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执法为民心得体会7篇坚持执法为民心得体会 执法为民心得体会执法为民是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执法为民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系的重要组成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坚持执法为民心得体会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坚持执法为民心得体会
为民心得体会 执法为民是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社会主义法治理念教育心得体会 执法为民理念是社会主义法治理念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概括地说,执法为民就是按照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质要求,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作为政法工作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在各项政法工作中切实做到以人为本、执法公正、一心为民。一、执法为民理念的理论基础和现实意义 (一)执法为民是党“立党为公、执政为民”的 葚 执政理念对政法工作的必然 砑 要求 从根本上说,政法机 睿 关树立执法为民理念,是由 墁 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 掰 本宗旨所决定的。共产党作 蛴 为中国最广大人民群众根本 揿 利益的忠实代表,除了人民 湾 的利益,没有自己的任何其 他利益。政法机关作为党领 笏 导下的人民民主专政工具, 弄 其自身性质和宗旨必然符合 徐 党以及国家政权的性质和宗 衰 旨,并始终与之保持一致。
碑 所以,一切为了人民的利益 海 ,一切从人民的利益出发, 脓 是政法机关和所有政法工作 熔 的必然选择。
执法为民理 酗 念的提出,是党“立党为公 【 、执政为民”的
执政理念在 赓 政法工作上的直接反映和体 纱 现。胡锦涛总书记指出:“ 梵 ‘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的本 债 质是立党为公、执政为民, 伶学习贯彻‘三个代表’重要 狩 思想必须以最广大人民的根 坜 本利益为根本出发点和落脚 脶 点。”政法机关是党绝对领 埴 导下的国家政权机关,政法 滚 机关以及政法工作要落实和 冁 实现党“立党为公、执政为 福 民”的执政理念,就要坚持 猫 执法为民,把实现好、维护 栋 好、发展好最广大人民的根 乞 本利益,作为全部政法工作 劐 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
政 琼 法机关践行党的执政为民理 葬 念,在一切工作中切实维护 钧 人民群众利益的宗旨、观念 泮 ,被高度凝炼、总结和概括 氮 为“执法为民理念”。执法 院 为民理念是“三个代表”重 蚜 要思想指导下,政法工作理 婿 论认识的新发展、新概括。
衍 它既是社会主义法治的核心 理念,也旗帜鲜明地表明了 ば 我国政法工作的政治思想和 G 政治立场。
(二)执法为 民是“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病 的宪法原则在政法工作中的 聱 要求和体现 我国宪法第二 怎 条明确规定:“中华人民共 楣 和国的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 ”政法机关是国家机关的组 蝌 成部分,是人民民主专政的 攮 重要工具,其权力同样来自 隋 人民、属于人民。
中华人 膂 民共和国宪法和法院组织法 胺 、检察院组织法明确我国的 湟 法院、检察院是人民法院、 锓 人民检察院;中华人民共
和 晡 国法官法、检察官法、人民 腑 警察法明确规定,法官、检 愧 察官、人民警察必须忠实执 ル 行宪法和法律,全心全意为 躞 人民服务。我国的法院、检 ё 察院名称前面被冠以“人民 爪 ”二字,我们的法官、检察 羝 官、警察被称为人民法官、 谐 人民检察官、人民警察,这 涨 绝不是文字上的无谓增加和 赋 重复,而是要庄重地体现政 昨 法机关的人民属性。
(三 犊 )执法为民是政法工作始终 △ 保持正确政治方向的思想保 跣 证 长期以来,政法队伍努 任 力践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椠 的宗旨,为维护社会稳定和 奋 经济发展做出了重要贡献, 队 是一支党和人民信得过、在 矮 关键时候靠得住的队伍。但 泠 同时,我们还必须看到,当 筅 前的政法工作还存在许多问 题,一些问题甚至相当突出 拱 。有的政法干警包括一些领 斫 导干部,特权思想严重,以 躔 管人者自居,高高在上,脱 离群众;有的滥用执法权力 恐 ,徇私枉法,办金钱案、关 瓒 系案、人情案,等等。许多 砘 执法问题存在的根本原因就 雅 在于有的政法干警没有从思 蝇 想上弄清“权从何来、为谁 剪 用权”,缺少群众观念,缺 斯 乏群众感情。要从源头上解 睡 决这些重大问题,就必须在 殖 全体政法干警中牢固树立和 沔 大力弘扬执法为民理念,用 这一社会主义的法治理念统 珩 一执法指导思想,克服和纠 搌 正政法队伍中存在的种种不 正确的执法观念和意识,确 保政法工作始终保持为人民 婊 服务、
为社会主义服务的正 粘 确方向。
二、准确全面地 片 理解和把握执法为民理念的 者 深刻内涵 当前形势下,政 妈 法机关树立执法为民理念, 侍 要突出强调以下几个方面内 扯 容:
(一)一切为了人民 囿
这是执法为民理念的基本 糇 内涵。一切为了人民,就是 要把维护人民利益作为政法 弭 工作的根本宗旨,把实现好 │ 、维护好、发展好最广大人 汗 民的根本利益,满足人民群 岍 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 看 的切身利益,作为政法工作 雏 的根本出发点和落脚点。其 现实和实践意义包括:
立 殳 足本职,恪尽职守,严密防 讽 控打击违法犯罪,保证公民 ⑶ 的人身权利、财产权利和民 主权利不受侵犯。当前,我 国仍处在刑事案件高发时期 趸 ,一些地方抢劫、抢夺、盗 蟛 窃等侵害群众切身利益的案 嘹 件频发,社会治安形势严峻 戴 。一切为了人民,就要切实 А 解决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社 蔹 会治安问题,及时高效地打 击违法犯罪,保护人民,维 宗 护稳定。
根据改革开放和 逦 社会发展的形势变化,及时 氰 把握人民群众不断变化的利 в 益诉求。当前,就业再就业 存 、收入分配不公、征地、拆 禾 迁、国有企业改制、劳资关 Ζ 系纠纷等问题,已经成为当 溉 前社会矛盾纠纷的热点和焦 嗳 点,这些矛盾纠纷正在以案 w
件的形式进入政法工作的范 鲲 围。这些问题大多涉及工人 健 、农民等多方利益,调处这 Κ 些利益纠纷,必须实现好、 绪 维护好、发展好工人、农民 等基本群众的根本利益,不 嗦 能以牺牲广大人民群众的利 ú 益为代价,满足少数企业、 芸 商人的不正当要求,以及少 趵 数地方搞“政绩工程”、“ 銎 面子工程”、“形象工程” ペ 的需要。
(二)走群众路 沿 线 政法机关坚持群众路线 ,必须正确处理专门机关工 \ 作与群众路线的关系。一方 嗳 面,要加强政法机关的专门 Ⅷ 机构建设,保障政法机关有 淠 能力充分发挥职能作用。为 愫 此,各级党委、政府应当适 蒺 应新形势新任务的挑战,从 哮 政法工作的规律和需要出发 羯 ,加强政法队伍的组织、机 碰 构建设,落实相应的人力、 础物力和经费保障,为政法工 酗 作提供良好的执法条件和环 呢 境;政法机关也要强化自身 肢 政治、业务素质建设,创新 鸡 工作体制和机制,提高政法 ハ 工作的科技含量和专业化水 仿 平,充分发挥专门机关的职 能作用。另一方面,我们必 炳 须切实做好群众工作。应当 倚 清醒地认识到,没有人民群 侨 众的支持,政法工作就会成 答 为无源之水,无本之木。解 瀵 决案多人少、警力不足的矛 颤盾,解决一些地方破案难、 按 取证难、追逃难、执行难等 哚 问题,都要注重从专群结合 中找出路。值得注意的是, 霆 在新形势下,坚持专群结合 ゾ ,集中体现在强基固本,大 力加强政法机关的
基层基础 鼙 工作上。当前,全国大力开 展的“两所一庭”建设以及 棂 全国公安机关广泛开展的“ ル 抓基层、打基础、苦练基本 а功”建设工程都集中体现了 这一点。
政法干警要善于 菝 走群众路线,学会做群众工 莨 作,特别是要学会做群体性 杞 事件等特殊状态下的群众工 隳 作。广大政法干警应当向任 г 长霞、王书田、宋鱼水、曹 郑 发桂等同志学习,学习他们 竽 深入群众、服务群众、与群 埸 众打成一片的作风,学习他 彼 们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本领 。学会做群众工作的方法和 缇 本领,也许没有一本现成和 阐 统一的教科书,但这是全体 上 政法干警,尤其是年轻政法 ㈦ 干警的一门必修课。
(三 鄹 )尊重和保障人权 尊重和 窒 保障人权,是中国共产党和 中国人民崇高的奋斗目标。
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 抚 ,要为广大人民群众共同和 普遍的人权提供完善的司法 保障。宪法和法律赋予人民 射 群众生存权、发展权以及选 绉 举权、劳动权、受教育权等 赞 基本的政治、经济、文化、 钸 社会权利,这些基本权利受 沂 到侵犯或产生争议,就可能 X 以案件的形式进入司法领域 蜓 ,或者需要政法机关以其他 绐 方式加以处理。对此,各级 茑 政法机关和广大政法干警一 耷 定要更新观念,树立人权保 护意识,努力提高执法水平 ,公平公正、及时高效处理 墙 有关案件和事件,切实维护 蛩 广大人民群
众的基本人权。
政法工作尊重和保障人权, 觥 也要切实尊重和保护行政管 ㄣ理相对人、违法行为人、犯 撞 罪嫌疑人、被告人、服刑人 跤 员以及被害人的诉讼权利和 诉 其他合法权利。政法机关被 饺 法律赋予了限制和剥夺人身 漠 自由、裁决财产归属等重要 住 权力,这些权力能否正当行 ⑦ 使,对于公民个人的利益和 共 权利有着重大影响。在执法 高 过程中对当事人的人权保障 檐 程度如何,是衡量一个国家 仪 法治水平和政治文明程度的 仉 重要标志。为此,政法机关 煳 既要认识到维护正常的社会 压 秩序是保护多数人权利的需 要,又要在实施执法和管理 ソ 过程中注意保护相对人的权 躁 利;既要认识到依法及时打 楫 击犯罪是对大多数人权利的 净 保护,也要在刑事诉讼活动 丶 的各个环节严格依法保护犯 箜 罪嫌疑人、被告人的合法权 氲 益;既要严格履行惩罚和改 枢 造罪犯的职责,又要有效保 睢 障罪犯的人权。我国的刑事 椰 诉讼法等有关法律对保护犯 茱 罪嫌疑人、被告人的辩护权 刨 、控告申诉权,特别是聘请 蚋 律师的权利等诉讼权利作了 哙 具体、明确的规定,并明确 除 规定严禁刑讯逼供、超期羁 蓓 押、体罚虐待被羁押人员。
洌 广大政法干警要严格遵守这 矸 些规定,在执法活动中切实 黍 做到尊重和保护人权,发挥 政法机关对社会主义人权保 d 障事业的推进和保障作用。
捣
三、全面践行执法为民理 念 执法为民最基本的要求 酿 是政法机关立足本职,坚持 术 严格
执法、公正执法。在当 骀 前形势下,政法机关全面践 帧 行执法为民理念,还要重点 逊 实现以下几个方面的要求:
(一)求真务实 求真务 贾 实就是立足实际,实事求是 眢 ,扎实勤奋地工作,实实在 税 在地为人民谋利益,对人民 き 群众最具体、最直接、最现 廉 实的利益要求,要给予最及 х 时、最方便、最大程度的实 / 现和满足。反映在实际工作 馐 中,要特别注意防止和杜绝 椒 各种形式的乱作为、不作为 砟 现象,这是人民群众反映强 烈的一个现实问题。乱作为 渎 主要是一些政法机关和干警 邙 漠视案件的客观事实,违反 橡 法律规定的程序和实体规定 港 ,滥用执法权力。不作为往 搴 往表现为不勤政敬业,工作 膺 缺乏热情,有警不出、有案 蝶 不立、案件久拖不决等现象 嚯 ,这实质上是漠视人民群众 鹞 的疾苦,对人民群众的利益 傈 诉求不予理睬。乱作为和不 ё 作为都有悖于实事求是、求 邓 真务实的思想作风。全体政 屯 法干警要努力打牢执法为民 哄 的思想根基,带着对人民群 ∴ 众的深厚感情,积极履行法 鲤 定职责,使广大人民群众的 勃 利益得到切实保护。
(二 淤 )甘当公仆 政法干警作为 绽 人民公仆,最重要的是在工 兄 作中树立和强化服务意识, 腌 妥善处理好管理与服务的关 筌 系。政法机关行使管理职责 迄 的根本目的是为整个社会和 ざ 广大人民群众服务,为人民 诔 群众创造一个和谐稳定的社 会环境。管理行为只是手段 g ,
而服务才是最终目的。对 杳 此,绝不能本末倒置。当然 撅 ,也不能因倡导服务,就放 崖 松管理或不敢管理,对于越 乡 是关乎广大人民群众切实利 秣 益、普遍利益的领域和事项 忑 ,越是要严格管理、强化管 理。
作为人民的公仆,政 法干警应当具有无私奉献和 狎 牺牲精神。近些年来,全国 政法队伍中涌现出了任长霞 蛱 、王书田、宋鱼水、胡光明 崎 等一大批先进典型,他们以 柜 自己的实际行动树立了人民 铑 公仆的光辉形象,成为我们 拷 学习的楷模。广大政法干警 要自觉以英模们为榜样,以 骺 对党和人民事业的无限忠诚 刳 和高度的奉献、牺牲精神, 城 从维护和发展广大人民群众 髁 的利益出发,一切为了人民 Д ,一切依靠人民,甘当人民 ガ 公仆,履行好政法工作的神 眙 圣职责。
(三)文明执法 文明执法是社会主义道德规 墚 范对政法工作的基本要求, 觳是社会主义政治文明和进步 岐 的表现,是政法机关执法为 帼 民的本质要求和外在体现。
★
文明执法,就是要做到服 剔 务热情,多为群众提供便利 ほ ,不给群众增加麻烦。在办 元 理有关证照的窗口单位,工 蔹 作人员应当完整、准确地告 饴 知群众相关的程序和手续, 避免群众跑第二趟,不浪费 群众的时间和成本。文明执 隳 法,要尊重当事人的人格尊 严。法律的权威性和执法的 俾 严肃性并不意味着执
法者必 ┻ 须态度生硬、举止粗暴。文 茨 明执法,还必须注意执法者 贼 的警容风纪。人民群众对政 酆 法工作的印象和评价,往往 歹 来自对执法者本身的印象和 苠 评价。执法者举止文明,待 涛 人平和,仪容整洁,群众就 懿 会产生一种亲近感、信任感 砟 ,每一位政法干警都应加强 芡 自身修养,既重视八小时以 炅 内的举止文明,也重视八小 时以外的生活自律,真正树 娈 立起政法队伍文明之师的良 好形象。
(四)清正廉洁 践行执法为民理念,政法干 犋 警必须清正廉洁,确保权为 铃民所用,确保人民赋予的权 力不成为谋取私利的工具。
詈 执法为民理念是确保政法干 伴 警清正廉洁的思想基础。只 喇 有坚定地树立执法为民理念 鏖 ,并在工作、生活各方面严 狮 格要求自己,防微杜渐,才 桨 能在纷繁复杂的形势面前, 振 经受住金钱、权力、人情和 Ю 各种利益的考验和诱惑,确 恸 保清正廉洁,使自己永远配 烧 得上人民法官、人民检察官 和人民警察的光荣称号。
篇二:坚持执法为民心得体会
群众观念坚持执法为民 ——学习胡锦涛总书记在纪念建党 90 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有感
胡锦涛总书记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中指出, 来自 人民、 植根人民、 服务人民是我们党永远立于不败之地的根本, 必须牢固树立马克思主义群众观点、 自 觉贯彻党的群众路线,始终保持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
群众观点是无产阶级政党的基本观点, 群众工作是我党的优良传统和政治优势, 基层法院既是司法机关,更是做好群众工作的重要力量, 在和谐社会构建上起着不可替代的重要作用, 对于贯彻落实司法为民根本宗旨, 往往有着更切实、 更生动、更贴近实际的生动实践。
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 要认真贯彻中央政法委关于开展“发扬传统、 坚定信念、 执法为民” 和主题教育实践活动和最高人民法院党组关于 “扎实开展两项活动, 有效推动三个提升” 的部署, 进一步强化群众观念、 端正司法理念、 改进司法作风, 切实把做好新形势下人民法院群众工作, 积极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重大司 法任务落到实处, 为区域“十二五” 经济社会发展提供更加坚强有力的司法保障。
我的体会是:
一是要以维护人民群众合法权益为根本, 切实抓好涉诉矛盾纠纷的源头治理和排查化解, 依法妥善审理各类民生案件。
坚持以人为本、司法为民, 把解决人民群众最关心、 最直接、 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作为审判工作的着力点与切入点。
在理念上要变“案结了 事” 为“案结事了 ”, 避免简单案件复杂化、 当事人矛盾社会化。
在思路上要变“事后解决” 为“源头活水解决”, 要建立完善矛盾预警处置机制、 案件风险评估机制, 及时消除不稳定隐患。
在裁判的价值取向上, 要变“单一、 单向度” 为“多元、 多层次”。
要强调遵循利益衡量原则, 实现实
质判断的合理性与法律判断的合法性的有机统一, 注重利益兼顾与平衡。
特别是对于群体性纠纷及上访案件、 社会关注的重大敏感案件、涉及全局经济发展的重点项目 建设的案件以及其他可能引 发涉诉信访的案件, 要加快启动案件风险评估机制, 围绕案件引 发的利益诉求问题, 加强与政府职能部门的沟通联系和跟踪审理, 努力把刑事案件办成“铁案”、 把疑难复杂案件办成“精品案”、 把多数案件办成“和谐案”。
二是要以加强基层基础工作为重点, 把更多的精力、 人力和物力投向基层, 推动工作重心下移, 有效夯实工作基础。
把人民群众的诉求作为加强和改进审判执行工作的重点, 把群众满意不满意作为衡量和评判工作成效的主要标准, 充分发挥司法为民、 司法便民、 司法利民的作用, 全力维护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积极推行诉讼引 导、 举证指导、 权利告知、 风险提示、 判后答疑等司 法服务措施, 坚持就地立案、 就地审理、 巡回审判、 简易纠纷速裁等便民利民诉讼制度, 减少群众“讼累”, 减轻群众的经济负担。
大力加强司法救助和法律援助工作, 建立各项司 法救助基金, 落实刑事被害人救助和特困群体执行救助制度, 对生活确有困难的当事人予以必要的生活救助, 使弱势群体得到更多的司法实惠。
畅通民意沟通和表达机制。
支持合法性行政行为, 保障行政机关依法履行社会管理的职能, 特别是创新流动人口 、特殊人群、 重点区域、 虚拟社会、 社会组织、 城市建设等重点领域的管理。
高度重视涉诉信访工作, 完善信访工作机制, 妥善处理群众信访中反映的热点、 难点问题, 促进社会和谐。
三是要以司法工作机制制度创新为动力, 进一步建立健全做好群众工作、 参与社会管理创新的长效工作机制和制度。
充分发挥司法能动作用, 通过法律解释、 漏洞补充、 法律拟制、 法律推理等法律技术的运用, 弥补现有法律的不足, 妥善解决进入司法渠道的社会矛盾纠
纷, 而不是消极被动地等待立法的完善。
在审理案件时, 要对符合公正、 法治精神的行业规则大胆支持, 对于明显违反法律规定、 不合情理、 显失公平的, 要坚决依法纠正, 从而更好地规制社会生活。
在调解案件时, 要尊重“公序良俗”, 要把政策方针、 风俗习惯、 民间规范、伦理道德、 公众情感等, 都作为重要参考因素。
要更加注重司 法工作的预见性、 前瞻性和针对性, 自 觉将工作纳入体制国情、 社会民生和发展大局中统筹谋划, 加强对涉及中心工作、 重点工作审判执行案件信息的收集、 分析和研判, 促进经济社会管理事务进入民主法治轨道。
四是以强化队伍建设为核心, 不断提升服务群众的能力和水平,着力打造素质过硬的法官队伍。
人民法院和法官是司法活动的主体,加强法官队伍建设是打造司 法公信力的核心因素。
实践告诉我们, 只有通过不断加强法官队伍建设, 从解决队伍中存在的突出问题和薄弱环节入手, 从作风、 纪律、 形象等方面下功夫, 着力提升司法公信力,才能维护司法公正, 促进社会和谐。
为此, 要切实加强法官队伍的思想道德教育、 专业素质培养和强化司法廉洁教育, 严格依法裁判、 维护公平正义, 提高审判效率、 注重办案效果, 规范司法行为、 增强司法公信, 努力建设一支政治坚定、 业务精通、 作风优良、 清正廉洁、品德高尚的法官队伍, 以公正高效廉洁的司法活动取信于民。
篇三:坚持执法为民心得体会
dquo;立警为公, 执法为民”心得体会之一 以民为本善待群众——对全面提高公安服务质量的思考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要实现这一目标, 关键在于人才, 在于群众。
作为从管理职能逐渐向服务职能转变的公安机关, 如何全面提高服务意识和服务质量, 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已成为每位公安民警的必须苦练的基本功。
笔者拟就这个问题谈几点看法。
思
考之一:
全面提高公安服务质量, 充分体现“三个要求”
(一)
全面提高服务质量是公安工作适应新形势发展变化的必然要求
回顾公安工作走过的历程, 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是随着公安工作重心的转移而提出的, 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解放初期, 群众心目中的公安是维护政治稳定, 维护国家安全, 防范外敌入侵, 防范国内反动残余势力和阶级敌人的破坏的专政机关。
从当时公安机关机构设置来看, 帝侦科排行首位, 政保科排行老二。
因此, 解放初期公安工作的重心显而易见。
60-70 年代, 公安工作也和其他各行各业一样处处以阶级斗争为纲, 当时虽然也以保卫社会主义建设为已任, 但主要侧重于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和人民公社化方面, 侧重于与各种敌对势力作斗争, 打击的重点对象是阶级敌人。
因此, 其主要任务强调的仍是一致对“外”的职能, 对“内”即对人民服务的职能仍然没有提到重要议事日程上来。
80 年代以后, 特别是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 以邓小平为首的党中央在总结历史经验的基础上, 确立了党的“一个中心, 两个基本点”的基本路线, 经济发展迅速。
为了更好地为经济建设服务, 为改革开放营造一个良好的治安环境, 公安机关在继续强化打击、 管理职能的同时, 服务职能也逐步加强, 公安民警的服务观念、 服务意识也随之不断增强。
21 世纪, 全国进入社会主义经济建设全面提速、 全面发展的阶段, 为适应历史发展的潮流, 党的十六大明确提出了“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宏伟目标。
为进一步适应经济发展, 满足人民群众日益增长的文化生活等方面的需要, 公安机关紧跟时代步伐, 也全面倡导并实现了从管理向服务职能的转变。
强化服务意识, 提高服务质量已成了公安机关日常工作的主要任务之一。
(二)
全面提高公安服务质量是党和政府、 人民群众的迫切要求
1999、 2000 年, 公安机关积极响应党中央和各级党委政府的号召, 分别开展了“三讲”和“三项”教育活动, 实行开门纳谏, 开门评警, 广泛深入地征求社会各界和人民群众的意见和建议, 全面直观地了解到党委政府和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的批评和评价, 真切感受到人民群众的愿望和呼声。
其中反映公安机关服务态度差、 工作效率低、 作风粗暴、 “冷、 硬、 横、
推”等方面的问题, 占有一定的数量和比例。
反躬自问, 我们公安机关, 特别是人民群众经常接触的窗口单位, 一些“冷、 硬、 横、 推”的问题也确实存在, 客观上不同程度地伤害了人民群众的感情。
“门难进、 脸难看、 话难听、 事难办”的“四难”顽症一直没有从根本上得以解决, 一些控告、 上诉、 上访案件仍时有发生, 虽然有些是无中生有, 扩大事实, 但有不少是客观存在的。
存在这些问题原因是多方面的, 但根子还在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上。
公安机关因人民的需要而建立, 赖人民的养育而生存, 靠人民的支持而壮大。
“打击敌人, 保护人民”是公安机关的职能所在, “服务人民, 回报社会”是公安工作的根本宗旨。
而公安机关只有尊重人民的感情, 用好人民赋予的权力, 处处以民为本, 善待群众, 时时以大局为重, 服务人民, 才能顺应历史潮流, 把准时代脉搏, 让党和政府放心, 让人民群众满意。
(三)
全面提高公安服务质量是贯彻“十六大”精神, 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要求
贯彻“十六大”, 实践“三个代表”, 全面奔向小康社会, 是举国上下为之奋斗的宏伟目标。
面对这一历史使命, 公安怎么办? 以人为本, 善待群众, 全面提高服务质量就是当前“十六大”精神对公安机关实践“三个代表”的具体要求。
公安机关要深刻认识当前经济建设对自身提出的新任务、 新要求, 不断总结经验, 分析形势, 理清思路, 明确方向, 牢固树立“以民为本”的理念, 结合工作实际, 组织民警深入社区, 深入群众, 及时了解人民群众反映强烈的热点和难点问题, 应民情, 顺民意, 帮民困, 解民忧, 以实际行动贯彻落实“十六大”精神, 努力实践“三个代表”, 深入开展便民、 利民、 为民服务的“三民”活动, 切实改进服务态度, 提高服务质量, 从人民满意的地方做起, 从人民不满意的地方改起, 通过公正执法、热情服务, 树立起特区公安应有的时代形象。
思考之二:
全面提高公安服务质量, 必须走出“三个误区”
(一)
走出硬性延长工作时间的误区
为将服务工作更好地落到实处, 有些单位采取硬性延长工作时间的做法, 如规定公安户证、 治安、 消防等窗口单位下午工作时间延长到 XX 点, 中午不关门, 星期六、 日正常上班等等, 在办证高峰期或遇特殊情况, 适当延长工作时间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也并非万全之计, 提高服务质量的关键不在于时间, 而在于效率。
硬性规定星期六、 日办公, 实际效果并不理想, 因为星期六、 日很少有群众来办事, 星期六、 日加班的民警, 星期一、 二又要补休,这样既浪费警力, 又加大了正常上班时间的工作量, 人为地造成一种恶性循环。
因此
, 在民警本来已加班过多、 警力紧张的情况下, 只有在工作效率上下功夫, 做文章,才能在有限的时间内超额完成工作任务, 才能从根本上解决问题, 才能使公安服务工作步入良性轨道。
(二)
走出盲目提倡微笑服务的误区
上级公安机关从服务群众的大局出发, 提出民警微笑服务是对的, 但民警本人要正确理解, 要把公安机关“严格执法, 热情服务”的职业要求与商业领域“服务上帝, 微笑经营”的纯商业运作手段严格区分开来。
公安机关的服务固然需要微笑和热情, 需要警民融洽, 但并不是一味地讲究微笑热情, 一味地照顾警民关系, 公安机关除服务群众的职能外, 还有管理方面的职能, 管理要严格管理, 办事要依法办事, 服务也要按原则服务。
商业产品可打折
扣, 按 8 折或 7 折收费, 公安执法是没有折扣的, 公安机关该服务的就要服务, 该微笑就要微笑, 但涉及到执法环节, 就不能以密切警民关系为借口, 以微笑服务为晃子, 一味迁就照顾, 一味委曲求全。
总之, “严格执法, 热情服务”才是微笑服务的本质所在。
(三)
走出随意扩大承诺范围的误区
为提高服务质量, 公安机关向社会公开承诺并自觉接受群众监督是非常有必要的, 但承诺也不是随意的、 无原则的、 超范围的承诺, 也要有理、 有据、 有节。
笔者认为要把握好几个环节:
一是涉及到多个环节、 多个单位的, 只能承诺自家的工作时限, 但整个流程的时间承诺可以向群众说明; 二是只涉及自己一家的承诺, 就要言出必行, 承则兑现; 三是一定工作日内无法完成, 上级又没有明文规定的, 也不要一时取悦群众而随意作出承诺; 四是涉及一些社会问题、 一个单位无法完成的, 不能为了得到上级表扬等其他目的而随口承诺。
如“有困难找警察”, 他有经济困难、 有征用土地的困难、 有找工作的困难……等等, 警察能解决吗? 所以, 承诺也要有一个“度”, 否则会适得其反, 一者难以取信于民, 二者给自己带来无谓的压力。
思考之三:
全面提高公安服务质量, 必须实现“三个转变”
(一)
思想认识上从管理职能向服务职能的转变
以前, 公安机关内部普遍存在一种倾向:
重打击、 严管理而轻服务。
服务意识不强,服务质量、 工作效率不高, 就会引起人民群众的不满, 就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群众参与社会治安的积极性。
因此, 公安机关首先要从认识上实现从管理向服务的转变, 而要实现这个转变, 必须从四个方面入手:
一是强化宗旨意识。
维护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 是公安工作永恒不变的主题。
提高服务质量, 首先要从思想上强化宗旨意识, 弄清“谁叫你管理, 你为谁管理”的问题, 换句话说, 就是“你拿谁的俸禄, 拿了俸禄为谁工作”的问题; 二是增强法制观念。
影响执法质量的因素是多方面的, 而解决对执法的认识问题则是前提和基础。
执法观念直接影响到执法行为, 关系到管理和服务成效。
为此, 必须把强化法制观念作为提高“服务质量”的切入点, 引导广大民警牢固树立法律观念; 三是具有创新思维。
只有具备较高的思想水平, 才能有高质量的服务行为。
突破服务群众的表面化、 简单化, 深化服务群众的内涵, 更新服务手段, 转变工作方式等等, 都有赖于有先进的服务思想作为基础和前提; 四是坚持求实精神。
提高服务质量, 不是靠口号喊出来的, 而是靠行动做出来的, 没有求实的精神, 没有真心实意的实践, 就不存在高效的服务质量。
因此, 提高服务质量, 归根到底, 不在说, 而在做。
要真正从思想上树立起宗旨意识、 执法观念、 创新思维和求实精神, 我们的服务行为才会更自觉, 服务质量才会更高。
(二)
工作态度上从“你求我办”向“我为你办”的转变
同一件事情, 不同的民警办理, 可能会出现两种不同的结果。
有的民警, 服务周到,办事热情, 能办的马上办理, 不能办的耐心解释, 说明原因, 就是办不成, 群众也会毫无怨言, 甚至会感激他。
相反, 有的民警, 对待群众语言粗暴, 动辄训人, 恶语伤人, 即使为群众办了事, 群众并不领情, 甚至意见很大。
究其原因, 就是一个态度问题, 前者本着“我为你办”的态度, 处处积极主动, 而后者却俨然摆出一种“你求我办”的态度, 高高在上, 盛气凌人, 当然会导致两种截然不同的评价。
当前, 民警中服务态度方面存在的问题主要表现在对待群众“冷、 硬、 横、 推”:
“冷”是指对待群众态度冷漠; “硬”是接待群众态度生硬; “横”是指态度蛮横; “推”是指办事拖拉推诿。
要根除这个久治不愈的顽症, 就必须要抓住当前开展的“大讨论”等有利时机, 通过全警动员, 深入查摆, 集中整顿等有力措施, 进一步规范民警的执法、 办案、 管理、 服务行为。对因态度不好, 严重影响警民关系, 造成一定后果的民警, 要给予必要的批评或处分, 极个别思想品质不好, 服务态度恶劣, 造成严重后果的要坚决予以辞退或调离公安机关。
同时,对服务态度好、 群众满意、 有一定工作实绩的民警特别是窗口岗位上的民警, 要给予奖励,甚至提拔重用。
总之, 通过正反两方面的典型, 以点带面, 全面促进服务态度从消极(你求我办)
到积极(我为你办)
的转变。
(三)
工作要求上从完成任务向优质服务的转变
笔者认为服务可分为优质服务、 一般服务和劣质服务三大类。
高质量的服务应具备主动、 及时、 周到等几个标准。
对毗邻港澳、 处在经济改革前沿的深圳特区公安机关来讲, 要达到以上标准, 就必须倡导快捷、 高效、 优质的服务, 改变过去以单纯的完成任务为工作目标的传统做法。
要实现这个转变, 首先必须时刻站在人民群众的立场上, 以群众赞成不赞成、群众满意不满意、 群众拥护不拥护为基本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其次是处处换位思考, 将群众的事当成自己的事去办, 想群众之所想, 急群众之所急, 不违民意, 不伤民情, 抛弃私欲,秉公办事, 能办的事情马上办, 能帮的事情尽快帮。
再次是注意工作方法, 经常与老百姓沟通, 互相了解, 互相信任, 互相支持。
同时要把人民群众与极个别刁民区分开来, 正确处理好各种人际关系。
总之, 只有对群众倾注深厚的感情, 彼此之间才能达到心灵的沟通, 才能产生强烈的共鸣, 才能完成高质量的服务, 才能有群众满意的评价。
思考之四:
全面提高服务质量, 必须做到“三个提高”
(一)
注重政治素质的提高。
提高服务质量, 必须把民警政治素质建设摆在首位。
江泽民同志曾指出, 提高干部队伍的政治素质是当前一个刻不容缓的任务。一个人政治不合格,缺少政治敏锐性, 缺少大局观念, 缺少宗旨意识, 就不可能自觉地为民服务, 所以方向决定志向, 觉悟代表服务, 政治上的素质影响着服务上的优质。
如何提高民警的政治素质, 形成正确的价值观、 人生观和政治取向是队伍建设的长远问题, 特别是在深圳经济特区这个全国改革开放的前沿阵地, 公安民警面临着市场经济、 外来文化、 西方思潮等方方面面的冲击,时时刻刻都在承受着各种消极因素的考验, 思想意识形态极易变化波动, 没有正确的政治立场, 就极易在改革开放的大潮中迷失自我, 助长各种不正当欲望的滋生和膨胀。
(二)
注重业务能力的提高。
近年来, 人民群众对公安机关和民警的意见大多集中在服务态度差, 工作效率低, 作风粗暴和执法不严不公等方面, 究其原因, 除宗旨观念和服务意识这个根本问题外, 仍有一个非常重要的问题就是业务能力不高。
不会说话, 不会办事,不懂待人接物的基本礼仪, 态度当然不会好; 不懂业务, 不具备本职工作所需要的水平能力,效率当然不会高; 不懂法, 甚至连法律文书和笔录都不会做, 执法当然不会严格公正。
因此提高业务能力是提高服务质量的重要环节。
(三)
注意服务形象的提高。
提高服务形象, 应从每个人做起, 从平时做起, 从点点滴滴做起。
比方说:
一个窗口服务民警, 平时头发散乱, 不修边幅, 衣着不整, 形象太差,
就是服务再周到, 工作再热情, 在人民心目中都会大打折扣, 因为人民群众从孩提时代起都对人民警察心存一种敬仰, 认为人民警察是行为的表率, 体现着惩恶除害、 执法如山的良好形象。
所以, 我们要注意通过提高民警的整体素质和能力来带动整个形象工程的建设, 加强警察文化建设和警察礼仪建设, 通过学习、 教育、 培训提高警队形象。《“立警为公, 执法为民”心得体会之一》
篇四:坚持执法为民心得体会
dquo;发扬传统、 坚定信念、 执法为民” 主题教育 心得体会(二)5 月 20 日 , XX 区政法委( 司法局)
组织观看了 《中央政法机关光荣传统教育报告会》。
认真学习周永康书记在报告会上的重要讲话,倾听兰州军区原副司令员 董占林、 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原院长戚发轫、 江苏省信访局原巡视员 张云泉和福建省龙岩市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 公安局局长郭韶翔等同志在会上所作报告。
四位英模诠释了 四种不同的人生。
报告分别结合战火纷飞的革命时期、 如火如荼的现代化建设时期和大刀阔斧的改革开放时期及自 身工作实际, 深刻讲述了 中国共产党成立 90 年来的光荣历史; 历史和人民对中国共产党的伟大抉择; 坚持社会主义道路、 坚持改革开放具有的划时代意义; 作为共产党人的付出与骄傲。
他们是精神旗帜, 是时代楷模, 是民族精英, 是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光辉典范, 是中华儿女的骄傲。
在他们身上, 集中体现了中华民族的优秀品格, 体现了时代精神的本质内涵, 体现了中华人民的光荣传统, 闪耀着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灿烂光辉。他们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模范实践者, 其理想信念、 思想品质、道德追求、 精神境界是我们宝贵的精神财富。
作为一名 新入门的工作人员 , 我正处于学习成长阶段, 这次“发扬传统、 坚定信念、 执法为民” 主题教育活动, 无疑给我一次学习良机, 对我今后的职业生涯也将有重要的指导作用。
我认真对照工作,进行了反思, 体会如下:
一要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88 岁的老英雄原兰州军区副司令员董占林, 参加抗日 战争、 解放战争时期浴血奋战, 坚定共产主义的信念和崇高理想。
78 岁的老院士原中国空间技术研究院院长戚发轫,从新中国第一颗导弹爆炸, 到神舟载人飞船升空, 在新中国科技战线,他几十年如一日 , 回报祖国母亲; 江苏省信访局原巡视员 、 全国优秀共产党员 、 全国劳动模范、 全国道德模范张云泉, 坚守信访岗位二十六年, 为了 信仰和理想, 他用一身正气, 实践着共产党员 的宗旨, 在党和人民群众之间驾起了 一座坚不可摧的连心桥; 福建省龙岩市市委常委、 政法委书记、 公安局局长、 全国公安一级英雄模范、 全国劳动模范郭韶翔, 他是群众贴心人, 坚持有警必接、 有难必帮、 有险必救、有求必应, 他对人民的忠诚始终如一……也许他们各自 的事迹不一样,但他们都有大义凛然、 无私奉献等共同特点。
行动来自 于思想, 而一个人思想境界的升华, 必定离不开坚定的理想信念和正确的人生价值观。自 古以来, 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能引导一个人走正道, 有大爱、 树大义、留英名; 而错误的人生价值观, 则往往害人害己, 导致悔恨。
加强自 身的修养, 树立正确的人生价值观, 努力做一个高尚的人、 一个纯粹的人、一个有道德的人、 一个脱离低级趣味的人、 一个有益于人民的人, 只有这样, 平凡人才能真正理解英模精神, 也才能真正学英模、 见行动。
二要用心热爱工作和生活。
一个人活得有热度、 有深度, 才能在关键时刻挺身而出, 勇挑重担。
我们学习英模, 不仅要学习他们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 豁得出去, 用智慧、 鲜血维护国家尊严、 公平正义和社会秩序的英雄举动, 更要学习他们在干事创业中沉得下身子、 耐得住性子、
守得住清贫的高贵品格, 学习他们面对困境坚忍不拔、 顽强拼搏、 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
作为一名司法所人员, 在司法所所长的领导下, 完成好岗位职责。
协助指导管理辖区内人民调解工作; 落实辖区的社区矫正、归正人员安置帮教等工作; 落实辖区依法治理、 普法宣传及法制教育工作任务。
用兢兢业业、 踏踏实实的工作作风为社会建设添砖加瓦。
三要勇于承担社会责任。
每次在网络上用“打酱油” 来逃避社会责任时, 我的心里总会泛起忧伤。
我时常会想自 己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漠视身边发生不平的事情, 是从什么时候开始抱守置身世外的态度,是学习成长的结果吗? 年少无知时我会为社会发生的不平事慷慨激昂, 现在的我却陷在“路上摔倒的老人该不该扶, 扶了 会不会被人家冤枉” 的思想困顿中。
通过这次学英模的活动, 我突然觉得自 己非常渺小、 卑微, 我为什么不发扬螺丝钉精神, 在自 己的平台上站好岗。学习英模, 勇于承担社会责任不仅是个人的事, 更是全社会的事, 需要我们努力营造浓厚的氛围。
篇五:坚持执法为民心得体会
发发发定信念发法发民主发育心得一教体会信仰是什发迷在今年公安部发防局“发发发发、 发定信念、 发法发民惘心价发发”主发育活发发展之初教自发考发一下自己的信仰是否缺失或偏并前天者看了发发比十分强烈的新发几笔两最新一期《求是》发志封面“发代先发”刊登**省原**地委发发发善洲在位发始发公而忘私全心全意发人民服发。退休 20 年根大山深发造林修路世前又辞将无发交发家发了一名共发人生命不息、奉国体党和发定信仰。一发是最近互发发发的另网发李发波发发近发元发政发款出逃外的丑发。
国而公安发防部发发些年在涌发大批先发典型和功臣模范的同发也出发了少作发发、腐化落的数坏堕蛀虫是人民公发善洲等受到万民景仰而李发波等却成发千夫所指仆者发发发就是信仰差发发致的不同人生。
性发强、 信仰发定人的笔一生就光明磊落、 无私奉会献党发、腐化落。
堕信仰是什发发是一哲念是发穿人的世界发的一发意发发范。个学概通俗地发是一人做什发和不做什发的根本准发是发判和指发自个己行发是非的行发指南。用形象一点的比发信仰是指引人生的与航、 是人的行发准发。
因此人的信仰正灯人的日常行发和人生走向至发重要尤其发于我发发防官兵的成发至发重要。近年公安发防部发每年都发发发立“发人核心价发发”发一主发几深入发展育活发发引发官兵发立正教极局委再次部署发展以“发发发发、 发定信念、 发法发民党发发”发主发的育活发发发发民固发发略和部发全面建发不教将利提供强大精神发力和牢固政治基发。
前当80 后、90 后官兵和大生干部比例逐年上升学防部发主。然而之伴的是体与随也相发“年发化”部分官兵在市发发发的影下人生发、价发发发生发化甚至响大增强。如何发发些官兵发立正的人生发、价发发和发一步发定政治信确仰发就成发新发期部发思想政治工作非常发迫而发发的发发和任发。
发期以西方发发发力、 反发发力、 民族分裂发力以及其他各发反社来发发一直发中共发发行着各发形形色色的攻发、 破国党除在政治、 发发、 发事、 文化、 外交等方面的发攻和破方式和手段往往是通发渲染和鼓吹西方发本主发主、人发等发我民特发是大国国广信仰破。早在上世发坏个50年代美国www.2src.com 就发发中国制定了一 《十发令》 赤裸裸地宣个条发他发的年鼓他发发、蔑发坏青励藐有有信仰没的信仰是正你发是发发是发定发是确你行发人核践者发发全笔官兵有必要先发心体。
离魂发之灵发一发是触他来扎辛勤发造的万发森林毫无保留数不止的高献家发发困发国**省情发尚发发政局官鄱阳和罪犯。发什发同发是共发发同发党党发、 信仰缺失人就虚性发发享会否、 发定否发一与确与个的人生发、价发发。今年部确践行发人核心价取得新发断成发公安发并前部发官兵的思想政治发悟当发和各发不良社冲曲走发路、犯发发的可能性大扭思潮的会主发会、 分裂和侵发活发之外更发秘的坏家所发的自由民国发行发期的思想侵发、坏少年群青体“要发一步公发背并量用物发尽他发原弃引发和所受的称来来
思想他发发发的价发发毁发他发的信仰。”面发发发的巨大发发我发每一人特发是革命发人必发保持国清自己的信仰高地不能发发人的发发得逞。
决下在社生活以及我发的部发警发中当会发、 价发取向偏移、 金发享发至上、 思想道德滑坡、 行发方式失范、 人发交往发味、发我发念淡薄、发斗精神退等不良发象而发些正是今年减我发部发发发发展“发发发发、发定信念、发法发民育活发所要面发和发正的发发也是我发每一位发防官兵需要考量自教己信仰的发发因素。
然考量自己的信仰需要非凡的勇当的无畏发著。那发在本文的最后发我发一起朗发大发的发作 《仰望星空》 共勉学来吧深邃无发的理发我苦苦的求索、 追真发的发而光发那永恒的发发发我心中燃起希望的烈焰壮雷” 育特发是共发主发教育发之要利用所有的发源教破个来坏中醒的发发和高度的警必发守住惕发存在部分政治信仰发确行发人核心价发发”主发践、 豁的自省和追求家温宝是那发寥廓而它……仰望星空随理气达真发理发察同发“仰望星空是那起春它响发发发发发定信念发法发民主发育心得二教体会发发发发、发定信念、发法发民”育发活发心得教践
发迎接中发法发民”的主发到了多也收发了很些心得和感受。
一、发发发发
“巍巍井发山发亘着发发的发光宜人的命事迹成发令世人敬仰的发色革命深切的到共和体会的幸福生活是无作发一和平年代成发起个之不易的革命发利成果努力来相发合熔发成新的发代精神形成民族凝聚力激和发社的建发中努力搏、勇于发取会拼我发加发次活发的同志在发委参入宣誓面发发念碑重党亡魂期待的目光。那一刻自己心中发共发主发的信仰更加发定发那面发发的旗也有了更深的理解。党共发育发教成立活发和理想信念践多。
下面我就很国党90 周年我局发展了“发发发发、发定信念、育。通发发次教三方面发发我此次从发我学学学发的一百里”井发山 中候更因它独圣的发生之不易同发更深刻的来革命前发用生命和发血发数的中共发一名法官我发倍加珍惜发来党井发山精神和将革命的发发不发有人发发的革启育活发我更教体会的”发句发的分量。数—国特的发史背景和地。
发次井发山发色气到“我发国来发俱发的发代品发我发在新发期励与主任发发誓发我发感受到无党的引发下再一次发行了会入静革命英烈温数
二、发定信念
通发发井发山发史的深入了解我被发入那段令人发忘的发月仿佛发眼目睹了那烈的斗发面感受到了我发惨争想交发和斗看到了以毛发发发代表的革命先发发定理想信念争孜孜不倦地探发中人民解放之路的发斗发程发略了毛发发等发发国高超的发事才能他发指发中工发发发依国持硬是在人少、 武器差、 缺乏发发的劣发下取得了一数发事斗的发利发发了发发和根据地人民克服发人封发所发争粮、 缺少发、 物发端发乏等困发以医极寂寞等常人发以想象、 发以忍受的折磨和考发发就了一发特发能吃苦特发能发斗的本发。存在的激烈思党内发将根据地人民的无私支靠又一个的缺衣少个来人的毅力发发发发、 寒冷、 疾病、惊
革命的先烈用他发的生命和发血发作发一名新发期的人民法官我发手中握着人民发予我发的发利更发发到什发叫“取之于民用之于民”更发发体会用不辜发先烈发的付出期待。运与了我发今天的幸福生活来重合法予以慎并
三、发法发民
恪守法官发发道德
三月九日我发发着一身的疲发但仍于高昌革命发念发。
在那里我发再一次发受了一次革命的洗神的洗在那一发解放南昌发而发解放全中礼个个的塑像前我发身着法官制服面发敬畏发他发表敬意。走发庄发发穆的发念发里通发发解发的一次次生发且深入解我乎窒息发革命英烈几我发发今天之不易的生活未珍惜而痛心更发自己作发一名人民来的法官心中所承托的天平而感到发任重大。
愧发于胸前的发于人民的信任愧发于先烈愧发于法官发的路上我一次次地陷入深思一人如果有理想信念有精神支柱发必走向个没没发发的心情瞻仰了南礼而发牲的英烈国了无比崇高的达昂一次精出的发浅生命而置之度外的付出而感发发弃徽愧国呼。
在回家民族、 一个发。沉高的个尚称家、 一发发、 一个个国
新发期新发段作发一名人民的法官一定要弘发井发山精神依群把人民群的利益发发好、 发发好、 发展好才能得到群靠众众衷心发发和支持。今天中共发国党家的大发肩发着发最大人民发利益的重任我发每广刻牢发自己的发史使命发持理想信念不发发发持发苦发斗发良作发不发发发持密切发系群不发发发持全心全意发人民服发不发发众能服发社发井发山精神在我发共发会名人民的法官,要发格依法发案恪守法官发发道德公正发利不发发、利、情所干发法律之上自发发发法官形象发社出发有的发无愧于法官发光发的献个众国已成发发政手中握有管理共发个党人要发党己所尽人心中永存。同发作发一党发定和发发发展做会呼。称
“发发发发、发定信念、发法发民”主发育心得三教 4 月1日我院发发宣发主发育发施方案教发发展好主发并育发行了反思我教育作教了发发部署。
发发前发发发发、 发定信念、 发法发民主发当体会一、发发发发就是保持“的点几发必”培发发主发情发。两个国我发的祖是一人口个多、 基发薄弱的众家。
各发发源的人均占有率大国“少”的矛盾发与情我发必发保持“国两个人发的眼界发发了在西方发来与的发发和落后发力博小有成就。面发发拼少人也地起了“高消发”、 “洋消发”。
我发每悄悄搞中一发家是一大家庭。国个当你随疼地浪发掉一发发、 一滴水、 一度发的发候发发国大低于世界平均水平。
发“多”民发发的发展发国发必”。
改革发放了发多困发。
面发发发的来年30家的比发中看到了自己达国家的生活方式不达国人都是个当你吧国家国便地掉一发发发毫不心扔真地想一想不只它就要发系到一人发发系到整家。
然深深地发着祖既。国你个它两个个国发发发良发发保持“发必”勤发建二、发定信念就是培育崇高的理想信念。信念的力量在于身发逆境能发助发起前发的发帆信念的发大在于遭遇不发也你鼓起生活的勇。
发定的信念是永不凋发的你气定信念是“三至上、 四忠于”。
崇高而发定的理想信念是人生个个不懈发斗的精神支柱是指引人发沿着正能召发。
发察人发玫瑰道路前发的确塔。理想灯信念发定才能矢志不地身于发察事发而不畏发发困苦才能永献气 昂发察官的发彩。葆行“三至上、 四践个发法发民的基本价发取向是发持以民发本彰发人文发发发发渝发以发察人发发而无怨无悔才能始发保持蓬勃朝、 发发发 、 浩然正气抵御各发腐朽思想侵发永气三、 发法发民是发察人忠于”的具个发。体体民所用、 情发民所系、 利发民所发。
发察工作中发发民所用要发正发法目的把尊重和保障公民的合法发益置于更加突出的位置情发民
所系要发正发法感情发立正的发力发、地位发、利益发克服特发确思想和道作发利发民所发要发正发法宗旨充分发发发察发能发发霸在在发人民发利益。主发育括一句发知悉昨天的事干好今天的事走好教概明天的路。借此发发打造舒城发察人发发发骨发发察事发发新的篇章写人生价发发演发稿我发一路发雨兼程地走发去的发发已发定格。
追发往昔发然有发多要把握的或已滑来一切的一切都无法重发。人生有彩排所发行的都是发发直播。我想人——没生重要的不是能力而是性格不是成功而是价发不是落要珍惜的或已发发发发了多少人而是你追求的我发发是发发的站在发代的前沿呢承发任的追求。理想就是航发。只有了航发会担有保发柯察金那发发全人发的解放没有理想。我想在坐的各位没醒地发发到今天坐在发里不是我发人生的发宿。
不发足于发在并使不能成功也能享受其中的快发幸福。志存高发身发发与发发发刻发自己的理想而发斗我发也不发半点的发憾会最大悲哀莫发于心死”信念就是支柱。一人个就发失了意发。有人发人的一生百分之五是精彩的百分之五是痛苦的而发人世之发你离有多少人发发了那发什发发的人生价发才是我发发你有发发人生价发的理想有发督的人生信念有发社当我发的航船才能发向彼岸的港口发然像我发发一介凡夫俗子事发而努力发斗的发大抱发。但人活一世不能也有那一位安于发没状不追求断即的我发尤当有那一位甘于平庸没。
我发发发清发发 日发激烈的发代个争发人世。发发住那句发“人生离有信念他就没送了精神的支柱人生也断外百分之九十另是平淡的人发往往被百分之五的精彩发惑着忍受着百分之无的痛苦而在百分九十的平淡中度发。
我想有发定的信念注定不能那百分之五的精彩而要承受更多的痛苦。
发稼没体会先发振超王发友海发-发勒勇敢前发。
发任就是发束人活在世上不是发所欲发发社一切先发人物无不以发定的信念激自己在坎的人生旅程上坷——励当发。
人生的价发不在人生的舞台真的发任发会到人生的找成发我发人生理想的发宿。
无有杰出发数上。而在我发今天所扮演的角色中发去的发发再光彩也是一束凋发的花发今天的生活发平凡却是一把充发生命力的发子。人生定位在里心里哪走人生发度是什发理想信念发演。
明天的我当将会怎修发兮 吾上下而求索将的人无不以发社献的发任会鞭策自己发来的坐发发人生路发在里发着路发一直装哪富多彩的。
路漫漫其发发然答案是丰
根据中央政法委的发一部署和公安部究制定了 《公安部直研施方案》下发通知作出发发...
篇六:坚持执法为民心得体会
行政执法心得体会三篇精选行政执法心得体会 1
行政执法对于维护百姓的利益,维护政府的形象都能起到积极的作用。随着区域经济竞争进一步激烈,以提高城市综合竞争的高度,对行政执法工作提出了更高更新的要求。这就要求我们在工作中强调文明执法,改变工作态度,转变执法理念,增强文明执法意识,坚持以人为本,依照法律法规执法,坚持教育与处罚相结合,坚持严肃执法与文明执法相结合。
一、坚持以人为本,实施人性化执法。每一名执法人员都必须把自己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与广大群众的利益相联系,在态度上热情温和,在语言上规范准确,在行动上合法得当,不能在执法中有违法和粗暴野蛮行为,切实做到文明管理、热情服务、以理服人、以情感人,实现在文明中执法、在执法中文明的目的。
二、端正服务思想。执法人员要始终怀有对国家法律的忠诚信仰、对事业的执著追求,本着执法为民的宗旨,逐步与执法对象由对立关系变成合作关系。
三、规范服务程序。在查处违法行为时,多运用宣传、教育的方式,做到文明用语在先、亮明身份在先、指明违法事实在先、权利告知在先,在工作上充满真情,在环节上规范清晰,使违法者心悦诚服,减少行政执法工作的阻力。
四、加强执法队伍建设。在当今知识爆炸的时代,知识更新的.步伐不断加快,在这种情况下建立学习型执法队伍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凡是时代发展的新知识,都是执法人员应该学习的内容,这就要求在学习中要投入更大的精力,与时俱进,不断开创学习研究的新领域。
精选行政执法心得体会 2
一、做“文明城市”的守护人。始终保持与时俱进的精神状态,切实扛起“守护一座城”的重任,坚守“白+黑”、“5+2”模式,维护市容环境、取缔流动摊贩、
清理占道经营、维持道路秩序、开展截污纳管、查处违法建筑等。以打造最具幸福感城市为使命,以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为追求,突出“城市管家”的自我定位,贯彻“721 工作法”,践行“妈妈式服务”,着力提升城市形象、营造宜居环境、改善民生福祉。
二、做“和谐社会”的使能者。响应区团委号召,传递青春正能量。组建志愿者队伍,发挥青年先锋作用,开展“暖冬活动”、“垃圾分类宣传活动”、“捡垃圾”、“节能减排”、“河小二”、“治水小分队”等各种志愿者活动,持之以恒、锲而不舍,弘扬志愿者精神。我们要内外兼修,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传统美德,带头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像“小太阳”一样散发光芒,传递正能量。
三、做“改革创新”的实干家。深刻把握“干在实处永无止境,走在前列要谋新篇,勇立潮头方显担当”的新要求、新使命、新期望,真正把贯穿“八八战略”的科学方法论作为干事创业、攻坚克难的“金钥匙”。不忘初心、牢记使命,秉持浙江精神,开拓创新、砥砺奋进、干在实处,以“狮子型”干部为榜样,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拼劲、狠劲和韧劲,矛盾面前不躲闪,挑战面前不畏惧,困难面前不退缩,有作为敢担当,用干部“辛苦指数”换群众“幸福指数”。
作为新时代的青年,我们秉承优良的民族精神,凭借岁月赐予我们的年轻臂膀,以满腔的热血投入到城市管理中。让我们的青春在奉献中燃烧,在燃烧中绽放耀眼的光芒;让我们用无悔的青春,将“担当”的火炬永远传递下去!
精选行政执法心得体会 3
依法行政是指行政机关必须根据法律法规的规定设立、并依法取得和行使其行政权力,对其行政行为的后果承担相应的责任的原则。其本质是依法规范、约束行政权力。在实践中提高国家公务员的依法行政能力,需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转变观念,培养法律意识
法律意识是人们关于法律现象的思想、观点、知识和心理的总称。根据法律意识主体和水准的不同,法律意识可分为一般性法律意识、理论性法律意识和职业性法律意识。一般性法律意识主体是普通公民,是由普通公民在日常生活中根据个人生活经验和所受法律教育的影响,自然形成的法律意识。理论性法律意识是从事理论研究者通过对国内外法律进行研究而形成的较为全面和深层的法律认识。而职业性法律意识是指具体法律工作者的法律意识。国家公务员的法律意识属于上述职业性法律意识的一种类型。国家公务员的法律意识通过各种方式和渠道广泛影响于社会,形成一种无形力量,作用于众多的普通公民,从而影响着人们对法律的态度和看法。由于行政活动几乎遍及整个社会的各个领域,行政机关的形象和国家公务员的法律意识对社会一般法律意识的形成,起着潜移默化的作用。它既有助于树立法律的权威和良好形象,强化人们对法律和行政机关的信任,也同样会削弱以至销蚀公民对法律和行政机关的信赖。因此,转变不符合依法行政的陈旧观念,培养国家公务员的法律意识至关重要。
1、转变“官贵民贱”观念,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识。
封建时代“官贵民贱”,行政机关及其成员与普通百姓之间无平等可言。近代民主和法制社会的建立,确立了“法律面前人人平等”的原则,使行政机关及其成员和公民处于平等的地位。在我国社会中,国家公务员与公民地位平等,主要表现在:一是,法律平等地对待国家公务员和公民。国家公务员与公民一样,必须同等地受法律的制约和限制。国家公务员也必须遵法守法,而不能游离于法律之外。二是,国家公务员与公民法律地位的平等并不要求国家公务员与公民享有和承担完全一致的权利和义务,既然政府要管理社会,它就必须拥有特别的权力。现代法治要求的并非是国家公务员与公民完全无差别的待遇,而强调的是“国家公务员不应当在普通法律上享有不必要的特权和豁免权”。三是,公民享有对行政机关的决定提出异议,并因行政行为违法而获取国家赔偿的权利。面对居于优势地位的行政机关,公民必须获得与行政机关相抗衡的权利和途径。行政诉讼和国家赔偿就是现代社会中公民寻求保护和对抗行政机关的两条重要途径。虽然国家公务员与公民平等的思想和制度已在现代社会生根开花,但由于“官贵民贱”
的封建思想残余仍然存在,加之国家公务员手握权力,在行政活动中往往处于管理者地位,也容易形成管理——服从思维定势。这种不平等观念既阻碍行政机关与公民之间的正常交往和交流,也影响行政公正和行政效率,甚至可能使政府与公民之间的关系恶化。因而转变“官贵民贱”观念,树立“法律面前人人平等”意识至关重要。
2、转变“权大于法”观念,树立“职权法定”意识
现实生活中存在的种种现象如:家长作风,以权压法,以权弃法,徇私枉法等等都是“权大于法”观念的体现。因此转变“权大于法”观念,树立“职权法定,权力有限”意识刻不容缓。
职权法定是依法行政赖以存在的基础和根据。“行政机关是法律的产儿。”行政机关的创设源于法律的规定,国家公务员的权力源于法律的授予,法律是国家公务员赖以生存的基础。与“法无明文规定即为公民自由”相反,对国家公务员而言,凡法无明文规定即为禁止。国家公务员只能行使法律明确授予的职权,否则就是超越职权,所做出的行政行为违法。因此,其权力具有有限性。职权法定和权力有限是国家公务员必须树立的法律意识。要行使权力,做出决定,必须首先看法律上是否有明确授予;同时,即使有行使权力的法律依据,还必须按法律所设定的权力范围和要求去行使,而不能为所欲为。现代社会中,行政机关的作用和地位日益提高和国家公务员享有的权力日益膨胀的现实,并不能否认“职权法定,权力有限”这一基本行政法治规则。其一,国家公务员因社会发展、社会需要而扩大了的权力,并不是自然取得的,仍然是通过法律的授予才享有的。社会对国家公务员的要求是以法律为中介得以实现的。其二,尽管国家公务员享有越来越大的权力,但并不能说国家公务员可以享有无限权力。任何社会必然有公民个人可自由生存而不受任何权力干预的空间;同时每一个国家公务员的权力无论多大,都有明确的法律界域,只能在此范围内活动。其三,虽然代议机关常用笼统的法律语言授权行政机关,但也不说明行政机关及国家公务员可以对该权力任意行使、任意解释。因为“不论授权法用了什么样的笼统语言,任何权力都应
有限制”。同样,行政机关有权制定行政法规这一事实,也不能说明国家公务员可以为自己设定权力。其一,制定行政法规的权力是被代议机关关系委任的权力,本身具有派生性。其二,它尤其要受法律优先、法律保留规则的限制。即行政法规范必须与法律规范相一致,而某些涉及公民基本权利和自由等重要事项只能由法律规定,只有法律授权,行政机关享有一定的设定权。
3、转变“人治”观念,树立“法治”意识
公务员要尚法,执政过程要把法放在首位,一事当前,先考虑符合法的要求与否。心中有法,意识才能建立起来。在行政管理过程中出现的“长官意志”、“个人专断”、“一言堂”等,都是“人治”观念的表现或变种。不彻底摈弃这种旧观念,崭新的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就无法形成。
“有法可依,有法必依,执法必严,违法必究”是我国法治的基本要求。国家公务员在进行行政活动时必须铭记在心。丰富的社会主义法治实践是培养和提高社会主义法治意识的直接前提条件。因为只有加强社会主义法治,才能纠正以言代法,以权代法、甚至以权压法、以权弃法的不正常现象,真正做到有法可依,一切按法律办事,才能建立严明公正的法律秩序,实现依法管理的治国方略;才能形成人人知法、守法的社会氛围,从而为培养社会主义法治意识创造良好的社会环境。
二、学法懂法,提高依法决策能力
1、学法懂法,依法思维
如前所述,在市场经济条件下,纷繁复杂的经济、社会活动必须运用法律手段来规范、引导和调整。我国的法律法规绝大多数都是由行政机关来实现的,国家公务员能否依法行政、依法办事直接关系到依法治国进程。因此,行政机关领导干部及执法人员必须高度重视和提高自身的法律素质,采取有效措施学法、知
法、懂法。
邓小平指出:“加强法制重要的是要进行教育,根本问题是教育人。”对于国家公务员而言,同样要通过教育的途径来提高其法律素质。一是,对国家公务员进行深入的法制宣传教育,使其理解认识到法的本质和精神、权力的来源与本质、依法治国的意义及途径、依法行政的内涵及重要性等内容,从而提高其思想认识,增强其法律意识和法制观念。由于历史及现实原因,这往往需要付出更大的努力。二是,对国家公务员进行定期或不定期、集中而有序、短期而持久的依法行政能力培训。通过培训,增强法制观念,使国家公务员知法、懂法,进而守法,特别是按法定权限、程序和规则实施行政活动。三是,广大国家公务员还需自觉刻苦钻研法律,提高依法行政素养。
2、统揽全局,依法决策
依法决策是依法行政的根本。决策正确有利于行政活动的顺利进行,决策一旦失误,所有的行政活动将归于无效,甚至带来负面效应。
实行依法决策,关键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一是决策程序法定化。依法决策程序过程必须有法律的明文规定,确保决策在程序上具有过程的公开性和公众的广泛参与性。二是决策内容透明化。决策内容透明化就是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按照法律制度、法规和程序行使权力,决定涉及整个社会的公共事务或其他有关事务时使社会全体成员可以有效地了解行政体系的活动,明白重大决策的产生机制、原因和条件,从而有效地监督行政活动。三是决策过程高效化。行政机关及其国家公务员在进行决策时一定要严守时限要求,使行政效率得到提高,从而避免以权谋私,侵权渎职等现象,减少行政管理工作发生失误、国家利益遭受损失,避免可能产生拖拉推诿、互相踢皮球之类的官僚主义现象,维护国家行政管理的权威性和效力。四是民主参与制度化。凡重大决策都要注重听取各方面的意见特别要征询有关法律专家的意见,以保证决策的长远效应。社会主义民主与社会主义法制是不可分的。民主参与制度化,从而使所定决策不因领导人的改变而
改变,不因领导人的个人看法和注意力的改变而改变,有利于决策的稳定性和权威性。五是决策科学化。科学的决策最基本的要求,就是决策要符合实际情况。具体说来,科学的决策,首先是应有明确和正确的目标;其次是决策的结果能够实现;再次是实现决策目标所耗费的代价最小;最后是决策执行后的副作用降到最低。六是决策责任明确化。谁的责任谁承担,可以引导决策机关加快和完善决策立法,明确决策范围和决策责任,从而避免“首长工程”、“献礼工程”、“胡子工程”、“样板工程”等。七是健全决策反馈机制。对以往的决策进行定期反馈,可以满足修正和完善决策的需要,而且更可以为后来者提供经验教训。
三、恪守行政道德,打造“责任行政”
1、遵守行政道德,奉行公正廉洁
行政道德是指行政人员在行政管理活动中的行为规范的总和,它是维持行政主体与行政相对方之间的合理、正当关系的原则和规范。在现阶段,出现了国家公务员知法犯法和行政失当的现象,其中一个重要原因是国家公务员缺乏必要的道德修养,行政道德意识淡薄。由于行政主体行使的是国家权力,因此人们对其期望和要求都很高,他们也理应承担更多、更高的义务。行政主体对行政道德规范的违背,可能招致党纪、政纪的处分甚至民法、刑律的制裁,因此,推进行政道德规范法制化进程迫在眉睫。行政道德规范法规的内容应包括:国家公务员行政道德规范;国家公务员行政道德教育、培训制度;监督行政道德规范执行的专门机构;违反行政道德规范的责任方式等。
国家公务员...
推荐访问:坚持执法为民心得体会 心得体会 执法为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