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机关事业单位注意什么,机关事业单位潜规则,如何机关【完整版】,供大家参考。
机关事业单位注意什么, 机关潜规则
一、
不公规则:
机关能干的总有干不完的活, 不能干的总是没有活干。
干得多的人犯错误的几率就高, 挨训的机会也多, 加班的次数多, 得罪人的概率高。少干或不干的人, 往往不犯或少犯错误, 给领导的印象往往比较好, 年底测评时往往票数较高, 生活相安无事。
二、 过手规则:
谁先粘事谁倒霉, 别以为一件事情你按程序转办了吩咐了落实了 就大事大吉, 其实最后还有好多擦屁股的事要你处理, 谁让你是综合办公室的, 事情是你向下交办的, 最后的句号还得你来划圆。
三、 利弊规则:
谁都想责任少担点, 事情少做点, 麻烦少惹点, 好人多做点。因而多数人做事的原则便是, 对自己没好处的事能推则推, 惹麻烦的事能躲则躲。
得罪人的事绝对不做。
四、 程序规则:
机关办事是有规定按规定办, 没规定按规矩办, 没规矩按领导指示办。
即使是屁大的事, 你也得按照程序走, 即使是误了 事, 板子也不会打到自己身上。
五、 招呼规则:
即使你忙得上火、 烦得要命, 或者急赶文稿神思远游, 可别人进门和你打招呼了 或叫你办事了, 你还得丢下一切, 迅速调整状态热情应对,否则别人可不管你忙不忙、 烦不烦, 没有看法才怪呢。
六、 待遇规则:
人人都会把自身角色与自身待遇相联系。
所以尽管知道有些人不把开会当回事, 但不能不打上他的席位卡, 因为这是他的政治待遇。
七、 距离规则:
对科室来说, 离领导办公室近的往往是早上班晚下班最后去吃饭的, 离远的办公室就不会顾及这些了。
对个人来说, 离领导距离远的人看领导身边的人, 总觉得也是领导。
八、 印象规则:
尽管你很需要加强学习和身心调节, 以提高工作效率。
但你宁可在没人时浏览网上新闻听听音乐, 你也不要在上班时间专心看会报, 否则每个一见面的人都会说:
“ 嗨, 你好清闲哦” 。
其实你脑袋那时正飞速转运。
九、 角色规则:
新相处的领导对你亲切有加。
如果你站位错误, 把自己放在他哥儿们的角色, 说话没轻没重, 那就大错特错了 。
用不了几天, 他会找一种途径来让你懂得, 领导就是领导, 部属就是部属, 你们关系其实并不是那回事。
十、 尴尬规则:
苦干的不如巧干的, 干的不如看的, 看的不如捣蛋的。
因而得势的不一定是能力强的, 失意者不一定是低能的。
十一、 转移规则:
领导的领导批了领导, 作为被领导的你就得小心领导拿你当做“出气筒” 。
当然你也可以继续往下转移。
有经验的老婆、 孩子发现其脸上阴到多云, 一般都会知趣地走开、 尽量离远一点儿。
十二、 归因规则:
凡是个人进步不了 的最体面的理由是领导关系没处好, 而处理关系也便成了好多人眼中的第一能力和第一要务。
十三、 矛盾规则:
跟领导走得太近了 怕别人闲话多, 离得太远了 又怕掉队疏远。左也不是, 右也不是, 此仍是一些有仕途理想人员挥之不去的烦恼。
十四、 变脸规则:
总有一些人见到上司唯唯喏喏; 见到同级嘻嘻哈哈; 见到部属不苟言笑。
一天三变脸, 但运用得很自如。
十五、 活跃规则:
忙的科室, 气氛永远是“团结、 紧张、 严肃” 不“活泼” ;而闲的科室, 来个外人便会气氛活跃, 能很好地利用这个机会海阔天空、 说说
笑笑、 吹吹牛皮、 打发无聊。
十六、 加班规则:
加班等于敬业, 至于效率可以不闻不问。
星期六在办公室上网看看也算加班, 而加班的总是固定的那几个局、 委、 办, 有的单位从不见加班, 但一样运转正常。
十七、 趋同规则:
一个单位头头的秉性喜好总会潜意识地影响他的部属。
机关平时总议论某科室的特征区别, 但总能归因到科长的因素上。
因为领导是导向,所以时间长了 大家就会爱好着领导的爱好, 幸福着领导的幸福, 快乐着领导的快乐。
十八、 关系规则:
想仕途、 图利益的重上层领导关系, 想潇洒、 重人缘的拉哥们姐们关系。
因此, 有本事和没本事的, 都要拼命地找关系, 有了关系的则不惜绞尽脑汁巩固好关系。
十九、 竞争规则:
能写的往往不如跑腿的, 能干的往往不如能吹的, 能说的往往不如会送的。
踏实本分的不如善长张扬的, 遵守制度的不如听话的, 坚持原则的不如会变通的。
二十、 忌讳规则:
机关人最忌讳真言, 因此大多不敢吐露真言, 总担心说多了会孤立自己, 成为他人设防的对象。
因而侃天的原则便是:
“说古不说今, 说外不说中, 说远不说近” 。
混 在 机 关
一、 矛盾定律:
人人都明白一朝天子一朝臣, 因此跟领导走得太近了不行, 离得太远也不行。
跟得太近了怕站错了队, 一旦大树倒掉, 大难就会临头;离得太远了, 好处永远轮不到, 坏事少不了。
左也不是, 右也不是, 此乃机关人员特别是有一官半职的机关人员挥之不去的烦恼。
二、 尴尬定律:
苦干的不如巧干的, 还有所谓干的不如看的, 看的不如捣蛋的。
因而上去的不一定是能力强的, 原地踏步的不一定是低能的。
对此, 你不服不行。
三、 变脸定律:
见到上司唯唯喏喏, 这是逼出来的; 见到同级嘻嘻哈哈,这是装出来的; 见到群众凶凶巴巴, 这是情感的自然流露。
学会随机应变, 因人而异, 看风使舵, 是机关的立身之本、 生存之道。
四、 活跃定律:
领导在办公室的时候, 气氛永远是“团结、 紧张、 严肃”不“活泼” ; 而领导不在的时候, 气氛会变得异常活跃, 可以海阔天空, 说说笑笑、 吹吹牛皮、 聊聊足球、 侃侃新闻、 议议女人……无所不及。
五、 不公定律:
能干的总有干不完的活, 不能干的总是没有活干。
干得多的人犯错误的几率就高, 到头来往往吃力不讨好。
少干或不干的人, 往往不犯或少犯错误, 给领导的印象却是个好同志。
六、 加班定律:
“月亮走我也走” , 领导到了下班时间不走, 下属就不能理直气壮地走。
加班等于敬业, 至于效率可以不闻不问。
而领导不在的时候,
加班等于白加。
七、 新官定律:
新上任的领导不管见到谁都是笑容可掬, 亲切有加。
如果你认为新来的头儿平易近人, 联系群众, 没有架子, 那就大错特错了。
3 天过后,大都原形毕露, 眼睛朝上, 目无群众, 再也找不到上任伊始的影子, 倒是官腔十足, 架子不小。
八、 趋同定律:
领导的爱好, 往往会成为办公室成员的共同爱好, 即爱好着领导的爱好, 幸福着领导的幸福, 快乐着领导的快乐。
九、 转移定律:
领导的领导批了 领导, 作为被领导的你就得小心领导拿你当做“出气筒” 。
你要觉得窝火, 可以再找被你领导的人发一通脾气, 指责他“怎么搞的!
” 如果没有, 那就打落牙齿往肚子里咽。
有经验的老婆、 孩子发现其脸上阴到多云, 一般都会知趣地走开。
十、 关系定律:
有本事没关系的吃苦饭, 没本事有关系的跟着吃, 有本事又有关系的不愁吃, 没本事又没关系的看别人吃。
问题在于自认为有本事的人未必能得到领导的认可, 因此, 有本事和没本事的, 都要拼命地找关系, 有了关系的则不惜绞尽脑汁巩固好关系。
十一、 竞争定律:
能写的往往不如跑腿的, 能干的往往不如能吹的, 能说的往往不如会送的。
踏实本分的不如善长张扬的, 遵守制度的不如听话的, 坚持原则的不如会变通的。
十二、 忌讳定律:
在办公室通常听不到牢骚怪话, 比如报纸上登出某地又揪出了 一个贪官, 你只能选择腹诽, 恨在心里。
如大放厥词、 口无遮拦地进行猛烈抨击, 有人会认为你是在含沙射影, 指桑骂槐, 曲高和寡。
你在表明自己爱和恨的同时, 实际上是在孤立自己, 很有可能成为他人尤其是领导设防的对象。
要议论就议论美国的克林顿, 伊拉克的萨达姆。
所以经过办公室的历练后,人人都会把握住“说古不说今, 说外不说中, 说远不说近” 原则的。
十三、 归因定律:
凡是职务上不去的, 众口一词就是不会拉关系, 朝中无人没后台, 没有人认为自己的能力素质不够。
这是最体面的理由。
但在领导面前却从来不会说自己是怀才不遇。
“混” 在机关
“一个和尚挑水吃, 两个和尚抬水吃, 三个和尚没水吃。
” 这些话, 原本是山野村夫教化懒儿懒女的俗言俚语, 偏有好事者, 把它改编成朗朗上口的歌曲在机关广为传唱。
“混” 在机关, 其实也不容易, 本以为自己混得高明, 混得艺术, 混得有成效, 哪曾想, 竟让一首俗不可耐的小曲剥光了 衣衫, 不得已, 只好在大庭广众之下“裸奔” 。
脸皮厚者, 见惯不惊, 处之泰然; 脸皮稍薄者, 则不免脸红
心跳, 左思右想, 反复揣摩是否该对号入座。
“混” 在机关有多种。
“混日子” 好比穿外套, 成色并不重要, 宽松就成;“混人缘” 好比穿内衣, 款式无须花哨, 舒服就好; “混待遇” 则好比穿裤衩,不管别人如何评论, 只要自己觉得受用就行。
“八点上班九点到, 沏茶抽烟看小报, 中途拐弯去买菜, 没人盯梢早溜号。
”这类人肯定逃不过领导和同事的法眼, 混得过初一, 混不过十五, 挨训是早晚的事。
“小事做大, 大事做难, 加班加点, 忙中偷闲。
” 这才是混日子的高手,任谁都会另眼相看。
同样一件事情交办下来, 张三讲实话, 坦陈难度不大, 一个人半天就成。
却因急事耽误, 虽快马加鞭, 也用去一天才收工。
结果, 同事不屑张三好大喜功, 胡夸卖弄; 领导也不满张三言而无信, 眼高手低。
李四则留有余地, 婉陈困难太多, 牵扯较宽, 需各方面配合才能在 5 天内做完。
于是,上班休闲, 下班假忙, 挨到第四天才去交差。
结果, 同事皆称李四辛苦异常、值得表扬; 领导也夸李四废寝忘食、 无私奉献。
混日子要混到这个份儿上, 才算有心得, “鱼” 和“熊掌” 兼得, 绝不做既赔“夫人” 又“折兵” 的买卖。
“逢人只讲三分话, 不可全抛一片心, 当面拍马又溜须, 背后踢人又捅刀。
”这类人蒙得过一时, 蒙不过一世, 一旦画皮被揭穿, 连地缝都没得钻。
“上下有别, 开口常笑, 分寸有度、 拿捏到位” , 这才是混人缘的典范, 个中精妙常人难学。
遇到一件麻烦事儿, 张三不推不让, 愿下深水, 愿上火线, 不怕麻烦缠身, 不怕激起众怨。
结果, 因有损同事的面子, 旧帐再加新债, 民主评议自有坡坎要爬; 因有损领导威信, 又多添一层戒备, 年度考核当然与优秀无缘。李四则深谙其中原委, 先探领导虚实, 再观同事眼神, 要么婉拒门外, 要么息事宁人。
结果, 因大事化小, 颇得同事好评, 民意测验得票最高; 因皮球出界,又得领导肯定, 待人处世一帆风顺。
混人缘混到这种境界, 才算咂出些许滋味,不管群众如何看待, 只要领导放心, 同事满意, 就能左右逢源, 如鱼得水。
“送钱送物送人格, 跑官要官动歪脑, 口无遮拦四处逛, 大事小事勤汇报。
”这类人不是脑子太死, 就是脑子太活, 撕去遮羞布, 往往后果难料。
“无功劳有苦劳, 学历浅资历深, 少能力有态度, 不进取有老本, 论资排辈讲秩序, 先来后到脚跟牢” , 这才是混待遇的诀窍。
张三敢想敢干, 敢试敢闯, “吃螃蟹”无数, 结果, 既破了坚冰, 也惹了事端, 同事谓之不安分, 领导称之不稳重,功过相抵难评估, 评职晋级次次空。
李四不求有功但求无过, 说话圆滑滋润,做事四平八稳, 虽不曾解决实际问题, 但保得一方平安, 同事皆称楷模, 领导坦言放心。
掐指一算年限又近, 于是, 赶紧写材料填表格, 等待提拔任用。
机关自有“潜规则” , “混” 在机关有讲究。
会混者, 时时迈小步, 年年在进步; 不会混者, 天天想进步, 永远原地踏步。
殊不知, 世间自有真善美,天地之间有杆秤, 假、 丑、 恶迟早会被人唾弃。
真可谓, 剥去外套看形象, 高矮胖瘦已分清; 剥去内衣看气质, 是非美丑格外明; 剥去裤衩看灵魂, 清洁污浊更逼真。
对镜自顾细打量, “混” 在机关当自省。
继续混在机关
1、 机关单位就象一棵到处是猴子的树, 向上看全是屁股, 向下看全是笑脸。
2、 想做精英之前, 给自己找一个能成为精英的理由。
3、 我一直认为, 不要把领导当做哥们朋友。
和领导之间, 没有朋友可言。
古话说, 唯女子与小人难养也, 其实, 唯女子与领导难养也。
远之则怒, 近之则不恕。
疏远领导, 招人讨厌, 为领导做的太多, 他会顾忌你, 慢慢的亲极反疏。
因此, 讨好领导和讨好女生是一个道理:
讲究“边界” 原理, 把握一个度,在亲和疏之间。
其实人际关系, 都是心理战。
把领导当成领导, 把女人当成女人。
要永远记得, 这二者都不是可以倾诉的对象。
4、 神话永远不是生活。
生活需要的是在经济基础和上层建筑之间的句法转换。
5、 世界上很多事情, 问明白了 , 只是让自己和别人一起不自在。
6、 黑夜永远是一个人最甜蜜的温柔乡 。
那是因为, 天黑了 , 我们可以再也不用去找失去的人的去向, 给自己一个找不到的安慰, 给自己一个不去找的借口。
7、 世界上有那么多的事情, 你以为是为对方着想, 而事实上, 对方往往会恨你。
只是因为, 她想要的, 不是你付出的。
8、 这个世界上有很多事情, 人之所以去做, 其实不是这件事情有多重要,而人之所以去做, 只是因为那是为某一个人去做的。
失去了 值得去做的人, 一切就都没有意义了 。
9、 领导的话, 再不中听也要听, 即使你听的很不顺耳, 也要自觉不自觉的拿回来给自己洗脑, 不然你会不自觉的流露出抵触情绪, 这是每个做下属的大忌。
10、 大幸福由伟人制造, 小幸福由自己完成。
.
11、 假话都是违心的真话, 是人际关系里的重要调和剂。
人的身体里绝大部分是水---如果都挤干了, 没有水分, 成活都成问题, 人还能和人相处吗?
这个世界只有假话才能赚人的眼泪, 也只有假话才能够说得惊天地、 泣鬼神。
12、 这个世界上原本就没有什么绝对的对与错, 用绝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