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视绝笔第二季优秀心得体会1 清明节。祭拜先人的日子,忘记这天的*人就意味着背叛。然而,我们一定要记住当年叱咤风云的革命烈士,因为是他们用双手给予我们今天。 我不禁想起我的叔公,他也是一位烈士。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央视绝笔第二季心得体会,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央视绝笔第二季优秀心得体会1
清明节。祭拜先人的日子,忘记这天的*人就意味着背叛。然而,我们一定要记住当年叱咤风云的革命烈士,因为是他们用双手给予我们今天。
我不禁想起我的叔公,他也是一位烈士。就在70年代,陕西省渭南市红林村陷入了干旱的危机,我叔公自告奋勇,为红林村挖井,结果因为长期干旱而献出了他宝贵的生命。
虽然红林村仍然处于干旱之中,但是他这份热爱祖国,百折不挠的精神永远值得我们后人学习和瞻仰还有凭吊,怀念……每个人都要铭记烈士的名字,铭记他们为民族振兴,国家富强,人民*和幸福做出的贡献。
烈士纪念碑是战士们为我们创造未来的证明,代表着对祖国的忠诚。假如烈士们还生存在世上,我想对他们说:“伟大的烈士们,你们胜利了,你们是真正有铁一般的热血男儿,活的充满意义,我们新一代少年会继承你们爱国的情怀,愿为国牺牲的精神,我会努力去做的。”
我热爱他们,崇敬他们。他们为了革命事业,可以为祖国献出生命。面对帝国的残忍,他们毫不惧怕,仍然手持大刀,与敌人血拼,誓死也要保卫祖国。他们很英勇,很忠诚,很倔强。
只要想起烈士们为祖国牺牲的事情,我就觉得我们很幸运,烈士们为我们开辟了新*,所以我们今天是多么幸福,美好。如果没有烈士们的艰苦的斗争社会,怎么可能会有我们现在如此幸福的生活呢?
清明节。我会到烈士陵园,在烈士墓前,我会献上一朵白色的百合,以纪念他们当年为我们所做的一切,不许笑,谁也不许笑,难道烈士就不值得我们大家去为他哀悼吗?因为他们很伟大,用自己的血肉之躯给我们换来如此幸福,如此美丽,如此丰满的明日早晨。
愿大家也跟我一样,去祭拜他们。
希望烈士们能再天堂过得好好的,下辈子不用再与敌人血拼,和我们一起度过美好的人生。
央视绝笔第二季优秀心得体会2
近日,我观看了文献纪录片《绝笔》,全片真实再现了14位革命先烈在生死关头写下的绝笔信、诗歌或入党申请书,彰显了*人为了民族*、人民幸福,为了践行*信仰而献出宝贵生命的高尚情操和坚定信念。
纪录片中,陈觉、赵云霄这对革命恋人的绝笔信感动着我。1925年在苏联留学期间,陈觉和赵云霄结为夫妻,回国后被分配到湖南从事苏维埃运动。当时,白色恐怖很严重,他们白天在家研究工作、草拟文件,晚上外出活动、发动群众斗争,先后建立三十五个乡的苏维埃*。不幸的是,1928年两人相继被捕。敌人为了使他们夫妻就范,将湖南地下党一网打尽,用尽各种手段,威逼利诱。但他们依旧不为所动,受尽折磨,至死不渝,最后被敌人以“策划暴动、图谋不轨”的罪名判处死刑。1928年10月10日,陈觉在就义前给妻子留下了绝笔书,14日英勇就义。而赵云霄因有孕在身,敌人被迫同意延期执行。但就在1929年3月26日,孩子出生才一个月,灭绝人性的*派就对云霄下了毒手。他们的孩子取名启明,因为经受过暗无天日的监狱折磨,体弱多病,4岁便夭折了。陈觉、赵云霄这对革命夫妻为中国人民的*事业,献出了宝贵的生命,历史将会永远铭记他们,人民也将永远铭记他们。
本片还记录了革命志士们为了革命事业而英勇献身、舍弃*厚禄、坚持*领导、坚决抗日、舍小家为大家的感人事迹。
我对其中“初心明志叶挺 英魂永存黄显声”短片中的人物“叶挺”记忆尤为深刻。叶挺所在的国民革命军第四军在北伐中被誉为“铁军”,抗日时担任新四军军长。后因**派忌惮*军力,发动皖南事变,新四军大部分人被杀死,军长叶挺被送入牢狱。这时的叶挺并不是*,但心里早已下定决心为党和人民奉献一生。
后来,蒋介石想依次通过*厚禄、威逼利诱、骨肉亲情来将叶挺纳入*:他不仅承诺可以当官发大财,与阔别已久的家人团聚,还可以重回战场英勇杀敌。叶挺仍不为所动。他写下了著名的《囚歌》:为人进出的门紧锁着,为狗爬走的洞敞开着,一个声音高叫着:爬出来呵,给你自由!……我应该在烈火和热血中得到永生。通过《囚歌》和其他一些叶挺手稿不难看出,叶挺已将生死置之度外。当他在*的努力下被营救出狱时,所做的第一件事就是申请加入*。*接到叶挺的入党申请后,第二天进行了研究,并立即决定接收他为*员。在国共内战即将爆发时,叶挺乘飞机前往延安,却不幸坠机遇难。举国上下无限悲痛。
正如片中所说:“叶挺尝遍挫折与艰辛仍初心不改,*厚禄至于前却矢志不渝。”他英勇地牺牲了,他为革命英勇献身、舍弃*厚禄。他坚持*领导、坚决抗日、舍小家为大家的高贵精神,值得被“国家记忆”。
鲁迅曾说:无情未必真豪杰,怜子如何不丈夫。如果说烈士的《绝笔》是用生命和热*写对信仰的追求与坚守,是真理的千古绝唱,那么他们在《绝笔》中,也抒发了对父母的至尊至孝,对妻儿的至亲至爱,言辞切切,催人泪下,也是大爱真情的千古绝唱。
在*迎来百年华诞之际,纪录片《绝笔》给我带来了深深的震撼,看到了一代又一代*人,为了民族大业和百姓福祉,舍生取义、向死而生。我深刻体会和理解了英烈们的初心不改、信仰弥坚。全片以“英烈绝笔”为核心,通过史料展示、亲历者讲述和专家解读等方式,带领人们重温一封封绝笔背后的感人故事,既展现了革命英烈们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革命精神,也让历史照进现实,让理想信念的力量在人们的心中愈发坚定。
历经百年风雨沧桑,书信会泛黄、字迹会模糊,但其中的精神和信仰,依然力透纸背、历久弥新。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在《绝笔》中传递出的英雄气概和革命精神穿越时光的隧道,依旧猎猎张扬。
央视绝笔第二季优秀心得体会3
按照医院党委“党史教育活动”安排部署,近日在“学习强国”学习的*台,“红色书信”专题栏目中学习观看了6集记录片《绝笔》。剧中记录了14位革命先烈分别以诀别书、遗嘱、家信、入党申请书等形式,诠释了革命信仰、革命精神、革命传承的不朽“绝笔”,用生命捍卫了*人的革命之志、革命之勇、革命之爱的初心和使命。学而时习之,通过学习感悟记录下我的观后感。
缅怀先烈、历久弥新
影片以6集的篇幅,再现了我党14位革命先烈可歌可泣的红色历史故事。(一)忠魂丹心蓝蒂裕,血荐轩辕陈然;(二)初心明志叶挺,英魂永存黄显声;(三)淬火砺剑吉鸿昌,信仰弥坚续范亭;(四)慷慨明志钟奇,大义赴死车耀先;(五)切切在心夏明翰,拳拳在念高君宇;(六)红色恋人陈觉、赵云霄,纸浅情深*安、李志强。
英魂永存、誓死明志,革命先驱者用生命书写了鲜红的党史,激励着我们新一代*人,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而矢志不渝、奋勇向前。
红色记忆、永葆青春
影片再现我党在红色发展史中,革命先烈们不畏强权、不畏牺牲的大无畏革命精神。其中有,蓝蒂裕烈士在英勇就义前给5岁儿子留下一首情深意切的《示儿》;陈然烈士的一首《我的“自白”书》振聋发聩;叶挺将军出狱后的10个小时写下了《入党申请书》;黄显声烈士“虎入笼中威不倒”的革命气概;吉鸿昌将军给妻子的遗书大义凛然“夫今死矣,是为时代而牺牲”;续范亭将军临终写给*中央的《入党申请》;钟奇烈士临刑前在香烟盒上给新婚妻子留下了绝笔;车耀先烈士教育告诫子女以“谦”“俭”“劳”为立身之本;夏明翰烈士的狱中绝笔“砍头不要紧,只要主义真。杀了夏明翰,还有后来人。”;高君宇烈士在给爱人石评梅的信中写到:“我只是历史使命的走卒”;红色恋人陈觉、赵云霄留下的句句带血、行行含泪的遗书;*安烈士写给妻子李志强的一封无字诀别信。
红色的记忆永存,永葆着青春活力,感人泪下、发人深省、促人奋进。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绝笔》传递了老一辈革命先烈,不畏牺牲、视死如归的革命情怀;传达了老一辈革命先烈,舍小家为大家的家国情怀;传播了老一辈革命先烈,坚守初心、牢记使命的忘我情怀。通过观影让我深深感到,现代工作、生活的安逸,不努力何以面对先烈用生命书写的红色党史,何以面对先烈用热血铸就的新中国。
《绝笔》带给我震撼与感动,激励与洗礼,革命先烈舍小义为大义,抛头颅洒热血,始终坚守着理想信念的崇高革命精神,彰显了*人矢志不渝、初心不改、信仰弥坚的奉献精神。在*百年华诞之际,在党史的学习教育活动深入开展之时,我们新一代*人要继续红色血脉、汲取先辈力量,在新时代的高速路上继往开来、勇于担当、无私奉献,为了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了人民健康事业贡献自己的全部力量。
推荐访问:绝笔 心得体会 第二季 央视绝笔第二季心得体会 菁选3篇 央视绝笔第二季优秀心得体会1 央视绝笔第二季优秀心得体会100字 央视绝笔第二季优秀心得体会1分钟 绝笔第二集观后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