听后感

时间:2022-09-12 11:0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听后感,供大家参考。

听后感

 

 听 后 感 ----讲座《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

 4 月 8 日上午九点十分在南师附中听曹春燕老师讲座《如何与孩子进行沟通》 , 曹春燕老师是台湾资深心理学家, 是父母沟通效能师资训练导师, 尤其擅长透过身心心灵的整合来帮助学员从家庭教育亲子沟通方面的问题。

 今天曹老师主要是讲的沟通的真意:

 沟通是一种分享, 让了解这一刻你需要什么? 要做什么?好的沟通, 以别人对世界的认知模式与真正意念为出发点, 而非自己意念开始发现别人独特之处并接纳他的认知模式与意念。

 曹老师列举了一个孩子打电动来说明父母和孩子之间的沟通问题,也就是用心才能了解孩子, 用脑指挥批判对方, 沟通是你还没有打开嘴巴之前就已沟通, 不管孩子思想与行为有多奇特, 而孩子也会挑战父母的权威, 这就要父母采取适当的方式与孩子进行沟通和交流。

 曹老师说的对, 不能用我们的思想和行为来完全约束孩子, 我们生活的年代和现在孩子不一样, 过去没有的东西现在有, 现在的孩子是引领新世纪的, 作为父母的观念也应根据时代的变化而改变, 与时代同步, 当和孩子沟通的时候应该弯下腰来, 和孩子同等地位进行沟通, 让孩子认为你和他是同等的高度。

 用他的认知模式, 完全接纳孩子与自己的不同, 用他的想法来看他所经历的事情, 今天这个孩子很生气, 你可以问他:

 宝贝你今天很生气哦!

 其实接纳才是转化的核心力量。

 我们家长经常看不到自己家孩子的优点, 总认为别人家的孩子比自己家孩子优秀, 那自己孩子的缺点与别的孩子的优点比较, 自己孩子的优点看不见。

 如果今天考试成绩或者在学校表现不太还, 家长就喜欢责怪, 而没有问问孩子这样的原因, 缺乏与孩子之间的沟通。

 今天听到曹老师的讲座感受颇深:

 我们很多家长选择的都是关爱沟通。

 但我们认为民主、 平等的像朋友一样的沟通方式。

 能让自己的孩子与家长可以更好的沟通, 沟通需要家长很温和、 耐心, 就像两个人的身高一样, 一高一矮的两个人进行交流没有一样高交流舒适、 自由。

 这种差距是真实存在的, 而我们家长可以放下自己的位置, 变成孩子的朋友, 与孩子同喜同乐, 这样可以成为无话不说的朋友, 沟通的效果也不一样。

 在生活方面, 家长应该帮助孩子累积生活经验, 根据情况来改变自己的教育方式。

 及时去与孩子沟通交流学校的事, 发现问题及时的采取措施是很重要的; 在与人交往方面, 作为家长,应该随时随地做好沟通, 因为家庭是孩子学习社交技巧最好的地方, 父母应为孩子树立良好的榜样。

 现在家长更多地了解孩子的学习成绩, 在很多家长看来, 随着孩子一天天长大, 仿佛他们的问题就越来越多。

 其实, 并不是孩子越大, 给家长带来的问题就越多, 而是我们家长往往在孩子童年时期忽视了孩子的心理辅导, 我们过多地去关注孩子的行为, 紧紧盯着孩子一个事情的对错, 一个方面的优劣, 孩子即使再小, 也有自己的人格特征, 把握好孩子的性格特征、 心理取向, 才能给孩子塑造出良好的心理素质。

 在沟通态度上, 家长应与孩子站在同一个高度, 对孩子进行积极的鼓励。

 在处理孩子的错误上, 应进行合理的批评与教育在与孩子进行沟通时,我们认为积极的鼓励尤为重要, 这是帮助他们发现自身具有价值的最有效的手段之一。

 积极的鼓励永远要比消极的刺激来的好。

 在孩子找您谈话时, 家长们选择了蹲下来听。

 我们想这相对于其他态度来说, 是最好的一种回应方式。

 孩子自己找您谈话, 这是一个多么好的沟通机会呀, 如果你采取不理不睬, 听了也不予重视的态度。

 那样, 你会丧失以后所有有利的沟通机会, 因为你没有给予孩子很好的重视, 因为他们认为我们不是一个好听众。

 作为家长往往不明白孩子的观点与大人是不同的这个道理, 所以和孩子交谈时缺乏足够的耐心, 往往是他们听完孩子的话就发火, 或者把孩子对某事的态度或看法是小题大做。

 这样, 得不到理解的孩子就很难对父母的苦心加以理解。

  所以每当孩子跟父母说话时, 父母应尽可能的放下手头上的事, 全神贯注地听孩子说话。

 这能让孩子觉得父母很在意听他说话,孩子感受到尊重和鼓励, 会很愿意说出自己心里的感受。

 现在的孩子大部分都是独生子女, 现在的家长教育孩子都是选择开放路线。

 在孩子犯错误时,家长们与我们同样认为棍棒下面是出不了什么效果的, 惩罚是没有任何积极的帮助,而不管和轻描淡写也是达不到效果,也许还会使孩子的错误越陷越深。

 所以家长们应当采取适当的批评教育的方法, 要掌握分寸。

 孩子犯了过错, 父母如果批评过于严厉, 会挫伤其自尊心, 甚至引起反抗; 而如果批评不厉, 平平淡淡又不能震撼其心灵, 他就会觉得无所谓。而作为现代家长, 又该怎样去好好把握这个尺子呢? 有专家给父母们的建议:

 父母应及时地进行教育。

 事过境迁再进行教育, 会使孩子失去真实感, 教育效果不理想。

 父母应以理服人。

 孩子做错了事, 在进行教育时, 必须“晓之以理” , 使孩子明白所做的事情为什么不对, 错在哪里。

 总结如何与孩子沟通是很重要的:

 首先, 家长与孩子如果不能沟通, 实际上会完全丧失教育权利。

 其次, 家长如果与孩子不能进行有效的沟通, 肯定会降低教育效果。

 再者, 家长如果与孩子不能进行沟通, 会影响两代人的共同进步。

 沟通, 亲子之间才会彼此理解, 沟通, 亲子关系才会融洽和谐。

 沟通是有方法的,沟通时形式是多样的,采用适当的沟通方式、 沟通内容、 沟通氛围、 沟通态度, 解决好沟通障碍, 一定会达到很好的沟通效果。

 也希望我们的调查结果能给一些还不知道怎样很好的与孩子进行沟通的家长一些帮助。

 沟通将成为我们生活中重要的一部分。

 生活无时不在沟通中进行,缺少沟通的生活是没有生气的枯萎的生活。

 父母和子女的沟通是感情的需要也是成长的需要,家长和孩子一同成长.光有一颗爱心是不够的,我们还需要爱的技巧培养的能力。

推荐访问:听后感 听后感

上一篇:城市社区网格化 下一篇:公文汇报词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