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微党课:“红色家风”是最好传承,供大家参考。
微党课:“红色家风〞是最好的传承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多次强调,要把理想信念的火种、红色传统的基因一代代传下去。那么,理想信念是什么?传承红色基因又蕴含着什么道理?近日,我通过阅读《红色家风》这本书,内心对红色家风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红色家风》中收录了毛泽东、周恩来等革命领袖写给儿女的部分家书。掩卷回想,那一封封书信,文字质朴、语言平实,却感人至深、情透纸背、催人奋进。在那个没有网络、没有微信的时代,亲人间的感情沟通与寄予只能依靠家书,真正像诗中所描绘的“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革命先辈的家书,可能只有短短几十个字,却字里行间透露出对孩子的关爱和嘱托,既表达了对儿女的无限思念,又表达了期望儿女努力进步的谆谆教导。这种亲热无间的亲情,让我不禁想起了我的父亲,干事认真、脚踏实地的父亲。
我生长在一个一般的家庭,父亲是一名党员干部,我小时候常常会看到爸爸坐在书桌前写文件,一写就是一夜,那时候没有电脑,每一个字都是爸爸用钢笔写出来的,为了保证公文精确,假如有错字,爸爸还会再抄一遍,然后第二天再带去单位。后来我想,正是因为这
日复一日的积累、一字一句的斟酌,才让爸爸成为了单位的“笔杆子〞。
爸爸不善言辞,也从没有给我讲过大道理,但是从爸爸的身上我学到了做任何事情都应当一丝不苟的道理,让我终身受益。
我上高中的时候,爸爸送给我第一支钢笔,我特殊宠爱,笔壳是绿色的,就像一棵笔直的小树苗,爸爸是期望我能好好学习、学以致用。大学期间,我入党了,成为了跟爸爸一样的共产党员,接受了更多党的教育,更深刻地体会到为什么爸爸这么认真,是因为他不仅是一名工作者,还是一名党员工作者,是党员,就应当不怕困难,是党员,就应当脚踏实地。这支笔陪伴我从学校步入社会、陪伴我从家乡来到北京,见证了我的成长和努力。二十年过去了,钢笔的外壳也已经磨损了,我就把它当珍宝一样珍藏了起来,只有在遇到困难的时候还会拿出来,鼓舞自己不要放弃。
直到今日,爸爸退休了,但是那股认真的劲头儿还是没有变,而且会像小时候一样常常提示我:“无论在哪,无论做什么工作都要认真啊,世上最怕的就是认真二字。〞爸爸是真的做到了这两个字,而我,还需要沿着爸爸的脚印继续努力。如今,电脑极大地方便了我的工作,但是我还是会随身带着一支钢笔,那是我从小就
养成的习惯,通过钢笔写写画画,可以让我更加专注,也让我时刻记得应当向爸爸看齐,向优秀党员看齐。“认真学习、厚积薄发〞,这就是爸爸教给我的家风,作为一名共产党员传承给我的红色家风。
为人子女,应当懂得感恩和回报;为人父母,应当拿好接力棒,做到典范和传承。习近平总书记在第一届会见全国文明家庭代表时讲道:“家庭是人生的第一个课堂,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老师。孩子们从牙牙学语起就开始接受家教,有什么样的家教,就有什么样的人。〞由此可见,家庭教育对于孩子的成长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我从父辈身上学到的优秀品质,也应当传承给下一代,并发扬光大。
《红色家风》中收录的书信,无不透露着期望孩子学习本事报效国家的殷切期望,比方“期望你能接受我的意见,真正改正错误,长期坚持地学下去,培育自己成为有用的人,期望你这样做,而且必须这样做,不要辜负祖国和我们对你的期望〞“你们要学点本事为国家做奉献,大本事没有,小本事、中本事总要靠自己去锻炼〞,再比方“你自己要学算、写字、看书,不要遗忘啊〞等等,多么朴实,都让我感动,也让我不断地思索,怎么才能把自己的孩子培育成祖国需要的人呢?我认
为可以从这三个方面去努力,期望能在自我改进的同时也与孩子共同成长。
第一,要重视红色教育,树立孩子正确的价值观。
我的孩子是 10 后,都是从小在家人的呵护下长大的,很难想象战争岁月的艰苦和困难,也难以体会美好生活来之不易的道理,每当假期一到,就会想去海洋馆、动物园、海边沙滩等地方玩,享受更丰富的现代化生活,其实,教育孩子牢记历史,缅怀先烈,是特殊有必要的。
我曾经带着孩子参观首都博物馆,孩子会好奇看着墙上悬挂的黑白史料图片,看着当年八路军使用过的武器、水壶、劳开工具,问很多奋斗历程的问题,他们会自然地将这些照片和物品与书本中的文字联系起来,这些都会激发孩子对历史的兴趣、对英雄的仰慕,即使他们还没有那么深刻思索,但我想孩子心里已经种下了一颗爱国主义的种子。今后,我会多抽时间陪孩子到革命纪念馆等地方接受红色教育,带着孩子去了解历史,瞻仰先烈,让爱国主义的种子萌芽并茁壮成长,让他们真正成为有理想、有理想、有毅力、有奉献的社会主义接班人!
第二,要重视品德教育,培育孩子优良的思想品质。
家庭教育涉及很多方面,但最重要的是品德教育,就是如何做人的教育,品德教育真的不需要讲大道理,
因为孩子会把父母的一言一行作为仿照的对象。所以,胜利的品德教育,首先就需要父母以身作那么,连自己都做不好的事情,又怎么能一味地要求孩子去执行呢? 在现阶段,我着重培育孩子学习上“认真〞、生活中“勤俭〞的意识。学习上,我会主动参与到孩子的学习任务中,每天催促认真完成作业,觉察少题、错题的状况准时纠正,同时根据状况制定学习打算,并帮助孩子坚持下去,做到今日事今日毕,渐渐养成孩子认真对待学习的好习惯;生活中,我还要和孩子共同培育勤俭节省的意识。语文课本里写有诸葛亮提倡的“静以修身、俭以养德〞,有朱熹提出的“一粥一饭、当思来之不易;半丝半缕,恒念物力维艰〞,如今生活好了,我们的勤俭意识却有所降低,正餐不好好吃,挑食,常常有剩菜剩饭的状况;衣服还能穿,却要买新衣服,外出回来,大包小包都是零食,这是特殊不应当的。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在全社会营造浪费可耻、节省为荣的气氛,我要以身作那么,每次吃饭都与孩子一起做到碗里不剩饭粒,桌子上也不能掉饭粒,外出点餐不浪费,在饭桌上教会孩子好客待人、谦逊恭让的好习惯。
第三,要重视学习教育,让孩子拥有丰富的学问储备。
修身立德离不开学习,建设祖国更离不开学习,理论联系实际才能推动事物进展。学生时代,正是汲取学问的黄金时期。我常常对孩子说,“书是你一辈子的好伴侣,有了它,你就永久都不会孤独,要坚持阅读、坚持学习〞。
每天,我们家都会有至少 10 分钟自由无干扰的阅读时间,在这 10 分钟里,我和孩子都去找自己宠爱的书,只有一个要求,就是不许打搅别人,10 分钟虽然不长,但是这样的气氛可以渐渐培育起孩子阅读的习惯。如今,我的孩子特殊宠爱读书,宠爱读历史、读地理、读科学,还能沿着历史变迁给我讲各个朝代的小故事,成为了班级里的小百科,同学们遇到问题都宠爱去问他,这是让我很高兴的事情,我也会努力让这个习惯坚持下去,引导孩子多读书、读好书,从书中学习本事,学会辨清真、善、美和假、恶、丑,陶冶他们将来成为一个对祖国、对人民有奉献的人。
红色家风,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和优良传统的表达;红色家风,能润物细无声般融入人们的内心。传承红色家风,是我们的责任,需要我们拿好父辈的接力棒,言传身教。将来还会有很多困难,但是我信任,只要有坚决的信仰作目标、以优良的品质为动力,用丰富的学问作翅膀,每一个孩子都确定可以
成为可造之才,中华民族确定可以实现宏大复兴的中国梦。
红色家风,不是华丽辞藻的堆砌,是中国共产党人精神和优良传统的表达;红色家风,能润物细无声般融入人们的内心。传承红色家风,是我们的责任,需要我们拿好父辈的接力棒,言传身教。将来还会有很多困难,但是我信任,只要有坚决的信仰作目标、以优良的品质为动力,用丰富的学问作翅膀,每一个孩子都确定可以成为可造之才,中华民族确定可以实现宏大复兴的中国梦。
推荐访问:微党课:“红色家风”是最好传承 家风 党课 传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