:
(1)这是什么季节?
(2)春天下雨了,小松鼠出门去,它遇见了谁?小鸡怎么了?
(3)小松鼠对小鸡说什么?小松鼠是怎样帮助小鸡的?
2、观察图二,引导幼儿讲述图片内容。
(1)这是什么季节?天气怎么样?
(2)小松鼠出门去,它又会遇见谁呢?
(3)小蜗牛怎么了?小松鼠对小蜗牛说了什么?它是怎样帮助小蜗牛的?
3、观察图三,教师提问。
(1)这是什么季节?天气怎么样?
(2)秋天,小松鼠出门去,它又遇见了谁呢?小兔在干什么?
(3)小松鼠对小兔说了什么?它是怎样帮助小兔的?
4、观察图四,鼓励幼儿运用已有经验讲述。
教师提问:这是什么季节?冬天很冷,小松鼠会用它的大尾巴干什么?启发幼儿看图,大胆讲述画面的内容,鼓励幼儿讲述小松鼠用大尾巴当被子盖的情节。
四、教师引导幼儿看图完整地讲述故事。
鼓励幼儿和教师一起讲述画面。在讲述过程中,教师采用等待、留空等方法让幼儿填空,讲述图片内容。
五、鼓励幼儿与同伴自由讲述,小松鼠大尾巴的作用。
小松鼠出门去,除了遇见这些小动物外,还会遇见谁?它还会怎样帮助别人呢?
六、组织幼儿讨论,体验帮助别人和被别人帮助的快乐。
1、教师:小松鼠用它的大尾巴帮助了小鸡、蜗牛和小兔子,这些小动物高兴吗?
2、教师:小松鼠帮助了别人,它自己心里高兴吗?为什么?
3、教师:你在什么时候,接受过别人的帮助?别人帮助你,你心里感觉怎样?
4、教师:你在什么时候,帮助过别人?你感觉高兴吗?
活动延伸:
在日常生活中,鼓励幼儿帮助同伴和他人,讲述自己是如何帮助他人的,体验帮助他人的快乐。
附小作文:
小松鼠的大尾巴春天,小松鼠出门去,看见小鸡被雨淋湿了,小松鼠说:"小鸡,我来帮助你吧!"小松鼠用大尾巴帮小鸡挡雨。
夏天,小松鼠出门去,看见小蜗牛被太阳晒出汗了,小松鼠说:"小蜗牛,我来帮助你吧!"小松鼠用大尾巴帮小蜗牛扇扇子。
秋天,小松鼠出门去,看见小兔在扫树叶,小松鼠说:"小兔,我来帮助你吧!"小松鼠用大尾巴帮小兔扫树叶。
冬天,天很冷,小松鼠在家睡觉,用它的大尾巴当被子盖,真暖和啊!
篇二:松鼠课文教案
们,你们能说说自己对这种小动物的印象吗?今天我们一起走进课文欣赏它的美吧!
人教版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17
松鼠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xùn
rén
lì
jiǎo
qiào
xiē
duî
chā
xiǎn
chǎng
xiá
miǎn
zhuī 我会认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驯良
杏仁
橡栗
矫健 翘起
歇凉
船舵
树杈
苔藓 宽敞
狭窄
勉强
圆锥
鼠
仁
秀
玲
恼
狭
勉
我会写
珑
shǔ
rén
xiù
líng
lïng
xiē
wō
shí
huá
nǎo
xiá
miǎn
shū
滑
梳
歇
窝
拾
识字方法
加一加:王+令=玲
王+龙=珑
整体感知
1.默读课文,想想松鼠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试着在括号里填个词。
(
)的松鼠 漂亮
驯良
乖巧
……
2.如果把文章分成四部分,请你根据自己的理解补全下面内容。
形体特征 两 3、4
第一部分(1):先总写松鼠是一种怎样的小动物,再分别从多个方面具体介绍松鼠的
。
第二部分(2):主要从
个方面介绍松鼠的性格特征。
第三部分(
):从三个角度写出了松鼠聪明、警觉、乖巧的特点。
第四部分(5):介绍了其他的生活习性。
互动课堂
默读第一部分,找一找:这段是围绕哪句话写的,用“_____”划出来。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中心句
在这部分中,从哪些地方可以看出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呢?
外形特征
描写有序
从头到脚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非常敏捷,非常机警。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形状
功能
描写有 序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外形特征
闪闪发光
矫健
轻快
用词恰当
拟人
清秀、玲珑
帽缨形、翘起来
比喻
讨论:你认为描写松鼠外形的这几句话好在哪儿?
作者抓住了松鼠的外形特点,运用了恰当的形容词和修辞手法,把松鼠刻画得活灵活现,让我们感受到它的美丽可爱。
它 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松鼠还有类似亍人的特点。
自由读课文第二部分,和同桌说一说:这部分从哪两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生活习性?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从这棵树跳到那棵树。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只有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才到地上来。在平原地区是很少看到松鼠的。它们不接近人的住宅,也不待在小 树丛里,只喜欢住在高大的老树上。
活动范围 ~~~~~~~
~~~~~~~~~
~~~~~~~~~~~~~~~~~~
松 鼠不躲藏在地底下 , 经 常 在高处活动。
经常:指大多数时间,并非全部时间。
科学小品文的严谨性
在晴朗的夏夜,可以听到松鼠在树上跳着叫着,互相追逐。它们好像很怕强烈的日光,白天躲在窝里歇凉,晚上出来奔跑,玩耍,吃东西。
活动时间 ~~~~~~~~~~~
~~~~~
结合前一部分,思考:为什么说松鼠很“驯良”? 活动范围:
活动时间:
树林 晚上 (不侵犯人类)
(不骚扰人类)
二次
默 读第三部分,看看这一部分从哪些方面介绍了松鼠。
松鼠 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它们是 十分 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 它们 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
或者逃 到 别的树上去。
警觉 乖巧 动作
行为 跑跳敏捷
它们是十分警觉的 , 只要有人稍微在树根上触动一下 , 它们就从窝里跑出来 ,躲在树枝底下 , 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
三个动词“跑”“躲”“逃”来表示松鼠对微小危险的快速应变能力,从而更显出它“十分警觉”的灵性,由此强调它的“乖巧”。
松 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 的缝 隙里,塞得满满的,
留到冬天吃。
聪明 储备粮食
在冬天,他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
跑跳敏捷
动作
行为 聪明
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 留到冬天吃。
聪明 储备粮食
本文以生动形象的描写及准确而简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不乖巧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主题概括
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列数字
补充介绍了松鼠的
,
.也介绍了它们
。
很讲卫生 生育情况 毛色变化 读第四部分,看看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 足够坚实。
按事情先后顺序写 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写松鼠搭窝的? 表示事情先后的词 松鼠丌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丌动。它们是十分警觉的,只要有人触动一下松鼠所在的大树,它们就从树上的窝里跑出来躲到树枝底下, 或者逃到别的树上去。
警觉 乖巧 动作 行为 跑跳敏捷
本文以生动形象的描写及准确而简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貌,驯良的习性不乖巧的行为,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主题概括 读第四部分,看看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
松 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 , 足够坚实。这样,它们可以带着儿女住在里面,既舒适又安全。
搭窝特点 聪明 选择窝址
搭窝过程
~~~~~~~~~~~~~~~~~~~~~~~~~~~~~~~~~~~~~~~
~~~~~~~~~~~~~
~~~~~~~~~~~~~~~~~~~~~~~~~~~~~~
~~~~~~~~~~~~~~~~~~~~~~~~~~~~~~~~~~~~~~~~~~~~~
~~~~~~~~~~~~~~~~~~~~~~~~~~~~~~~~~~~~~~~~~~~~~ ~
~~~~~~~~~~~~~~~~~~~~~~~~~~~~~~~~~~~~~~~~~~~~
~~~~~~~~~~~~~~~~~~~~~~~~~~~~~~
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锥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下雨时雨水向四周流去,不会落在窝里。
搭窝特点 聪明 ~~~~~~~~~~~~~~~~~~~~~~~~~~~~~~~~~~~~~~
~~~~~~~~~~~~~~~~~~~~~~~~~~~~~~~~~~~~~~
~~~~~~~~~~~~~~~~~~~~~~~~~~~~~~~~~~~~~
~~~~~~~~~~~~~~~~~~~~~~~~
窝口设计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 建筑物 足够宽敞 , 足够坚实。
按事情先后顺序写
说一说:作者是怎样写松鼠搭窝的? 表示事情先后的词
总结:这一部分从动作行为、储备粮食、搭窝特点三方面介绍了松鼠,从中你能看出松鼠的哪些特点呢?
聪明
警觉
乖巧
读第四部分,看看作者从哪几方面介绍松鼠的?
松 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小松鼠的毛是灰褐色的,过了冬就换毛, , 新换的毛比脱落的毛颜色深些。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列数字
补充介绍了松鼠的
,
. .也介绍了它们
。
很讲卫生
生育情况
毛色变化
说一说通过学习课文和查阅资料,你对松鼠有了哪些了解?
选择下面一种动物的活动进行观察,仿照课文第4自然段写一段话。
蚂蚁搬家 喜鹊筑巢 小鸡啄米
喜鹊的窝通常搭载树枝的高处,非常坚固。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找一些大树枝,交叉地放在一起,形成骨架,再用细长而柔软的纸条错综的放在一起,枝条交错,猛地一看像似胡乱摆放,其实很有秩序。在窝里,乌鸦繁殖的时候,还会放进去一些柔软的鸟毛、草叶,有时候还会放进去一些亮晶晶的金属。
结构梳理
松鼠 讨人喜欢 形体特征 两个方面 三个角度 其他习性
本文以生动形象的描写及准确而简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貌 , 驯良的习性与乖巧的行为 , 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
主题概括
拓展延伸
点击欣赏·松鼠不啄木鸟
《松鼠》的作者是法国的___________。本文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松鼠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的特点,并补充说明了它的___________。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堂练习
布封 漂亮 驯良 乖巧 繁殖
(1)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
) (2)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
(
) 二 、说说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作比较 列数字
1. 松鼠(
)有时也捕捉鸟雀,(
)不是肉食动物。
2. 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
)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
)到地上来。
三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
既……又……
虽然……但……
只有……才……
只要……就…… 虽然 但 只有 才
四、写一写
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请拿起笔写一写。
小白兔有一对长长的大耳朵,它的听觉很灵敏,哪怕有一点动静,耳朵就会竖起来。它还有两只红宝石似的眼睛,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处闪闪发光。最逗人的是那张三瓣嘴,吃东西和呼吸的时候,向三面翘开,露出粉红的牙床。
篇三:松鼠课文教案
7 《松鼠》教学设计 【教学目标】1. 认识“驯、矫”等 8 8 个生字,会写“鼠、秀”等 1 11 分字,会写“松鼠、乖巧”等 3 13 个词语。
2. 了解松鼠的特点,提炼、梳理松鼠的相关信息,并分条记录。
3. 通过对比,能体会说明性文章不同的语言风格。
【教学过程】
一、谜语导入,激发兴趣,回顾方法 1.同学们,喜欢猜谜语吗?赵老师这有几个,你来猜猜看!(出示)
尖刀四对,钳子两把,身披铠甲,横行天下 ——螃蟹 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是食粮,密林中安家——熊猫 2.再来看看这三个谜语的谜面,其中还藏着我们的说明方法呢!谁看出来了?(出示标红)
尖刀四对,钳子两把,身披铠甲,横行天下 ——螃蟹 像熊比熊小,像猫比猫大,竹笋是食粮,密林中安家——熊猫 你看!运用恰当的说明方法就把事物说明白了。
4.我们刚学习了一篇科普说明文《太阳》,这节课我们走进一篇文艺性说明文。伸出小手和老师一起板书课题!
(鼠”的笔画比较多,要注意笔顺,第二笔是短竖,第三笔是短横。)齐读课题!
二、初读课文,交流信息,了解特点
请同学们轻轻地打开课本 68 页,自由朗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想一想:作者从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 (一)学习字词 1.先来看词语。(出示)
矫健
驯良
歇凉
编扎 蛰伏
榛子
苔藓
勉强
(1)第一行,谁来领读? 指导“扎” ①“扎”是个多音字,读作 zha 和 zha。表示“捆”和“束在一起”的时候读“za”(出示 解释)
②所以,这个词读作——(生)编扎。你来读!你再读!我们一起读!
③小结:借助字义我们能够更准确的读准字音。
(2)第二行,谁来? 2.会读了,那意思理解了吗?(出示“蛰伏”)
处理“蛰伏” ①你来读!你再读!
②“蛰伏”是什么意思?(这是你的理解)把词语放在句子里,读一读,想一想!(出示)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预设 1:说不准
生:一动不动。
师引导:(变红“冬天”和“不动”)抓住关键词,谁再来说一说。
预设 2:
生:应该是冬眠的意思。
师:对!在词典中,蛰伏就是指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了!
(出示字典的意思)
动物冬眠,潜伏起来不食不动。
③小结:同学们,你们看,我们联系上下文,抓住关键词就能准确推想词语的意思。
(二)梳理信息,了解特点
1.作者从哪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呢? 师评:概括的很准确,语言也很简洁!
2.小结:作者就是从外形、活动、行为、搭窝、其他习性(板贴:外形 活动 行为
搭窝 其他)
这几个不同方面,分段介绍了松鼠,结构非常清晰。
3.课前借助预习单,在学习伙伴的帮助下,大家梳理有关松鼠的信息,并概括了松鼠的特点。哪个小组来汇报? 师相机指导:老师提一点建议:①分条记录时,要逐句提取关键信息,不遗漏;
②要抓住关键词,表达准确简洁。
评价:这个小组的同学真了不起,梳理了那么多信息,还进行了分享!掌声送给他们!
4.借助这些信息,我们就了解了松鼠的特点。这是一只——外形——漂亮可爱、乖巧驯良、机警敏捷、聪明能干、干净整洁的特点。(板书 五个特点)作者就是抓住松鼠这些鲜明的特点,进行具体说明,让我们更清楚地了解了小松鼠。抓住特点具体说明是写好说明文的好方法!
(出示:抓住特点具体说明)
5.一张表格,就让我们梳理那么信息!除了表格,还有很多方式呢!听听习作小专家的介绍吧!(播放录音)
大家好!欢迎来习作训练营!在写说明文的时候,我们往往需要收集大量的资料,并从中提取有用的信息,然后从不同的方面或角度进行分类整理。比如,在《松鼠》这一课中,我们就可以借助提纲、图表、思维导图等直观、形象的方式将众多的信息分类分条呈现出来,让它们一目了然!这种方法你学会了吗? 你知道方法了吗?用这些直观的方式呈现,信息和资料才能一目了然!(课件出示小贴士:信息分条
直观呈现)
三、了解外形,比较风格,体 会情感 过渡:让我们回到课文中。
(一)品读外形,学习“抓住特点
具体说明” 1.关于松鼠的外形我们梳理了那么的多信息(出“外形”提纲),你印象最深的又是什么呢?(出示第一自然段)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
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预设 1:
生 1: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面容清秀",-般常用来形容人长得漂亮清秀,看来小松鼠很秀气!
师:小松鼠清秀的面容给你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生 2:我印象最深刻的是眼睛,闪闪发光,很有神的样子!
师:抓住闪闪发光,你看到了一只眼神灵动的小松鼠。
生 3:我印象最深刻的是“尾巴”,帽缨形的尾巴,一只翘着,还当……
2. 相机处理“帽缨” (1)帽缨形的尾巴是什么样的?(出示图片)帽缨就是系在帽子上的穗状装饰物。你能想象松鼠的尾巴什么样吗?(毛茸茸的,蓬松着翘起)
(2)就是你想的这样,看帽缨形的尾巴,多漂亮啊!(出示图片)
(3)谁来读一读?——老师范读——这么漂亮的尾巴,谁再来读一读!
(4)作者是怎么写出尾巴漂亮的呢?(打比方)对,把小松鼠的尾巴比作帽缨,这种说明方法叫做——打比方。(板书:打比方)
(5)体会着这种说明方法,我们一起读!
3.小结:这一段中,作者就是抓住松鼠的面容、眼睛、四肢、尾巴、进食动作这几个方面临摹、描写了小松鼠的外形,以此说明它漂亮可爱的特征。这种说明方法叫做——摹状貌。(板书:摹状貌)
(二)对比阅读,体会不同的语言风格 1.说到松鼠的外形,《中国大百科全书》中是这样写的,你来读一读。(出示)
松鼠体形细长,体长 17 —6 26 厘米, , 尾长 15 —1 21 厘米,体重 300 —0 400 克。
—— 选自《中国大百科全书》(第二版)
2.比较着看看,同样是写松鼠外形,有什么不同吗?(出示)
预设:
生 1:说明方法不同 师:列数字直白简单地介绍了松鼠的外形;打比方形象具体地描述了松鼠漂亮的外形。说明方法不同!
生 2:语言风格不同( 引导:读起来的感觉一样吗? )
师:这一句语言简洁平实,这一句形象生动,有趣!语言风格不同!
3.小结:通过比较阅读,我们发现同样是介绍松鼠的说明性文章, 语言风格和 说明方法却有所不同。
4.那你在看看文中这段话,这其中还蕴含作者怎样的情感呢?(喜爱之情)
5.师渲染:对,不同于《大百科全书》,作者布封正是带着浓浓喜爱之情,用形象地、人性化的语言来描绘小松鼠,所以才能写得这么生动,这么有趣!
6.带着喜爱之情,我们一起读一读。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像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 往嘴里送东西吃。可以说,松鼠最不像四足兽了。
7.通过比较,我们发现两个句子的 感情也不同!
(三)合作学习,深入体会语言风格 1.在《大百科全书》中还有两句话,你能从文中找出相应的内容吗?(出示例句)
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 , 巢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直径约 0 50 厘米。
松鼠每年春、秋季换毛。年产仔 3 2~3 次, , 一般在 4 4 、6 6 月产仔较多,每次产仔 6 4~6 只。
评价:找的又快又准!
2.下面,我们进行同桌合作学习,谁来读要求?(出示学习要求)
学习要求:
借助手中的任务单,同桌合作学习:
( (1 1 )从语言风格、说明方法、表达情感这三个方面,两处语言有什么不同?
( (2 2 )你更喜欢哪一种写法?要结合具体语句,阐明你的理由。
3.大家比较了不同,你更喜欢哪一种写法呢? 4. 相机处理“有条理”
(1)刚才你说这段语言生动形象,你能结合具体语句说一说吗?(出示第四段)
(说不到标红“先、再、然后”)借助这些词,谈谈你的感受?(很有次序,过程步骤写得清楚)
(2)总结:作者用了“先、再、然后”这样表示顺序的词进行有条理的叙述,使搭窝的过程更加清楚。
(3)还有一系列词语也很有特点,你发现了吗? 预设:
生:“搬、放、编扎、挤紧、踏平”这些都表示动作的词语,看出小松鼠很能干!
(4)一系列的动词,就把松鼠聪明、能干的形象就清楚地跃然眼前。
5.两种语言风格,各有千秋!体会着他们的语言特点,我们合作着读一读。男生读《大百科全书》中的句子,女生读文中的句子。
6.我们写说明性文章时,要根据介绍事物的特点,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来写!不论哪种风格,描述都要准确、清楚、有条理。
(选择合适的语言风格,描述准确、清楚、有条理
)
)
四、升华情感,总结写法
1.同学们,这篇课文中,布封的笔下松鼠如此生动、如此形象,这离不开布封长期、细致的观察。他带着对自然界万物生灵的这份热爱,毕生致力自然科学的研究,四十年如一日!课下,同学们可以读一读布封的《自然史》,继续感受文艺性说明文的特点。
2.同时,我们自己在介绍某种事物时,借抓住事物特点,借助打比方、摹状貌等说明方法,有条理地把事物“写明白”!
课下,就动笔写一写你熟悉或者感兴趣的事物把!
这节课上到这里,下课!
17
松 鼠 外形
漂亮可爱 活动
乖巧驯良 行为
机警敏捷
搭窝
聪明勤快
打比方
摹状貌
篇四:松鼠课文教案
松鼠
同学们,你们见过松鼠吗?知道松鼠喜欢吃什么食物吗?今天,让我们一起走近可爱的小松鼠吧。
语文
五年级
上册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7
松鼠
17
松鼠 第一课时
读准字音,读通句子,圈出文中的新词或不理解的地方,同学之间讨论解决。
初 读课文
扫清障碍
17
松鼠 认读生字。
驯
矫
歇
杈
藓
狭
勉
锥
xùn
jiǎo
xiē
chà
xiǎn
xiá
miǎn
zhuī
学认字
17
松鼠 交流字词学习方法。
第一课时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 驯 良,很讨人喜欢。
驯=马+川;马旁,川声。本义是马驯服。它的形近字是“训”。这两个字的偏旁不同。
17
松鼠 交流字词学习方法。
第一课时
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 歇 凉。
“歇”欠字旁;“喝”口字旁;“渴”氵字旁。
17
松鼠 交流字词学习方法。
第一课时 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 狭 窄,勉强可以进出。窝口有一个圆 锥 形的盖,把整个窝遮蔽起来…… “狭”形声字,左形右声,“夹”音,本义是窄,宽度,广度小。
“锥”形声字,左形右声,“隹”音,本义是钻孔的工具。
17
松鼠 交流字词学习方法。
第一课时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 杈 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17
松鼠 交流字词学习方法。
第一课时
……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 藓 扎起来,……。
“藓”三声。
17
松鼠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 健,四肢轻快。
“矫”三声。偏旁是矢字旁;“骄”是马字旁;“娇”是女字旁。
17
松鼠 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 勉 强可以进出。
“勉”三声。在“勉强”这个词中根据汉语拼音的变调规则,读二声。
“勉强”在本文的意思是将就,凑合。
17
松鼠 指导书写“鼠”
学写字
两个短横之间不能相接。
17
松鼠 指导书写“歇”
左宽右窄。
学写字
17
松鼠 指导书写“窝”
最下边是“内”不是“肉”。
学写字
17
松鼠 指导书写“勉”
弯钩舒展托住“力”。
学写字
17
松鼠
再读课文,想一想课文主要写了什么?用自己的话说一说。
课文主要写了松鼠的外形特点、生活规律、行为特点、搭窝、其他习性等内容。
17
松鼠
默读课文,在文中找出有关松鼠的具体信息,分组讨论:作者大概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 梳理有关松鼠的信息
提示:先归纳每个自然的的段意然后对信息进行初步归纳。
17
松鼠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这写的是松鼠的外形。
17
松鼠
它们常常直竖着身子坐着,向人们用手一样,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松鼠不躲藏在地底下,经常在高处活动,像飞鸟一样住在树顶上,满树林里跑……
松鼠在秋天拾榛子,塞到老树空心的缝隙里,塞得满满的,留到冬天吃。
这些写的是松鼠的生活习性。
17
松鼠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它们搭窝的时候……窝口朝上,端端正正,很狭窄,勉强可以进出。…… 这写的是松鼠的窝。
17
松鼠
松鼠通常一胎生三四个。……它们用爪子和牙齿梳理全身的毛,身上总是光光溜溜、干干净净的。
这写的是松鼠的其他习性。
17
松鼠 根据讨论结果完成表格。
松鼠
相关信息
外形特点 活动范围和生活规律
漂亮、乖巧、驯良;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尾巴美丽;直竖着身子坐,用前爪往嘴里送东西吃
常在高处活动;在夜间活动
17
松鼠 松鼠
相关信息
行为特征 筑巢垒窝 警觉;敏捷;秋天储藏冬天的食物
选址:树枝分杈的地方
搭窝过程:搬木片,干苔藓编扎,挤紧、踏平
窝的特点:干净、暖和、舒适、安全
窝口的特点:朝上、端正、狭窄,有圆锥形的盖
17
松鼠 松鼠
相关信息
其他习性
胎生,每胎三四个;小松鼠过冬会换毛;爱干净,用爪子和牙齿梳理毛发
17
松鼠
作者从外形特点、活动范围和规律、行为特点、搭窝、其他习性这几个方面来介绍松鼠,从中你得到了哪些启示?
这些方面是松鼠的主要特点,通过写这些内容,就能把松鼠介绍清楚。
分别通过这几个方面的内容说明了松鼠的特点,能使文章条理更清晰。
17
松鼠
描写动物要抓住特点,从多角度细致观察。
总结:本单元“交流平台”中有这样一句话:“说明性文章通常抓住事物鲜明的特点进行具体说明,使我们清楚地了解事物。”本课真正体现了这一点。
17
松鼠 一、 选择题。
松鼠的特点是(
)。
A. 漂亮、驯良、乖巧
B. 漂亮、轻巧、刚健
C. 乖巧、美丽、厉害
课堂演练
A A
17
松鼠
1. 小松鼠习惯晚上睡觉,白天吃东西。
(
)
2. 松鼠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
)
×
二、判断对错。
×
字词听写
17
松鼠 默读第一自然段,说说哪些描写松鼠外形的句子让你觉得有趣?说说理由。
第二课时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
“面容清秀”一般常用来形容人长得漂亮,这里把松鼠当成人来写,很有意思
17
松鼠 第二课时
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它们的尾巴老是翘起来,一直翘到头上,自己就躲在尾巴底下歇凉。
松鼠可以躲在自己的尾巴下面歇凉,它的尾巴非常奇特、有趣。
松鼠的尾巴和其他小动物的尾巴截然不同,这是松鼠独有的特点。
17
松鼠
像这样抓住事物鲜明的特点进行具体说明,能让读者更清楚地了解这种事物。这是写说明性文章经常用到的一种方法,我们以后介绍事物时也可以运用这样的方法。
抓住特点具体说明 。
17
松鼠
对比阅读:工具书中介绍松鼠的外形和课文中对松鼠外形的描述,在表达上有什么不同?
松鼠体形细长,体长 17~26 厘米,尾长 15~21 厘米,体重 300~400 克。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17
松鼠
松鼠体形细长,体长 17~26 厘米,尾长 15~21 厘米,体重 300~400 克。
语言简洁,用词准确、严谨。
用具体的数字介绍松鼠的外形。
17
松鼠
语言形象、生动、活泼、有趣。
抓住特点具体说明。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17
松鼠
这两段话在介绍松鼠外形时分别是从哪几个方面来写的?你还能发现什么特别指出吗?
松鼠体形细长,体长 17~26 厘米,尾长 15~21 厘米,体重 300~400 克。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17
松鼠
松鼠体形细长,体长 17~26 厘米,尾长 15~21 厘米,体重 300~400克。
这个句子是从松鼠的梯形、身长、尾长、体重四个方面来介绍松鼠的外形的。
17
松鼠
它们面容清秀,眼睛闪闪发光,身体矫健,四肢轻快。玲珑的小面孔,衬上一条帽缨形的美丽尾巴,显得格外漂亮。
课文是从面容、眼睛、身体、四肢、尾巴等方面来介绍松鼠的外形,作者抓住每一部分的特点细致描述,能突出松鼠的特点,让人觉得很有意思。
17
松鼠
读下面的句子,从文中找出相应的段落,小组讨论二者在表达上的不同。
◇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巢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直径约 50 厘米。
◇松鼠每年春、秋季换毛。年产仔 2~3 次,一般在4 4 、6 6 月产仔较多。
17
松鼠
◇松鼠在树上筑巢或利用树洞栖居,巢以树的干枝条及杂物构成,直径约 50 厘米。
这句话和课文中的第4 4 自然段相对应。
这句话只是简要介绍了松鼠的窝的位置,及构成材料与大小。第4 4 自然则用表示顺序的词条理清晰地介绍了它搭窝的过程,用一系列的动词使它聪明、勤快、灵巧的形象跃然纸上。
17
松鼠
◇松鼠每年春、秋季换毛。年产仔 2~3 次,一般在4 4 、6 6 月产仔较多。
这句话对应课文第5 5 自然段。这句话简要提供了松鼠换毛的季节、产仔等信息。课文第5 5 自然段还写到松鼠毛的颜色,还有它们是如何梳理毛发的,形象生动,表现了松鼠爱干净的生活习惯。
17
松鼠
品味语言
现在你就是那只搭窝的松鼠,请问:怎样才能让自己的窝建造得比较安全?
把窝搭在高高的树杈上很安全。
搭窝的时候使用结实的小木片,可以把窝建造得更安全。
17
松鼠
要想把自己的窝搭得舒适一些,有什么技巧吗?
窝搭好后,可以铺上一层干苔藓,那样住着会更舒适。
再读课文第4 4 自然段,思考:课文的语言和同学们的发言有什么不同?
17
松鼠
松鼠的窝通常搭在树枝分杈的地方,又干净又暖和。
同学们的发言比较随意,表达不够完整,也不一定准确;课文中的语言表达准确,用词生动,条理清晰。
用词准确生动。
17
松鼠
它们搭窝的时候,先搬些小木片,错杂着放在一起,再用一些干苔藓编扎起来,然后把苔藓挤紧、踏平,使那建筑物足够宽敞、足够结实。
表示顺序的词语的使用使得条理清晰。
17
松鼠
全课小结: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知道了说明性文章原来可以这么有意思。习作时,我们可以根据要介绍的事物的特点,选择不同的表达方法,采用不同的语言风格来写。下节课,让我们试着介绍一下自己身边熟悉的或感兴趣的事物。
17
松鼠 结构梳理
松鼠松鼠
讨人喜欢讨人喜欢
抓住特点具体说明
生动而有趣
准确有条理
17
松鼠
本文以生动形象的描写及准确而简练的说明方法介绍了松鼠漂亮的外貌 , 驯良的习性与乖巧的行为 , 表达了作者对松鼠的喜爱之情 。
主题概括
17
松鼠
《 松鼠 》 的作者是法国的 ___________ 。本文准确生动地说明了松鼠 ___________ 、___________ 、 ___________ 的特点,并补充说明了它的 ___________ 。
一、根据课文内容填空。
课堂练习
布封
漂亮
驯良
乖巧
繁殖
17
松鼠 (1)松鼠的叫声很响亮,比黄鼠狼的叫声还要尖些。
(
) (2)松鼠通常一胎能生三四个。
(
) 二 、说说下列各句所用的说明方法。
作比较
列数字
17
松鼠 1. 松鼠(
)有时也捕捉鸟雀,(
)不是肉食动物。
2. 它们在树上做窝,摘果实,喝露水,(
)树被风刮得太厉害了,(
)到地上来。
三 、选择合适的关联词语填在句子中。
既 „„ 又 „„
虽然 „„ 但 „„
只有 „„ 才 „„
只要 „„ 就 „„
虽然 但 只有 才
17
松鼠 四、写一写
你最喜欢的小动物是什么?请拿起笔写一写。
小白兔有一对长长的大耳朵,它的听觉很灵敏,哪怕有一点动静,耳朵就会竖起来。它还有两只红宝石似的眼睛,在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处闪闪发光。最逗人的是那张三瓣嘴,吃东西和呼吸的时候,向三面翘开,露出粉红的牙床。
QICAIKETANG 七彩课堂
伴你成长
篇五:松鼠课文教案
可有没有喜欢小动物的同学呢?你喜欢什么小动物呢?
看了视频后,你觉得它是一种怎样的动物?能用你的话来说一说吗?
第1 1 课时
17
松鼠
龙小可
布封 ( 1707 — 1788 ),十八世纪法国博物学家、作家。从小爱好自然科学。
1739 年被任命为法国皇家植物园园长, 1753 年成为法国科学院院士。他毕生从事博物学研究,用 40 年时间写成 36 卷巨著 《 自然史 》 ,开创了现代地质学的先河。
作者简介
龙小可 请同学们用自己喜欢的方式读课文,读准字音,不认识的生字词查字典或问别人,然后多拼读几遍。争取把课文读通顺,读不通顺的地方再读一遍。
初读课文
龙小可 会认字:
驯
矫
歇
杈
藓
狭
勉
锥
会写字:
鼠
秀
玲
珑
歇
窝
滑
拾
狭
勉
梳
xùn
jiǎo
chà
xiǎn
生字学习
龙小可 词
语
松鼠
乖巧
清秀
玲珑
歇凉
追逐
警觉
触动
光滑
狭窄
勉强
脱落
梳理
龙小可 鼠
书写指导
滑
梳
龙小可 自由朗读课文,边读边思考。
(1 1 )课文中哪一句话概括了松鼠给人留下的整体印象?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漂亮、乖巧、驯良、讨人喜欢
整体感知
龙小可
这句话在文中起什么作用?
松鼠是一种漂亮的小动物,乖巧,驯良,很讨人喜欢。
作用:
下文所介绍的松鼠的外形突出了它的漂亮;松鼠的活动突出了它的驯良;吃食、搭窝突出了它的乖巧,所以,这句话总领全文。
龙小可
(2 2 )你认为课文是从哪些方面来表现松鼠的特点的?
1. 外形特点
2. 活动范围和规律
3. 行为特点
4. 搭窝
5. 其它习性
龙小可
小组合作讨论:
作者大概介绍了松鼠哪些方面的内容?根据阅读所得对信息进行分类梳理。
(列提纲、画图表、思维导图 …… )
龙小可
1. 默读课文,找出描写松鼠外形的句子,画出来。
2. 课文是从哪几方面来写松鼠的外形?
龙小可
读一读课后例句,这些句子分别 从哪几方面来介绍松鼠外形的? 体形、身长、尾长、体重
龙小可
课文和例句的描写风格有什么不同? 例句采用客观严谨的数据,用词准确,让人 觉得简洁明晰; 课文语言形象生动,让人觉得活泼有趣,能激 发阅读兴趣。
龙小可 谁能完成下面的填空练习。
第1 1 自然段中,作者从 ______ 、 ______ 、______ 、 ______ 、 ______ 几个方面介绍松鼠漂亮的特点,作者运用了 ________ 、 ______ 、________ 等方法来描写松鼠的外形特征。
面容
眼睛
身体
四肢
尾巴
外形描写
打比方
作比较
龙小可
(三)哪个自然段写松鼠的活动?从哪些角度写的?体现了它的什么特点?
活动范围 —— 树上
(不侵犯人类)
活动时间 —— 夜晚
(不骚扰人类)
突出了松鼠 驯良 的特点。
龙小可
第2 2 自然段中,作者从活动范围在树上不在住宅区、活动时间在晚上不在白天说明松鼠 ______ 、 __________ ,突出它 ______ 的性格特点。
机警
不骚扰人
驯良
龙小可
(四)读第3 3 自然段,思考:松鼠的厉害还表现在哪些方面?
松鼠在“有人触动大树”时的反应表现了它的 警觉 ;
储备食物过冬表现了它的 聪明 ;
蹦跳的动作表现了它的 轻快 。
乖巧
龙小可
这段文字使用了哪些说明方法?找出相应的句子。
1. 松鼠不像山鼠那样,一到冬天就蛰伏不动。
2. 在冬天,它们也常用爪子把雪扒开,在雪下面找榛子。
作比较
举例子
龙小可 完成填空。
第3 3 自然段中,作者从 _____________
_____________ 、 _________ 、 __________几个方面介绍了松鼠的警觉、轻快以及聪明、可爱的特点。
储备食物
“ 有人触动大
树”时的反应
蹦跳动作
龙小可
(五)第4 4 自然段写了松鼠搭窝的经过,它是怎样搭窝的呢?从中你体会到什么?
从 选址 、 建造 、 居住及 窝口 的特点等方面来表现它的聪明、勤快,进一步突出了它的乖巧。
龙小可
模仿这一自然段,写一种小动物的一项活动,可以从下面的内容中选择一种,也可以自己制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