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期报告陈述(全文)

时间:2022-09-06 13:50: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中期报告陈述(全文),供大家参考。

中期报告陈述(全文)

 

 《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成因与解决策略研究》 中期报告

 各位专家:

 下午好!

 今天我们课题组做的中期报告主要有下面 6 项:

  一、 课题提出的背景 网络的普及, 造成 网络道德失范问题在中学生群体中日渐凸现, 中学生传统道德观念受到很大冲击, 本课题通过对所带学生的实际调查和网络调查分析, 研究寻找一条较为可行的能正确引导他们网络道德意识, 结合该年龄段学生特点, 培养学生正确的用“脑”和上网习惯, 真正减少中学生因网络而形成的失范行为, 以期引导学生正确对待网络, 规范自己的网络道德行为。

  二、 课题概述 课题从 2011 年 5 月开始着手, 2011 年 8 月上报, 2011 年 12 月 30 日立项, 2012 年项目组启动开始研究, 2013 年 10 月日连云港市教育科学规划课题中期检查报告。

 三、 课题研究进展情况 一年来, 我校课题组成员以课堂教学为平台, 从各自研究的侧重点出发, 通过互动、 互补,使课题研究开展有序, 进展良好。

  2012 年 3 月—界定课题开题论证 采用文献研究法, 收集各类期刊、 出版物中有关资料, 认真研读, 制定方案, 提炼升华, 撰写开题报告。

 2012 年 9 月—资料建设 分析法:

 分析学生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成因分析及对策研究 文献研究:

 综合分析各省教学杂志近两年相关的教案和教学设计。

 2012 年 12 月—2013 年 10 月

  行动研究案例分析(教学实践, 撰写教学心得)

 --信息教研组老师 课题负责人积极组织课题组成员参与课题研究互动, 或听课、 评课; 或进行案例分析与反思;或学习传达省、 市各级有关开展课题研究的会议精神和实施方案,消除课题组成成员的畏难心理;与同课题的兄弟学校, 探讨、 切磋、 交流, 现场感受课题研究在课堂教学中的展现,分享成功的经验, 反思研究过程中出现的问题, 有针对性地调整研究方案, 初步形成和谐语文课堂教与学的模式。

 形成会议记录表 7 次, 访谈记录表 5 次, 实验记录表 4 次, 研究心得记录表 4 次, 成果报告 2 次 四、 课题研究主要成果 • 1、 研究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成因(问卷调查、 总结

 • 2、 研究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状及存在问题 • 3、 针对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现象, 制定应对策略 • 4、 形成防范中学生网络道德失范案例 • 文章发表与获奖:

 已发表《利用网络资源实施探索性学习的实践》《信息技术教学探究性学习的实践》《把握家长心理.开好家长会》 潘庆华 2011 年 12 月在《学园》 发表 • 今年学术成果:

 2013 年 4 月《中国校外教育》 论文《浅议普通初中学生网络思想道德教育面临的问题及其对策 》 作者-李静 2、 2013 年 5 月份《中小学电教》 论文《要引导中学正确利用网络信息技术》 作者—陶明霞

 五、 课题研究存在问题 • 1、 课题组成员相关论文发表篇数不够多;

 • 2、 网络道德失范行为没有具体化, 本校网络道德失范的成因分析不够深入,要多挖掘本校学生典型案例; • 3、 问卷调查形成案例有不真实情况存在 六、 课题研究下阶段计划 各级领导、 教研员本课题进展情况进行调研, 对我们付出的努力与收获给以充分的肯定, 还对我们在研究中的一些困惑进行针对性的指导, 也为存在的不足提出了今后改进的方向, 增添我们的科研热情与信心。

 一年来, 我们已走出了初始阶段的困惑, 对课题研究的方式、 方法, 已有一定的把握, 相信有课题组成员的共同努力, 有各级领导的鼎力支持, 我们有信心把本课题研究开展得更好。

 七、 存在问题及对策 由于一线教师课业负担较重, 课题组成员之间研讨的次数, 兄弟学校间的课题互动次数还不够, 下个阶段要灵活地处理好课业负担与课题研究之间的关系, 使课题开展更有序;还要更好地解决课题与课情之间的矛盾, 让课题充分体现实效性;案例的积累也还不足, 理论的收集与整合还要进一步加强。

  对策:

 继续学习与课题相关的课例、 理论等, 不断充实课题组成员自身的文化底蕴, 根据成员各自拟定的计划, 把握方向, 朝着各自的预定目标, 以课堂为平台, 大步前进, 大胆创新,大幅度进展; 继续往“和谐” 靠拢, 积累更多的案例, 做好更深刻的反思, 形成一定的理论,提升本课题的价值,让课题的结题报告彰显魅力。

推荐访问:中期报告陈述 陈述 报告 全文

上一篇:陈述报告 下一篇:全会报告讨论发言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