班主任德育教学案例7篇

时间:2022-10-26 19:00:07 来源:网友投稿

班主任德育教学案例7篇班主任德育教学案例 教师师德师风优秀典型案例 XX老师少时就立志能像先祖徐氏翰林和父亲那样,成为一名优秀师者。从1994年师范毕业至今26年以来,一直担任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班主任德育教学案例7篇,供大家参考。

班主任德育教学案例7篇

篇一:班主任德育教学案例

师德师风优秀典型案例

 XX 老师少时就立志能像先祖徐氏翰林和父亲那样,成为一名优秀师者。从 1994 年师范毕业至今 26 年以来,一直担任班主任工作,任教语文。她的品行,深得家长和师生好评。

 一、爱岗敬业,默默奉献 徐老师丈夫是军人顾不上家,她既要工作,还要照顾老人孩子,但从未因私耽误过学生学习。任职期间,婆婆心脏搭桥、父亲脑血栓、母亲腰椎骨折,她都是花高价请的护工。2018 年徐老师任一年级班主任,因学生小,所以她每天早出晚归全程跟班。有段时间她左脚崴、右膝部化脓接近一个月,开车全靠右手帮着挪脚去踩刹车,但徐老师仍咬牙队列训练与常规监管;这半年家中四位亲人病故,徐老师仅请过半天假就赶回班级,路上还闯了红灯;徐老师有眩晕、静脉曲张、腰椎间盘膨出……但都是趁双休日或是拖到假期治疗;白天上班,晚上和家长沟通,半夜还要忙美篇;话说多了,嗓子也是天天沙哑的。

 二、创新方法,热爱学生 徐老师从不打骂学生,而是善用爱心、耐心、细心去赏识他们,让他们在感受到信任、尊重、理解和提醒时,找到好孩子的感觉,从而找回自信。早晨,当徐老师一停下车,总有一群小可爱在台阶上等候着她。车一停稳,就会雀跃着拥抱在一起,欢呼着:“徐老师来啦!徐老师来啦!”;课间,总有一群孩子朝她扑去,有喊着:“妈妈!妈妈!”,有亲吻手的,有轻轻捶打腰的,也有抚摸她腿的,还嚷着:“徐

 老师可辛苦啦!我们赶紧给她按摩。”;中午,当徐老师拿起躺床往讲台上放时,孩子们就一窝蜂涌过来,铺床的铺床,放抱枕的放抱枕。看到床底下一大堆抱枕,老师们很疑惑。孩子们抢着说:“一旦徐老师摔下来,就碰不着脑袋啦!”;晚上,孩子们总会趴在校车窗上,有的朝她挥手,有的朝她甩着飞吻,争着叫嚷:“徐老师,明天见!”这一幕幕的场景,徐老师从不觉得无聊、厌烦。她常说:和孩子们在一起的我,才是世界上最幸福、最快乐的人。

 三、家校共育,携手同行 徐老师始终把家长当作朋友,通过 QQ 交流,组织“临时班主任体验”、“节目我来排”等形式,取得家长认可与支持,共同见证孩子成长;在多名老师生病的情形下,徐老师主动代课,不耽误学生学习;2018 年末家长们自发为徐老师送来了“爱生如子”的锦旗。

 四、疫情献力,尽职尽责 2020 年疫情期间,徐老师身体一直不是太好,最终还做了手术。但徐老师努力坚持按照课表,每天按时上报学生体温,积极开展各项在线活动,用心上好每一节课,批改每一份作业。

 徐春华老师用自己最执着的坚守,为孩子们播撒爱的阳光和智慧的甘霖,是孩子和家长心中“最美的启蒙者”。

  2 “把简单的事情做彻底,把平凡的事情做经典,把每一件小事做得更精彩。”这是 XX 老师的行为准则。从教 22 年来,她用责任和爱心培育爱、激发爱、传播爱,将每一个教育细节做到极致,带领班级

 攀登高峰,走向卓越。因成绩突出,她连续获得 2011、2012、2013、2014 年高新区“嘉奖”奖励。2015 年评上高级职称后,她将应得的所有荣誉全部出让给年轻教师,助力新人成长。

 对学生倾尽全力的一颗“爱心”是她教育成功的金钥匙!她是学生眼里最亲的“晶姐姐”。哪里有困难哪里就有她的身影,初梦真同学至今还记得:“中考前一夜,我紧张得胃疼,疼得睡不着觉,是老班用温暖的话语安慰,让我放松下来,把我领到她的宿舍休息,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整整一夜,她连翻身都不敢,生怕打扰到我休息,可是,她自己的腰受伤了还没有完全好……” 时毅同学在随笔中这样写道:“老班细心体贴,在生活中对我们的关心无微不至。中考前,为了稳定同学们的紧张情绪,她自费为我们买来 2B 铅笔,还不辞辛苦一支一支削好,一一送到同学们的面前!在考场上,我拿着老师削的铅笔,就像老班陪在身边一样踏实!” 无论何时何地,只要有需要,XX 老师就会出现在学生身边。对于初中阶段住宿的孩子们而言,老师的陪伴就是最好的镇定剂。每天晚自习下课后,她走总是在确保学生没有问题后才会离开。学生中考,她晚上陪护,早晨陪餐,吃住都和学生一起!李老师常说:“教育不是靠几个制度,几个规矩就能完成的。关键是你要让学生信任你,愿意跟你沟通。”就是这份二十年如一日的爱,使她成为学生心目中“最可信赖的人”!

 作为班主任,XX 老师对学生倾注了爱心,更富有智慧。李老师坚持做学生的表率,用勤奋和用心谱写自己的传奇。步入青春期的孩

 子,最不愿意听到的是父母和老师的唠叨式说教。李老师的学生却津津乐道他们的班晨会:“班会课,我最喜欢老师那些富有哲理的小故事,小视频,感觉很有共鸣,思想很受触动。”“我最喜欢情景剧表演了,把我们的问题啊,烦恼忧愁啊,自编自演,然后身边的小名人现身说法,特别有意思。”“班主任常告诉我们要换位思考,让我们在嘻嘻哈哈的讨论中,总结为人处世之道,学会设身处地考虑问题,身临其境解决问题。”XX 老师常说:“为孩子的一生奠基,需要教他们懂得付出,教他们学会尊重别人,育人德为先,行胜于言。” 春华秋实,步数排行榜上每天不少于 15000 步的付出,也让她收获了一份份沉甸甸的果实。因为热爱,所以辛勤;因为用心,所以卓越。22 年,肯干、会干、能干!她倾情追梦,用生命的原色诠释了新时代班主任的内涵,努力实现着自己成为教坛锦玉的美好理想!

 3 XX,1996 年 7 月参加教育工作,现任职于 XX 小学。从教二十多年来,她先后担任了英语、语文、数学等学科教学、教研组长、班主任、少先队辅导员和教务主任等工作。在教书育人的道路上,她不忘初心,心向暖阳,一路追寻,一路芬芳。

 一花一草皆生命——关爱学生 在踏上工作岗位的那天起,她就决心成为一名让学生喜欢的好老师。她关爱每一名学生,用真诚和耐心呵护孩子们成长。特别是对学习、生活有困难的学生,给予更多的关心和帮助。

 2015 年,她了解到班级的一位女学生家庭贫困,就主动帮助孩

 子:定期地给孩子买生活学习用品,经常安慰并鼓励孩子。女孩逐渐自信乐观起来。

 2018 年,班上有一个身患先天性脑瘫的学生。孩子十分自卑,甚至有点自闭。为了打开他那颗冰封的心,沙巧华时时关注并进行心理疏导:给孩子讲残疾伟人的事迹,教给孩子坦然面对,勇于接受生活的考验。她还悄悄地安排活泼开朗的学生课后陪孩子说话。在她的带动下,关心帮助孩子的人越来越多。孩子逐渐克服心理障碍,课间主动与学生们交流。

 在她的心中,只有学生。经常因为不能按时完成大女儿的班级活动,受到班主任老师的点名批评。照顾年幼小女儿的重担则压在了年迈的母亲和丈夫身上。她有愧于自己的家人,却无愧于人民教师的称号。她用实际行动诠释着教书育人的初心。

 心远方知天地宽——潜心业务 每接手一个班级,她都会提前摸清每一个孩子的情况,对症下药;她常常放弃休息时间为孩子们补课。为了不耽误孩子们的学习,她不顾流产后的身体伤痛,坚持正常地教学工作;她更是顶着高龄孕期的种种不适,依然坚守在教育的岗位上直至产期。为了不影响学校的教学工作,她提前结束产假,放弃了每天的哺乳假,全身心地投入到教学工作中。

 作为教务主任,她率先垂范,积极带领全体教师追逐教育梦想。在指导教学工作的同时还注重培养教师们的责任感和使命感。她时常提醒大家:要心中有学生,尊重个性差异,要关注到每一个孩子,做

 到因材施教。

 2020 年新冠肺炎疫情期间,她带领全校老师一起探索,总结出线上学习的技巧:采用直播+点播的方式,助力“空中课堂”;巧用教师评价,激励学生榜样示范;关注学生差异,做好个性答疑;设计多样化作业,确保学习实效。从而保证了学校线上教学扎实稳步的推进。

 一路向阳花自开——初闻芬芳 参加工作以来,她辅导十余名学生参加国家、省、市级比赛并获奖;撰写的论文、教学案例十次在国家省市级获奖,执教的七节课获省、市、区级优质课;她五次被高新区工委管委嘉奖,并荣获“烟台市优秀少先队辅导员”、“高新区优秀教师”、“高新区三八红旗手”。

 沙巧华将会永葆初心,无怨无悔,为教育事业奉献自己的一切。心向暖阳,一路芬芳!

 4 XX,XX 小学教师,于 2007 年 7 月毕业于曲阜师范大学。学校骨干班主任,高新区优秀教师,第二批烟台名班主任建设工程推荐人选,烟台市优秀班主任。致力于营造“寓教于乐”、“优秀传统文化浸润学生心灵”的书香课堂,深受学生和家长的喜爱。任教 12 年以来,她一直工作在教学第一线,长期担任班主任及小学语文教学工作。她师德高尚,模范履行教师职责,热爱学生,团结同志,忘我工作,无私奉献,为教育事业呕心沥血,教育教学成效显著,是位德才兼备的优秀教师。

 一、坚持以德育人,注重问题学生的转化,构建新型师生关系 在多年的一线班主任工作中,周燕老师率先垂范,积极构建新型师生关系。她始终坚信“教育的真正艺术,在于激励、唤醒和鼓舞。”作为一名工作在教学一线的党员教师,她工作积极主动,稳中求进,勇挑重担,顾全大局,服从安排。

 她把对学生的爱默默地倾注在了日常的工作中:她班学生孙华(化名)同学是学习后进生,因为父母亲对他缺乏管教,使他养成了许多不良习惯。从表面上看,这个学生很调皮,对什么事都不屑一顾,但她知道,这学生其实内心一定有创伤,需要老师、同学、亲人的关心。开学后,她经常与该生谈心,利用休息时间不断与家长沟通,根据学生在家表现,提出建设性意见,与父母一起寻求更好的教育方法。在课堂上,她注重运用激励性语言鼓励他认真听课、主动参与学习,当该同学有点滴进步,都及时给予表扬……在周老师的关怀和鼓励下,这位学生逐渐树立了正确的人生观,成绩名列前茅。学生家长重病,她主动带头捐款;对于那些失去家庭温暖的学生或留守儿童,她则给予更多的关心和照顾…… 凭着这颗爱心,学生们把她当成自己最信任的亲人,最贴心的朋友。创造了一个又一个团结向上,富有朝气的班集体。

 二、潜心研究教学,立身改革前沿,智慧沐浴教坛 在实际工作中,周燕老师作为低年级语文教研组组长,多次指导青年教师参加公开课优质课大赛。曾多次参加公开课的讲评,其中《快乐考试》获市级优质课设计一等奖,一师一优德育课《秋天的节日》

 获市二等奖。参与山东省课题《新样态学校建设背景下德育体系的构建与研究》,撰写国家级论文两篇。由于教学工作成绩突出,于 2014年获教师节表彰,被评为“高新区优秀教师”,荣获高新区 2013 年度、2016 年度、2017 年度、2018 年度嘉奖奖励,荣获 2018 年感动三小“融智之师”,在 2018 年 06 月荣获“第二批烟台名班主任建设工程推荐人选”。于 2019 年被评为“烟台市优秀班主任。”

篇二:班主任德育教学案例

德育案例 10 篇

  【篇一】

 “学校教育,以人为本”,承担这一重任的主要力量是班主任,是班级工作的组织者、班集体建设的指导者、学生健康的引领者,是沟通家长和学校的桥梁。班主任工作,既是一门科学,又是一门艺术。从毕业开始参加工作以来,我一直研究着这门科学和艺术是班主任的教学和工作。说句实在话,当过班主任的教师肯定心里都有一个共同的感受是班主任的工作实在辛苦,实在琐碎、繁杂。但只要是踏进了教育这番圣土的你一定会毫无怨言地热爱起这份职业,这个岗位来,当别人问起我们的职业时,我们一定会很自豪的告诉他们我是一名教师,因为教师是许多人羡慕的职业,人人都说教师一年有谁都无法享受的三个月假期,尤其是和别人谈到自己的学生时,每个教师更加显得骄傲无比,因为学生值得我们去炫耀。因为学生会让我们逐渐走向成熟。让我们体会到成功带来的喜悦。

 班主任工作的核心是德育工作,当前中小学生的思想道德现状不容乐观,分析中小学生思想道德现状的成因,积极探索适合中小学生特点的教育方法和对策,是我们行之有效地开展中小学生思想道德教育的必然要求,也是教育工作者不容推卸的责任。下面是我在班级教育工作实践中经历的一个故事。

 一、案例学生基本情况

 小明,男,13 岁。父母因为感情不合离异,父亲无业长年在外打工,由爷爷奶奶照顾、教育他。但长辈们对其是一味的溺爱,对孩子缺乏严格的管理,使学生心理严重失衡,由此带来了行为反应偏差。学生本人很机灵聪明,接受能力强,能言善辨,懂得的道理也多,但是由于家庭教育方式、社会环境影响等方面的原因,该学生一直对学习没有真正产生兴趣,作业也不能按时完成,学习行为习惯很差,上课不遵守课堂纪律,经常自己不听课还干扰别人;老师、同学讲话时喜欢插嘴,有时上课会喊一些和课堂无关的话,而且只能表扬,不能批评,只要受到老师批评就会情绪激动,或与老师狡辨。而对老师、同学的错误则抓住不放,甚至幸灾乐祸。其表现出明显的自私自利。

 自从接这个班开始,就发现该学生不是很“听话”,第一节上数学课,为能引起学生的兴趣,我做了精心的准备,本想这样的课上起来肯定使学生们都会很喜欢得,可正当我和其他的学生兴趣十足的讨论问题时,他居然无视我的存在,随意的站起、离开座位走动,还随意地动别人的东西,找别人讲话,别人不与他讲话时,还大打出手。此时我甭提有多生气,毕竟是第一堂课要是不制止了,那以后的课堂还不知道会怎样呢?于是就把他“请”出教室,但是突然他好像意识到了什么一样,就扑通一声坐回到了位置上,还用无辜的眼神看着我,此时为了不耽误其他学生,我也就只好装作什么也没发生,压住心头的怒火继续上课。课后,我及时从同学、其他老师、其爷爷奶奶那里了解了一些情况后,知道了其实他是因为缺少关爱,想利用一些奇异动作和上课破坏课堂纪律的方式来引起老师和同学们的注意。因为他

 往往受人歧视,遭人嫌弃。这就更需要教师用真情去感化他,后来我给他当上了一个数学小组长,还时常地表扬、鼓励他,督促他学习,还经常地抽出自己的空余时间给他补课,由于该学生就住在学校附近,所以我经常利用饭后之余到他家进行家访,了解相关情况。功夫不负有心人,现在他的学习态度端正多了,虽然上课偶尔还会开小差,但绝大部分时间能认真听讲,发言也较以往积极,而且作业也能及时完成,学习成绩也在稳步提高。看到他的进步,老师们、同学们都很欣慰,对他的看法也在不断改变中。

 没有差的学生,只有不当的教育方式。教师要学会热爱学生,对每一个孩子在充分了解的基础上进行不同的激励方式,做到因材施教。所以对于该学生我经常关心他,经常鼓励、挖掘孩子的优点,用他的优点去消除他自身的弱点,使其感觉到他也是受人重视的,苏联教育家赞可夫曾说过:漂亮的孩子人人都喜欢,而爱难看的孩子才是真正的爱。这就是爱和宽容带来的美妙与和谐啊!教师对学生的爱、理解、宽容、尊重、鼓励,犹如春风化雨,润物无声,能诱发学生的内省,净化学生的心灵,使学生鼓起前进的勇气,扬起理想的风帆,驶向胜利的彼岸。

 学生都是有思想、不断发展的个体,没有谁是一块天生的顽石,在他们的内心深处,都有一块最柔软的地方,只要我们当班主任的工作做到家,我们定能触摸到这块地方,要知道,这儿就是学生心灵的门户,打开它,你就能看到一颗颗鲜活的心。天道酬勤,只要我们努力,一定会成功的。在这几年的实际摸索工作中,我深刻体会到,作

 为一名教师要拥有敏锐的眼光,积极的思考,并能针对时代的新特点,寻求科学有效的教育方法,打开每个学生的心扉,与学生共同进步,在工作中不断探索和实践,真正做到教好书,育好人。

 【篇二】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不易,其间有欢笑,有泪水,但最大的感受,则是充实,这一点可能是没当过班主任的老师无法体会到的。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其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一代新人。因此管理班级,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下面就想谈一谈自己在管理班级上的一个案例。

 A 某一个有才气的男孩,但好动、倔强、自我约束能力差,因此常与同学闹矛盾甚至大打出手,上课经常积极举手但也时常废话连篇,影响周围同学听课,干扰老师上课,真让我头痛。于是,我找他谈话,肯定了他身上的优点并希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我调节,自我改进,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进。看到他不思进取,我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在又一次

 他没有写作业后,我终于失去了耐心,给他爸爸打电话,还有在全班同学的面狠狠批评了他。

 但随后的一段时间里,我发现他上课能安静听课了但脸上没有了往日的神采,也不举手回答问题了,课间也少了他的欢声笑语。似乎在小心翼翼的扮演着老师眼中的好学生,眼神中却流露着明显的消沉和不满。一个虽有缺点但充满自信神采飞扬的男孩不见了,变成了一个消沉的男孩,看着他的变化我不禁问自己这是我希望的听话的学生吗? 于是我转换其他的方法,我让他换个角度去想问题,如果他是老师,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被一个学生顶撞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又让他懂得作为生活老师每天要管理那么多的学生会多辛苦,难免脾气会躁一些,人与人之间是需要相互尊重的,只要我们互相体谅,其实就可以相处的很愉快的,经过将近半个多小时的疏导,他终于认识到了自己的不对,并诚恳地向老师道歉。

 和他一次很长时间谈话改变了他,不尽变得活跃而且变得守纪律了。他检查我们班的眼保健操,之前,他自己散漫,所以,不那么认真管理同学了,但是,这件事以后,努力地改变自己,当好体育委员。在学习方面也是表现的很好。成绩也提高了很多,在月考时英语和数学都打了 100 多分。

 班主任生涯让我学到了很多,正如“教无定法”一样,我认为管理也无定法。情感激励关键是一个“爱”字,即热爱学生。“亲其师才能信其道”,教师热爱学生、对学生寄予希望,学生在心理上就会

 得到满足,从而乐于接受班主任的教育和管理。每个学生都是活生生的有感情有思想的人,只要付出爱心,枯草也会发芽;只要一缕阳光,他们就会灿烂。总之,心灵的桥梁要用情感去架设,用尊重、信任、体贴、关怀去充实。爱,是一种力量,一种品质,是教育成功的秘诀,是班主任必备的修养;以爱为根基的情感激励,是做好班主任工作的关键。

 【篇三】

 背景:

 学生自习课不守纪律的问题曾经一直困扰着我,自从初一我带上这个班起,我就一直追求让我的学生能够做到自律。我曾经也制定了一些班规班法、班级公约,也设立了值日班长制度,想了好多办法,但都好景不长,坚持不下来。实在没办法,年轻的我就狠狠把学生批评一顿,有时似乎也起到了一定作用,纪律确实做的很好,也让我很欣慰。但是,一旦有些同学不自觉,打破了安静的自习氛围,就很难再恢复平静了。

 案例:

 一天,我在自己带的班级看晚自习,教室里很安静。临近中考了,同学们都在认真地看书、复习。突然,我的手机发出了振动,我拿出一看,原来是一位家长打来的电话。于是,我起身离开教室,去外面接听电话(我们教室是平房)。这位家长很关心自己的孩子,不停地问这问那。一转眼,十分钟过去了,那位家长还是说个没完。终于聊

 完了,我准备回教室,刚走到教室门口,却发现学生已在教室里大吵大闹了,我一下怒火就上来了。

 我猛地推开门,怒气冲冲地站在教室门口,喧闹声嘎然而止,所有的人都抬起头来,看了一下又低下了头,好似在等待着什么。当时我怒火上冲,想揪出几个来大骂一顿,但又没盯住是谁吵的比较历害。而此时另一股力量也在不断提醒我,要冷静,要冷静。我铁青着脸,一句话不说,站在门口,看着他们。对这些学生的不自觉我非常恼怒,但是我努力地压制着怒火,控制着自己。因为无数次经验教训告诉我,在最生气的时候把学生痛骂一顿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而一旦说出什么过分的话,冷静下来之后还需要去做工作弥补,其实非常不合算。可是,今晚学生的表现的确非常不好,一定要趁此机会给他们一个大的教训,让他们真正知道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我该怎么办呢?在足足沉默了好几分钟之后,我终于开始说话了:“刚才我只不过去接了我们班一位同学家长的电话,你们就这么吵,我非常生气,也非常难过,不是生你们的气,而是生我自己的气。我要好好反思一下这两年来对你们的教育,为什么竟然如此失败!”我的话音低沉而缓慢,听到这话,同学们的头压得更低了,教室里静的连喘气声都能听到。我沉默了一会,接着又说:“我觉得我是一个不称职的班主任,我没有让你们真正做到一个自律的人,这也许是我能力有限,我恨我自己,我要惩罚一下自己,我决定去操场罚跑十圈,让我清醒清醒。”(我也算是搞体育的,十圈对于我来说不算什么)说完,我就向操场跑去。当我跑了 7 圈时,我看见我的三个班干部来

 了,“韩老师……”他们似乎要说什么,但被我拦住了。我故意笑着说:“我已经跑 7 圈了,还有 3 圈,快完了。”他们见我没停下来,三个人就也跟在我的后面跑了起来。终于跑完了,我气喘吁吁的回到教室。这时我脸上已明显有汗水渗出,站在讲台上,这时的我没急着多说话,而是仔细望着每一位同学。有的也在不断的抬头看我的表情。他们显然是受到震撼了。许多人脸上露出惭愧、不忍的表情。他们犯了错误,却让老师受罚,似乎没自己什么事一样。对一些懂事的孩子来说,这绝对是一种心灵的煎熬。有个别女生想说话,嘴巴动了动,最终欲言又止。

 又沉默了大约五分钟后,我对他们只说了三句话。第一句是:如果你们平时的自习纪律都像现在这样,我将永远以你们为自豪。第二句话是:我希望我教出来的学生都能够严于律已,做一个真正自律的人。第三句话是:还有剩下的两个多月时间,我就看你们的表现。最后问了一句:“以后怎么做?”我的声音很沉,听上去有点虚弱。可是虚弱的话语所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学生们反应神速:“要安静!”。我又笑着说:“那做不到呢?”有的说罚跑 10 圈,有的说30 圈,有的说 50 圈,甚至还有的说跑 100 圈。

 那天以后,不断地有教师夸赞我们班自习课纪律好。在自习课上,如有同学不小心说话声音大了一些,马上就会有人提醒他不要讲话,而被提醒的人也感到好像做错了什么,立马就安静了。我自己也几乎没有再就纪律问题批评过他们。而那个晚上的事情,也让所有学生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

 反思:

 1、适当的沉默更有教育性。我们经常在教育学生时,大多数情况下都是给他们苦口婆心的讲道理,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其实像有些道理学生听的多了,也就听烦了,所以起的作用不是太大。就拿班级纪律来讲,如果每天都对学生说要安静,不要说话,那学生肯定听烦了,也根本听不进去,如果在他们吵闹时,你进去在讲台上或在说话的那个学生面前站上几分钟,那么他肯定也会明白自己做了什么。所以有时适当的沉默有比大堆的道理更有说服力,更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2、适当的自罚会更有说服力。要时刻把握住学生的内心活动,想一想他的心理弱点是什么,你所采取的方法要让他从心理上认识到自己的言行是错误的,让他真正从内心受到教育,从而去改正自己的错误。这个例子即通过班主任的自责以及自罚,让学生在良心上受到谴责,内疚,从而真正认识到自己的错误。

 3、遇到突发事件要冷静,不能盲目、冲动,那样不仅不能取到预期的效果,只会让事情越来越复杂,使师生间的关系恶化。如果能够冷静下来,认真地思考一下,假设自己是那犯错误的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考虑,去解决,那么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当时我进去就劈头盖脸的大骂一顿,或是再给讲一大堆道理,可能还是会像以前一样,会暂时收到一些效果,但不会太长久。

 4、当他们犯错误时,老师可适时的承揽学生的错误,勇敢的把错误挑起来,这样可以缓解他们的压力,使之内心受到一种震撼,让

 他们觉得你值得信任。当老师犯错误时,可以当面向学生道歉,做出检讨或是惩罚,这样表面上老师似乎没面子,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在学生面前做了榜样,也树立了威信。

 【篇四】

 “教育无痕”是一种“润物细无声”式的不露痕迹的教育方式,教师需要这种智慧,班主任尤为需要这种智慧。在平时工作中,我们班主任经常公开教育意图或教育目的,惟恐学生不知道自己的良苦用心,孰不知画蛇添足的说教不只降低了学生浓厚的兴趣及期望值,也会引起学生的反...

篇三:班主任德育教学案例

案例

 第一章

 学前儿童德育教育概述

 第一节

 学前儿童德育教育的必要性及意义 教学案例 分析 中一班的班主任王老师用一周的时间带领全班幼儿观看了小熊维尼的成长系列录像。大家都非常认真地看着小熊维尼在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各种各样有趣的故事,教室里不时发出愉快的笑声。过了一段时间后,王老师发现:每天早晨小朋友们锻炼结束后,需要将外衣、帽子和手套装到袋子里,然后再挂在衣帽柜里,小朋友自己做起来会有些困难,现在班里有几个幼儿两两互相撑着袋放衣服了;还有一次,班里新来了一位小朋友,情绪非常不稳定,只见有的小朋友会边抚摸她边对她说:“别哭了,我跟你玩好吗?” 从幼儿简单的语言与动作中,不难看出他们通过观看小熊维尼的成长系列录像,学会了互相关心、互相帮助。

  分析:由于幼儿的心理特征与成人相比有较大的差异,让幼儿在寓教于乐的环境中,由浅入深、循序渐进的接受道德教育,对培养幼儿的观察能力、想象力、思维能力,对培养幼儿良好的道德品质和生活习惯意义非常重大。中班幼儿无论在模仿力方面还是在观察力方面都已经有了很大的发展。幼儿在观看了小熊维尼的成长系列录像后,在日常生活中养成了一些互助的好习惯,认识到友谊的真谛——朋友间要互相帮助,互相关心。

 第二节

 学前儿童德育教育的基本原则及规律(略)

 第三节

 学前儿童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 教学案例 分析

 大一班的张老师经常参与到幼儿的游戏活动中来,常听到小朋友们经常谈论自己看到的一些新故事、新动画、新电影。张老师开始组织本班的幼儿一起观看《大花和小花》、《团结就是力量》、《三个和尚》等影片。孩子们看得非常认真,还不时发表自己的看法。张老师也经常组织大家发表自己的见解、谈论自己的想法。慢慢的,张老师发现:幼儿在游戏活动中合作意识越来越强,经常会在建筑游戏中互相合作搭建出雄伟的建筑物;开始了解到团结的意义,也明白了“团结就是力量”的道理。

 分析:对学前儿童进行德育教育的方法和途径有很多种,既可以在日常生活中,也可以在专门的德育活动或游戏活动中,通过说服教育、游戏教育、榜样教育、实际锻炼、陶冶性情、品德评价等方法达到道德教育的目的。

 第二章

  学前儿童道德教育的影响因素 第一节

 学前儿童德育教育 过程的基本要素 教学案例 分析 兰兰今年三岁了,因为妈妈上班时间较早,通常她都是第一个到幼儿园,每天一跨进大门,兰兰就开始抱着妈妈不放手,不断地跟妈妈提各种要求。总算勉强答应妈妈去上班了,可当妈妈刚出门,就又象想起什么似的,大喊:“王静……王静……”,如果妈妈走远了,她就会跺着脚地哭喊:“王静,你给我回来!”。老师问她:“你怎么叫妈妈的名字呢?”,她总会说:“我就这样”。

 分析:由于幼儿缺乏分辨是非的能力,往往以自我为中心,不懂得尊敬长辈,更不懂得关心、体谅父母。正是由于家长的过于娇惯以及无原则的迁就孩子,往往会造成孩子缺乏是非观念。而一旦自己的要求得不到满足,幼儿就会大肆“发泄”,更会提一些要求“要挟”父母,此时成人的不断妥协更会造成一个恶性循环。

 第二节

 家庭、社会对学前儿童德育教育的影响 教学案例 分析

  小班的张老师最近发现班级的幼儿都不爱与琳琳玩儿了。有一天,琳琳妈妈找到张老师,说琳琳说什么也不上幼儿园,请张老师帮她想想办法。张老师找来几个小朋友一问,大家都说:“琳琳爱骂人。” 张老师想了一下刚才在与琳琳妈妈说话时,琳琳妈妈说话的语调、用词,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分析:父母是孩子的第一任教师,人们常常会在孩子身上看到父母的影子。父母的言谈举止,都会在孩子的心灵深处,留下深深的烙印。作为家长,在教育孩子的时候,不应只停留在口头的说教上,更重要的是要以身作则,起到榜样、示范的作用。父母在孩子的眼里是:高大的、了不起的、说话算话的人;是值得信赖,值得尊敬和值得模仿的人。总之,家庭环境能潜移默化的使孩子受到熏陶、感染,影响着孩子的思想品质。

 第三节

 幼儿园对学前儿童德育教育的影响(略)

 第三章

 学前儿童爱国主义及友爱精神培养 第一节

  学前儿童爱国主义教育 教学案例 分析 中一班今天上课的主题是《我的少数民族朋友》。李老师给幼儿们展示了我国 56 个少数民族的图片,然后拿出幼儿喜欢的几个少数民族,比如汉族、蒙古族、维吾尔族、回族等,给幼儿进行讲解,帮助大家共同认识这几个少数民族的最基本情况,比如他们的风俗习惯、饮食文化、居住环境等等。接下来分别进行区域活动,进一步加强对少数民族的认识。在班级的音乐角贴出相关的民族服饰、乐器及舞蹈图片,供幼儿们欣赏; 帮助幼儿回忆家长带他们旅游时吃到的民族小吃……总之,在课堂中可以融合丰富的爱国主义教育素材。

 分析:中华民族是富有爱国主义光荣传统的伟大民族。但热爱国家、热爱人民是一个在思想上逐步深化的过程。一个人,只有深刻地了解自己祖国的过去、现状以及未来,才能够逐渐地树立报国之志并投入到社会实践中。让幼儿从小萌发爱家乡、爱祖国的意识和情感,是奠定幼儿树立崇高理想的基础。在幼儿成长过程中,成人通过点点滴滴的爱国教育,会陶冶幼儿的身心,丰富幼儿对祖国、对民族、对家乡的认识,因为只有“知之深”,才可能“爱之切”。

 第二节

  帮助幼儿建立游戏集体(略)

 第三节

  在游戏中培养幼儿的友爱精神 教学案例 分析

 新学期开学了,中一班的老师看到新入园的小朋友上学哭闹的场景,决定在班级开展以“团结、合作、分享,让小班幼儿尽快适应幼儿园生活”为教育重点的“大带小”活动。首先,帮助本班幼儿回忆自己刚入园时的情景,让大家产生情感上的共鸣,然后启发幼儿讨论怎样去照顾弟弟妹妹?比如,当弟弟妹妹入园哭闹时,大家该怎样做?应该怎样帮他们擦眼泪和鼻涕?可以带他们做些什么事儿等等。通过讨论活动,孩子们掌握了一些方法。

 然后,老师带领中一班的幼儿每人认领了一个小班幼儿作为活动对象。事后老师发现,孩子们都非常努力地用各自不同的方式表达着自己对小班弟弟、妹妹的关爱、安抚。

 分析:幼儿时期是人的思想、性格形成的关键时期,也是早期教育和塑造良好品德行为的重要时期。当今的社会背景下,幼儿大多以我为中心,对事有特别强烈的占有欲和好奇心,教师必须有目的、有计划地组织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不断为幼儿创设各种各样良好的交往环境,为幼儿团结友爱品质的形成创造条件。

 第四章

 学前儿童创造性、目的性及组织能力的培养

 第一节

  培养幼儿的主动创造性精神 教学案例 分析 张老师正在上美术课。课前张老师做了充分的准备。为了发挥幼儿的想象力,张老师决定采取添画的方法,拿出准备好的画板让大家自由想象,看在原图的基础上大家能添出什么图形,结果幼儿们添出的图形有:太阳、地球仪、熊猫、西瓜等等;在组织拼画时,同样的教具,同学们拼出了正方形、半圆形、小房子等等图形。小朋友们自豪地拿着自己的作品。张老师进行评价时,不是片面地看画得像不像,制作得精美不精美,而是突出强调了作品的创造性意识,充分肯定了幼儿们的自由创造,鼓励幼儿用与众不同的方式来表现自我感受。

 分析:创造性思维是指有创见的思维,也就是通过思维既揭示出客观事物的本质和内在联系,更能够指引人们获得新知识或未知问题的新解释,产生前所未有的思维成果。在幼儿教育中加强创造性能力教育是教育改革的主旋律。幼儿创造力有其独特的本质特征。对于一个人的成长发展来讲,幼儿期是其智力发展最迅速的时期,不仅精力充沛、好奇心强、求知欲旺盛,而且富于幻想,所以是培养创造性思维的良好时机。作为教育者应该抓住这一最佳教育机会,结合幼儿思维特点,采取适当的方法,加强幼儿创造性能力的培养。

 第二节

  培养幼儿坚定的目的性(略)

 第三节

  培养幼儿的组织能力 教学案例 分析 李老师决定在班级开展一次“开超市”的游戏活动。要求幼儿准备些各种各样的小东西,也可以是孩子们自己积攒下来的小东西,作为商品,然后用大纸箱当作商店的柜台,用小盒子当作钱柜,用纸片作为钱,经过一段时间的准备,商店就开办起来了。商店开业了,幼儿们有扮成超市经理的,有扮成服务员的、有扮成收银员的,还有扮成顾客的。顾客们经常问:“商店”里有什么货?怎么卖呀?”幼儿 “老板”感到他们的商店开的很成功。

 分析:所谓组织能力,应该是指为保障共同目标的实现,组织和团结全体成员进行共同努力的本领。在幼儿阶段,成人有意识地开展以幼儿独立性为基础的游戏活动,是培养幼儿组织能力、积极主动精神和坚定目的性的最有效的途径。大多数幼儿都喜欢做一些大人们做的活动,玩开超市游戏可以满足幼儿的这种好奇心。幼儿通过在制订游戏活动目标、听取同伴们好的建议、根据同伴的兴趣和特点分配游戏角色、与同伴们一起制作游戏活动中缺少的

 东西、维护游戏活动的秩序、与同伴们一起解决有争议的问题等等活动中,锻炼了自己的组织能力。

  第五章

  学前儿童积极劳动及学习态度的培养 第一节

 培养学前儿童对劳动的兴趣 教学案例 分析 小班的老师发现,涛涛下午活动时裤子湿了,一摸才知道是尿裤子了。一问才知道,原来他自己不会脱裤子,有了小便就站在地上尿了起来。老师问:在家里有小便的时候怎么办呢?涛涛说在家里都是他一喊,爸爸妈妈就会帮他脱去裤子,把他抱到便盆上,现在爸爸妈妈不在身边遇到困难就束手无策了。

 分析:劳动是人类最基本的活动。但劳动并不是与生俱来的,而是需要进行培养的。幼儿年龄小,经验少,又多是独生子女,家长往往在孩子身上倾注了全部的爱,使其逐渐养成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习惯,他们几乎不懂得什么是劳动,只知道别人为我。这就需要家长和教师对幼儿要注意适度帮助,不能一切都要包办代替,过度的溺爱既不利于培养幼儿的劳动意识,更易使幼儿滋生依赖心理,缺乏爱劳动的思想。

 第二节 培养年龄较大儿童积极的劳动态度 教学案例 分析 花花家长每天都很早就把孩子送到幼儿园。因为孩子较少,没有事做的时候花花就跟在老师的后面,帮老师拿这拿那,有时还会帮倒忙。一次,花花要帮老师拖地,结果弄得教室满地都是水,老师做了很多后续工作才没有影响到小朋友们的活动,花花很不好意思,但老师总是安慰她,还常常把责任拦在自己的头上。

 分析:幼儿总是兴致勃勃地跟在大人的身边做这做那,这是幼儿最初的劳动行为表现,具有无意识性和游戏化性。当然,这也正是养成幼儿劳动习惯,培养幼儿劳动能力的最佳时机。作为教师,应该学会保护和尊重孩子这种萌芽状态的劳动本能,而不能因为幼儿劳动时不合规范的劳动方式或适得其反的结果,而否定幼儿的劳动,因为这无疑将会使幼儿最初的积极劳动态度遭到扼杀,以后会变得对做事情漠不关心。家长及教师要学会“在乎”幼儿的每一个劳动行为,并不断地用语言和神态去认可他们,进一步激发幼儿的“劳动”热情,让幼儿在积极的情绪中摸索和学习“劳动”的方法,从而形成“劳动”的意识,培养“劳动”的习惯。

 第三节

 培养学前儿童学习的兴趣和积极的上学态度 (略)

 第六章

 学前儿童人道感培养及道德教育评价 第一节

  培养幼儿的人道感 教学案例 分析 最近小一班新来了一位小朋友叫欣欣。王老师发现欣欣吃饭很慢,她经常是嘴里含着饭菜就是不肯咽下去,有的时候小朋友们都吃完了,欣欣却刚吃了两口。一

 次,欣欣妈妈来接孩子,王老师就和欣欣妈妈了解欣欣在家里吃饭的情况。原来,欣欣在家里吃饭也是非常慢,一顿饭会磨蹭很长时间,爸爸经常在吃饭的问题上训斥欣欣,妈妈为了让欣欣吃的多一些就经常喂她吃饭。经过一番商量,王老师和欣欣妈妈达成一个协议,那就是让欣欣的家长做到:在家里要求孩子也像在幼儿园一样学会自己用餐,千万不要在吃饭的时候训斥她,并采取奖励小贴画、小动物头饰等方法来激励孩子尽快用餐。过了一段时间后,王老师发现欣欣也能与小朋友们一样速度进餐了。

 分析:作为幼儿教师应该及时将幼儿在园里的表现反馈给家长,以便求得家长的配合。针对幼儿的一些不好的习惯,应该与家长共同寻找解决的方法。比如用餐时,可以给幼儿播放一些好听的轻音乐,使其保持愉快的心情,切忌在餐前或用餐过程中批评孩子,造成紧张用餐气氛;也可尝试着让用餐慢的幼儿报菜单,做一名饭菜的品尝员,让幼儿介绍饭菜的名称和味道,来激发幼儿的食欲,从而加快用餐速度。

 第二节学前儿童德育教育的评价 教学案例 分析

  最近,中二班幼儿的家长们越来越主动、自愿地走进中二班教室了。原来是中二班的班主任刘老师在班级设置了专门的一版墙面,取名为“家园共育”栏。在“家园共育”栏上,展示着幼儿家长们平时非常关注的内容、家长们的育儿感想以及一些成功人士的育儿经验等等。而且,刘老师还经常利用各种途径和家长进行沟通、交流,比如请家长义工、助教走进幼儿园与教师共同实施活动内容,每学期定期召开家长会等,使得幼儿家长越来越配合刘教师的工作。一年下来,中二班幼儿的家长们都非常认可自己孩子取得的成绩。

 分析:每个幼儿都是一个独立的个体,他们在发展水平上存在着差异性。教师要做到充分了解幼儿,照顾到幼儿的差异性,实现幼儿的个性化发展,必须密切与幼儿的家长取得联系。幼儿的教育是一项系统工程,不是单独一个机构所能独立完成的,幼儿的家长最熟知幼儿的特点,幼儿教师与家长的及时沟通能帮助增强对幼儿的了解。随着幼儿教育改革的推进,以及家长素质的不断提高和对幼儿教育关注程度的提升,使幼儿教师越来越看到家庭及家长在幼儿教育中的重要地位。家长应成为幼儿园工作的合作者。

篇四:班主任德育教学案例

优秀德育教育案例精选范文两篇

 以下是职场范文网的给大家整理的关亍全国优秀德育案例范文,希望能帮助到大家!

 德育案例一

 记得刜一刚刚入学时,我班有丧男生小李,性格比较暴躁,态度粗鲁,稍有丌合他意,他就出口骂人,动手打人,在班级里纨律自由涣散,是一丧典型的“自我主丿”,每做一件事,他认为对的,他就去做,全然丌顾老师和同学的想法和感受。记得一次社会课上,我提了几丧问题叫同学回答,他也把手丼在那里,嘴上喊者“我会,我来回答,我来回答。”但我没有理他,他就坐在下面大吵大闹,嘴上说我会回答的问题,为什举丌叫我回答,影响了其他同学听讲。类似他这类学生班级里还有一小部分学生,如果这种势头丌压住的话,这对整丧班级极丌利。课下,我找到他同他交流,对他说“你是一丧聪明的学生,记得你第一次参加学校数学竞赛就获得三等奖,同学们看到你获奖,老师和同学们都为你感到高兴。而丏你上课发言都很积极……..”聊到这里我发现他的脸上露出昡天般的微笑。这丧时候我看准时机话题突然一转,“但是你有没有好好想过,班级里为什举很多同学对你非常反感,你知道同学们讨厌你什举吗?”他低下头轻声地说“可能是平时行为习惯和说脏话以及动手打人。”“你有没有况静思考过,你为什举会这样吗?”“他摇了摇头”。然后,我跟他一一分析原因,开始时他还只是低着头,有时点点头,后来抬起头对我说“老师,我也知道同学们讨厌我,我也想改掉这些坏习惯,

 可丌知道为什举就做丌到?”针对这一现象,我和他着手制定近期目标,幵让同学和班干部对他迚行监督他的行为习惯和平时言行。大约过了一丧星期左右,当我再次找他谈话时,他对我说“老师,你放心,今后我会改正缺点,不同学们和睦相处的。”听了他的话我感到非常高兴趁机对他有提出一些高要求,幵让他自己制定一丧学习上和行为习惯上计刉。从那以后,他做事情比以前好多了,有时候班级里的事情能主动找我反映,在学习上有时也能帮助同学,不同学的关系 和睦多了。嘴上脏话,动手打人习惯明显减少。一丧半学期过去了,他现在的学习成绩在明显迚步,他的行为习惯有时在班级里排名前三名。

 案例分析不反思象小李这类学生一丧班级里肯定丌止一丧,作为一名班主任,如果丌能很好处理好这类事情,那举这类学生在班级里可能会越来越多,这样下去的话势必会影响到整丧班级的学习氛围和班级纨律。班级纨律是集体行动的保证,是必丌可缺的因素乀一,更重要的是培养一丧学生遵守纨律的习惯和自我约束,对亍形成正确的健康的德育心理是非常重要的。其实每丧学生都有“可塑性”,只要找到突破口,能因材施教,就会收到良好的效果。就象我班小李如果直接在课埻上对他批评,他丌但丌会接受而丏还会更吵闹,这样的话势必会影响到班级里其他同学。为了能改变小李学习态度和行为习惯,我召开班干部会讫商讨怎样去解决这类问题?同时我也找一些不他关系比较好的同学了解情冴,尽可能发现他身上的闪光点。

 作为一名班主任,丌能选择适合教育的学生,应选择适合学生的教育。通过象小李这位学生成功转变过程,我觉的这三种方法比较有效

  方法一抓住机会多表扬。当我们批评学生的一丧缺点时丌妨先表扬他的三丧优点,这样使学生在情感上比较容易接受批评,我们所要教育学生效果就能达到。前苏联著名的教育家马卡连科曾经有这样一句话“用放大镜看学生优点,用缩小镜看学生的缺点。”

 方法二开展学生互帮互助互比活动。每丧班级里肯定会存在一些丌良行为的学生,关键是如何使这些丌良行为学生转变过来,这对亍班级的稳定是非常重要。在班级里让学生找一丧学习上和行为习惯差丌多的同学迚行比赛,每隔一丧星期迚行评比,每周评选出行为习惯和学习上迚步最明显前三名,对这些学生迚行奖劫,同时也在班级里开展“一帮一”活动和“多帮一”活动。

 方法三积极不家长沟通,取得支持和配合。教师不家长建立共识不沟通默契后,丌管对亍教学活动、戒教育责任的分担等方面,都能得到更有效率的配合不帮助。平时多不家长多交流探讨一些学生学习和行为习惯,可以从家长丨了解学生优缺点,为自己以后不学生在交流时对学生多一份了解同时也能更好了解学生思想动态。为了更多了解学生星期六和星期天在家学习情冴,我给学生制定一份星期六和星期天在家学习情冴表,幵要求家长签字和写建讫。

 通过这份学习调查表,我不家长在纸上迚行了交流同时也了解了学生丌在校学习这段时间学习动向,以便更全面了解学生。

 作为班主任要用辨证的发展的眼光看问题,丌戴有色眼镜看学生,相信“岁岁年年花相似,日日天天人丌同”,破除心丨固有的看法,每天要用新的眼光看问题。要学会用辨证的思想考虑问题,深入学生心理,研究学生心理,及时全面地了解学生情冴。以便及时发现问题,及时解决。类似小李的学生还很多,他们也正面临着健康成长的沟沟坎坎,需要我们鼎立相助。我们要以一颗爱学生的心态投入到学生丨去,用博大无私的爱去感染学生,而爱是一切事物的润滑剂。在今后的教育生涯丨,我们丌但要教好书,而丏也要育好人。

 小学德育工作创新案例二

 随着经济发展和时代迚步,离婚的家庭也不日俱增。单亲孩子的增多,给学校和班级管理带来了前所未有的挑戓。家庭是孩子第一课埻,家庭环境对孩子的健康成长起着耳孺目染、潜移默化的作用。人们常说“近朱者赤、近墨者黑,有什举样的家庭环境,就会陶冶出什举样的孩子。”诚然,家庭环境对孩子的教育成长影响何等重要。

 单亲家庭的孩子往往因缺少父爱戒母爱而导致心理失衡。他们常常感到孤独、忧虑、失望,往往情绪低落,性情浮躁,性格孤僻。这种心态如丌及时纠正,丽而丽乀,就会使孩子性格扭曲,心理变态,严重影响其情感、意志和品德的发展。

 一、基本情冴

 李明,11 岁,是五年的学生,单亲家庭,是全校出名的老大难。

 二、学生的问题行为

 上课丌与心听讲,常做小动作,注意力丌集丨;课埻作业、家庭作业拖拉,经常丌能按时完成,丏作业质量差,错误较多;成绩差,各门功课测试都丌及格。

 三、原因分析

 通过家访,我了解到李明的父母在他六岁的时候就离婚了,他和父亲一起过,父亲是丧简单粗暴的人。在孩子一年级的时候父亲犯罪被判入狱一年,刈期服满后,他到炼铁厂成为一名临时工人。工作乀余经常到邻居家打麻将,对孩子的关爱极少,孩子一旦犯错非打即骂,每次都会把孩子打到头破血流才会停手。由亍父亲的文化水平较低,对孩子的学习丌管丌问,造成孩子对学习並失兴趣和信心。

 四、辅导策略

 1、激劫教育,唤起信心

 接触丨我发现李明也是有迚步要求的,也希望别人认为自己是一名好学生,他的淘气只是想引起老师的注意。因此我在课余时间经常有意无意的找他闲谈,上课时从丌公开点名批评他,发现他有所迚步及时表扬,在上课时经常用眼神来

 鼓劫他,还经常对同学说“看,李明今天坐得真端正,听课非常认真!”“李明同学的字写得真漂亮。”“李明同学……”渐渐的,李明开始喜欢和我接近了。一次,我迚行课埻巡视时,他主动冲我笑了。通过努力,李明成为了班级的纨律委员,幵把班级的纨律管理得井井有条,由全校纨律最差的班级一路直升到全校纨律最好的班级乀一。

 家校沟通,促迚自信。

 李明自信心缺失,很大一部分原因在亍家庭的教育环境不方式。因此,我经常不家长联系,详细地分析了李明在校的表现及其各种原因,共同商量解决孩子丌良心理状冴的办法,让其父亲认识到家庭教育的重要性和责任感,使这丧丌完整的家庭也承担起教育孩子的重任。还联系到他的母亲,说服她多用一些时间回来看看儿子,多关心他,尽到一丧母亲的责任,丌要让家庭关系而毁了孩子。经过多次推心置腹的交谈,终亍使他们接受了我的建讫。由亍家庭不学校的共同努力,孩子的心理发生了微妙的变化,开始喜欢学习,成绩也有了大幅度的提高。李明也从丨得到了满足,增强了自信。

 尊重孩子,保护孩子的自尊心。

 因为家庭里少了和睦温暖,多了讪斥和打骂,戒是失去了母爱,多了孤独,令李明的心灵常觉得自己丌如别人,甚至敏感对待周围的人和事,丌愿不别人交往,以故意捣乱来排解心丨压力以寻求一种心理平衡。面对他的这种状冴,我的

 教育以保护孩子的脆弱易伤的自尊心为出发点。

 有针对性的召开主题班会,激发起孩子对生活的热爱。

 为了使李明学会自强,我组织了一次次主题班会,如,《面对困难和挫折,我……》、《我要坒强》、《我们有丧大家庭》……。在主题会丨,孩子们热情洋溢地发表了自己的看法,有的说,面对困难和挫折,我要像张海迪姐姐那样发奋学习、努力迚取,做一丧有用亍社会的人;有的说,在遇到困难和挫折的时候,我要勇亍面对现实,丌屈丌挠地戓胜它们,做一丧勇敢的人;有的说,我们的班级就是我们的大家庭,我们是兄弟姐妹……。通过有教育意丿的活动,引导李明焕发起对美好生活的热情,增强其兊服困难的信心和勇气。学生需要爱,教育呼唤爱。爱像一团火,能点燃孩子心头的希望乀苗;爱像一把钥匙,能打开孩子心头的智慧乀门;爱是洒满孩子心灵的阳光,能驱散每一片阴坦,照亮每一丧角落,融化每一坑寒冰。愿每一位教师、家长丌光有爱,而丏善亍爱!

篇五:班主任德育教学案例

心灵,触摸心灵,感化心灵 心灵教育,是教育成功的秘诀。

 作为一名高中班主任,我深刻的体会到了,何为理解,何为换位思考。理解并不仅仅局限于嘴上说,而是真正的走到学生的心里去,去感知它们的内心世界,进而触摸他们内心世界真实的想法,这样我们才能有针对性的对其教育与指导,也只有这样,才能使我们在处理问题时可以站在学生的对立面上,学生的问题不是一味的说教就能解决的,我们要使其心灵的触动,最终感化其心灵,让学生们主动的接受我们的指导。

 班主任工作在于细微之处成大事。细,是说我们的工作涉及到班级内部的方方面面,例如学生的一举一动,学生的衣着打扮,以及学生的话语等等。大,就在于我们的这些工作都将会影响孩子们的一生。

 我们班有几个让老师头疼的学生,也就是老师们闲谈中的“刺头儿”,有一次在上我的课上时,我特意的将其叫起来回答几个简单的问题,没想到后面一连串的事情发生了:“洪亮,起来回答几个问题。”“我不会。”“我还没问问题呢,你怎么知到自己就不会了呢?”“我所有问题都不会。”“你在这学习了吗?”“我不是来学习的……”。这一场对话下来我就知道在课上不能再和他对着干了,这样会影响整个班级的教学。我让其坐下,并下了课到我办公室来找我。紧接着就开始继续讲课。

 课下果然不出所料,谁来找你啊,课上我都可以那样和你对着干,课下懒得找你,这是后来我在洪亮的口中得知他当时的想法。课下我还是把他叫到了我的办公室,耐心的和他说话,我问道:“你认为上课老师教你回答问题是故意刁难你吗?”洪亮回答道:“是的。”“那你为什么要来学习?”“我没有想来,是家里的人非让我来的……”“那,你现在的想法是什么?”“支支吾吾,没想法……”听到这句话,我就知道,这孩子还有救。我说你先回去上课去吧。

 还没有等到,我具体的针对他的措施出现,问题接踵而来,政治老师也向我反应洪亮太“刺儿头”不听老师管,上课老师们都爱答不理的,接着地理老师气冲冲的来我这,说:“洪亮,是来学习的吗?不是赶紧叫家长把他弄回去……”,我紧接着问:“是怎么回事啊?”地理老师说::“我留的作业他没有完成,说他两句,又显的不耐烦的样子,于是就让他到教室的后面站着去,结果,他在教室后面一坐,跟个大爷似的。我于是就让他到外面去,他把门一甩就走了……”我听到此,大概就知道,洪亮是什么脾气了,为什么会对学习有这么大的抵触心理。听完老师们的抱怨,我并没有急冲冲的去找洪亮去问个究竟,而是给洪亮的妈妈打了个电话,我需证实一下孩子到底是什么脾气?他来二中学习是不是情愿的?来二中的目的是什么?其实我一打电话,家里就知道大概出了什么事。孩子来二中确实不是很情愿,但在来二中之前,家长肯定对他也做通了思想工作,这孩子在家里惯坏了,任何事情都得顺着他的意思走,谁不顺着他就和谁对着干,再就是他个人行为习惯比较懒散,可谓是浑身都是毛病。

 在听了家长对自己孩子的描述后,给我的第一个念头,这种学生尽早走,走的越早越好,但家长一直在请求给孩子一次机会,毕竟他还小,这些坏毛病他都能改。于是我让家长们来学校看一下自己的孩子在学校学习的状态,可能只凭嘴上说学生家长也是半信半疑,总认为自己的孩子不会做的那么差劲。我让家长们来到学校,当面了解了一下,就带着他们在没有通知学生的情况下,让家长在教室时外面观察自己的孩子是如何上课的,在上课的过程中都干了点什么,家长在

 看待孩子在学校并没有向他们想象的那样。这样家长们就愿意配合我们干好工作。

 其实孩子们心里所想的并不是我们所认为的,通过家长与我还有孩子的共同努力,洪亮正在慢慢地改正自己的坏毛病,也愿意和老师们主动沟通了,在这次的周测中,居然考了让所有任课老师都意想不到的成绩,从一个不被评价的学生,一跃成为班里的四十一名。

 通过这件事也让我真正的明白,只有感知到学生内心的真实想法,才能真正的感化学生的心里,使其在自己的人生道路上走的更远。

篇六:班主任德育教学案例

教育案例 上施下效 长善救失

  13 会计三班德育教育案例

  《礼记 学记》 中说, 教育的本质是上所施, 下所效, 长善而救失。

 今年 6 月初的时候, 有幸参加了传统文化培训, 培训的倪敏达老师提到了 一个小案例, 引起了 我的深思,他说, 他以前在小学教书, 发现小学的学生, 从小学一年级到六年级, 随着年级的上升,不是越教越长进, 而是越长大德行越差, 越来越难教。

 对此, 我深有体会, 在来物校之前, 我在一所小学教书, 也发现了同样的情况, 小学低年级的学生, 很听话, 很单纯, 像张白纸一样, 老师上课学生都听得很认真。

 而高年级的学生, 老师上课非常吃力, 很多同学上课不认真听课, 经常违纪。

 这不能不让我们深思, 应该如何去教育学生。

 一、 案例讲述

  学生小 A, 刚开学军训时, 因为活跃, 在选班干时, 大家都选他做班干, 过了段时间,大家发现了 小 A 身上有很多坏习惯, 人是很活跃, 但是都活跃在了不对的方面, 说话做事没有正能量。

 不懂团结同学, 搞拉帮结派。

 孤立看不顺眼的同学。

 喜欢夸夸其谈, 出风头, 说怪话, 经常不自觉的说脏话。

 二、 原因剖析

  通过本人的调查, 同学们的反馈以及与他本人的谈话了 解到, 小 A 在来校之前去读了一年的高中, 也是因为表现不好被开除, 在班里的男生中, 他搞拉帮结派, 孤立一些不和他搞拉帮结派的同学, 也就是他看不顺眼的同学。

 开学时就在男生中宣传自己以前打架和玩游戏、 抽烟的有多么厉害的“传奇” 故事, 以博取同学们的“羡慕” 和仰视。

 所以在他周围团结了几个死党。

 他本人比较自以为是, 很难自己认识到自己的问题。

 三、 解决措施

  1、 正班风, 扬正气, 传播正能力。

 在班级里面树立积极向上的班风, 让同学们友好和谐的相处, 努力认真的学习

 为人做事讲正气, 真诚待人。

 坚决不能做损人利已的事, 弘扬正气, 让同学们以积极进取的生活和学习心态, 传播积极向上的正能量。

 2、 与他谈话交流, 让他知道善恶的标准。

 与他进行深入的交流和沟通, 了解他的想法, 告诉他哪些行为是对的, 哪些行为是错的, 告诫他做事三思而行, 做事前多想, 什么事情可以做, 什么事情不可以做, 假如做的话会有什么样的后果, 最好都一一想清楚, 弄清楚善恶的标准。

 希望他以班干的身份自觉约束自己。

 3、 奖惩分明

 根据已经制定的班规, 列出奖惩措施, 让他明白做了违纪的事情要受到相应的处罚。

 做了 有利于班级的事情就会受表奖励。

 让同学们感受到班级的正能量。

 4、 让同学们懂荣辱, 知对错。

 每天早上都让同学们读《弟子规》 , 让同学们都明白“身有伤, 贻亲忧, 德有伤, 贻亲羞” 的道理, 并让同学们懂得是非对错, 公正曲直自在人心, 每个同学心里都有一杆称,所以一个人在班里的表现好坏, 大家心里都会明白。

 5、 分化“死党”

 分化掉那些“团结” 在他身边的死党, 摆事实, 讲道理, 让他们知道违纪的行为不值得学习, 更不值得仰望崇拜。

 用事实向他们证明, 违纪的行为是不受欢迎的, 是要受到处罚的。

 同时通过调换座位等方法, 从物理空间上隔离他们。

 采取了这些措施之后, 小 A 同学开始慢慢的收敛自己的行为, 任何不良行为都不是一下子能改掉的, 根据他的不良行为, 奖惩分明, 并且严格执行, 在执行的过程中, 撤去了他的班干职务, 也开过记过处分。

 这些处罚虽然一下子改不了所有的问题, 但却也让他明白了 对错, 能一直在压制着他的不良行为, 不让他有表现不良习惯的土壤。

 在与同学相处上, 生活上, 学习上也有所转变。

 受到他不良影的影响的同学也越来越少。

 四、 案例反思

  1、 不良的朋友和环境, 是影响学生的最大因素。

 小 A 同学的这些不良行为习惯, 从同学们的反馈和他本人的述说中, 可以了 解到, 也就像他本人说的一样:

 我身边的朋友都是像我这样的, 我们都不觉得有错啊。

 所以一个好的环境, 对学生来说, 极其重要, 小 A 就是因为长期处于不良环境, 长期和不良的朋友在一起, 导致了 他养成了 不少坏习惯和坏思想。

 不能正常的和同学友好交往, 不能很好的遵守学校的纪律。

 虽然和他家长沟通了解, 家长一直迫切希望他能变好, 但是, 不是所有的学生都是莲花, 能出淤泥而不染。

 同样的, 只有塑造了 一个良好的, 积极向上的, 充满正气和正能量的环境, 才能让同学们越来越阳光, 才能友好和谐的学习和生活。

 孟母三迁的故事充分说明了这个道理。

 2、 知道对错, 具有正确的荣辱观, 明确善恶的标准, 有好的德行, 是学生养成良好行为习惯的前提。

 如果一个学生连最根本的对错都不懂, 做事情只凭本能的冲动, 说再多的道理对他来说也是没有用的。

 因为他根本就不会明白, 只会认为你在为难他。

 所以, 我们老师要在班里树立良好的德行, 以身作则, 对自己严格要求, 对学生也同样的严格要求, 对于一些有很多坏习惯的学生, 他们暂时不能树立好的德行, 不明事理, 就只能用规章制度和惩罚手段去强制约束他了, 当然, 遇到这样的情况, 有时总会觉得力所不能及, 心里总觉得有所遗憾, 觉得应该有更好的办法去解决才对。

 对于学生的教育, 老师应该不断的学习, 不断的力行。

 教师, 是一份任重而道远的工作。

 用孔子的话说就是:

 仁以为己任, 不亦重乎; 死

 而后已, 不亦远乎。

 教师只有具有良好的德行, 并且能力行, 才能上施下效, 长善求失。

  2z(u!oVjQd K8F2z) u ! oWjQdL8F2A) u!pWjQeL8F3A ) u$pWjReL8G3 A) v$pWkReL9G3A-v$pXkReM9 G3B-v $qXkRfM 9G4B-v%qXkSfM9H4B-w%qXlS fMaH4 B+w%qYl SfNaH4C+w%r Y lSgNaH5C+w&r YlTgN aI5C+x& rYmTgNbI5C0x &rZmTgObI5D0 x&sZm ThObI6D 0x*sZmUhObJ6D0y*sZnUhOcJ 6D1y*s#nUhOc J6D1y*s#nUhPcJ6E1y*t#nUi PcJ7E1y(t#nV iPcK7E1z(t#oViPdK7E2z(t! oViQdK 7F2z(u ! oVjQdK8F2z) u!oWjQdL8F2A ) u!pWjQeL8F3 A) u$pWjReL8G3A) v$pWkReL9 G3A-v $pXkReM 9G3B-v$qXkRfM9G4B-v%qXkS fM9H4 B-w%qXl SfMaH4B+w%qYlSfNaH4C+w%r YlSgNa H5C+w& rYlTgNaI5C+ x &rYmTgNbI5C0 x&rZm TgObI5D 0x&sZm ThObI5D0x&sZmThOb I6D0x*sZmUhO bJ6D0y*sZnUhOcJ6D1y*s#nU hPcJ6E 1y*t#n UiPcJ7E1y(t#nViPcK7E1z(t #oViPd K7E2z( t!oViQdK7F2z(u!oVjQdK8F2 z) u!oW jQdL8F 2A) u! pWjQeL8F3A) u$pWjReL 8G3A) v$pWkRe L9G3A-v$pXkReM9G3B-v$qXk RfM9G4 B-v%qX kSfM9H4B-w%qXlSfMaH4B+w% qYlSfNa H4C+w %rYlSgNaH5C+ w &rYlTgNaI5C +w&rYlTgNaI5 C+x&rYmTgNbI 5C0x&rZmTgOb I5D0x&sZmThO bI6D0x*sZmUh O bJ6D0y*sZnU hOcJ6D1y*s#n UhPcJ6E1y*t# n UiPcJ7E1y(t #nViPcK 7E1z( t#oViPdK7E2z ( t!oViQdK7F2 z(u! oVjQdK8F 2z) u!oWjQdL8 F2A) u!pWjQeL 8F3A) u$pWjRe L8G3A) v$pWkReL9G3A-v$pXk ReM9G3B-v$qXkRfM9G4B-v% q XkSfM9H4B-w %qXlSfMa H4B+ w%qXlSfMaH4B +w %qYlSfNaH4 C+w%rYlSgNaH 5C+w&rYlTgNa I5C+x&rYmTgN bI5C0x&rZmTg ObI5D0x&sZmT hO bI6D0x*sZm UhObJ6D0y*sZ nUhOcJ6D1y*s # nUhPcJ6E1y* t#nUiPcJ7E1y (t#nViPcK7E1 z(t#oViPdK7E 2z(t! oV iQdK7 F2z(u!oVjQdK 8F2z) u!oWjQd L8F2A) u!pWjQ eL8F3A) u$pWj ReL8G3A) v$pW kReL9G3A -v$p XkReM9G3B-v$ q XkReM9G3B-v $qXkRfM9G4B- v%qXkSfM9H4B - w%qXlSfMaH4 B+w%qYlSfNaH 4C+w%rYlSgNa H 5C+w&rYlTgN aI5C+x& rYmTg NbI5C0x&rZmT g ObI5D0x&sZm ThObI6D 0x*sZ mUhObJ6D0y*s ZnUhOcJ6D1y* s#nUhPcJ6E1y *t#nUiPcJ7E1 y (t#nV iPcK7E1z(t#oViPdK 7E2z(t!oViQd K7F2z(u! oVjQ dK8F2z) u!oWj QdL8F2A) u!pW jQ eL8F3A) u$p WjReL8F3A ) u$ pWjReL8G3A) v $pWkReL9G3A- v$pXkReM9G3B -v$qXkRfM9G4 B- v%qXkSfM9H 4B-w%qXlSfMaH 4B+w%qY lSfNaH4C+w%rYlSgNaH5C+w& rYlTgNaI5C+x &rYmTgNbI5C0x&rZmTgObI5D 0x&sZ mThObI6 D0x*sZmUhObJ6D0y*sZnUhOc J6D1y* s#nUhP cJ6E1y*t#nUiPcJ7E1y(t#nV iPcK7E1z(t#o ViPdK7E2z(t! oViQdK7F2z(u !oVjQd K8F2z( u!oVjQdK8F2z) u!oWjQdL8F2 A) u! pW jQeL8F 3A) u$pWjReL8G3A) v$pWkReL 9G3A- v$pXkRe M9G3B-v$qXkRfM9G4B-v%qXk SfM9H 4B-w%qX lSfMaH4B+w%qYlSfNaH4C+w% rYlSgN aH5C+w &rYlTgNaI5C+x&rYmTgNbI5C 0x&rZ mTgObI5 D0x&sZmThObI 6D0x*sZmUhOb J6D0y *sZnUhO cJ6D1y*s#nU h PcJ6E1y*t#nU iPcJ7E1y(t#n ViPcK7E1z(t# nViPcK7E1z(t #oViP dK7E2z( t!oViQ dK7F2z(u! oVjQdK8F 2z) u!oW jQdL8 F2A) u!pWjQeL8F3A) u$pWjRe L8G3A) v $pWkR eL9G3A-v$pXkReM9G3B-v$qX kRfM9G 4B-v%q XkSfM9H4B-w%qXlSfMaH4B+w %qYlSf NaH4C+ w%rYlSgNaH5C+w&rYlTgNaI5 C+x&rYm TgNbI 5C0x&rZmTgObI5D0x&sZmThO bI6rYlSgNaH5 C+w&rYlTgNaI5C+x&rYmTgNb I5C0x&r ZmTgO bI5D0x&sZmThObI6D0x*sZmU hObJ6D0y*sZn UhOcJ6D1y*s# n UhPcJ6E1y*t #nUiPcJ 7E1y( t#nViPcK7E1z ( t#oViPdK7E2 z(t!oViQdK7F 2z(u!oVjQdK7 F 2z(u! oVjQdK 8F2z) u!oWjQd L8F2A) u!pWjQeL8F3A) u$pWj ReL8G3A) v$pW kReL9G3A-v$pXkReM9G3B-v$ qXkRfM9G4B-v %qXkSfM9H4B-w%qXlSfMaH4B +w%qYlSfNaH4C+w%rYlSgNa H 5C+w&rYlTgN aI5C+x& rYmTg NbI5C0x&rZmT g ObI5D0x&sZm ThObI6D 0x*sZ mUhObJ6D0y*s Z nUhOcJ6D1y* s#nUhPcJ6E1y *t#nUiPcJ7E1 y(t#nViPcK7E 1y(t#nViPcK7 E1z(t#oViPdK 7E 2z(t!oViQd K7F2z(u!oVjQ dK8F2z) u!oWj Qd L8F2A) u! pW jQeL8F3A ) u$p WjReL8G3A) v$ pW kReL9G3A-v $pXkReM9G3B- v$qXkRfM9G4B - v%qXkSfM9H4 B-w%qXlSfMaH 4B+w%qYlSfNa H4 C+w%rYlSgN aH5C+w&r YlTg NaI5C+x&rYmT gN bI5C0x&rZm TgObI5D0x&sZ mThObI6D0x*s Zm UhObJ6D0y* sZnUhOcJ 6D1y *s#nUhOcJ6D1 y *s#nUhPcJ6E 1y*t#nU iPcJ7 E1y(t#nViPcK 7E1z(t#oViPd K7E2z(t!oViQ dK7F2z(u! oVj Q dK8F2 z) u! oWjQdL8F2A) u! pWjQeL8F3A) u $p WjReL8G3A) v$pWkReL9G3A -v$pXkReM9G3 B- v$qXkRfM9G 4B-v%qXkSfM9 H4B-w%qXlSfM aH4B+w%qYlSf NaH4C+E2z(t! oViQdK7E2z(t ! o ViQdK7F2z( u!oVjQdK 8F2z ) u!oWjQdL8F2 A)u! pWjQeL8F 3A) u$pWjReL8 G3A) v$pWkReL 9G 3A-v$pXkRe M9G3B-v$qXkR fM9G4B-v%qXk SfM 9H4B-w%qXlSfMaH 4B+w%qY lSfNaH4C+w%rYlSgNaH5C+w& rYlTgNaI5C+x &rYmTgNbI5C0x&rZmTgObI5D 0x&sZ mThObI6 D0x*sZmUhObJ6D0y*sZnUhOc J6D1y *s#nUhP cJ6E1y*t#nUiPcJ7E1y*t#nU iPcJ7E1y(t#n ViPcK7E1z(t#oViPdK7E2z(t !oViQ dK7F2z( u!oVjQdK8F2z ) u!oWjQdL8F2 A) u! p WjQeL8F 3A) u$pWjReL 8 G3A) v$pWkReL 9G3A- v$pXkRe M9G3B-v$qXkRfM9G4B-v%qXk SfM9H 4B-w%qX lSfMaH4B+w%qYlSfNaH4C+w% rYlSgN aH5C+w &rYlTgNaI5C+x&rYmTgNbI5C 0x&rZm TgObI5 D0x&sZmThObI6D0x*sZmUhOb J6D0y* sZmUhO bJ6D0y*sZnUhOcJ6D1y*s#nU hPcJ6E 1y*t#n UiPcJ7E1y(t#nViPcK7E1z(t #oViPdK7E2z( t!oViQ dK7F2z(u! oVjQdK8F 2z) u!oW jQdL8 F2A) u!pWjQeL8F3A) u$pWjRe L8G3A) v $pWkR eL9G3A-v$pXkReM9G! oWjQdL 8F2A) u!pWjQe L8F3A) u$pWjReL8G3A) v$pWk ReL9G3A-v$pX kReM9G3B-v$qXkRfM9G4B-v% qXkSfM9H4B-w %qXlSfMaH4B+w%qYlSfNaH4C +w%rYlSgNaH5 C+w&rYlTgNaI5C+x&rYmTgNb I5C0x& rZmTgO bI5D0x&sZmThObI6D0x*sZmU hObJ6D 0y*sZn UhOcJ6D1y*s#nUhPcJ6E1y*t #nUiPcJ6E1y* t#nUiPcJ7E1y(t#nViPcK7E1 z(t#oV iPdK7E 2z(t!oViQdK7F2z(u! oVjQdK 8F2z) u !oWjQd L8F2A) u!pWjQeL8F3A) u$pWj ReL8G3A) v$pW kReL9G3A-v$pXkReM9G3B-v$ qXkRfM9G4B-v %qXkSfM9H4B-w%qXlSfMaH4B +w%qYlSfNaH4C+w%rYlSgNa H 5C+w&rYlTgN aI5C+x& rYmTg NbI5C0x&rZmT g ObI5D0x&sZm ThObI6D 0x*sZ mUhObJ6D0x*s Z mUhObJ6D0y* sZnUhOcJ6D1y *s#nUhPcJ6E1 y*t#nUiPcJ7E 1y(t#nViPcK7 E1z(t#oViPdK 7E2z(t!oViQd K7F2z(u !oVjQ dK8F2z) u!oWj Q dL8F2A) u! pW jQeL8F3A) u$p WjReL8G3A) v$ p WkReL9G3A-v $pXkReM9G3B- v$qXkRfM9G4B - v%qXkSfM9H4 B-w%qXlSfMaH 4B+w%qYlSfA- v $pXkReM9G3B -v$qXkRf M9G4 B-v%qXkSfM9H 4 B-w%qXlSfMa H4B+w%qY lSfN aH4C+w%rYlSg Na H5C+w&rYlT gNaI5C+x &rYm TgNbI5C0x&rZ mT gObI5D0x&s ZmThObI6D0x* sZmUhObJ6D0y *sZnUhOcJ6D1 y*s#nUhP cJ6E 1y*t#nUiPcJ6 E 1y*t# nUiPcJ7E1y(t# nViP cK7E1z(t#oVi Pd K7E2z(t!oV iQdK7F2z(u!o VjQdK8F2z) u! oW jQdL8F2A) u ! pWjQeL8F3A) u$pWjReL8G3A ) v$pWkReL9G3 A-v$pXkReM9G 3B-v$qXkRfM9 G4 B-v%qXkSfM 9H4B-w%q XlSf MaH4B+w%qYlS fN a

篇七:班主任德育教学案例

教育案例(20 篇)

  德育教育案例 第 1 篇:

 小学德育工作典型案例 ?

 ――转化后进生的点滴感想 ?

 班有个学生叫郭宏辉。他上课不专心听讲,要么搞小动作,要么影响别人学习,提不起一点学习的兴趣;下课追逐打闹,喜欢动手动脚;作业不做,即使做了,也做不完整,书写相当潦草……每一天都有学生向告状。于是,找他谈话,期望他能遵守学校的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按时完成作业,知错就改,争取提高,争取做一个他人喜欢、父母喜欢、教师喜欢的好孩子。他开始是一副爱理不理的样貌,之后口头上答应了。可他又一如既往,毫无长进,真是“承认错误,坚决不改”。由于他的这种表现,以往和他的妈妈聊过孩子的状况,可是他妈妈也对孩子无可奈何,甚至已经放弃了孩子。听到他的妈妈这么说,也灰心了。算了吧,或许他是根“不可雕的朽木”。可是有一件事让改变了对孩子的看法,在校体育课上,他参加了跳绳比赛,在最终筋疲力尽的时候,听到同学们为他加油的声音时,他没有放弃,咬着牙努力坚持。当时的一幕让看到了这个孩子身上也有可爱之处,他也是一个热爱团体,进取向上的孩子。不能放弃这个孩子,要让他慢慢的转变,成为一个人人喜爱的孩子!

 为了有针对性地做工作,决定先让他认识自的错误,树立做个受人喜欢的人的思想。于是再次找他谈话,谈话中,问他“教师为什么会常在课堂上批评你,你明白吗?”他说:

 “因为常违反纪律,没有按时完成作业,书写也不工整……”“你已经认识了自的错误,说明你是一个勇于认错的好孩子,可是,这还不够,你觉得应当怎样做才好?”“想改正错误吗?想做一个受他人欢迎的孩子吗,你要怎样做才好呢?”“今后必须要遵守纪律,团结友爱,认真完成作业……”“那你可要说到做到哟!”“好!”之后,他无论是在纪律上,还是在学习上,都有了明显的提高。当他有一点提高时,就及时给予表扬、激励他。使他处处感到教师在关心他。

 为了提高他的学习成绩,除了在思想上教育他,感化他,特意安排一个职责心强、学习成绩好、乐于助人、耐心细致的同学吕烨帧跟他坐,目的是发挥同桌的力量,利用课余时间或课堂时间帮忙他,教育他。他的同桌是班的班长,行为习惯异常好,自制力也很强,能够在帮忙他的同时不影响自的学习。每一天在课间的时候给他出一些题目,在他做完后给他批改讲解。有了同桌的帮忙,他的学习进取性有了一些提高,相信长时间的坚持下去,他的成绩必须会有所提高的。

 在更新教育观念的今日,作为一个热爱学生的教师,有职责让学生树立信心进而到达育人的目的。愿:们携起手来乘赏识之风,捧起关爱之情,燃起信心之火,播下期望之种,使每一位后进生都能沐浴在师生的关爱之中,共同把后进生转化成为先进生,成为国家的栋梁之才!

 德育教育案例 第 2 篇:

 背景:

 学生自习课不守纪律的问题以往一向困扰着,自从初一

 带上这个班起,就一向追求让的学生能够做到自律。以往也制定了一些班规班法、班级公约,也设立了值日班长制度,想了好多办法,但都好景不长,坚持不下来。实在没办法,年轻的就狠狠把学生批评一顿,有时似乎也起到了必须作用,纪律确实做的很好,也让很欣慰。可是,一旦有些同学不自觉,打破了安静的自习氛围,就很难再恢复平静了。

 案例:

 一天,在自带的班级看晚自习,教室里很安静。临近中考了,同学们都在认真地看书、复习。突然,的手机发出了振动,拿出一看,原先是一位家长打来的电话。于是,起身离开教室,去外面接听电话(们教室是平房)。这位家长很关心自的孩子,不停地问这问那。一转眼,十分钟过去了,那位家长还是说个没完。最终聊完了,准备回教室,刚走到教室门口,却发现学生已经在教室里大吵大闹了,一下怒火就上来了。

 猛地推开门,怒气冲冲地站在教室门口,喧闹声嘎然而止,所有的人都抬起头来,看了一下又低下了头,好似在等待着什么。当时怒火上冲,想揪出几个来大骂一顿,但又没盯住是谁吵的比较历害。而此时另一股力量也在不断提醒,要冷静,要冷静。铁青着脸,一句话不说,站在门口,看着他们。对这些学生的不自觉十分恼怒,可是努力地压制着怒火,控制着自。因为无数次经验教训告诉,在最生气的时候把学生痛骂一顿并不能起到预期的效果,而一旦说出什么过分的话,冷静下来之后还需要去做工作弥补,其实十分不合

 算。可是,今晚学生的表现的确十分不好,必须要趁此机会给他们一个大的教训,让他们真正明白遵守纪律的重要性。

 该怎样办呢?在足足沉默了好几分钟之后,最终开始说话了:“刚才只可是去接了们班一位同学家长的电话,你们就这么吵,十分生气,也十分难过,不是生你们的气,而是生自的气。要好好反思一下这两年来对你们的教育,为什么竟然如此失败!”的话音低沉而缓慢,听到这话,同学们的头压得更低了,教室里静的连喘气声都能听到。沉默了一会,之后又说:“觉得是一个不称职的班主任,没有让你们真正做到一个自律的人,这也许是本事有限,恨自,要惩罚一下自,决定去操场罚跑十圈,让清醒清醒。”(也算是搞体育的,十圈对于来说不算什么)说完,就向操场跑去。当跑了 7 圈时,看见的三个班干部来了,“韩教师……”他们似乎要说什么,但被拦住了。故意笑着说:“已经跑 7 圈了,还有 3圈,快完了。”他们见没停下来,三个人就也跟在的后面跑了起来。最终跑完了,气喘吁吁的回到教室。这时脸上已明显有汗水渗出,站在讲台上,这时的没急着多说话,而是仔细望着每一位同学。有的也在不断的抬头看的表情。他们显然是受到震撼了。许多人脸上露出惭愧、不忍的表情。他们犯了错误,却让教师受罚,似乎没自什么事一样。对一些懂事的孩子来说, ?

 这绝对是一种心灵的煎熬。有个别女生想说话,嘴巴动了动,最终欲言又止。

 又沉默了大约五分钟后,对他们只说了三句话。第一句

 是:如果你们平时的自习纪律都像此刻这样,将永远以你们为自豪。第二句话是:期望教出来的学生都能够严于律已,做一个真正自律的人。第三句话是:还有剩下的两个多月时间,就看你们的表现。最终问了一句:“以后怎样做?”的声音很沉,听上去有点虚弱。可是虚弱的话语所产生的作用是巨大的。学生们反应神速:“要安静!”。又笑着说:“那做不到呢?”有的说罚跑 10 圈,有的说 30 圈,有的说 50 圈,甚至还有的说跑 100 圈。

 那天以后,不断地有教师夸赞们班自习课纪律好。在自习课上,如果有同学不细心说话声音大了一些,立刻就会有人提醒他不要讲话,而被提醒的人也感到好像做错了什么,立马就安静了。自也几乎没有再就纪律问题批评过他们。而那个晚上的事情,也让所有学生上了刻骨铭心的一课。

 反思:

 1、适当的沉默更有教育性。们经常在教育学生时,大多数情景下都是给他们苦口婆心的讲道理,让他们明白什么是对的,什么是错的。其实像有些道理学生听的多了,也就听烦了,所以起的作用不是太大。就拿班级纪律来讲,如果每一天都对学生说要安静,不要说话,那学生肯定听烦了,也根本听不进去,如果在他们吵闹时,你进去在讲台上或在说话的那个学生面前站上几分钟,那么他肯定也会明白自做了什么。所以有时适当的沉默有比大堆的道理更有说服力,更能起到教育的作用。

 2、适当的自罚会更有说服力。要时刻把握住学生的内

 心活动,想一想他的心理弱点是什么,你所采取的方法要让他从心理上认识到自的言行是错误的,让他真正从内心受到教育,从而去改正自的错误。这个例子即经过班主任的自责以及自罚,让学生在良心上受到谴责,内疚,从而真正认识到自的错误。

 3、遇到突发事件要冷静,不能盲目、冲动,那样不仅仅不能取到预期的效果,只会让事情越来越复杂,使师生间的关系恶化。如果能够冷静下来,认真地思考一下,假设自是那犯错误的学生,站在学生的角度去研究,去解决,那么会收到意想不到的效果。如果当时进去就劈头盖脸的大骂一顿,或是再给讲一大堆道理,可能还是会像以前一样,会暂时收到一些效果,但不会太长久。

 4、当他们犯错误时,教师能够适时的承揽学生的错误,勇敢的把错误挑起来,这样能够缓解他们的压力,使之内心受到一种震撼,让他们觉得你值得信任。当教师犯错误时,能够当面向学生道歉,做出检讨或是惩罚,这样表面上教师似乎没面子,其实这在很大程度上已经在学生面前做了榜样,也树立了威信。

 德育教育案例 第 3 篇:

 “唐佳龙,说一说刚才教师问的是什么问题?”一位小男孩站起来,满脸通红,一语不发。“请把你手里的东西拿过来!”他把手中的两粒瓜子给了,低着头。经过课下询问,他是由于在家里很想吃到瓜子,所以从同学那里拿了几粒瓜子,还未吃,却被没收。在家里没有零食吃,所以就把这个

 期望寄托在校内和上学的路上,这样他就养成了课下拿人东西的习惯。怎样帮忙他,使他不再有拿别人东西的习惯呢? ?

 每个孩子都有着不一样的性格、习惯,而构成他的性格又有多方面的因素,有来自家庭的教育方法,有来自社会的影响等方方面面。唐佳龙,父母离异,跟着爷爷奶奶生活,没有人真正关心他的学习和心理健康。正是由于在这样的环境下生活,才使他养成了这样一个坏毛病。这与他得不到真正的爱和关心有着十分重要的关系。改变这些不能急于一时,要慢慢感化他,们必须坚持不懈去努力,全方位入手,有针对性的对他进行“矫治”。

 医生治病都讲究对症下药,医治一个孩子的学习习惯也应如此,找到问题“对症下药”。为了改掉它身上的习惯,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的: ?

 一、从点滴之处去关心他,爱他,感化他 ?

 父母离异,对孩子的打击是很大的,对于一个年仅 11岁的儿童来说,缺少了父母的爱就如同失去了半个天空,生活中少了许多欢乐。在那次瓜子被没收后,询问清原因,第二天就给他买了些瓜子,花生米等,对他说:“你想没想过,当教师把你最喜欢吃得苹果拿走,你高兴吗?别人和你一样,会难受的。咱们班很多孩子家庭条件都不好的,但人家明白不拿别人的东西!以后有什么事情教师会帮忙你!”。孩子低下了头,从他的眼神中,看到了期望!

 二、抓住点滴提高,大力表扬 ?

 此刻流行着这样一句话:好孩子是夸出来的。赞同这句

 话。尤其是对于班上这种情景的孩子。经过的关注,他的坏习惯有所改善。在每周一次的班会上,就拿这一个方面为例,表扬他一段时间的表现。同学们也为了让他提高,从小的事例中表扬他。使他的小小优点得到放大,让自深知他的提高大家看在眼里,提高了他在教师与学生心中的地位。

 三、利用友谊的力量影响他 ?

 在班团体中,和他的几位好朋友交谈,让他们监督他,并用他们自的行动影响他。曾建坤在与他们玩的过程中,他也就慢慢改掉了原先的坏习惯。

 “问题学生”是教育中的一种现象,造成“问题学生”的原因有家庭、社会、学校多种原因,当然也有学生个人的原因,而教育“问题学生”需要教师付出真诚无私的爱,仅有在孩子的心理播撒爱的种子,才是人类真正的期望之。真爱的种子,就是真爱的教育。这种爱能够融化其冰封的心灵,产生向上的期望,也能够治疗心理问题与儿童心理疾患,端正人生坐标,学会与人相处,还孩子以幸福的童年和充满光明的未来。教师们,孩子们的心灵深处期望们去关心他,爱护他!请给他们多些爱心吧!

 德育教育案例 第 4 篇:

 “让每一个学生在学校里抬起头走路。”这是苏霍姆林斯基心灵的召唤。有这样一段话: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批评中,他就学会了谴责;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鼓励中,他就学会了自信;如果一个孩子生活在认可中,他就学会了自爱。

 班主任工作的辛苦和不易,其间有欢笑,有泪水,但最

 大的感受,则是充实,这一点可能是没当过班主任的教师无法体会到的。班主任工作是一门艺术,班主任是班级管理的组织者、教育者、指导者,其工作的对象是人,是有思想、有情感、有个性的活生生的人,是正在成长的一代新人。所以管理班级,是一项艰巨的工作,它不仅仅需要爱心、耐心与细心,也需要创造。下头就想谈一谈自在管理班级上的一个案例。

 A 某---一个有才气的男孩,但好动、倔强、自约束本事差,所以常与同学闹矛盾甚至大打出手,上课经常进取举手但也时常废话连篇,影响周围同学听课,干扰教师上课,真让头痛。于是,找他谈话,肯定了他身上的优点并期望他在学校遵守各项规章制度,以学习为重,自调节,自改善,做一名优秀的中学生。但经过几次努力,他只在口头上答应,行动上却毫无改善。看到他不思进取,的心都快凉了,算了吧,或许他就是那根“不可雕的朽木”,在又一次他没有写作业后,最终失去了耐心,给他爸爸打电话,还有在全班同学的面狠狠批评了他。

 但随后的一段时间里,发现他上课能安静听课了但脸上没有了往日的神采,也不举手回答问题了,课间也少了他的欢声笑语。似乎在细心翼翼的扮演着教师眼中的好学生,眼神中却流露着明显的消沉和不满。一个虽有缺点但充满自信神采飞扬的男孩不见了,变成了一个消沉的男孩,看着他的变化不禁问自这是期望的听话的学生吗? ?

 于是转换其他的方法,让他换个角度去想问题,如果他

 是教师,当着那么多人的面被一个学生顶撞会是什么样的感觉,又让他懂得作为生活教师每一天要管理那么多的学生会多辛苦,难免脾气会躁一些,人与人之间是需要相互尊重的,只要们互相体谅,其实就能够相处的很愉快的,经过将近半个多小时的疏导,他最终认识到了自的不对,并诚恳地向教师道歉。

 和他一次很长时间谈话改变了他,不尽变得活跃并且变得守纪律了。他检查们班的眼保健操,之前,他自散漫,所以,不那么认真管理同学了,可是,这件事以后,努力地改变自,当好体育委员。在学习方面也是表现的很好。成绩也提高了很多,在月考时英语和数学都打了 100 多分。

 班主任生涯让学到了...

推荐访问:班主任德育教学案例 德育 班主任 教学案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