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申克的救赎观影心得500字3篇

时间:2023-07-26 18:30:06 来源:网友投稿

肖申克的救赎观影心得500字3篇

肖申克的救赎观影心得500字篇1

不是每一朵花都可以结出果实,但每一颗果实都曾是一朵花。

在一个朋友的建议下,我看了《肖申克的救赎》。之所以给我推荐这个片子,是因为我向他抱怨自己的专业不好,学习没动力,上大学前许下的诺言也正在秋风中飘零。

在肖申克里,狱警们就想判你一个终身监禁。随便打死人、贪污受贿的现象每时每刻都可能发生。可以这样说:肖申克就是地狱。

当你进入了这么一个地方,目睹了一切的罪恶,是否还有勇气去想离开(逃跑)呢?人是可以被环境化的。瑞德在评价布鲁斯的死时说,这周围的高墙,一开始你讨厌他们,但慢慢会习惯、依赖,知道最后无法离开他们。所以在肖申克呆了五十年布鲁斯得到假释的通知后试图杀死希活使自己留下来。

并不是每一个坚持的人都能成功,但每一个成功的人都坚持过。就像安迪,他成功了!他始终相信自己能活着出去,他用小槌在厚厚的石墙中打开了通道,他爬过了狭长而肮脏的下水道。当大雨冲刷他身上的污秽,剩下的便是一个解脱、自由的人。

也许逃脱对瑞德来说是不可能的事,用那把小槌子凿一个洞,他认为要用六百年。这不能怪他,那是瑞德对地质不了解。他不知道压力和温度等外界条件对石头的影响。这无所谓,重要的是态度,就是在看似无望的处境中仍抱有“幻想”。没有发生的事情永远都不要去想绝对!只要你还有权利去“幻想”,就不要放弃这种权利。弗兰克尔说过:在任何特定的环境,人们还有一种最后的自由,就是选择自己的态度。无论如何,都不要把事情看成必然。生活不是简单地加减乘除,还有随机分布。

想想自己的处境,虽不能说进了肖申克,但有一些共同点,就是在做自己不喜欢的事,有点被压迫的感觉,而自己又没有什么目标,想逃离。周末经常泡在网吧;晚上不知忙些什么一转眼又到了熄灯时间,上课时则不知老师所云趴在桌子上睡觉。看过不少描写大学生堕落的小说或文章,在碌碌无为中消磨自己的个性,忘记自己的追求。就像这大学轻松的环境,由不适应到适应,到离不开它,不能容忍一丝的压力。

是时候了,该觉醒了!外界的条件从来都不是阻碍你成功的因素,而是你的态度,你的对策。环境从来没有好坏之分,而不能决定你能否成功。当你想要成功坚持不懈时,没有什么可以阻挡你前行。从现在开始,朝着前方,迈进吧!

肖申克的救赎观影心得500字篇2

也许你没有看过这部电影,但你一定听说过它的名字——《肖申克的救赎》。它不是你闲暇时一手拿杯可乐,一手捧一桶爆米花来消费的娱乐电影;而是可以在你面对失意,处于低谷时安慰心灵,抚平伤痛,给予自信,再次向前出发的励志影片,它让我的心灵在希望的引领下坚强成长。

肖申克不是电影中主人公的名字,而是一座人间地狱,那里使人对自由、对生命失去希望,无时无刻不侵蚀着人的心灵。而主人公安迪却是一个异类,他原本是一个生活富裕的银行家,因为法院的误判,他含冤入狱,监狱里面的所有“老人”都告诉他要安心地待在这里,要听话。

即使魔音绕耳,但是他没有放弃,用自己的信念保卫了自己的自由与生命。

他是那所监狱中最老的犯人,当他在耄耋之年出狱时,发现自己与社会格格不入,这使他陷入抑郁的迷潭中不能自拔,最后选择了自杀,我觉得这才是世界带给人最大的悲哀。电影中这样说:“这些墙很有趣,刚入狱时,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而存在,这就叫做体制化。”一个人在习惯了被统治后放弃了反抗,放弃了自由,而当你脱离统治后你反而会不适应,会迷茫无助,最终可能会使你放弃生命。

也许你感动于安迪二十年为了自由而对监狱官们的屈膝服务,也许你感动于安迪历经二十年用小汤匙永不间断地挖掘,但最让我感动的是安迪与阿瑞在海边的重逢,他们拥抱的是整个自由的生命。自由是安迪不顾一切进入监狱长办公室为大家播放《费加罗的婚礼》的乐声;自由是安迪冒死向看守长进言为狱友赢得了一箱啤酒与一个洒满阳光惬意的午后;自由是安迪爬过五百米的污水管道奔向前方的身影……也许我们被这个世界磨平了棱角,但请不要将自己禁锢,去追求属于自己的自由吧。

曾有多少人被残酷的环境摧残,被打击的话语侵蚀,但请相信幸福永存,自由永在,美好就在前方。只要信念坚定,就一定能救赎自己,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都放弃了自己,还会有谁会成为你的上帝?每个人都在忙,有的忙着追逐名利,有的忙着生活中的柴米油盐,有时候我们应该停下来想一想,你的大脑是不是已经被体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里?生活并非一帆风顺,总会遇到这样或那样的挫折,但我们仍应坚定信念,不断拼搏,向着光明前进,因为只有弱者才会选择向现实低头。

请相信: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肖申克的救赎观影心得500字篇3

片中,瑞德望着监狱的高墙说:“刚入狱的时候,你痛恨周围的高墙,慢慢的,你习惯了生活在其中,最终你会发现自己不得不依靠它生存”。这就是监狱中的体制化。

“体制化”这个词不单指体制,制度,放在如今可以说是大众所依赖的一种习惯;更多的是精神上的体制化。

将近一生都在监狱中度过的老布得知自己将被假释,甚至做出不惜伤害狱友也要留下的举动。出狱后更无半分惊喜,在街上惶恐无措;蹒跚地为商品装袋,惶恐不安深刻于他满脸的皱纹中。最终,他选择了永远地离开人世……

老布悬挂在那的身躯不仅象征着身体的死亡、生命的消逝,更是象征着个性与思想的死亡。几十年的监狱生活磨去了他的棱角,只有狱中才有符合他形状的格子,高墙外的一切,与他格格不入。

瑞德出狱后有句台词:不报告的话就撒不出一滴尿。笑了过后不禁颤栗:体制化如此恐怖!让人想起鲁迅作品中的话:我翻开历史一查……每一页都写着“仁义道德”……仔细看了半夜……满本都写着两个字“吃人”!体制化吃的不单是身体,更是我们的精神。

反观自己,似乎心中早已有了那一堵围墙。如今活在大众眼中也成为围墙:幼时活在长辈眼中,长大后活在朋友同学眼中,工作时活在上司眼中……各种各种目光互相交错搭建成一堵堵长长的围墙将我们禁锢其中。我们只在不断地用目光来评价自己,却未曾问过自己是否快乐是否幸福。甚至于别人没要求自己就不知道怎么做,精神已麻木,人生迷乱。体制化无处不在,步步侵蚀身心。

怎样才能避免被体制化?答案存于影片中:希望是世界上最好的事情;要么忙于生活,要么忙着去死。体制化或许是需要存在的,它可以提供快捷通道,却也侵蚀人心。我们不是体制的内容,我们是人,并不是活于别人的眼中的玩偶或成为某一体制的部分。理想与尊严不可放弃,我们是人,追求自由的物种,要怀着“人”的尊严而生活,而不是陷入体制的恐惧!

推荐访问:观影 心得 肖申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