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年级劳动技术课上册教案6篇四年级劳动技术课上册教案 四年级上劳动与技术第第22课 手洗衣服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2、让学生学会手洗衣服;二、教学重难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年级劳动技术课上册教案6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四年级劳动技术课上册教案
年级 上 劳动与技术第 第 2 2 课手洗衣服 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2、让学生学会手洗衣服; 二、 教学重 难 点:
教学重点:培养学生独立性; 教学难点:让学生学会吃苦耐劳;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四、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洗过衣服吗?洗衣服的时候需要注意什么?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
《 手洗衣服》 》。
二、跟我一起来辨认:
师:课件出示几幅常见的衣服标签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说一说这些标签代表了哪些内容;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刚才说的真好,说明你们善于观察和总结的孩子。
三、洗衣服的注意事项:
师:课件出示几幅不同种类的衣服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在洗衣服时我们应当注意什么?
生:认真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的很好,说明大家都是善于总结的孩子。在洗衣服时我们应当注意(板书)
1 1 、洗衣服前应当先看标签再确定洗涤方式;
2 2 、深色衣服与浅色衣服应当分开洗;
3 3 、内衣与外衣要分开洗;
4 4 、应当事先掏出衣服里的物品;
5 5 、有的衣服要翻面洗涤;
四、设计手洗衣服的方案并实践:
师:带领大家结合课文内容确定手洗衣服的方案;
生:回家后积极按照确定好的方案,进行手洗衣服,并请父母评价手洗衣服的效果;
篇二:四年级劳动技术课上册教案
年级(上)劳动技术
全册教材分析 教
材
分
析 本册教材从学生生活中的技能出发, 贴近生活, 关注学生发展, 提高学生的技术素养。
教材设计与项目重视劳动技术和劳动情感的要求,不仅满足学生个性需求, 又拓展学生的思维需求。
每一单元都为教师和学生施展广阔的空间准备。
本册教材共安排了四个单元:
一单元 纸
工:
主要学习纸造型的设计与制作。
二单元 泥
工:
主要学习运用泥板成型法塑造物象的方法与技巧。三单元 编织 :
主要学习毛线方法编织与钩织的方法与技巧。
四单元 布贴绣:
主要了解布贴绣的方法与技巧。
教
学
目
标 1. 营造宽松氛围, 启发创造性思维。
2. 增强学生劳动观念, 培养学生的生活、 生存技能。
3. 培养学生优秀的思想品质, 养成良好行为习惯。
4. 培养学生爱护劳动工具和劳动材料, 热爱劳动人民的思想感情。通过本册教材的教学, 使学生进一步掌握泥工和纸工技能技巧, 能熟练使用工具进行生活用品的制作, 掌握种植和缝纫的基本技法, 并能制做出较为完整的作品。
学
生
情
况
分
析 四年级学生有一定的劳动知识和技能, 还不太能熟练使用常用工具,但对劳技课有较浓厚的兴趣, 有较强的参与意识和实践能力, 能积极的把所学技能服务于生活。
教
学
措
施 1. 运用多种教学方式, 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
2. 加强直观和现场教学, 培养学生自主合作探究意识。
3. 注重培养学生技术素养, 提高学生的实践能力。
4. 注重于生活实际相结合, 提高学生技能的时效性。
5. 教学中注重加强基础知识、 基本技能的教学。
6. 关于评价, 可采取自我评价, 小组评价, 班级评价等方式, 有条件可请家长参与评价。
7. 加强纪律与安全教育。
单元教材分析 第一单元
单
元
教
学
内
容 本单元由技术实践一部分构成, 其中技术实践包括纸夹、 照片架和会动的纸造型三个教学内容。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1. 认识纸工操作中常见工具, 了解其性能和主要构成部件, 了解纸的基本性能和用途, 掌握常见加工符号的含义。
2. 能根据纸工符号的含义及所学技法制作造型,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创新设计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3. 体验纸工活动的乐趣,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形成积极的劳动态度和正确的劳动价值观。
第二单元
单
元
教
学
内
容 本单元由技术基础和技术实践两部分构成, 其中技术基础主要内容有泥板成型法、 注浆成型法和拉坯成型法; 技术实践有方形器物和小房子等教学内容。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1. 学习制作泥板的方法及适用泥板成型法塑造物象的方法与技巧。
2. 能运用泥板成型技法塑造方形容器和小房子,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创新设计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3. 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 发展学生审美能力,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第三单元 单
元
教
学
内
容 本单元由技术基础和技术实践两部分构成, 其中技术基础主要内容有毛线编织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毛线钩织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技术实践有小手套、 小玩偶、 文具袋、 小饰物等教学内容。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1. 了解毛线编织和毛线钩织常用的针和线, 学习毛线编织和钩织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2. 能运用所学技法编制生活小用品和小饰物,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创新设计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3. 体验编织活动的乐趣, 发展学生审美能力,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第四单元 单
元
教
学
内
容 本单元由技术基础和技术实践两部分构成, 其中技术基础主要内容有布贴绣的基本方法与技巧; 技术技术实践有小草莓、 小蘑菇和小鸭子等教学内容。
单
元
教
学
目
标 1. 了解动物的生存环境与生活习性。
学习饲养金鱼和蜗牛的方法。
2. 能运用所学技法饲养小金鱼和小蜗牛,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创新设计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3. 体验补花绣的乐趣, 发展学生审美能力,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计划 教
学
进
度 单
元 教
学
内
容 课
时 周次 第 制作纸钱夹 1 第二周 一 制作纸质照片架 1 第三周 单 会动的纸造型 1 第四周 元 (十一放假)
第五周
第 泥工技术基础 1 第六周 二 泥塑方形盘子 1 第七周 单 泥塑长方体笔筒 1 第八周 元 泥塑圆柱体水杯 1 第九周
第 毛线编织起针和下针 1 第十周 三 毛线编织上针和收针 1 第十一周 单 毛线编织小领结 1 第十二周 元 毛线钩织水杯垫 1 第十三周
第 布贴绣基础知识 1 第十四周 四 绣缝自制的布贴绣 1 第十五周 单
元
复习已学知识 1 第十六周
期末考试 1 第十七周
教学内容 纸夹 课
时 一课时 课
型 制作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纸夹的制作原理及结构, 学习适用一正一反折叠法制作纸夹的方法。
2. 能根据所学方法设计制作纸夹,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创新设计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3. 体验纸工活动的乐趣, 发展学生审美能力,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纸夹的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了解纸夹各部分间的关系。
教学准备 剪刀、 胶棒、 彩纸、 范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导入 (5 分钟)
(二)新课
(20分钟)
(出示范样)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吗? 说说它有什么用途? 你想亲手做一个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做纸夹的方法。
出示课题:
制作纸夹
1. 你会用一张纸折把小扇子吗? 试一试 说一说你是怎样折的?2. 小扇子是用一正一讨论交流
动手实践 回答:
一正一反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让学生自主研究探索折纸的方法
(三)扩展 (5 分钟)
反的方法折叠成的。那看看今天我们要制作的纸夹什么 地方 用 到 了 这 种 折法?
3. 想想为什么 用正反折叠的方法做纸芯呢?
4. (拆开纸夹)研究一下纸夹有哪几部分组成?
总结:
3 部分:
兜、 侧边和外皮 5. 我们先来做纸夹兜,将16开纸横向正反折叠三次(均分成 4 份), 形成两个兜。
6. 想想侧边的高度与什么 有关? 那我们怎么做呢?
总结:
用纸兜的一端截去 7 厘米。
将截去的展开, 纵向等分成两份, 再将每一部分正反折叠 5 次 (均分 6份), 形成两个侧边。
7. 先将纸兜与两侧边插在一起再粘合。
8. 用一张稍厚些的纸参照书上样式, 将外皮设计成各种形状。再粘合在一起。
你也可以尝试下做个 3观察 回答:
纸夹芯
讨论, 将答案填在书上
观察, 回答:
3 部分
回答:
侧边的高度与纸 夹 的 宽 度 是 一 致的。
动手实践
明确纸夹的组成
动 手 能 力 的 培养。
发展学生的迁移
(四)
展示评价 (5 分钟)
个兜甚至 4 个兜的纸夹芯。
想一想, 动手做下。请说说生活中哪些地方用到了正反折的技术? 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扇子、 手风琴、 抽油烟机管道
以 小 组 为 单 位 比 一比, 谁设计的纸夹样式更好看、 新颖。
能力和创造力。
学会互相评价 板
书
设
计 制作纸夹 方法:
正反折叠法 步骤:
兜 侧边 外皮 组装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照片架 课
时 一课时 课
型 制作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照片架的用途、 结构、 形式等相关知识, 学习用四角插入法制作照片架的方法。
2. 能根据所学方法制作照片架,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理解记忆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3. 体验纸工活动的乐趣, 发展学生审美能力, 养成良好动习惯
教学重点 掌握四角插入法制作照片架的方法。
教学难点 插接口的设计。
教学准备 剪刀、 范样、 彩纸、 胶棒、 照片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导入 (5 分钟)
(二)新课
(20分钟)
(出示范样)
同学们知道这是什么 吗?市场上有各种材料制成的照片架, 其实普通的纸通过你的巧手加工, 也能成为照片架。
你想亲手做一个吗? 今天我们来学习做照片架的方法。
出示课题:
制作照片架 1. 观察一下, 本课的照片架有哪些形式?
总结:
有横版和竖版的;
有 放 一 张 照 片的, 有放两张的。2. 想想照片架采用什么方法站立住?
3. 照片架又采用了 什么方法固定照片?
4. 说一说, 照片架由哪几部分组成?
5. 下面我们首先来做窗口。
对折 16 开纸 将 照 片 置 于 彩纸中心, 用铅笔讨论交流
观察讨论
折叠直角
四角插入固定法
回答:
3 部分:
边框、窗口、 支架。
动手实践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明确照片架的组成, 为后面的制作做铺垫
(三)扩展 (5 分钟)
(四)
展示评价 (5 分钟)
描 出 照 片 四 角的位置 设 计 四 角 插 口的 形 状 并用 刻刀刻出插口 将 照 片 四 角 插入插口, 固定住照片 6. 下面我们来设计边框。发挥你的想象设计自己喜欢的图案。7. 接下我们来做支架
在照片开口处黏贴纸条, 控制开口张合大小 选择你喜欢的平面图动手试一试。
再想一想除了 这些方法, 你还能用纸做出其他形状的照片架吗?
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以 小 组 为 单 位 比 一比, 谁设计的照片架更好看、 新颖。
动 手 能 力 的 培养。
发展学生的创造能力
学会互相评价 板
书
设
计 制作照片架 方法:
折叠直角 四角插入固定法 组成:
边框 窗口支架。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会动的卡片 课
时 一课时 课
型 制作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本课纸造型制作原理, 学习制作会扇动翅膀的小鸟方法。2. 能根据所学方法制作会动的纸造型,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创新设计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3. 体验纸工活动的乐趣, 发展学生审美能力,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会动纸造型制作方法。
教学难点 正确地运用拉杆。
教学准备 剪刀、 胶棒、 彩纸、 纸造型范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
导入 (5 分钟)
(二)
新课 (20 分钟)
(出示范样)
看一看,老师制作的这个小鸟会扇动翅膀。
你知道是怎么做到的吗? 今天我们来学 习 怎 样让纸 动 起来。
出示课题:
会扇动翅膀的小鸟
1. ( 出示范样)
你知道这个会动的卡片怎样玩吗? 请一个同学来试试。
观察
动手尝试 回答:
翅膀
激发学生学习的兴趣。
自主探究原理
(三)
扩展 (5 分钟)
下, 图中哪一部分纸能动了?
2. 为什么小鸟能动?( 展 示 卡 片 的 背面)
你们知道这是什么制作原理吗?
总结:
拉杆原理 3. 看一看, 小鸟由哪几部分组成?
4. 下面我们首先来动手做一下使小鸟能动起来的拉杆 选择厚点 的纸剪一条两三厘米宽的长纸条 在卡纸的一端画好线 按线折叠 在彩纸上设计小鸟的翅膀, 对折展开 分别 黏贴在纸条上, 再将翅膀展开 在卡纸上刻两个开口 将纸条穿好 5. 参照书上的图, 发挥自 己的想象设计各部分零件( 小鸟身体、 云彩等)
开动脑筋, 除了 小鸟翅膀, 你还能设计出怎样
讨论研究
回答:
身 体、 翅膀、拉杆
动手实践
动手实践
明确小鸟的组成为下面的制作做铺垫
动 手 能 力 的 培养。
发展学生的创造
(四)
展示评价 (5 分钟)
让纸动起来的方法。
自己尝试一下和大家分享你的方法。
展示评价学生作品。
以 小 组 为 单 位 比 一比, 谁设计的卡片样式更好看、 新颖。
力。
学会互相评价 板
书
设
计 制作会扇动翅膀的小鸟 拉杆原理 课后小结
教学内容 泥塑盘子 课
时 一课时 课
型 制作课 教学目标 1. 了解泥板成型法的相关知识, 学习塑造方形或圆形盘子的方法。2. 能运用泥板成型法塑造方形或圆形盘子, 培养学生观察分析能力、 创新设计能力和操作实践能力。
3. 体验泥工活动的乐趣, 发展学生审美能力, 养成良好的劳动习惯和积极的生活态度。
教学重点 掌握用泥板成型法塑造盘子的方法 教学难点 平整均匀地擀制泥板 教学准备 陶泥、 泥工刀、 圆棒、 泥塑盘子范样。
教学过程 教师活动 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一)
导入 (5 分钟)
(二)
新课 (25 分钟)
(出示范样)
提问:
老师手里拿的是什么东西? 你知道是用什 么 方 法 和 材 料 做 的吗? 今天我们就来学习用泥板成型法塑造一个方形或圆形的盘子。。
出示课题:
泥塑盘子
1. 阅读教材, 说说什么是泥板成型法?
2. 看看书上的图 片说说制作泥板的几种方法?
3. 想一想, 你怎样将泥板切成长方形?
4. 思考下, 你能用两只铅笔和一根线画出圆形泥吗?
总结:
两支笔之间系一根绳, 一只笔扎在泥板中心, 令一支绕圆划线。5. 下面我们就来用 泥板成型法做一个盘
阅读书回答问题
回答:
拍打、 擀压、 按压、 细钢丝勒
回答:
借助尺子和裁刀 小组讨论
动手实践
激 发 学 生 的 兴趣。
认识泥板成型法
培养动手实践能力
(三)
扩展 (5 分钟)
(四)
展示评价 (5 分钟)
子。
擀泥板 切出方形或圆形 用手折泥板四边, 使四边翘起来
发挥想象, 还可以制作什么形状的盘子? 和大家说一说自 己尝试做一做。
展示...
篇三:四年级劳动技术课上册教案
年级 上 劳动与技术第 第 4 4 课洗餐具 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让学生学会洗餐具; 2、培养学生的观察和动手能力; 二、 教学重 难 点:
教学重难点:培养学生吃苦耐劳的品质;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洗餐具的视频;
四、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师:同学们你们在家洗过餐具吗?洗餐具时要注意什么?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
《 洗餐具》 》。
二 、跟我一起来观察:
师:课件出示几幅清洁工具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这些清洁工具有什么不同?分别适合清洁什么餐具?
生:认真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的很好,总结的很到位,说明大家都是善于观察的孩子。
三、洗餐具时的注意事项:
师:通过刚才的学习我们认识了洗餐具时所用的工具,现在请大家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洗餐具时应当注意什么?
生: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的很好,总结的很到位,(板书)
洗餐具时我们应当注意:
1 1 、比较油腻的餐具清洗时要拿稳;
2 2 、餐具内外都要清洗到;
3 3 、最后要记得将清洗工具洗净并晾晒;
四、确定清洗方案:
师:播放事先准备好的洗餐具的视频,请同学们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清洗餐具都有哪些步骤?
生:认真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总结都很好很到位,说明大家十分善于观察和总结,希望大家把今天所学的知识能应用到今后的实
践中去;
五、作业布置:回去后帮父母洗一次餐具,并请父母评价效果;
篇四:四年级劳动技术课上册教案
单元家庭烹饪 第 1 课
煮面条 教学目标 1、 学会自己动手煮面条, 掌握煮面条的步骤。
2、 培养学生自己动手做事的能力。
课前准备:
面条 1 把, 葱姜等调料少许, 锅灶、 碗筷。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 1 导入:
同学们如果一个人在家, 肚子饿了, 怎么办?
2 生自由说。
教师建议:
煮面条 3 你会怎样煮面条吗? 引入主要内容。
二、 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 1 介绍煮面条的步骤方法 (1)
烧开水; (2) 下面条; (3) 煮熟面条; (4) 调味。
2、 示范 (1)
教师操作 (2)
学生尝试, 教师引导 三、 展示评比 交流收获 1、 师生共同操作煮面条 2、 学生分组调味 3、 评一评, 比一比 四、 拓展延伸 实践创新
1、 讨论:
用这个方法你还能煮什么?
2、 煮素面。
3、 煮鸡蛋面。
4、 请你的好朋友尝尝你煮的面, 评一评。
5、 全课总结 第 2 课
切菜 教学目标 1、 通过学习, 知道切菜的主要过程。
2、 动手实践, 掌握切菜的操作要领。
3、 培养学生热爱家务劳动, 争当家务劳动小能手。
课前准备:
菜板、 切菜刀、 韭菜、 土豆。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 1、 学生回忆妈妈在家是怎样切菜的。
2、 用自己的话说说。
二、 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 1、 分组讨论, 结合平时自己的实践经验, 说说各步骤的要领。
2、 确定切菜的步骤地操作要领。
(1)
用具清洗与准备; (2)
切菜; (3)
选择式样; (4)
收拾整理。
3、 教师边讲边示范 4、 女生尝试, 其他同学学习
三、 展示评比 交流收获 1、 学生练习切土豆 2、 说说你是怎样切块的? 怎样切出菱形、 三角形、 梯形等块状?还可以切成什么形状?
四、 拓展延伸 实践创新 1、 学生比赛切韭菜、 切土豆等蔬菜。
2、 展示学生的作品。
3、 课堂总结:
学生谈收获。
第 3 课
拌凉菜 教学目标 1、 让学生进一步熟练菜刀的用法, 掌握拌凉菜的基本过程, 提高动手操作技能。
2、 通过拼盘, 培养学生的想象力和创造思维能力, 提高学生的审美情趣。
3、 通过分组操作, 培养学生团结协作的精神。
课前准备:
切菜工具, 莴笋、 红萝卜、 白萝卜、 葱姜蒜等调料少许, 碗筷等。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 1、 启发谈话:
大家爱吃凉菜吗? 凉菜具有哪些特点呢?
生:
2、 凉菜口味清新, 色泽鲜艳, 营养丰富, 所以人人都喜欢吃。
你们想不想亲自做一盘美味可口的凉菜呢? 今天, 我们就来学习拌凉菜。
3、 学习课文后讨论:
做凉菜的基本步骤和要求是什么?
二、 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 1、 老师以凉菜胡萝卜丝为例, 边示范边讲解做凉菜的基本步骤和注意事项:
(1)
切菜成丝; (2)
拌料调味; (3)
注意事项。
2、 要求:
卫生 安全 美观 均匀 (3)
做凉拌萝卜丝, 请学生尝一尝, 提出意见建议 三、 展示评比 交流收获 1、 在愉快的音乐伴奏声中, 学生操作练习, 老师巡回指导。
学生按照做凉菜的基本步骤, 利用自备材料, 独自或合作做一盘色、 香、味、 形俱佳的凉菜, 并为凉菜起个美名。
2、 老师重点指导切菜的方法和拼盘的艺术效果, 随时提醒学生注意安全和卫生。
四、 拓展延伸 实践创新 1、 师生共同评价 (1)
选出几名做得好的学生上台说出自己所拌凉菜的名称、 步骤和形状特点, 老师给予恰当的评价。
(2)
全体学生互相欣赏、 品尝, 并指出优缺点 2、 课堂小结 第 4 课
电饭煲煮饭
教学目标 1、 学习正确使用电饭锅煮饭, 帮助父母做力所能及的家务。
2、 了解电饭锅使用过程中的注意点, 学习安全、 正确的使用电饭锅。
教学准备:
学生事先向家长了解一下怎样用电饭煲煮饭, 小盆,电饭煲, 适量的米。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 1、 谈话激趣, 导入新课。
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 人类科技的发展, 越来越来的家用电器一走进我们的生活, 使我们的家务事变得越来越轻松了。
电饭煲就是厨房中的好帮手。
2、 议议读读, 明确使用方法。
学习用电饭煲煮饭, 可以让平时有煮饭经验的同学来说一说。
二、 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 1、 步骤方法:
(1)
淘米
(2)
放米入锅
(3)
插电煮饭 2、 教师讲解示范, 学生学习。
三、 展示评比 交流收获 1、 学生练习操作:
按照煮饭步骤练习煮饭。
2、 分组品尝、 评比 四、 拓展延伸 实践创新
1、 学生交流:
使用电饭煲煮饭应该注意些什么?
2、 教师小结:
正确的使用电饭煲、 保证电饭煲的使用寿命; 还应该注意安全。
3、 在家用电饭煲煮饭, 做力所能及的家务事, 减轻父母的负担。
第 5 课
炒菜 教学目标 1、 掌握炒菜的具体方法, 学习烹饪技能中的翻炒动作。
2、 通过学习炒菜, 培养学生的生活自理能力以及学当家庭小主人的愿望。
教学准备:
清洗干净白菜、 各类调味品 、 灶具一套。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激发兴趣
1、 出示炒好的青菜, 让学生看, 这时候你们最想干什么?
好, 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怎样来炒菜。
2、 介绍炒菜的特点:
炒菜营养好, 而且炒菜学起来很方便。
二、 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 1、 用拟人法来介绍各种调料该什么时候放 油:
我是精制油。
在炒任何菜时, 一定要先把我往锅里倒入 2~3勺, 待我烧得七分热时, 才能放入菜进行翻炒。
这样既不容易把菜炒焦, 而且炒出的菜色泽碧绿, 有营养。
待菜炒到七分熟时就要……
盐:
就要放我盐了。
没有我, 菜就会谈万里无味, 因此我是不可缺少的。
不过不能放得太多或太少, 一定要根据菜量与个人口味来放,
一般只需放入一小勺就够了。
味精:
等菜完全熟前还需放入我味精才算得上色香味俱全了, 保证你们吃得香。
2、 现在我们就开始学习炒青菜吧!
3、 学生在老师的指导下进行炒菜的练习。
(1)
讲解炒青菜前须做的几项准备工作:
拣菜→洗菜→净菜 (浸泡半小时)
(2)
学生学习切白菜, 老师讲解切的方法及用刀时应注意的安全问题。
(3)
学生分四小组进行, 在老师的语言帮助下, 四组同学齐动手, 关键要让学生掌握油、 盐、 火候。
三、 展示评比 交流收获
1、 师生先品尝, 说说味道的不足。
2、 老师帮助学生指出改进的意见。
四、 拓展延伸 实践创新 1、 总结:
今天, 我们学会了炒菜, 其实炒菠菜、 炒生菜的做法和这是一样的, 请一些同学来说说炒菠菜的做法。
2、 回家练习作业。
A、 尝试做“炒菠菜或炒生菜”
B、 巩固做 “炒白菜”
C、 和父母一起炒菜, 帮助父母做助手 第二单元
纸品制作
第 6 课做动物小书签
教学目标
1、 学习 做动物小书签的方法, 引导思考设计制作其它形态的小动物。
3、 培养认真的工作态度和在制作中细心、 严谨的良好行为习惯。
教学准备:
白色图画纸, 硬纸板, 卡纸, 铅笔, 胶水, 细毛线或者丝线, 剪刀。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 1、 同学们!
你们喜欢小动物吗?
你们都喜欢什么动物呀?
2、 老师也十分喜欢小动物。
今天老师给你们带来了一种小动物,你们想知道是什么动物吗? (出示纸条编制小鹿)
3、 小鹿可爱吗? 我们今天就来学习用纸条编动物书签。《动物书签》。(板书课题)
二、 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 1、 在动手之前, 我们先来研究一下编制方法。
做小动物书签分为哪几环节?
2、 小结:
构图 、 涂色、 粘贴、 剪样、 锥孔穿针。
3、 动手实践 :
学生动手, 教师巡视指导, 发现问题及时解决。
三、 展示评比 交流收获 1、 学生展示作品;
2、 师生根据制作要求进行评价。
四、 拓展延伸 实践创新
1、 今天我们通过小组合作研究, 找到了制作动物小书签的规律,学会了纸条穿编的方法。
看!
有很多同学都完成了作品!
你可以评一评这些作品, 自己的、 别人的都可以!
没完成作品的你也可以针对自己本节课的收获说一说。
2、 同学们回家后也可以做一些其他的纸条穿编的作品, 来丰富我们的生活。
第 7 课
制作纸袋 教学目标 1、 学会制作纸袋的基本过程, 让孩子们对制作纸袋产生兴趣。
2、 自主美化、 自主设计纸袋, 让孩子在兴趣中接受环保理念。并把这种理念化作行动去影响身边的人。
教学准备:
长 24 厘米、 宽 12 厘米的纸一张(或纸质较厚的纸,如旧挂历、 白白纸等均可)、 胶棒或双面胶、 粗一点的绳子、 小刀、剪刀、 彩笔。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 1、 出示做好的漂亮纸袋向同学们展示, 可以让大家评价一下老师手中的纸袋:
这些袋子漂亮吗? 这个袋子是用什么做的? 使用纸袋有什么好处呢?
2、 谈话导入:“同学们, 既然使用纸袋有这么多的好处, 让我们
一起动手学学制作方法好吗?
二、 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
1、 出示纸袋制作步骤:
( 1)
折叠 (2)
粘贴折痕 (3)
折底口( 4)
粘贴底角( 5) 整理成形
2、 质量要求:
折叠方法正确, 粘贴平整牢固, 外观规整。
3、 演示, 学生尝试 (1)
把长方形的纸(或其他纸质较厚的纸)
对折, 在一端留下宽约 1. 5 厘米的边, 以便粘贴。
(2)
把留下的边缘折叠, 粘贴在另一端边缘上。
(3)
把粘好的纸折成方盒行, 上下都留下开口。
(4)
顺着上图虚线把纸盒两边向内折, 老师演示折后的形状。
(5)
把口袋的另一端折压成老师示范的样子, 再沿虚线向上折叠, 折成船行。
(6)
顺着老师指定的位置画虚线, 然后沿虚线相对折叠, 粘贴住, 做纸袋的底部。
(7)
在纸袋开口处两边各打两个孔, 分别穿上绳子, 固定好。做纸袋的提手。
三、 展示评比 交流收获 1、 观察比较自己和周围同学做的是否一样, 并讨论自己在制作过程中觉得哪一步较难, 是怎样克服的?
2、 把自己做好的纸袋和同桌还有周围的同学比较一下, 看和别人做的是否一样, 如果不一样, 仔细观察究竟是谁做的不正确, 修改
一下。
3、 小组讨论:
哪一步制作较难完成, 是怎样克服的。
四、 拓展延伸 实践创新 1、 让孩子自主设计制作一个纸袋。
并且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让纸袋漂亮、 与众不同。
2、 课后实践:
把做好的纸袋选一个最漂亮的送给妈妈, 让妈妈购物使用。
并记录下妈妈使用过程中对纸袋优缺点的说明, 自己想办法改进缺点, 让纸袋成为代替塑料袋的购物用品。
第 8 课
自制纸板棋盘 教学目标 1、 能够独立自制纸板棋盘。
2、 培养学生认真动手的能力, 丰富课余生活。
教学准备:
象棋棋盘纸一张, 棋盘纸一半大小的厚纸板两块, 棋盘纸一半大小的白纸两张, 牛皮纸一张, 胶水一瓶, 小刀一把, 剪刀一把, 排刷一把。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 1、 谈话导入:
同学们, 你们喜欢下棋吗? 你喜欢下什么棋呢?
2、 今天, 我们一起来制作纸板棋盘好吗?
二、 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 1、 步骤方法
(1)
剪牛皮纸 (2)
包边 (3)
裱糊白纸 (4)
裱糊棋盘纸
2、
质量要求:
包边要严实整齐, 裱糊要平整美观, 粘贴要稳固。3、 指导制作。
三、 展示评比 交流收获 1、 把做好的棋盘向大家展示;
2、 同学评价, 提出改进意见, 进行修改。
四、 拓展延伸 实践创新 1、 谈话总结 2、 除了做象棋棋盘, 你还会做什么棋盘?
3、 用做好的棋盘与同学下一下棋。
第 9 课
折纸蝴蝶 教学目标 1、 能够独立折出纸蝴蝶。
2、 使学生在操作过程中勇于创新, 培养合作精神。
教学准备:
糖纸两张(一大一小), 毛线一根, 细铁丝一根, 竹棒一根。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 1、 出示做好的漂亮的蝴蝶向同学们展示, 蝴蝶漂亮吗? 这些蝴蝶是用什么做的?
2、 谈话导入:
同学们, 让我们一起动手折一折纸蝴蝶好吗?
二、 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
1、 出示纸袋制作步骤:
(1)
选糖纸 (2)
折叠糖纸 (3)
扎纸成形 (4)
蝴蝶飞舞 2、 质量要求:
所用糖纸选择合适, 折叠糖纸对称对齐, 扎线恰当。
3、 演示, 学生尝试 三、 展示评比 交流收获 1、 观察比较自己和周围同学做的蝴蝶, 并交流自己在折的过程中觉得哪一步较难, 是怎样克服的?
2、 把自己折好的纸袋和同桌还有周围的同学比较一下, 看和别人做的是否一样, 如果不一样, 比比谁做的最好。
3、 小组讨论:
哪些同学做得好, 好在哪些地方?
四、 拓展延伸 实践创新 1、 让孩子自主设计制作一些蝴蝶。
并且可以有自己独特的设计风格, 让纸袋漂亮、 与众不同。
2、 课后实践:
把做好的纸袋选一个最漂亮的送给亲人或朋友。
第 10 课
制作小风筝 教学目标 1、 做一个简单的方形小风筝。
2、 通过小风筝的制作, 养成勤于动手、 踏实认真的习惯。
教学准备:
30 厘米长的薄竹片 2 根, 毛边纸数张, 棉线或尼龙线一团, 小刀一把, 剪刀一把, 水彩颜料一盒, 水彩笔一枝。
教学过程
一、 创设情景 明确要求 1、 歌曲导入:
又是一年三月 三, 风筝飞满天…… 2、 同学们, 你喜欢放风筝吗? 制作风筝非常有趣, 你想试一试吗?
二、 引导示范 动手实践 1、 步骤方法
(1)
扎框架 (2)
贴纸 (3)
栓线 (4)
粘尾巴 2、 质量要求:
风筝框架扎得稳固, 纸糊得平整, 栓线牢固、 位置正确, 风筝造型美观。
3、 动手制作 三、 展示评比 交流收获 1、 展示自己的风筝, 向别人介绍 2、 交流:
制作风筝的诀窍在哪里? 你是怎么掌握的?
四、 拓展延伸 实践创新 1、 除了同学们制作的这些风筝, 你还知道哪些与风筝有关的知识?
2、 讲一讲孔明灯的故事, 你从中得到什么启发?
3、 实践:
把自己制作的风筝拿到野外放一放, 比比谁的风筝飞得最高最远?
4、 全课小结。
篇五:四年级劳动技术课上册教案
年级 上 劳动与技术第 第 1 1 课打扫校园 教案
一、
教学目标:
1、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2、让学生学会合作; 二、 教学重 难 点:培养学生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三、教学准备:
教师准备:多媒体课件;
学生准备:打扫校园的劳动工具;
四、 教学过程:
一、
激趣导入:
师:校园是我们生活的地方,我们一定要爱护它。
师:下面就让我们一起学习今天的内容(板书)
《 打扫校园》 》。
二、打扫校园的作用有哪些?
师:课件出示几幅同学们在校园中进行大扫除的图片,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想一想,我们为什么要打扫校园? 生:认真观看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刚才说的真好,说明你们善于总结的孩子。
打扫校园的作用在于:(板书)
1 1 、能使我们的校园变得优美整洁;
2 2 、能培养我们的动手能力;
3 3 、能培养我们热爱劳动的良好品质;
三、设计方案:
师:课件出示校园平面图,请同学们认真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制定出打扫校园的方案来;
生:认真观察后,结合课文内容积极分组讨论; 师:巡视指导; 生:积极举手回答; 师:大家说的很好,方案也十分的切合实际,.下面就让我们按照预先制定的方案一起行动吧;
四、实践、交流:
师:积极带领大家按照预案对校园进行打扫,并对同学们的打扫结果进行评价;
生:打扫后把自己参加打扫的心得写出来,在班级内进行交流;
篇六:四年级劳动技术课上册教案
动与技术》 (四上) 教材分析 一、 省编小学劳技(四上)新教材总体情况 (一)、 编写思路 劳动与技术是学校教育的必修课, 在新课程中列为综合实践活动中的一个国家指定性的学习领域。
它是依据《国家教育部劳动与技术教育实施指南》 和《浙江省义务教育综合实践活动教学指导纲要》 编写的。
我们在实施教学中要明确: 随着技术对社会的重要性的增长, 至关重要的是让学生获得一种强调技术素养的教育。
这也是技术教育的核心领域, 也是本学科课改的核心理念。
基本思路:
教材的基本思路是促进学生自主全面发展, 实现学生功能的转变。
教材的内容易于学生接受, 篇幅少而精。
小栏目的设计, 题目、 教材语言的表达都符合学生年龄、心理特点, 并图、 文并茂。
封面设计等都不超越学生的兴趣、 学生的经验, 学生的现有知识。原教材来自城市内容的比较多, 来自农村的比较少, 新教材兼顾了农村、 农业、 农民、 粮食问题和环保问题。
(二)
、 编写内容 四年级上册有 16 课, 其内容:
编织类(纸绳工艺)
4 课, 种植、 养植类 3 课, 家政类 2课, 工艺制作类 4 课, 四小(电子、 电工机械、 模型)
类 2 课, 奇思妙想头脑 OM 类 1 课。
详见下表:
类
别 四 上 年 级 编 织 (纸绳工艺)
1. 动物乐园
2. 大鱼和小鱼
4. . 别致的小鞋
5. 漂亮的背包 种 植、
养 植 3. 金盏菊的播种
6. 种蚕豆
9. 金盏菊的养护 家 政 7. 面包房里的劳动
8. 缝布袋 工 艺制 作 10. “可乐” 机器人
11. 纸杯毛驴
12. 曹冲称象
13. “迷你” 坦克 四小(电子、 电工机械、 模型)
14. 安装门铃
15. 南湖红船模型制作 奇思妙想头脑 OM 16. 风力车 教材编写基本体例, 每一课大体设有:
百宝箱、 金点子、 巧手站、 聪明泉、 小看台等栏目,具体每课略有变化。
每个栏目涉及相关内容, 详见下表:
序号 栏目名称 涉
及
内
容 备
注 1 百宝箱 对材料、 工具的了解、 准备 2 金点子 观察、 思考、 想象、 激情 3 巧手站 学习双基、 知识、 技能 4 聪明泉 注意事项、 引申、 拓展 5 小看台 欣赏、 评价、 启迪 编写基本体例 具体每课 略有变化 二、 实施建议
编织单元教材分析 一、 教学内容安排的说明 “纸绳工艺” 是我国传统的民间工艺。“纸绳编织” 是用绉纸先捻成线, 再编结成辫子绳, 然后将纸绳制成各式各样的工艺品。
这一项目具有如下优点:
取材容易, 价格低廉, 纸质柔软,制作时无需过度用力, 安全系数高等。
纸绳作材料, 可以制作各式各样物品的模型, 以锻炼学生手的灵巧度, 并充分发挥想象力自由创作, 促进学生智力的发展。
考虑到四年级的学生已有一定的基础, 动手能力较强, 故在纸绳工艺的制作方面安排以立体制作为主, 技巧方面有编、
盘、 团、 绕、 粘等。
本册教材安排力求体现由浅入深的理念, 从平面转向立体, 从简单到复杂,安排了《动物乐园》、《大鱼和小鱼》、《别致的小鞋》、《漂亮的背包》 4 课。
二、 教学目标和可能展开的方式 第 1 课 《动物乐园》
(一)、 教学目标:
1、 选择柔韧性较强的纸张, 学习卷纸动物造型的方法;
2、 掌握圆形卷折、 椭圆形卷折的基本原理, 并在此基础上创造出新的卷折技术;
3、 将自己的作品介绍给他人, 并对他人作品的特点进行评价。
(二)、 可能展开的方式
1、 多媒体展示:
卷纸贴画(是老师自己的作品)。
师:
这幅画是怎么做出来的?
生:
是卷出来的;
生:
是纸卷出来以后贴起来而成的。
师:
(揭题)
今天学习卷纸贴画。
师:
请观察, 老师的作品都是怎么样卷出来的? 老师的作品都是怎样拼出来的?
2、 动手实践:
“牛刀小试” ——我来卷个圆形。
生:
自主卷折圆形。
生:
交流——从纸的头开始卷, 卷出来的是实心的圆形。
——在手指上卷, 卷出来的是空心的圆形。
——在铅笔上绕着卷, 卷出来的也是圆形。
师:
你们真会动脑筋, 卷出来的圆形都不一样。
你能卷出来什么样的形状?
生:
压一压或挤一挤会变成扁扁的圆(师补充说叫椭圆)。
3、 实践活动:
“超级变变变”。
师:
比一比, 看谁卷出来的形状奇。
生:
动手卷折。
交流展示。
http: //www. zhaojiaoan. com 找教案
空心圆折成三角; 空心圆折成四边形; 空心圆折成棱形; 空心圆折成雨点形; 纸的两头都卷成实心圆然后折成心形……。
师:
(大加赞扬)
4、 实践活动:
“更上一层楼” ——海星是怎样卷折出来?
师:
大家已经会卷折各种不形状的图形了, 那么海星是怎样卷折出来的?
生:
动手实践——交流展示。
5、 把纸圈粘成卷纸贴画 师:
怎样用较快的速度制作一幅美丽的海洋生物的卷纸贴画? 在合作小组里讨论一下。
生:
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生:
先分工制作, 再组合成美丽的海洋生物贴画。
生:
我们组认为:
先共同讨论设计出贴画中要哪些生物, 然后分工制作, 再组合。
师:
指导方法——简单构图、 卷折纸圈、 贴画、 美化。
6、 实践活动:
“大显身手” ——小组合作制作美丽的海洋生物的卷纸贴画。
生:
小组合作活动。
生:
小组作品在班内交流。
7、 作品评价:
“展我风采” ——评奖活动 师:
设最佳作品奖、 最佳设计奖、 最佳创意奖、 最佳默契奖等。
生:
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的风采。
生:
共同评价。
8、 课外延伸:
还能卷折出什么动物?
师:
你还能卷折出什么动物、 植物来? 还能卷折出什么人物、 建筑物?
在班级里举行一次卷纸贴画展。
教师动手体验:
学卷纸圈;
第 2 课
大鱼和小鱼 (一)、 教学目标:
1、 寻找生活中的编织制品, 观察并交流图案的编织规律;
2、 掌握同色编和多色编的基本原理, 并在此编织规律;
3、 掌握同色编和多色编的基本原理, 并在此基础上, 创造新的编排方法; 将选择合适的位置, 让作品在生活中发挥作用。
(二)、 可能展开的方式 1、 多媒体或实物展示:
生活中的编织品——竹席等。
师:
竹席是怎么做出来的?
生:
是编出来的;
师:
请观察, 老师的作品——鱼身花纹是怎样编出来的?
2、 动手实践:
“牛刀小试” ——我来编鱼身花纹。
师:
制作步骤介绍。
生:
自主实践——交流展示。
3、 实践活动:
“超级变变变”。
师:
比一比, 看谁编出来的鱼身花纹更美——单色编、 多色编、 不同宽度的纸条编、 不同编织规律编等。
生:
动手实践。
交流展示。
4、 实践活动:
“更上一层楼” ——鱼乐园制作 师:
大家已经会编鱼儿了, 我们能不能制作 一个鱼乐园?
师:
怎样用较快的速度制作一幅美丽的鱼乐园? 在合作小组里讨论一下。
生:
小组讨论——交流方法。
师:
指导方法——简单构图、 大鱼和小鱼编织、 组合、 美化。
5、 实践活动:
“大显身手” ——小组合作制作美丽的鱼乐园。
生:
小组合作活动。
生:
小组作品在班内交流。
6、 作品评价:
“展我风采” ——评奖活动 师:
设最佳作品奖、 最佳设计奖、 最佳创意奖、 最佳默契奖等。
生:
展示自己小组的作品的风采。
生:
共同评价。
7、 课外延伸:
还能用其他材料编鱼儿?
在班级里举行一次作品展。
教师动手体验:
(1)
学裁纸条和剪鱼上条纹; http: //www. zhaojiaoan. com 找教案 (2)
学编鱼身花纹 第 4 课
别致的小鞋 (一)、 教学目标:
1、 知道可以用纸绳作为主要材料粘贴制作出形态各异的工艺纸鞋, 掌握粘贴的技巧。
2、 通过活动, 提高学生的设计能力, 激发他们对纸绳工艺制作的兴趣。
(二)、 技术要点分析 在各件工艺纸鞋中, 拖鞋的制作相对比较容易。
但鞋底样的剪比较难, 老师可进行适当的指点。
在粘贴的过程中, 要求学生由内而外或由内而外有序进行, 盘粘要平整, 装搭攀时, 纸绳要粘在鞋底面的两端, 位置要适当。
(三)、 可能展开的方式 1、 由生活中各式各样的鞋来引入本课, 激发学生创作的兴趣。
2、 说说生活中见过的造型别致的拖鞋, 开拓学生的设计思路。
3、 老师进行范例作品的制作讲解 A、 剪鞋底样 B、 盘粘鞋底, 可选择粘贴一面或双面, 要求由内往外, 顺次盘贴平整, 紧密。
C、 粘鞋的搭攀。
D、 进行装饰 4、 学生制作, 可让学生合作完成一双小拖鞋的制作, 能力强的可制作其它的鞋类, 老师个别进行辅导。
5、 评价作品 学生将作品摆放在展示台上相互观摩评价。
(四)、 评价建议 结合劳技课的特征, 对学生多方面发展目标进行整体性评价, 劳动的态度, 设计与操作的能力, 作品的质量(包括粘贴, 平整, 精致度)
1、 劳动与技术学习的评价以发展性评价, 激励性评价为根本宗旨。
2、 凡参与本课的操作活动, 完成或基本完成学习任务时, 都应给以肯定;
3、 具体可从形象设计的逼真度, 作品盘粘的平整性, 紧密度方面来考虑。
(五)、 资料链接(以后相关课目类同)
网上相关资料较少, 教师在教学时可参考以下书籍或资料:
上海社会科学院出版社出版的《中小学活动课系列资料》 之《民间工艺(2)》 纸绳编织类。
第 5 课
漂亮的背包 (一)、 教学目标:
1、 了解生活中的包款式新颖, 品种繁多, 是人们不可缺少的用品。
激发学生设计创作工艺包的兴趣。
2、 掌握一种包的制作方法, 掌握剪折包样, 盘贴纸绳, 装饰等技巧, 力求设计制作一只漂亮的背包。
3、 通过同学间作品的观摩, 评议, 提高学生的设计水平、 动手能力, 创造思维。
(二)、 技术要点分析 生活中的包款式众:
双肩包、 拎包、 背包、 胸包等。
教材中的双肩背包对于一般学生来说,难度较大, 老师可选择让学生制作其它的纸绳工艺包, 如小拎包, 也可自行设计。
教师在包身的盘贴方面可进行指导。
(三)、 可能展开的方式 1、 创设情境, 生成问题
从生活中各式各样的包引入本课。
2、 讨论交流, 巧手制作。
http: //www. zhaojiaoan. com 找教案 A、 观察小看台中的几只范例包, 说说其特点和使用的材料。
B、 阅读“巧手站”, 进行难点的交流, 剖析。
C、 老师对一些难点进行制作演示。
3、 拎包博览, 欣赏交流。
A、 学生相互进行作品观赏。
B、 选择优秀作品让制作者进行介绍。
4、 课外延伸、 拓展思维。
尝试做其它款式的包 (四)、 活动建议、 评议建议 1、 通过小看台中范例作品的观摩, 教师的讲解示范, 相信学生设计制作的包一定款式众多, 建议在班中举行一个背包博览会, 学生相互交换自己制作的包, 激发其成功感和创作兴趣。
2、 在评价中要注意结果性评价与过程性评价的相互结合, 既关注学生技术学习与操作的结果, 也要关注他们在学习活动中所表现出的态度和情感的进步与发展。
种植单元教材分析 一、 教学内容安排的说明 (一)、 教学要求:
1、 通过种植、 饲养的技术实践活动, 丰富学生的劳动体验, 形成对劳动的初步认识。
2、 通过种植、 饲养的技术实践活动, 学会简单种植、 饲养的一般方法, 获得一定的劳动与技术的感受。
3、 培养认真负责, 遵守纪律, 团结协作, 爱护公物以及爱惜劳动成果的品质, 形成良好的劳动习惯。
(二)
内容选定时考虑到以下几个方面:
1、 从学生实际出发, 根据小学中段年级学生的年龄特点、 心理特点、 学习能力和已有的知识与经验水平选定教学内容。
2、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具有一定的趣味性, 有助于培养学生热爱自然的情趣。
3、 注重与社区、 家庭等社会实践的结合, 与农时季节和自然条件的统一。
4、 尽量兼顾城乡 自然条件的差异, 既适应农村学校教学, 也适合城区学校教学。
二、 教学目标和可能展开的方式 第 3 课
金盏菊的播种 (一)、 教学目标:
1、 初步了解秋播花卉金盏菊。
2、 体验植物播种繁殖技术, 初步学会用点播法播种金盏菊种子。
3、 在播种劳动中, 培养学生认真负责的劳动态度。
(二)、 教学建议:
1、 金点子中用饮料空瓶制作一个育苗容器, 不管学生怎样制作, 都必须强调底部用剪刀头钻 1-3 个排水孔。
2、 四根一次性筷子是垫在容器底部, 以利于沥水通气。
如果没有一次性筷子, 可以用其它废物替代。
如:
小棒、 树枝等。
3、 用渗水法浇水, 泥土湿润了, 马上把容器从水盆中拿出, 把多余的水沥干, 以利于通气。
http: //www. zhaojiaoan. com 找教案 4、 播种后, 养护是关键, 容器盖盖上是为了白天保湿, 容器盖打开是为了通气。
5、 聪明泉中育苗容器的放置, 可放在阳台上、 窗口内、 屋檐下等通风的地方。
随着小苗的生长, 可以适当多晒太阳, 多浇水, 必要时还要施点淡肥。(可把复合肥溶化在水中浇施)
(三)、 有关资料:
草本和木本花卉播种技术 1、 小粒种子播种技术
小粒种子播种最好用苗浅或育苗盘, 装土入盘后, 把土刮平, 稍加镇压, 但营养土不能装的过满, 留下一定的空间, 以备覆膜。
盘面整平后浇底水, 一定要浇透, 在浇水后如发现苗床有不平处, 应用床土填平, 浇水后在床面上薄薄的撒一层营养土, 防止底水过大发生猝倒病。
浇水不宜用喷淋法, 应用盆底渗水法。
播种用撒播法, 注意撒播要均匀, 播种时可在种子中掺少量细沙, 使种子松散, 播种均匀。
播种后及时覆土, 覆土的厚度为种子直径的 2-4 倍, 对于极细小的种子不要覆土。
应用塑料薄膜或玻璃覆盖育苗盘或苗浅, 以保温保湿, 当膜下水滴过多取下薄膜, 去掉水珠, 直到出苗撤膜。
二、 中、 大粒种子的播种技术
土壤准备和土壤消毒基本和中小粒种子的相同, 但营养土可稍粗一些。
少量的中、 大粒种子可用育苗盘播种, 大量种子可做畦播种。
播种前灌足底水, 播种可用撒播、 条播和点播。
点播可...
推荐访问:四年级劳动技术课上册教案 四年级 课上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