访学通讯报告4篇访学通讯报告 附件2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工作总结报告 访问学者姓名 所在单位 所在国家 批准时间研究起止日期 土木工程防灾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访学通讯报告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访学通讯报告
2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访问学者工作总结报告访问学者姓名
所 在 单 位
所 在 国 家
批 准 时 间 研究起止日期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 二 OO 四年制
–
– 1 研究工作总结
访问学者签章
年
月
日
研究工作结束后二个月内报送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一式三份
–
– 2 表 1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工作总结简表
访问学者姓名
专业技术职务
所在国家
所 在 单 位 美国科罗拉多矿业学院 联系电话 地址邮编
参加研究人数 高级 中级 初级 博士后 博士生 硕士生
研 究 经 费 资 助 总 额
工作时间 批准时间
实际支出金额 万元 完成年月
完成论著篇、册 学 术 会 议 交 流 大会特邀报告 国际 期 刊 发 表 全国性 科技期刊
专 著 出 版
分组报告或展示 国外学术刊物
已出版 拟出版
国内
研究成果项 评议、鉴定 发 明 专 利 已 推 广
学术奖励项 国家级 科技 进步奖
省部级 国际学术奖 其 它 自然 科学奖
发明奖 自然 科学奖
科技 进步奖
人才培养人 博士后
学 术 报 告 博
士
次
数 参 加 人 数 硕
士
–
– 3 总 结 摘 要 中文不超过 500 字附英文
主题词
中英文
1、 填入表中的各项内容或数据必须是在国家重点实验室作访问学者期间所取得的结果。
2、 “完成论著”中“全国性科技期刊”是指《全国性自然科学技术期刊管理办法》 试行稿中规定的公开发行刊物即 “在国内可公开订阅、销售、也可向国外出口和交换的刊物“
–
– 4 表 2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课题研究成果目录 成 果 名 称 主要完成者 组织评议、 鉴定单位及日期 授奖单位、奖励名称、 等级及日期 获准专利国别、 类别及专利号
请附科学技术成果鉴定证明书、奖励证书或专利证书复印件一份。
–
– 5 表 3
土木工程防灾国家重点实验室访问学者论著目录
主要作者 发表时间
论著名称 刊物名称、卷期或出版社
–
– 6 表 4
学 术 报 告 统 计 表 报告时间 报 告 主 题 参加人数
–
– 7 国家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验收审核意见
负责人签章 年
月
日
–
– 8
–
– 9 CYhXk3ITqFRu_@C|}KA?=S91H PO|SLhom4o< 2]\?D<JegKVD3P Ixr|4mDs?<}I8lTLs@HNCt69@n;gJ0{:h5Sv0ln mp>H;>zg@ViVkX2 fziBr[yk ;H1fxW:W
篇二:访学通讯报告
010—2011 年度高等学校接收国内 访问学者工作通讯录 学校名称 职能部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邮政编码 北京大学 北京大学医学部 继续教育部 继续教育部 焦 云 侠 010-62767344 玮 010-82802256 jiaoyx@pku.edu.cn 100871 胡huweibeiyi@163.com 100083 清华大学 教育培训管理处王
佳 010-62782411 wangjiady@mail.tsinghua.edu.cn 100084 中国人民大学 教务处 冯 雁 宁 姜冰 010-62515217 fengyn@ruc.edu.cn 100872 北京交通大学 人事处 李 建 英 010-51688141 jdrsc@center.njtu.edu.cn 100044 北京科技大学 人事处师资科 马力 010-62332213 shizi@ustb.edu.cn 100083 北京化工大学 人事处 刘 传 宇 010-64434843 shizi@mail.buct.edu.cn 100029 北京邮电大学 教务处 李 慧 娟 010-62282067 lhjuan@bupt.edu.cn 100876 中国农业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 王 东 宁 010-62732591 wdn1575@126.com 100094 北京林业大学 人事处 张 向 辉 010-62338181 zhangxianghui@bjfu.edu.cn 100083 北京中医药大学 教学管理处 穆
燕 010-64286824 muyan_lin@163.com 100029 北京师范大学 继续教育与教师培训学院研修部 董 玉 兰 010-58807748 dongyl@bnu.edu.cn yxb@bnu.edu.cn 100875 北京外国语大学 教务处 张
琳 010-88817186 bfsuzhanglin@126.com
100081 北京语言大学 研究生部 高丽 010-82303913 gaol@blcu.edu.cn 100083 中国传媒大学 人事处 李
毅 葛
娜 010-65779225 szk@cuc.edu.cn renshichu@cuc.edu.cn 100024 中央财经大学 人事处 徐 则 宁 010-62289100/8314 xuzening@cufe.edu.cn 100081 对外经济贸易大学 人事处 张 志 群 010- 64495113/2149 rsczp@uibe.edu.cn 100029 中国政法大学 研究生院培养办 肖 宝 兴 010-58908067 pyb@cupl.edu.cn 100088 中央民族大学 人事处人才队伍建设办公室 李杰 010-68932478 szk_cun@yahoo.com.cn 100081
学校名称 职能部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邮政编码 leejie@163.com 北京体育大学 研究生院招生办 殷 泽 锋 010-62976641 Zefeng_062@163.com bsuyzb@163.com 100084 北京理工大学 研究生院培养处 陈琦 010-68912547 cq@bit.edu.cn 100081 北京工业大学 人事处 杨柳 010-67391508 yangliu@bjut.edu.cn 100022 首都医科大学 继续教育处 朱淼 010-83911066 zhumiao@ccmu.edu.cn 100054 首都师范大学 北京市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刘 书 莉
010-68901175 lsl1999@263.net 100037 中央美术学院 继续教育学院培训部 刘 玉 兰 010-64771253/81
100102 北京电影学院 研究生部 高翔 010-82047891 gaoxiang@bfa.edu.cn 100088 中央音乐学院 人事处 桂 晓 珍 010-66425695 gxiaozhen@ccom.edu.cn 100031 中国音乐学院 教务处 肖南 010-64887362 szy102@sina.com 100101 中央戏剧学院 人事处 申 振 华 010-64071253 rsc1@chntheatre.edu.cn 100710 南开大学 教务处 袁伟 022-23504252 yuanwei@nankai.edu.cn 300071 天津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 程 航 东 022-27404439 hdcheng@tju.edu.cn 300072 天津工业大学 人事处 王 国 武 022-24528140 Rsc_sz@tipu.edu.cn 300160 天津医科大学 继续教育学院 安 学 宇 022-60357207 aixintj@eyou.com 300070 天津师范大学 人事处 程
刚 022-23766452 Rsc_szgl@126.com 300074 天津中医药大学 人事处 康瑛 022-23051078 kying2006@126.com 300193 天津科技大学 人事处 刘 璐 璐 022-60273329 liululu@tust.edu.cn 300222 天津财经大学 人事处 张 天 悦 022-88186153 zhangtianyue@tjufe.edu.cn 300222 燕山大学 人事处 周 高 仪 0335-8074531 zhougy@ysu.edu.cn 066004 山西大学 人事处 闫 红 梅
龙 0351-7010132 钱yhm@sxu.edu.cn 030006
学校名称 职能部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邮政编码 山西财经大学 人事处 殷 丽 娟 0351-7666238 sxcdylj@tom.com 030006 内蒙古大学 人事处 刘研 0471-4992415 ndszk@imu.edu.cn 010021 东北大学 人事处 贾 东 风 024-83681236 neujdf@mail.neu.edu.cn 110006 大连理工大学 人事处 任 立 春 0411-84708715 szkkh@dlut.edu.cn renlc@dlut.edu.cn 116024 大连海事大学 人事处师资办 王喆 0411-84724582 dmuszb@newmail.dlmu.edu.cn ttgxzzgx@126.com 116026 辽宁大学 人事处 吴优 024-62202273 ldrsc@lnu.edu.cn 110036 沈阳农业大学 人事处师资科 由畅 024-88487039-11 555you@163.com 110161 东北师范大学 东北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李 玉 玲 0431-85098095 liyl982@nenu.edu.cn 130024 吉林农业大学 教务处 申 涤 尘 李 青 澍 0431-84532943 Xuyuanhonh_320@163.com liqingshu456@163.com 130118 哈尔滨工业大学 人事处 邱 莉 红 0451-86413179 qlh@hit.edu.cn 150001 哈尔滨工程大学 人事处人才办 王滨 0451-82519253 wangbin@hrbeu.edu.cn 150001 黑龙江大学 人事处 李李 雪 松 0451-86608102 媛 leeyuan815@sina.com 150080 哈尔滨医科大学 教务处 孙 国 栋 0451-86663469 sungd2006@126.com 150086 东北农业大学 人事处 刘 江 燕 0451-55190332 Liujiangyan64@hotmail.com 150030 复旦大学 教务处 陶 惠 芳 021-65642286 hftao@fudan.edu.cn 200433 同济大学 科技处 许 伟 良 021-65981573 xuweiliang@tongji.edu.cn 200092 上海交通大学 研究生院 张 昆 鹏 021-62932311 kpzhang@sjtu.edu.cn 200030 华东理工大学 教务处 陈 子 光 021-64253750 czg@ecust.edu.cn 200237 华东师范大学 华东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陶 道 远 021-62232252 021-54344759 gspx@ecnu.edu.cn 200062
学校名称 职能部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邮政编码 上海外国语大学 研究生部 蔡 冰 卿 021-65311900-2282 bqcai@shisu.edu.cn 200083 上海财经大学 人事处 张欢 021-65903676 Shizi@mail.shufe.edu.cn 200433 华东政法大学 人事处 李 素 娟 谭 志 鹏 021-67790202 021-67790278 Tzp0809@sina.com 200042 上海体育学院 研究生处 刘 严键
021-51253164 skyhorse2002@21cn.com 200438 上海水产大学 人事处 孙
涛 021-65710380 tsun@shfu.edu.cn 200090 南京大学 人事处 吴 煜 昊 025-83593046 yuhaowu@nju.edu.cn 210093 东南大学 教务处 舒 晓 梅 025-52090216 sxm@seu.edu.cn 210096 中国矿业大学(徐州) 人事处师资办公室 张宁
0516-83590203 szb@cumt.edu.cn 221008 河海大学 人事处 徐岚 025-83786172 xl@hhu.edu.cn 210098 南京农业大学 人事处 刘 红 梅 025-84396010 kgk@njau.edu.cn 210095 中国药科大学 人事处 付军 025-83271089 fj-cpu@163.com 210009 南京理工大学 研究生院 蔡
平 025-84315256 Caip64@yahoo.com.cn 210094 南京航空航天大学 人事处 祖 丽 莉 曹 锁 娟 025--84892739 szb@nuaa.edu.cn 210000 南京中医药大学 人事处 殷 忠 勇 025-85811055 yzynj@yahoo.com.cn 210046 浙江大学 人事处 吴 兰 芳 0571-88981453 wlf@zju.edu.cn 310027 浙江中医药大学 人事处 马 重 阳 0571—86613532 mrycm2001@yahoo.com.cn 310053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人事师资处 朱晨 0551-3603765 zhuchen@ustc.edu.cn 230026 合肥工业大学 人事处 吴 晓 平 0551-2901085 szk@hfut.edu.cn 230009 安徽大学 人事处 苏 小 四 0551-3861373 rscsxs@163.com 230039 安徽师范大学 安徽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朱 礼 长田 滋 军 0553-3869726/383 ahspzx@mail.ahnu.edu.cn 241000
学校名称 职能部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邮政编码 厦门大学 人事处 林强 0592-2182253 rscs@xmu.edu.cn 361005 福建师范大学 福建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林
荔 0591-83440494 gszx0494@sina.com 350007 华侨大学 人事处 王轲 0595-22692546 szk@hqu.edu.cn 362021 南昌大学 人事处师资科 何 海 翔 0791-3969080 hhx9386@yahoo.com.cn 330029 江西师范大学 人事处 何 小 华 0791-8120185 Jxnuhxh@126.com 330022 河南科技大学 人事处 刘 鸿 伟 0379-64231760 szkk@mail.haust.edu.cn 471003 山东大学 人事处 王 璐 璐 0531-88364557 wlulu@sdu.edu.cn 250100 山东大学(威海分校)
人事处 李 成 超 0631-5688503 szk@wh.sdu.edu.cn 264209 中国海洋大学 人事处 李 召 斌 0532-66782516 rsc@ouc.edu.cn 266100 武汉大学 师资培训中心 吴 延 清 龙淳 027-68755987 tcwhu@163.com 430072 华中科技大学 人事处 张 劲 羽 027-87542127 jinyu@mail.hust.edu.cn 430074 武汉理工大学 人事处 李 小 平 崔 之 余 027-87651526 jsb@mail.whut.edu.cn 430070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人事处 夏 雪 萍 027-67885035/37 jsk@cuj.edu.cn 430074 华中农业大学 人事处 王周 年 年 027-87282032 娜 rscszk@mail.hzau.edu.cn 430070 华中师范大学 中南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李 国 强 027-67868130 spzx@mail.ccnu.edu.cn 430079 中南财经政法大学 组织人事部 赵 鹏 志 027-88386907 027-63660714 szb@znufe.edu.cn Zpz1209@znufe.edu.cn 430060 湖北大学 湖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高 桂 林 027-88663312 spzx2002@hubu.edu.cn 430062 中南大学 师资管理办公室 郑杰 0731-8836815 zhengjie@mail.csu.edu.cn 410083 湖南大学 人力资源处培养科 陈 国 安 0731-8822785 pyk@hnu.cn 410082 湖南师范大学 湖南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姚 新 良 0731-8872542 yyy6699@126.com 410081
学校名称 职能部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邮政编码 0731-8854114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人事处 贺 志 雄 0731-85623283 hzx@csuft.edu.cn 410004 中山大学 教务处 梁 征 宇 020-84115927 adslzyu@mail.sysu.edu.cn 510275 华南理工大学 研究生院 葛 瑞 明 020-22236586 rmge@scut.edu.cn 510641 暨南大学 人事处 童锋 020-85220029 oszk@jnu.edu.cn 510632 华南师范大学 广东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王 中 向 020-85213353 gdsz@scnu.edu.cn 510631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人事处 吴 志 军 020-36207069 gpszk@mail.gdufs.edu.cn 510420 南方医科大学 人事处 於 秋 爽 020-61648706 shizi@fimmu.com 510515 广西师范大学 广西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黄 幼 中 0773-5845583 gxpx2005@126.com 541004 重庆大学 研究生部 李曼 023-65103160 Liman@cqu.edu.cn 400044 西南大学 教育部西南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谭军 023--68252535 gxpxb@swu.edu.cn 400715 第三军医大学 基础部 张 集 建 023-68753832 zhangjijian.good@163.com 400038 四川大学 教务处 尚
琪 028-85405393 028-89040678 sq@jwce.scu.edu.cn 610065 西南交通大学 人事处 李 印 川 杨 巧 艳 028-87600202 szb@swjtu.cn 610031 电子科技大学 人事处 张
琦 028-83202297 shizi@uestc.edu.cn 610054 西南财经大学 组织人事部 黄 海 波 028-87099355 zcb@swufe.edu.cn 610074 西安交通大学 研究生院 徐松 029-82664417 xwb@mail.xjtu.edu.cn 710049 西安电子科技大学 研究生院学位办 王 兴 华 029-88202786 wxh@xidian.edu.cn 710071 西北农林科技大学 人事处 李 景 瑜 029-87082871 shizike @nwsuaf.edu.cn 712100 陕西师范大学 西北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张 秀 萍 029-85308157 xbspbxp@snnu.edu.cn 710062 西北大学 陕西省高校师资培训中心 张 华 岭 029-88302524 hualing7759@sina.com 710069
学校名称 职能部门 联系人 联系电话 电子信箱 邮政编码 西安科技大学 人事处师资科 张 向 荣 029-85583027 029-83858189 renshichu@xust.edu.cn 710600 云南大学 研究生部培养办 叶渊 0871-5033265 yeyuan@ynu.edu.cn 650091
篇三:访学通讯报告
008317我校获准立项 5 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 1 组织申报云南省第十二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 ‥‥‥‥‥‥‥‥‥‥‥‥‥‥‥‥‥1 组织申报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 ‥‥‥‥‥‥‥‥‥‥‥‥‥‥‥‥‥‥‥‥2 庄兴成《滇越铁路史料汇编》申请出版资助‥‥‥‥‥‥‥‥‥‥‥‥‥‥‥‥‥‥‥‥3 编印红河学院三十年论文集萃、红河学院三十年学术成果撷英‥‥‥‥‥‥‥‥‥‥‥‥3 组织 2009 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申报‥‥‥‥‥‥‥‥‥‥‥‥‥‥‥‥‥4 组织 2008 年度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申报、形审、评审‥‥‥‥‥‥‥‥‥‥‥‥‥‥4 组织 2008 年度云南省“两院”课题申报‥‥‥‥‥‥‥‥‥‥‥‥‥‥‥‥‥‥‥‥‥5 组织 2008 年度红河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申报、形审‥‥‥‥‥‥‥‥‥‥‥‥‥‥‥‥‥6 2008 年度国家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立项 2 项‥‥‥‥‥‥‥‥‥‥‥‥‥‥‥‥‥‥12 2007-2008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立项5项‥‥‥‥‥‥‥‥‥‥‥‥‥‥‥12 2008年度云南省教育厅科学研究基金立项15项‥‥‥‥‥‥‥‥‥‥‥‥‥‥‥‥‥‥13 国际合作项目立项4 项‥‥‥‥‥‥‥‥‥‥‥‥‥‥‥‥‥‥‥‥‥‥‥‥‥‥‥‥14 张灿邦教授入选第十一批云南省中青年学术和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15 完成 2005 年度省社科规划课题结题‥‥‥‥‥‥‥‥‥‥‥‥‥‥‥‥‥‥‥‥‥‥‥15 尽力打造高水平的红河论坛, 为校庆增加一道学术文化大餐‥‥‥‥‥‥‥‥‥‥‥‥‥16 上报省院省校合作项目——2008 年进修、访学人员材料‥‥‥‥‥‥‥‥‥‥‥‥‥‥17 上报省院省校合作项目——2007 年进修、访学人员总结材料‥‥‥‥‥‥‥‥‥‥‥‥17 中国知网《红河学院学报》发行与传播统计报告‥‥‥‥‥‥‥‥‥‥‥‥‥‥‥‥‥18 《中国学术期刊综合引证年度报告(2008)
》‥‥‥‥‥‥‥‥‥‥‥‥‥‥‥‥‥‥‥19 学报 2008 年第 5 期组约高质量稿件为学校建校 30 周年献上一份礼物‥‥‥‥‥‥‥‥19 参加云南省科技期刊培训,提高编辑素质‥‥‥‥‥‥‥‥‥‥‥‥‥‥‥‥‥‥‥‥19 ‥‥‥‥‥‥‥‥‥‥‥‥‥‥‥‥‥‥‥‥‥‥‥‥‥‥‥‥‥20
1
我校王玉芝教授、白云教授、杨六金教授、马会梅副教授、王全副教授申报的 2007-2008 年度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分别获准立项, 5 位教师领取了云南省第十一次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证书。这是我校获准立项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课题数目最多的一次, 也是我校在云南省哲学社会科学规划项目申报方面取得的又一重大成绩。具体获奖情况见表 1 1 张勇 中国近世白话短篇小说叙事发展研究 著作类三等奖 云南省政府 2 马洪波 《云南省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自治条例》修订与释义 著作类三等奖 云南省政府 3 王 萍 中西方理想人格的比较及对塑造现代理想人格的启示 论文类三等奖 云南省政府 4 张永杰 文学书写中的故乡记忆——以汪曾祺笔下的昆明为中心 论文类三等奖 云南省政府 5 路 伟 云南个旧方言谓词的体范畴 论文类三等奖 云南省政府
2008 年 9 月 16 日-2008 年 10 月 15 日, 组织申报了云南省第十二次社会科学优秀成果评奖,共申报了 15 项,其中著作三项,论文 12 项。具体申报情况见表 2; 院办 梁
明 12A001 回顾与展望---新时期红河少数民族文学探微 著作 2 教务处 张永杰 12B274 汪曾祺笔下的昆明味觉记忆 论文 3 人文学院 张
勇 12A018 元明小说发展研究:以人物描写为中心 著作
2 4 白
云 12B300 《春秋》的“史法”和“史义”
论文 5 卢
鹏 12B001 文化的固守与变迁——一个哈尼山村寨神林的人类学考察 论文 6 王
萍 12B102 对地方新建本科院校可持续发展的哲学思考 论文 7 王
秋 12B190 《塃老板》 :十足真诚的矿山写真 论文 8 任群英 12B197 玉石原型中的人文象征意义及其文学意蕴解读 论文 9 何作庆 12B147 哈尼族丧葬习俗中的人际关系 论文 10 教师教育学院 李
锐 12B076 西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应激性生活事件调查 论文 11 樊
洁 12B171 民族聚居地区基础教育状况调查与思考--以红河县甲寅乡哈尼族聚居区为例 论文 12 马会梅 12B109 心理学理论对教师教学行为研究的意义 论文 13 王
全 12B138 ETS——教育技术学研究的新课题 论文 14 社科部 龙庆华 12A081 高校诚信道德建设研究 著作 15 美术学院 施建华 12B226 略论中国美术教育与世界发达国家的差距——以德国为例 论文
2008 年 9 月 20 日-2008 年 10 月 25 日, 组织申报了云南省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奖, 共申报了 7 项,著作 1 项,研究报告 3 项,论文 3 项。2008 年 10 月 21 日和 29 日,已将申报材料分别报送红河州社会科学联合会云南省教育科学规划领导小组办公室。
具体申报情况见表 3;
3 1 教务处 高等教育 马来西亚高等教育管理体制及政策导向初探 朱欣 论文 2 社科部 德育 高校诚信道德建设研究 龙庆华 著作 3 体育学院 高等教育 云南省普通高校体育教学模式的研究 郑勇 研究报告 4 教师教育学院 教育心理 云南边疆少数民族地区大学生生活事件应对方式的研究 李锐 研究报告 5 教育心理 教师教学行为设计的最优化原则 马会梅 论文 6 民族教育 红河县甲寅乡哈尼族聚集区教育状况研究 樊洁 研究报告 7 美术学院 基础教育 影视对美术创作的促动与转换 陈军 论文
庄兴成《滇越铁路史料汇编》包括资料部分、档案部分两册,共计 120 万字(含图片)
,将由云南人民出版社出版。
经红河学院学术委员会二届十一次会议评议, 同意资助庄兴成出版 《滇越铁路史料汇编》(资料部分、档案部分)一书,并给予 1.1 万元出版基金资助。但基于该著作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和实用价值,出版费用较高(11 万元)
,且庄兴成已从云南省档案馆筹到 5 万元,从红河州社科联筹到 3 万元的赞助, 经科技处请示校领导, 同意追加庄兴成出版经费 1.9 万元,以便该书能顺利出版。庄兴成《滇越铁路史料汇编》 (资料部分、档案部分)一书,红河学院共资助经费 3 万元。
《红河学院三十年论文集萃》一书,选编了我校教师已发表的 64 篇代表性论文,其中,校领导的论文 9 篇,副教授及其以上职称人员的核心期刊论文 48 篇,助教、讲师被收录的论文 7 篇。
4 《红河学院三十年学术成果撷英》 一书, 选编了我校教师部分高质量论文摘要和部分著作内容简介,同时,展示了我校的专利成果、获奖成果、纵向项目成果,介绍了我校在建省重点学科、省重点实验室情况,列举我校荣获国贴、省突、省贴、省学术技术带头人后备人才、州管专家等称号的人员名单以及进入州专家协会的会员名单。
组织 2009 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的申报(见表 4)
。
表 4
2009 年度教育部科学技术研究重点项目申报清单 1 胡蔓藤抗癌活性成分及构效研究 易平 理学院 刘卫、邸迎彤、闵勇、杨金、张丽 10
本学年,组织 2008 年度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申报、形审、评审,经过申报,我校数学学院、生命科学学院、理学院共申报了 8 项,经过省科技厅组织评审,共有 2 项立项,资助经费共计 10 万元。具体申报项目和立项情况见表 5、表 6。表 5
2008 年度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申报清单 1 奶牛隐形乳房炎分子诊断试剂盒研制及综合防治对策研究 谢
昆 生命学院 胡俊杰、王传铭、邱成书、高
波、王
栋、李
河 5
2 非线性波动力方程的奇异和行波解及动力学行为研究 龙
瑶 数学学院 陈
灿、芮伟国、李绍林、李贞阳、杨鑫松、崔向照 5
3 波动方程组的数值模拟及方法研究 杨宽德 数学学院 黄晓昆、何应辉、堪孙康、韦
相、李建章、刘志宏杨慧章、丁玉敏 5
5 4 镍包覆 YSZ 阳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易中周 理学院 王全彪、何
英、杨瑞东、矣
辉、翟凤瑞 5
5 云南枇杷根腐病的病理及防治研究 鲁海菊 生命学院 刘云龙、闵
勇、樊爱萍、王卫疆、周银丽 5
6 大叶苎麻中先导化合物筛选研究 闵
勇 理学院 易
平、杨
金、姚立华、樊爱萍、张
丽 5
7 竹红菌素在体外细胞内分布及其与蛋白质作用研究 张举成 理学院 刘
卫、李自静、李
应、高
波 5
8 嗜盐古菌功能酶基因的克隆及生物活性物质的检测 陈绍兴 生命学院 袁盛勇、孔
琼、林丽飞、邱成书、杨
建、洪
亮 5 表 6
2008 年度应用基础研究面上项目立项清单 1 非线性波动力方程的奇异和行波解及动力学行为研究 龙
瑶 数学学院 陈
灿、芮伟国、李绍林、李贞阳、杨鑫松、崔向照 5
2 镍包覆 YSZ 阳极材料的制备及其性能研究 易中周 理学院 王全彪、何
英、杨瑞东、矣
辉、翟凤瑞 5
组织 2008 年度云南省“两院”课题申报,人文学院和音乐学院的老师共申报了 4 项,申请经费 13 万元。具体申报清单见表 7。
6 表 7
2008 年度云南省“两院”课题申报清单 1 云南少数民族文化遗产保护研究—云南哈尼族习俗民歌的传承与研究 王美玉 音乐学院 梁明、李期博、王增祥、岳炳丽、雷佳3 2 旅游开发中的民族歌舞文化传承与保护研究 陈桂波 音乐学院 张谛、曾金华、陈为智、杨田华、毛羁龙、刘婷、王徵 3 3 民族志影片的拍摄研究——传播学视野下的文化生产 方明 人文学院 郭建斌、陈新民、李光庆、杨惠林、宋崇林、薛淳元、蒋安、聂芸芸、徐义强 3 4 历史人类学视野下的云南少数民族农村变迁研究——以滇越铁路沿线的 2 个民族村为例 许碧晏 人文学院 李成武、何作庆 4
组织 2008 年度红河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申报、形审,在申报项目中,除外国语学院没有教师申报外,其它 12 个学院(部)都有教师申请。共申报课题 63 项。具体申报清单见表 8。
表 8 2008 年度红河学院科研基金项目申报清单 1 红河地区枣树病原生物多样性调查及线虫种类鉴定 林丽飞 生命学院 周银丽、 王传铭、 陶宏征、罗冰 0.5 2 嗜盐古菌功能酶基因的克隆 陈绍兴 生命学院 谢昆 0.5
7 3 红河州枇杷病害研究 孔琼 生命学院 王栋、薛春丽、张薇 0.8 4 莱氏野村菌生物学特性及对棉铃虫和斜纹夜蛾防治研究 袁盛勇 生命学院 王传铭、孔琼、张雪峰 0.8 5 稀土元素对蔬菜作物抗逆生理的综合研究 李建建 生命学院 薛春丽、李河、白建波 0.8 6 植物对高温与干旱胁迫的生理应答 田学军 生命学院 陶宏征、罗晶、沈云玫、 0.5 7 甜菜(守宫木)
的组织培养及快繁技术 张虹 生命学院 张薇、白建波 0.8 8 激光诱变选育产功能酶嗜盐古菌的研究 洪亮 生命学院 高波、陈绍兴、田家金 0.8 9 红河州民族民间建筑多样性及可持续发展研究 王东方 美术学院 张红梅、鲁红梅、聂磊明 0.5 10 美术学院特色专业发展战略研究 施建华 美术学院 蒋黎曦、 文俊鸿、 飞新花、杨波 0.8 11 红河州民族图饰符号与绘画创作研究 袁爱莉 美术学院 施建华、 马贵中、 赵德聪、刘玲 0.5 12 云南石屏花腰彝族刺绣图案纹样研究 刘嫄 美术学院 刘海青、叶石勇、何春霞 0.5 13 红河州园林苏铁审美文化研究 蒋黎曦 美术学院 孙玉方、周颖、文俊鸿、王宇、飞新花 0.5 14 面向越南留学生开设绘画课的教学方案研究 孙玉方 美术学院 周颖、杨波、叶石勇、 王宇 0.5 15 中泰美术交流现状分析与研究 聂磊明 美术学院 王东方、袁爱莉、王菲、ChutchavalThammason、SupaongYuenyong 0.5 16 红河州花腰彝地区新居住空间探究 柏绍荣 美术学院 宗燕、李刚、马贵中 0.8
8 17 当代大学生美术鉴赏能力初探 宗燕 美术学院 段国量、 何春霞、 王东方、段志梅、杜闰平、陈瑞 0.7 18 对红河哈尼族民族地区农村体育现状的调查分析 钱光田 体育学院 郑勇、胡文秀、龙和文、翁润洁、 方成军、 李红岩、刘涛智 0.8 19 信息技术在小学教学中的应用对教育公平的影响研究——以红河州小学教育为例 李琼 工学院 丁灏、梁伟、李瑶 0.5 20 基于 ARM 的数字直流电机控制系统的研究 苗国耀 工学院 熊伟、华静、艾莉、程加堂、朱永彬 0.6 21 基于PC过程控制系统的应用研究 熊伟 工学院 徐绍坤、艾莉、苗国耀、罗瑞 0.5 22 变风量空调系统的建模与仿真研究 艾莉 工学院 熊伟、程加堂、华静 0.6 23 基于复杂适应系统的群体组织的形成仿真 朱永彬 工学院 许海成、杨波 0.5 24 基于图像变换域的信息隐藏技术研究 李迎江 工学院 许海成、杨波、高山武 0.5 25 多自由度工业机器人建模及参数化三维动态模拟研究 江洁 工学院 郭德伟、 王鸿钧、 王锡云、苏艳萍、普亚松、汤松、赵东晋 0.5 26 灰色 PID 在直线电机控制中的应用研究 程加堂 工学院 熊伟、艾莉 0.6 27 E-Learning 平台的视觉传达心理效应探索性研究 丁颢 工学院 张培、许海成、胡发稳、赵东晋、周艳洁 0.5 28 红河学院国际化办学体系管理研究 张曦 国际合作与交流处 李燕、曾治明、黄薇、李刚存、彭娟、王菲 0.8
9 29 化学液相还原法制备纳米银 翟凤瑞 理学院 易中周、王全彪、张黎黎 0.5 30 to-Fenton degradation of dye waste water including electrolytes on structured silica surface 矣辉 理学院 张国伟、易中周、张宏伟 0.8 31 固体酸催化剂应用研究 龙云惠 理学院 郭俊明、 刘贵阳、 张黎黎、李应...
篇四:访学通讯报告
学校毕业时间所学专业1丁金昌温州职业技术学院男1962,8院长二级教授硕士堪培拉大学2010,6教育领导学教育管理全国高师高专有机化学研究会理事长; 浙江省第二届教学工作督查组成员; 温州市第二届人民政府兼职督学; 浙江省化学会理事; 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浙江省“151”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人选; 温州市突出贡献科技人才; 温州市特级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温州市第三轮、第四轮、 第五轮专业技术拔尖人才; 获全国高等师范院校曾宪梓教育基金会教师奖; 浙江省第十一届人大代表; 温州市第十届党代表。1983.9 至今
在温州师院(现为温州大学)从事有机化学教学和研究工作; 2000.10-2001.2
中科院上海有机化学研究所访学;1994.1-1995.2
任温州师院化学系副主任;1995.2-2000.2
任温州师院教务处处长;2000.3-2004.8
任温州师院副院长(主管教学)
2004.8-2006.6
任温州大学(筹)
校务委员会成员(主管教学)
;
2006.6至今
任温州职业技术学院院长。1. 关于高职教育体现“高教性”的研究与实践[J] .教育研究 , 2011(6),1/1; 2. 基于“三性”的高职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J] .高等教育研究, 2010.6,1/1; 3.高职系统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J] .教育发展研究, 2010(23)
, 1/1,被人大报刊复印资料全文转载(2011.4 )
; 4. 高职教育“双层次多方向”人才培养的研究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2011(6),1/1; 5. 提升高职院校毕业生就业质量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 2011(10),1/1; 6. 我国中等和高等职业教育协调发展的探索[J] .中国高教研究, 2012(2),1/1; 7. 区域高职院校校际合作模式的探索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 2010(1),1/1; 8. 高等职业教育人才质量观的探究[J] .中国高教研究, 2011(1),1/1; 9.高职人才培养不可替代性的策略研究[J] .中国高教研究, 2010.6,1/1; 10.高职院校“三能型”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与实践[J] .中国高教研究, 2012(7),1/1; 11.基于产学研结合的高职教育办学模式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2(4),1/1, 刊物封面文章; 12.高职“校企合作、 工学结合”办学模式的探索[J] .高等工程教育研究, 2010(12),1/1;
13.基于“三个三结合”的高职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系统设计研究[J] .社会科学战线,2010.9,1/1,被《中国社会科学文摘》全文摘录; 14. 高职院校“三个三结合”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理论与实践[M] .大连理工大学出版社, 2012.06,1/2; 15. 高职教育人才培养理论研究与实践[M] .国防工业出版社, 2011.05,1/2。1. 《以行业和民营企业为依托的高职“三个合一”实践教学体系创建与实践》 , 国家教学成果奖二等奖,国家教育部, 2010年,排名1/5;
2. 《以行业和民营企业为依托的高职“三个合一”实践教学体系创建与实践》 ,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一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 2010年,排名1/5; 3.《基于“三性”的高等职业教育可持续发展研究与实践》 , 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三等奖, 国家教育部2012年度, 1/2(社科类最高奖); 4.《高职院校系统化多层次实践教学体系研究》 浙江省高校优秀科研成果一等奖,省教育厅,2012年度, 排名1/1; 5.《高职教育的温州模式研究》 , 温州市科技进步奖一等奖,温州市人民政府, 2011年度, 1/1; 6.《均三唑氮桥类稠环化合物的合成、 结构及性能研究》 ,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浙江省人民政府, 2005年, 排名3/5;7. 《有机锆等金属和元素有机化合物的合成和应用研究》 ,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 浙江省人民政府,2006年, 排名4/5; 8. 《绿色化学技术及金属试剂在有机合成中的应用研究》 , 浙江省科学技术奖三等奖;浙江省人民政府, 2010年, 排名4/7。从事高等教育和有机化学研究工作30年, 在国内外著名杂志上发表论文82篇, 出版专著3部, 尤其在社会科学研究方面, 近5年在国家一级教育类刊物《教育研究》 、 《高等教育研究》 等上独立发表论文21篇, 2011年《中国高被引指数分析》 名列教育领域高被引作者第8位, 领导的温州职业技术学院成为国家示范性高职院校, 成为教育部经常邀请的专家, 教学成果获得国家级二等、 省级一等奖。2黄兆信温州大学男1971. 11院长研究员硕士浙江师范大学2008. 6 教管理育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研究①浙江省“151人才工程” 第一层次; ②浙江省(省级) 重点创新团队(带头人) ; ③教育部人文社会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 ④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中心特聘教授; ⑤教育部高校教师网络培训专家; ⑥浙江省“千人计划” 评审专家; ⑦浙江省科技项目评审专家; ⑧浙江省高校科研成果奖评审专家; ⑨浙江省教育科学研究项目评审专家; ⑩权威期刊《教育研究》审稿专家等。①1995-2006温州师院、 温州大学讲师;②2006-2009温州大学学院副书记;③2009至今, 温州大学创业学院副院长、
院长发表权威和一级论文60余篇, 其中权威8篇, 《新华文摘》 全文转载4篇、 论点转载3篇、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全文转载3篇、 人大《报刊复印资料》 全文转载8篇。
(浙大标准)论文代表10篇:
①去内卷化:
融合教育的关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的现状与对策《教育研究》 2010(11) , 《新华文摘》 全文转摘、《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全文转载, 排名1/3, 权威级。②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
概念、 内涵及实施路径《社会科学战线》2010(8) , 《新华文摘》 全文转摘, 排名1/3, 权威级。
③以岗位创业为导向:
高校创业教育转型发展的战略选择《教育研究》 2012(12) , 《新华文摘》 全文转载, 排名1/4, 权威级。
④内创业及其特质对我国高校创业教育的启示《高等教育研究》 2011(9) , 《新华文摘》 全文转载, 排名1/3,权威级。
⑤独立学院民营化:
温州高等教育发展的创新模式《管理世界》 2006(7) , 排名1/1, 权威级。
⑥论经济发达地区独立学院民营化发展模式《高等教育研究》 2008(12)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全文转载, 排名1/3, 权威级。
⑦独立学院民营化发展的思考《教育发展研究》2010(7) ;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全文转载, 排名1/2, 权威级。
⑧高校创业教育的重心转变《教育研究》 2011(10) , 排名1/3, 权威级。
⑨当代大学生责任缺失的理性思考《社会科学战线》 2008(11) ; 《新华文摘》 和《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转载, 排名1/2, 一级。
⑩社区:
融合教育实施的重要场域《教育发展研究》 2008(11) , 排名1/2, 一级。成果获奖10项(均排名第一)
:
国家级奖1项、 省部级奖二等奖4项、 市厅级一等奖4项。成果代表5项:
①《去内卷化:
融合教育的关键——进城务工人员子女融合教育的现状与对策》 获教育部高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科) , 教育部, 2013年, 排名1/3;②《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
概念、 内涵及实施路径》 获全国教育科研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教育部, 2011年, 排名1/3;③《论经济发达地区独立学院民营化发展模式》 获浙江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 浙江省政府, 2009年, 排名1/3;④《农民工子女融合教育的社会学研究》 获浙江省科技进步奖(软科学) 二等奖, 浙江省政府, 2012年, 排名1/9;⑤《创造个性化发展环境, 培养创新性人才的研究与实践》 获浙江省教学成果奖二等奖,浙江省政府, 2005年, 排名1/5。从事社会学等交叉学科研究。
近5年成果:
①主持成果获国家和省部级二等奖5项; ②权威和一级论文60余篇, 《新华文摘》全文转载4篇、 《中国社会科学文摘》 全文转载3篇; ③主持国家社科基金2项、 国家实验区1项; ④浙江省重点创新团队(带头人)
; ⑤浙江省“151人才” 第一层次; ⑥成果推广:
被教育部采纳, 《教育部简报》 推广; 20多次到国家会议作报告; 多次参编教育部创业政策;兼任国家和省部级等评审专家20多项。现从事专业所担任学术、 社会职务及获得荣誉称号工作简历主要科学技术论文与著作目录获奖情况突出贡献事迹(简要)浙江省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拟推荐人选情况汇总表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性别出生年月党政职务专业技术职称文化程度最高学历情况第 1 页, 共 5 页
毕业学校毕业时间所学专业现从事专业所担任学术、 社会职务及获得荣誉称号工作简历主要科学技术论文与著作目录获奖情况突出贡献事迹(简要)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性别出生年月党政职务专业技术职称文化程度最高学历情况3柴一秋浙江省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女1966. 8党委委员研究员博士南京农业大学2009. 12 物病理植植保和虫生真菌亚作所学术委员会委员; 农业部田间药效试验点总负责人; 中国菌物学会会员; 温州市植病昆虫学会副理事长; 浙江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 当选浙江省第十二届、 十三届党代表。入选温州市拔尖人才, 浙江省农科院奔腾人才计划第一层次, 温州市“551人才工程” 第一层次和浙江省“151人才计划” 第二层次。
获国家“巾帼发明家新秀奖” ,
浙江省百名科技自主创新青年标兵, 浙江省农科院创新先进工作者和温州市农业先进工作者。1989-至今亚热带作物研究所工作,2000年晋升副研。2008年晋升正研,2009年获得博士学位, 2011年提任所党委委员。1. 编码harpinXoo蛋白的基因hpa1xoo转化菊花增强对蚜虫的抗性, 中国生物防治, 2010, 40(3)
(一级刊物)
; 2.
通讯作者.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茶毛虫的致病性研究, 茶叶科学, 2006, 26(4)
:
265-269。(一级刊物)
; 3. Separation of Insecticidal Ingredient ofPaecilomyces cicadae (Miquel)
Samson.
AGRICULTURAL SCIENCES INCHINA, 2007. 6(11)
:
1352-1358(SCI)
; 4. 蝉拟青霉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 中国农业科学, 2007, 40(9)
1952-1958.
(一级刊物)
; 5. 甘薯根腐病菌侵染对甘薯内源激素水平的影响, 植物生理与分子生物学报,2007. 33(4)
:
318-324. 第一作者。
(一级刊物)
; 6. 甘薯根腐病菌粗毒素素对甘薯生长的影响.
植物病理学报, 2007. 37(6)
:
604-609(一级刊物)
; 7. A Preliminary Study on Flowering Mechanism of Rootrotted plants of Sweet Ptat.
Proceeding of the15thInternational Plant Protection Congress,
Foreign LanguagesPress. 2004: 379.
(国际会议)
; 8. 金子绿僵菌对稻水象甲的致病性,中国生物防治, 2000, 16(1)
:
22-25。
(一级刊物)
; 9.
通讯作者.蝉拟青霉侵染小菜蛾幼虫 SSH 文库的构建 及免疫相关基因分析[J] .
中国生物防治学报, 2012(1)
32-40(一级刊物)
; 10. 蝉拟青霉J-PC菌株的固体发酵及对菜青虫的病原性测定, 中国生物防治, 1995, 11(4)
:168-170。
(一级刊物)
; 11. 几株虫生真菌对家白蚁致病性的初步研究, 中国生物防治, 1995, 11(2)
:
68-79。
(一级刊物)
; 12.
通讯作者.
细菌诱导家蝇蛹抗菌物质的分离纯化.
环境昆虫学报, 2011, 33( 2)
:
166-172.
(二级, ISSN= 1674-0858)
; 13.
通讯作者. 5种药剂防治草莓白粉病试验, 浙江农业科学, 2011, (3)
:
657-658.
(二级, ISSN= 0528-9017)
; 14.
梨火疫病菌新的Ⅲ型泌出系统分析及在其他菌株中分布, 湖北农业科学, 2010, 40(5)
; 15.
几种虫生真菌代谢产物生物活性的初步研究, 南京农业大学学报. 2000, 23(03) :
37-40。(二级刊物)
; 16.
通讯作者.
桔小实蝇抗菌肽Bactrocerin-2的分离纯化与鉴定 热带作物学报 2012(3)
(一级刊物)1. “蝉拟青霉的生物发酵及其代谢产物应用研究” 项目获2005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1完成人;2. “名贵中药蝉花的人工培养及深加工研究”
项目获2009年浙江省科技进步三等奖, 第1完成人;3. “新型生物农药MESSENGER的田间应用技术研究”
项目获2007年温州市农业丰收二等奖, 第二完成人;4.
“蝉拟青霉杀虫活性成分的分离” 论文获2010年温州市第十三届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一等奖, 第一作者;5.
“茶毛虫核型多角体病毒对茶毛虫的致病性研究” 论文获2007年浙江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奖三等奖, 通讯作者;6.
“几种无公害农药对茶毛虫的防治试验”论文获2009年温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通讯作者;7.
“编码harpinXoo蛋白的基因hpa1xoo转化菊花增强对蚜虫的抗性”
论文获2011年温州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 第一作者。25年坚持农业一线创新研究和成果转化, 致力于团队建设和国内外交流合作, 在虫草的食用和药用研究上取得突破, 虫草蝉花的人工培养、 有效成分、 功能验证和基因克隆等研究国内外检索具创新性, 省级鉴定达国际先进水平。
相关研究排名第一(或通讯作者)
获省科技进步三等奖两次、 授权发明专利四项, 省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三等奖一次, 市自然科学优秀论文一等奖一次、 三等奖2次。
主持省、 市重大, 省自然科学基金和省成果转化项目。
入选市“551人才” 第一层次, 市拔尖人才, 省“151工程” 第二层次。
获得中国巾帼发明家新秀奖, 省百名科技自主创新青年标兵, 省农科院创新先进工作者和市农业先进工作者。
担任温州市植病昆虫学会副理事长, 浙江省植物病理学会理事; 当选浙江省第十二届、 第十三届中共党代表。第 2 页, 共 5 页
毕业学校毕业时间所学专业现从事专业所担任学术、 社会职务及获得荣誉称号工作简历主要科学技术论文与著作目录获奖情况突出贡献事迹(简要)序号姓名工作单位性别出生年月党政职务专业技术职称文化程度最高学历情况4谢志远温州科技职业学院男1970.10副院长教授本科温州师范学院1993.6数学大学生创业教育浙江省首批大学生职业生涯规划与就业指导专家; 浙江省151人才第二层次培养人选; 温州市551人才第一层次人选; 浙江省高校优秀共产党员;浙江省青年联合会第九届委员; 中国人民政治协商会议第十届温州市委员会委员。1993.7-1996.2 温州师范学院 数学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