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四川人均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精选文档),供大家参考。
四川人均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实证分析
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 四川经济快速发展, 人均消费水平和 GDP 均有了显著的提高。
本文根据四川省 1978 年到 2009 年人均居民消费水平指数和国民生产总值指数, 运用协整分析方法和 Granger 因果检验对两者的关系进行定量分析, 结果表明经济增长是四川省人均消费水平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但人均居民消费水平不是经济增长的格兰杰原因。
通过协整检验, 表明二者存在着协整关系, 在短期内虽然二者具有波动关系, 但从长期来看, 人均居民消费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具有一种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关键词:
人均居民消费水平; 经济增长; 协整检验; 格兰杰因果检验 一、 引言
居民消费与经济增长关系的研究一直是宏观经济领域的执门话题之一, 国内外不少学者已经做了很多分析, 普遍认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有正面作用。
伊丽莎白· W· 吉尔伯早在 1956 年指出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有重要的影响 。
亚瑟 H·科尔也认为美国经济增长的 50%左右来自居民对耐用消费品的投资与消费 。
郭凯和恩迪亚耶通过私人消费与 GDP 的面板数据来分析中国经济问题, 表明居民收入增加和服务业的就业份额都对消费有巨大影响。
文锋、 姚树荣从实证的角度论述了居民消费对经济增长的拉动作用, 认为居民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并预测了未来几年居民消费需求增长潜力, 提出了扩大居民消费需求的政策建议。
刘学武( 2000)
运用共积和误差修正模型, 分析了 1989 年 1999 年间影响中国经济增长的需求因素, 得出了投资、
消费 、 进口和出口与中国经济增长之间的两种长期均衡关系, 在第一种均衡关系中只有投资显著, 其他变量均不显著, 在第二种关系中各变量均显著。
李占风、 袁知英( 2009 )
通过建立联立方程模型以及脉冲响应函数, 利用我国 1978 年到 2006 年的经济数据进行实证分析, 结果发现经济增长对居民消费、 投资和净出口都产生直接正向影响 即经济的增长会带来消费、
投资和净出口的增加。
改革开放以来, 四川省经济飞速发展, 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也有了很大提高。
1978 年我省人均 GDP 为 261 元, 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仅 161.39 元; 2009 年四川人均 GDP 已达 17339 元, 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为6863 元。
消费是拉动经济增长的三驾马车之一, 扩大内需能够有效地促进经济增长结构的优化。
本文运用协整检验和格兰杰因果检验揭示四川省人均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的联系。
二、 计量经济分析 1、 序列平衡性检验
现实的社会经济数据中, 大多数时间序列都是非平稳的, 如果直接对非平稳的时间序列使用传统方法来估计变量间的关系则可能会出现伪回归的情形, 导致检验无效。
因此在对经济变量的时间序列进行分析时, 应首先进行平稳性检验, 判断各变量是否是同阶单整的,即是否是平稳的序列。
本文应用 ADF 单位根检验对变量进行平稳性检验, 考虑到时间序列数据取对数之后一般不会改变其时序性质, 也不改变协整关系且可以消除数据序列的异方差性, 因而更容易获得平稳数据。
对人均消费水平 CI 和国内生产总值指数 GDPI 分别取自然对数, 并分别记为 InCI,InGDPI。
应用 Eviews7.2,对 InCI 和 InGDPI 进行 ADF 单位根检验,得出结果为, 如表 1 所示:
表 1 ADF 检验结果 变量 ADF 检验值 检验形式 1%临界值5%临界值10%临界值 结论
InCI -1.326231 (C,T,0) -4.28458 -3.562882-3.215267 不平稳 平稳 不平稳 平稳 △InCI InGDPI -4.804029 (C,0,0) -3.67012 -2.963972-2.621007 -0.7875 (C,T,1) -4.296729-3.568379-3.218382 △InGDPI -3.123991 注:
检验形式(C, T, K)
分别表示单位根检验方程包括常数项, 时间趋势项和滞后阶数 从表 1 可以看出样本区间内 InCI 和 InGDPI 均存在单位根, 是非平稳的。
在显著性水平 5%下, InCI 和 InGDPI 的一阶差分序列是平稳序列。
因此, InCI 和 InGDPI 序列是一阶单整的, 即 InGDPI~I(1),InCI~I(1),故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2、 协整检验
协整是 20 世纪 80 年代由恩格尔(Engle)和 Granger 提出来的。
协整的基本思想认 为, 尽管两个或者两个以上的变量中每个都是非平稳的, 但它们的线性组合有可能相互 抵消趋势项的影响, 使该组合成为一个平稳的变量。
协整理论为两个或两个以上非平稳
(C,0,0) -3.67017 -2.963972-2.621007 变量之间寻找均衡关系, 以及用存在的协整关系的变量建立动态模型奠定了理论基础。
协整检验的常用方法有 EG( EngleGranger)两步检验法和约翰森(Johansen , 1988)检验法, 对于多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 可以使用基于向量自回归模型的约翰森检验法。
而 EngleGranger 检验通常用于检验两变量之间的协整关系。本文检验的是居民人均消费水平与以地区生产总值的协整关系,
所以采用 Engle-Granger 两步检验法。
由单位根检验可知, LnCI 和 LnGDPI 时间序列都是一阶平稳的, 因此可以进行协整检验, 运用 E—G 两步法对其进行协整关系检验, 步骤如下:
第一步, 估计方程, 采用 OLS 法估计, 运用 Eviews7.2 得出 InCI 对 InGDPI 的回归方程为:
InCI =0.78871 7InGDPI +1 .030836 t 值
74.19987 1 5.96992 2R =0.995
F=5505.621
从以上分析可以知道, 方程的拟合优度相当好, 并且通过各种检验。
从方程中可以看出,四川省 GDP 对人均消费水平的弹性为 0.78871 7。
表明 GDP 增长对居民消费水平有很强的拉动作用。
第二步:
对残差序列te 进行 ADF 单位根检验, 得出结果见表 2 表 2 对残差序列te 的 ADF 检验结果 变量 检验形式 ADF 值 1%临界值5%临界值10% 临 界值 -1 .61 0400 结论 te
(0, 0, 0)
-2.3361 25 -2.641672 -1 .952066 平稳
从表 2 中可以看出, 残差的 ADF 值为 -2.3361 25, 小于 5%临界值-1 .952066 ,因此,可以认为残差序列te
是零阶单整的, 即是平稳的。
因此, GDP 与人均消费水平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
3、 格兰杰因果检验
通过协整检验, 表明人均消费水平和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协整关系。
但是, 这种长期的均衡关系究竟是人均消费水平引起 GDP 变化, 还是 GDP 引起人均消费水平的变化, 即人均消费水平和 GDP 在波动中孰为因, 孰为果, 还是互为因果。这需要对 GDP 与 CI 进行 Granger因果关系检验。
检验结果表 3 所示:
表3
Granger因果检验
Null Hypothesis F-Statistic Prob CI does not Granger Cause GDPI 0.00763 0.9924
GDPI does not Granger Cause CI 5.73139 0.0089
Granger 因果关系检验表明, 人均消费水平 CI 不是 GDP 的 Granger 原因, GDP 是人均消费水平 CI 的 Granger 原因。
也就是说, 四川省 GDP 的增加会直接导致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 但是人均消费水平的提高并不必然导致 GDP 的增长。
三、 结论与建议 经过以上分析, 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1 )
四川省人均消费水平和经济增长存在着协整关系, 尽管在短期内, 四川省人均居民消费水平与GD P 之间存在波动关系, 但是从长期来看, 人均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存在着长期稳定的均衡关系。
经济增长能带动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 所以四川省应该大力发展经济, 改善居民消费水平。(2 )
从经验上看, 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之间具有紧密的联系, 二者之间应存在着双向因果关系, 但在四川,经济增长是人均居民消费水平提高的格兰杰原因, 而居民消费水平的提高却不是经济发展水平的格兰杰原因。
即是说, 经济增长可以带动消费水平的提高, 而居民消费却对经济增长的促进作用不明显。
针对于此, 四川省应努力提高居民收入, 完善工资增长机制, 提高工资水平, 增加可支配收入, 刺激消费需求。
另外, 应完善社会保障制度, 减少消费者对未来的不确定性, 减少预防性存款, 增加消费信心, 让消费者即期消费欲望增强, 从面促进经济增长。
参考文献:
[1]刘梦.我国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研究[J].产业与科技论坛,2011 [2]穆旖旎.河北省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的分析[J].消费导刊, 2008 [3]庞皓.计量经济学.北京:科学出版社.2007
推荐访问:四川人均居民消费水平与经济增长关系实证分析 消费水平 实证 经济增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