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综合研判提升干部考用科学性(完整)

时间:2022-09-08 13:05:08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以综合研判提升干部考用科学性(完整),供大家参考。

以综合研判提升干部考用科学性(完整)

 

 以综合研判提升干部考用科学性 陈新中

 来源:

 《中国组织人事报》

  全国组织工作会议强调, 对干部的认识不能停留在感觉和印象上, 必须健全考察机制和办法, 多渠道、 多层次、 多侧面深入了 解。这就要求必须研究改进干部考察考核工作方式办法, 分析、 研究、 评判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 全面、 客观掌握其状态。

 广度研判, 增强研判工作的全面性。

 一是多渠道收集研判信息。通过个别谈话、 查阅资料、 实地调查等多种方式, 广泛收集研判对象的相关信息、 资料档案, 为综合分析研判提供数据支撑。

 二是多侧面听取评价意见。

 根据工作关联度和知情度, 听取分管领导、 领导班子、知情人对班子运行、 领导干部履职、 存在问题和调整使用等方面的评价和建议。

 三是多层式开展研判工作。

 坚持定期研判和不定期研判相结合的原则, 规范研判的内容和频次。

 突出对重要任务落实、 重点项目 推进专项研判、 重点研判, 突出对基础性工作、 潜绩性工作的跟踪研判。

 深度研判, 增强研判内 容的针对性。

 一是突出分类研判要求。

 紧紧围绕好干部标准, 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分别突出 不同要素的研判。

 同时根据不同部门不同岗位的特点, 细化设定每个研判要素的具体研判标准和内容。

 二是突出实绩实干的研判内容。

 综合分析研判要把民生改善、 社会进步、 生态效益等指标和实绩作为重要的研判内容。如在干部中广泛开展实事承诺、 目 标承诺、 群众评诺等工作, 研判过程中引 入实绩公示、 绩效评估环节等, 引 导干部在实干、 实绩上竞争。三是突出“德” 的研判内容。

 综合研判过程中, 注重对干部的“德”

 进行反向测评, 对研判对象进行家庭走访、 社区查访、 配偶谈话等,研判时善听弦外之音, 追问生活细节, 增强针对性, 全面准确掌握干部“德” 的表现。

 准度研判, 增强研判方式的准确性。

 要增强研判的准确性, 应探索实施“测、 谈、 访、 析” 四维度研判。

 “测” 即采取下评上、 上评下与同级评价相结合, 正向测评和反向测评相结合, 内部知情测评和民意抽查测评相结合的方式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研判测评。“谈” 即与熟悉情况的干部群众进行深入谈话和征求意见。

 “访” 即通过实地查访、 上级询访等多种形式征求上级单位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业绩和德才表现的评价意见。

 “析” 即根据民主测评、 个别谈话等情况, 通过数据分析、 民意分析、 比较分析、 条件分析、 案例分析等方式综合分析研究, 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做出客观公正的评价。

 刚度研判, 增强研判结果的实效性。

 一是强化研判反馈功能。

 及时将研判结果和意见向各单位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行反馈, 肯定成绩、 指出不足、 提出建议, 帮助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进一步理清发展思路、 明晰努力方向。

 二是强化研判结果参考作用。

 根据研判结果,及时提出党政领导班子建设规划。

 总结、 推广一些好经验和好做法,并根据研判结果提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调配的建议。

 三是强化研判激励效用。

 围绕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信念坚定度、 班子融合度、 实绩成效度、 潜力发展度、 岗位匹配度、 群众满意度” 等六度情况, 可以对领导班子运行状况进行星级评定, 将研判结果作为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奖惩激励、 选拔任用的重要依据。

推荐访问:以综合研判提升干部考用科学性 研判 科学性 提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