防汛抗洪网评5篇防汛抗洪网评 720特大暴雨抗洪抢险心得体会 近日,河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郑州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防汛抗洪网评5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防汛抗洪网评
0 特大暴雨抗洪抢险心得体会近日,河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郑州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靠前指挥,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积极响应号召,带领人民群众用血肉之躯筑起了防汛救灾的“铜墙铁壁”。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洪灾面前第一个上!”7 月 20 日,特大暴雨导致郑州京广路隧道积水严重,多辆车被淹没。危急时刻,北京京禹达建筑装饰集团有限公司河南分公司负责人侯文超在现场不停吆喝:“赶紧下车,马上走!保命第一!”面对危险,他置自己的生死于不顾,一直不停地大声劝告,敲开一些依然停在路上不肯离开的车主的门,劝大家赶紧离开。他的义举得到人们的赞扬,大家感慨地说,“这个理智的声音救了多少人的命”,挽救了这么多家庭。侯文超却说:“这都是小事,我是一名党员,做这些义不容辞!”洪灾面前,许多像侯文超这样的党员干部践行了“我是一名共产党员,洪灾面前第一个上”的誓言,身先士卒,战斗在防汛救灾最危险的地方。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生死关头最后一个撤!”7 月 20 日,郑州市体育局老党员王彪和郑州工商局的老党员高瞻都被激流困在地铁 5 号线列车上。当时,车厢里的水持续上升,车厢里空气越来越稀薄。紧急时刻,王彪和高瞻砸开了“这一车厢人的生命之窗”,空气对流了,车厢里的窒息感和紧张感被驱离了。“让妇女儿童先走,让出通道!”王彪高喊。男士们主动将通道让给妇女、儿童、危重病人,直到车厢内被困群众全部脱险,王彪和高瞻才最后离开。大家都不约而同地向“救了一车厢人”的两位英雄致敬。他俩笑着说,“下一次再遇到啥事儿,我
们共产党员照样第一个上,最后一个撤!”危急关头,无数像王彪和高瞻超这样的党员冲锋在前、迎难而上,不顾个人安急,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我是一名共产党员,生死关头最后一个撤”感动着身边的人民群众。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危急时刻我不上谁上?”还是 7 月 20 日,河南省人民医院的李英豪也被困在了地铁海滩寺站。当时,列车停在隧道,车厢渗水。李英豪跳入水中,发现水流湍急,而且高度已经快到胸口,只要继续向前走就能到达沙口路站。但他回过头,发现身后许多乘客因为害怕不敢跳入水中,走道上排满了等待救援的乘客。他立刻意识到了问题的严重性,决定留在原地帮助乘客通过那个缺口,一把又一把拉着水中的乘客上岸,车厢里的乘客陆续获救。李英豪本可以离开地铁站回家,但他选择留下来。“我是一名共产党员,作为现场具有专业救护能力的人,我不上谁上?”向李英豪学习,危难时刻,共产党员们奋不顾身,勇当抢险救灾的主力军。
“我是一名共产党员,让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众志成城抗击洪灾。在各地抢险救灾一线,逆“水”而行的比比皆是,冒险救人的随处可见,舍生忘死的大有人在,涌现了无数可歌可泣的抗洪救灾英雄人物,谱写了一个个真挚感人的抗洪故事。当险情出现,广大党员干部一个个站了出来,用坚毅、善良和果敢,用深藏在骨子里的无私奉献和不怕牺牲,彰显着共产党员的先锋特质。那些不幸殉职的,任冀军、翟向、马新喜、王俊杰、王宏强、白晓平、樊彦平等 7 名党员干部为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英勇牺牲,气贯长虹;那些默默奉献、勇敢战斗的,“我不知道你是谁,我却知道你为了谁”。为党和人民牺牲的人,他们永远活在人们心中;身先士卒、冒死前行的人,你们同样是防汛救灾的英雄!正是这些英雄表现出来的战无不胜的精神力量和战胜洪灾的信心勇气,让党旗在防汛救灾一线高高飘扬。
新时代广大党员干部面对严重的洪灾威胁,充分发扬不畏艰险、顽强斗争、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精神,自觉践行不怕疲劳、连续作战的作风,全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筑起了抗
洪抢险的“铜墙铁壁”和“红色堤坝”,在防汛救灾大考中向党和人民递交了一份优异的答卷。
篇二:防汛抗洪网评
学习 7.20 郑州特大暴雨防汛抗洪救灾指示精神心得有感四篇 小细节往往是影响到大局和事态发展结果的关键。事无巨细,都全力以赴尽职尽责地去完成,才有可能将工作目标完成得尽善尽美。“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负人民”
学习总书记 7.20 郑州特大暴雨防汛抗洪救灾指示精神心得体会
20 日,河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急难险重任务是考察了解干部的最好“考场”,各级组织部门要坚持在防汛救灾一线检验干部“成色”,切实把对党忠诚、勇于担当、作风过硬、能力突出的干部选出来、用起来。
考政治表现。干部政治素质平时难以直接认识和考察,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的表现,就是干部政治素质的最直观依据。要看政治领悟力,看其是否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各项决策部署。要看政治判断力,看其是否带头保持政治清醒,积极做好舆论引导、舆情应对等工作,稳定群众情绪,增强社会信心。要看政治执行力,看其是否坚守岗位、靠前指挥,切实把防汛救灾扛在肩上、抓在手上。
察责任担当。顺境逆境看襟怀,大事难事看担当。越是急难险重时刻,越能看出党员干部的责任担当。要看责任意识,看其是否坚决克服麻痹思想和侥幸心理,时刻绷紧防汛安全这根弦,恪尽职守、主动作为,切实做到守土有责、守土担责、
守土尽责。要看担当精神,看领导干部面对突如其来的汛情、转瞬即逝的生机,是否敢于担当、敢于拍板,不辜负组织和群众的信任;看普通干部面对急难险重任务时,能否豁得出去、顶得上来,以一往无前的精神向汛情险情逆行冲锋。
观工作作风。急难险重任务是检验干部作风的最佳“试金石”。要看工作实效,看其制定的工作措施是否具体可行,落实各项防汛救灾任务是否及时有力,有没有存在不作为、慢作为、乱作为等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现象。要看团结协作,看其是否牢固树立“一盘棋”思想,心往一处想、劲往一处使、拧成一股绳,有没有本位主义、推诿扯皮、消极应付等情况。要看为民情怀,看其是否把人民群众的生命财产安全摆在第一位,面对汛情险情能否挺身而出、英勇奋斗,经受住考验。
识能力水平。干部之间的能力素质差异,平时或许难分伯仲,关键时刻却立见分晓。要看其面对汛情险情的态度,是惊慌失措、进退失据,还是临危不乱、冷静应对,看能否第一时间作出反应,迅速抓住关键,科学果断决策。要看专业素养,看其能否运用专业知识、专业思维、专业能力处置汛情险情,提高防汛救灾的科学性和有效性。要看落实能力,看其能否严密细致做好监测预警、堤库排查、应急处置、受灾群众安置等各项工作,最大限度防范化解灾害风险。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负人民”
学习总书记 7.20 郑州特大暴雨防汛抗洪救灾指示精神心得体会
20 日,河南遭遇历史罕见强降雨,短短几天繁华城市“一片汪洋”,多地出现内涝、山洪,部分河流发生超警及超历史洪水。风雨无情人有情,暴雨后的人间百态,是众人在暴雨中积极自救和互助,每一个画面都让人揪心、动容,感恩那些无惧风雨的“逆行人”,致敬每一位人民英雄、挺身而出的平凡人。
无惧风雨的“逆行人”是为民服务的共产党人。
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当前已进入防汛关键期,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
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靠前指挥,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灾情就是命令。广大党员干部应闻“汛”而动,在防汛救灾第一线争先打头阵、挑重担,充分发挥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最大限度降低灾害损失,保护人生命财产安全。在防汛救灾一线,用实际行动践行建党精神的初心和使命,以国家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用行动诠释共产党员的责任和义务,凝聚防汛救灾的强大合力,为群众撑起了一片安全的“保护伞”。
无惧风雨的“逆行人”是抢险救灾一线的城市守护者。休假期间的武警战士在救助一名被困孕妇时,不慎摔倒陷入昏迷,他清醒后的第一句话是:“快去救那个孕妇!”暴雨抢险救灾一线的消防指战员连续奋战,他们脱下渗进泥水的雨靴,双脚早已被积水泡得浮肿、发白、起褶。暴雨夜停电的医院里,昏暗的产科手术室中,医生用应急灯完成接生。“你出生的第一天,就要面对这世界的洪水猛兽。即使只剩下一束光,我们也用尽全力为你点亮,为你保驾护航。”暴雨来袭的危难关头,是一位位平凡英雄挺身而出,在风雨中守护,在洪水中逆行。“我不知道你是谁,但我知道你为了谁”,你可能为人父、为人子,但灾难当前是你化身英雄守护一人、守卫一方。
无惧风雨的“逆行人”是每一位守望相助的中华儿女。危难关头不止有平凡人挺身而出,还有各地力量的星夜驰援,全国人民的祝福牵挂,这是中国人心凝聚、守望相助形成的合力。郑州被困大学生的求救信息发出后,收到上百条陌生人的短信,“看着手机里不断有陌生人发来短信,又感觉暴雨似乎没有那么可怕了。”微博里陌生网友接力转发救援、科普信息,每一条信息凝聚一份关爱,朋友圈转发的“救援互助信息登记模板”电子文档里“已成功救援”项越来越多。困难或许难免,但灾难终将过去,因为有中华儿女风雨同舟、一方有难、八方支援,爱和希望会永
远在中华大地传递。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负人民”
学习总书记 7.20 郑州特大暴雨防汛抗洪救灾指示精神心得体会
20 日,河南等地持续遭遇强降雨,郑州等城市发生严重内涝,一些河流出现超警水位,个别水库溃坝,部分铁路停运、航班取消,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汛形势十分严峻。
总书记的重要指示,吹响了防汛救灾“动员号”“集结号”“冲锋号”,为防汛救灾指明了前进方向。
吹响“动员号”,打赢防汛“人民战争”。兵来将挡,水来土掩。
总书记强调:“当前已进入防汛关键期。”意味着一场防汛的“人民战争”己经打响。480 多万个基层党组织防汛工作慢不起、等不起、拖不起,利用应急广播、微信群、QQ 群、大喇叭等多种载体,加大对人民群众的防汛救灾知识和汛情信息宣传,打通预警“最后一公里”,将预警信息发布到小区、到户、到人,竖起坚如磐石的战斗堡垒。防汛救灾关系到每一个人民群众的切身利益,9500 多万名党员要与群众紧密相连,动员人民群众,提高防汛意识,让防汛人人有事做,做到险情第一时间发现,第一时间汇报,第一时间预警,全力以赴打好打赢防汛减灾、安全度汛这场人民战争。
吹响“集结号”,防讯一线有“我”。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越是关键期,越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发挥好“向我看齐”的领军作用,确保每一个岗位都能独当一面;越是关键期,越需要领导干部关键时刻站得出,紧急关头顶得住,密织安全网,压实责任链,让每一个人在各自岗位发挥一面旗帜的作用;越是关键期,越是考验领导干部的应急能力,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
失;越是艰难关头,越需要领导干部示范效应,哪里最关键,哪里就有他们指挥身影;哪里最危险,哪里就有他们冲锋在前;哪里最艰苦,哪里就有他们拼搏一线,他们在各自的岗位,为群众树立的榜样。
吹响“冲锋号”,防讯交“初心”答卷。有汛无汛按有汛准备,有灾无灾按有灾应对。解放军和武警部队和各部门是防汛救灾保卫战的主力军,“冲锋号”吹响,要做到随时都能投入到“战斗状态”,要做好打大仗、打硬仗的准备,要积极协助地方开展抢险救灾工作;各地区各部门要加强统筹协调,强化灾害隐患巡查排险,加强重要基础设施安全防护,做足防范异常天气可能导致灾害的各项准备,该避险的避险、该撤离的撤离,防患于未然;主讯期,要盯紧盯死防控重点和薄弱环节,抓细抓实各项防汛救灾措施,提高预警预报水平,加大交通疏导力度;河南局地遭遇极端强降雨,发生严重洪涝灾害特别是罕见的城市内涝,造成重大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要抓好灾后重建,尽快恢复生产生活秩序;洪水退后,扎实做好受灾群众帮扶救助和卫生防疫工作,防止因灾返贫和“大灾之后有大疫”。防汛救灾是一场没有硝烟的战争,各地区各部门要始终保持“惊涛骇浪从容度,越是艰险越向前”的英勇气魄,要把防汛救灾当作“考场”,以实际行动书写敢打硬仗、敢于胜利的初心“答卷”。
“人民至上”“生命至上”“不负人民”
学习总书记 7.20 郑州特大暴雨防汛抗洪救灾指示精神心得体会
今日上午,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当前已进入防汛关键期,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靠前指挥,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防次生灾害,最大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夏季多暴雨,连日来,河南等地遭遇强降雨、发生严重内涝,一些河流出现超
警水位,影响居民生活,生命财产安全受到威胁,防汛形势十分紧迫。
总书记的讲话为各地防汛救灾工作指明了方向,党员干部们要坚持人民至上的原则,科学部署,有序救援,妥善安置,筑牢防汛救灾堤坝。
加强预警,人民至上。安全责任重于泰山,要把防洪救灾放在各项工作任务首位。基层党委政府协调联动,做好防范工作。气象、水利、航道等相关部门 24 小时监控雨水情况,相互之间及时沟通,及时发布预警信息。镇(街道)、村(社区)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加强日常巡逻,排查安全隐患,如有情况,立刻上报,组织救援;摸排人员情况,尤其是孤寡老人、留守儿童、残疾人等弱势群体,建立一对一帮扶机制;经常检查救援工具和物资,责任具体到人。时间就是生命,还可以组织民兵、社会志愿者力量组成“蓝朋友”“橙马甲”,开展救援演练,形成防汛减灾的中坚力量,提高救援速度,同时提高群众防灾意识和自救能力。
闻汛而动,生命至上。当前,郑州、焦作等地大暴雨历史罕见,城市内涝、泥石流和山体滑坡等自然灾害频发,保护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迫在眉睫。目前,已有 1000 余名武警官兵凌晨火速奔赴抢险救灾现场,成功救援近 3***名群众;第 83集团军***名官兵带着炸药、雷管、救生舟艇等,集结洛阳执行爆破分洪任务;全体机关干部带头深入一线、应急救援,转移被困群众,排查树木倒伏、围墙坍塌等问题,避免造成二次灾害。暴雨无情、洪水肆虐,那一面面鲜红的党旗迎风飘扬,筑起一道道坚固的“红色堤坝”,切实做到“不遗一户、不漏一人”。
妥善安置,民生至上。成功救援后,还要做好后续安置工作,千头万绪、一丝一毫大意不得。要设置防汛减灾临时居住点,让人民群众生活得到有效保障。俗话说“破家值万贯,一搬三年穷”,抢救百姓财产是必要的,一库商品可能是经营者下半年的收入来源,一室资产重新置办或许需要老乡一年的时间和精力,一群牲畜就是孩子进入大学的学费、生活费来源……开设心理辅导室,消除恐慌心理,引导
家互帮互助、和谐邻里,适应新生活。民生利益无小事。基层党委政府要切实担负起责任,党建引领群团组织、社会组织,发挥政治优势、组织优势和群众工作优势,带领人民群众及时恢复灾后正常生产生活。
篇三:防汛抗洪网评
防洪防汛工作的反思和体会 关于防洪防汛工作的反思和体会 近日,习近平总书记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强调,当前已进入防汛关键期,各级领导干部要始终把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放在第一位,身先士卒、靠前指挥,迅速组织力量防汛救灾,妥善安置受灾群众,严防次生灾害,限度减少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干部要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党员先锋模范作用,在防汛“关键期”,发挥好党的“关键作用”,坚决打赢防汛救灾攻坚战。
发挥党组织书记的责任担当作用。基层党组织的主要负责人,尤其是县乡级党组织书记,要充分发挥“父母官”“领头羊”作用,切实把防汛救灾工作作为当前一段时期一项重要的政治工作来抓。各级党委政府要全面担负起防汛救灾的主体责任,“一把手”要肩负起主要责任,层层抓落实,一级抓一级,把责任落实到人,把压力传导到位,切实织起一张组织严密、分工明确、各司其职、不留死角的防汛救灾组织体系网络,尽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主要领导干部要身先士卒、靠前指挥、深入一线,既当“指挥员”,又当“战士员”,做到守土有责、守土负责、守土尽责。
发挥基层组织的协调联动作用。防汛救灾不是一城一地的战斗,往往涉及面广,牵扯部门多。各地基层党组织要树立防汛救灾大局意识,高站位、远视角,坚持全域一盘棋、上下齐动员,在防汛救灾工作中充分发挥组织协调作用。协调好气象、水文、地质、应急、森林、水务等部门,加强协作,密切关注天气变化、雨情水情、江河流量等情况,做
好预报预警、应急力量、物资准备等工作;协调好危险地段、地质灾害易发区域、雨量超常范围内的村居党组织和党员干部做好提前预判、有效应对、群众转移、安全避险等工作,打好防汛救灾有准备之仗。
发挥党员干部的先锋模范作用。一个基层党组织就是一个战斗堡垒,一名党员干部就是一面鲜红的旗帜。灾情就是命令,越是危险,党员干部越要冲在前面。哪里有险情,哪里就有党的旗帜;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党员干部的身影。积极到灾情最严重、受灾群众最集中、救灾困难的地方,以战时状态、顽强斗志、过硬作风投入防汛救灾战斗中。在风雨中砥砺初心,在救灾中担负使命,进一步密切党与人民的血肉联系,加深党与群众的鱼水之情,与人民群众携手筑牢抗洪“红色堤坝”,让党旗在防汛救灾第一线高高飘扬。
发挥灾后重建的组织领导作用。汛情过后,重建是关键。各级党组织要组织好党员干部带领广大人民群众抢抓时机,开展抢修道路、电路畅通、清淤清障、危房修补、卫生防疫等工作,确保基层群众日常生活物资供应充足、生活秩序稳定。尽快制定灾后复工复产方案计划,邀请相关专业人员、农技专家等指导群众恢复生产,把灾情损失降低到最小。要深入受灾群众家中,了解群众的困难问题,疏导群众的心理障碍,提振群众的精气神,当好受灾群众的主心骨和贴心人,上下一心、党群一心、干群一心,确保灾后重建有序进行。
沧海横流,方显英雄本色。习近平总书记指出,关键时刻冲得上去、危难关头豁得出来,才是真正的共产党人!防汛救灾一线是检验各级党组织和党员干部执政本领和意志品质的“练兵场”“磨刀石”。我们相信,
在党的坚强领导下,9500 多万名共产党员和亿万人民风雨同舟、万众一心,一定能够战胜一切艰难险阻,取得防汛救灾最终的胜利。
篇四:防汛抗洪网评
于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网评三篇与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材料 3 篇《关于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网评三篇
【篇一】
汛情就是命令,防汛就是责任。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通知,就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汛救灾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提出要求。各地党组织及广大党员闻令而动,团结奋战,凝聚起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强大合力。
思想先行,筑牢抗洪救灾红色防线。通知下发后,各级党组织和广大党员切实强化“四个意识”,充分认识当前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
作的重要性、严峻性和紧迫性,坚决贯彻中央、省委、市委的部署要求,全力组织开展抢险救灾工作,最大程度降低灾害损失。各基层党组织坚持以对党忠诚、对人民负责的态度,把防汛抗洪抢险救灾作为进一步巩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成果的生动实践,作为检验各级党组织组织力和执行力的重要内容,发扬抗疫精神,迅速行动起来,同步做好脱贫攻坚等各项工作,确保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和脱贫攻坚两不误,真正让受灾群众感受到党的关怀和温暖。
党组织先干,建强抗洪救灾红色堡垒。各基层党组织特别是各乡镇(街道)党(工)委坚持把防汛抗洪工作作为当前最重要、最紧迫的任务来抓,把责任牢牢扛在肩上,全力以赴做好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各机关单位党组织充分发挥模范机关作用,积极组建党员先锋队、青年突击队,奔赴抗洪抢险救灾一线,参与受灾地区基础设施的清理、抢修、维护、恢复等工作。各基层党组织积极组织群众、动员群众、宣传群众,切实成为防汛抗洪抢险救灾的坚强战斗堡垒。比如,在江西,各地纷纷在堤坝、水库等防汛点建立临时党支部,在险工险段设置临时党小组等,并发动党员干部带头巡堤、值守、处险。抗洪一线党组织已成为带领群众打赢防汛抗洪攻坚战的“主心骨”。
党员先上,凝聚抗洪救灾红色力量。广大党员在防汛抗洪抢险救灾工作中大力践行“我是党员我带头”,争当先锋、勇挑重担,充分发扬不怕苦不怕累的作风,团结带领身边群众做好抗洪抢险救灾工作,做到哪里工作最艰苦、哪里灾情最严重、哪里群众最需要,共产党员就出现在哪里,战斗在哪里。汛情发生以来,广大党员积极主动
加入党员突击队、党员志愿服务队、党员预备队等抗洪抢险应急队伍,众多有志青年纷纷在一线申请入党,广大党员不怕吃苦、敢于担当、舍得奉献的精神,真正体现了“一个党员就是一面旗帜”,喊出了“我是党员我带头”的最强音。
【篇二】
近日,中组部印发《关于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要求“在防汛救灾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把在防汛救灾中的表现作为评价干部的重要依据;指导基层党组织发现和考验入党积极分子,对表现突出、符合条件的,及时发展入党”。
疾风知劲草,烈火炼真金。越是关键时刻,越能看出党性成色。面对严峻的防汛形势,是躲在群众身后“冷眼旁观”,还是主动投身一线冲锋陷阵,检验的是党员干部的初心使命,彰显的是党员干部的作风和形象。近年来,各地在脱贫攻坚、疫情防控等主战场培养发展了一批讲奉献、有作为的党员,提拔重用了一大批敢担当、善担当的干部,树立了在急难险重工作一线选人用人的鲜明导向,激励引导更多党员、干部在危难关头、关键时刻冲锋在前、担当作为。
在防汛救灾一线考察干部、发展党员,就是要把危急关头的现实表现作为检验其政治品质、担当精神、能力作风、为民情怀的“第一依据”,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政治建设考察内容、入党积极分子和党员干部政治素质档案。对关键时刻奋勇拼搏,表现突出的,在发
展入党、评先评优、提拔晋升时优先考虑;对表现一般的,及时约谈提醒,进行调整撤换;对表现较差、推诿卸责、造成不良影响的,严肃追责问责。
考察识别一线干部,需要深入一线才能考准考实。如果只是坐在办公室里听汇报、看材料,必然难以获得准确鲜活的“一手资料”。这就需要各级组织部门的同志走出机关,走进一线,多采取“四不两直”方式直插江湖大堤、山塘水库等关键地段和受灾群众家中等,通过“亲眼看”“亲耳听”,进一步了解党员干部的真实作风,实地查验他们的工作成效,提高考察识别的精准度。
考人识人是一个全面的、长期的、动态的过程,不可能“毕其功于一役”,仅凭一两次接触就下“诊断书”显然有失偏颇。要将党员、干部、人才在防汛救灾中的“一时表现”与平时工作中的“一贯表现”结合起来,将担当精神与担当能力结合起来,将工作实绩与思想作风结合起来,深入分析、综合研判,做到知根知底、知长知短,确保发展的党员、选拔的干部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
【篇三】
近日,中共中央组织部印发《关于在防汛救灾中充分发挥基层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广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通知》,强调在防汛救灾一线考察识别干部。汛情紧急,考验责任担当。要切实把防汛救灾一线作为磨砺鉴别干部的“试金石”,全过程、全方位在防汛一线考察识别干部。
找准“焦距”,变“室内座谈”为“现场勘测”。重大关头、关键时刻,更能够集中、全面地检验干部的政治素质、能力水平和工作作风,是识别、发现和使用干部的重要契机。要注重一线考察,采取“四不两直”的方式,深入防汛救灾重点区域、重要部门、关键岗位,掌握干部完成急难险重任务、处理复杂问题时的真实表现,使干部考察“出现场”。同时,通过收集文件材料、列席工作部署会议等方式,记录干部任务分工、建立责任清单,看履职尽责;综合采取列席调度协调会、听取汇报、现场走访等方式,了解工作推进中的重点难点,记录分析干部在矛盾困难中的担当精神和工作能力;通过收集工作小结、一线察看进度、访谈党员干部群众、参加工作例会等方式,掌握防汛救灾工作进度,量化分析干部工作成效。
拓展“广角”,变“静态考察”为“动态考察”。“试玉要烧三日满,识人须待七年期”。选干部是阶段性工作,察干部是经常性任务。要把考察功夫下在平时,变静态地、定时地看现场,为动态地、即时地考察班子和干部在一线重点工作的表现,将以往干部考察“一次静态成像”变为“全程动态拍摄”。改进推荐考察方式,运用年度考核、随机考察、专项督查、巡视考察等多种考察方式,进一步加大对领导干部的考察力度,全面考察掌握干部的“活情况”“新变化”;健全完善预防、监督、查处、追责并重的制度链条,注重全程跟踪,将防汛救灾工作表现纳入干部选拔任用(职级晋升)考察工作,在民主测评、个别谈话、政治素质考察等环节重点掌握。力争动态掌握领导干部现实情况,全面客观准确评价干部。
拉近“镜头”,变“结论评价”为“实例分析”。注重运用数据量化分析和典型事例的写实描述,是考察材料的“重头戏”,也是为干部精准画像的“点睛”之笔。注重对考察材料进行“深加工”,深入挖掘干部防汛一线“微故事”,才能生动还原干部敢担当、勇破难的形象。要分类用好“实例”,构建干部“实例”数据库,挖掘储备一批政治硬、作风正、能力强、业务精、善作为的干部,用实绩检验、让事例说话;要多维运用“实例”,深入剖析干部防汛现场工作方式、适应能力、性格特点、缺点不足等,有侧重地体现出干部“化解纠纷能力强”“干事坚决果断”等重点特性,据此精细化培养,实现干部优质成长。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材料 3 篇
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经验材料 3 篇
【篇一】
改善农村人居环境,建设美丽宜居乡村,是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一项重要任务、一场硬仗,事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民福祉和农村社会文明和谐。近年来,我市以农房改善为契机,把公共空间治理、垃圾治理、污水治理、“厕所革命”四项重点工作系统推进、全域整治,全市农村人居环境发生了可喜的变化,实现了从“环境美”到“内涵美”的华丽蜕变,农民群众过上了文明和谐的幸福生活。
粉墙黛瓦,街巷蜿蜒,农舍依山而建,错落有致。xx 区 xx 镇 xx村,经过近几年的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绘就了一幅现代版“富春山居图”。
过去,村民住的从砖瓦房到平房再到砖混楼房,整体布局杂乱无序,村庄环境脏乱差。xx 村先后投资 8000 余万元开展人居环境整治,对村庄进行了包括道路、污水管网、美化亮化等在内的一系列环境和配套设施改造,原来的土路改造成彩色观光步道,被挤占的公共空间清理后改造成花园绿地,村民的房子“穿衣戴帽”改造成明清或民国风格的外立面,又复建和新建了景区景点等旅游业态,xx 村的面貌被彻底改变。
xx 村在改善农民住房条件的同时,通过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美了村庄,活了产业,富了百姓,淳了乡风,村民生活质量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
走进新沂市棋盘镇小杨庄农民集中居住区,古树、水塘、碑石等乡村印记随处可见,让村民留住乡愁记忆。小杨庄农房改善项目在建设中有机融入马陵山当地红石、红瓦等自然元素,形成了富有地域特色的新中式住宅,既留住了浓浓乡愁,又彰显了山水田园特色。
新沂在农房改善中重点对空间结构、建筑风貌、地下管网、绿化景观等进行重点把关审查。在项目建设中,对标省级标准,加大基础设施投入,确保农村社区建设实现“五通十有”的标配。污水管网接户率、地表水入户率、垃圾收运处理率、电力通信敷设入户率全部达
到 100%,实现居住集中化、环境生态化、设施城镇化、管理社区化、生活智能化。
我市始终坚持“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的乡村发展理念,以农房改善为契机,整治重塑乡村环境、整合集聚资源要素,积极发展乡村旅游、休闲观光农业、农村电商,真正让乡村的颜值“靓”起来、人气“旺”起来、财富“聚”起来。
深度拓展乡村公共空间治理。深化推广邳州经验,研究制订《徐州市农村人居环境整治村庄清洁行动实施方案》,推动公共空间治理与村庄清洁行动有机结合,全面发起治脏治乱的“春季攻势”“夏季战役”、秋冬季节“百日攻坚”,目前全市乡村公共空间治理任务已基本完成。
加快改善农民住房条件。遵循社会发展规律,按照“四化”同步要求,统筹编制小城镇、村庄建设规划,合理确定城、镇、村人口布局,有序引导农民进城、入镇、留乡,避免村庄“二次空心化”。制订《徐州市加快改善农民群众住房条件工作实施方案》《徐州市农民集中居住区规划建设管理细则》,打造了沛县采煤塌陷地搬迁、睢宁扶贫搬迁、xx 区旧村改造等一批典型。丰县大沙河镇、沛县龙固镇、睢宁县魏集镇叶场新型农村社区、新沂市棋盘镇杨庄新型农村社区入选第一批省级农房改善示范项目创建名单。
全域整治农村人居环境。学习借鉴 xx“千万工程”经验,以实施“十大提升工程”为主抓手,推动全域整治、全面提升、全民参与,
着力补齐农村人居环境突出短板。目前,这项工作已由“典型示范”转向“面上推开”,组保洁、村收集的行政村基本实现全覆盖,村庄污水治理覆盖率达到 46%;改造户厕 6.68 万户、修缮户厕 11.12 万户,建设公厕 1178 座,新建农村公路 1346 公里、村内道路 1029公里,农村区域供水入户率达到 99.9%,城乡供水一体化入户率达到80.2%。
通过人居环境整治,广大乡村面貌发生根本性改变。农村“乱”的现象全面清除,行政村生活垃圾保洁收运体系实现全覆盖,村庄污水治理覆盖率、农村无害化厕所普及率稳步提升。“绿”的底色不断彰显,积极创建国家农业可持续发展试验示范区和农业绿色发展先行区,不断擦亮农村生态底色。“美”的形态更加亮丽,开展省、市两级特色田园乡村创建,着力打造美丽乡村建设示范标杆,创建以贾汪区马庄村、xx 区倪园村、邳州市授贤村为代表的省级特色田园乡村试点村庄 15 个、市级试点村庄 14 个。“管”的体系日益完善,健全农村人居环境整治管护长效机制,建立村庄河道、道路、绿化、垃圾和公共设施“五位一体”的综合管理和社会化管护模式。“好”的习惯逐步养成,组织开展“美丽庭院”评选活动,教育引导农民群众提高文明健康意识,主动参与农村人居环境管护,共同打造美丽家园。
今年是高水平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胜之年,是农村人居环境整治三年行动计划的收官之年,我市将对照收官标准和群众期盼,牢固树立新发展理念,深入排查解决突出问题,不断巩固提升整治成果,统筹做好农村“环境优”与“产业旺”“乡风好”“治理强”“百姓
富”的关系,把产业兴旺作为美丽乡村的关键支撑、乡风文明作为美丽乡村的重要内涵、治理有效作为美丽乡村的必要条件、生活富裕作为美丽乡村的根本追求,真正把绿水青山变成可用可享的金山银山,使资源环境成为可持续的生产力,让美丽生态化为美丽经济、带来美好生活,推进农业展现新质态、农村展现新面貌、农民展现新气象。
【篇二】
迎着夏日骄阳,xx 县 xx 镇 xx 村村民 xx 更觉敞亮:马路巷道整洁,厕所干净,村庄美如画。“一出门清清爽爽,心里真舒坦!” 谁承想五年前村子还不是这个模样。“我亲眼见证了 xx 村从以前一个脏乱差的小山村,到现在干净整洁,变化十分大。”xx 村驻村第一书记 xx 介绍道。
对于高原农村来说,农村人居环境综合整治是一场摒弃陋习的攻坚战,更是提升乡村文明程度的实践课。
近年来,xx 坚持把乡村振兴作为惠及百姓的头号民生工程来抓,全力推进农村人居环境卫生综合整治工作,乡村环境卫生得到明显的改观。如今的 xx,绿树掩映、花草繁茂、鸟鸣虫唱,一个个整洁、美观、宜居的村庄散落在花海绿林中,到处...
篇五:防汛抗洪网评
日报最新时评五篇:抗洪救灾01
“雨下得越紧,心就越是揪着” 王浩
人民日报评论 近期,南方汛情牵动人心。今年以来 23 次强降水过程轮番上阵,6 月以来250 多条河流超警,洪水发生集中,近年少见。防汛救灾一线,冒险转移、紧急抢险,接力救援争分夺秒、有序开展,部门协作、军民齐心,全力以赴防大汛、抢大险。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对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要求全力做好洪涝地质灾害防御和应急抢险救援,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切实把确保人民生命安全放在第一位落到实处。习近平总书记的重要指示为防汛救灾提供了重要遵循,更彰显了我们党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理念。面对防汛救灾严峻挑战,要守牢安全第一的底线,强化风险意识,确保江河安澜、群众安全。
防汛对各地各部门来说,是一场大考,既考验防灾救灾体系和应急管理能力,也考验责任担当和为民情怀。据预测,今年气象水文年景总体偏差。严峻汛情又遇新冠肺炎疫情影响,“考卷”难度更大,肩上压力更重。在这样一个特殊的年份,做好防汛救灾,对于稳定有序开展各项工作,更显意义重大。当前,我国防洪体系日益完善,有 5 级以上堤防 30 多万公里、水库 9.8 万多座、水闸超过 10万座,防洪“硬件”更硬;山洪灾害群测群防体系、洪水预报预警系统等非工程体系也发挥了重要作用。可以说,时下,我国防汛救灾能力更强、底气更足。当前防汛进入关键期,正是绷紧弦、全力冲的时候,各地各部门应以更强的责任感,严阵以待,全力做好防汛抗洪和抢险救援各项工作,切实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瞄准风险点,防汛救灾要下足绣花功夫。江河湖库地理环境和雨水情况不同,“防”与“救”应精准施策,切不可机械照搬。水利工程点多面广,防汛措施链条长、牵涉部门多,隐患往往隐藏在不显眼处。比如,大江大河的超标洪水破坏力强、危害大,相关部门有了防御预案,更要克服侥幸心理,增加实地演练,做到心中有数,特别要在防汛准备、监测预报、水工程调度等方面突出针对性和实用性。中小河流洪水涨势猛、防洪标准相对较低,重点堤段应加强巡查防守,预报预警应及时发布。一些小型水库无人管护,各地应扎实落实防汛行政责任人、技术责任人和巡查责任人制度,“三个人”各司其职,“三双手”合力守护。
今年汛情既有与往年相似之处,也有新情况,防汛救灾还要立足实际,主动创新。在河流洪水预测预报方面,设置应急监测断面、视频监控、加强与气象部
门信息共享等,提高预报精准度,让防汛“耳目”更敏锐。山区旅游人员、流动人员以及外来务工人员因山洪灾害伤亡的事情时有发生,在用好山洪灾害监测预警体系基础上,今年水利部门将与三大通信运营商联手,向社会发布预警信息,解决“最后一公里”问题。山区暴雨期间,农村容易出现通信、供电中断等问题,基层政府在做好手机信息发布同时,还要为村干部配备手摇报警器、铜锣等,确保预警到位,转移不落一人。
我国是世界上水情最为复杂、江河治理难度最大、治水任务最为繁重的国家之一。“雨下得越紧,心就越是揪着。”一线防汛人员常常如此感叹,揪心正是源于对自然的敬畏、对人民群众的高度负责。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用防洪大坝筑起“铜墙铁壁”,一定能维护好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守护美好家园。
02 防汛救灾,扛起责任!保卫人民!
王
浩
人民日报评论 湖北黄梅,面对考田河河堤 200 米决口,空降兵某旅 1000 多名官兵紧急赶赴现场;江西九江,面对持续强降雨和特高水位,江洲镇 2000 余青壮年回乡抗洪。一段时间以来,应急物资向南方聚集,党员干部坚守防汛一线,人民子弟兵投入抢险救援,在党中央坚强领导下,各方力量正筑起坚强的大坝。
“当前,已进入防汛的关键时期,各级党委和政府要压实责任、勇于担当,各级领导干部要深入一线、靠前指挥” “尽最大努力保障人民群众生命财产安全”,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对进一步做好防汛救灾工作作出重要指示,为做好防汛工作指明方向、凝聚力量。
越是紧要关头,越要绷紧弦、挑重担。今年以来全国累积降水量比常年同期明显偏多且降雨集中,局部地区受灾严重。近期南方大部地区仍有强降雨,据预报下一步雨区会北抬。南北方已全面进入主汛期,防汛将进入“七下八上”关键期。预报预警是“耳目”,各地各部门严阵以待,气象水文部门全天候值守、滚动预报,为准确决策争取时间;堤防大坝是第一道防线,各地充实巡堤队伍,加密巡查频次,及时发现隐患排查风险;水工程调度是防汛“硬招”,水利部门专班作业,应急部门提前部署人员物资,科学调度,减轻防汛压力。各项工作有序开展,各部门各司其职,全力应对洪水带来的严峻考验。
做好今年防汛工作,不能有丝毫放松。从年度洪涝灾害直接经济损失占当年 GDP 比例看,这一数值从 1998 年的 3.27%下降到最近 10 年的 0.4%以下,这在一定程度上说明这些年来我国在防汛救灾方面取得的成绩。同时也要看到,随着城镇化率和经济发展水平不断提升,洪涝灾害的冲击力和致灾性更大。在新冠肺炎疫情与南方汛情交织下,保江河安澜,对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促进经济社
会发展具有重大意义。防汛救灾关键是要“坚决落实责任制”,筑牢防汛的责任堤坝。
筑牢责任堤坝,要克服麻痹侥幸心理。压实各方责任,各级防汛责任人要下沉一线。环环相扣的“防汛链”离不开层层压实的“责任链”,测、报、防、救,任何一项“技防”都离不开“人防”。历史经验表明,责任到位就能使工作到位,就能打好防汛主动战。入汛之初,国家防总就通报了全国防汛抗旱行政责任人名单,水利部门逐级公布了水库大坝安全责任人名单,开展干部汛前培训,从中央到地方,责任层层传导。相关责任人不仅要挂名更要担责,提升履责能力,以万全准备之“不变”应洪涝灾害之“万变”。
筑牢责任堤坝,要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理念。防汛救灾责任履行到不到位,要看能不能将保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贯彻始终。因此,各项工作开展需要充分考虑汛情变量,多想一步,做好预案。比如水库泄洪既要考虑上游来水,更要考虑下游承载力,调度再精细些,预警再及时些。在城镇易涝地段,如何保障居民生产生活出行安全?组织群众转移时,如何确保老弱病残能及时撤出?当前正是决战脱贫攻坚之际,深度贫困地区大多地处山区,山洪地质灾害易发多发,扶贫干部更要肩扛双责,既要促脱贫又要防洪灾。
勇担防汛之责,不仅仅在汛期,更要贯穿于长远发展之中。从控制洪水到管理洪水,防汛救灾理念在变。这要求各地在推动城镇建设、产业发展时,既要考虑经济效益,更要注重自然规律。河道、滩地、湖泊等是洪水天然的调蓄池和滞留区,坚持新发展理念,实现人水和谐,才是管理洪水的治本之策,更是为子孙后代负责的务实之举。
03 乘风破浪的姐姐、披荆斩棘的叔叔,说的就是他们!
文
| 何娟
人民日报评论
江西鄱阳湖水位暴涨,水域面积扩大至十年之最;湖北武汉部分路段江水已高过城市主干道;安徽汇口水位逼近 1998 年最高水位„„近期,长江、淮河等流域,洞庭湖、鄱阳湖、太湖等湖泊处于超警戒水位,重庆、江西、安徽、湖北、湖南、江苏、浙江等地发生严重洪涝灾害,造成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防汛形势十分严峻。今天我们就来聊聊防汛抗洪。
回望历史,“洪水滔天,浩浩方割”,曾让广袤良田成泽、家园被毁,也曾夺走无数生命。正因此,兴水利除水害历来是治国安邦、关系国计民生的大事
要事。在几千年历史长河中,中国人民始终同舟共济、风雨前行,治理了桀骜不驯的千百条大江大河,战胜了数不清的自然灾害。一部与水患同生共存、斗智斗勇的历史也是一部不断沉淀治水智慧、涵养民族性格的历史。
从大禹治水化堵为疏,李冰修建都江堰,“旱则引水浸润,雨则杜塞水门”;到大批水利枢纽设施工程投入运行,大江大河堤岸加固增高,植树造林蓄水;再到利用智能化大数据分析检测预警„„顺应规律、因势利导的智慧早已融入民族基因,勇于抗争、风雨共担早已镌刻在国民性格中。一直以来,为保江河安澜、群众生命财产安全,化水患为水利的尝试和探索从未停止,护佑生命财产安全的努力也从未停止。
不信你看,洪水汹涌的前线也是人民子弟兵奋战的疆场:安徽歙县,武警支队火速前往受灾茶企,帮助搬运茶叶、整理设施、清理厂房,开展灾后重建工作;人民子弟兵连夜搭起两座浮桥,24 小时通宵待命值守,不让一人因洪水缺席高考;江西永修县,消防员彻夜围堵洪水 18 个小时,双手伤痕累累、双脚浸泡得发白;湖北黄梅县,河堤决口 200 米,1000 多名官兵昼夜奋战,筑起一道长 200 米、高 5 米的防洪堤。哪里有危险,哪里就有人民子弟兵的身影,他们用坚实的臂膀,为一方百姓遮风挡雨、筑牢安宁的堤坝。正如网友所言“有人民子弟兵在的地方,就有安全感”。
不信你看,防汛救灾的队伍还在不断壮大。“洪水来了,广场舞也没心思跳了,想为修堤防洪尽自己的力量。”江西鄱阳湖一群平均年龄 50+的阿姨,组团成为抗洪一线“乘风破浪的姐姐”;湖北武汉,刚下高考考场的周亮宇接过父亲的“接力棒”,奔赴防汛“战场”,志愿值守武金堤;“家乡需要我们,我们马上回来!”江西江洲,一句“家乡需要你”的召唤,近 3000 江洲儿郎回乡驰援„„不分职业年龄,有多少力,尽多少力,面临洪水,无数普通人站了出来,守护着生于斯长于斯的家园。
今年疫情阴霾未散,洪水又至,数千万百姓生命和财产安全面临威胁。危难时刻,最让人动容的是这些勇担重任的党员干部、武警战士,是这些自愿挺身而出的普通市民、归乡儿郎。在前方,“洪水不退,我们不撤”的誓言掷地有声,在后方,筹集物资、疏散转移环环接力,军民同心筑起了冲不垮的堤坝。
天灾难避,人心可聚,我们期待洪水早日退去,也坚信,那些守家卫国的担当与奉献会深深铭刻在人们心中,那股不惧风雨的锐气与豪气会转化为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信念和不竭力量。
这正是:洪水无情,怀山襄陵;万众一心,雨波定平!
04 抗洪救灾,有种超越生命的力量叫信仰 来源:人民网- - 观点频道
作者:文昕雨
这几天,灾情、汛情、险情不断,多地开展应急抢险工作。再危险的地方总有最熟悉的身影,就在 24 日凌晨,江西修水 6 名救灾干部在察看汛情途中,不幸被洪水冲走,3 人失联,目前仍在全力搜救中。
对 3 名抗洪英雄的牵挂追寻,成为当地在暴雨洪水之外另一个更为沉重的话题。据统计,特大暴雨造成修水县公路塌方、桥梁受损、房屋倒塌、农田淹埋,先后有 7 个乡镇道路中断、9 个乡镇通讯和供电中断,全县受灾人口 29.5 万人,造成经济损失达 7.85 亿元。正是在这样的“千疮百孔”面前,才愈加凸显这几位救灾干部生命的“重若千钧”。
“时刻为民,官位不在大小;日夜为公,职务莫问高低。保周边之平安,功高劳苦;治一方之水土,任重道远。”救灾干部失联后,当地有民众用这样的言语来表达内心的感慨。午夜凌晨,是大多数人的入眠时分;日夜值守,离不开这群干部的枕戈达旦。心中有群众,才能做到胸中有浩然之气;眼里有百姓,才能在灾难面前舍生忘死。
灾难面前,我们总是能看到一种超越生命的力量。98 年洪水肆虐,李向群带兵顽强拼搏,4 次晕倒在大堤上,被送进医院救醒后,拔掉输液针管上堤战斗,终因劳累过度,用“生命谱写了壮丽的人生凯歌”;08 年汶川地震,武文斌不知疲倦、夜以继日,“舍不了自己的命,就救不了群众的命”,最终筋疲力尽、昏厥过去,再也不曾醒来„„衡量生命的尺度从来都不是年月,而是一个人纵横一生的思想和行为。在这个意义上来说,他们的生命之火早已超越时间。
无论是口耳相传的革命烈士,还是眼见为实的救灾干部,哪有什么“战无不胜”“百毒不侵”,其实,他们都是和我们一样食人间烟火的普通人。只不过,因为心中有信仰、肩上有责任,所以在紧要关头总能迸发出异于常人的壮举。这种信仰,是对群众的心心念念,是对事业的无比坚定;这种责任,是共产党员的理所应当,是干部群众的应有之义。
“非其义,君子不轻其生;得其所,君子不爱其死。”总书记曾经指出,危难之时,各级领导干部要挺身而出、身先士卒、靠前指挥、全力以赴,充分发挥模范带头作用,真正成为群众的主心骨;关键时刻,共产党员要豁得出来、冲得上去,不畏艰险、勇挑重担,充分发挥先锋模范作用,真正成为带领群众前进的先进分子。如果说,刻不容缓的灾情,所宣泄的是大自然的无情冷漠,那么心系灾区争
分夺秒的干部群众,书写的就是大爱无疆的人间真情、彪炳的是舍我其谁的不朽担当。
紧张的搜救工作还在进行,抗洪救灾的险情还在弥漫,但无数人依然渴望出现生命的奇迹。“快点回来,回到爱你的土地。”如此深情的告白,是对洪水中“最可爱的人”的肯定,也是对更多这样干部的呼唤。
05 抗洪救灾无惧艰险彰显为民初心 东方时评
在突如其来的水灾面前,中国铁路上海局集团有限公司干部职工以“人民铁路为人民”的高度责任感,做到以汛为令,迅速组织安徽芜湖、合肥工务段和合肥电务、供电段等单位干部职工合力防汛抗灾,昼夜巡线抢险,排除隐患,确保钢铁大动脉安全畅通,谱写了一曲曲感天动地的抗洪战歌。
面对不可避免的天灾,为保证人民群众生命安全,铁路部门在非常时期使用非常办法,彰显了铁路抗洪抢险的能力和保护公众安全的信心。为抵御洪水袭击,一列重载货物列车缓缓驶入宁芜线姑溪河大桥,对该桥进行压梁防护。重车压梁能够增加桥梁自重,提高洪峰冲刷时桥墩的梁体稳定性,以防大桥被洪水冲垮。
铁路技术人员参考国内其他同类钢结构桥梁抗洪经验,经过多次验算,确定最终方案,先后开行 5 列重载列车对宁芜线关键地段上桥压梁防护,2000 余铁路人先后驻扎在临时看守点严防死守确保安全度汛。或许人们会惊叹“重车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