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供大家参考。
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
摘 要:
高等学校加强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特别是党政各项工作的重中之重。
紧密结合学校和学生实际, 积极开展情况调研, 准确把握大学生的思想实际, 培养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社会主建设和党的事业合格的建设者和接班人, 具有极为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价值。
关键词:
大学生; 党建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1673-291X(2012)04-0316-02
回顾改革开放三十年来高校党的建设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的历史发展, 系统深刻地总结高校党的建设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工作取得的成就和基本经验以及问题和教训, 有利于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创高校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的新局面。
一、 当代大学生思想的基本特点
1. 具有矛盾统一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的思想素质构成具有鲜明的复合型, 这不仅体现在构成要素的多元化, 而且更为突出地表现在相互矛盾的因素往往共同存在于同一个体之中。
如他们向往理想的社会形态, 但又常常因现实生活的困惑而对理想社会产生模糊认识, 他们对生活有着美好的向往, 但在现实困难中却常常表现出无可奈何的茫然。
2. 具有趋同存异的特点。
主要表现为大学生的思想政治素质在基本要素的构成上具有一致性, 但个性化倾向明显。
有时甚至为了 体现自身的个性而标新立异, 盲目选择, 莽撞行动, 忽略了正确的价值标准。
3. 具有失衡分化的特点。
由于高等教育正在经历由“精英教育” 向“大众教育” 的转变, 这样就出现了两个比较集中的问题:
一方面, 大学生思想政治素质差异明显, 另一方面, 由于素质差距明显, 同一素质阶层的学生相互影响, 造成了学生整体素质开始向不同的方向分化。
4. 具有随机变化的特点。
当代大学生生活在纷繁复杂的环境中, 由于自身世界观、 人生观、 价值观正处于定型阶段, 一旦受到外界不良因素的影响, 就会产生思想和行为的较大波动, 有的甚至会做出违反道德标准、触犯法律法规的事情来。
二、 影响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及对策
(一)
影响中国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因素
1. 大学生政治心理。
大学生精力旺盛, 思维敏捷, 但缺乏稳定性,心理发展还不够成熟, 个体情绪随个人的好恶而变化剧烈。
这些大学生与同龄人相比有着更为强烈的政治意识和民族责任感, 但他们有时又富于幻想, 常常忽视现实与理想的区别和联系, 大学生自身的这些特点直接影响着他们的政治认同的形成、 发展与提高。
2. 大学生的政治期望失落。
政治认同与认同者的心理预期有密切的关系。
大学生作为具有较强政治敏感度的群体, 对社会上的一些焦点的腐败事件给予了较多关注, 大学生如果不能正确认识腐败事件的本质, 将大大降低大学生对党和政府的政治信任和政治认同的程度。
3. 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中应注重解决的问题。(1)
精神价值的淡化现象。
集中表现在社会和群体重视物质利益而轻视精神价值, 一些大学生背上了过重的功利包袱, 人文素养严重缺乏。(2)
理想信仰的退化现象。不少大学生缺乏理想和信念, 代之而起的是与生存就业紧密相关的务实态度, 反映出他们在理想信念上一定程度的缺失。(3)
道德约束的弱化现象。由于社会缺乏对公民不道德行为的有效监督与约束, 也使一些大学生对遵守和维护公德的责任感不够强, 公共意识淡漠。
(二)
增强大学生政治认同的对策
进一步做好大学生思想政治工作:
1. 充分发挥主渠道作用。
要针对大学生的实际情况, 注重对学生进行政治思想教育, 发挥课堂教学正面引导作用。
使学生树立正确的世界观、人生观和价值观。
发挥思想和政治教育的渗透功能, 在讲授专业知识的同时, 引导学生树立科学的成才观、 正确的择业观。
2. 通过情感沟通达到教育学生的目的。
一位心理学家提出:
“积极、健康而愉快的情感对学生的理解、 认知能力, 对学生的智力水平都具有不可低估的影响。” 教师是塑造人类灵魂的工程师, 爱护学生是每一位人民教师的光荣职责和神圣使命。
同时, 教师充满爱心的积极情感对创造良好的教育环境, 获得理想的教育效果也有重要意义。
3. 加强思想政治工作队伍建设。
一是加强班主任队伍建设。
配置专、兼职班主任队伍, 在思想上、 工作上、 生活上真正成为学生的良师益友。二是加强学生干部队伍建设, 发挥学生干部的模范带头作用。
三是建立和谐平等、 互相尊重的师生关系。
每个教师不仅要懂得爱学生是自己的职责,
更要做好与学生心理的沟通。
4. 围绕学校发展建设中心工作, 通过主题活动吸引学生注意力。
要发挥宣传媒介的舆论功能, 使学生树立锐意进取、 刻苦学习的信心和决心。要通过开展丰富多彩的文体活动, 实现寓教于乐的教育目的, 达到事半功倍的教育效果。
5. 加强制度建设, 严肃学生管理纪律。
注重对学生的制度管理与学生自我管理相结合, 加强学生的自我约束意识, 使学生增强主人翁责任感和建校成才的使命感。
6. 创新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
针对当代大学生的自身特点,需要创新和完善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工作, 加强理想信念教育, 培养其稳固的、 政治认同的思想基础。
这就需要我们提高党员的影响力和社会威信。这样才能使他们形成对制度的拥护, 对秩序的珍惜, 对困难的责任, 才能从根本上激活青年大学生的活力和调动他们的积极性与主动性, 才能促进社会的和谐发展。
参考文献:
[1] 郎翠艳, 卢阳. 当代大学生政治认同的现状分析与对策探讨[J].山西青年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08, (11) .
[2] 刘京希. 当代中国的腐败问题及其遏制[J]. 理论探讨, 2000,(6) . [责任编辑 陈 鹤]
推荐访问:加强高校大学生党建工作与思想政治教育 党建工作 思想政治教育 高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