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点工作(项目)落实情况汇报(2022年)

时间:2022-09-16 18:35:03 来源:网友投稿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重点工作(项目)落实情况汇报(2022年),供大家参考。

重点工作(项目)落实情况汇报(2022年)

 

 重点工作(项目)落实情况汇报 加强培训促进就业改进作风保障民生——重点工作(项目)落实情况汇报阳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0 年 6 月 24 日)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省粤西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任务安排,明确工作目标,分清工作职责,制定有效措施,狠抓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建立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民生保障,加强作风建设,优化窗口服务质量,努力提高执行力,各项工作取得都了阶段性成效。一、“双转移”工作取得新成效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双转移”战略部署,从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把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抓紧抓实,推进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全面开展,有效地提升了全市农村劳动力总体技能水平,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代。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 39054 人,完成目标任务的 66.2%;组织技能培训 15362 人,完成目标任务的 51%;组织技能鉴定3964 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3148 人。(一)落实责任,整合资源,夯实培训基础。一是落实工作责任制。制定了《阳江市 2010 年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就业工作方案》,将培训转移就业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各县(市、区)及镇(街道),落实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全市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二是做好宣传发动。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张贴标语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相关政策,确保培训政策公开透明、培训信息家喻户晓。三是抓好基地建设。通过整合培训资源,构建以市综合技能培训基地为龙头,以市技工学校为依托,以各县(市、区)培训点为网点、覆盖全市的技能培训网络。四是鼓励民办机构合作办学。积极实行政府经费补贴与技能培训实效挂钩,支持鼓励社会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投资办学,建立劳动力技能培训机构,采取长短期培训相结合、集中授课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订单定向与储备培训相结合、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挂钩相结合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技能培训。(二)创新形式,加强培训,提高就业技能。一是做好送教下乡和送教到企业培训。我市在去年选定8 个镇作为试点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全面铺开,采取送技能到镇和实施远程教学加强培训促进就业改进作风保障民生——重点工作(项目)落实情况汇报阳江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局(2010 年 6 月 24 日)今年以来,我局坚持以科学发展观为统领,深入贯彻省粤西工作会议和市委五届八次全会精神,紧紧围绕市委、市政府的工作部署和任务安排,明确工作目标,分清工作职责,制定有效措施,狠抓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大力推进扶贫开发,建立健全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强化民生保障,加强作风建设,优化窗口服务质量,努力提高执行力,各项工作取得都了阶段性成效。一、“双转移”工作取得新成效今年以来,我局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双转移”战略部署,从促进经济发展,构建和谐社会的大局出发,把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摆在更加突出位置,抓紧抓实,推进全市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工作全面开展,有效地提升了全市农村劳动力总体技能水平,加快了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步代。今年上半年,全市新增转移就业农村劳动力 39054 人,完成目标任务的 66.2%;组织技能培训 15362 人,完成目标任务的 51%;组织技能鉴定3964 人,获得职业资格证书 3148 人。(一)落实责任,整合资源,夯实培训基础。一是落实工作责任制。制定了《阳江市 2010 年农村劳动力技能培训就业工作方案》,将培训转移就业目标任务层层分解到各县(市、区)及镇(街道),落实责任制,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形成全市上下联动、齐抓共管的工作局面。二是做好宣传发动。利用会议、广播、电视、张贴标语和发放宣传资料等形式,让广大农民群众了解农村劳动力培训的相关政策,确保培训政策公开透明、培训信息家喻户晓。三是抓好基地建设。通过整合培训资源,构建以市综合技能培训基地为龙头,以市技工学校为依托,以各县(市、区)培训点为网点、覆盖全市的技能培训网络。四是鼓励民办机构合作办学。积极实行政府经费补贴与技能培训实效挂钩,支持鼓励社会有条件的单位和个人投资办学,建立劳动力技能培训机构,采取长短期培训相结合、集中授课与分散培训相结合、订单定向与储备培训相结合、培训机构与用人单位挂钩相结合等方式,多层次、多渠道、多形式开展技能培训。(二)创新形式,加强培训,提高就业技能。一是做好送教下乡和送教到企业培训。我市在去年选定8 个镇作为试点的基础上,以点带面,全面铺开,采取送技能到镇和实施远程教学

 等形式开展技能培训。同时,还与市五金刀剪协会合作,将培训班开办到企业,提高在岗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二是组织革命老区和贫困户劳动力培训。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革命老区和农村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工作。同时,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由各地统一输送学员到市综合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集中培训,培训班每期两个月,对学员实行包吃包住全免费,仅今年上半年就组织全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 400 人。三是狠抓工业园区农民工技能培训。坚持以产业发展促就业为中心,以我市产业转移园建设加快推进为契机,建立相关产业的实训基地,通过整合现有的培训资源,积极探索实行社会化、市场化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切实做好“双转移”示范地工业园企业用工和向珠三角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满足工业园区企业的用工需求。(三)搭建平台,多措并举,促进转移就业。一是将农村劳动力纳入转移就业主要服务对象。建立健全全市城乡人力资源统筹机制,加快推进市、县、镇、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城乡一体的多层次、网络化、综合性人力资源市场。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劳务输出工作力度,使外出务工由零星松散型向有序化、规模化输出转变。二是把工业园区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载体。各级人力资源部门与园区、大型企业加强沟通与协作,建立定期交流用工信息制度,按照企业用工需求,及时推荐经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促进培训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三是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口帮扶工作。积极与中山市等珠三角发达地区建立劳务合作机制,建立健全培训输出基地,在中山市等地设立劳动输出办事处,认真落实对口输出责任,有组织地向经济发达地区企业输送培训后的农村劳动力。今年上半年,我市当地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29015 万人;向珠三角地区转移农村劳动力 10040 人。二、促进和扩大就业工作取得新突破近年来,我局积极落实促进和扩大就业多项政策措施,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稳固的人力资源交流平台,全力促进我市劳动者实现充分就业和优质就业。(一)加强服务,搭建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上半年,我们着力建立健全市、县、镇三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抓好全市 48 个镇(街道)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规范化建设。免费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招聘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通过电子屏幕、查询一体机等设备及时在服务大厅公开就业岗位信息,依托信息软件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有效为各类人才推荐就业。在各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设立企等形式开展技能培训。同时,还与市五金刀剪协会合作,将培训班开办到企业,提高在岗农民工的职业技能水平。二是组织革命老区和贫困户劳动力培训。各地采取有效措施,切实做好革命老区和农村贫困户劳动力技能培训的宣传发动和组织实施工作。同时,将培训任务分解到各县(市、区),由各地统一输送学员到市综合性职业技能培训基地集中培训,培训班每期两个月,对学员实行包吃包住全免费,仅今年上半年就组织全免费培训农村劳动力 400 人。三是狠抓工业园区农民工技能培训。坚持以产业发展促就业为中心,以我市产业转移园建设加快推进为契机,建立相关产业的实训基地,通过整合现有的培训资源,积极探索实行社会化、市场化的农村劳动力培训机制,切实做好“双转移”示范地工业园企业用工和向珠三角转移就业培训工作,满足工业园区企业的用工需求。(三)搭建平台,多措并举,促进转移就业。一是将农村劳动力纳入转移就业主要服务对象。建立健全全市城乡人力资源统筹机制,加快推进市、县、镇、村四级公共就业服务平台建设,形成城乡一体的多层次、网络化、综合性人力资源市场。加大对农村劳动力的劳务输出工作力度,使外出务工由零星松散型向有序化、规模化输出转变。二是把工业园区作为吸纳农村劳动力就业的重要载体。各级人力资源部门与园区、大型企业加强沟通与协作,建立定期交流用工信息制度,按照企业用工需求,及时推荐经培训的农村劳动力,促进培训后的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三是落实农村劳动力转移对口帮扶工作。积极与中山市等珠三角发达地区建立劳务合作机制,建立健全培训输出基地,在中山市等地设立劳动输出办事处,认真落实对口输出责任,有组织地向经济发达地区企业输送培训后的农村劳动力。今年上半年,我市当地劳动力实现就地就近转移就业 29015 万人;向珠三角地区转移农村劳动力 10040 人。二、促进和扩大就业工作取得新突破近年来,我局积极落实促进和扩大就业多项政策措施,为企业和求职者搭建稳固的人力资源交流平台,全力促进我市劳动者实现充分就业和优质就业。(一)加强服务,搭建免费公共就业服务平台。上半年,我们着力建立健全市、县、镇三级公共就业服务网络,抓好全市 48 个镇(街道)基层劳动保障工作机构规范化建设。免费为企业和求职者提供招聘求职登记、职业指导、职业介绍等就业服务,通过电子屏幕、查询一体机等设备及时在服务大厅公开就业岗位信息,依托信息软件系统提高工作效率,有效为各类人才推荐就业。在各基层劳动保障事务所设立企

 业招聘报名点,及时衔接用人单位定期前来设点面试,做到有组织批量输出,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二)加强组织,全面开展“南粤春暖”活动。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部署节后系列“南粤春暖”大型招聘活动,组织服装鞋帽商会企业等用工紧缺行业到各地开展专场招聘,把招聘会开到镇、村一级,着力为劳动者提供优质、便捷的就业服务。今年上半年,全市共举办免费招聘会 77 场,进场企业达 2076 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岗位 6.15 万个,直接帮助求职者实现就业2.2 万人。(三)加强协作,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我市各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不断加强与当地产业园区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联系,了解产业园区企业用工情况,组织当地农村劳动力到产业园区企业就业,解决当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工作。同时,加强劳务输出。与珠三角城市建立对口劳务帮扶机制,建立健全培训输出基地,有组织地向珠三角企业输送培训后的农村劳动力。4月8日,我市在市人民广场举办“阳江-珠海”劳务对接暨阳江高新区产业园企业大型招聘会,组织珠三角地区企业和高新产业园企业到场招聘。招聘会当天共吸引了 236 家企业进场,为我市求职者提供就业岗位共 8700 多个;进场求职人数达 8000 多人次,其中 2300 多人与企业初步达成就业意向,促进了我市劳动者就地就近就业和输送到珠三角其他城市就业。(四)加强扶持,落实促进就业政策。各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切实加大对就业困难人员的认定和帮扶工作,鼓励密集型企业吸纳相应的就业困难人员,对吸纳就业困难人员的企业落实社会保险补贴、岗位补贴和收费优惠等扶持政策,着力解决我市结构性的“招工难”和“就业难”问题。同时,积极鼓励大学生通过自主创业实现就业,出台了《阳江市大学生创业孵化基地建设实施意见》及《阳江市大学生创业引领计划实施方案》等配套政策,加强大学生创业服务,鼓励大学生开展各种类型的创业活动,激发大学生的创业活力,实现大学生创业形式多样化、创业服务系统化,形成大批大学生以创业带动就业的良好局面。(五)加强辐射,充分发挥农民工帮带作用。在推进农村劳动力培训转移就业的同时,充分发挥已成功就业农民工的示范作用和帮带作用,利用他们信息灵、人际关系广、经验丰富等优势,帮助农村劳动力联系工作,努力形成“输出一人,带动一村”,“输出一村,带动全镇”的格局,更好地促进我市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三、城乡社会保障体系建设逐步完善今年以来,我市社会保险工作以管理服务为重点,按照“扩面、提待、业招聘报名点,及时衔接用人单位定期前来设点面试,做到有组织批量输出,提高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率。(二)加强组织,全面开展“南粤春暖”活动。各级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门积极部署节后系列“南粤春暖”大型招聘活动,组织服装鞋帽商会企业等用工紧缺行业到各地开展专场招聘,把招聘会开到镇、村一级,着力为劳动者提供优质、便捷的就业服务。今年上半年,全市共举办免费招聘会 77 场,进场企业达 2076 家,为农村劳动力提供岗位 6.15 万个,直接帮助求职者实现就业2.2 万人。(三)加强协作,促进农村劳动力转移就业。我市各级人力资源保障部门不断加强与当地产业园区主管部门和企业的联系,了解产业园区企业用工情况,组织当地农村劳动力到产业园区企业就业,解决当地劳动力就地就近转移就业工作。同时,加强劳务输出。与珠三角城市建立对口劳务帮扶机制,建立健全培训输出基地,有组织地向珠三角企业输送培训后的农村劳动力。4月8日,我市在市人民广场举办“阳江-珠海”劳务对接暨阳江高新区产业园企业大型招聘会,组织珠三角地区企业和高新产业园企业到场招聘。招聘会当天共吸引了 236 家企业进场,为我市求职者提供就业岗位共 8700 多个;进场求职人...

推荐访问:重点工作(项目)落实情况汇报 情况汇报 落实 重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