坚持科学发展观,开创教育新局面

时间:2022-09-14 13:30: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坚持科学发展观,开创教育新局面,供大家参考。

坚持科学发展观,开创教育新局面

 

 坚持科学发展观,开创教育的新局面

 坚持科学发展观

 努力开 创 创**教育的新局面 - - ---县长在教育工作会 上 上的讲话

  中共 * ***委副书记、县长 * * * *

  X X X 年 5 月 19 日

 同志们:

  这 次 次全县的教育工作会,是 全 全县教育“十一五”规划 开 开局之年的第一次会议, 也 也是我县教育改革和发展 进 进入关键时期的一次重要 会 会议。刚才,春林同志和 华 华锦同志全面总结了去年 的 的工作,安排部署了下一 步 步教育工作任务,明确了 推 推进全县教育事业的持续 协 协调健康发展的新举措。

 请 请各相关部门和学校一定 要 要结合实际,求实创新, 全 全面贯彻会议精神,扎扎 实 实实做好今年教育的各项 工 工作。下面,我就对全县 教 教育的认识和发展谈几点 看 看法。

  一、以 科 科学发展观为指导,提高 对 对教育改革和发展的再认 识 识。

  过去的“ 十 十五”时期,是我县教育 事 事业深化改革、加快发展 的 的不平凡时期,全县的教 育 育改革和发展取得了显著 的 的成就。在巩固“两基” 、 、推进“两全”、建“四 川 川教育强县”的进程中, 全 全县的教育工作者殚精竭 虑 虑、呕心沥血、奋力拼搏 、 、开拓创新,圆满完成了 “ “十五”计划提出的教育 改 改革与发展

 的各项任务, 为 为建“四川教育强县”奠 定 定了坚实的基础,使全县 教 教育再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

 。在这里,我代表县委、 人 人大、县府、政协,向全 县 县教育工作者表示衷心的 感 感谢和崇高的敬意!向已 获 获得“教育强乡镇”称号 的 的各乡镇表示热烈的祝贺 !

 !

  在充分肯定 已 已有成绩的同时,还要清 醒 醒地看到,我县教育发展 中 中的矛盾和问题:教育总 体 体水平还不高,全县城乡 教 教育发展还很不平衡,教 职 职工队伍建设还应进一步 加 加强,教育的投入还相对 不 不足等等,使得教育发展 承 承载着较大的压力,对此 , ,我们要辩证地看待这一 问 问题,首先,要充分认识 教 教育工作面临的机遇与挑 战 战。教育已成为衡量社会 文 文明程度和现代化程度的 主 主要标志,没有教育的腾 飞 飞,就没有经济的发展、 社社会的进步。**经济的 发 发展和社会的进步,需要 教 教育作为强有力的人才支 撑 撑。所以,只有充分认识 到 到教育肩负的历史使命, 提 提高对“百年大计,教育 为 为本”的再认识,才能在 思 思想上解决认识问题,发 展 展上解决思路问题,在行 动 动上解决措施问题。其次 , ,我县的教育,属于农村 教 教育,农村教育是“三农 ” ”问题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 在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中 , ,同样具有基础性、先导 性 性和全局性的重要作用, 特 特别是在当前全面贯彻农 村 村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 的 的新形势下,发展农村教 育育、办好农村教育,是维 护 护农民群众根本利益,满 足 足广大农村人口学习需求 的 的一件大事,是将人口压 力 力转化为人力资源优势, 从 从根本上解决农业、农村 和 和农民问题的关键环节, 是 是

 提高农民思想道德水平 、 、促进农村经济社会协调 发 发展的重大举措。

 由此,我们务必要从 实 实践“三个代表”重要思 想 想的高度,从以下几方面 把 把握好对教育的认识和发 展 展:1、要坚定不移地让 教 教育优先发展,切实落实 “ “科教兴县”战略和“人 才 才强县”战略,进一步强 化 化政府保障教育发展的责 任 任,把重视人才培养、保 证 证教育投入、为教育办实 事 事作为教育目标责任制的 重 重要内容和干部政绩考核 的 的重要指标。2、坚持教 育 育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 构 构建和谐教育格局,做到 “ “四个统筹”:一是要统 筹 筹教育规模、质量、结构 、 、效益的协调发展;二是 统统筹各级各类教育的协调 发 发展;三是统筹区域内各 地 地方教育的协调发展;四 是 是统筹协调教育内部的各 项 项改革和发展。3、全面 贯 贯彻教育方针,切实推进 素 素质教育。素质教育的本 质 质就是全面贯彻教育方针 。

 。党的教育方针强调教育 要 要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服 服务,为人民服务,促进 学 学生德、智、体、美全面 发 发展。应试教育、片面追 求 求升学率等等,违背了党 的 的教育方针。要把素质教 育 育作为教育工作的核心和 灵 灵魂来落实。4、坚持解 放 放思想、实事求是,一切 从 从实际出发、因地制宜谋 划 划教育的改革与发展。只 有 有这样,我们才能更进一 步 步增加责任感、紧迫感和 使 使命感,采取更加有力的 措 措施,努力推进新时期全 县 县教育的改革和发展。

  二、抓住重点 , ,增添措施,努力开创教 育 育工作的新局面

 (一)教育强县的创建要 有 有新成效

  一、 要 要牢固树立长期抓“两基 ” ”的思想,不能有松劲懈 怠怠情绪。要正视“两基” 工 工作中存在的困难和问题 , ,采取有力措施,提高小 学 学、初中的入学率、巩固 率 率等各项指标,加大教育 投 投入,进一步改善学校办 学 学条件。各乡镇、各有关 部 部门要继续将“两基”作 为 为教育工作的“重中之重 ” ”不动摇,要进一步加强 对 对教育工作的领导,大力 强 强化政府行为,扎实推进 “ “两全”工作。二要努力 提 提高教育质量。始终要坚 持 持以质量求发展,以质量 促 促效益的原则,牢固树立 质 质量第一意识,把提高教 育 育质量作为头等大事来抓 。

 。学校和教师要树立新的 质质量观,把“成人”与“ 成 成才”作为教育质量的根 本 本标准。坚持以人为本, 走 走内涵发展的道路,挖掘 现 现有资源的潜力,以更加 科 科学合理的教育质量评估 体 体系,形成以教育质量为 导 导向的激励机制,最大限 度 度地发挥教育资源的效益 , ,不断提高办学水平和人 才 才培养质量。三、要把握 好 好教育发展的节奏,注意 协 协调各类教育发展。一方 面 面要促进义务教育、幼儿 教 教育、高中教育、职业教 育 育的协调发展,尤其要协 调 调普高教育与职业教育的 关 关系,保持提升“国示” 和 和“国重”的品牌效应, 要要进一步整合县内普高教 育 育资源,扩大普高办学规 模 模,要确保高中招生任务 的 的完成和高考各项指标处 于 于全市领先水平。职业教 育 育要继续坚持以市场和就 业 业为导向,灵活设置专业 , ,灵活确定学制,灵活选 聘 聘教师,灵活吸收生源, 灵 灵活安置就

 业,加强** 职 职中的内涵发展和龙头专 业 业的带动作用,并力争取 得 得新的突破。另一方面要 促 促进各类教育内部的协调 发 发展,处理好速度、结构 、 、质量和效益的关系。当 各 各类教育都得到健康、均 衡 衡、和谐、高质量地发展 , ,**才能真正成为“四 川 川教育强县”。

  (二)教育改革要有新机 制 制

  发展是目标 , ,改革是动力。要使我们 教 教育事业兴旺发达和永葆 生 生机与活力,必须走改革 创 创新之路。首先,要全面 落 落实“以县为主”的管理 体 体制。今年是贯彻落实国 务 务院关于农村义务教育经 费 费保障机制的第一年,明 确 确把农村义务教育纳入公 共 共财政保障体系,真正实 现 现了“以县为主”的管理 体 体制。我们要进一步完善 教 教育投入的稳定增长机制 , ,依法保障教育财政拨款 的 的增长高于财政经常性收 入 入的增长和生均公用经费 以 以及教师各项待遇的落实 。

 。加强教育的人、财、物 的 的统筹管理,切实落实好 “ “两免一补”的各项工作 , ,清理好教育的各类负债 。

 。教育行政部门要加强对 农 农村义务教育经费和资产 的的管理,加强教育财务审 计 计,切实保证教育经费专 款 款专用。要坚决制止农村 教 教育乱收费现象,切实减 轻 轻农村学生家长的经济负 担 担。在新的管理体制下, 我 我们更要进一步思考如何 调 调动教育内部、外部的各 种 种有利因素,优化教育资 源 源配置,以提高全县办学 效 效益的问题。其次,要全 面 面推进新课程实验,深化 教 教育教学改革。新课程实 验 验,是全面推进素质教育 的 的重

 要举措。新的质量观 、 、人才观、教师观、学生 观 观,要求我们要更新教育 模 模式,采取多种形式培养 学 学生的创新意识、创新能 力 力、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 , ,促进学生德、智、体、 美 美等方面全面发展;要求 我 我们要改革教学内容、手 段 段和方法,加强地方课程 和 和校本课程的开发与建设 , ,引导教师把课改的落脚 点点放到优化课堂教学上, 充 充分发挥教研部门的职能 作 作用,加强对学校教学教 研 研工作的指导和管理;要 求 求我们要改革和完善教育 质 质量的评价制度和评价方 法 法,增强教育质量评价和 监 监督的客观性、公正性、 科 科学性和可操作性,全面 提 提升素质教育的水平和质 量 量。

  (三)教 师 师队伍建设要有新举措

 教师队伍建设重 点 点要放在深化学校人事制 度 度改革和师德师风与业务 素 素质建设两个重要方面, 坚 坚持“两手抓”。其一、 要 要进一步深化教育人事制 度 度改革,要研究在新农村 义 义务教育经费保障机制下 如 如何充分调动广大教师和 干 干部的积极性、主动性和 创 创造性,大力营造有利于 人 人才成长的体制、机制和 环 环境。要坚持科学的人才 观 观,建立教师干部队伍的 培 培养、评价、使用、流动 、 、激励机制,加大对外开 放 放力度,吸收外地优秀人 才 才;要完善教师交流制度 , ,促进教师队伍合理流动 , ,鼓励教师到农村学校任 教 教,实行县城中小学教师 到 到农村任教服务期制度, 建 建立城乡学校“结对”帮 扶 扶制,推进教师队伍由城 镇 镇向农村、由超编学校向 缺 缺编学校、由强校向薄弱 学 学校

 的合理流动,从而提 高 高农村教育管理水平及教 育 育教学质量,促进城乡教 育 育一体发展。其二,要进 一 一步提高教师的素质。切 实 实把师德师风建设摆在师 资 资队伍建设的首要位置, 加 加强教职工的师德教育和 法 法制教育。认真贯彻落实 《 《四川省教师职业道德行 为 为规范》,大力弘扬吃苦 精 精神、奉献精神、敬业精 神 神。注重教师业务水平的 提 提高,开展以新课程、新 知 知识、新方法为重点的新 一 一轮教师全员培训和继续 教 教育,借助现代远程教育 手 手段,构建教师的终身培 训 训进修体系,不断提高教 师 师的学历水平和综合素质 。

 。要加快名师名校长的培 养 养,出台专项政策,设立 奖 奖励基金。积极实施“名 师 师”、“名校长”战略, 每 每年选派一定数量的骨干 教 教师和优秀校长到先进地 区 区进修学习,到名校挂职 , ,为名师名校长成长搭建 新 新的平台。

  ( 四 四)未成年人的思想道德 建 建设要有新台阶

 未成年人是祖国未来的 建 建设者,是中国特色社会 主 主义事业的接班人。目前 , ,全国 18 岁以下的未成 年 年人约有亿。他们的思想 道 道德状况如何,直接关系 到 到中华民族的整体素质, 关关系到国家前途和民族命 运 运。高度重视对下一代的 教 教育培养,努力提高未成 年 年人思想道德素质,是我 们 们党的优良传统,是党和 国 国家事业后继有人的重要 保 保证。我们要充分认识加 强 强和改进未成年人思想道 德 德建设的现实性、紧迫性 , ,进一步加强责任感、使 命 命感和紧迫感,切实加强 对 对未成年人思想道德

 建设 工 工作的领导,深入进行爱 国 国主义、集体主义、社会 主 主义和中华民族精神教育 , ,大力加强公民道德教育 , ,切实改进学校德育工作 , ,积极探索新世纪新阶段 未 未成年人思想道德建设的 规 规律,构建好学校、家庭 、 、社会相结合的未成年人 思 思想道德教育体系,坚持 以 以人为本,教育和引导未 成 成年人树立正确的世界观 、 、人生观、价值观,让热 爱 爱祖国、积极向上、团结 友友爱、文明礼貌成为当代 中 中国未成年人精神世界的 主 主流。学校是对未成年人 进 进行思想道德教育的主渠 道 道,必须全面贯彻党的教 育 育方针,把德育工作摆在 素 素质教育的首要位置,牢 固 固树立教书育人、育人为 本 本,德智体美、德育为首 的 的观念,把弘扬和培育民 族 族精神作为思想道德建设 极 极为重要的任务,纳入中 小 小学教育的全过程,贯穿 于 于教育教学的各个环节, 努 努力做到教书育人、管理 育 育人、服务育人。还要认 真 真开展好中小学法律知识 教 教育,坚决遏制中小学生 违 违法犯罪势头。

 (五)阶段性工作要有 新 新气象

  今年, 全 全县在继续推进建“四川 教 教育强县”的基础上,增 加 加了两个阶段性的目标, 即 即要创建“四川省义务教 育 育示范县”(南府发 XX [ [20]号文)和“普及 学 学前三年教育”(南府发 X XX[21]号文)。创 “ “示范县”工作今年就要 进 进行验收,我们抓住这个 重 重点,围绕中心工作,加 紧 紧做好准备。幼儿教育是 国 国民教育的奠基阶段,是 基 基础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 , ,普及

 学前三年教育既是 广 广大人民群众的迫切需要 , ,也是教育整体发展和提 高 高国民素质的需要,学前 三 三年入园率要求达到 85 % %,要求高,任务重,难 度 度大,要坚持按“整体启 动 动,区域推进,统一标准 , ,全面提高”的原则,以 乡 乡镇为单位,逐年实现普 及及。乡镇政府和学校要高 度 度重视,制定具体的实施 方 方案,振奋精神,拿出当 年 年“普九”攻坚的气魄, 扎 扎实推进这两项工作,促 进 进我县教育的纵深发展。

  同志们,全面 建 建设小康社会,加快** 发 发展,教育担负着重要使 命 命,**教育“十一五” 规 规划已经启动,06 年教 育 育工作目标已经凸显。抓 好 好教育,功在当代,利在 千 千秋,我们的广大干部、 教 教师要树立信心,振奋精 神 神,求真务实,开拓创新 , ,以更加饱满、更加向上 的 的精神状态,努力开创“ 十 十一五”时期**教育改 革 革和发展的新局面,教育 的 的明天将会更加辉煌!

推荐访问:坚持科学发展观,开创教育新局面 科学发展观 新局面 开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