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学生毕业个人心得体会1 毕业,就像一个大大的句号,从此,我们告别了一段纯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 毕业前的这些日子,时间过的好像流沙,看起来漫长,却无时无刻不在逝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大学生毕业个人心得体会3篇【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大学生毕业个人心得体会1
毕业,就像一个大大的句号,从此,我们告别了一段纯真的青春,一段年少轻狂的岁月,一个充满幻想的时代……
毕业前的这些日子,时间过的好像流沙,看起来漫长,却无时无刻不在逝去;想挽留,一伸手,有限的时光却在指间悄然溜走,毕业答辩,散伙席筵,举手话别,各奔东西……一切似乎都预想的到,一切又走的太过无奈。
每一天,我们都会有意无意地再逛逛校园,看一看它今天的样子,想一想四年前它如何迎来稚气未脱的我们。走了四年,似乎又走回到了起点。突然觉得,四年的同窗、身边的朋友,比想象中要和善、可爱得多!星光下的夜晚,每一个都温柔如风。
再看一看吧……
那赫然相对的食堂、综合楼,曾经炊烟四起;
窗外的晾衣绳,飘荡着不知哪个宿舍落下来的白衬衫;
插着爱护花草牌子的草坪,记不清什么时候已经被抄近路回寝的兄弟们踩出了一条小路;
学楼自习室的门还开着么,考研时鏖战过几个月的那个屋子,如今应该没有什么人了吧,一直对那段埋头苦读的日子心存感激,不论结果如何,它让我收获了很多……
一幕幕的场景就像一张张绚烂的剪贴画,串连成一部即将谢幕的电影,播放着我们的快乐和忧伤,记录着我们的青春和过往,也见证着我们的友谊和同窗情谊!
来到这片校园之前,想象大学生活是白色的。因为象牙塔是白色的,整个生活就好像它折射的光:纯净而自由。
大一的时候,觉得生活是橙色的。太多新生活扑面而来,新鲜而灿烂,热情而紧张。橙色的记忆里,有第一次见到知名教授的激动,第一次加入社团的好奇,第一次考试的紧张……
大二的时候,生活是绿色的,青春拔节生长,旺盛得像正在生长的树,梦想也一点点接近现实。跟老师讨论问题时,看见他脸上满意的微笑;跟老外对话时,给自己打了个满意的分数;开始熟悉校园里任何一处美食,也常常在BBS上呆到很晚……
大三的时候,生活变成蓝色。我们冷静了下来,明白自己离未来究竟有多远,并要为此做出选择:出国,考研,还是工作。所有与这个决定相关联的一切都可能会变化,包括我们的情感,那还年轻没经历过风雨的情感。
大四的生活,像有一层薄薄的灰色。在各种选择里彷徨,每一个人都忙忙碌碌,一切仿佛一首没写完的诗,匆匆开始就要匆匆告别。
但那灰色里,却有记忆闪闪发亮。那些彩色的岁月,凝成水晶,在忙碌的日子里,它们是我们的资本,也是我们的慰藉。
即将到来的六月,我们和去年学长毕业时一样,把行李装好了箱,一点点往外运,整个宿舍楼就这样在几天之内变回空楼,变成一个无限伤感的符号。记忆也同时从校园离开,收藏进内心的匣子,那是我们的流金岁月,也是我们的宝藏。
未来就像天空中一朵飘忽不定的云彩,而我们,从毕业这一天起,便开始了漫长的追逐云彩的旅程。明天是美好的,路途却可能是崎岖的,但无论如何,我们都有一份弥足珍贵的回忆,一种割舍不掉的友情,一段终身难忘的"经历。
七月,盛夏,银杏还是青翠的绿色,而心疼已经渐渐弥漫开去。
最后一堂课,是和老师告别;考完最后一场试,是和学业告别;通过毕业论文答辩,是和学生生涯告别。然后,知道一个一个朋友离去的日期,开始一场场告别,告别朋友,告别同窗,告别四年已经习惯的许多生活。
已经习惯了宿舍的生活,习惯了晚上的卧谈会,习惯了下雨时有人把衣服一起收进来,偶尔逃课的时候会有人代答到,吃饭时尝两口别人的菜,几个人用同样的钥匙,打开同一扇门。
大学生毕业个人心得体会2
即将在今年6月毕业的李琳,这些天走在校园的林荫路上时经常看到穿着学位服照相留念的同学。偶尔遇见认识的,便停下来打个招呼。开头第一句就是:“要毕业啦?”笑着调侃几句:“对啊,毕业以后你想见我就没那么容易啦……”校园广播里DJ的声音也适时传出:“临近毕业了,如果还有ji体活动,请一定不要再缺席。校园里如果有山,那就再爬一次山吧;校园里如果有水,那就再游一次水。实在忍不住眼泪了,就请‘Cry on my shoulder’。”说着、听着,她便觉得“这个校园马上就不属于自己了”。
五六月间,大学校园里有一种气氛叫毕业。考研的、工作的、出国的,去路都已尘埃落定,剩下的惟有等待。聚会、照相、写纪念册,似乎每个人都在准备着离开。从青涩稚嫩到内敛沉稳,从彼此陌生到互相熟悉,一起度过了4年岁月的他们,而今面临分别,一股说不出的离愁别绪在心头。
4年同窗,从此就要天各一方了。每个人都想穷尽心力为这段岁月画上一个圆满的句号。除了伤感地吃散伙饭、喝离别酒以外,拉上三五个老友结伴同行进行一次远足旅行也成为大学生毕业时的一项选择。
在旅途中尽情享受山水,感受自然,既能增进感情,又能成就自己的远游梦想;在旅途中一起回味曾经:从那首嘹亮的军歌,到那场激烈的比赛,还有那晚的促膝长谈。让4年的情谊在数日的朝夕相处中慢慢积淀、定格,让4年的青春在旅行中芳华永续。
出生于上世纪80年代的大学生,对旅行的定义中多半包含着少年时急于挣脱束缚、争取独立的热切盼望。十年寒窗,他们为了将来的安然被局限在涉世未深的校园,直到大学,才有了真正意义上可供支配的自由和时间。象牙塔里的日子固然悠闲,可外面的精彩更令初出茅庐的他们深深迷恋。一旦确定了要去旅行,那么时间和距离都只是个简单的问题。
据笔者了解,他们并不会做特别详细的出行计划,基本上都会提前联系自己的同学、朋友,甚至朋友的朋友,让他们“尽地主之谊”安排食宿。这样不仅可以节省大笔费用,而且还可以玩儿得随心、随意、随遇而安。对于旅游景点的选择也多是相信朋友的介绍,笔者采访时,不止一次听到这样的话:“去哪儿玩儿,对我们而言,最重要的"是便宜,适合学生才行。”
前几天刚去深圳旅行过的曾少霞告诉笔者:“毕业旅行跟别的旅行是不一样的,它有更多感情的意义在里面,去什么地方其实并不重要,重要的是和谁在一起。短暂的旅行不仅可以让人眼界开阔,而且一路上有朋友陪伴,原本昏暗的心情也会明朗起来。不管玩儿什么,也不管去哪儿玩儿,都会很充实、很快乐。”
大学生毕业个人心得体会3
很快的,四年的大学生活就这么的过去了。在拿到毕业证的时候,我还是不敢相信,我的大学生活就这样结束了。我感觉我昨天才进入大学校园,今天却要离开了。虽然*时对它百般嫌弃,但是真正要离开的时候,还是会舍不得。
这四年过得是真的很快,我还没有来得及把校园全部走一遍、看一遍,还没有来得及在学校的每一个地方都留下我的脚步,还没有来得及吃一遍校门口的小吃街,我就要走了。学校的图书馆,我也只去了常去的几间,还没有来得及了解每一个房间里面都有什么书,我的大学生活,就这样结束了。
当我拿到毕业证书的那一刻,我就不再是学生了,我的学习生涯就这样划上了一个句号。以后我将会以职场人士的身份,继续在社会上生存着。工作之后才发现,学生的身份给了我们的生活很多便利,别人会因为你是一个学生而对你更宽容。当你失去了学生这个身份之后,就失去了学校这座避风港,只能硬着头皮去面对社会上的风风雨雨。
这四年,有庆幸的事,也有后悔的事;有得到的,同时也有失去的。都说大学就是一个小社会,我从前不相信,但是四年之后,我相信了。我在校园里,就已经见识到了社会的黑暗面,知道了有关系的人是没有关系的人永远比不上的,只要有关系,想得到什么轻而易举。有一次我们班选入党积极分子,那个同学是已经被我们自己班同学投票选出来的,但是最后那唯一一个名额还是被一个在老师那里有关系的人占了。这个社会真的很不公*,所以想要公*,就需要自己争取。
这四年,我担任了班级的生活委员一职,管理着我们班的班费。我发现有些明明家里比较富有的人,却还要斤斤计较几块钱。我发现每个岗位都有每个岗位的难处。社会上也是,没有简单的工作,每个岗位的人都很不容易。虽然这些事情确实会让我对这个社会感到失望,但这就是现实,我一个人不可能改变这个社会,只能随波逐流。虽然会很难受,但是至少我成长了,以后不会再单纯的看问题,也懂得了社会的复杂性。这四年,也因为有朋友的陪伴,所以过得很快乐。
总的来说,这四年真的学到了很多,也收获了很多。因为有了这四年的经历,所以我的人生更加的丰富多彩。之后,我会保持我的初心,努力勤奋的工作。
推荐访问:心得体会 毕业 大学生 大学生毕业个人心得体会3篇 大学生毕业个人心得体会1 大学生毕业工作心得体会 大学毕业个人感悟 大学生毕业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