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习最美公务员心得8篇学习最美公务员心得 最美公务员优秀事迹学习心得 近日,《人民日報》刊發《“最美公務員”人選公示》,選樹了恪盡職守、實績突出、清正廉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习最美公务员心得8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学习最美公务员心得
公务员优秀事迹学习心得近日,《人民日報》刊發《“最美公務員”人選公示》,選樹了恪盡職守、實績突出、清正廉潔的公務員標杆,社會廣泛贊譽的“美”的榜樣。“最美公務員”有很多特點和特征,但最鮮明的特征是他們始終秉持人民至上的理念。
人民至上,首在心中有民。公務人員處理公務,就是站在人民立場,自覺踐行根本宗旨,以工作實際成效增進人民福祉。尤其是廣大黨員干部更要自覺悟初心守初心、踐初心,用黨風廉政建設實際成效和自身修煉的成果,高質量推動經濟高質量,提升人民群眾的獲得感、幸福感和滿意度。
人民至上,要在心中有黨。“善莫大於作忠”。對黨忠誠,是公務人員的政治品質和政治生命線。如果這一條不過關,其他都過不了關。作為一名新時代公務員,仍要像焦裕祿、谷文昌同志那樣,牢記使命、忠誠堅定,心中有黨、愛黨護黨。切實擔負起重大政治責任和特殊歷史使命,任何時候都不模糊、不動搖、不放鬆。
人民至上,貴在心中有責。一直以來,公務人員的所做的一切事務,就是始終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發展思想的具體行動,都以順乎民心、一心為民為標准,推動一地一隅發展。當前,公務人員忠誠踐行以人民為中心的思想,必須與貫徹落實黨的十九屆五中全會精神結合起來,前看標兵回看追兵,練就謀事、干事、成事的真本領和擔責、擔難、擔險的寬肩膀,推動地方、行業高質量發展。
人民至上,止在心中有戒。公務人員所處的特殊位置和承擔的重要職責,決定了必須把“有所為、有所不為”作為工作的首要原則和本色品質。
特別嚴防“燈下黑”,著力打造忠誠堅定、擔當盡責、遵紀守法、清正廉潔的發展“橋梁”和“根基”,以過硬的素質能力肩負起新使命和新任務。
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亂?失民心而已!“最美公務員”皆以“人民至上”為珍寶,唯有把民心作為最大的政治,練就功夫不放鬆、服務群眾不懈怠,全力厚植政治基礎和群眾基礎,才能不斷開創執政新局面新高度。
12 月 6 日,中组部、中宣部公布“最美公务员”评选结果,刘立飞等 32 名同志最终确定为“最美公务员”。他们在抗击疫情中奋战拼搏、在防汛抗旱中冲锋在前、在脱贫攻坚中坚守初心。他们以实际行动展现人民公仆本色、诠释“为人民服务”精神,告诉广大公务员何为“最美公务员”。
争当“最美”,艰难困苦、玉汝于成。成大事者,必定是不畏艰难险阻、奋起而搏之。干事创业从来都没有轻轻松松、敲锣打鼓就能够成功的。只有艰苦奋斗、勇敢迎接前进道路上的各种困难、战胜各种风险挑战,才能抵达目的地。“最美公务员”刘叶阳,2022 年辞别怀有身孕的妻子和 3岁多的女儿,赴贫困村马鞍山村担任“第一书记”,一干就是 4 年。凭着一股坚韧的干劲,在他的带领下,山腰上的马鞍山村不再是昔日的穷山沟,成功入选“中国乡村旅游模范村”。
争当“最美”,术业有专攻,提高专业能力。在今年抗击疫情的过程中,“最美公务员”钟毅,作为浙江杭州市一名公安干警,带领其团队加班加点设计开发“城市大脑·新型冠状病毒防控系统”,于 48 小时之内完成开发并投入使用,使得“健康码”由杭州迅速推广至全国,为控制疫情发展贡献力量。“健康码”的迅速投入使用,最关键在于钟毅团队的专业本领扎实过硬。要加强学习、积累经验、增长才干,自觉向实践学习、
拜人民为师。要沉下心来干工作,心无旁骛钻业务,干一行、爱一行、精一行。我们在平时工作中,经常看到有些同志因为自身专业能力不足,心有余而力不足,致使工作成果大打折扣;也有些同志自诩为“万金油”,样样知道但是每一样都不专业。久而久之,不仅造成工作效率低,也阻碍其自身发展。
争当“最美”,脚踏实地,狠抓落实。抓落实是一种工作态度,也是一种能力。政策制定出来,只有落实好才能发挥作用,造福人民。“最美公务员”刘志刚,疫情期间狠抓落实、排除各种困难,推动企业复工复产和口罩机重点:最美公务员优秀事迹学习心得)。
为培育和树立公务员先进典型,展示新时代公务员队伍精神风貌,11月 9 日,中央组织部、中央宣传部在各地区和有关部门推荐的基础上,提出 33 名“最美公务员”人选并予以公示,其中,湖南省湘阴县教育局党组书记、局长曾维光入选,拟获“最美公务员”称号。他们的优秀事迹,得到全社会的赞誉。
“最美公务员”美在平凡而不甘于平淡。为民初心不改,事业上创新拼搏,用他们的智慧想出好办法,用他们的双手把群众的期盼变成现实,竖起了党员干部身边的旗帜,凝聚了干事创业的精气神。他们心系群众,怀着对党的忠诚和对人民的赤诚,在平凡的岗位上追求卓越,在国家和人民需要的时候甩开膀子加油干,赢得群众的好口碑,于国于民,意义非凡。
“最美公务员”展现榜样的风采。“最美公务员”身上有一种气质,让人敬重又亲近。他们真心为人民服务,值得尊敬;他们把群众当亲人,舍小家为大家,值得亲近。在他们的履职过程中,有太多让人感动的瞬间,让群众喜欢他们,忘不掉他们。他们在成绩面前保持谦逊,在群众需要时挺身而出,用行动展现了榜样的风采,赢得了大家的认可。
“最美公务员”凝聚平凡的力量。“最美公务员”身上都有一种力量,积极向上,充满正能量。他们立足自己的岗位,在事业上锤炼“匠心”,在服务群众的过程中,把手中的权力变成服务群众的心力,变成为群众解决烦恼的工具。他们有良好的思想品德和职业道德,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积聚平凡力量,形成磅礴之势(:最美公务员优秀事迹学习心得)。
“最美公务员”书写无私的精神。“最美公务员”身上有一种精神,无私忘我,无惧付出。他们始终把为民造福作为最重要的政绩,在推动经济社会发展的过程中,以不断满足人民群众的需求为导向,心中装着人民、时时想着人民、处处为了人民,在工作中无私奉献,牢记职责使命,始终把群众的利益放在前面,在群众需要的时候站在群众身边,格外打动人心。
“最美公务员”美的是那一颗赤诚之心,美的是那一颗爱国忠心,美的是那一颗为民之心。不管岗位大小,不管工作环境的好坏,他们始终秉持初心,深入群众中去,把工作做得更实、更好,赢得群众的好口碑。学习好、宣传好、弘扬好“最美公务员”,将激荡起全社会崇德向上的好风气,带动干部作风好转,同心协力,走向更美好灿烂的明天。
篇二:学习最美公务员心得
学习 2 2022 年 年 ( 三篇))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心得体会 稿
心得体会( (1 1) )
日前,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受表彰代表,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对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的高度褒奖,对全国广大公务员的亲切关怀。“治国有常,而利民为本。”广大党员干部要向“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学习,以“为民造福”为毕生追求,以“人民满意”为最高荣誉,深深扎根人民、紧紧依靠人民,以“念兹在兹”的真挚情怀、“干在实处”的优良作风、“一往无前”的担当精神为人民群众的幸福而奋斗。
以“念兹在滋”的真挚情怀向“人民满意”而行。在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身上,我们都能看到崇高的公仆情怀和夫志不渝的忠诚底色,他们鞋沾泥土躬身向下,带着感情关心群众,全心全意为民办事,始终保持着同人民群众的血肉联系。“人民满意的公务员”是看得见的标杆,他们主动为民谋利、为民干事的真挚情怀温暖人心。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是我们党的根本宗旨,是广大党员干部要记在心的价值理念、扛在肩的岗位使命、抓在手的工作任务。身为党员干部,我们必须要时刻牢记自身的使命,不能有“半心半意”的藏私,也不能有“三
心二意”的敷衍,在工作实践中,要始终坚守为民初心、贯彻群众路线,把群众的心中期盼转化为夙夜在公、勤勉作为的干事态度,以“一枝一叶总关情”的深厚情怀向“人民满意”努力奋斗。
以“干在实处”的优良作风向“人民满意”而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能够躬身到基层、冲锋在一线,对群众的事“件件关心”,把群众的困难作为头等大事,切实维护群众利益。为民,不能只在“心里想”“嘴上说”“纸上表态”和“口 9/16 号喊响”,不是高高在上、无忧无虑地坐在办公室里“吹凉风” “看报纸”,而要俯下身子深入基层、一线去为民排忧解难,把群众的喜怒哀乐放心上,群众的每件事都上心,把为民奋斗的信仰和追求落实到具体的行动中。党员干部要用好“群众路线”这一重要法宝,在同群众朝夕相处、促膝谈心中让群众敞开“心扉”说“亮话”,把心中所想所思倾吐:在和群众同目标、同奋进中增进彼此的感情,主动倾听群众呼声、回应群众期盼,以脚踏实地的实干作风帮群众想方法、找路子,切实解决群众的实际困难。
以“一往无前”的担当精神向“人民满意”而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能啃“硬骨头”、能挑“重担子”,在应对复杂局面、解决实际问题中有“闯劲”和“干劲”,以顽强的意志和坚定的决心为事业的发展进步助力。广大党员干部要在理论学习中锤炼自身党性修养,不断加深对党的性质、宗旨的理论认识,多补“精神之钙”、坚定“斗争之志”,激发勇往直前、勇于担当的精气神。党员千部要主动投身基
层“大课堂”和实践“大熔炉”中去,在为民办实事的实践中不断提升千事本领,从实践中汲取经验,从群众的“声音”里找准“坐标”,吸纳人民群众的意见,以谦虚的姿态倾听民声、问计于民,以好学的姿态拜民为师、请教学问,有担当之勇,更有担当之力。
(2 2) )
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党中央、国务院开展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评选表彰,共有 397 名个人、198 个集体荣获这份沉甸甸的荣誉。榜样的力量就是新征程上的“一束光”,鼓舞人心,催人奋进,指明方向。我们公务员应秉承“牢记使命开新篇,永葆初心勇担当”的信念,胸怀“两个大局”,牢记“国之大者”,在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作表率、当模范,以忠诚干净担当的实际行动,奋力书写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
那束光是“危难关头显身手”的“生命之光”。“困苦浑不怕,艰险更向前”,大批公务员先锋模范将生命置之度外,将人民利益放在首位,用心用情做群众的“守护神”。他们有周脉军那样在边境禁毒一线冲得上去的“警察蓝”,有巴特尔那样在浓烟烈火一线豁得出去的“消防红”,有王松鹤那样在防汛抗洪一线站得出来的“应急黄”,有康敏那样在疫情防控一线扛得住事的“医生白”。他们面对危险义无反顾、挺身而出,闪耀出一束大公大爱的生命之光。
那束光是“奉献基层勇作为”的“火炬之光”。“苔花如米小,也学牡丹开”,大批公务员先锋模范扎根基层一线,致力于解决基层百姓急难愁盼,用心用情做群众的“贴心人”。他们有王利斌那样扎根农村,奋斗在乡村振兴战线上的“第一书记”,有陈燕华、格桑旦增那样扎根边疆,奋斗在护海巡边道路上的“边防脊梁”,有陶湘闽那样深入群众,奋斗在和谐社区建设上的“邻居书记”,有张彪那样关注弱势群体,奋斗在农民工法律援助战线的“维权榜样”。他们立足平凡,甘于奉献,闪耀出一束温馨暖心的火炬之光。
那束光是“披荆斩棘谋发展”的“灯塔之光”。“终日乾乾,与时偕行”,大批公务员先锋模范坚持问题导向,用改革求突破,以创新谋发展,用心用情做群众的“领路人”。他们有李万彬那样潜心于农业技术研究的“乡土专家”,有郭宜鹏那样落脚在居民健康网上管理的“云十医生”,有王砚那样致力于基层妇女“两新”服务的“网上妇联”,有贾建功那样奋斗在地方特色产业推广的“最美推销”。他们失志创新、锐意进取,闪耀出一束指引前行的灯塔之光。
那束光是“廉洁奉公显担当”的“明月之光”。“做人常律己,正气贯云霄”,大批公务员先锋模范坚持清清白白做人,千千净净做事,用心用情做群众的“服务员”。他们有山清、林慧娟那样坚守底线、铁面无私的“办事员”,有瑞金市消防救援大队那样主动开放、引进
监管的“廉洁班子”,有卢青锋那样不讲条件、主动适应环境的“驻村干部”,有黑龙江省农业农村厅种植业管理处那样抛家舍业、加班加点的“农技指导”。他们秉公用权,执政清廉,闪耀出一束干净清白的明月之光。
( (3 3) )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 8 月 30 日上午在京举行。397 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 198 个“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受到表彰。广大公务员要对标对表,从“397”中学深悟透“人民”的深层次内涵,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397 个名字,背后是坚定为民服务的初心。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根基在人民,血脉在人民,力量在人民。”我们党的宗旨就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是共产党人心中永恒的标尺,我们应将为人民服务的精神融入共产党员的精神血脉。“民惟邦本,本固邦宁”,广大公务员作为党和人民事业的中流砥柱,要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坚守人民立场,始终做到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用,自觉把为民服务的理念融入到工作之中,与人民群众同呼吸、共命运。在新的赶考路上,只有把“公仆”意识贯穿到服务群众的全过程,坚定一切属于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
民的理念,才能真正成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铸就永续不衰的力量源泉。
397 个名字,背后是践行关注民生的使命。人民情怀挂心头,细微之处显真情。为民造福不能只停留在纸面上、表达在口头上,要落在实际上。“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他们在本职岗位上做出了突出的业绩,展现了公仆本色,成为了广大公务员学习的标杆。他们坚持把人民群众当成亲人来接待,把群众的事情当成自己的事情来办,始终以人民“公仆”的姿态,保持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在思想上拉近群众的距离,在行为上深入群众,真正把群众的事放在心上、抓在手上。广大公务员要牢记组织托付之责,群众期盼之声,主动深入基层一线,走到人民群众中去,多跟他们拉家常,多说老乡话,多听来自群众的声音,才能全面准确地了解老百姓的所想所需,解决好人民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
397 个名字,背后是恪守廉洁为公的纪律。“清正廉明”不仅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当中的帝王道德,更是镌刻在中国共产党人基因血脉之中的不变本色。在新征程上,必然会有艰难险阻甚至惊涛骇浪,广大公务员要坚持立身不忘做人之本、为政不移公仆之心,用权不谋一己之力,始终将自己的工作实践与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联系在一起,保持清廉的立场,时刻以忠诚守廉、正心修身的高标准严格要求自己,才能守得住“公正廉洁”,赢得人民满意。更要树清正作风,时时刻
刻绷紧遵纪守法这根弦,做到不碰法律“高压线”,不越道德“基准线”,自觉接受群众的监督,才能真正树立起秉公用权、廉洁为公的良好风气,成为让组织放心、群众满意的干部。
篇三:学习最美公务员心得
22 年度“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学习心得体会共七篇 (一)8 月 30 日上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受表彰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勉励他们牢记使命责任、勇于担当作为。
金杯银杯,不如老百姓的口碑。人民满意是检验一切工作成效的第一标准。广大公务员要以“人民满意”为尺,树牢宗旨意识、强化责任担当、追求崇高境界,争做人民满意公务员。
以“人民满意”为尺,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一生一世“守初心”。人民满意公务员大多来自基层,他们始终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中最高位置,即使在平凡工作岗位,也从未忘却“人民公仆”的身份,他们以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以优异工作成绩得到群众认可,用真心和行动诠释“以百姓心为心”的宗旨意识。广大公务员要以“人民满意”为尺,树牢“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意识,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厚植人民情怀,深入基层、深入群众,
与人民群众同坐一条凳子、同围一张桌子,用心倾听群众呼声、用情解决群众困难。把群众当作自己的亲朋好友,真心实意为群众出点子、想法子,实实在在为群众解忧愁、纾困难,不断提升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以“人民满意”为尺,强化“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尽职尽责“担使命”。不管身处何位、身居何职,都能做到“在其位,谋其政”,自觉扛起责任,遇难事不推诿、遇风险不躲避,这便是担当的基本要求。人民满意公务员是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去的人,他们愿为人民群众利益“上刀山,下火海”。他们始终将人民满意不满意、人民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赞成不赞成作为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用实际行动践行“民有所呼,我有所应”。广大公务员要以“人民满意”为尺,永葆“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强化“功成必定有我”的责任担当,做到以担当带动担当、以作为促进作为。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在危难时刻敢冲锋、关键时刻有作为,真抓实干、担当作为。
以“人民满意”为尺,追求“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崇高境界,无怨无悔“作奉献”。“人民满意公务员”虽然是来自基层各条战线的平凡人,但他们用实际行动彰显了一心为民、无私奉献的公仆本色。“政之所兴在顺民心,政之所废在逆民心”。“人民满意公务员”始终饱含为民深情,是一
群以平凡之身,干出不平凡业绩的,深受群众欢迎和赞赏的人。他们始终秉持一颗强烈的事业心,无怨无悔为人民谋福祉、求发展,他们爱岗敬业、无私奉献,平凡而伟大,用行动赢得了人民的尊重和满意。广大公务员要以“人民满意”为尺,追求“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崇高境界,始终做到吃苦在前、享受在后,爱岗敬业、克己奉公。从点滴小事做起、从具体工作做起,自觉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矢志不渝讲奉献、无怨无悔作奉献。
(二)
2022 年 8 月 30 日上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受表彰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勉励他们牢记使命责任、勇于担当作为。
新征程上,广大公务员要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用好三剂“良方”,做到政治素质再提升、业务能力再加强、作风精神再抓实,坚守底线、克己奉公,以自信的状态书写人民满意答卷。
用好“固本培元”方,以“吾将上下而求索”的态度提升政治素质。“立身以立学为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回顾百年党史,一批批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抗战时期,他们英勇无畏、顽强拼搏,一步步战胜敌军,建立新中国;建设年代,他们科学决策、发愤图强,自此中国便有了独立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新时代,他们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奋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公仆”队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不懈奋斗,终是为后人创下这太平盛世。百年探索也曾有过迷茫无助,但共产党却从未背离马克思主义道路,也从未放弃中国实际,以马克思列
宁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始终是党和人民最坚定的选择。作为新时代公务员,我们理应不断增强理论学习,读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和百年党史的精神内涵,读透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让高政治素质成为“人民满意”之基础。
用好“强筋健骨”方,以“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决心加强业务能力。“道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不分日夜奔走在水阳江沿线的甘磊,是同事眼中防汛抢险的“资深专家”,他用冲锋者的无畏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民满意”;选派到援疆指挥部的基层干部王效龙,以发展为己任,担当招商“宣传员”,他用实干者的担当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民满意”;带领村民挖山修路、种菊售竹的江紫霞,守护绿水青山,打造生态“绿肺”,她用坚守者的毅力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民满意”。正是有着这样的“人民公仆”,才让发展奇迹遍布中国。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身为公务员,我们应深刻意识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明确自身使命,在发展中抢抓机遇、奋勇担当,遇矛盾不躲闪,逢挑战不畏惧,见困难不退缩,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中流击水、破浪前行,让强业务能力成为“人民满意”之关键。
用好“化瘀通络”方,以“只留清气满乾坤”的自信抓
实作风建设。“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时的焦裕禄始终以“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尽显共产党员政治本色;2022 年初,中央纪委反腐专题片《零容忍》上线,镜头对准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与不正之风,“父母官”沦为“阶下囚”的案例令人瞠目结舌;而在 397 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中,有 10名是纪检监察干部,他们以实际行动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心有所敬,才能行有所循;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廉洁奉公是“人民满意”的必要条件。广大公务员要带头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作廉洁自律模范,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金钱观和政绩观。对待工作要求真务实、量力而行,不急于求成,不做表面文章,少搞“锦上添花”,多做“雪中送炭”;对待群众要露胆披肝、实事求是,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让好作风精神成为“人民满意”之保障。
(三)
8 月 30 日上午,习近平总书记会见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代表。这 397 名同志和 198 个集体是各条战线公务员队伍中的杰出代表,他们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如何在党的坚强领导下,坚定信念、践行宗旨、拼搏奉献、廉洁奉公。榜样是看得见的哲理,先进典型是鲜活的价值引领。我们要主动将榜样的忠诚干净担当铭记于心,以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滋养心田,不断凝聚自身奋斗力量。
学他们“接地气”,扭紧群众观点“总开关”。这次受到表彰的人民公仆自觉践行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书写了人民满意的时代答卷。我们要学习他们主动接地气,密切联系群众的精神。俗话说,“天气下降,地气上腾。”接上地气,耕种才有了收获的基础,人心才有了汇聚的契机。如果我们做工作不接地气,不仅出台的政策举措容易陷入逼仄促狭的境地,还容易视野受限,影响实际问题的解决。诚然,接地气也要下一番苦功夫,如果不能以“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情怀把群众观点、群众路线深植于思想中、落实到行动上,没有充分认识为民造福是最重要的政绩,地气也很难接上,就算接上了也容易“断气”。因此,我们要以脚踏实地、求真务实的态度走出屋子、迈开步子、放下架子,
深入街头巷尾、田间地头、企业一线,真调研、真取经、真实践,对人民群众急什么、难什么、愁什么、盼什么做到“心中有数”,真正弄清老百姓冷暖需求,从“身入”到“心至”,如此方能在基层一线接上地气、聚好人气。
学他们“敢较劲”,苦练群众需要的“真本领”。作为新时代公务员队伍的优秀代表,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立足本职、真抓实干,用心用情用力解决群众急难愁盼问题,是带头贯彻新发展理念、做推动高质量发展的表率。我们要学习他们勇于担当、敢于斗争的精神,在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中主动与困难和矛盾较劲,主动与困扰群众的问题较劲。把劲头放在从政治上看问题、从全局视角想事情、淬炼为民服务的看家本领上。遇事多想一步,服务多走一步,一件一件抓落实,一年接着一年干,在急事、难事的经历中经受历练,提升自己为人民群众解决实际问题和复杂矛盾的能力,强化自己面对困难挫折勇往直前和攻坚克难的韧劲,将为民服务延伸至微末之处、拓展到改革“深水区”“疑难处”,切实干出一番让群众看得见、摸得着、享受得到的实事,把火热的实践作为自我培养历练的最好课堂,将实际的难题作为提升能力本领的难得机遇,真正在大风大浪的洗礼中成长成才。
学他们“爱干净”,除去群众厌恶的“坏毛病”。受到
表彰的公务员和公务员集体是带头遵守制度、执行制度的表率,更是带头立德修身、涵养廉洁文化的表率。我们要学他们“爱干净”的良好品格,做一名忠诚可信、干净廉洁、让组织放心的年轻干部。一些党员领导干部之所以走上不归路,往往都是从人情往来、最细微的地方开始疏忽,从最无伤大雅的小节处慢慢滑坡,从最不经意的瞬间开始松懈,在推杯换盏中放松了警惕,在小恩小惠前丢掉了原则,在轻歌曼舞中丧失了人格。我们要主动洗脸照镜正衣冠,厘清一些事情该不该做、能不能干,主动除去群众厌恶的“坏毛病”,增强政治定力,拧紧“总开关”,处理好欲与求的关系,分辨清公与私的利弊,调整好尺与度的天平,守住守牢拒腐防变的政治关、权力关、交往关、生活关、亲情关。清清白白做人、干干净净做事,真正做到克己奉公、洁身自好、清廉自律,不仅不能一起步就摔倒,在无悔青春的人生赛道奋力奔跑时也不能因廉政问题摔倒。
(四)
2022年8月 30日上午举行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是对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的高度褒奖,也是对全国广大公务员的亲切关怀。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双满意”背后讲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小故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镌刻在了鲜红的旗帜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奋勇前行,交出了一份份人民满意的答卷。从“心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到时代楷模黄文秀,反哺家乡,为村民脱贫致富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以及“燃灯校长”张桂梅 12 年不间断的送考之路,无不体现着共产党员的点点初心。作为新时代的公务员,我们要进一步淡化“官”念,增加“民”味,放平“身段”,常进农家院、咽得下农家饭、喝得惯农家水,放平视角,工作重心下倾、视线下移,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始终把“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贯穿于工作始末,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在点点滴滴中见证初心。
“双满意”背后讲述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奋斗“小故事”。“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无论是“六老汉”治沙,还是“一生只修一条渠”的黄大发都用“实干”铸就了当代“愚公精神”。脱贫战场最美“黄花”黄文秀同志曾在工作体会中写道:“深爱故乡的艳阳和蓝天,将不忘初心,奋勇前行。”她绘制“贫困户分布图”,带领村干部钻树丛、爬泥坡、蹚大水等,只为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作为新时代的公务员,我们要常怀艰苦奋斗之心,常存本领恐慌的危机意识,深入反思知识上的短板、经验上的盲区、能力上的弱项,立足本职,从实干入手,把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实际工作中,认真钻研业务,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持续发扬刻苦勤勉的精神,一年接着一年干,用“奋斗”铺就人民幸福路。
“双满意”背后讲述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小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担当,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时代楷模”邹碧华,在司法体制改革中敢啃“硬骨头”,杜富国“你退后,让我来”的感人献身,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只要为了发展、为了群众就大胆去干,有责任我来担”的工作态度,都体现了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豁得出去,在各种歪风邪气面前敢抓敢管的担当精神。“温室里长
不出参天大树”,广大公务员要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勇挑重担子,常接“烫手山芋”,多啃“硬骨头”,切忌心浮气躁,不论身处何地何位,都要保持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把每件工作做实做细,解决问题要清零见底,坚决避免“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的现状存在,将每一次挫折当作经验总结,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稳扎稳打向前走。
(五)
8 月 30 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受表彰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勉励他们牢记使命责任、勇于担当作为。397 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虽来自全国不同地区、不同行业,但他们都拥有强大的精神力量,引领我们前进、激励我们看齐,广大党员干部当读懂“人民满意”背后的为民情怀,用真心真情感召民心、用实绩佳绩赢得民心,不断提升人民群众的幸福感与获得感。
读懂“人民满意”背后炙热纯...
篇四:学习最美公务员心得
2022“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心得体会 6 篇 2022 年度“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学习心得体会(1)8 月 30 日上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受表彰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勉励他们牢记使命责任、勇于担当作为。
新征程上,广大公务员要不忘昨天的苦难辉煌,无愧今天的使命担当,不负明天的伟大梦想。用好三剂“良方”,做到政治素质再提升、业务能力再加强、作风精神再抓实,坚守底线、克己奉公,以自信的状态书写人民满意答卷。
用好 “ 固本培元 ” 方,以 “ 吾将上下而求索 ” 的态度提升政治素质。
”立身以立学为先”,习近平总书记指出,“要从历史中汲取更多精神营养”,“欲知大道,必先为史”。回顾百年党史,一批批仁人志士前赴后继,探索救国救民之路。抗战时期,他们英勇无畏、顽强拼搏,一步步战胜敌军,建立新中国;建设年代,他们科学决策、发愤图强,自此中国便有了独立的工业和国民经济体系;新时代,他们自信自强、守正创新,奋力打造“人民满意”的“公仆”队伍,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新征程上
不懈奋斗,终是为后人创下这太平盛世。百年探索也曾有过迷茫无助,但共产党却从未背离马克思主义道路,也从未放弃中国实际,以马克思列宁主义之“矢”去射新时代中国之“的”始终是党和人民最坚定的选择。作为新时代公务员,我们理应不断增强理论学习,读懂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理论成果和百年党史的精神内涵,读透中国之治、中国之理,让高政治素质成为“人民满意”之基础。
用好 “ 强筋健骨 ” 方,以 “ 不破 楼兰终不还 ” 的决心加强业务能力。
”道虽远,行则将至;事虽难,做则必成。”不分日夜奔走在水阳江沿线的甘磊,是同事眼中防汛抢险的“资深专家”,他用冲锋者的无畏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民满意”;选派到援疆指挥部的基层干部王效龙,以发展为己任,担当招商“宣传员”,他用实干者的担当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民满意“;带领村民挖山修路、种菊售竹的江紫霞,守护绿水青山,打造生态“绿肺”,她用坚守者的毅力告诉我们什么是“人民满意”。正是有着这样的“人民公仆”,才让发展奇迹遍布中国。征程万里风正劲,重任千钧再奋蹄。身为公务员,我们应深刻意识到“不登高山,不知天之高也;不临深溪,不知地之厚也”,明确自身使命,在发展中抢抓机遇、奋勇担当,遇矛盾不躲闪,逢挑战不畏惧,见困难不退缩,危急关头挺身而出,中流击水、破浪前行,让强业务能力成为“人民满意”之关键。
用好 “ 化瘀通络 ” 方,以 “ 只留清气满乾坤 ” 的自信抓实作
风建设。“粉身碎骨浑不怕,要留清白在人间。”担任兰考县委书记时的焦裕禄始终以“任何时候都不搞特殊化”严格要求自己和家人,尽显共产党员政治本色;2022 年初,中央纪委反腐专题片《零容忍》上线,镜头对准群众身边的腐败问题与不正之风,“父母官”沦为“阶下囚”的案例令人瞠目结舌;而在 397 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中,有 10 名是纪检监察干部,他们以实际行动做党和人民的忠诚卫士。心有所敬,才能行有所循;心有所畏,才能行有所止。历史与现实都告诉我们,廉洁奉公是“人民满意”的必要条件。广大公务员要带头执行廉洁从政各项规定,作廉洁自律模范,树立正确的权力观、金钱观和政绩观。对待工作要求真务实、量力而行,不急于求成,不做表面文章,少搞“锦上添花”,多做“雪中送炭”;对待群众要露胆披肝、实事求是,同人民群众想在一起、干在一起,让好作风精神成为“人民满意”之保障。
2022 开展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学习心得体会 2 近日,党中央、国务院决定,今年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对此,广大公务员们要用“三公”解锁蕴含于“首次”二字中的精神密码,学深悟透其中奥义,努力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创
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党、无愧于人民的业绩。
以“一秉大公”解锁“首次”忠诚密码。天下至德,莫大乎忠。“首次”表明了党中央、国务院立足当下,放眼未来,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出发,从我国现阶段基本国情出发,进一步明确公务员队伍建设是关乎党和国家长治久安的大事,是关乎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建设的要事,这体现了党中央、国务院对公务员工作的高度重视,对广大公务员的深切关怀。我们要从中深刻认识到自身作为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作为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作为党治国理政的骨干力量,干事与否、能否担当对顺利完成“十四五”规划和 2035 年远景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具有重要意义,进而深刻领悟“两个确立”的决定性意义,进一步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
以“天下为公”解锁“首次”人民密码。我将无我,不负人民。“首次”意味着党中央、国务院进一步明确上到国家机关、下到基层一线,公务员的能力、素质都代表着国家、政府在群众心中的形象,直接关系着党和政府的公信力。我们要从中深刻认识到自己是一名人民的公仆,始终秉持“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将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作为奋斗目标,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树牢宗旨意识,坚守人民立场。要多到距离群众最近的地方去,了解他们的急难愁盼并加以解决,确保始终同人民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同时要牢记“权力姓公不姓私、权力为
民不为己”,时刻注意自己的言行举止,正确处理公私、义利、是非、情法、亲清、俭奢、苦乐、得失的关系,以实际行动让群众认可、人民满意。
以“夙夜在公”解锁“首次”奋斗密码。阵厉奋发,笃行不怠。“首次”凸显了党中央、国务院对于人民满意、实绩突出的公务员是高度认可、高度评价的,是不吝赞扬、不吝夸奖的,也将以更大的力度、更实的举措、更高的荣誉激励引导广大公务员埋头苦干、勇毅前行,开辟征程、开创未来。我们要从中深刻认识到新时代呼唤新作为,新征程呼唤新担当。面对疫情防控常态化和经济社会发展等时代重任,更要以此为动力,争当“狮子型”的好干部,始终保持只争朝夕、奋发有为的奋斗姿态和越是艰险越向前的斗争精神,发扬“马上就办、真抓实干”的优良传统,以真抓的实劲、敢抓的狠劲、善抓的巧劲、常抓的韧劲,一锤接着一锤敲,一步紧跟一步干,走好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
做人民公仆,让人民满意。广大公务员们,让我们扬鞭奋蹄、加压奋进,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中国梦的征途中为党和人民赢得更大荣光!
学习 2022 年度“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心得体会 3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上亲切会见受表彰代表,勉励他们牢记使命责任、勇于担当作为。广大公务员应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群众期盼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将人民满意作为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恪守为民之责、深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方能赢得人民满意 O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党和人民的事业只有始终体现群众意愿,才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从“打土豪、分田地"解救劳苦大众,到实行“耕者有其田”调动农民革命热情,从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顺应民情民意,到“三权分置”让广大群众更加富裕富足,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满意、把握群众需求,最终赢得群众信任,得到拥护和支持,这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关键密钥",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广大公务员必须时时心中有民,经常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思考方案,自觉与群众同围一张桌子、同坐一条板凳,了解群众急难的、盯紧群众关心的、抓牢期盼的,以“时时 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实事好事记在心上、扛在肩上。
从人民满意出发,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这既是我们党
的优良传统,更是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根本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雪中送炭,纾难解困,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在新时代,面对形势新变化、人民新期待、群众工作新要求,必须将在不在乎群众、尊不尊重群众意愿、善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作为衡量党员干部政治上合格不合格、思想上成熟不成熟、工作上称职不称职的重要标尺。要坚持事事一切为民,多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围绕乡村振兴、城市治理、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谋实策、下实功、出实效,努力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烦心小事办成暖心好事,坚决避免“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努力创造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实绩。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干出好业绩、真业绩,需要有让人民群众满意、信得过、拿得出的硬功夫、真本领。公务员要秉持“人民满意”标准和要求,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及时学习履职所必备的各种知识,不断提升专业素能,努力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业务标兵”。面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应及时梳理分析,认真思考总结,积极改进完善,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服务群众工作水平。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同时,更要主动深入基层、融入群众,甘当“小学生”,乐于蹲田间地头、走乡间小道、话家长里短中,从掌握的第一手材料、第一手经验中学得干事“真经”、寻得处
事“宝典”、练就解难“内功”。
“人民满意”第一“标尺”彰显的是最温暖的初心,也是公务员的最高荣誉。广大公务员要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最终目标和第一追求,多向先进学习,常向榜样看齐,用实干苦干、担当担责换来群众笑声、赢得群众掌声,成为一支守初心、担使命、能干事、干成事的公务员“顶梁柱”。
2022 年度“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学习心得体会(4)
2022 年 8 月 30 日上午举行了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充分体现了党中央和习近平总书记对公务员队伍建设的高度重视,是对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的高度褒奖,也是对全国广大公务员的亲切关怀。我们将牢记总书记嘱托,不忘初心,继续前行。
“双满意”背后讲述了“俯首甘为孺子牛”的为民“小故事”。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日起,就把“人民”二字镌刻在了鲜红的旗帜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激励着广大党员干部牢记初心使命,奋勇前行,交出了一份份人民满意的答卷。从“心
中装着全体人民,唯独没有他自己”的焦裕禄,到时代楷模黄文秀,反哺家乡,为村民脱贫致富倾注了全部心血和汗水,以及“燃灯校长”张桂梅 12 年不间断的送考之路,无不体现着共产党员的点点初心。作为新时代的公务员,我们要进一步淡化“官”念,增加“民”味,放平“身段”,常进农家院、咽得下农家饭、喝得惯农家水,放平视角,工作重心下倾、视线下移,到群众需要的地方去,始终把“人民至上”的价值追求贯穿于工作始末,聚焦群众“急难愁盼”,坚持从小事做起,从身边事做起,在点点滴滴中见证初心。
“双满意”背后讲述了“不破楼兰终不还”的奋斗“小故事”。“艰苦奋斗”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是我们党保持同人民群众血肉联系的一个重要法宝。无论是“六老汉”治沙,还是“一生只修一条渠”的黄大发都用“实干”铸就了当代“愚公精神”。脱贫战场最美“黄花”黄文秀同志曾在工作体会中写道:“深爱故乡的艳阳和蓝天,将不忘初心,奋勇前行。”她绘制“贫困户分布图”,带领村干部钻树丛、爬泥坡、睡大水等,只为把“家乡建设得更美丽”。作为新时代的公务员,我们要常怀艰苦奋斗之心,常存本领恐慌的危机意识,深入反思知识上的短板、经验上的盲区、能力上的弱项,立足本职,从实干入手,把精力和热情投入到实际工作中,认真钻研业务,撸起袖子加油干,扑下身子抓落实,持续发扬刻苦勤勉的精神,一年接着一年干,用“奋斗”铺就人民幸福路。
“双满意”背后讲述了“敢教日月换新天”的担当“小故事习近平总书记强调“干事担当,是干部的职责所在,也是价值所在"。敢于担当作为,既是政治品格,也是从政本分,“时代楷模”邹碧华,在司法体制改革中敢啃“硬骨头”,杜富国“你退后,让我来”的感人献身,全国优秀县委书记廖俊波“只要为了发展、为了群众就大胆去干,有责任我来担”的工作态度,都体现了急难险重任务面前豁得出去,在各种歪风邪气面前敢抓敢管的担当精神。“温室里长不出参天大树“,广大公务员要练就担当作为的硬脊梁,勇挑重担子,常接“烫手山芋”,多啃“硬骨头”,切忌心浮气躁,不论身处何她何位,都要保持精益求精的工作态度,把每件工作做实做细,解决问题要清零见底,坚决避免“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的现状存在,将每一次挫折当作经验总结,在摸爬滚打中增长才干,在层层历练中积累经验,稳扎稳打向前走。
2022 年度“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学习心得体会(5)
8 月 30 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习近平总书记亲切会见受表彰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勉励他们牢记使命责任、勇于担当作为。
“人民满意”正是党员干部应努力取得的满分状态,我们要向397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198个“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学习,从他们的先进事迹中解锁“真坚定、真为民、真先进、真落实、真廉洁...
篇五:学习最美公务员心得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张子权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公务员是人民的公仆,是党的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在党中央、国务院 8 月 30 日召开的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上,397 名个人和 198 个集体受到表彰。
或许你只是 397 分之一,但“最闪耀的你”,却一直存在我深深的脑海里,一直镌刻在广大党员干部和群众心目中。因为“你”的存在,造就了全党蓬勃向上的生机与活力,让公务员队伍焕发出刚健旺盛的生命力、无坚不摧的战斗力。承载着荣誉的背后,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和一颗颗竭诚为民的真心。
“你”存在,“风雨不动安如山”的执著精神就一直在,激励着我尽职尽责不动摇。认识你、知遇你,都让我热泪盈眶。你的名字家喻户晓,从警 37 年的你,始终对党无限忠诚,始终保持对警察荣誉的无比珍视。你常说的一句话就是:“加入公安队伍,就时刻准备着,为党和人民牺牲一切。”在你的办公室抽屉中,泛黄的党费登记本被你小心翼翼地珍藏,这是你对党忠诚的深刻诠释。不管你是普通民警,还是领导干部;不管你在什么岗位,从事什么工作,你都展现了党员干部不忘初心、履行使命的政治品格。你是铁骨铮铮的
“硬汉”,是“时代楷模”,是“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你的名字叫潘东升。你把毕生精力都献给了自己心爱的人民公安事业,用一生赤诚践行了“我将无我,不负人民”的铮铮誓言。“天下至德,莫大乎忠”,作为一名基层干部,始终保持清醒的政治头脑,做到脑中信党、心中有党、行中护党,做“对党忠诚”的坚定“捍卫者”。
“你”存在,“岂因祸福避趋之”的担当精神就一直在,指引着我一心为民不偏航。“他从来都是第一时间冲到防汛救灾最前线”“他的心里装满了港口镇,其他事放不进多少”……这些都是当地干部和群众对安徽省宁国市港口镇原党委委员、副镇长甘磊的点赞。甘磊在今年被评为“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为了防汛抢险,他不分昼夜奔走在水阳江沿线,亲身摸排消除度汛隐患点,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从来没有退却过,一直奋战在应对各类险情、保护人民生命财产安全、为人民服务的第一线。被当地群众称为防汛抢险的“冲锋人”“资深专家”。他以宝贵的生命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实干担当,用实际行动诠释了基层干部的斗争精神。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广大基层干部,我们要对标“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甘磊的担当精神,解锁他“躬耕于基层”的密码,踮起脚尖,触摸人民对他的“满意之光”,让自己在基层答好人民满意的“考卷”。
“你”存在,“功成必定有我”的奉献精神就一直在,启迪着我忠于祖国不迟疑。只要人人献出一点爱,人间永远是春天。张子权同志,虽然你已经离开了我们,但是人民对你的“满意”、对你的敬仰始终没变。你作为祖国边陲的一名缉毒警察,深知自己身上的责任,一直追随父亲张从顺缉毒英雄的脚步,加入了父亲未竟的缉毒事业,在父亲牺牲时,你才 10 岁,但你并没有惧怕,长大了选择和父亲同样的职业。你始终把人民的安全放在第一位。金色盾牌,热血铸就。你的生命被定格在了 36 岁,你却用实际行动昭示了人民警察为人民的赤子情怀。
“你”是 397 分之一,“你”的存在,镌刻在我深深的脑海里。作为一名基层干部,从“你”身上明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的真正涵义,做平凡的事,当最闪耀的“星”。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张子权同志先进事迹学习心得体会
张子权同志:
您好!为什么称呼您为同志,因为我们都有一个共同的名字——共产党员。近日,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北京举行。可您却到不了现场了,您是光荣的 1/397。今天第一次读到您的故事,让我非常感动。您用实际行动践行了“边疆多缉一克毒,内地少受十分害”的铮铮誓言。您是广大年轻干部学习的榜样。我们要铭记好人民警察中为了人民利益、无怨无悔、勇于牺牲的那个“您”。
您的心里,是“愿得此身长报国”的忠诚信仰。“父子皆英雄,满门忠烈魂。”张子权同志,您继承了良好的家风,父亲和两个哥哥都是警察。您的父亲张从顺在侦办一起跨过贩毒案时,被毒贩引爆的手雷炸伤,您的父亲把生的希望留给战友,自己却因流血过多而牺牲。父亲牺牲时,您才 10岁,从小对父亲的耳闻目染,立志考入了云南警官学校,毕业后进入临沧市公安局禁赌行动支队,3 年多的禁赌斗争中,他先后 37 次到边境参加专案行动,共参与破获境内外赌博案件 23 起。三年后,您调到禁毒支队,接续完成父亲未竟的事业。您所在的临沧禁毒支队是全国第一个被国务院命名的“模范禁毒支队”,在英雄氛围的熏陶下,您快速地成长。代代相传的红色基因,就是我们党战胜一切强敌、克服一切困难、夺取一切胜利的精神力量源泉。我们年轻干部作为党的接班人,将以您和您的父亲为榜样,让理想信念的火种点
燃干事创业的激情,在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赛道上书写最美的“忠诚”答卷。
您的肩上,是“位卑未敢忘忧国”的铁血担当。张子权同志,曾有人提醒您,“你父亲都牺牲了,要不别干禁毒这一行了”。而您却坚定地说:“如果怕死,就不会干禁毒了”。您是这样说的,也是这样做的,您 36 年如一日,一直坚持在祖国边陲禁毒第一线。您生前系云南省临沧市公安局禁毒支队四级警长,在 2020 年 12 月,侦办一起跨国境跨省区重大涉疫专案中,您连续奋战 20 余天,突发疾病牺牲,您的生命定格在了 36 岁。我们年轻干部,将以您为榜样,在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难关头豁得出去,把许党报国、履职尽责作为人生目标,哪里有需要就战斗在哪里,哪里有危险就出现在哪里,发扬特别能战斗的精神,在急难险重面前“当先锋”,在矛盾纠纷面前“打头阵”,在为人民服务的过程中,强化责任担当,视使命如生命,视责任如泰山,以“蚂蚁啃骨、燕子垒窝”的魄力迎难而上,把岗位当考场,把困难当磨砺,主动承担起新时代赋予的历史重任。
您的脚下,是“俯首甘为孺子牛”的奋进力量。张子权同志,您在工作的热土上,很少提及自己父亲是英雄,您却沿着父亲的足迹前进,更是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在扫黑除恶的专项斗争中,您参与破获的刑事案件高达 90 起;在疫情防控和打击跨境违法犯罪中,您连续多日在边境一线办案;
一年 365 天,您在任务多时,有可能在外奔波高达 300 余天……我们年轻干部,生在新中国,长在红旗下,承载着党和人民的殷切期望,将坚定勇敢地接过时代赋予我们的“接力棒”,奔赴在全新的青春“赛道”上。将个人“小我”融入服务民生福祉的“大我”,永远保持与人民群众有盐同咸、无盐同淡的血肉联系。在为民服务中,能与群众“同频共振”,多解决群众的“急难愁盼”问题,把群众的小事当成是天大的“事”,把一桩桩、一件件都办得妥妥帖帖,全心全意增强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用实际行动践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的庄严承诺。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之所以令“人民满意”,是因为它能折射出初心的光辉。致敬“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以我们的心铭记“您”的名!
篇六:学习最美公务员心得
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先进 事迹体会心得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为表彰先进典型、弘扬奋斗精神,激励动员广大公务员和公务员集体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党中央、国务院决定,授予朱琴等 397 名同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授予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管理委员会等 198 个集体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新时代的赶考路上,广大公务员要向这些先进模范学习,聚焦“人民满意”,永葆为民初心,在担当作为、无私奉献、廉洁奉公的实际行动中,将“为民坐标”无限延伸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征程中。
聚焦“人民满意”,让“担当作为”的竖轴无限延伸。翻看一页页表彰名单,查阅模范们的光辉事迹,可以发现有许多先进模范都是因勇于担当、敢于作为而受到人民群众的爱戴,特别是那些在关键时刻、危急关头、生死边缘能够挺身而出、冲锋在前,毫不犹豫地为国家为人民排忧解难的勇士。为追捕穷凶极恶的毒贩,缉毒警察周脉军纵身一跃,在摔下 20 多米、近 70 度的陡坡后,不顾身上的伤痛,立刻扑向毒贩,将他死死地按在身下。毒贩在被捕后愤愤地说,“他是一个不要命不怕死的警察!”疾风知劲草,烈火见真金,百年未有之大变局中,广大公务员迫切需要这种置危险于不顾,为人民而无畏的担当作为精神,在困难、危险面前不抛弃、不放弃,不退缩、不胆怯,自觉担负起党和人民赋予的时代重任,努力成为敢挑“重担子”、敢啃“硬骨头”、冲在“第一线”、难中“攀高峰”的中流砥柱。
聚焦“人民满意”,让“无私奉献”的横轴无限延伸。人民公仆为人民,无私奉献践宗旨。每一名人民“勤务员”都应将有限的生命投入到无限的为人民服务中,用无私奉献的火苗点燃人生的温度与光亮。无论是燃烧生命之火守护人民群众,最终积劳成疾倒在工作岗位上的福州市公安局原局长潘东升,还是扎根雪域高原守护祖国边疆,用 38 年的人生巡边护边的勒门巴民族乡党委副书记格桑旦,他们都饱含着为国为民真情,在“平凡”的岗位上忠于职守、无私奉献,展现出了一名优秀公务员“非凡”的风采。也许人生有“长度”,但为民奉献能让人生拥有无限的“宽度”,广大公务员要把无私奉献的精神根植于心,外显于行,不断追求“民之所忧,我必念之;民之所盼,我必行之”的崇高境界,用心用情用力解决好人民群众的急难愁盼,不断增强人民群众的幸福感、获得感,让人民群众的一双双笑脸、一句句褒奖成为自己最大的“奖章”。
聚焦“人民满意”,让“廉洁奉公”的纵轴无限延伸。一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从来都是争担当、争奉献、不争回报的。人生的价值体现在为民服务的成绩,体现在为国贡献的多少,体现在为党践行的行动,绝不是体现在收获了多少回报、取得了多少利益。贪污腐败的公务员会被人民唾弃,廉洁奉公的公务员会被人民广泛赞誉。驻村工作期间,渭南市科技局农村科技管理科科长卢青峰自带被褥,坚持住在简陋的房子里,拒绝特殊安排。他严格按照规章为群众办理低保、合作医疗、光伏分红,不吃拿卡要,不优亲厚友,始终廉洁奉公,收获了当地群众的一致好评。广大公务员要始终站稳廉洁立场,着眼
于日常生活中的一言一行,常怀律己之心,牢记贪欲之害,树立底线思维,坚决不碰法律高压线,不越道德基本线,时时刻刻以严于律己、做事清廉为准则,用好党和人民赋予我们的权力,让自己成为一名让组织放心、让人民满意的好干部。
篇七:学习最美公务员心得
学习 2 2022 年" "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和" "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心得体会范文稿心得体会
近日,中央组织部公示了 397 名"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 198 个"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拟表彰对象,树立先进典型,弘扬时代新风,激励动员广大公务员把"人民满意"当作"第一标准"。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我们要从他们"让人民满意"的事迹中,立足"人民立场",读懂人民"满意"的内涵。
人民满意的是公务员"疾风知劲草,岁寒知松柏"的战危斗险。急难险重无所惧,挺身向前显担当。常年冲锋在森林防火一线,刘京朋舍小家、顾大家,坚守岗位至最后一刻却未能见上母亲最后一面:一力承担治安、办案、巡逻等多颜工作,申飞飞在以液意身躯勇斗歹徒,用青春和热血守卫着大山的安宁与祥和:终日奔波在防汛应急最前沿,甘磊亲身摸排消除度汛隐患点,却因积劳成疾永远地倒在了防汛值守岗位上惊涛骇浪从容渡,越是艰险越向前。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干部,我们要学习"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知难而上、敢于担当的精神,坚守岗位职责,无惧风险挑战,关键时刻站得出来,危险关头豁得出去,以"治危除险"夯实守护人民利益的"钢铁长城"。
人民满意的是公务员"枝叶总关情,点滴润民心"的肯干实干。人民情怀挂心头,细微之处显真情。把信访群众当家人、把群众来信当家书,薛兆凤坚信"人无难处不上访",坚持以真心、细心和耐心接待每一位来访者;用心倾听民声、用情感受民困、用力化解民纷,耿青
认真办理每一个案件,只为让老百姓满意、让当事人放心:扎根基层书写青春篇章,利远远从不被群众理解到带动群众增收,以兢兢业业、善作善成赢得大家的信任和支持..倾力为民办实事,一枝一叶总关情。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千部,我们要学习"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用心用情、肯干实干的精神,心系"民之所向"、解决"民之所忧",坚持眼睛向下、脚步向下,努力成为人民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
人民满意的是公务员"使命放在心,责任扛在肩"的忠诚奉献。爱岗敬业展风采,乐于奉献显情怀。从城市到大山、从学校到农村,江紫霞带着广大村民挖山修路,种菊售竹,以心血和汗水浇灌一方土地:打造生态"绿肺"、守护绿水青山,程卫华致力于提升空气质量、稳定断面水质,以生态建设带动农民生态致富:从节能路灯到光伏电站、从村办企业到扫帚产业,洪伟立足拓展就业渠道,做大做强特色优势,以勤千多思助力选派村"旧貌换新颜",宵肝忧勤带民富,日就月将促发展。作为新时代的年轻千部,我们要学习"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善于钻研、敢为人先的精神,心系使命、勇担重任,在赢得人民满意中汲取不竭动力,在推进人民事业中续写时代篇章。
全面学习 2 2022 年" "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和" "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
心得体会范文稿心得体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上亲切会见受表彰代表,勉励他们牢记使命责任、勇于担当作为。广大公务员应坚持把群众呼声作为第一信号、把
群众期盼作为第一选择、把群众利益放在第一位置,将人民满意作为群众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恪守为民之责、深谋富民之策、多办利民之事,方能赢得人民满意。
"民惟邦本,本固邦宁。"业绩好不好,要看群众实际感受,由群众来评判。党和人民的事业只有始终体现群众意愿,才能经得起实践和历史的检验。从"打土豪、分田地"解救劳苦大众,到实行"耕者有其田"调动农民革命热情,从实施"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顺应民情民意,到"三权分置"让广大群众更加富裕富足,我们党始终坚持人民满意、把握群众需求,最终赢得群众信任,得到拥护和支持,这是我们党无往而不胜的"关键密钥",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广大公务员必须时时心中有民,经常站在群众角度考虑问题、思考方案,自觉与群众同围一张桌子、同坐一条板凳,了解群众急难的、盯紧群众关心的、抓牢期盼的,以"时时放心不下"的责任感将实事好事记在心上、扛在肩上。
从人民满意出发,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这既是我们党的优良传统,更是做好新时代群众工作的根本追求。习近平总书记强调,"要面对面、心贴心、实打实做好群众工作,把人民群众安危冷暖放在心上,雪中送炭,纾难解困,扎扎实实解决好群众最关心最直接最现实的利益问题、最困难最忧虑最急迫的实际问题。"在新时代,面对形势新变化、人民新期待、群众工作新要求,必须将在不在乎群众、尊不尊重群众意愿、善不善于做群众工作作为衡量党员干部政治上合格不合格、思想上成熟不成熟、工作上称职不称职的重要标尺。要坚
持事事一切为民,多走出办公室,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深入实际,围绕乡村振兴、城市治理、项目建设等中心工作谋实策、下实功、出实效,努力把民生工程办成民心工程、烦心小事办成暖心好事,坚决避免"解决一个问题,留下十个遗憾",努力创造让人民群众满意的实绩。
"没有金刚钻,别揽瓷器活。"干出好业绩、真业绩,需要有让人民群众满意、信得过、拿得出的硬功夫、真本领。公务员要秉持"人民满意"标准和要求,坚持缺什么补什么、干什么学什么,及时学习履职所必备的各种知识,不断提升专业素能,努力使自己成为"行家里手""业务标兵"。面对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与不足,应及时梳理分析,认真思考总结,积极改进完善,不断提高解决实际问题能力和服务群众工作水平。基层是最好的课堂,群众是最好的老师。同时,更要主动深入基层、融入群众,甘当"小学生",乐于蹲田间地头、走乡间小道、话家长里短中,从掌握的第一手材料、第一手经验中学得干事"真经"、寻得处事"宝典"、练就解难"内功"。
"人民满意"第一"标尺"彰显的是最温暖的初心,也是公务员的最高荣誉。广大公务员要始终把"人民满意"作为最终目标和第一追求,多向先进学习,常向榜样看齐,用实干苦千、担当担责换来群众笑声、赢得群众掌声,成为一支守初心、担使命、能干事、干成事的公务员"顶梁柱"。
全面学习 2 2022 年" "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和" " 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 "
心得体会范文稿心得体会
8 月 30 日上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总书记亲切会见受表彰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勉励他们牢记使命责任、勇于担当作为。
表彰奖励是选树典型,也是激励奋进。公务员是干部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是社会主义事业的中坚力量。党和政府聚焦人民满意,对公务员队伍中建功立业、造福人民的优秀代表进行表彰。其中,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是公务员奖励的最高荣誉。今年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这项表彰活动,充分体现了对受表彰对象的高度褒奖和对公务员队伍建设的殷切期望,树立起谁让人民满意、谁就能立功获奖的鲜明导向。选树做出突出成绩、时代特征鲜明、赢得群众赞誉的公务员先进典型,也必将激励广大公务员见贤思齐、比学赶超,在新时代新征程上坚守为民初心、厚植为民情怀,争做"人民满意的公务员"。
397 名个人、198 个集体,这份承载着荣誉的名单背后,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故事和一颗颗竭诚为民的真心。他们是在重大斗争一线冲锋陷阵的"排头兵",是在脱贫攻坚和乡村振兴战场干事创业的"领头羊",是在平凡岗位创造不平凡业绩的"实干家",是扎根一线、默默坚守、无私奉献的"老黄牛",是以百姓心为心、帮群众解决烦心事操心事的"贴心人"·不同岗位、不同地区、不同职务,却都以坚定的理想信念坚守初心,以真挚的人民情怀滋养初心,以牢固的公仆意识践行初心。值得注意的是,获得表彰的 397 人中,有 12 人的名字格
外引人注目。他们的名字被黑框圈起,有的人因公牺牲时年仅 31 岁。禁毒英雄的儿子张子权,同样因禁毒牺牲;长期扎根乡镇基层一线的李鼎新,为防汛抢险救灾英勇牺牲;公安局长潘东升一心为民,护一方平安…他们用生命践行对党的承诺、对人民的承诺,用生命守护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
榜样如灯,照亮前行道路;榜样如旗,引领奋斗脚步。此次受表彰对象是公务员队伍的优秀代表,展示了公务员队伍忠于职守、担当作为的时代风采,他们的事迹可学可做、精神可追可及。广大公务员要向受表彰的先进个人和集体学习,不忘初心、牢记使命,担当作为、真抓实干,不断创造无愧于时代、无愧于人民、无愧于历史的业绩。像他们一样冲锋在前、知难而进,面对艰险敢于挺身而出、面对矛盾敢于迎难而上、面对歪风邪气敢于坚决斗争;像他们一样爱岗敬业、甘于奉献,知责于心、担责于身、履责于行,以钉钉子精神做实做细做好各项工作;像他们一样勤学苦练、增强本领,干一行爱一行,钻一行精一行,成为本职工作的行家里手…向榜样致敬、向榜样学习,立足岗位、忠于职责,见贤思齐、奋发有为,用实际行动践行初心使命、诠释责任担当。
人民是我们党执政的最深厚基础和最大底气,人民满意是对公务员的最高褒奖。身为公务员,就要为党分忧、为国尽责、为民造福,始终做人民公仆、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要把人民放在心中最高位置,永远以造福人民为最大政绩,永远以人民满意为最大追求。要走好新时代群众路线,自觉同人民群众站在一起、想在一起、干在一
起,想群众之所想、急群众之所急,时刻把群众利益放在心上,努力成为人民群众信得过、靠得住的主心骨和好公仆。
竭诚为民是公仆最美的本色。广大公务员要把初心融入血脉、把使命扛在肩上,自觉践行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始终以人民满意为标尺,恪守为民之责、厚植人民情怀,在新时代新征程上为党和人民赢得更大荣光,为"人民满意"这份崇高而神圣的荣誉增光添彩。
篇八:学习最美公务员心得
2022 年度学习“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心得体会(第一篇)2022 年 8 月 30 日,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发文,部署开展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这是今年首次以党中央、国务院名义开展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是顺应时代潮流、事业发展、人民需要之举。时代呼唤先进典型,通过选树一批能够真正对人民负责、为人民服务、让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公务员集体,在全社会高扬正气之旗,引领学典型激活力立新风的良好风尚。站在二十大召开之年的历史起点,各地各单位要立准工作坐标轴,严格把好政治关、实干关、程序关,才能选出人民满意最优解。
公务员所需要的各项技能,使我更加端正了自己的态度,明确了自己的职责,加深了对新时期做一名合格公务员的理解。作为一名入职不久的公务员,对如何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进行思考,可以快速找准自己的定位,明确今后的努力方向,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通过学习和思考,我认为要成为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必须做到以下几点。
一、坚定信仰,找准定位 习近平总书记说:坚定理想信念,切实解决好世界观、人生观、价值观这个“总开关”问题。理想信念是共产党人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理想信念不坚定,精神上就会“缺钙”,就会得“软骨病”。“总开关”问题没有解决好,这样那样的出轨越界、跑冒滴漏就在所难免。有了理想,才有活的灵魂。丧失信念,堤坝就会崩溃。
2 坚定信仰,说起来容易做起来难。当前,当前,我国正处在社会发展转型、社会矛盾凸显时期。一些党员干部,面对各种诱惑,忘记了在党旗面前的诺言,辜负了群众们的支持和信任,最终银铛入狱。另一些党员干部,整天浑浑噩噩,混日子,熬退休,面对人民群众的疾苦麻木不仁,忘记公务员的职责和义务。面对前所未有的复杂形势,增强党员领导干部的政治定力,尤其是正身处迷茫、彷徨中的年轻基层公务员,刻不容缓。
坚定的理想信念,最根本的是毫不动摇地坚持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信仰,自觉抵御各种腐朽没落思想的侵蚀。基层公务员虽然工作条件艰苦、工资不高、职务不高、权力不大,但只要心系群众,脚步坚定,依然能走出信仰的高度。焦裕禄同志坚持实事求是、群众路线的工作方法,同全县干部和群众一起,与深重的自然灾害进行顽强斗争,身患肝癌,依旧忍着剧痛,坚持工作,这才是优秀公务员。他用自己的实际行动,铸就了亲民爱民、艰苦奋斗、科学求实、迎难而上、无私奉献的焦裕禄精神。他的优秀,不在于他有多么强健的体魄,不在于他有多么高超的专业水平,而在于他有着坚定的信仰。他用自己的行动诠释了理想信念的坚强力量。结合自己,我想要说的是:现在,我以自己是一名公务员而自豪,未来我以做一名优秀的公务员而努力。我将始终以马克思主义和共产主义为奋斗目标,以为人民服务为宗旨,永不变色。
二、政治过硬,立场坚定
政治素养是党性和阶级性在国家公务员素质中的体现,具有导向
3 性质,对公务员的其他素质起着主导和决定作用,政治合格是对一名公务员的基本要求。
具体来说,一名合格的公务员,在政治素养方面要做到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正确的政治方向。政治方向是否正确,是关系到党和国家事业兴衰成败的头等大事。如果公务员在政治方向上模糊不清,就会摇摆不定,就难以肩负起党和国家赋予的历史重任。正确的政治方向就是要坚持走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坚持社会主义、共产主义的方向,努力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的奋斗目标,实现国富民强和长治久安。
二是坚定的政治立场。公务员必须坚定不移的站在无产阶级的立场、党性的立场上,坚定不移的维护党的利益,国家的利益和人民的利益。坚定的政治立场,对公务员来说,至关重要的是在大是大非、大风大浪面前站稳脚跟,这是对国家公务员政治素质最直接的考验。所以一定要立足平时,着眼于关键时刻,在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上级指示过程中要立场坚定、旗帜鲜明,创造性的开展工作。
三是鲜明的政治观点。公务员必须具有鲜明的政治观点,就是要旗帜鲜明、始终不渝的坚持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党的基本路线和党的各项方针政策,坚持共产主义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坚持社会主义荣辱观,正确认识什么是美、什么是丑,什么是荣、什么是辱;坚持社会主义的民主观、自由观,坚决同西方个人主义的人生观、价值观,同资本主义的人权观、自由观从根本上划清界限。
四是严格的政治纪律。政治纪律是党政机关等为维护政治利益,保证工作正常进行而制定的要求每个成员都必
4 须淒守的规章、制度。实际上就是坚持民主集中制、坚持个人服从组织、少数服从多数、下级服从上级、全党服从中央。
五是高超的政治。
鉴别力。要在错综复杂的国际国内环境中,善于辩别方向,判别是非;要透过现象,认清本质,分析矛盾,把握大局;要善于从政治上认识问题,处理问题,在事关方向、原则问题上保持清醒的头脑和坚定的立场。
六是超强的政治敏锐性。公务员的政治敏锐性体现在对来自社会各方面的各种问题以及内部的矛盾,从政治上善于防微杜渐,深谋远虑,对新生事物能及时发现,从党、国家和国家的大政方针根本利益出发,对不良倾向迅速作出反应,牢牢把握政治领导的主动权。
三、不断学习,与时俱进 当前,很多青年将公务员当做铁饭碗,认为只要考上就可以高枕无忧了,就不用去努力学习了。而实际上,作为一名合格的国家公务人员,其各方面素质要求是非常全面的,而刚刚考取的新人多数均缺乏政府相关工作经验,所以只有通过不断学习来弥补本身的不足。
。
首先,要树立学不可以已的观念。学习是无止境的,是不停止的。庄子说:吾生有涯,而知无涯。作为刚刚加入公务员队伍的青年不光要有学习的紧迫性,更要有学习的不间断性。新公务员对于工作不熟悉,对于新环境往往不了解,但是有激情、有干劲,所以要把这股激情干劲投入到工作中和学习中去,如参加培训或者走下基层等。同时,在日常工作中也要坚持学习,不断扩大知识面。坚持在工作中学习,积累经验,把学习作为一生任务来抓。
其次,进行有目的有计划的学习,把所学应用于实践。学习知识
5 的目的是为了更好的运用到实际。学习的知识应用不到实际,那就失去了学习的意义。所以作为新的公务员在学习中要坚持学以致用,坚持理论联系实际,把所学的知识应用于实际中,做到学的知识有用、能用、会用。反过来说,实践也是检验学习成果的重要标准。实践出真知。经过了实践的检验,才能称之为学习成果。
第三,学习要坚持与时俱进。作为一名国家公务人员,在不断学习的同时,还应该注意到事物是变化发展的。所以要青年公务员加强对新事物、赫象的观察、理解,以提高自己知识结构和层次;要加强与工作相关理论、时事热点、公务报告的学习,提高自己工作的前瞻预见性;要加强相关现代办公技术的学习,学习新的工作技巧和工作方法,以提高具体工作的效率。
总之,作为一名国家公务人员要在各个方面学有所长,学有所用,学以致用,要不断丰富自己的知识,坚持在工作中学习,在学习中工作,与时俱进,从而提高工作效率,以适应不断变化的社会工作环境,这样才能成为一名优秀的人民公仆。
四、踏实工作,加强锻炼 实践岀真知,实践长才干。新录公务员只有积极主动地承担工作,在实践中锻炼,才能尽快地成长起来,成熟起来。
一是从小事做起。老子曾说:“天下难事,必做于易,天下大事,必做于细”。这精辟地指岀了想成就一番事业,必须从简单的小事做起,从细微之处入手。小事与大事只是相对而言,大事寓于小事之中,要做好小事也是不容易的。
6 二是从难事做起。难事,费时费力难办之事。作为新公务员,遇到难事,不要因为自己是新手而绕道走,回避它,应该迎难而上。做难事得到的锻炼多,得到的经验多,提高快。自己要多向老同志学,多向领导学,看他们是怎样解决问题的。在工作中要主动参与做难事,解难题,直至能独立解决难题。同时,要针对自己的弱点,有意识地加强锻炼,变弱点为强点,为做难對是供本领支撑。
三是一心扑在工作上。一个人的工作成绩、工作成就与其对工作的痴迷程度是成正比的。要以敬业模范张彪为镜,对照自己,让思想受到教育,心灵受到净化,精神得到洗礼。不论何种岗位,何种行业,都需要保持积极主动工作的精神。作为新公务员,对工作不能作为谋生的手段,而应该作为事业来追求,全心身地投入到工作之中。把工作视为自己的第二生命。工作时间要做工作,休息时间也要思考工作,只有这样,才能尽快适应机关工作,成为机关工作的佼佼者,从而脱颖而出。
五、立准“旗帜鲜明”轴心,心如明镜把好“政治关”,选好人民期盼。
“首关不过,余关莫论”,政治标准是衡量公务员的首要标准,这轴心不容动摇,要旗帜鲜明、理直气壮的选出政治上“坦坦荡荡”的明白人。要综合看,既看到政治忠诚和政治定力,也要看到政治担当和政治能力。是否做到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对党、党的组织、党的事业忠诚。要全面看,开展全方位“政治体检”,在逐级推荐、评选材料的基础上,针对性地采取谈话、民主测评、征求
7 意见、查阅档案等方式,考察政治上敢不敢、能不能、有没有担当,看其是否能够直面复杂的政治局面和政治风险。要立体看,成立政治考察专项小组,由各级公务员主管部门指导,纪检监察部门、信访、法制、应急等部门配合,联合审查,立体分析,严防表面“成熟”实则“不讲原则”的圆滑。
六、立准“实事求是”横轴,目光如炬把好“实干关”,选到人民心坎。
真实、可信、敬业、奉献,是先进典型的真正魅力所在,先进人物的业绩必须是过硬的、值得信赖的,才能让人民“心服口服”。目光要向“下”看,用好“望远镜”突出重点,既要看到基层和工作一线默默无闻的同志,也要突出疫情防控、应急抢险等重大斗争、急难险重任务中表现突出的先进个人和集体。目光要向‘内’看,用好“显微镜”评价准确,既看到工作业绩和一贯表现,也要看到工作态度和创新成果,不搞“迎风头”的“脸面功夫”,也不搞“假拔高”的“盆景堆砌”。目光要向“外”看,用好“多面镜”多方延伸,既看到时代性,也看到先进性和引领性,让每一位在岗位上高举旗子、奏响曲子、引领路子的人都能得到应有的荣誉,让流汗者不流泪、辛苦者心不苦、实干者得实惠。立准“群众满意”纵轴,手执严尺把好“程序关”,选岀人民信赖。先进典型来源于群众,与群众鱼水情深,表现如何只有群众最清楚、最有资格评价,群众满意才是工作的“试金石”。各地各单位要高度重视推荐评选工作,强化组织领导和实施,切实发挥党委(党组)领导和把关作用。注重评选程序的民主性,充分发扬
8 民主,通过广泛宣传,提升群众的积极参与度和主动监督性,把与群众有深厚感情的先进典型推荐上来,把能够走近百姓家中、深入群众生活、保障群众需求、赢得群众赞誉的先进典型选出来。还要严把评选程序的规范性和纪律性,要通过采取自下而上、上下结合的方式,在广泛听取意见、充分酝酿讨论、征求有关机关和部门意见、公示基础上研究确定表彰对象,确保做到不少步骤、不漏环节、不减原则,对于苗头性、倾向性问题一概否决,做到真正让群众满意。
9 2022 年度学习“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心得体会(第二篇)
2022 年 8 月 30 日上午,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和“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表彰大会在京举行。在党的二十大即将召开之际,为激励动员广大公务员和公务员集体奋进新征程、建功新时代,授予朱琴等 397 名同志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称号;授予北京丽泽金融商务区管理委员会等 198 个集体全国“人民满意的公务员集体”称号。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亲切会见受表彰代表,向他们表示诚挚问候和热烈祝贺,勉励他们牢记使命责任、勇于担当作为。
时代是出卷人,人民是阅卷人,我们是答卷人,广大党员干部面对时代的叩问、人民的阅卷,想要获得高分卷,成为人民满意的“服务员”,就必须以登高望远之姿态拨云见日看清时代发展之经纬,正确认识和把握世界大势和时代潮流,才能切实答好时代之变的选择题、填空题和论述题。
解题思路从信仰中来,答案去人民中找,回答好时代叩问的选择题。作为一张试卷开篇之题,选择题知识覆盖面广、题量多,广大党员干部要牢固树立正确的答题理念,从党的百年历史中汲取答题力量,提升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观点认识问题的水平,才能快速且准确地勾选出人民满意的正确答案。想要做好单项选择题,就必须坚守初心,牢记为民服务宗旨,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引领,厚植公仆意识,全心全意服务人民,做人民的“服务员”,
10 才能找准人民满意的四分之一;想要做好多项选择题,除具备单项选择题所需的条件外,还必须根深扎基层,久久为功,沉下心来,低下头颅,蹲下身去,虚心请教,耐心询问,真心帮助,想群众所盼,急群众所需,解群众所困,人民才会告诉你所有的正确答案。若是到基层只为镀镀金、走走过场,得到的只能是以偏概全的部分答案;若是姿态高高、虚情假意,甚至横眉冷对、恶言相向,得到的答案不仅不全,甚至可能全部都是错误答案,不仅不能得分,甚至可能扣分。
解题思路自学习中来,答案去行动中找,回答好时代叩问的填空题。作为试卷的第二道大题,填空题的特点是时间跨度大,问题来源可能是历史遗留,也可以是前景规划所需;空间覆盖面广,远到基层一线的矛盾纠纷,近到全域的可持续高质量发展;出题形式灵活,乡村振兴、疫情防控、防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