冬至的农事指南和饮食注意20216篇

时间:2023-07-29 15:25:07 来源:网友投稿

冬至的农事指南和饮食注意20216篇

冬至的农事指南和饮食注意2021篇1

一、起居有常

在起居上,应早睡晚起,等待阳光出现才出外活动。同时也要多穿衣服,避免不必要的户外活动,防止阳气过度的消耗。冬至时节不宜进行高强度的体育锻炼,避免损伤阳气。可选择进行太极拳、八段锦等动静结合的运动。

二、壮不竞时,精神灭想

养生重点是要养心。要养生先养善良、宽厚之心,心底宽自无忧。冬季养生,要静神少虑,保持精神畅达乐观,不为琐事劳神,不要强求名利、患得患失;避免长期“超负荷运转”防止过度劳累,积劳成疾。

三、固先天之本,护后天之气

冬令气候趋寒,天地阳气潜藏,应之人体,冬季亦为人体养精蓄锐的最佳时段。在这个阶段,人类不仅仅在起居方面注重养生,也应重视饮食、药物的冬令进补。

四、审慎调食

俗话说,药补不如食补。在冬季如果能恰当选择既美味,而又具有补益身体的食物,无疑会让大家接受。冬令时节饮食调理,要针对不同的个体,相应选择适宜补益的食品,这样才能达到真正养生的效果。以中医学的角度而言,不同时间里出生的人,性格不同,因而对饮食的要求也是不一样的。根据我国古代五行形相学认为,人可以分为金木水火土等五行人,每种人的体质不一,食补也各异。天寒地冻,首选温补类食物。如鸡,羊肉,牛肉,鲫鱼等。上述几种,均属美味,在冬季可作为进补的佳品。但过多地进食温补类食品,容易上火。进补平补类食物,如莲子、芡实、苡仁、赤豆、大枣、燕窝、蛤士蟆、银耳、猪肝等,这些食物既无偏寒、偏温的特性,又无滋腻妨胃的不足。还有一类滋补类食物,具有滋阴益肾、填精补髓的功效。主要有:木耳、黑枣、芝麻、黑豆、猪脊、海参、龟肉、甲鱼、鲍鱼等。

五、进补禁忌

一忌盲目食狗肉。一些体质虚弱和患有关节炎等病的人,在严冬季节,多吃些狗肉是有好处的。但不宜盲目食狗肉,以免食用狂犬肉,染上狂犬病。吃狗肉后不要喝茶,这是因为茶叶中的鞣酸与狗肉中的蛋白质结合,会生成一种物质。这种物质具有一定的收敛作用,可使肠蠕动减弱,大便里的水分减少。因此,大便中的有毒物质和致癌物质,就会因在肠内停留时间过长而极易被人体吸收。

二忌虚实不分。中医的治疗原则是“虚者补之”。虚则补,不虚则正常饮食就可以了,同时应当分清补品的性能和适用范围,是否适合自己。专家认为,进补主要作用是“补虚益损”,而虚又分气虚、血虚、阴虚和阳虚四种,各有各不同的补法。

冬至的农事指南和饮食注意2021篇2

【枸杞】

但是养生并不只是冬天的事,而是一个细水长流不断积累的过程,人体应该顺应不同季节大自然的变化来调整养生的策略。夏季养生的主题应该是“益气养阴”,冬季则要注意“调养气血”。中大家在调养气血的同时还要注意“补肝肾”。

【山药】

建议大家此时不妨用中药材和鸡鸭等常见家禽一起煲汤,是比较简单易行的冬季养生法。自己家中常备芡实、山药、枸杞、人参、枫斗、虫草等药材,经常和家禽等食物搭配在一起煲汤,这样有利于身体吸收药材和食物的精华。

【枫斗】

许多人都知道冬季要进补,其实进补的基础是养好脾胃,脾胃是人体的“后天之本”,只有脾胃的消化吸收功能良好,才能使药物和食物发挥其最大的效用,否则吃再好的东西也会导致“补不进”的后果。要想养好脾胃,最重要的是戒除油腻、油炸、高脂肪的食物,“膏粱厚味”会在不知不觉中损伤人的脾胃功能。

冬至的农事指南和饮食注意2021篇3

番茄炒牛肉

材料:牛里脊250克、西红柿3个、食盐少许、酱油2大匙、葱1根、姜1片、蒜3瓣、料酒1大匙、香油1大匙、番茄酱1大匙、鸡蛋1/4个、藕粉(或生粉)1大匙、朝天椒1个。

做法:牛肉切片放入腌牛肉调料拌匀(腌牛肉调料:鸡蛋液1/4个、酱油1大匙、料酒1大匙、芝麻油1大匙、藕粉或生粉1茶匙);番茄去皮切块,葱,姜,蒜,红椒切末备用;热锅1大匙油,放入牛肉炒至5分熟取出备用;放入1大匙油,爆香葱,姜,蒜,红椒;然后放入番茄酱,略炒;放入番茄(不要去翻动,会糊掉,晃一晃锅子就好),加酱油,料酒和2大匙水;接着放入牛肉拌匀并调入少许盐;起锅放入葱花,淋入香油就可以了。

功效:牛肉含有丰富的蛋白质,氨基酸组成比猪肉更接近人体需要,能提高机体抗病能力,对生长发育及手术后、病后调养的人在补充失血、修复组织等方面特别适宜。寒冬食牛肉,有暖胃作用,为寒冬补益佳品。

清蒸鳕鱼

材料:鳕鱼一片(500克)冰箱里化冻,洗净沥水备用;葱1条洗净切丝,姜一小块5克切丝;橄榄油或其他素油2茶匙,万字牌生抽酱油1.5大匙,开水1大匙,糖1/2茶匙,白胡椒1/6茶匙。

做法:鳕鱼片放在盘子上,大蒸锅放小半锅水,置炉上开大火,水滚后,鳕鱼入蒸笼大火蒸6分钟,熄火焖2分钟取出蒸好的鳕鱼片,请客时可以将鱼片换到干净盘子里。小号不粘锅,置炉上开中火,放入橄榄油2茶匙,炒香姜丝捞出放到蒸好的鱼上。原锅留油熄火后,依次放入剩余3料拌匀成汁。将葱丝铺到蒸好的鱼片上,趁热浇上酱汁即可。

功效:鳕鱼的肉质厚实、刺少、味道鲜美,被人称之为“液体黄金”,富含维生素A、维生素D,鳕鱼对心脑血管系统有很好的保护作用,其中清蒸鳕鱼清淡爽口,简便易做,还有活血止痛的功效。

桂花枸杞粥

材料:枸杞和桂花10克,大米100克,15克的白糖。

做法:首先把桂花洗干净,大米也淘洗干净;然后枸杞去掉果柄和杂质并洗干净,最后把桂花、枸杞子和大米一起放在锅内,加入适量的水,用大火煮沸后,再改用文火煮35分钟,要吃的时候再加入白糖,味道更鲜美噢!

功效:桂花有散寒破结,化痰止咳等功效。煮粥的时候放入桂花,不但能让粥中香气四溢,还可缓解冬日干燥。枸杞子具有补肾益精、养肝明目、润肺止咳之功效。

淮山芡实排骨汤

材料:淮山、芡实各50~100g,排骨200g。

做法:将淮山洗净切块,芡实洗净,排骨洗净切小块儿待用;汤煲中加入500ml清水,放入淮山、芡实、排骨用武火煮开,再调至文火煲2小时,放盐调味即可。

功效:健脾补气。此汤较为平和,一般人群均适合,尤其适合气虚脾虚、便溏、面色萎黄之人。

葱爆羊肉

材料:羊肉250克、葱白3段、色拉油适量、食盐1茶匙、料酒1汤匙、生抽1汤匙、白糖2克。

做法:羊肉片化冰备用;葱白斜刀切丝备用;锅中倒入适量的炒菜油,比平时可以稍微多一些,油温约5-6成热左右;放入化冰后的羊肉片,迅速滑散翻炒,烹入料酒;待羊肉片开始陆续变白时,加入葱丝继续快手翻炒均匀;放入生抽,白糖,盐炒匀即可出锅。

冬至的农事指南和饮食注意2021篇4

菜饭

古代人非常在意小寒节气时的补冬文化,菜饭是一种营养均衡的食物,里面有肉片、蔬菜、五谷杂粮,口感独特、营养全面,一般人皆可食用,南京人尤其喜欢吃。

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糯米饭

广东人格外注重养生,小寒节气时,虽然广东的温度不低,但是补冬的养生观念还是紧随大众,广东人习惯在小寒节气的早上吃一些糯米饭,而且会在里面加入腊肉、腊肠、花生米、碎葱白,拌在一起吃,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都暖乎乎。

因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上来说,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黄芽菜

小寒节气时,时令放蔬菜有很多,黄芽菜就是其中的一种,而且黄芽菜的制作方式简单,一般人皆可制作,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

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

腊八粥

小寒节气时,气温比较低,心灵手巧的中国人为了应对寒冷的天气,会在这一天食用一些腊八粥,腊八粥的原料就是五谷杂粮,五谷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食用后可以为身体补充能量,而且,腊八在小寒节气前后,在这个时候吃一餐内容如此丰富的热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增加机体热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鸡汤

鸡肉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烟酸、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小寒节气补冬的时候不妨吃些鸡汤,鸡骨鸡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营养成分大多会溶入汤中,极易于人体吸收,是冬季补气补血的进补佳品,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升身体的免疫能力。

羊肉

小寒节气时,温度比较低,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身体中有充足的能量,身体才会温暖,因此,小寒节气时抵一件优质的羽绒服抵不过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加上大葱和生姜调味,建议每周吃一次,不但不会上火,还可以暖暖地过个冬天。

冬至的农事指南和饮食注意2021篇5

菜饭

古代人非常在意小寒节气时的补冬文化,菜饭是一种营养均衡的食物,里面有肉片、蔬菜、五谷杂粮,口感独特、营养全面,一般人皆可食用,南京人尤其喜欢吃。

菜饭的内容并不相同,有用矮脚黄青菜与咸肉片、香肠片或是板鸭丁,再剁上一些生姜粒与糯米一起煮的,十分香鲜可口。其中矮脚黄、香肠、板鸭都是南京的著名特产,可谓是真正的“南京菜饭”,甚至可与腊八粥相媲美。

糯米饭

广东人格外注重养生,小寒节气时,虽然广东的温度不低,但是补冬的养生观念还是紧随大众,广东人习惯在小寒节气的早上吃一些糯米饭,而且会在里面加入腊肉、腊肠、花生米、碎葱白,拌在一起吃,糯米饭寓意温暖,从年头到年尾都暖乎乎。

因为糯米比大米含糖量高,食用后全身感觉暖和,利于驱寒。中医理论上来说,糯米有补中益气的功效,在寒冷的季节吃糯米饭最适宜。

黄芽菜

小寒节气时,时令放蔬菜有很多,黄芽菜就是其中的一种,而且黄芽菜的制作方式简单,一般人皆可制作,据《津门杂记》记载,天津地区旧时有小寒吃黄芽菜的习俗。黄芽菜是天津特产,用白菜芽制作而成。

冬至后将白菜割去茎叶,只留菜心,离地二寸左右,以粪肥覆盖,勿透气,半月后取食,脆嫩无比,弥补冬日蔬菜的匮乏。

腊八粥

小寒节气时,气温比较低,心灵手巧的中国人为了应对寒冷的天气,会在这一天食用一些腊八粥,腊八粥的原料就是五谷杂粮,五谷中富含维生素、矿物质、碳水化合物,食用后可以为身体补充能量,而且,腊八在小寒节气前后,在这个时候吃一餐内容如此丰富的热粥,既能刺激食欲,又可以增加机体热量,起到暖胃消寒的作用。

《燕京岁时记》中记载:“腊八粥者,用黄米、白米、江米、小米、菱角米、栗子、红豇豆、去皮枣泥等,合水煮熟,外用染红桃仁、杏仁、瓜子、花生、榛穰、松子及白糖、红糖、琐琐葡萄,以作点染。”

鸡汤

鸡肉中含有蛋白质、脂肪、碳水化合物、维生素、矿物质、烟酸、氨基酸等营养成分,小寒节气补冬的时候不妨吃些鸡汤,鸡骨鸡肉在文火的慢慢煲煮中,营养成分大多会溶入汤中,极易于人体吸收,是冬季补气补血的进补佳品,可以促进身体的血液循环、促进新陈代谢、提升身体的免疫能力。

羊肉

小寒节气时,温度比较低,很容易受到风寒的侵袭,身体中有充足的能量,身体才会温暖,因此,小寒节气时抵一件优质的羽绒服抵不过一碗热气腾腾的羊肉汤,肉是温热食物中性价比最高的,如果用羊肉加点当归、山药、胡萝卜一起煮,加上大葱和生姜调味,建议每周吃一次,不但不会上火,还可以暖暖地过个冬天。

冬至的农事指南和饮食注意2021篇6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中医上素有“春夏养阳,秋冬养阴”之说,所以从中医养生的角度出发,大雪节气正是进补调的大好时机。

去寒保暖 早睡迟起

大雪时节,万物潜藏,养生也要顺应自然规律,并要收敛神气,起居调养宜早眠晚起。早晚温差悬殊,早睡以养阳气,迟起以固阴精。

生活起居:

大雪防风寒,围巾别离身

1保护颈部不受寒大雪节气,寒风很容易通过颈部带来寒气,引起喉疼、发炎。因为颈部是气管所在,冬季出现咽部发痒,咳嗽有清痰,都可能与颈部前胸受寒有关,冬天常见的呼吸道疾病多是从嗓子开始。因此,尽量穿高领衣服,戴围巾。

2肩膀、前胸及脚也要保暖

除了脖子,肩膀、前胸、后背及脚,也都要注意保暖。

前胸、后背是肺所在的地方,“肺为娇脏”,太寒太热都受不了,特别是寒,易引起咳嗽、喘。

3早上洗澡对身体好

《运化玄枢》记载大雪时节宜“鸡初鸣时沐浴,令人长寿”。

即早上清洁身体,有利于阳气升腾。而入夜时阳气收敛,阴寒渐盛,不宜洗浴。

4 睡向南北,大有学问

古代医学家认为南北方向睡眠可以有效调整心肾的阴阳平衡,使得水火既济,防治命门火衰出现的失眠、烦躁、多梦易醒等病症。

现代生物学家也发现采用南北睡向,人体内的细胞电流方向即可与地球磁力线方向成平行状态。这样气血运行便可通畅,代谢降低,能量消耗锐减,加深睡眠深度,从而可以提高睡眠质量,有利于身心健康。

推荐访问:农事 冬至 饮食 冬至饮食注意什么 冬至节气饮食 冬至传统饮食内容 冬至有哪些应节食物 冬至饮食养生民俗 冬至注意疾病事项 冬至的饮食与起居养生攻略 冬至饮食养生 冬至饮食风俗 冬至养生注意事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