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欺凌教育班会教案7篇

时间:2022-09-01 10:15:07 来源:网友投稿

防欺凌教育班会教案7篇防欺凌教育班会教案 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三年级组 班会目的: 1.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 2.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欺凌教育班会教案7篇,供大家参考。

防欺凌教育班会教案7篇

篇一:防欺凌教育班会教案

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三年级组

 班会目的:

  1.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

  2.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欺凌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班会过程:

 一、 宣布班会开始:

 班会过程:

 一、 宣布班会开始:

 同学们大家好!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校园欺凌事件频繁发生。如果任由这种欺凌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我们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我们要拒绝校园欺凌。

 二、 走近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列举一些校园欺凌事件:

 2015 年 5 月 22 日媒体曝光,安徽怀远县火星小学 13 岁的副班长小赐因为拥有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力,向另外 6 个孩子要钱。钱没给够,就逼迫他们喝尿吃粪。

 2015 年 6 月 10 日上午,16 岁的永泰县东洋中学初三学生小黄,在结束中考语文科目考试后,难以忍着剧烈腹痛继续参加中考,这才向父母道出了一个藏掖4 年多的秘密:自小学五年级起,他就经常被其他同学无故殴打。8 日晚,小黄再次遭同班同学夏某、林某和张某围殴,忍痛 2 天后被送医,却被发现脾脏出血严重,于 11 日晚,经手术切除了脾脏。

 2015 年 6 月 21 日,江西永新县发生一起多人围殴女生事件,受到网友广泛关注。据了解此次涉事女生有 9 人,其中小学生有 2 人,中学生 4 人,3 人已辍学。她们年龄都在 12 至 16 岁之间,其中涉案人员刘某被刑拘。

 三、分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 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四、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

  校园欺凌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对于施暴者而言: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五、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常见情形:

  1.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

  2.以大欺小,以众欺寡;

  3.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

  4.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

  5.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

  预防欺凌的办法:

  第一,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拦截者,就会带来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园欺凌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欺凌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第二、要及时报告。我们也要认识到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欺凌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诈后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相反的会在无形中助长了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

  第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防范校园欺凌的一条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

 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

  第四、要慎重择友。要对学生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对已经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

  六、总结

  同学们,校园本应是我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但频频出现的校园欺凌却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我们在一个学校里共同生活,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让我们远离校园欺凌,做个健康阳光的学生。

篇二:防欺凌教育班会教案

校园欺凌与暴力主题班会教案三篇

  预防校园欺凌与暴力主题班会教案 1

  预防校园欺凌,校园暴力教案

  教学目标:

  1.认知与技能:让学生认识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不欺负同学,不做小霸王。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行为与表现: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暴力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暴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学会关心和善待他人,与人友好相处。

  教学重点:

  了解校园暴力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和策略。学会关心和善待他人,与人友好相处。

  教学过程:

  活动一:走近校园暴力,不欺负同学,不做小霸王。

  这一环节让学生就其平时听到或遇到的校园暴力进行讨论,然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归纳,之后引出校园暴力的概念。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由这种校园暴力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要拒绝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列举一些校园暴力事件:

  2010 年 9 月 30 日下午 3 时 50 分,西安市 81 中初一学生于某与同班同学李某在教室因琐事发生打架,于某用随身携带的一把不锈钢单刃匕首捅入李某左肋部,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0 年 10 月 24 日下午 4 时 20 分,高陵县原后小学三年级学生巨某与五年级学生唐某放学回家途中,戏耍发生口角,打闹中唐某用随身携带的小水果刀划破巨某的颈部,巨某因流血过多,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010 年 11 月 2 日晚 10 时 40 分,西安桃李旅游烹饪专修学院中专学生甄某与同学史某等打斗,被史某用雕刻小刀刺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活动二:分析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校园暴力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

  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活动三:如何预防校园暴力? 学会关心和善待他人,与人友好相处。

  校园暴力常见情形:1.是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2.是以大欺小,以众欺寡;3.是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4.是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

  5.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

 这一环节,教师首先归纳有关校园暴力常见的情形,然后,让学生讨论后为事件里的主人翁出主意,教主人公几招预防暴力的办法。对于学生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可参考:

  第一,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拦截者,就会带来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园暴力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暴力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第二、要及时报告。我们也要认识到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暴力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诈后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相反的会在无形中助长了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

  第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防范校园暴力的一条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

  第四、要慎重择友。要对学生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对已经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

  活动四:课堂小结

  校园本应是我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但频频出现的校园暴力却打了校园应有的宁静。校园暴力是人际冲突的一个极端,对我们来说是双重伤害,同

 时也体现出人际交往的问题。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暴力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让我们一起大声说“远离校园暴力”。这节课后,同学们要进一步向家长、老师请教如果校园暴力侵害我的时候,我还能怎样做?完善自我保护的手段,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尽量不看有暴力画面的影视剧,不读有暴力情节的书刊,不玩有暴力色彩的游戏,不做有暴力倾向的人,让我们熄灭暴力的火焰,做个健康阳光的学生。

  预防校园欺凌与暴力主题班会教案 2

  远离校园欺凌、预防校园暴力主题教育教案

  班级:计算机三一班、三二班 班会日期:20__年 12 月 12 日星期一

  校园欺凌主题教育

  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暴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联动班会活动过程:

  一、了解校园欺凌

  按照 20**年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的定义,欺凌指的是既非亲戚也非恋人的单个或数个年轻人之间不应有的过激行为,通常会反复出现。

  校园欺凌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校园欺凌各国普遍存在,20**年,韩国大邱一名中学生因为无法忍受同学的欺凌,留下遗书后自杀。从遗书中得知,这名学生在自杀前3个月内遭受了多达300次的暴力和威胁。这一事件引发韩国社

 会震惊和集体反思,从而使校园欺凌成为全社会关注的话题。,韩国 9 岁到 17 岁的儿童和青少年中,每 3 人中就有 1 人曾遭受过欺凌,每 5 人中有 1 人曾实施过欺凌。另外,韩国教育部去年发布的校园欺凌实态调查显示,语言暴力在校园欺凌中占比最高,达到 35.3%,被集体孤立占 16.9%,身体暴力占 11.8%。

  2010 年 9 月 30 日下午 3 时 50 分,西安市 81 中初一学生于某与同班同学李某在教室因琐事发生打架,于某用随身携带的一把不锈钢单刃匕首捅入李某左肋部,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2010 年 10 月 24 日下午 4 时 20 分,高陵县原后小学三年级学生巨某与五年级学生唐某放学回家途中,戏耍发生口角,打闹中唐某用随身携带的小水果刀划破巨某的颈部,巨某因流血过多,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2010 年11 月 2 日晚 10 时 40 分,西安桃李旅游烹饪专修学院中专学生甄某与同学史某等打斗,被史某用雕刻小刀刺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二、剖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

  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活动三: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

  这一环节让学生就常见的校园欺凌进行深入的分析,经过学生分析总结后让学生自己先说出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之后,教师进行总结。

  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来看校园欺凌危害。

 三、议论校园欺凌的危害

  校园欺凌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而言: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严重的会产生极端报复。美国高中生埃里克哈里斯和迪伦克莱伯德持枪和爆炸物冲入哥伦拜恩高中,枪杀 12 名学生和 1 名老师,击伤 20 余人,最后自杀。两名杀人者就是欺凌的长期受害者。美国特勤局和教育部在 2002 年调查发现,之前 25 年的 37 起校园枪击案中,有三分之二的攻击者都是遭遇过欺凌的受害者。

  四、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常见情形:1.是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2.是以大欺小,以众欺寡;3.是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4.是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5.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

  美国学校对校园欺凌行为采取零容忍政策,一旦学校发现欺凌事件,必须立刻行动,对严重行为可以直接开除。

  对于我们而言,应做到一下几点:

  第一,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

 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拦截者,就会带来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园欺凌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暴力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第二、要及时报告。我们也要认识到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暴力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诈后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相反的会在无形中助长了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

  第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防范校园欺凌的一条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

  第四、要慎重择友。要对学生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对已经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

  五、寄语

  校园本应是莘莘学子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圣洁场所,但频频出现的校园欺凌却打了校园应有的宁静。校园欺凌是人际冲突的一个极端,对学生来说是双重伤害,同时也体现出人际交往的问题。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暴力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让我们一起大声说“远离校园欺凌”。这节课后,同学们要进一步向家长、老师请教如果校园欺凌侵害我的时候,我还能怎样做?完善自我保护的手段,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尽量不看有暴力画面的影视剧,不读有暴力情节的书刊,不玩有暴力色彩的游戏,不做有暴力倾向的人,让我们珍惜平安校园,遏

 制欺凌的魔鬼,熄灭欺凌的火焰,做个健康阳光文明进取的学生。

  预防校园欺凌与暴力主题班会教案 3

  预防校园欺凌和暴力 创建平安和谐校园

  一、教学目标

  认识校园暴力,知道校园欺凌和暴力造成的危害,学习应对的方法,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矛盾冲突,防微杜渐,避免不应有的伤害发生。

  二、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怎么样应对校园暴力。

  难点:如何防范和应对校园暴力伤害,梳理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保护自身安全。

  三、教法及教具

  教法:班会讨论法 教具:案例资料、多媒体

  四、课时 1 课时

  五、教学过程

  (一)导入新课

  生活是美好的,但生活也是复杂的,我们的周围也可能出现各种侵害我们权利甚至生命的情况。你知道怎样预防与应对校园欺凌和暴力吗?

  (二)结合多媒体讲解:

 1.校园欺凌的概念

  1 / 4

  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言语羞辱及敲诈勒索甚至殴打的行为等,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校园欺凌分为单人实施的暴力,少数人实施暴力和多人实施暴力。

  2.欺凌行为

 围殴、暴打、强迫喝尿、脱光拍裸照、烟头洛烫、取侮辱性外号、散布谣言、团体孤立、敲诈勒索等。

  3.校园欺凌的主要特征

  长期性、隐秘性、预谋性、双方强弱关系不对等。

  4.校园暴力角色一般分为:

  ①欺凌者:发起暴力行为,通常还带领其他同学参与其中;

  ②受害者:受到欺凌者;③协助者:跟随欺凌者,直接参与欺凌行动;

  ④附和者:支持欺凌者的行为,例如在旁边嬉笑或呐喊助威;⑤保护者:安慰及支持受害者,尝试制止欺凌行为;⑥局外者:置身事外的人。

  5.校园欺凌与普通打架不同

  “校园欺凌”是一个严肃且严重的社会问题,它和学生之间开玩笑、闹矛盾、冲突打架是不同的。专家表示,欺凌者的欺凌行为具有长期性、隐秘性、双方强弱关系不对等主要特征。直接欺凌表现为语言、肢体等方式的攻击,而间接欺凌是排斥、孤立、散布谣言等。正常的打架一般是没有恶意的,就是具体事情发生了分歧,他(她)们处理分歧能力较差,就打起来了。而欺凌和暴力不是一种普通的打架,是恶性的、恶意的,出发目的就是以强凌弱,以大欺小来欺压别人,

  2 / 4

  来凌辱别人,从中得到一些快感。

  6.校园欺凌的危害

  “校园欺凌”对于被欺凌学生造成...

篇三:防欺凌教育班会教案

校园欺凌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活动班级:

 九(3)

 活动时间:活动班级:

 九(3)

 活动时间:2016 年 9 月 13 日

 星期二

  活动目标:

 1.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性,自觉抵制校园欺凌现象; 2.能够正确处理生活中的各种冲突; 3.掌握与校园欺凌做斗争的方法

 活动过程:

  一、观看《关注校园欺凌现象》视频,引入新课。

 二、思考:

  1.什么是校园欺凌?你遭遇过校园欺凌吗?学生结合观看的视频以及生活实际回答。

  校园欺凌是发生在校园中的一些学生奉信暴力决定一切,以多欺少,以大欺小,以强凌弱等现象,校园欺凌是个全球性的问题。

  2.讨论:校园欺凌有什么危害?

  学生回答并归纳:校园欺凌首先给受害者的身体带来伤害;其次是更为严重的心理上的伤害,使受害者产生不安全感,产生恐惧和焦虑。

  3.想一想:面对校园暴力我们有哪些对策?

  首先引导学生从受害者的角度想:不要忍着不吭声,告诉家长或者老师;尽量不要一个人待着,尽量待在人多的地方;不理睬:如果有人冲你喊,让你交出你的午饭钱,不要理睬他,装做没听到,继续走自己的路。

 其次引导学生从施暴者的角度想:反思一下,值得吗?你要做的事情可能给你带来批评、处分甚至法律处罚,这将成为你人生的一个污点。而起因也许只是很小的一件事,或仅仅是你自己的一时冲动。这么做,值得吗?站在对方的角度想一想:如果你被人愚弄、辱骂甚至是殴打,你会是什么感受?如果你的行为会给别人带来长时间的恐惧和痛苦,你忍心吗?忍一忍风平浪静,退一步海阔天空。

 三、观看中学生消除校园欺凌专题教育片。

 三、观看中学生消除校园欺凌专题教育片。

 《预防校园暴力》主题班会

 九(4)班 活动目标:

 1.认知与技能:让学生认识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暴力带来的负面影响。

 2.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行为与表现: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暴力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暴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活动重点:了解校园暴力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暴力的方法和策略。

 活动过程:

 活动一:走近校园暴力 这一环节让学生就其平时听到或遇到的校园暴力进行讨论,然后,教师进行简单的归纳,之后引出校园暴力的概念。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由这种校园暴力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要拒绝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列举一些校园暴力事件:

 2010 年 9 月 30 日下午 3 时 50 分,西安市 81 中初一学生于某与同班同学李某在教室因琐事发生打架,于某用随身携带的一把不锈钢单刃匕首捅入李某左肋部,李某经抢救无效死亡。

 2010 年 10 月 24 日下午 4 时 20 分,高陵县原后小学三年级学生巨某与五年级学生唐某放学回家途中,戏耍发生口角,打闹中唐某用随身携带的小水果刀划破巨某的颈部,巨某因流血过多,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2010 年 11 月 2 日晚 10 时 40 分,西安桃李旅游烹饪专修学院中专学生甄某与同学史某等打斗,被史某用雕刻小刀刺伤,经医院抢救无效死亡。

 活动二:分析校园暴力产生的原因 校园暴力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活动三: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 这一环节让学生就常见的校园暴力进行深入的分析,经过学生分析总结后让学生自己先说出校园暴力带来的危害。之后,教师进行总结。

 从个人、家庭、学校、社会四方面来看校园暴力危害。

  校园暴力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而言:

 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

  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活动四:如何预防校园暴力?

 校园暴力常见情形:1.是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2.是以大欺小,以众欺寡;3.是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4.是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5.是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

 这一环节,教师首先归纳有关校园暴力常见的情形,然后,让学生讨论后为事件里的主人翁出主意,教主人公几招预防暴力的办法。对于学生而言,以下几个方面可参考:

 第一,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拦截者,就会带来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园暴力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暴力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第二、要及时报告。我们也要认识到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暴力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诈后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相反的会在无形中助长了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

 第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防范校园暴力的一条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

 第四、要慎重择友。要对学生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对已经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

 活动五:课堂小结 校园本应是我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但频频出现的校园暴力却打了校园应有的宁静。校园暴力是人际冲突的一个极端,对我们来说是双重伤害,同时也体现出人际交往的问题。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仇恨的种子长不出和平的芽,暴力不能真正的解决问题,让我们一起大声说“远离校园暴力”。这节课后,同学们要进一步向家长、老师请教如果校园暴力侵害我的时候,我还能怎样做?完善自我保护的手段,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希望同学们尽量不看有暴力画面的影视剧,不读有暴力情节的书刊,不玩有暴力色彩的游戏,不做有暴力倾向的人,让我们熄灭暴力的火焰,做个健康阳光的学生。

 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九(5)班 为贯彻落实国务院教育督导委员会《关于开展校园欺凌专项治理的通知》精神,加强法制教育,规范学生行为,促进学生身心健康发展,活动中,同学们收看了关于校园欺凌的专题教育片,深刻体会到了校园欺凌行为对同学所造成的生理和心理伤害,并在全校范围内开展了自查和反省,学校分管德育工作的王校长表示:要坚决打击各种校园欺凌行为,全力打造平安、和谐校园,努力为学生创造一个健康、快乐的环境。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

  2.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欺凌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了解校园欺凌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过程:

  一、走近校园欺凌

  1 、永泰初三男生遭围殴脾被切除 此前被同学欺凌 4 年

  本月 10 日上午,16 岁的永泰县东洋中学初三学生小黄,在结束中考语文科目考试后,难以忍着剧烈腹痛继续参加中考,这才向父母道出了一个藏掖 4 年多的秘密:自小学五年级起,他就经常被其他同学无故殴打。8 日晚,小黄再次遭同班同学夏某、林某和张某围殴,忍痛 2 天后被送医,却被发现脾脏出血严重,于 11 日晚,经手术切除了脾脏。

  2 、多名男子在露天公厕内围殴学生

  5月6日下午,一条多名男子在露天公厕内围殴学生的视频在网上引发热议。视频中,学生遭多人连番踢踹,被按进粪坑,被打得满脸是血。记者从山西夏县晋新中学校方负责人处得到证实,该学生系该校初三学生,目前当地警方和教育

 部门均已介入调查。

  3 、福建南安两初中女生暴力 3 分钟 小学女生被扇 25 巴掌

  6 月 29 日,福建南安水头,一小学女生被打视频流出,父亲认出女儿后报警。视频中,这段流出的视频,时长共 3 分 40 秒。视频显示,女生扎着长长的马尾辫,白衣黑裙,被 10 多个学生围着,两名女生断断续续,前后共朝前脸部扇了 25 巴掌。通过视频声音可知,其中一名女孩,一边动手扇巴掌,嘴里还振振有词地质问:“你不是说见我一次打我一次吗?”

  4 、7 女 女 3 男扒光一女生

  目击者说受害女生当时双手拽住自行车,被四五个女孩强行掰开,然后拽进巷子,因当时洗车的人太多,他没太在意,后来围观学生越来越多,有 20 多个。

  5 、甘肃女生 6 分钟被打 38 记耳光 围观者:太精彩了

  11 月 23 日下午,QQ 空间、微信朋友圈热传一则视频,视频中一个中学生模样的女学生被两名同学轮番掌掴,视频画面之外,不时传来阵阵狂笑。

  视频画面中,一名穿校服的女孩站在路边上,被几名年纪相仿、身穿同样的校服的女学生轮番掌掴。记者细数了下,在短短的 6 分多钟视频里,被打女生遭38 次掌掴。据了解,这个视频发生在张掖市山丹县第二中学校外,而打人者与被打者均为该校学生。

  二、分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 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三、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

  校园欺凌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而言: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

 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四、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常见情形:

  1.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

  2.以大欺小,以众欺寡;

  3.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

  4.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

  5.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

  预防欺凌的办法:

  第一,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拦截者,就会带来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园欺凌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欺凌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第二、要及时报告。我们也要认识到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欺凌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诈后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相反的会在无形中助长了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

  第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防范校园欺凌的一条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

  第四、要慎重择友。要对学生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对已经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

 五、课堂小结

  校园本应是我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但频频出现的校园欺凌却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让我们远离校园欺凌,做个健康阳光的学生。

 预防校园欺凌安全教育主题班会教案 九(6)班 导语:组织学生进行“预防校园欺凌”专题教育,开展了主题班会。下面是小编收集整理的方案。希望对你有所帮助。

  教学目标: 通过主题班会要学生知道和了解暴力事件发生时逃生避险与自救...

篇四:防欺凌教育班会教案

安全主题班会教案

 “拒绝校园欺凌 构建和谐校园”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

 2.通过恰当的引导呾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幵合理控制不调整丌合理的观 念。

 3.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呾呾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 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欺凌能力,迚而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了解校园欺凌的实质呾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呾策略。

 教学过程:

 一、走近校园欺凌

 1、图片导入:你看到了什么

 师:在迚入今天的课题前,请大家先仔细看图片。看看你们収现了什么 (播放 PPT:相关校园欺凌图片。)

 师:同学们请说说你们知道刚刚看到的内容,它是什么现象吗 ……

 师:大家观察的很仔细。通过刚才的图片,我们看到了一种让人非帯心痛的现象——校园欺凌。校园是同学们认真学习、快乐生活的地方,本因是安宁、祥呾的净土,然而近些年来却屡屡让我们看到这片净土被暴力席卷。频频出现的校园欺凌似一双黑色的大手,它撕碎了校园的呾谐安宁,让多少孩子心灵蒙上阴影,又让多少孩子从此走上丌归路!让我们一起走迚今天的课堂“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呾谐校园”,直面欺凌现象,寻求解决途径,

 (大屏幕显示标题)

 2、思考幵讨论:什么是校园欺凌 师:刚才我们多次提到校园欺凌,那么什么是校园欺凌呢请同学们思考幵呾 同学讨论一下。(学生思考幵讨论)

 师:谁能说说 …… 师:那骂人算丌算呢(学生各抒己见……)

 师:其实大家说的都有些道理,到底什么才是校园欺凌呢我们一起看详细的定义。(师出示大屏幕上的内容,幵朗读出来)。

 3、 校园欺凌的形式

 师:那么,具体的 校园欺凌有哪些情形呢 (学生各抒己见……)

 老师小结:我把这些情形归纳为这样五种:(展示图片)

 骂:辱骂、中伤、讥讽、贬抑叐害者 打:打架、斗殴 毁:损害叐害者的书本、衣物等个人财产

 吓:恐吓、威胁、逼迫叐害者做其丌愿做的事 传:传播谣言、人生攻击 师:所以请同学们注意了,以后丌要随意骂人了,因为这也是一种欺凌行为。

 (设计意图:让学生直面校园欺凌,什么样的行为是校园欺凌。)

  二、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

 师:校园欺凌有什么危害呢(展示图片)

 (学生讨论.交流......)

  老师小结:对亍叐害者而言,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呾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呾伤害;带来肉体损伤、残疾,甚至失去生命。

 对亍施暴者而言,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赔偿费用,要叐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可能无法继续完成学业,造成严重后果的还需要承担民事戒刑事责仸,甚至最终走上犯罪道路。

 他们毁灭的,丌仅仅是自己的前途,还有几个家庭的完美呾并福!

 (设计意图:认识校园欺凌的危害,让学生产生厌恶校园欺凌、反对校园欺凌的情感。)

 三、如何避免、应对校园欺凌

  (一)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丌要让自己丌成为施暴者。

 师:校园欺凌危害重重,我们应该怎么做,才能更好的避免、正确的应对校园欺凌呢首先,我们丌能主动欺负别人,那么,我们怎样才能做到丌欺负别人呢 (学生讨论、交流……)

 师:同学们说得很好,我再给大家归纳一下:

 1、学会合理控制个人情绪,幵主动不他人沟通; 2、学会调整自己的心态呾情绪,懂得谦让; 3 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丌盲目参不校园欺凌,成为欺凌行为中的帮凶; 4、增强法律意识,做学法、懂法、守法乊人,用法律觃范自己的行为,保护自己的合法权益; 5、丌崇拜欺凌文化,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师:所以同学们,以后自己忍丌住想骂人呾打架的时候就用以上五种方法来约束自己吧,你只要理智地想想,一旦你给他人带来了伤害,学校老师严肃的批评教育;高额的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被学校记过无法继续完成学业;得丌到身边亲人呾朋友的认可……打一场架后要面临这么多的丌良后果,你还骂得出口、打得下手吗 (二)避免引起他人施暴欲望的言行

 。

 师:同学们,刚才我们讨论的是作为施暴者的角度怎样避免欺凌行为,那很多同学会说,我从丌主动打人但别人就是要打我,那这种情况又怎么办呢请同学们思考,我们应该怎样避免被他人施暴呢(学生讨论,収表看法)

 ……. 师:老师也列丼了几种情况供大家分析。请看!

 丌拘小节;过分玩笑;随意猜疑;骂人;嫉妒他人;狂妄自大、目中无人;极端利己、丌容他人……这些行为都容易招来他人的厌恶,引起纠纷,从而収生暴力事件。

 类似这种情况引収校园欺凌的原因还有很多, 对我们学生来说,让“欺凌”进离校园,应该从自身做起,加强思想道德修养, 按中小学生守则要求自己,养成丼止文明、自尊自爱、

 尊重他人、团结互助的好品德呾好习惯。

  (三)如何应对 “飞来横祸” 师:如果自己什么激怒他人的言行都没有,遇到“飞来横祸”,叐到莫名欺凌又怎么办呢(学生讨论,各抒己见)

 ………

 师:要加强自我保护意识,丌要不施暴分子争辩,首选避让,然后再报告老师戒司法机关,寻求保护。

 总乊,丌管什么情况下叐到暴力袭击,我们都要注意: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①不同学友好相处。当遇到矛盾时,我们应该宽宏豁达,丌应为一丁点儿小事僵持丌下,斤斤计较,甚至拳脚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

 ②避免自己成为施暴者的目标。我们平时丌要随身携带太多的钱呾手机等贵重物品,丌要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学校人少僻静的角落是校园暴力的多収地带, 别人莫名要求你到这种地方时丌要答应。

 ③多留意身边収生的事, 丌不行为丌良的人交朋友,减少叐到欺凌的几率。

 (2)应对暴力,临危丌乱

 ①遭叐诧言暴力时的自救

  淡然处乊;调整心理;自我反省;法律维权。

 ②遭叐行为暴力时的自救

 找机会逃跑;大声呼救;求饶。求饶丌是懦弱的表现,是减少伤害的策略。

 如果以上退路被攻击者截断,那么应双手抱头,尽力保护头部,尤其是太阳穴呾后脑。

  在人身呾财产双重危险时,应以人身安全为重,舍财保命,以免叐到更激烈的伤害。

 (3)及时报告,以法维权

 自己遭遇校园暴力时,一些同学丌敢把事情告诉家长呾老师,更丌敢报警,甚至警方破案后也丌敢出面作证,成为“沉默的羔羊”。忍气吞声往往会导致新的暴力事件的収生。所以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戒警察求助,采叏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如果収现他人遭遇紧急情况时,要有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见义巧为的意识。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他人实施救助。

  同时, 注意搜集证据,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出示。

 (设计意图:通过三个方面的讨论、分析,教会学生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呾策略。)

 四、教师总结,提出希望

 我们一定要记住:当自己的安全叐到威胁时丌轻言放弃,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尽自己所能及时伸出援助乊手。

  让我们手拉手一起努力,彻底扫除校园暴力,创建安全、呾谐的美丽校园!

 五、课后作业设计:

  同学合作,出一期以“拒绝校园欺凌,构建呾谐校园”为主题的手抄报。

 (设计意图:课后加深、强化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呾策略。)

篇五:防欺凌教育班会教案

校园暴力,拒绝校园欺凌

 一、活动 时间 :9 月 13 日 二、活动地点:

 高一(1)班教室 三、参加人员:高一(1)班全体学生 四、活动目的:

 1.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

  2.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欺凌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五、 活动过程:

 (一)、走近校园欺凌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由这种校园欺凌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要拒绝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列举一些校园欺凌事件。

 (二)、分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 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三)、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

  校园欺凌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而言: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四)、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常见情形:

 1.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

 2.以大欺小,以众欺寡; 3.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 4.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 5.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

 (五)、校园欺凌付出的“代价”:

 欺凌成本=直接成本+附加成本+风险成本 直接成本=本人 5-15 日的拘留+500 元-2000 元的罚款+至少 2000 以上的医疗费+刑事责任(几年的不见天日的牢狱生涯/少管所生涯)

 附加成本=心情沮丧+名誉受损+家人朋友的担心+他人的鄙视+自己内心恐惧+学习生活受损+未来就业生活有隐性的损失 风险成本=受害人轻伤/重伤/致残/死亡+3 年以下有期徒刑、拘役或者管制+3 年以上有期徒刑或者死刑+父母亲属需支付的高额赔偿金 十三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四次会议 26 日表决通过刑法修正案(十一),将于 2021 年 3 月 1 日起施行。

 刑法修正案(十一)对现行刑法作出多处修改。其中包括,将刑法第十七条修改为:已满十六周岁的人犯罪,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四周岁不满十六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致人重伤或者死亡、强奸、抢劫、贩卖毒品、放火、爆炸、投放危险物质罪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已满十二周岁不满十四周岁的人,犯故意杀人、故意伤害罪,致人死亡或者以特别残忍手段致人重伤造成严重残疾,情节瑟劣,经最高人民检察院核准追诉的,应当负刑事责任。对依照前三款规定追究刑事责任的不满十八周岁的人,应当从轻或者减轻处罚。

 因不满十六同岁不予刑事处罚的,责令其父母或者其他监护人加以管教;在必要的时候,依法进行专门矫治教育。

 预防欺凌的办法:

 第一,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

 第二、要及时报告。

  第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

 第四、要慎重择友。

 (六)、结束语 我们应再一次认识到校园暴力的伤害性,暴力解决不了问题,只会造成恶果,于人于己都没有好处,同学之间应该互相包容理解,发生矛盾时及时找老师解决,懂得从自身做起,拒绝暴力。保护的手段,提高自我保护的能力。不看有暴力画面的影视剧,不读有暴力情节的书刊,不玩有暴力色彩的游戏,不做有

 暴力倾向的人,让我们拒绝暴力,做个健康阳光的学生。

篇六:防欺凌教育班会教案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

 2.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欺凌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了解校园欺凌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过程:

 一、走近校园欺凌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由这种校园欺凌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要拒绝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列举一些校园欺凌事件:

 2015 年 5 月 22 日媒体曝光,安徽怀远县火星小学 13 岁的副班长小赐因为拥有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力,向另外6 个孩子要钱。钱没给够,就逼迫他们喝尿吃粪。

 2015 年 6 月 10 日上午,16 岁的永泰县东洋中学初三学生小黄,在结束中考语文科目考试后,难以忍着剧烈腹痛继续参加中考,这才向父母道出了一个藏掖 4 年多的秘密:自小学五年级起,他就经常被其他同学无故殴打。8 日晚,小黄再次遭同班同学夏某、林某和张某围殴,忍痛 2 天后被送医,却被发现脾脏出血严重,于 11 日晚,经手术切除了脾脏。

 2015 年 6 月 21 日,江西永新县发生一起多人围殴女生事件,受到网友广泛关注。据了解此次涉事女生有9 人,其中小学生有 2 人,中学生 4 人,3 人已辍学。她们年龄都在 12 至 16 岁之间,其中涉案人员刘某被刑拘。

 二、分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

 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三、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 校园欺凌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而言: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四、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常见情形:

 1.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2.以大欺小,以众欺寡;3.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 4.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5.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

 预防欺凌的办法:

 第一,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拦截者,就会带来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园欺凌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欺凌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第二、要及时报告。我们也要认识到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欺凌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在遇到勒索、敲诈后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相反的会在无形中助长了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

 第三、要搞

 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防范校园欺凌的一条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

 第四、要慎重择友。要对学生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对已经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

 课堂小结 校园本应是我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但频频出现的校园欺凌却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让我们远离校园欺凌,做个健康阳光的学生。

 案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目标:

 1.让学生认识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认清校园欺凌带来的负面影响。

 2.通过恰当的引导和暗示教会学生察觉自己的攻击意识,并合理控制与调整不合理的观念。

 3.当面对他人的攻击时能够尝试用温和和理智的态度处理矛盾,有效化解危机。掌握应对校园欺凌的正确方法,从而提高防欺凌能力,进而学会保护自己。

 教学重点:

 了解校园欺凌的实质和危害,掌握正确应对校园欺凌的方法和策略。

 教学过程:

 一、走近校园欺凌 校园本是静美之所,然而这片静土也染上了血腥。如果任由这种校园欺凌发展下去,那无疑会在青少年中间造成一种不良的暗示:邪恶比正义更有力量,武力比智力更有价值。这是相当危险的,所以要拒绝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的最可怕之处在于其施暴者是孩子,而受害者也是孩子。对施暴者来说,其过早染指了不良恶习,日后的成长令人担忧。而对受害者来说,这样的经历无疑是一场梦魇,很容易留下永久的伤痕。列举一些校园欺凌事件:

 2015 年 5 月 22 日媒体曝光,安徽怀远县火星小学 13 岁的副班长小赐因为拥有检查作业、监督背书的权力,向另外6 个孩子要钱。钱没给够,就逼迫他们喝尿吃粪。

 2015 年 6 月 10 日上午,16 岁的永泰县东洋中学初三学生小黄,在结束中考语文科目考试后,难以忍着剧烈腹痛继续参加中考,这才向父母道出了一个藏掖 4 年多的秘密:自小学五年级起,他就经常被其他同学无故殴打。8 日晚,小黄再次遭同班同学夏某、林某和张某围殴,忍痛 2 天后被送医,却被发现脾脏出血严重,于 11 日晚,经手术切除了脾脏。

 2015 年 6 月 21 日,江西永新县发生一起多人围殴女生事件,受到网友广泛关注。据了解此次涉事女生有 9 人,其中小学生有 2 人,中学生 4 人,3 人已辍学。她们年龄都在 12 至 16 岁之间,其中涉案人员刘某被刑拘。

 二、分析校园欺凌产生的原因

 校园欺凌的产生原因比较复杂,受多方面的影响。有家庭原因,有社会因素,也与教育工作者和学校管理有关。调查中发现,仅从施暴者自身来看,主要原因有以下几个方面:

 第一、学习压力大,无法通过正常渠道排解。

 第二、 第二、心理不健康,精神空虚。

 第三、传媒渲染(网络、电视、电影、广播、报刊等),社会暴力文化的影响。

 三、校园欺凌带来的危害 校园欺凌在很多人的心里都留下很深的烙印。这种不良影响,不仅仅体现在受害者,也使施暴者的心灵成长和社会前途中增添了大量的阻力。

 对于施暴者而言:给他人带来伤害,要承担治疗甚至赔偿费用,要受到学校老师严肃批评教育,甚至无法继续完成学业。他们的行为很难获得社会(主要是学校和家庭)的认可,那些常在中小学打架,特别是加入到暴力帮派的学生,很多最终都走上犯罪道路。

 对于受害者而言:带来肉体损伤甚至残疾;易造成性格懦弱、自卑,缺乏信心和勇气;造成心灵的阴影和伤害;厌学甚至辍学。

 四、如何预防校园欺凌 校园欺凌常见情形:

 1.索要钱物,不给就拳脚相加; 2.以大欺小,以众欺寡; 3.为了一点小事,大打出手; 4.同学之间因“义气”之争; 5.不堪长期受辱,以暴制暴。

 预防欺凌的办法:

 第一,不能“怕”字当头。在遇到勒索、敲诈和殴打时不害怕,要敢于抗争。因为这些拦截的不良少年大多和受害者同龄,他们所实行的第一次拦截往往都是一种试探。如果此时在心理上就被对方所压倒,任其欺压,那么这样的第一次妥协其实就纵容、鼓励了拦截者,就会带来了更不良的后果。因而,有效防范校园欺凌的第一要诀就是“不怕”。但是要注意避免激发对方欺凌升级,导致眼前吃亏。

 第二、要及时报告。我们也要认识到勒索、敲诈经常是同欺凌紧密联系的,我们提倡在“不怕”的前提下与之抗争,但不意味着逞一时之勇,反而造成不必要的伤害。因此,

 在遇到勒索、敲诈后要及时向学校、家长报告。第一次遇到拦截后的表现是十分重要的。无论对方的目的是否得逞,如果一味害怕而忍气吞声,或是不想宣扬,相反的会在无形中助长了对方的气焰,使得对方以为你软弱可欺,往往会导致新的勒索、敲诈和殴打事件的发生。

 第三、要搞好人际关系,强化自我保护意识。这也是防范校园欺凌的一条途径。一个有广泛、良好人际关系的学生,就不容易成为勒索、敲诈和殴打的对象。

 第四、要慎重择友。要对学生的交友进行教育,鼓励多交品德好的朋友,多交“益友”,不交“损友”,对已经受到暴力侵害的朋友要多安慰,但不宜鼓动或煽动其找人来报复,以免引起更大的争端。

 课堂小结 校园本应是我们学习知识、接受教育的地方,但频频出现的校园欺凌却打破了校园应有的宁静。我们青少年共同生活在一起,就应当互相帮助、互相谅解、互相包容,让我们远离校园欺凌,做个健康阳光的学生。

 案 预防校园欺凌主题班会教案 教学过程 根据众多青少年犯罪的案例,专家们分析:符合以下十种情况越多的青少年越有可能出现暴力犯罪行为。

 一、性格严重内向 二、家庭不和睦 三、喜欢虐待小动物 四、热衷暴力和黄色网站及小说、影视等五、具有好斗心理,非常强烈的好胜心,虚荣心极强 六、个人英雄主义,崇拜偶像 七、极其喜欢刀具等危险器械 八、刚愎自用,不能接受他人意见九、崇尚黑社会义气十、凡事一根筋,做事不考虑后果,缺乏对法律的认识 案例:新沂市小学生与同学打架。该学生家庭离异,父亲崇尚棍棒教育。老师认为该学生“既残忍又暴躁易怒”,经常和同学打架,无缘无故地把桌子、凳子踢翻。同学反映他对什么都没有爱心。回家路上看到小猫、小狗都想去踢几下。一次同学们看见一只小鸟,有个女生怜悯的说“这小鸟真可怜”。他看了看,突然从地上一把抓起小鸟,同学们看到是他,喊道“你快放下,小鸟受伤了”。他听了,不理睬,然后在一群女生的尖叫声中把小鸟狠狠地向地上摔去,摔完后不顾众人的指责,从地上捡起将死的小鸟,两根手

 指提起来在眼前晃晃,又丢在了地上,然后推开同学,带着笑容满意的离开了。

 案例:某校新生得知本班同学被学校内其他同学打伤,他认为对方是欺压新生,气愤之下,认为自己练过跆拳道能够为本班出头,主动去找对方“较量”,双方都被重伤······ 一、抵制校园暴力,辨别是前提 一些同学在遭遇校园暴力、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却全然不知,以为校园暴力仅仅是不礼貌行为;另一些同学在目睹校园暴力时也无动于衷,以为只是同学间的“嬉闹”。要抵制校园暴力,首先要具备对校园暴力的识别能力。

 校园暴力包括行为暴力、语言暴力和心理暴力。行为暴力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

 行为暴力主要指包括打架斗殴、敲诈勒索、抢劫财物等一系列对人身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二、向校园欺凌说“不” 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打破了校园里原本属于我们的宁静与和谐,为了不让校园这方净土成为另一个“江湖”,为了不让我们的“花季”变成“花祭”,我们要坚决向校园暴力说“不”!

 

 ①不崇拜暴力文化,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②不参与校园暴力。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坚决不充当校园暴力行为中的帮凶。

 ③注重心理的健康发展。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主动与他人沟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④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施暴者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无知,这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既要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要以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保护自己,关注他人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校园暴力的发生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同学间因口舌之争或其他原因的肢体冲突。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私欲而引起的争执、事端。预防争执和事端应做好以下两点:

 ①与同学友好相处。有的同学遇到矛盾时,不愿意吃亏,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最终只能使得矛盾不断升级,不断激化。我们应该宽宏豁达,不应为一丁点儿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计较,甚至拳脚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

 ②避免自己成为施暴者的目标。我们平时不要随身携带太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要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学校僻静的角落、厕所或楼道拐角都是校园暴力的多发地带,我们在这些地方活动时尤其要注意,最好结伴而行。

 ③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事,很多暴力事件的信息可以从校园同学间的交流中得到。为了保障我们自身的人身安全,避免施暴人对我们打击报复,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匿名报告。预防暴力重于应对暴力,而这一切需要我们共同参与。

 (2)应对暴力,临危不乱 如果我们无法避免危险的发生,那么,在危险发生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惊慌!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是制胜的关键。我们应克服心里的恐惧,积极地去解决问题或者本能地保护自己。

 ①遭受语言暴力时的自救 应对语言暴力,我们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淡然处之。二是自我反省。三是无畏回应。四是肯定自己。五是调整心理。六是法律维权。

 ②遭受行为暴力时的自救

 如果被攻击者殴打,我们该怎么办? 一是找机会逃跑。二是大声呼救...

篇七:防欺凌教育班会教案

/p>

  校 初级中学 班

  级 八(9)

 主

  题 防校园欺凌 时

  间 2021.11.29

  过

 程

  活动准备:

  1、每人准备说一件有关校园欺凌的事情。

 2、播放几则校园欺凌记实录像片。

 3、准备一句反欺凌口号。

 4、每位同学对校园欺凌的做法。

 活动过程:

 1、开场白:校园欺凌是指同学间欺负弱小的行为,校园欺凌多发生在中小学,由于很多国家实行多是九年制的义务教育制度,受害者会长期受到欺凌。欺凌过程,蕴藏著一个复杂的互动状态,欺负同学会对同学构成心理问题,影响健康,甚至影响人格发展。

 2、下面请每个同学都来说一说你对校园欺凌最深的一件事情。(略)

 3、大家说了很多欺凌事件,下面我们来看看一些真实的校园欺凌事件。(播放校园欺凌记实片)

 4、看了这部记实片,大家有什么看法呢?(同学意见略)

 5、我们将怎样用实际行动来反欺凌?,请大家说说想法。

 6、请胡悦悦同学带领大家读口号。

 7、活动结束,请班主任老师讲话。

 鼓励学校对校园欺凌采取全校范围的干预措施,如制定课堂规则,对学生行为进行限制,组建教师职业发展小组,与学生开展有关同辈关系与行为的班会活动,为欺凌者、受害者及其家长提供心理咨询等。挪威于 2002年通过了一个宣言,号召国家、地方政府以及家长和教师团体加入到尽快根除校园欺凌现象的行动中。

 活动总结

 一、抵制校园暴力,辨别是前提

 一些同学在遭遇校园暴力、生命安全受到威胁时却全然不知,以为校园暴力仅仅是不礼貌行为;另一些同学在目睹校园暴力时也无动于衷,以为只是同学间的“嬉闹”。要抵制校园暴力,首先要具备对校园暴力的识别

 能力。

 校园暴力包括行为暴力、语言暴力和心理暴力。行为暴力在校园暴力现象中最为普遍。

 行为暴力主要指包括打架斗殴、敲诈勒 索、抢劫财物等一系列对人身及精神达到某种严重程度的侵害行为。

 二、向校园暴力说“不”

 频频发生的校园暴力打破了校园里原本属于我们的宁静与和谐,为了不让校园这方净土成为另一个“江湖”,为了不让我们的“花季”变成“花祭”,我们要坚决向校园暴力说“不”!

 ①不崇拜暴力文化,要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②不参与校园暴力。树立正确的是非观念,坚决不充当校园暴力行为中的帮凶。

 ③注重心理的健康发展。要保持乐观的心态,主动与他人沟通,解决各种困难和问题。

 ④加强自身的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施暴者法律意识淡薄,对法律无知,这是校园暴力产生的另一个主要原因。我们要学法、懂法、守法。既要以法律来规范自己的。行为,也要以法律来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三、保护自己,关注他人

 (1)安全第一,预防为主

 校园暴力的发生通常有两个原因:一是同学间因口舌之争或其他原因的肢体冲突。二是为了满足自身的私欲而引起的争执、事端。预防争执和事端应做好以下两点:

 ①与同学友好相处。有的同学遇到矛盾时,不愿意吃亏,认为忍让就是没了面子失了尊严,最终只能使得矛盾不断升级,不断激化。我们应该宽宏豁达,不应为一丁点儿小事僵持不下,斤斤计较,甚至拳脚相加,做出降低人格的事情。

 ②避免自己成为施暴者的目标。我们平时不要随身携带太多的钱和手机等贵重物品,不要公开显露自己的财物。学校僻静的角落、厕所或楼道拐角都是校园暴力的多发地带,我们在这些地方活动时尤其要注意,结伴而行。

 ③养成善于观察的好习惯。多留意身边发生的事,很多暴力事件的信

 息可以从校园同学间的交流中得到。为了保障我们自身的人身安全,避免施暴人对我们打击报复,我们可以通过电子邮件的形式匿名报告。预防暴力重于应对暴力,而这一切需要我们共同参与。

 (2)应对暴力,临危不乱

 如果我们无法避免危险的发生,那么,在危险发生的时候,我们一定不要惊慌!保持冷静、清醒的头脑是制胜的关键。我们应克服心里的恐惧,积极地去解决问题或者本能地保护自己。

 ①遭受语言暴力时的自救

 应对语言暴力,我们通常可以采取以下方式:

 一是淡然处之。二是自我反省。三是无畏回应。四是肯定自己。五是调整心理。六是法律维权。

 ②遭受行为暴力时的自救

 如果被攻击者殴打,我们该怎么办?

 一是找机会逃跑。二是大声呼救。三是借助一些小动作给自己寻找逃跑的机会。四是求饶。求饶不是懦弱的表现,是减少伤害的策略。五是如果以上退路被攻击者截断,那么应双手抱头,尽力保护头部,尤其是太阳穴和后脑。

 在人身和财产双重危险时,应以人身安全为重,舍财保命,以免受到更激烈的伤害。

 (3)及时报告,以法维权

 由于校园暴力事件的随机性,许多同学对其产生了恐惧和焦虑。一些同学不敢把事情告诉家长和老师,更不敢报警,甚至警方破案后也不敢出面作证,成为“沉默的羔羊”。忍气吞声往往会导致新的暴力事件的发生。

 自己或发现他人遭遇紧急情况时,一定要在第一时间向家长、老师或警察求助,采取最有效的救助措施。

 要应对暴力,我们必须增强五个意识:

 第一,要有依法的意识。违法行为是不受法律保护的。

 第二,要有强烈的自我保护意识。

 第三,要有方法和策略意识。在力量悬殊的情况下,切记不能蛮干。

 第四,要有见义勇为、见义智为、见义巧为的意识。在保护自身安全的前提下对他人实施救助。

 第五,要有强烈的报告意识和证据意识。及时上报并注意搜集证据,以便在需要的时候出示。

 我们一定要记住:当自己的安全受到威胁时不轻言放弃,当他人的生命遭遇困境需要帮助时,在确保自己安全的情况下,尽自己所能及时伸出援助之手。

推荐访问:防欺凌教育班会教案 欺凌 班会 教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