教育系统普法总结

时间:2022-09-12 16:25:04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教育系统普法总结,供大家参考。

教育系统普法总结

 

 教育系统的普法总结

 青少年法制教育是我国社会主义法制建设的重要内容, 是普法教育的重要组成部份, 也是实施依法治国和以德治国的重要基础。

 “四五” 普法开展以来, 我们根据县法制宣传和依法治县工作的总体部署, 积极贯彻实施“四五” 普法规划,把青少年法制教育纳入到教育教学的总体工作部署之中。

 切实加强法制教育管理, 提高法制教育实效, 坚持“四个落实”, 即机构落实、 人员落实、 责任落实、制度落实; 做到“四个到位”, 即认识到位、 经费到位、 工作到位、 资料管理到位。

 经过法制宣传教育, 共学习 了《宪法》、《义务教育法》、《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禁毒条例》、《治安管理处罚条例》、《知识产权法》、《国旗法》、《道路交通安全法》 等 20 余部法律法规, 全县青少年的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明显增强, 遵纪守法的自 觉性进一步提高, 对推进民主法制建设、 促进青少年健康成长、 维护社会稳定起到了 积极作用。

 一、 领导重视, 部门配合, 切实形成齐抓共管的良好格局 1、 党政领导重视, 加强组织。

 我们始终把青少年的法制教育作为一项重要工作来抓, 把培养“德、 智、 体” 全面发展的合格人才作为推进教育的根本出发点和着力点, 突出青少年法制教育在全民普法中的位置, 把青少年法制教育列为学校德育工作的重要内容。

 局领导经常过问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 强调要把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作为德育的工作重点, 要求注意改进方式、 方法, 有创新、 求实效。

 由于在校学生数量多, 年龄层次和理解能力差别明显, 特别要求我们在普法工作的组织方面要结合教育系统的实际情况, 适应学生的身心特点。

 为此, 我们在普法实现的程序方面采取了 层层培训、 分级普法的方式, 即:

 县教育局工作人员接受县级普法培训; 县教育局对学校领导进行普法培训; 县教育局对学校普法骨干

 教师进行培训; 学校普法骨干教师对全体教师进行培训。

 同时分三个方面进行普法教育, 一是对全体教师进行普法宣传教育, 二是对所有学生家长进行一定的普法宣传教育; 三是对学生进行普法宣传教育。

 2、 部门互相配合。

 我们充分发挥公安、 检察、 法院和司 法行政等政法机关在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中的作用, 互相配合。

 学校团队组织能积极履行职能, 结合自身优势, 深入开展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 把法制教育纳入团课、 组织生活和队日活动, 充分利用双休日 和节假日 , 通过黑板报、 橱窗、 录像、 案例、 学习 参观以及文化馆、 图书馆、 青少年法制教育基地(看守所)

 等形式和场所, 对学生进行法制教育, 进一步强化学校、 家庭、 社会三方面联动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运行机制,充分利用广播、 报刊等大众媒体和互联网的独特宣传优势, 广泛深入地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工作。

 二、 讲究方式, 措施有效, 努力提高青少年法制教育效果。

 我们在日 常的青少年法制教育过程中, 坚持在活动中丰富教育内涵, 促使青少年在活动中熏陶思想感情, 充实精神生活, 升华道德境界。

 1、 活化法制教育形式。

 为了 加强在校生的法制教育, 我们按照学校法制教育工作计划要求, 多管齐下, 严格措施, 分层次, 分阶段, 有重点地开展了 “教”、“听”、“读”、“写”、“察” 等灵活多样的、 学生喜闻乐见的系列教育活动, 强化了 教育效果。

 一是“教”, 坚持将法制教育与课程教学的有机结合, 渗透到课程教学的全过程。

 通过思想政治课、 思教课、 团队活动、 班会活动等对学生进行系统的法律知识传授, 在各相关学科的教学中, 充分挖掘教材里涵盖的法制教育内容, 结合教学活动对学生进行法制意识和法律素质的培养。

 二是“听”, 采取听取法制教育专题报告和法制教育讲座的形式。

 我们组建了 四五普法法制宣讲团,

 每年到学校演讲 30 余次。

 每学期新生入学时, 都对学生进行《义务教育法》、《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 以及《中小学生守则》、《中小学生日 常行为规范》、 学校系列规章制度的学习 , 使学生明确各种基本常识。

 每年都举办校园法制宣传月 活动, 由政法机关干警、 法制副校长、 法制辅导员等为学生作专题报告, 使学生受到系统的法律知识教育、 良好的心理素质培养和高尚的道德引导。

 三是“读”, 即组织学生阅读法制教育和爱国主义教育书刊, 观看法制教育资料图片和爱国主义教育影视。

 近几年, 县普法办每年都向学校赠送法律书籍和生动形象的法制图片, 并到各学校展览, 使广大师生直观地接受教育。

 四是 “写”,即举办法制教育征文活动。

 配合“平安校园” 建设活动, 我们开展了《平安征文》和《反邪教警示教育征文》 等活动。

 通过征文活动, 激发了 学生学法用法的积极性, 促进了 法律知识的普及。

 五是“察”, 组织学生参加社会考察活动。

 组织学生参加法制夏令营; 到看守所开展赠书寄语活动、 开设模拟法庭、 参观禁毒、 禁赌、 禁黄等图书展览, 使学生在丰富多彩的活动中受到纪律法制教育。

 2 、 抓好学校法制教育阵地。

 学校是对学生进行法制宣传教育的主阵地。

 为此, 我们做到法制教育 “计划、 教材、 课时、 师资” 四落实。

 各校每学期都制定法制教育计划。

 一般要求小学每月 组织一次普法活动, 中学每半年上一堂法制课。

 学校统一聘请政法、 基层派出所领导或业务骨干担任法制副校长, 聘请基层法律服务工作者、 司 法所人员担任法制辅导员。

 法制教育纳入对学校、 教师、 班级、 学生的综合考评内容。

 各年段、 班级组织主题班会、 法制演讲、 法制辩论会等法制实践活动时, 每位学生要学习 一至两部法律法规, 写一篇学法心得体会

 为强化对青少年的法制教育, 维护青少年的合法权益, 近年来, 我们和县法院、 检察院

 一起, 坚持“教育、 感化、 挽救” 方针, 积极探索未成年人犯罪检察工作和帮教工作的新路子。

 3、 抓好教师的普法宣传教育工作。

 教师学法主要采取自 学、 听讲座和考试相结合方式。

 我们为全体教师订购了 《四五普法教师读本》, 教师在课余时间进行学习 ; 听普法宣讲团的讲座, 做好笔记; 每年 12.4 宪法宣传日 进行普法考试, 检查学习 成效。

 三、 联系实际, 互动协调, 夯实青少年法制教育基础 加强青少年法制教育需要校内外相互结合, 学校家庭、 社会互动协调, 有关部门齐抓共管形成合力, 才能收到良好的效果。

 1、 加强校园环境建设。

 加强校园环境的规范化建设, 形成了 浓厚的法制教育氛围, 我市各学校基本做到:

 一是加强校园净化、 绿化、 美化工作, 使学校环境更具有艺术性; 二是在校内设置名 人雕塑、 名 人画像、 格言警句、 标兵榜等宣传阵地, 悬挂“校园之星” 图片、 张贴学生艺术作品、 征集展示学生“绿化警语”,使校园环境更具有激励作用; 三是建立校陈列室, 定期组织学生参观, 对学生进行校史校誉教育; 四是设立黑板报、 专刊、 文化橱窗、 读报栏, 开辟法制教育专栏, 使校园内处处见法; 五是利用校园有线广播和闭路电视系统, 自 办节目 , 定期播出法制宣传教育内容。

 2、 积极指导家庭教育。

 一是举办家长学校, 家长法制教育工作站, 坚持每学期开展 1-2 次家庭教育知识讲座, 帮助家长提高家教水平; 二是定期召开家长座谈会, 及时沟通信息; 三是开展家庭教育经验交流活动, 及时推广先进教子经验;四是建立“家校联系卡”, 架起学校和家庭的桥梁; 五是坚持每年暑期印发《给学生家长的一封公开信》, 对学生假期的学习 和生活提出明确要求; 六是定期向

 学生家长印发 《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等法律法规宣传资料。家校联系的加强和对家庭教育系列指导, 促进了 学校教育与 家庭教育的协调一致。

 3、 充分发挥团队组织的凝聚作用。

 充分发挥共青团、 少先队的凝聚作用。

 利用业余团校对学生进行纪律法制教育; 通过开展形式多样的团队活动、 节日 庆典活动, 培养学生热爱集体、 互相团结、 互相帮助的集体观念。

 充分发挥团队组织的帮助教育职能, 以增强学生抵御各种不良现象的侵蚀的能力, 帮助学生从小树立起正确的人生观、 价值观和世界观。

 4、 抓“创安”、 抓整治。

 以创建“平安校园” 活动为载体, 扎实抓好学校法制教育工作。

 根据平安校园创建工作标准, 各校结合实际, 制订出各自 创建工作方案,建立“创安” 工作领导责任制和目 标管理责任制, 学校从上到下, 层层签订责任书并分解落实到每个部门; 把“创安” 工作作为年终评优的必要条件之一, 从而大大增强了 自 防自 治能力, 预防案件发生。

 不少学校还建立了 护校队, 配备了 治安管理人员。

 与此同时, 我们积极配合公安、 工商、 文化、 广电等部门对侵害青少年权益的突出问题进行集中整治, 对台球室、 游戏机室、 录像厅和歌厅、 网吧等娱乐场所和校园周边环境进行清理整顿, 着力治理影响青少年健康成长的不良社会现象, 严肃查处非法经营场所, 优化学校周边环境, 净化社会风气, 为青少年的身心健康发展营造一个良好的外部环境。

推荐访问:教育系统普法总结 普法 教育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