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师德师风校长讲话稿,供大家参考。
师德师风建设讲话稿 各位老师:
今年是我校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的开始之年。
今天我们召开“师德师风建设” 动员大会, 全面启动此项活动。
下面就这次活动的开展, 谈三点意见 一、 充分认识开展师德师风教育的重要性、 必要性。
为什么要开展师德师风建设活动? 一是形式发展的需要。
习总书记《在全国优秀教师代表座谈会上的讲话》, 对广大教师提出了“爱岗敬业、 关爱学生;刻苦钻研, 严谨笃学;勇于创新, 奋发进取;淡泊名利, 志存高远” 的“四点希望”, 这是新时期师德师风建设的总要求, 我们要全面贯彻认真落实, 切实加强教师队伍建设, 提升广大教师师德师风水平,努力树立教育的良好形象, 这是办人民满意教育的需要;党的十七大报告提出“办人民满意教育”, 要加强教师队伍建设。“学高为师, 身正为范”, 作为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肩负着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实施素质教育, 提高教育现代化水平, 培养德、 智、 体、 美全面发展的社会主义建设者和接班人的历史重任。
我们要从确保党的事业后继有人和社会主义事业兴旺发达的高度, 从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和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高度, 从落实科学发展观, 落实科教兴国、 人才强国战略的高度, 充分认识新时期加强和改进师德建设的重要意义, 身体力行的去践行师德规范, 自觉做人民满意的
教师, 学生爱戴的教师。
二是学校发展的需要。“师者, 人之模范也。” 师德师风既是一个学校办学实力和办学水平的重要标志, 又决定着学校的学风和校风, 决定着一个学校的精神风貌和人文风格;师德师风既是学校改革和发展的原动力之一, 又是学校办学质量和效益的竞争力所在。
一流的学校必须要有一流的师德和师风!
加强师德师风建设, 既是势在必行, 又是人心所向, 更是众望所归。
我们一定要从学校发展的战略高度, 统一思想,提高认识, 正视和重视师德师风问题, 增强搞好师德师风建设的紧迫感和责任感, 把这项活动作为学校可持续发展系统工程的重要环节, 集中精力抓紧抓好, 要发扬“团结进取、务实创新、 艰苦奋斗、 争创一流” 的红中精神, 高质量实现“办人民满意教育, 创和谐平安校园” 的办学目标, 为学校创品牌之路, 提供强大的精神力量, 奠定坚实的思想基础,创造厚实的文化积淀。
三是教师自身发展的需要。
名校是因为有名师, 名师造就了名校。
名师不但教学质量强、 业务精湛, 而且具有高尚的师德和人品。
但是, 随着社会的发展, 教师的责任更加突出了,教书育人工作的标准更高了, 对师德素质的要求更加严格了, 师德师风也要与时俱进, 体现时代性, 把握规律性, 富于创造性。
简而言之, 能否建成一流的乡直小学, 与学校的师德师风有着直接的内在的联系。
学校的管理体制的改革、
发展战略的实施、 教育质量和效益的提高, 都需要广大教职工积极参与、 和衷共济、 敬业奉献, 需要广大教职工积极性、主动性、 创造性的充分发挥。
只有这样, 才能保持学校的创新能力, 才能保持学校不断发展的生命力。
所以, 师德师风不是空泛和抽象的, 它与教师的思想觉悟、 价值观念、 道德水平、 工作态度等息息相关, 并在教师的教学、 科研等各项工作中具体地显示出来。
我们看到, 正是由于多年来广大教师爱岗敬业、 辛勤耕耘、 前赴后继、 无私奉献, 才铸就了我校优良的教育教学艺术风格和高尚的师德师风, 也拥有了我校历年来在社会上的良好声誉。
二、 正确把握师德师风建设几个重要问题:
在师德师风建设过程中, 要把握好以下几个方面:
1、 正确的教育观念是师德师风的根本。
我们每一个教师,都要围绕“办人民满意的学校” 这个目标思考问题, 以“三个代表” 重要思想为指导, 以培养“四有” 新人为宗旨, 进一步解放思想, 适应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需要, 树立新的学生观、 教育观、 人才观、 质量观和发展观, 全面贯彻党的教育方针, 坚持育人为本、 德育为先, 自觉把自己的教学和科研工作与培养社会主义现代化事业的建设者和接班人联系起来, 增强整体观念和大局意识, 培养学生健康成长。
2、 强烈的事业心和责任感是师德师风的核心。
教师是“太阳下面最崇高的职业”, 因为我们从事的是百年树人的事业,
“传道、 授业、 解惑”, 是人类文明承先启后、 继往开来的阶梯和桥梁。
也就是说, 我们不但要向先人负责, 更要向未来负责。
因此, 我们的教师必须要有严谨的治学态度, 面对不断发展变化的新形势, 要意识到我们需要研究的课题还很多, 需要改进的地方也很多, 要沉得下来, 钻得进去, 意志坚定, 淡泊名利, 无愧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
3、 遵循教育规律因材施教是师德师风的灵魂。
教育是专业性极强的工作, 在热心和耐心的基础上, 还必须专心和精心。这就要认识教学的特点、 知识的特点以及学生的生理和心理特点, 把握教育的规律、 学习的规律以及学生成长成才的规律, 从必然中获取自由。
要按照“尊重学生个性、 关爱学生成长、 发展学生潜能、 完善学生素质” 的要求, 处理好个性与共性、 感性与理性等各种关系, 注重培养学生的能力和个性发展, 力戒千篇一律、 死板教条的因循守旧心态, 克服立竿见影、 拔苗助长的急功近利情绪。
要创造一种充满好奇心和想象力的学习氛围, 努力营造百花齐放、 万马奔腾的教育氛围, 让学生得到全面发展。
4、 团结协作开拓创新是师德师风的关键。
团结是一个组织的生命力、 凝聚力和战斗力的体现。
在高度分工合作的现代社会, 任何单打独斗的个人英雄主义的想法和做法, 都注定是行不通的。
因此, 大家要千方百计形成一盘棋, 拧成一股绳, 心往一处想, 劲往一处使, 在优势互补中争取更大的突
破。
创新是发展的动力;勤于学习、 善于创新是新时期教育工作者必备的素质;对于每个教师来讲, 创新是改进教学、提高质量的根本途径。
我们要通过教学内容的创新、 教学方法的创新, 去引导和激励学生, 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 创造能力和创业意识, 做到“青出于蓝而胜于蓝”。
5、 言传身教为人师表是师德师风的具体体现。
要培养学生,首先要尊重学生;要教育学生, 首先要关爱学生;要使学生学而不厌, 自己就要诲人不倦。
要设身处地的为学生着想, 时刻记住自己的角色身份;既要把教学内容放在心上, 还要注意自 己的形象;要把言谈举止、 仪态仪表与内在的教养、 涵养和修养联系起来思考, 一定要意识到学生是在透过现象看本质、 透过小节看大局, 一叶可以知秋!
我们的老师, 在学校要做学生的表率, 在社会上要做群众的表率, 发挥学校在精神文明建设中的窗口、 示范和辐射作用。
师德师风的内涵很深, 外延很广, 以上只是着重强调的几个方面。
希望大家在这次集中开展师德师风建设的活动中, 认真学习、 不断提高, 发现不足、 采取措施、 不断改进、 弥补不足, 以积极向上的姿态和扎实有效的活动开展, 建设 高素质的教师队伍, 树立新时期教育工作者的崭新形象。
三、 当前我校教师师德师风存在的突出问题。
在看到主流的同时, 我们也要对我校师德师风建设中不尽人
意的状况和现象给予高度的重视, 有的还必须予以警惕, 切不可掉以轻心。
当前, 我校在师德师风方面存在一些问题:有的育人意识淡泊, 对学生缺少关爱, 对本职工作得过且过,敷衍了事;以教谋私现象在个别教师身上存在, 体罚学生、将学生赶出教室的行为也偶然有之, 上课接听手机等现象依然在个别老师身上发生。
此外, 还有极少数教师缺乏责任心,备课不认真, 教学内容陈旧, 教学方法呆板, 课堂不能组织学生、 不能调动学生学习积极性等等。
这些问题和现象的存在, 严重影响了教师队伍的形象和声誉, 影响了教学质量和科研水平的提高, 也影响了校风学风的整体改善, 极不利于学生素质教育的全面实施, 与我们办校的目标和我校在社会上的声誉不相称, 与人民教师的光荣称号不相称。
老师们, 如果看不到我校师德师风建设的主流和成绩, 肯定是错误的, 我们就会失去信心;但是, 如果看不到我校师德师风存在的问题, 对其危害没有足够的认识, 肯定是危险的,最终将使学校发展和广大教职工的切身利益受到严重伤害。对此, 我们决不能等闲视之。
我们要继承和发扬优良传统和作风, 以有力措施和高度自觉的精神履行教书育人的光荣使命, 革除不良行为和弊端, 一定要造就有所作为的一代教师队伍, 努力把这块小天地做大做优做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