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学反思课堂重建3篇
教学反思课堂重建篇1
教学反思是教师教案写作中容易忽视的一个模块,一课上完了,我们便习惯性地进入了下一节的备课。即便有什么不足之处,也是课后脑袋里想想,不久就忘却了。
学校的领导时常在每周的例会中提醒我们对教学进行反思,还特意发了一本本子让我们记录。开始的时候觉得写反思有点烦,由于是新老师,我也不知道要怎样有条理地记下自己的想法,只是想到什么就写了什么,零零碎碎的。后来咨询了学校里几位老师,也在网上查阅了一些名师写得教学反思。偶然在网上看到了著名教育家叶澜说过的一句话:“一个教师写一辈子教案不一定成为名教师,如果一个教师写三年教学反思可能成为名教师。”这句话深深触动了我。虽然说三年后,我可能不是什么名教师,但是却依然觉得这句话很实在,让我更重视每堂课的教学反思。渐渐地,我养成了从教学资源、教学目标、教学设计、教学方法这几个方面对每堂课进行反思。
不经反省的人生是没有意义的人生,同样,只有经过反思的教学,才是更加有效的教学。教学只有更好,没有最优。身为教师,我们应该反思每堂课,进而优化教学,从而更好地进行教学。
教学反思课堂重建篇2
孩子随着年龄的增长,阅历、情感和思想都在发展,因而,我们的造句、习作、阅读理解的指导也得跟上去。一个四年级的学生,造句还是照搬二、三年级的句子。这个孩子受应试教育的影响太深,作业和考试只求稳妥、只关心得分。因为她怕错,怕丢分,怕老师和家长批评,而不敢去想。久而久之,将失去表达力、思考力和生活观察力。长大了,还能干什么?!
如何让学生进入讲读课文状态?采取师生对话式讲读课文,即,或跟着老师的话题走,或跟着学生的话题走。严格要求“有话跟我说,说给大家听。不准私下说话。”这样,师生的心灵才能碰撞出火花,教学才可进入状态。吵杂、喧闹不是好课堂,一言堂也不是好课堂。
中国教育管理是行政式运作,不是靠表彰来鼓励老师工作,就是靠文件和检查来督促老师工作。背离了以人为本的教育本质。教学论文的一般构成:提出观点,简述理论,常用方法,教学案例(这一项是最重要的,要靠自己平时收集)。这样的文章,让读者明确主旨,懂得道理,掌握方法,看得懂你是如何教学的。
其实,小学完全能够采用新课标来教学。老师们不敢这样做是有各种原因的。学校每学期都要进行均分排队,老师们只能分分必争,不敢放开手脚抓素质、打基础。我们的教学构成了天天围绕试题转,学一节考一节,差什么补什么,考什么背什么。素质教学需要老师情感和思想的投入,要付出极大的精力,是复杂、长远的工程。而应试教学精力和时间投入少、形式单一:讲题目、做题目,背答案。教育方式很简单,那就是骂、打、罚。老年教师固守着“师道尊严”,年轻教师是在题海中长大的,新课标的真正实施还任重道远。我们的老师要改变教育观念,坚守职业道德,勇于牺牲眼前的利益,敢于同旧体制作斗争。为了拯救孩子,振兴民族。我们老师不下地狱,谁下地狱。小学是为了孩子未来的发展而教学,不是为了分数而教学。
教学反思课堂重建篇3
小学生对动物有着天生的研究兴趣,但限于他们的观察水平,他们的认识往往是笼统的,片面的。
《蜗牛》一课的教学中,我采用了“做中学”的学习方式,旨在引导学生按照科学家发现知识的过程来进行学习,让学生亲自参与对物体和自然现象的发现,让他们通过观察与实验接触现实,激发想象力,扩展思维,改善交往和语言能力。让学生们亲自动手捉蜗牛、画蜗牛、设计实验来了解蜗牛的生活习性,给蜗牛设计一个家,使他们通过观察、提问、设想、动手实验、表达、交流等探究活动,获得对小动物丰富的直接认识。并在活动中改善了交往和语言能力,体验到科学探究的过程、建构基础性的科学知识、获得初步的科学探究能力,培养了学生的科学素养。学生们在整个学习过程中,个个兴趣盎然,积极参与到各项活动中,做到会用文字和图画等方式观察记录蜗牛的行为特征,会用简单表格统计、整理蜗牛的食性等情况,活动过程中愿意与他人合作并交流想法。课后很多学生饲养的蜗牛都产下了卵,孵出了小蜗牛。他们在学习中都体验到照顾小蜗牛、观察它的生活和成长是十分有趣的事。同时,在教学中我注重了对学生的环境思想的教育,让学生体会到应保护好小动物,体会到小动物的乐趣。这样的教学方式改变了学生“学”的行为,使学生成为学习的主动者,也成为了互相学习的合作伙伴。
推荐访问:重建 反思 课堂 教学反思教学重建 课堂教学的反思 课堂教学改革反思 有效教学和课堂的反思 我的课堂教学反思 课堂教学总结与反思 教师课堂反思 课堂重构设计及反思 通过教学反思促进教学提升 教学反思与重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