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时间:2022-09-09 19:35:05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供大家参考。

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凝心聚力创大业 矢志建设新农村 八里沟村位于莱芜市西南部, 距镇驻地 4 公里, 全村共有 10 个村民组, 713户, 2479 口人, 党员 67 名。

 耕地面积 2014 亩, 人均 0. 8 亩。

 八里沟村素有煤炭、 建材之乡 的美誉, 村内驻地企业 5 家, 集体企业 2 家, 各类商店、 餐饮服务等工商业户 25 家, 拥有机动车辆 300 余台。

 XX 年村集体经济收入 18. 8 万元, 人均纯收入 4835 元。

 我们新一届村两委班子上任以来, 按照“生产发展、生活宽裕、 乡 风文明、 村容整洁、 管理民主” 的要求, 从群众最需要的事做起, 以村庄改造, 改善人居环境为突破口, 按照规划, 真抓实干, 不到两年的时间, 一举解决了群众的行路难、 喝水难、 上学难和居住环境脏、 乱、 差问题, 村庄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现在的八里沟村, 房成排、 街成行、 树成荫、 花成簇, 老百姓高兴地说“过上了城里人一样的生活” , 在新农村建设上迈出了有力的一步。

 现将主要做法向各位领导汇报如下:

 一、 以村庄改造为突破口, 打造现代化村庄, 努力实现村容整洁要求。

 我们八里沟村是一个古老的以产煤闻名的村庄。

 村南是山岭, 村内地势也沟沟坎坎、 七高八低。

 并且, 村内乱搭、 乱建情况严重, 黄黏土的道路凹凸不平,一到下雨天, 人、 车进不来、 出不去, 自古就有的集贸市场也因路难走, 人越来越少, 严重制约了经济发展, 影响了群众致富。

 我们新一届两委班子上任后, 决心大搞新农村建设, 彻底改变落后的面貌, 经过多次研究讨论, 制定了具体方案, 并以致全体村民一封信的形式向村民说明了村庄规划的设想和具体操作步骤, 向全体村民征求意见, 同时召开村民大会, 让全体村民共同讨论,对于群众的疑问, 村两委积极向村民做出解释, 并让部分村民和两委干部到外地参观, 通过不断探讨, 全体村民统一了认识, 形成了村庄改造的合力。

 为打好村庄建设这一仗, 八里沟村专门成立了由支部书记任组长、 其他两委干部为成员的村庄规划建设领导小组, 把村庄规划建设列入村干部的的年度创业承诺目标。

 我们深知:

 群众是村庄建设的中坚力量, 没有群众的支持, 工作很难开展。

 为此, 我们村两委积极做好群众的思想政治工作, 不搞强制政策, 充分调动群众的积极性。

 在通街工作中, 有一部分民宅直接影响工程进展, 需拆迁 30 多户, 200 余间房屋, 我们村干部分组进行做工作, 群众表现出了很高的姿态, 自觉服从大局, 仅仅 5 天, 拆迁工作就全部完成。

 特别是主干路修通后, 群众更是热情高涨, 主动要求接着修 5 米宽的标准街。

 我们两委经过研究, 决定趁热打铁, 迅速拿出意见“干” , 并制定了优惠措施来进一步调动群众积极性。

 去年以来, 我们已累计投资 400 余万元, 实施了五项工程。

 一是道路工程, 投资 178 万元, 搬运土石 20 万方, 规划建设了三纵两横 8 公里的主干路; 开通了宽 20 米、 长 552 米的东西街和 599 米长的南北街; 硬化 5 米宽的标准街 75 条, 7000 米; 垒砌沿路边沟、 水沟 60 多条, 13000 余米。

 全村规划道路硬化率达到 95%。

 二是绿化工程, 投资 10 余万元, 栽植大叶女贞、 百日红、国槐、 刺柏、 冬青、 塔松等各种苗木 2 万多株。

 三是亮化工程, 投资 6 万元,在主干道两旁安装路灯 116 盏。

 四是自来水工程, 投资 16 万元, 对原自来水管道进行了重新疏通安装, 埋设管道 6000 米, 自来水入户率达到了 98%。

 五是村小学教学楼改造工程, 投资 135 万元, 在村南新建高标准四层教学楼一座, 将投入使用。

 共 3 页, 当前第 1 页 123

  二、 以提高农民素质为根本, 实施“四项” 工程, 着力提升乡 风文明程度。

 新农村建设的主体是农民, 保持村容整洁, 推进乡 风文明、 更依靠农民综合素质的提高。

 譬如, 虽然村庄改造提升了村里的硬件档次, 但并不等于提升了村民的文明道德水平, 如果村民仍然坚持原有的生活习惯, 乱扔垃圾、 乱堆乱建, 村庄的面貌回很快恢复到往日的杂乱。

 两委干部认识到, 关键的问题在于教育农民、 引导农民, 提高群众的文化素养。

 为此, 党支部、 村委会主要实施了“四项” 工程, 收到了明显的效果。

 一是“五个一” 工程。

 以村庄规划改造和村容村貌的养护、 美化为契机, 结合全区正在开展的农村精神文明“五个一” 工程建设, 村里率先建起了容小康书屋, 家政档案室、 村史展室为一体的村文化大院, 以及科技示范基地和文明街。

 并健全管理制度, 赋予实实在在的内容, 不但建好, 重要的在于管好、 用好。

 如对村中大路上的路灯, 派专人管理, 定时停灯、 送电。

 并与村民签订了清洁卫生、 管理好各户门前花卉合同,成立了护路清洁专业队, 由村委统一支付工资。

 并通过宣传灯箱、 宣传栏等宣传工具, 大力宣传文明生活习惯的重要性, 营造了讲文明、 爱文明的浓厚氛围, 有力地促进了广大村民文明道德素质的提高; 二是培训工程。

 结合先进性教育, 利用远程教育、 成人技术学校、 小康书屋、 科技示范基地, 由两委干部和党员带头, 学政策, 学法律、 法规, 学科技知识, 不但使群众提高了思想觉悟, 而且每名农民掌握 1-2 门专业技术, 今年有 19 个原来游手好闲、 爱闹事的青年, 通过学习驾驶技术, 新买了汽车、 拖拉机等从事运输业, 全村农民正朝着有理想、 讲道德、 懂政策、 会经营、 善管理、 能致富的现代化农民转化; 三是精神文明活动创建工程。

 主要是以各种活动形式为载体, 促进群众性精神文明创建活动。

 村里充分利用“民兵之家” 、 “青年之家” 、 “妇联活动室” 、“老人活动中心” 等组织村民开展有益身心健康的活动, 以家庭和睦、 邻里团结、 扶贫助弱、 计划生育、 移风易俗为内容, 开展“五好家庭” 、 “双文明户” 、 “十佳文明户” 、 “好媳妇” 、 “好婆婆” 等评选活动, XX 年, 八里沟村共评出各类先进 96 户, 227 人, 该村也被评为市级文明单位。

 为进一步激发全村群众艰苦创业的干劲, 投资 18 万元, 新建 2 座“开拓创业坊” , 并邀请河南豫剧团进行了为期一周的戏剧演出, 活跃了群众文化生活, 促进了全村精神风貌的提高; 四是道德评议工程。

 村里民主推选了 12 名德高望重、 公道正派、善于说理、 素质较高的村民组成“道德评议会” , 解决一些“法律管不着、 行政管不好” 不孝敬老人、 家庭纠纷等道德问题, 对各类矛盾做到抓早、 抓小,超前预防, 减少了纠纷, 排除了大量信访隐患, 维护了全村稳定。

 通过实施以上四项工程, 使全村形成了农民群众顺心, 干部工作顺手, 和谐发展的良好局面。

 三、 以村干部的实际行动, 凝聚全体村民投身新农村建设的巨大热情。

 新农村建设是全体村民大家的事, 需要全体村民齐参与, 共努力, 更需要两委干部带头人团结拼搏, 勇于肩挑重担, 发挥带头人作用。

 有人说, 八里沟村在两年的时间里干了 20 年的工作。

 是什么催生了这样的奇迹? 主要是村两委一班人一心为民谋利益, 严格要求树形象, 带头实干赢民心, 带动起了全村老少爷们的建设积极性起了关键作用。

 共 3 页, 当前第 2 页 123

 首先是严于律己树形象。

 新班子上任以前, 班子涣散, 工作难干, 人心难拢,

 村民纠纷、 上访不断, 处于无政府状态, 李清林顶着压力, 临危授命, 被党员推选为支部书记后, 从班子自身建设入手, 针对以前村里家族派系斗争和“窝里斗” 等现实问题, 集中精力, 化解矛盾, 完善制度, 规范言行, 认真坚持“四民主一公开” 和村务管理制度。

 特别是严于律己, 从小事着手, 制定了日常工作管理制度, 要求工作日内禁止饮酒, 不得随便到村民家中吃饭, 对群众敏感的财务问题做到严格把关, 对每张票据必须由村主要领导、 民主理财小组代表、 党员议事会代表和村民代表签字才能入账, 使村财务更加规范化、 制度化。

 正是村干部严格要求自己, 素质不断提高, 战斗力明显增强, 在村民中树立起了新形象, 赢得了全体村民的信任和支持, 才有了凝聚力和向心力。

 其次是带头实干, 凝聚民心。

 八里沟村杂乱的村状已经存在了很多年, 不但严重制约了全村经济的发展, 也给群众的生产生活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但由于工程大, 投资大, 牵扯的面广, 工程难度可想而知。

 连村路建设和村内“三纵两横” 大街, 投资 202. 4 万元, 除上级补助 96. 8 万元外, 动用机械落土拿方, 房屋拆迁, 路基建设村需投资 105. 6 万元, 另外, 500 多户村民门前的 75 条胡同, 共 7000 多米标准街和 14000 米的边沟垒砌, 投资 250 万元, 村级总投资需355. 6 万元。

 面对如此巨大的投资, 村两委班子没有被困难吓倒, 横下了一个心思:

 只要是为民谋利益的事, 困难再大也得干, 而且在干的过程中, 要以身作则, 以自己的实际行动来带动群众, 调动群众投资投劳的积极性。

 在村庄改造过程中, 村两委干部既当指挥员, 更当战斗员, 天天靠在工地上,从早上五六点钟一直干到晚上八点。

 一次电路维修, 为赶进度, 两委成员接连奋战了 4 个通宵。

 有一次, 刚刚浇筑完路面, 下起了大雨, 为保护好路面, 两委成员在大雨中拼搏了三个小时。

 在村干部的带动下, 广大村民变“要我干”为“我要干” , 村民代表“一事一议” , 制定了各户门前胡同硬化方案, 各户门前平均长 16 米, 宽 5 米的标准街, 地瓜石铺设, 沙子、 石子、 人工和两边排水沟垒砌, 由村民负责, 村里统一标准, 验收合格后, 每户补助 13 袋水泥, 统一硬化。

 村民自己定的方案, 主动干, 由原来看着村干部干到促着村干部干,有的自己人手不够, 为赶在封冬之前硬化完, 请亲戚帮忙, 每条胡同施工期间, 村民们自觉组织, 争先恐后都怕干慢了, 影响统一硬化施工。

 往往是一条十几户的“胡同” 几十人在干活, 仅用了短短一个月的时间, 全村所有的标准街, 即老百姓所讲的“胡同” 75 条, 7000 米及两边排水边沟全部硬化完成, 每户物料和人工费用平均 3000 元左右, 没有一户村民埋怨投资大的, 也没有一户村民提意见的, 相反, 村民不但因自己的居住环境彻底改善上档次而高兴, 而且看到周围邻村群众投来羡慕和赞许的目光而自豪。

 一个干事创业的班子, 不仅带领广大群众创造出了八里沟村村容村貌翻天覆地的变化, 更唤回了广大村民依靠自己的双手建设家园加快发展的信心和决心。XX 年, 村两委认真落实中央关于新农村建设的具体要求, 紧紧围绕党委、 政府的统一部署, 结合本村实际情况, 绘就了更加宏伟的发展蓝图。

 计划总投资300 多万元, 实施第二轮的村庄改造, 进一步改善群众的生产生活条件, 继续加快新农村建设。

 计划新修防渗渠 1. 3 万米; 新修村西长 55 米, 宽 5 米, 高 3米的大桥一座; 在村后新建大型农贸市场一处; 复垦村西砖厂 80 亩; 拆迁房屋300 间, 新修公路 3 条, 3 公里; 修建老年活动中心一处; 村内修中心变压室一座, 并完成新学校配套搬迁。

 目前, 文化广场已基本完成, 老年活动中心正在建设中。

 拆迁房屋 48 家、 288 间, 新安装路灯 20 盏, 准备新上企业 4 家(粉末厂、 炭化硅厂、 砖厂、 铸造厂)

 , 现正在洽谈中。

 共 3 页, 当前第 3 页 123

推荐访问:基层党建工作典型材料 党建工作 基层 典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