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4黑龙江口岸分布图(6篇)

时间:2024-09-01 17:11: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黑龙江口岸分布图

  

  航拍中国黑龙江地理知识点(自理)

  航拍中国第一季第三集探访黑龙江。黑龙江省位于中国版图最北端,拥有两大平原,是中国最大的粮仓。北极村是中国最寒冷的地方之一,曾创下零下52.3摄氏度的中国最低气温记录。漠河的昼夜长短随着季节更迭变化尤为明显,夏季最长的白昼达到17个小时。库尔滨水电站冬季排出热水,周围的河流常年不冻,大量聚集在空中的水蒸汽。夜晚气温骤降,湿润的空气拂过大地,遇冷形成XXX,聚集在树枝表面,形成雾淞奇观,拥有4个月的漫长花期。滑雪是人类在陆地上可以达到的最快速度,滑雪速度世界记录超过了每小时250公里。封冻后的松花江被切割成固定大小的方块,采冰工人用冰镩撞击冰槽,直至冰块和冰面彻底分离,运往不远处的施工现场。冰雪大世界是哈尔滨一年一度的冬日盛典。

  南部的雪乡是中国下雪最多的地方,一年中积雪天数长达两百多天,积雪最深时超过两米。因为拥有得天独厚的降雪,它成了炙手可热的旅游景区。

  黑龙潭是一个神秘的地方,60米深的黑龙潭深水之下有着意想不到的温暖。这里的冬季气温低于零下20摄氏度,水底的温度却常年保持在10摄氏度以上。而且越往下,水温越高,因为那里有不断涌出的地下温泉。带来地下温泉的是火山群。黑龙江省是中国火山活动最活跃的地区之一。

  在小兴安岭南坡,有一群梅花鹿。它们身上的花纹是在进化过程中形成的保护色。夏天,这些梅花状的斑点好像阳光透过树叶后形成的光斑。在树林中,梅花鹿只要静止不动,就不容易被发现。

  虎林园中栖息着500多只东北虎。它们的祖辈是8只纯正的野生东北虎。在中国,野生东北虎一度濒临灭绝。为了保护东北虎,人们建立起繁育驯养基地。在人工圈养的同时,东北虎的野化训练仍在进行。人类希望唤醒它们的野性,看起来颇有成效。这群老虎逐渐在恢复“森林之王”的风采。

  飞行器这个闯入领地的不明物体,或许是个不错的假想敌,但要追上它的速度,老虎还需要多加努力。

  即将和这群东北虎告别,和它们分享一个好消息,如今,森林生态正在恢复。或许在不久的未来,我们将在森林迎来与它们重逢的契机。

  在这次旅程中,我们将探索黑土地的肥沃平原,这里创造了农业的奇迹,湖泊也充满了生机。向西飞行,我们将加入冬捕者的队伍,与XXX一起在空中约会。不远处的一座石油城市,散发着迷人的湿地气息。三江口是一个经常被误解的地方,人们常以为这里是三条江河汇合之处。实际上,只有黑龙江和松花江在此交汇,汇合后的双色江被称为第三条江,这就是三江口名字的由来。由于黑龙江含有大量的腐殖质,呈现出青墨色,而裹挟着泥沙的松花江则呈现出黄色。由于它们的密度不同,它们的相融过程需要持续很长时间,直到十几公里之外,它们才握手言和。向东飞行,我们来到黑龙江省最大的平原,由黑龙江、松花江和乌苏里江冲积而成。很长一段时间,这里被称为“北大荒”。上世纪50年代,数十万人加入了开垦“北大荒”的洪流,因为黑土地的功劳,这里变成了“北大仓”。当地有一句流传的话,“捏把黑土冒油花,插双筷子也发芽。”“北大仓”的粮食年产量超过了300亿公斤,足以供应一亿人一整年。曾经,人们对土地的改造是为了生存的渴望。如今,为了保护生态,开发“北大仓”的行动已经陆续停止,消失的湿地正

  在逐步恢复生机。三江平原的南面是黑龙江省最大的淡水湖,一道天然的堤坝将湖泊分成了性格迥异的大小兴凯湖。从太平洋吹来的风,让大兴凯湖时常波涛汹涌,像大海一样壮观。风继续吹向小兴凯湖,却被湖岗上的植被阻挡,因此,XXX凯湖始终风平浪静。我们继续向西飞行,气温下降,流水成冰,一场冬捕行动正在酝酿。湖面一望无际,要定位鱼群并不容易,这考验着捕鱼者的判断力。打冰眼,确定下网的位置,是冬捕的关键。早晨6点是下网的最佳时机,1500米的渔网缓缓沉入水底,五六个小时的漫长等待后,收网的时刻终于到来,第一只鱼出现了,头鱼象征着XXX,往往能卖出高价。今天的运气不错,捕获的鱼儿将近10万公斤,运送它们甚至动用了推土机。冬捕让沉寂的湖泊变成了欢乐沸腾的收获之地。这是一座建在油田上的城市,6000多平方公里的油田里,分布着5万台磕头机。丰饶和奉献是这片土地最好的注脚。半个世纪前,大庆油田的发现让中国甩掉了“贫油”的帽子,它创造了连续27年高产的奇迹。石油是大庆的名片,但这个城市不止一面,大庆60%的面积被湿地覆盖,“百湖之城”是它的美誉。

  在飞行途中,我们经常看到大片的湿地。这些湿地占据了黑龙江省面积的十分之一,其中扎龙湿地是丹顶鹤的故乡。野生丹顶鹤全球仅有2400多只,其中300多只生活在扎龙。成

  年丹顶鹤展开翅膀能达到两米多,但体重只有10公斤左右,轻盈的身形使丹顶鹤的飞行高速可以超过5400米。湿地不仅有着迷人的风景,还盛产生命的奇迹。黑龙江省拥有中国五分之一的湿地,这些绿色宝藏构成了它丰富的资源,也改变着人们对于黑龙江的印象。

  这次旅行,我们将前往黑龙江边境城市,这座城市与俄罗斯隔江相望。我们将顺流而下,参加一场火热的冰上马拉松比赛。黑龙江是一条国际河流,它流经中国、俄罗斯和蒙古,全长4370公里,拥有200多条支流。这些河流紧密配合,冲积出了肥沃的黑土,也塑造了黑龙江省的底色。冰封的江面上,一场速度与力量的角逐正在上演,参赛队员来自中国和俄罗斯。冰球比赛的场地设在黑龙江上,这是中俄两国的界江。如今,这里的人们通过体育交流拉近了彼此的距离。冰球场所在的黑河市是中俄互市的重要口岸。这座城市和俄罗斯有着特殊的地缘优势,跨国生意在这里已经进行了近两百年。在黑河市的对岸,是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市,两座城市相距不到千米,被称为“中俄双子城”。

  沿着黑龙江前进,我们遇到了一群马拉松爱好者。这次马拉松的亮点是将全程赛道设在冰封的江面上。待大地回春,冰雪融化,这条赛道将化为滔滔江水奔向大海。

篇二:黑龙江口岸分布图

  

  金融观察与经济视野黑龙江省自贸区与省内主要边境口岸基础设施建设互联互通研究李凌艳(黑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摘要:黑龙江省正在按照“打造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建设黑龙江自由贸易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示范区、面向欧亚物流枢纽区”的发展定位,加快构建以对俄合作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对带动和支撑作用。黑龙江省自贸区的三个片区中,绥芬河与黑河是及其重要的边境口岸,哈尔滨是整个黑龙江省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加强黑龙江省自贸区与省内主要边境口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实现黑龙江省全面互联互通,进一步实现对外开放,扩大对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关键词:黑龙江省;边境口岸;基础设施2013年9月和10月由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分别提出建设“新丝绸之路经济带”和“21世纪海上丝绸之路”的合作倡议。黑龙江省在“一带一路”战略中,被界定为向北开放的窗口。同年,《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规划》将黑龙江和内蒙古东北部地区沿边开发开放上升为国家战略。黑龙江省迎来了向俄罗斯及东北亚开放的新机遇。2015年,“哈绥符釜”(哈尔滨-绥芬河-符拉迪沃斯托克-釜山)陆海联运的常态化运行,“龙江丝路带”正式纳入国家“一带一路中蒙俄经济走廊”。2019年8月,中国(黑龙江)自由贸易试验区获批,自贸区共划分为哈尔滨、黑河及绥芬河三个片区,功能划分详细,主要任务明晰。黑龙江省正在按照“打造国家向北开放的重要窗口,建设黑龙江自由贸易区、沿边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跨境经济合作示范区、面向欧亚物流枢纽区”的发展定位,加快构建以对俄合作为重点的全方位对外开放新格局。基础设施是经济社会发展的基础和必备条件,对经济发展具有明显对带动和支撑作用。黑龙江省自贸区的三个片区中,绥芬河与黑河是及其重要的边境口岸,哈尔滨是整个黑龙江省的一个重要交通枢纽,加强黑龙江省自贸区与省内主要边境口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对实现黑龙江省全面互联互通,进一步实现对外开放,扩大对外交流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一、黑龙江省主要边境口岸的区位优势黑龙江省自贸区与主要沿边口岸城市发挥铁路口岸、公路口岸、水运口岸的联通作用,形成向北开放的格局,保证我国与东北亚地区的设施联通、贸易畅通。绥芬河有公路口岸和铁路口岸,公路口岸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波格拉尼奇内区陆路接壤,与俄罗斯滨海边疆区毗邻,铁路站位于滨绥线终点,与俄罗斯符拉迪沃斯托克分局格罗迭克沃站接轨,陆海联运可到达日本新岛、横滨、韩国釜山、美国西雅图等地区。黑河有水运口岸,与俄罗斯远东第三大城市——布拉戈维申斯克市隔江相望,2020年,中俄合建首座跨境公路大桥——黑河—布拉戈维申斯克黑龙江(阿穆尔河)大桥将会通车,黑河口岸将开启铁路运输时代。同江港是黑龙江省最大的河运港口,有东西两个港口,分别俄罗斯哈巴港和俄罗斯犹太州下列港联通,是东北亚“黄金水道”的始发港,同江中俄跨江铁路大桥投入使用后,同江将成为我国东北地区第一大贸易口岸。东宁口岸是我国距俄罗斯远东最大港口城市——符拉迪沃斯托克最近的一级陆路口岸,与俄罗斯陆路相接,铁路相通,是中俄水陆联运的最佳路线。抚远水运口岸是黑龙江江海联运的始发港,是我国通往俄罗斯和北美最便捷、最经济、最重要的江海联运大通道,被誉为“东方水上丝绸之路”,抚远市黑瞎子岛更是与俄罗斯联合规划发展,未来将成为我国有一个重要的对俄陆路口岸。二、黑龙江省自贸区与主要边境口岸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存在的问题第一,交通运输速度慢绥芬河市、东宁市、同江市、抚远市、黑河市主要沿边口岸城市分布于黑龙江省东南部、东部、东北部、北部。绥芬河市距离哈尔滨市驾车全程485.1公里,时长要5个小时,铁路到达哈尔滨最快时间2小时42分钟。黑河市到哈尔滨市驾车全程574.6公里,时长约6个小时,铁路到达哈尔滨最快时间9小时57分钟。同江市距离哈尔滨市驾车全程610.4公里,时长约7个小时,铁路到达哈尔滨最快时间11小时27分钟。东宁距离哈尔滨市驾车全程517.3公里,时长约5个小时,东宁铁路只办理货物运输。抚远到哈尔滨市驾车全程780公里,时长约6小时30分钟,铁路到达哈尔滨最快时间13小时40分钟。从黑龙江省主要沿边口岸城市到达国内最近省会城市的交通时间和条件来看,口岸城市的交通运输急需大力的发展建设。第二,基础设施中以公路为主,其他方面建设薄弱从黑龙江省营业性客货运输情况来看,公路运输远多于水路运输,规模以上港口吞吐量内贸远多于外贸。黑龙江省的主要运输方式还是公路,边境口岸尤其是水运口岸在运输功能上还有待进一步提高。口岸城市要发挥设施联通、贸易畅通的作用,要实现和形成商品进出口储运加工集散中心和面向国际陆海通道的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除了自身先天的区位优势之外,相关配套的基础设施道路交通建设也应该积极大力的发展。在通用航空方面,截止2017年底,黑龙江省共有运输机场13个,通用机场4个,农用机场65个,航空护林机场14个以及临时性起降场地200余个,全省共有取证通用航空运营企业13家,各类通用飞机208架。1虽然黑龙江省的通用航空发展具有良好的基础,但全省通用航空基础设施建设相对滞后,机场功能体系不完善,缺乏旅客服务设施,配套保障体系不健全。因此,黑龙江省的通用航空目前在省内的经济发展中所起到的作用还有待提高。三、黑龙江省主要沿边口岸城市联动发展的对策建议(一)加快基础设施建设,助力主要沿边口岸城市互联1 数据来源:《黑龙江省通用机场布局规划(2018—2030年)》4金融观察与经济视野互通第一,发展界江内河航运,带动沿边口岸经济发展黑龙江省水域丰富,黑龙江水系主要河流有黑龙江、松花江、乌苏里江和嫩江,地跨中、俄、蒙三国,总通航里程长达5630公里,其中与俄罗斯共管的界河(湖)通航里程为2936公里。黑龙江省的水运口岸就有10个,主要沿边口岸城市黑河、同江、抚远位置临近江河,是黑龙江上的重要水运口岸,绥芬河到饶河水运口岸直线距离348公里,东宁与绥芬河之间相距54公里。水运口岸城市对外发展过程中,往往注重其与临近俄罗斯地区的水运交通联系,我们更可以把水运口岸的功能再进一步拓展,利用黑龙江、乌苏里江等界江及沿边水运口岸的优势,发展界江内河航运。一方面,内河水运是综合运输体系和水资源综合利用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实现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重要战略资源,可以加强黑龙江省边境地区的交通联系,完善和补充黑龙江省交通运输网络布局,促进黑龙江省综合运输服务一体化进程。另一方面,可以带动和发展沿边口岸城市的界江旅游特色产业。可以打造沿边水上旅游路线,主要沿边口岸城市积极建立和融合旅游资源,结合自身民族文化、生态资源、历史发展等方面的优势,打造界江旅游特色路线和品牌。例如,以黑河、同江为重点,辐射抚远打造界江民族风情旅游路线。第二,加快高速公路建设,促进沿边口岸的物流发展目前黑龙江省的高速公路分布特点为:以哈尔滨为中心,以牡丹江、佳木斯、大庆、齐齐哈尔、绥化、北安为节点向周边辐射,主要沿边口岸城市之间,除绥芬河与东宁距离较近以外,其他城市之间的公路连接至少需要经过一个节点的转换。黑河自贸区发展中将建设跨境产业集聚区和边境城市合作示范区,打造沿边口岸物流枢纽和中俄交流合作重要基地。绥芬河自贸区片区发展中,将重点建设商品进出口储运加工集散中心和面向国际陆海通道的陆上边境口岸型国家物流枢纽。绥芬河-东宁重点开发开放试验区,发展定位为“中俄战略合作及东北亚开放合作的重要平台、联通我国与俄罗斯远东地区的综合性交通枢纽、沿边地区重要的经济增长点”。黑龙江省主要沿边口岸城市的发展和功能定位应该是从区域全局来设计和规划,各自在木材、农业、能源、跨境加工等方面的优势,在高速公路互通的条件下,将形成特色发展的合力,各口岸发挥自身区位及经济发展优势的同时,在道路联通的情况下会给相邻区域带来优势叠加,利用沿边口岸城市已有的平台优势和资源,其他沿边口岸城市的商品和服务可以“借道开拓”,形成黑龙江省区域内优势资源的合理配置和优化发展。例如,黑龙江省的很多地方都在发展绿色农业,但知名度和品牌效应各异,在高速公路及其便捷和畅通的情况下,黑河市“极境寒养”绿色农业品牌也可以通过借助同江已有绿色农业特色发展平台向国内外进行扩散,形成黑龙江省的绿色农业品牌和产业特色,多地实现产业联动,形成对外发展和竞争的合力。参考文献:[1]刘萍萍.新基建背景下黑龙江省优势产业转型升级路径探究[J].现代审计与会计,2020,(04)[2]陈思佳.“一带一路”背景下黑龙江省对俄边境贸易与区域经济发展研究[J].辽宁省交通高等专科学校学报.2020,22(02)作者简介:李凌艳,女,1983.1。工作于黑河学院经济管理学院,讲师,硕士研究生。黑龙江省教育科学规划重点题“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服务自贸区发展的对外开放研究”项目编号GJB1421635“2020年度黑龙江省属本科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黑河学院专项资金项目(编号:2020-KYYWF-0873)资助”上接(第27页)

  ARCH-LM检验,p值为0,说明两个指数收益率具有显著的ARCH效应。α上证中小板-0.0010.0047φ0.99240.9896β0.08340.0772(二)模型的估计结果κ0.039(0.0076)0.015(0.0076)γ0.99760.9908v4.37566.6069μ0.0490.1111本文借助python软件,利用样本数据,对Beta-skew-t-EGARCH模型进行估计。由表2结果可知,参数φ的值约为0.99,说明两个收益率序列的波动集聚性明显,中小板指数的半衰期为66天,上证综指半衰期为90天,相比之下,上证综指受到外部冲击之后所需的调整时间更长。同时,中小板指数的β值小于上证综指的β值,也说明了上证综指波动性率受价格冲击的影响更为明显。两个序列的偏度参数γ均大于0且小于1,说明存在显著的左偏特征;自由度v的值大于3,表明存在显著的厚尾特征。就杠杆效应来说,两个收益率序列的杠杆参数κ均大于0,且在1%的置信水平下显著不为0,说明两个序列均具有明显的杠杆效应,且上证综指收益率的杠杆效应比中小板指数收益率要大。四、结论本文利用Beta-Skew-t-EGARCH模型,针对我国上证综指数据和中小板指数数据进行实证研究,结果表明,该模型能够很好地刻画两个序列波动率的集聚性、厚尾特征以及杠杆效应。对比来看,上证综指的厚尾特征、杠杆效应都明显大于中小板指数,这也与两个股指的实际运行情况相符。参考文献:[1]Nelson,D.B.(1991).Conditionalheteroskedasticityinassetreturns:anewapproach.Econometrica59,347-370[2]Harvey,A.C.andChakravarty,T.(2008).CambridgeWorkingpaperinEconomics,CWPE0840.[3]Harvey,AndrewandChakravarty,Tirthankar,(2008),Beta-t-(E)GARCH,CambridgeWorkingPapersinEconomics,FacultyofEconomics,UniversityofCambridge.[4]张保帅,金振琥.基于Beta-Skew-t-EGARCH-POT模型的极值风险测度研究[J].南方金融,2018(02):31-39.48

篇三:黑龙江口岸分布图

  

  黑龙江省省情概况

  富饶美丽的黑龙江省,地处祖国的东北边疆。省名系由境内最大的河流黑龙江而得名,简称“黑”。她在祖国的版图上如同一只展翅腾飞的天鹅,形象地展现了她妖饶美丽的风姿。辽阔的地域,浩瀚的林海,密集的江河,肥沃的土地,富饶的资源,以及举世闻名的风光名胜,构成了一幅幅绚丽多彩的画卷。

  概

  况

  地理位置和面积。黑龙江省是我国位置最北,纬度最高的省份。南起北纬43°26′,北至北纬53°33′,南北长约1120公里;西起东经121°11′,东至东经135°05′,东西宽约930公里。全省土地面积45.4万平方公里,仅次于新疆、西藏、内蒙古、青海、四川,居全国第六位。

  悠久的历史。黑龙江省有悠久的历史,如果从哈尔滨阎家岗遗址出土的人类头骨化石的年代算起,远古人类活动可以追溯到公元前两万年。据文献记载,居住在黑龙江省地区的肃慎(息慎)、东胡等古代民族曾向中原传说中的虞舜和后来的周王朝呈献贡品。发祥于这片膏腴之地的靺鞨及其后裔女真和满族,先后建立了王朝。

  8世纪,靺鞨曷人建立渤海国,史称“海东盛国”。12世纪初,女真人建立了金朝,奄有中国北部大片土地,与南宋相对峙。以黑龙江省流域为“兴龙之地”的满族于17世纪入主中原,建立了最后一个统一全国的封建王朝。17世纪中叶以后,黑龙江地区各族人民反抗沙俄和日本帝国主义的侵略和占领,写下了无数可歌可泣的历史篇章。

  行政区划。黑龙江省现辖13个地市,其中12个省辖市,1个行政公署,66个县(市),其中县级市19个;874个乡(镇),其中镇464个。省会设在哈尔滨市。

  人口与民族。2002年末,全省人口为3813万人。其中乡村人口1792.1万人,占47%,城镇人口2020.9万人,占53%。黑龙江省是多民族杂散居的边疆省份。除汉族以外,有53个少数民族,177万人,占全省总人口的4.6%。在少数民族中,满、朝鲜、回、蒙古、达斡尔、锡伯、鄂伦春、赫哲、鄂温克、柯尔克孜等10个民族是黑龙江省的世居民族,历史源远流长。截止2002年底,全省有1个蒙古族自治县,1个达斡尔族区,69个民族乡(镇),676个民族聚居村。全省少数民族中人口最多的是满族,约占少数民族人口总数的58.5%。在我省少数民族中,满族、回族、锡伯族使用汉语、汉文;朝鲜族、蒙古族有本民族语言、文字;达斡尔族、鄂伦春族、赫哲族、鄂温克族、柯尔克孜族有本民族语言,没有文字,通用汉文。

  自然条件

  地形地貌。黑龙江省幅员辽阔,基本地貌特征是五山、一水、一草、三分田,表现为南北两大山地,东西两大平原,山势和缓,平原广阔。大、小兴安岭和张广才岭、老爷岭、完达山构成全省的山地骨架,山脉从西北和东南两向,对全省起屏障、闭合作用,中西部的松嫩平原和东部的三江平原分别向我国内陆腹地和俄罗斯展开,形成了便利的国内、国际联系。边境线长3,045公里,全省有25个开放口岸,在我国沿边开放中占有独特的地位,具有其他省市无法比拟的优越条件。黑龙江省位于中温带和寒温带,属大陆性季风气候,四季分明,景色宜人。年均降水量在450~650毫米,年平均气温-4~4℃,无霜期在100-140天之间。

  肥沃的黑土地、祖国的粮仓。黑龙江省是世界著名的三大黑土带之一。现有耕地面积14268万亩,占全国耕地面积7.6%,人均耕地面积3.75亩(农业从业者人均耕地面积19.2亩),高于全国人均1.5亩的水平,总面积和人均占有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土质肥沃,黑土、黑钙土、草甸土等占耕地的60%以上,土质养份储量比其它省区高2-5倍,且土地集中连片,80%集中分布在松嫩平原和三江平原,地势平坦,绝大部分耕地坡度在5度以下,适于大规模集约化经营。适宜种植大豆、小麦、玉米、水稻、马铃薯等粮食作物以及甜菜、亚麻、烤烟等经济作物,其中大豆、甜菜、亚麻、马铃薯的种植面积和产量居全国首位,全省粮食商品率达60%以上。草原面积6500万亩,年产草量80亿公斤,是全国重点牧区之一。松嫩平原面积10.3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的22.7%,自然条件适宜,有利于农牧业发展,粮豆薯产量在全国占有举足轻重的地位。三江平原面积10.9万平方公里,占全省土地面积24%,三江平原开发历史较短,土壤肥沃,人均耕地多,粮豆商品率高,后备资源丰富,农业生产潜力大。

  浩瀚的林海,全国最大的林区和木材生产基地。黑龙江省的森林,广泛地分布在大、小兴安岭,完达山、张广才岭和老爷岭等山区。全省森林面积1919万公顷,森林覆盖率41.9%,活立木总蓄积量15亿立方米。主要树种有100多种,用材树30余种,其中红松、落叶松、樟子松、水曲柳、黄波萝、胡桃楸等是国内少有的珍贵树种。大兴安岭寒温带针叶林区,以兴安落叶松为代表;小兴安岭-老爷岭温带针阔叶混交林区,以红松为主。林区繁衍着种类繁多的珍禽异兽和野生植物。

  丰富的矿产资源。黑龙江省境内地貌类型多样,地质构造复杂,为各种矿产资源的形成创造了有利条件。已发现的矿产有131种,其中已探明储量的矿种有77种,储量居全国前十位的有41种,优势矿产资源9种。石油、煤、金、石墨等优势矿产资源众多。石油集中分布在西部大庆地区;煤主要分布在东部鹤岗、双鸭山、鸡西、七台河一带,西北部黑宝山地区也有煤藏;金分布在大兴安岭和黑龙江沿岸地带,其他有色金属主要分布在北部地区;非金属矿分布较广、矿种繁多,遍布全省。煤炭资源种类全,质量佳。东部以烟煤为主,主要煤种是炼焦煤和动力煤,还有国内稀缺的主焦煤,西北部以褐煤为主。

  境内水资源较为丰富。境内江河湖泊众多,有黑龙江、乌苏里江、松花江和绥芬河四大水系,流域面积在50平方公里的河流1,918条,其中超过5,000平方公里的有27条,10,000平方公里以上的有18条。黑龙江全长4,370公里,仅次于长江、黄河,列我国第三,是著名的国际界河。黑龙江省水资源总量755亿立方米,其中地表水资源656亿立方米。已初具防洪、灌溉、供水、发电、航运、养鱼等水资源综合开发利用能力。瑰丽壮观的旅游风光。黑龙江省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开发的风景区、旅游点共有111处,其中自然资源风景区、旅游点82处,目前只开发了四分之一。虽然黑龙江省开发历史较晚,但古迹遗址等人文景观别具特色,自然景观原始壮丽,形成独特的黑龙江省旅游资源。夏季是避暑的胜地,冬季是冰雪的乐园。自然景观中,镜泊湖是我国最大的高山堰塞湖,是北方著名风景区、疗养区,叶剑英同志曾为它吟出“高山平湖水上山、北国风光胜江南”的诗句;五大连池火山地质自然保护区由1719—1721年火山爆发形成的5个相连的堰塞湖和周围14座火山丘组成。地质地貌保存完整,熔岩流动景象清晰,熔岩台地上的火山喷气锥是火山研究的珍品,自然的奇观,被誉为“天然火山博物馆”。这里日夜涌流的泉水,可治疗多种疾病。兴凯湖是中俄边境最大的界湖,我国境内面积1,080平方公里。兴凯湖水域广阔,水草茂盛,栖息着天鹅、丹顶鹤、鸳鸯等珍贵水禽,这里建有自然保护区。抚远位于我国最东端,是祖国最早升起太阳的地方。漠河则位于我国最北端,是我国可以看到绚丽多姿的北极光的地方,被人们称为“北极村”。这一独特的地理位置,每年盛夏都吸引大批旅客来此观光。此外,大小兴安岭的原始森林,齐齐哈尔和杜蒙的丹顶鹤之乡以及亚布力滑雪场等都是独具特色的北国景观。人文景观包括史前遗址、古城堡、历史名胜、宗教建筑、民俗民情和独特的城市建筑风格。自然景观和人文景观相互交映,使黑龙江不仅是避暑胜地,也成为冬季旅游热点,吸引海内外游客。

  经济社会发展

  经过50多年的艰苦创业,黑龙江省已经从昔日的北大荒变成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能源原材料基地、装备工业基地和石油化工基地。2003年,全省GDP可实现4433亿元。农业走上特色之路。耕地面积、机械化程度、粮食出省商品量和库存量以及大豆、绿色食品的产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已经形成300亿公斤的粮食综合生产能力。2002年商品粮输出量达158.5亿公斤。畜牧业在农业中“三分天下有其一”,奶牛存栏截止到2003年上半年已达106.8万头,牛奶、乳制品产量均居全国首位。全省绿色食品监控面积、获得标识认证的产品数量均居全国第一位。工业基础比较雄厚。是国家老工业基地。建国初期25个大企业北迁我省,“一五”计划时期国家156项重点建设工程22项摆在黑龙江,六、七十年代大规模开发大庆油田和大、小兴安岭林区,八十年代以后又上一批电力、医药、食品等项目,形成了石化、机械、食品、煤炭、森工、医药等14大门类的工业体系,具有年产5000万吨原油、7000万吨煤炭、1000亿千瓦时发电量和大量工业装备的生产能力,不仅奠定了在全国

  的重要地位,2002年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居全国第9位、工业利润居全国第6位,而且形成了以重工业为主、国有为主、中直大企业为主的特有经济格局,2002年全省规模以上工业增加值中重工业占87%(比全国高24个百分点),国有及国有控股工业占88%(比全国高35个百分点),中央直属企业占67%(比重居全国第一位)。基础设施己具规模。铁路营运里程4751公里,公路里程6.3万公里,水上通航里程5057公里,拥有空中航线45条,其中国际航线8条。邮电通信基础网达到国际先进水平。长途光缆总长度近3万公里,局用交换机容量796.6万门,移动电话用户658万户,国际互联网用户117.9万户。对外开放不断扩大。与世界150多个国家和地区建立了经贸和科技合作关系。现有25个国家一类口岸和9个边境互市贸易区。对俄贸易合作占全省外贸进出口额的53.6%,占中俄贸易总额的l/5。科教事业迅速发展。有科研机构240个,高等院校48所,哈尔滨工业大学是全国重点建设的9所大学之一。高等院校在校生33.5万人,专业技术人员121万人。石油开采、焊接工程、机器人、飞机制造、大型发电机组等领域的科学研究和技术开发走在全国前列。科技综合实力居全国第7位。黑龙江总体上仍属欠发达省份,体制和结构性矛盾比较突出。比如:国有企业多,但历史包袱沉重;工业基础雄厚,但投入不足、设备老化;国家重要的商品粮基地,但当前粮食问题压力很大;资源丰富,但没有完全转变成经济优势,且资源型城市可持续发展矛盾相当尖锐。

  发展潜力

  黑龙江省资源富集,开发较晚,发展潜力很大。具有盘活国有存量资产的潜力。全省国有和国有控股工业企业国有资产总额3500多亿元,按照2005年基本完成对国有经济布局战略性调整和对国有企业战略性重组的计划,国有资产占规模以上工业的比重将从目前的87%下降到50%左右,国有资产退出总额达1500多亿元,其中计划完全退出国有的企业近300户。具有资源深度开发的潜力。原字号产业产品比重大,精深加工程度低。大量的玉米、大立等农产品亟待通过精深加工增值增效;畜牧业正在向农村经济的“半壁江山”迈进,特别是通过实施“奶业振兴计划”,奶牛存栏已超过100万头,鲜奶产量超过200万吨,不断增产的乳类、肉类、鱼类、禽蛋类等畜产品也需精深加工提高市场竞争力。大量的山林特产品和地下矿产资源亟待开发,特别是煤炭、森工、石油等行业的产品更加需要延伸产业链。具有利用生态优势的潜力。黑龙江省的生态环境比较好。利用这个优势,近年来绿色食品生产取得长足发展,绿色食品种植面积已占全国的38%,产量占全国的37%,正在继续加快开发。以夏季避暑游、冬季冰雪游、沿边跨国游、民族风情游为特色的旅游业快速发展,已经成为支柱产业,目前迫切需要做大做强。与此同时,正在加快生态示范省建设,以及大力发展环保产业。具有发展对俄经济技术合作的潜力。国家做出了进一步加强对俄合作和开拓俄罗斯市场的重大决策,黑龙江省利用地缘优势,目前正在全面推进对俄经贸和科技合作。在

  发展对俄贸易上,正在加快互市贸易区建设,完善在俄境内的以轻工产品市场、果菜市场、建筑及装饰材料市场为重点的市场营销体系。在发展对俄经贸科技合作上,正在与俄方就石油天然气、森林采伐加工、农业、工业大项目、矿产资源开发、科技等领域开展合作。已经建立了中俄科技合作及产业化中心,由黑龙江省牵头正在莫斯科建设中俄科技园,目前正在哈尔滨建设中俄国际科学城。具有发展质量效益型农业和开拓农产品市场的潜力。正在大力发展以“良种工程”、“大豆振兴计划”为重点的优质粮生产和以“奶业振兴计划”为重点的畜牧业,在运用先进技术提高产量、改善品质上潜力很大。黑龙江省农产品市场开拓不够的问题比较突出,需要寻求合作伙伴加以解决。具有基础设施建设的潜力。正在实施大项目战略,已启动“百项工程”,重点推进水利基础设施、运输邮电通信、能源等重点工程建设,年投资额超600亿元,正在用市场化的办法多渠道筹集落实。

篇四:黑龙江口岸分布图

  

  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贸易研究

  黑龙江省是中国与俄罗斯的交界地带,拥有丰富的自然资源和良好的地理位置优势。作为中国对俄贸易的门户之一,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的贸易研究具有重要的意义。本文将对这一问题进行分析和探讨。

  黑龙江省与俄罗斯接壤长达3444公里,是中俄边境线最长的省份。目前已开通的中俄边境口岸有海关、道路、铁路等多种类型,其中黑龙江省开放的对俄边境口岸主要有:

  1.滨江口岸:位于黑龙江省佳木斯市汤原县边境,是中国通往俄罗斯远东地区的主要陆路口岸之一。

  3.乌苏里江口岸:位于黑龙江省鸡西市宝清县边境,是黑龙江省向俄罗斯伊尔库茨克州和赤塔市的重要口岸。

  以上四个对俄边境口岸均为陆路口岸。此外,黑龙江省还有两个重要的对俄口岸:哈尔滨铁路口岸和牡丹江铁路口岸。这两个口岸属于铁路口岸,连接着中国和俄罗斯铁路运输线路,为两国的经贸合作提供了便利。

  二、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特点

  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早在清朝时期就已形成,并在20世纪20年代迅速发展。经过多年的发展,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取得了一定的成果,呈现出以下几个特点:

  1.贸易规模大:黑龙江省是中国对俄贸易的重要省份之一,对俄贸易规模持续增长。2019年,黑龙江省对俄贸易额达229.31亿美元,同比增长9.7%。

  2.商品结构多样: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商品结构多样,主要包括工业品、农产品、轻工产品、矿产品等多个领域。

  3.贸易方式灵活:黑龙江省对俄贸易方式灵活,主要有口岸贸易、中转贸易和加工贸易等多个形式。

  4.贸易平衡度高:黑龙江省对俄贸易进出口平衡度较高,进口和出口的占比相近。

  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贸易虽然发展迅速,但仍存在一些问题,需要采取措施加以解决。

  1.口岸设施不足: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设施大多存在陈旧和不足的问题,对贸易往来产生一定的影响。政府需要加大对口岸设施建设的资金投入,提升口岸的处理能力和服务水平。

  2.贸易结构单一: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结构主要以资源产品为主,而工业、高新技术等领域的贸易规模仍较小,需要加大力度推进对俄技术贸易和高端制造贸易。

  3.物流成本较高: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的物流成本较高,主要原因是距离较远、运输费用高、物流效率低等。政府需要制定相关政策,加快物流体系建设,降低物流成本。

  4.贸易风险高:黑龙江省与俄罗斯的边境地区存在安全问题,对贸易的稳定性和安全性造成一定的影响,政府需要采取有效的措施保障边境地区的安全。

  结论

  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贸易是中国对俄贸易的重要组成部分。随着两国关系的逐步加强,黑龙江省对俄贸易前景广阔。政府需要根据当下的情况,加大对口岸设施建设的投入力度,完善贸易政策体系,扩大贸易领域和方式,提升贸易的安全性和稳定性,促进黑龙江省对俄贸易的发展。

篇五:黑龙江口岸分布图篇六:黑龙江口岸分布图

  

  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贸易研究

  黑龙江省位于中国东北地区,是中国与俄罗斯接壤的省份之一。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共有13个口岸,其中其中6个口岸已经开通了跨境贸易通道,成为中俄经贸交流的重要门户。

  近年来,黑龙江省积极推进边境口岸外贸的发展,不断完善跨境贸易的基础设施和服务,助力中国与俄罗斯的互利合作和交流。以下是关于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贸易的研究:

  一、口岸贸易总体情况

  黑龙江省其他5个口岸包括滨城海关、牡丹江口岸、东宁口岸、集贤口岸和肇源口岸,它们的贸易渠道也在不断拓展。这些口岸与俄罗斯的贸易规模不断扩大,已经形成了一系列的跨境贸易、商品配套服务和经济合作的产业链和价值链。

  二、主要贸易商品

  黑龙江省通过对俄边境口岸进口的主要商品包括原木、木材、玉米、小麦、蒙古骨干运输道建设材料等。同时,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出口的主要商品是食品、原材料、冶金、煤炭、机械和电子产品等。

  三、对俄投资合作

  黑龙江省还致力于与俄罗斯的投资合作,以实现双方互利共赢。根据数据报告显示,黑龙江省企业已经在俄罗斯共投资了10亿美元以上,与中俄政府相互协调、共同支持,得以快速实现跨境合作,成为了实现中俄贸易交流的重要力量。

  四、口岸贸易中存在的问题及解决方案

  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贸易在快速增长的过程中,面临着一些问题。例如,贸易过程中存在着货物进出口流通的瓶颈问题,货物整体物流水平有待提高。同时,黑龙江与俄罗斯的贸易存在一定的贸易壁垒和风险,如社会文化差异、外汇账户管理难度等问题。

  为了应对这些问题,黑龙江省已经开始采取措施。一方面,通过加强物流体系建设,由此打击流通环节的问题,提高货物运输的效率。另一方面,加强中俄之间的贸易和投资合作,推动两国之间的互联互通,并增强共建丝绸之路经济带框架下的贸易合作机制。

  总的来说,黑龙江省对俄边境口岸贸易已经成为中国经济对俄罗斯商贸合作的重要组成部分。在以后,黑龙江省还将继续推进对俄边境口岸贸易的创新发展,进一步拓宽贸易渠道,扩大合作规模,实现中俄经贸交流的良性互动。

推荐访问:黑龙江口岸分布图 分布图 黑龙江 口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