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术前准备与术前用药,供大家参考。
术前准备与术前用药 术前准备:
体格方面的准备
1. 改善病人的营养状况:
如纠正贫血、 低蛋白血症等, 主张营养底物通过胃肠道供给, 其有利于保护胃肠道功能和减少并发症, 必要时采取完全静脉营养或肠内营养与部分肠外营养的方式。
2. 纠正紊乱的生理功能与治疗并发症:
如休克的病人多为低血容量性或感染性,均需改善血容量和采取一定的措施改善循环功能和组织灌注, 一般需休克得到纠正后才实施麻醉和手术, 但如果是手术本身是消除休克的病因, 不进行手术就难以纠正休克或是危及病人生命, 此时则应一边纠正休克, 一边进行麻醉和手术; 高热急诊手术的病人, 术前应适当降温, 不要求完全降至正常, 一般在 38.5 度一下即可, 在术中继续进行处理。
3. 及时停用术前应停用的药物:
如单胺氧化酶抑制剂(MAOIs)和三环类抗抑郁药、阿司匹林等。
4. 严格执行临麻醉前的禁食、 禁饮:
成人择期手术应在麻醉前 12 小时禁食、 4 小时内禁饮, 末餐进食为脂肪含量很低的食物应禁食 8 小时、 禁饮 2 小时; 严重创伤的病人、急腹症和产妇, 虽距末餐进食已超过 8 小时, 亦应视为“胃饱” 病人处理; <=36(3 岁)
月者禁奶和固体食物 6 小时、 禁饮 2 小时; >=36(3 岁)
月禁食 8 小时、 禁饮清淡液体 2 小时
进食过长应适当进行静脉输液。
5. 对急症手术的病人应按“胃饱” 病人处理, 若需全麻, 一般采用“清醒气管内插管”。
精神方面的准备
对各种原因引起病人的紧张、 恐惧等心理反应, 由此带来的病人机体生理变化和相应的不适症状, 可尽量对病人进行心理安慰, 必要时可给与一定的药物, 如咪唑安定等 麻醉选择的原则
幼儿不能配合, 宜选择全麻、 基础麻醉和硬膜外复合麻醉。
病人有严重的慢性阻塞性肺病且行上腹部手术, 可以小剂量的硬膜外麻醉结合浅的全麻, 并行气管内插管来管理呼吸。
对尿毒症病人的急诊手术只能考虑局麻或部位麻醉。
情绪紧张的病人, 行全麻最为适宜。
肥胖病人或需特殊体位的病人若在仰卧位时有较强的通气不足的表现, 全麻气管内插管是较好的选择。
根据病人的意愿若无麻醉上的禁忌症又能满足手术的要求, 则可接受病人的意见。
常引起麻醉的不良事件:
低血容量、 低氧、 低血压、 通气不足、 准备不足、 观察不细、 气道梗阻、 用药过量、误吸、 对危象的处理不当。
术前常用药物:
镇静药咪唑安定(Midazolam)具有镇静、 催眠、 抗焦虑、 抗惊厥及中枢性肌肉松弛作用, 同时具有顺行性遗忘作用, 0.05-0.1mg/kg 术前 30 分钟肌肉注射。
氟哌利多具有镇静、 安定、 解焦虑、 制吐, 但有轻度的 a 受体阻滞作用, 静脉用药时可致轻度血压下将, 低血容量时更显著, 同时还可出现锥体外系症状, 成人 2.5-5mg 肌注。
杜非合剂, 成人 25-50mg 于麻醉前肌注, 一般用 25mg; 吗啡禁用于孕妇; 杜冷丁
可于产前 1 小时以内或 4 小时以上, 但呼吸功能不全、 呼吸道梗阻、 颅内高压等禁用。
抗胆碱药(均为 M-受体阻滞药)
可抑制多种平滑肌、 抑制多种腺体分泌、 抑制迷走神经反射, 常用药有阿托品(Atropine)
和东莨菪碱(Hyoscine,scopolamine), 由于东莨菪碱对心脏病病人较为适宜, 故常用东莨菪碱, 在特殊情况下必须使用阿托品时, 可先在病人结合膜囊内滴入毛果云香碱(Ailocarpine), 新药长托林具有中枢镇静作用、 对心脏无明显影响、 不出现心率增快、 也不出现用药后尿潴留、 肠麻痹等不良反应, 以上药物有心动过速、甲亢、 高热、 青光眼, 或是急性炎热、 室温过高时少用或不用。
H-2 受体拮抗剂法莫替丁口服 20mg 或 40mg, 静脉点滴 20mg。
术前麻醉机的准备和检测:
( 暂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