社会保障服务调研报告7篇社会保障服务调研报告 XX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 根据市人大常委会XX年监督工作计划的安排,我们于X月X日完成了相关调研方案制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社会保障服务调研报告7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社会保障服务调研报告
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建议调研报告根据市人大常委会 XX 年监督工作计划的安排,我们于X 月 X 日完成了相关调研方案制定,并着手对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情况开展调研。市人大常委会党组副书记、副主任 XX 带领由部分常委会委员和社会建设委、社会建设工委全体人员组成的调研组,走访了市人力社保局、市医疗保障局、市民政局等部门,赴科技孵化器、特殊教育学校、华仪电商园等 7 个单位实地了解劳动协议签订、社保缴纳、残疾人就学就业等情况,并通过经开区总工会发放了近 100份调查问卷向企业员工了解企业劳动关系情况。同时,我们还在 8 月中旬分别就社会保障、劳动关系、创业就业等三方面调研内容邀请相关部门、乡镇、企业座谈交流,并听取相关情况汇报。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主要工作成效
近年来,我市以“服务发展、保障民生”为主线,着力落实普惠性社会保障政策、促进创业就业、构建和谐劳动关系,全市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工作取得了积极成效。由于市政府的报告中成绩已经讲的比较到位,这里就简单介绍比较亮点的几项工作。
一是全力建设大救助体系。市政府按照“一门式、便捷化”的总体要求,今年 5 月 20 日在市民政局下设社会大救助服务中心,并建立社会大救助服务系统,汇集了户籍、车辆、社保、医保、民政、不动产等信息,综合了 X 个救助部门 X项救助政策,利用微信公众号服务平台实现救助对象的“零次跑”。而且通过系统研判自动向救助对象推送相应的救助政策,实现救助政策的全覆盖。
二是扎实创成“ 无欠薪” 城市。自 XX 年以来,市政府深入开展“乐清无欠薪”行动,促进劳资关系更加和谐,劳资纠纷案件从XX年的X件,下降到XX年的X件,降幅达63.2%,并于今年顺利通过了省级“无欠薪”县(市、区)的考核验收。
三是积极搭建创业就业扶持平台。今年上半年,为对冲疫情影响,我市积极搭建就业创业平台,着力助推企业复工复产,联合 58 同城网等十余个平台免费为企业发布信息,举办各类专场招聘会、校企人才合作对接会,促进求职人员
与企业有效对接,实现城镇新增就业人数 X 万人,整体就业形势不断向好。
二、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法律法规宣传力度有待加大。《劳动法》普及面不广,基层员工和企业主法律意识明显缺乏。一方面是基层员工接受法律宣传教育的渠道狭窄,一般只在受到肢体或显性权益(工资、加班费等)侵害后,才会从网上查询相关条款保护自身权益;另一方面企业主自身法律意识淡薄,片面追求经济效益,忽视甚至规避法律法规的相关规定,在劳动关系仲裁中也是处于被动应诉地位。从今年全市劳动仲裁的情况看,企业主与员工有关工伤、经济补偿金等纠纷仲裁中,完全胜诉的案件占比仅为X%,部分胜诉的案件占比为X%。相较而言,企业中层干部作为我市组织《劳动法》培训时的主要听课对象,他们的维权案件有所增加,且绝大部分胜诉。此外,相关部门和乡镇(街道)对被征地农民养老保险转职工养老保险政策调整的敏感性不足,政策宣传未充分到位,产生了一定的社会维稳压力。
(二)政策引导性普惠性特点未得到有效发挥。一是就业创业政策制定进度跟不上上级调整的步伐,今年 6 月份市政府印发了《关于做好全市新时期就业创业工作的实施意见》,其依据的省、XX 市 4 个文件中,1 个是 XX 年印发、
X 个是 XX 年印发,最近 X 个是 XX 年 X 月印发,而国务院印发的新一轮稳就业政策已经于今年 X 月出台。二是职工社保、医保政策没有很好惠及乐清当地居民。由于新居民需要社保缴纳年限才能让子女在乐清就学,他们对相关社保、医保的缴纳主动性和自觉性较高,而乐清本地居民认为自己已享受农村社保、医保政策,在企事业单位上班时忽视了向单位要求为其缴纳社保医保,只能享受标准较低的城乡社保和医保。三是医保标准制定不符合全市经济社会发展水平。今年乐清城乡医保人均筹资水平为 X 元,财政补助 X 元,分别位列 XX 各县(市、区)倒数第二和倒数第一的位置,且报销比例比 XX 平均水平低 X%。
(三)基层服务力量有待加强。一是基层社保队伍不稳定。基层社保窗口服务人员大部分为临时聘用,工资待遇低、工作强度大,以致人员变动快,造成在为民服务上质量难以提升,给政府形象带来了一定程度的负面影响。此外,城乡社保协管员队伍管理松散,作用发挥不明显,而且村(社)调整后,协管员队伍没有及时响应调整,影响了城乡社保工作的正常开展。二是大救助体系建设力量有待进一步配强。市有关部门和乡镇(街道)作为大救助数据提供端,相关工作人员业务水平不高,数据采集不够精准、数据更新不够及时,影响了社会救助平台智能研判的准确性;大救助中心力量配置尚未到位,功能难以全部发挥,特别是利用大救助服
务中心的数据优势为社会力量更加便捷地参与社会救助工作,还需要投入更多力量进行探索和时间;相关部门没有确定专人负责办理大救助中心发送的业务需求,存在内部推诿扯皮,影响了大救助体系的整体效率。三是劳动仲裁力量配置不足。XX 各县(市、区)中,我市仲裁案件数量较多,XX 年为 X 个,今年上半年则达 X 个,而我市劳动仲裁员仅X 人,远低于 XX 等地,面临严重的案多人少矛盾。
(四)人才难招难留的根源性问题没有解决。一是各类人才在乐清的成长空间有限。一方面,我市缺乏各类高技能人才的交流学习平台,部分企业反映从外省招引过来的高技能人才,没过两年在知识储备和工作技能上就已经落后,没有在我市形成有效的人才聚合效应,带动当地人才的成长;另一方面,我市企业并不重视员工的职业生涯规划,不愿在企业内部培养紧缺型人才,依赖高薪从其他企业挖人。二是员工再教育再培训的平台不强。目前全市职业技能培训机构和学校不多,公办学校主要以培养面向当地特色产业的人才为主,直接面向企业紧缺型人才需求去培养的不多;培训机构虽然直接面向企业职工,但这些培训机构普遍存在场地狭小、收费较高、依赖于外地培训资源和力量等问题。三是政府对技工职业技能提升方面的政策引导不到位。企业普遍反映我市存在高技能人才的结构性短缺,但市政府在相关高技能人才培养政策上没有给予充分支持,政策指挥棒作用发挥
不是很明显。四是本地人力资源开发不到位。本地大学生在乐清本地就业不多,一方面是我市整体就业观念相对落后,认为政府单位上班有档次,蓝领技工没地位,很多大学生宁可在政府部门当临时工,也不愿学一门技术,去企业上班做蓝领技工;另一方面,我市对本地大学生的招引政策相较外地大学生没有明显优势,本地大学生回乡创业就业的意愿并不强烈;此外,北上广深和杭州等城市在区位、政策、人际环境、创新创业氛围等方面较我市都更具吸引力,我市青年大学生更愿意留在这些大城市生活就业。因此,近年来,我市大学生呈“出去一火车、回来一卡车”的净流出态势。
三、意见建议 一是要切实增强法规政策宣传贯彻力度。法规政策宣传要适应新形势、新要求,推动《劳动法》向企业主和基层员工普及,切实维护好劳资双方的合法权益,构建法律框架内的和谐劳动关系;广泛开展招才引智政策在市域外的宣传,特别是在高校的宣传力度,吸引大学生来乐创业就业,让更多本地大学生在回乡发展;着力加大社保、医保政策在全市的宣传力度,向广大群众阐明近年来缴费标准、补助比例和养老金额度、报销额度等的政策变化情况,引导群众正确认识各项政策的发展过程,在增强全民参保意识的同时,维护好政府公信力。
二是要切实促进社会保障惠及民生福 祉。继续加大对社会大救助服务中心建设的投入力度,尽快使各项工作走上正轨;重视大救助体系建设链条上各类人员、各个部门的协同配合,从数据采集到问题交办形成工作闭环,使弱势群体真正感受到来自政府的关怀和温暖。加大医保缴费额度和报销比例,实现从 XX 下游水平向中上游水平跃进。加大社保、医保队伍建设力度,提升从窗口服务到入户收缴等各项工作的专业化水平,以专业的服务提升群众对社保、医保工作的支持和认同。
三是要切实推动引才就业需求趋于平衡。在促创业稳就业政策制定上要实现提速换挡,跟上国家、省、XX 市政策制定的步伐,避免乐清政策与上级政策出现脱节现象。加大职业技能培训的力度,降低职业技能培训补助条件,拓宽职业技能培训渠道,从政策层面支持企业开展现代师徒制探索,妥善解决好我市职业技能人才结构性短缺问题;发挥好职业中专在职业技能人才培养的桥梁纽带作用,帮助企业在相关大专院校培养短缺高技能人才。增强招才引才竞争力,适当放宽人才招引政策,加大政策优惠力度,让住房、子女就学等优惠政策惠及更广泛的人才群体。
四是要切实推进劳动关系更加和谐有序。增强仲裁院的力量,及时处置劳动关系纠纷案件。持之以恒地抓好“无欠薪”
工作,将 6 项制度在全市各类企业中推开,保障员工劳有所得。依法解决工程款拖欠问题,处置好假借“欠薪”追偿工程款的案件,积极回应社会关切,化解社会矛盾。
篇二:社会保障服务调研报告
09 年第四期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 年第四期中央级公益性科研院所 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成果材料 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成果材料 项目编号:例如 2009YWF4-09 项目编号:例如 2009YWF4-09河南省襄城县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调研报告 河南省襄城县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调研报告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 2008 年 10 月 2008 年 10 月
项 目 成 员 项 目 成 员
项目主持人::程广燕 助研 项目参加人::周建华 博士
矫
健 博士
目
录 一、襄城县经济社会基本情况一、襄城县经济社会基本情况...................................................................................1 二、襄城县农村社会保障现状二、襄城县农村社会保障现状...................................................................................2 (一)襄城县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明显受制于地方财力........................................2 (二)农村养老保障情况........................................................................................3 (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情况................................................................................6 (四)农村最低生活保障情况................................................................................8 三、新形势下襄城县农业和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三、新形势下襄城县农业和农村居民对社会保障的需求.......................................9 (一)
基本养老保障成为推动现代农业建设和改善农村居民生活最迫切的保障需求............................................................................................................................9 (二)提高补偿水平、降低药品价格是农村居民提高医疗保障的集中要求..12 (三)提高低保水平和规范化程度是继续推进低保工作的重点......................13 (四)城镇职工基本社会保险是解决大多外出转移就业人员社会保障的首选..................................................................................................................................14 四、若干政策建议四、若干政策建议 .....................................................................................................16 (一)中央财政应加大对经济欠发达粮食主产区的社会保障支持力度..........17 (二)扩大新农保试点范围,并不断提高财政补贴力度..................................17 (三)高度重视农民工基本社会保障问题,并建立有效监管机制..................18 (四)完善新农合制度,增强农村居民的医疗保障程度..................................19 (五)适当提高低保标准,健全农村救助工作服务机构..................................19
河南省襄城县农村社会保障情况调研报告 2009 年 12 月 14 日-18 日, 为了解粮食主产区农村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情况,调研农户基本保障需求,中国农业科学院农业经济与发展研究所一行 4 人到河南省襄城县进行了实地调研。期间,调研组分别与襄城县有关领导及人事劳动局、农业局、民政局、卫生局、财政局等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按照随机抽取的方式,在襄城县选了三个乡(镇)、每个乡(镇)选 2 个村、每个村选 30 为农户,围绕基本养老保险、农村合作医疗、最低生活保障三个方面进行农户需求调研,共完成 180 份农户问卷,其中有效问卷 177 份。现将襄城县农村社会保障情况汇报如下。
一、襄城县经济社会基本情况一、襄城县经济社会基本情况
襄城县位于中原腹地, 隶属河南省许昌市, 全县辖 6 镇 10 乡 434个行政村,国土面积 897 平方公里,耕地 82.5 万亩。2008 年,全县总人口 81.6 万人,其中常驻人口 67.5 万人,城镇、乡村常驻人口分别为 19.9 万人、47.5 万人,城镇化率为 29.5%,分别比全省、全国低 6.5 个、16.2 个百分点;农村居民人均纯收入 5445 元, 分别高出全省、全国 990 元、684 元。人均一般预算财政收入仅有 465.7 元,相当于全省平均水平的 50%、全国平均水平的 10%。全县粮食总产量52.8 万吨,人均粮食占有量 647 公斤,分别比全省平均、全国平均人均占有量高出 78 公斤、249 公斤。从目前的经济、社会发展现状 1
来看,襄城县属于典型的“农业大县、财政穷县”,剖析其农村社会保障发展现状及未来发展要求对掌握我国粮食主产区的农村社会保障情况具有重要参考。
二、襄城县农村社会保障现状二、襄城县农村社会保障现状 社会保障是指以国家和政府为主体,依据法律规定,通过国民收入再分配,对由于各种原因造成生活困难的社会成员给予物质帮助,保障其基本生活的一种社会经济制度。社会保障是以维护社会稳定、实现社会公平为出发点,由社会保险、社会救助、社会福利事业三方面构成,其发展目标为建立一个满足人们基本生活需求、覆盖各类群体的社会保障安全网络。从当前的实际情况来看,农村社会基本保险主要包括农村新型合作医疗、农村基本养老保险两方面内容,农村社会救助与福利是指农村最低生活保障制度、五保户供养、医疗救助等多项针对困难群体的社会救助事业。
(一)襄城县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明显受制于地方财力 (一)襄城县社会保障事业发展明显受制于地方财力 一个地区的社会保障事业发展与地方人口规模、 财政收入能力密切相关。近几年,襄城县委、县政府高度关注各项民生社会事业,社会保障与就业财政支出逐年大幅提高,2008 年增加到 1.2 亿元,与2007 年相比增加 8.9%,社会保障与就业财政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为 12.8%,低于全省平均水平 1.7 个百分点,与全国平均比重较为接近。但由于整体财政规模小、人口基数大,人均社会保障与就业财 2
政支出金额仅有 147.5 元,约占全国平均水平的 1/3、不足全省平均水平的 1/2。与经济发达的北京、上海、江苏相比,尽管襄城县社会保障与就业财政支出占财政总支出的比重较高, 但人均社会保障与就业财政支出金额却相差甚远, 襄城县人均社会保障与就业财政支出金额仅相当于北京的 1.3%、1.1%、4.4%(具体见下图 1)。
12.80%14.50%13.10%10.70%12.90%7.13%3355.9147.5350.2486.413738.911559.20%2%4%6%8%10%12%14%16% 襄城河南全国北京上海江苏0200040006000800010000120001400016000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占总财政支出的比重人均社会保障支出金额
单元:元 图 1:襄城县社会保障和就业支出与其它地区的比较 (二)农村养老保障情况 (二)农村养老保障情况 1、原有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老农保)
1、原有的农村基本养老保险制度(老农保)
早在 1991 年,民政部印发了《县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基本方案》(试行),截止到 1997 年 10 月,全国已有 30 个省、自治区、直辖市的 8280 万农村人口参加了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积累资金 140 多亿元,55 万农民领取了养老金,发放养老金约 1.6 亿元,建立了各级农村社会养老保险管理机构近 3 万个,配备专职人员约 4 万人。农村社会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被列为中国“九五”计划的一项重点工作。体制改革后,国务院成立了劳动与社会保障部,农村社会养老保险面 3
临着以管理部门转换为背景的一系列问题,关于农村社会保险的性质、基金管理形式和经办机构、风险状况等都存在较大争议,最终在2000 年停办了已经试验 9 年的农村社会养老保险。所以,目前多数农村试点地区的农村养老保险业务基本停滞(庹国柱,2002 年)。
2、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新农保)
2、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制度(新农保)
根据党的十七大和十七届三中全会精神,国务院决定,从 2009年起开展新型农村社会养老保险(以下简称新农保)试点。新农保试点的基本原则是“保基本、广覆盖、有弹性、可持续”。一是从农村实际出发,低水平起步,筹资标准和待遇标准要与经济发展及各方面承受能力相适应;二是个人(家庭)、集体、政府合理分担责任,权利与义务相对应;三是政府主导和农民自愿相结合,引导农村居民普遍参保;四是中央确定基本原则和主要政策,地方制订具体办法,对参保居民实行属地管理。
2009 年试点覆盖面为全国 10%的县 (市、 区、旗),以后逐步扩大试点,在全国普遍实施,2020 年之前基本实现对农村适龄居民的全覆盖。
参保对象为年满 16 周岁 (不含在校学生)
、未参加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
根据中央上述意见,河南省也出台了具体的新农保办法。新农保基金由个人缴费、集体补助、政府补贴构成,参加新农保的农村居民缴费标准目前设为一年 100 元、200 元、300 元、400 元、500 元 5 个档次,参保人自主选择档次缴费,多缴多得;有条件的村集体应当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助; 政府对符合领取条件的参保人全额支付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基础养老金分别由中央财政和试点县(市、区)财政按确 4
定的标准给予补助。省、省辖市两级财政对参保人缴费给予补贴,省财政每人每年补贴 20 元,省辖市财政每人每年补贴不低于 10 元。养老金待遇由基础养老金和个人账户养老金组成,支付终身。中央基础养老金补贴标准为每人每月 55 元;试点县(市、区)确定的基础养老金补贴标准每人每月不低于 5 元。对于长期缴费的农村居民,可适当加发基础养老金,加发部分的资金由试点县(市、区)支付。新农保制度实施时,已年满 60 周岁、未享受城镇职工基本养老保险待遇的,不用缴费,可以按月领取基础养老金,但其符合参保条件的子女应当参保缴费。这项新农保制度也明确规定了与老农保的衔接问题,在新农保试点地方,凡已参加了老农保、 年满 60 周岁且已领取老农保养老金的参保人,可直接享受新农保基础养老金;对已参加老农保、未满 60周岁且没有领取养老金的参保人,应将老农保个人账户资金并入新农保个人账户,按新农保的缴费标准继续缴费,待符合规定条件时享受相应待遇。
3、襄城县农村养老保障情况 3、襄城县农村养老保障情况 从本次调研情况来看,襄城县既没有参加上个世纪 90 年代老农保试点,也没有被列入当前的新农保试点范围,全县没有一家专门经办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机构。在所走访的 170 余位农村居民中,90%以上不了解农村基本养老保险。
家庭和土地仍是襄城县农村居民最主要的养老保障。为解决农村居民养老保障问题、弥补农村基本养老保险的空白, 人事与劳动局呈多次派人下乡宣传参加基本养老保险的好处,并鼓励农村居民以灵活就业人员的身份参加基本养老保险,2009 5
年年缴费标准为 2400 元,缴费期限为当年的 7 月 1 日到次年的 6 月30 日,缴费方式也非常灵活,月交、季交、年交都可以,农村居民只需凭户口本或身份证就可以办理参保手续,连续缴费 15 年以上者可以享受和城镇职工一样的退休待遇。
由于目前在襄城县还没有专门针对农村居民的基本养老保险,随着农村居民收入的提高、养老保障意识的增强, 近期到人事与劳动局以灵活就业人员身份参加养老保险的农村居民有所增多,但 80%为农村中的个体工商户,纯农民仅占20%。据初步统计,2008-2009 年度,约新增 400 个农村纯居民购买了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 新增 700 个农村个体户参加灵活就业人员的养老保险,两者合计占农村居民总数的 1.6%。
(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情况 (二)农村新型合作医疗情况 1、制度实施情况 1、制度实施情况 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下简称合作医疗)是由政府组织、引导、支持,农民自愿参加,个人、集体和政府多方筹资,社会各界人士捐资,以大病统筹为主的农民医疗互助救济制度。2006 年,襄城县被确定为河南省第二批新型合作医疗试点县,当年参合率达到86.2%,2007-2009 年参合率均稳定在 90%以上。2008 年补助参合农民 36.17 万人次,累计补助合作医疗基金 5704 万元。为健全制度、强化监管,襄城县先后制定了《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基金管理办法》、《定点医疗机构管理办法》、《定点就诊、转诊制度》等各项规章制度, 保证了合作医疗工作的有序开展。
对医疗基金使用实行了县、 乡、村“三级公示”制度,对住院报销费用 300 以上的在全县范围公开; 6
对住院报销费用 3000 以下的在全乡镇公开。
2、筹资标准与补助比例 2、筹资标准与补助比例 农民以家庭为单位自愿参加, 实行住院统筹与家庭账户相结合的管理模式,基本形式为县办县管,全县统筹。2009 年襄城县合作医疗筹资标准为:参合农民每人每年缴纳 20 元,中央财政对每个参合人员资助 40 元,省、市、县财政对每个参合人员共资助 40 元,人均筹资总额 100 元。
各乡镇合管办对辖区内参合人员注册登记表、 现金、收聚进行核对,以户为单位,按家庭人数和确定的年人均账户资金标准,计算家庭账户资金总额,填写《合作医疗就诊证》,实行“一户一证”制。合作医疗资金每人 20 元,计入家庭账户,用于门诊小额医疗费用的支付;年人均 80 元纳入住院(大额)统筹资金,由县合管办统筹管理,用于乡级以上住院医疗费用的报销。家庭账户资金用于在全县任何定点医疗机构门诊小额医疗费用支付,由各户自主使用。
襄城县乡、 县、 市级定点机构住院补助起付线分别为 100 元、 300元、500 元,报销比例为 65%、50%、40%,市级以上医院起付线为 800元, 报销比例 40%。
住院补助金额每人每年累计最高不超过 30000 元。外出务工或到外地出差因病急诊在非盈利性机构住院的...
篇三:社会保障服务调研报告
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专项调研的汇报 乌兰察布市残疾人联合会:根据内蒙古残联《关于开展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专项调研的通知》(内残联办通〔2011〕9 号)文件精神,结合市残联有关要求,特对凉城县残疾人社会保障工作进行了专题调研,现将调研情况汇报如下:
一、最低生活保障工作
近年来,凉城县委、政府高度重视残疾人工作,在城乡低保、农村五保供养、孤儿供养和城乡边缘救助人员等项目中,同等条件下,优先保障残疾人,并在保障类别上给予适当提高,截至 2010 年底,已将 1272 名符合城乡低保条件的二级以上重度残疾人纳入了城乡低保,将 960 名符合五保条件的残疾人纳入了五保供养范围,并对其他没有享受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的重度残疾人纳入了城乡边缘人员,适当给予临时救助。
二、社会保险工作
凉城县历来十分重视残疾人社会保险工作,在全面保证国家行政事业单位残疾职工参加各项社会保险的基础上,积极鼓励城镇贫困残疾人个体户参加基本养老保险;对享受城乡低保和农村五保供养的人员参加城镇居民医疗保险和新型农村合作医疗保险个人缴费部分全部由民政部门代缴。城
镇居民医疗保险残疾居民参保率超过 80%。同时,在城乡医疗救助中,优先残疾人。
三、社会福利工作
凉城县每年在临时救助、帮扶活动中,优先保证残疾人,特别是重度残疾人、一户多残、老残一体等人员;在乡镇敬老院、社会福利院等社会福利机构收养院民中,优先保证残疾人入住;同时,在危房改造、饮水工程等项目中,优先保证残疾人。
凉城县残疾人联合会 2011 年 4 月 2 日
篇四:社会保障服务调研报告
服务及社会保障满意度调研报告这是我们对未来生活的憧憬或疑虑,也是我们对现实世界的观察和解释。XX 年,quot;民生 quot;成为中国网络的第一关键词。岁末年初,我们预言了这个关键词在 XX 年最好的可能和最坏的可能。XX 年,住房、医疗、教育、就业,以及又一次被中央一号文件关注的农民工群体,这些最受关注的重点民生领域,有各项政策预示的好前景,也有怀疑这些前景的坏预言。我们无法不对现存的问题和各种矛盾心存担 雹 诲 忧与疑虑,但我们对 援 这 醋 个已然强势复苏和 媚 正在 毅 努力转型的国家 送 满怀信 稠 心和期待。这 淳 个国家会 铸 更好吗?我 怔 们的生活会 晚 更好吗? 欲 让 XX,让时 芋 间和现 葡 实,来检验我们 瘴的预 砒 言。XX 房价会降 珠 吗 幻 ?政府遏制房价过快 惊 鸦 上涨的态度坚决,但如 鲤 招 果不深化房改,调控恐 众 仁 怕很难从根本上解决 挣 高 橱 地价、高房价的问 念 题文 儒 |中国全面小康 蔓 研究中 应 心朱文强孙晓 枣青房子, 漾 不仅是身份 辕 的象征,更 长 是一种归 月 属感。过去的 拖 一年, 汞 这种归属感在房 裸 价的 酗 不断攀升中,逐渐 盔 成 蹬 为年轻一代的心结。
杉 蹦 今年 1 月 10 日,国务 豺 炬 院办公厅发布《关于促 潍 菲 进房地产市场平稳健 情 康 蚌 发展的通知》,这 狮 项被 礁 称为 quot; 堤 国十一 捐条 quot; 拆 的地产新 燥 政开始为火 糖 爆的房地产 稗 市场降温 柴 。XX,中国 懈 房价将 容 何去何从,政府 有 、地 吝 产商、百姓之间的 谣 博 企 弈必将引人注目。坏 智 吟 预言:高地价高房价或 聪 朽 将持续高企的房价显然 逊 鹅 已经超出了中国普通 吻 百 翼 姓的承受能力。X 寝 X 年 奠 末,针对各
地房 砸 地产市 胆 场上演的 qu 虽 ot;地 口 王频出 qu 腆 ot;、q 痉 uot; 靴 量价齐升 qu 除 ot; 葵 、quot;一 吨 房难 焕 求 quot;等火 闲 爆 再 场面,国家连续出台 裹 位 了包括税收、土地等多 供 王 个调控政策,政策收紧 慕 落 倾向明显。quot 闭 ; 盾 这一次跟 xx 年新 指 老国 糕 八条调控很相似 佃 ,当时 怨 的结果是房价 距 依然上涨 旺 。quot 灵 ;中原地产 馆 华北区总 柒 裁李文杰说, 兄quo 屏 t;如果不从深 孝 层次 又 找原因,高地价、 涌 高 交 房价问题仍会在相当 恍 亚 长的时间内持续。qu 耘 挽 ot;业内人士认为, 陷 港 目前国家对房地产市 咒 场 绽 的调控仍未触及到 防 行业 职 根本的发展理念 鼠 。发展 婿 房地产业的根 枢 本目标是 浪 为了满足人 植 民的居住需 琴 求,其次 哀 才是投资,这 于 就涉及 倚 住房制度的改革 邢 ,如 胆 果不改革,恐怕调 副 控 孔难以解决房地产市场 校 嗅 存在的根本问题。今年 或 灾 1 月发布的《XX年浙 堑 捐 江省房地产业发展报 陪 告 仿 》预计,XX 年浙 盼 江省 蹿 房地产市场价格 蔡 非理性 怨 上涨的可能性 婚 已经不大 偏 ,但由于高 灰 企的地价也 术 缩减了房 疟 价下调的空间 皿 ,XX 埃 年房价将在高位 涨 运行 铅 ,也可能出现局部 砧 性 粗 、阶段性小幅回落的 钮 矽 现象。针对当下海南房 裂 逃价的爆炒,中国房地产 舟 沪 及住宅研究会副会长 迢 童 穆 悦仲接受记者采访 利 时直 舟 言:quot; 蹦 海南很 屹 危险了,93 幸 年的房地 贵 产泡沫破灭 盖 让海南很长 痪 时间恢复 舟 不了元气。而 伍 这一次 邻 ,如果再不吸取 众 教训 煮 ,则很有可能会悲 饲 剧 针 重演。quot;童 竹 仁 悦仲同时指出,开征物 考 禽 业税是遏制高房价的有 戎 峙 效方法。今年 1 月, 脐 X 喳 X 市地税局负责人 耽 透露 灯 ,北京最早明年 骚 底开征 疮 物业税。不过 听 也有人担 痊 心物业税反 直 成助涨房价 尝 的推手。
拼 好预言:qu 衣 ot; 忠 住有所
居 quo 愚 t; 铰 的梦想渐进 XX 年 妇 你 隶 会买房吗?《小康》 罚 份 杂志社联合清华大学媒 拨 迎 介调查实验室对中国住 报 壁 房问题进行的一项调 招查 安 显示,只有%的参 炎 访者 及 在 XX 年有购房 吭 计划, 愉 明确表示不买 战 房的占% 粤 ,剩余的% 胳 选择了观望 躁 。高房价 琵 成了人们踟蹰 俯 不前的 璃 主要原因。在房 酶 价高 从 企之下,是老百姓 非 期 栽 望 quot;住有所 驼 叼 居 quot;却无力承 栓 怎 担的现状。小康住房调 河 执 查显示,中国百姓认 阵 为 飞 能够真正抑制房价 洲 上涨 懈 的因素是增加保 畅 障性住 秀 房建设规模, 猫 其比例达 潜 到参访者的 啸 %。近些年 铬 政府一直 奄 都在推行保障 耳 性住房 契 制度。XX 年, 褐 中央 背 投入 493 亿元用 停 于 毡 保障性安居工程建设 瘴 炔 ,较上年增长了 171 陋 菲 %。《住房保障法》的 硷 厌 起草也引人关注。有 拟 消 鸵 息称此法已形成内 迷 部法 裂 ,其核心内容是 能解决 q 拭 uot;夹心 抚 层 quo 锤 t;人群的 宇 住房需求; 岳 一个重大 淡 的变化就是经 代 适房将 宇 由现在的全产权 苑 变更 港 为购房者与当地政 丫 府 秒共享产权。XX 年还 睦 慈 将有约 600 万套政策 蜡 曰 性和保障性住房开工建 挣 卵 设。今年 1 月,在全 忧 国 刽 住房城乡建设工作 野 会议 腆 上,住建部部长 清 姜伟新 珠 表示争取用 3 衙 年左右的 蚌 时间,基本 滑 解决城镇 1 御 540 万 矮 户低收入住房 癣 困难家 线 庭的住房问题。
益 qu 樱 ot;我认为"住 舀 有 奄 所居"这一目标是有 柳 助 条件、有能力实现的。
忿 烈 quot;姜伟新说。
刺 嘻 XX 年国土资源系统 偶 加 渔 大了房地产的土地 啪 供应 咙 。我相信这些措 借 施实施 著 之后,房地产 疫 价格会平 裔 稳下来。- 兔 -国土资源 辐 部部长徐 爱 绍史我估计 X 汝 X 年的 炎 房价至少能上涨 阵 5% 琳 ,这个水平是比较 钦 合 泽 理的。--华远集团 渐 观 董事长任志强 13 城市 仰 庇 保障
性住房公众满意度 喇 腑 排行榜郑州广州杭州 云 上 贸 海武汉重庆北京合 什 肥呼 喀 和浩特成都 no 妊
篇五:社会保障服务调研报告
于对全县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服务体系进行调研的方案志政协办发[ ]13号
关于开展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服务体系进行调研的通知
按照政协志丹县委员会 工作安排,现对全县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情况进行调研,就有关调研工作通知如下:
一、调研目的
全面总结县委、县政府《关于促进残疾人事业发展的实施意见》文件出台后,我县在残疾人基本生活保障、基本医疗卫生服务、安居住房及残疾少年儿童人人享有义务教育等方面的主要做法和成功经验,从中发现我县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工作中的不足、存在的困难和问题,并提出合理化的建议和意见。
二、调研组织
调研由政协副主席李俊海带队,县残联配合,组织部分政协常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委和委员,利用一天半的时间对我县残疾人社会保障体系和服务体系建设发展情况进行实地调研。
三、时间安排
本次调研拟定于 9月 21日至 22日,21日全天深入乡镇调研,22 日上午在县城调研,结束后召开座谈会,听取残联领导汇报并进行分析讨论。
四、调研内容
1、落实残疾人新型农村合作医疗、新型农村养老保险、农村最低生活保障、住房保障及残疾人子女教育保障等情况。
2、残疾人基层组织建设情况和残疾人工作者配备及使用情况。
3、贫困残疾人扶贫开发投资及进展情况,特别是产业开发、劳动就业、贫困救助、保障金征收等情况。
4、各乡镇、部门出台残疾人优惠政策及落实和兑现承诺情况(年初承诺)。
5、有关残疾人方面的其它内容。
五、调研方法
调研采取深入乡镇、农村及街道社区实地察、看、听、议等相结合的方式,经过查看,听取有关方面的汇报,全面准确地掌握实际情况。
六、调研要求
1、思想高度重视。参与调研的同志,要以认真的态度,积极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开展工作,努力完成调研任务。
2、深入开展调研工作。要深入基层,深入群众,掌握第一手详实的基础材料,充分听取各方面的意见。
3、及时分析、总结调研情况。调研要按计划进行,把握好进度,保证按时提交调研成果。
七、日程安排
9 月 月 21 日:早 8 :30 出发
赴顺宁镇白草台村:智力残疾人赵明大棚种植;白草台村残协;肢体残疾人金海宏养鸡场;肢体残疾人任佰雄危房改造;肢体残疾人鱼霞养猪场。
经纸坊乡到旦八镇:纸坊乡肢体残疾人乔志琴危房改造;旦八镇元峁村残协;旦八残疾人托养中心,中午在旦八镇吃饭,休息。
午 下午 2:30 赴永宁镇
崾子川村多重残疾人胡托小危房改造;走访部分贫困残疾人,在永宁镇吃晚饭。
9 月 月 22 日:早 8:30 出发
志丹县残疾人综合服务中心;志丹县残疾人职业技能培训中心;街道办桥南社区残协;志丹县残疾人艺术团;志丹县街道办康复训练活动室、桥北修鞋店、保安镇残联。邀请残疾人代表和调研人员在政协二楼会议室座谈讨论。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附:调研组人员名单
9月 18日
主题词:残疾人保障体系、服务体系、调研、通知
抄
送:本会主席、副主席、秘书长、调研组各成员
政协志丹县委员会办公室
9月 18日印发
共印 20份(档二)
调研组人员名单
李俊海
政协副主席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尚鹏荣
政协提案委主任
高玉才
残联支部书记
罗
萍
保安镇副镇长
杨彩虹
中医院医师
樊生贵
水利局总支书记
李志峰
红都福商贸工司经理
白庆明
县总工会副主席
李应富
养殖场场长
张思君
政协提案委副主任
司机 3人
记者 1人
联系人:张思君
乘车安排
文档仅供参考,不当之处,请联系改正。
陕 J50675号车(残联):残联领导、高玉才、杨彩虹、
李志峰
陕 J68168号车(政协):李俊海、尚鹏荣、罗
萍、
记
者
陕 J29898号车(政协):樊生贵、白庆明、李应富、
张思君
篇六:社会保障服务调研报告
市社会保障“ 数字公共服务体系” 建设工作情况的调研报告7 月上旬,市人大常委会副主任 XX 带领社会建设委员会及社会建设工委的同志对全市社会保障“数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情况进行了调研。分别在市区和环翠区、文登区实地查看了人社局综合服务大厅、医保工作站、街道便民服务中心和社区以及工商银行环翠支行社保业务下沉办理等情况,召开座谈会与市人社局、行政审批服务局、医保局、大数据局等部门负责同志进行了座谈,听取了全市社会保障“数字公共服务体系”建设方面的情况汇报和有关意见和建议。现将有关情况报告如下:
一、我市社会保障“数字公共服务体系”的基本情况 我市人社系统围绕深化“放管服”、“一次办好”改革,积极推进“互联网+社保”建设,在全国首创了社会保险“5A”服
务模式,率先构建了社会保障“数字公共服务体系”,为全国社会保障公共服务提供了 XX 方案、XX 经验。
(一)搭建全市一体化的社保服务平台。建立统一的数据库,推行电子签章和电子档案,打破信息孤岛;统一全市政策流程、服务标准,简化优化业务环节,全部固化到系统中,由流程驱动业务办理,打造智能自动化流水线。各级经办人员在同一平台协同办公,对业务通收通办,提供同质同效服务。
(二)推行多样化的线上服务渠道。构建了网上+自助+手机线上服务渠道,自助服务终端、手机 APP 和网上大厅同时办理业务,社保服务零距离、零跑腿,目前全市社保业务线上办理量占比 X%,X%的缴费线上完成,社保服务进入“秒时代”。文登人社应用区块链技术,上链加密全国首张数字参保缴费证明。
。
(三)实施一口办理的综合柜员制度。在各级经办机构、基层服务平台和部分大企业推行综合柜员制,变多头受理、往返跑腿为一窗受理、一次办好。窗口精简 X%,社保服务事项即时办结率达 X%,限时办结事项平均时限 5 天,压缩X%;精简办事材料,通过数据共享、主动服务等方式精简 X类 X 项材料。
(四)建立一体化的智能监管体系。建成社保业务运行监控系统、对业务运行全程留痕、实时监控、智能预警、精准督查,消除了中梗阻,规避了经办风险;服务对象可通过手机、网络、自助终端等多种渠道随时了解业务办理进度和结果,服务过程公开透明、可溯可查。
二、存在的问题 在调研社会保障数字体系建设的同时,对大数据中心、行政审批局、医保局等公共服务部门的数字体系建设也进行了调研,各部门在数字化建设方面取得了积极的成效,但也存在一些问题:
(一)数据开放共享机制不够健全。海量数据散落在各部门的信息系统中,数据烟囱林立,数据资源不能共享使用。一是不愿共享,各部门将数据作为战略性资源,数据所有权和事权密切相关,宁愿将数据束之高阁,也不愿轻易拿出来共享。二是不敢共享,部分数据具有一定敏感性,涉及用户个人隐私、商业秘密甚至国家安全,数据共享可能存在法律风险,客观上给共享数据带来障碍。三是不能共享,各部门数据接口不统一,数据难以互联互通,阻碍数据开放共享,导致数据资产相互割裂、自成体系。
(二)数据质量不高,影响开发和利用。高质量的数据是提升精准施政能力的关键,当前我市整体数据质量不高,主要表现在数据目录质量参差不齐、数据更新率较低、系统对接缓慢等方面,影响了数据的深入挖掘与高效应用。从数据的完整准确性方面看,缺乏统一的数据治理体系,各部门在数据采集、存储、处理等环节存在不科学、不规范等问题,导致错误数据、异常数据、缺失数据等脏数据产生,无法确保数据的完整性和准确性。从数据的一致性方面看,由于业务条线繁杂、业务种类多样,多个部门往往数据采集标准不一、统计口径各异,同一数据源在不同部门的表述可能完全不同,看似相同的数据实际含义也可能大相径庭,数据一致性难以保障。
(三)技术人才支撑不足,数据 上下传输不及时。一是从海量繁杂、结构各异的数据中挖掘高价值、关联性强的高质量数据,需要高效的信息技术支撑和可靠的基础设施保障,当前我市研发投入相对不足、技术力量薄弱,数据应用尚不深入、应用领域相对较窄,海量数据资源无法盘活,数据潜力得不到充分释放。二是市县两级向省级部门报送数据后,省级部门不能将数据信息及时回传,数据回传的不及时导致市县两级部分业务无法实现全程网办,只能通过线下流转方式进行解决。
三、意见建议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建设数字中国。习近平总书记要求:“要审时度势、精心谋划、超前布局、力争主动,实施国家大数据战略,加快建设数字中国。”数字政府建设是数字中国建设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数字中国建设的基础和保障。我省已经出台了《XX 省数字政府建设实施方案(2019-2022)》,着力推进政府数字化转型,并明确了建设目标、重点任务以及完成时限。不管是从国家和省里战略部署来看,还是当前社会实际需求来看,推进数字政府建设势在必行。但数字政府建设是一项长期、复杂的系统工程,建议从以下几个方面入手。
(一)加强顶层设计、做好顶层规划。一是优化组织架构,充分认识数据的重要战略意义,将数据治理纳入政府工作中长期发展规划,及时调整组织架构,明确内部数据管理职责,理清数据权属关系,自上而下推动数据治理工作。二是完善应用机制,在保障各部门数据所有权不变前提下,统筹规划全局数据架构,完善跨机构、跨领域数据融合应用机制,实现数据规范共享和高效应用。三是打造政务数据的“通用语言”,提升数据质量,为数据互通、信息共享和业务协同奠定坚实基础。
(二)健全数据体系、规范数据管理。一是规范政务数据管理。建立涵盖政务各部门数据采集、处理、使用等全流程的数据标准体系,编制数据资源目录,实现数据全面梳理和有效管控。二是做好数据分级管理。综合国家安全、公众权益、个人隐私和部门合法利益等因素,制定数据分级标准,基于数据资源目录将数据进行分级,针对不同等级数据采取差异化的控制措施,实现数据精细化管理。三是做好数据共享管理。克服省级部门数据回传慢的困难,将数据在上报的同时纳入全市统一的大数据平台,规范数据共享流程,确保数据使用方在依法依规、保障安全前提下,根据部门业务需要申请使用数据,数据所有方按规则审核确定数据使用范围、共享方式等,通过数据交换机制实现数据有序流转和安全应用。
(三)加大先进技术应用和人才队伍建设。深度运用生物识别、人工智能、云计算等先进技术,加强采集、存储、网络等维度技术支撑,满足海量数据分析处理对计算资源的巨大需求,学习神经网络等技术设计数据模型和分析算法,提升数据洞察能力和基于场景的数据挖掘能力;围绕数据产业发展实际,研究编制数据产业人才需求方案,合理配置人才资源,用好用活人才政策,聚集或培育一批在数据行业具有较大影响力的领军人才和具有较强创新创业能力的高端人才及团队,做好数据从业人员的定期培训工作,不断提升
数据人才专业素质,为建设数字政府、数字 XX 提供科技支撑、人才保障。
篇七:社会保障服务调研报告
农村社会保障现状调查与分析的报告 实践地点:贵州省毕节市何官屯镇的几个村庄 实践对象:
对村庄农户随机抽取访谈 实践目 的:
希望通过对该地区的调查, 了 解农村社会保障的现状,以及农民对社会保障的要求, 并对其进行分析总结。
我国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国家, 要构建和谐的社会主义、 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在未来的必须很好的处理好“三农” 问题将是很重要的因素。
解决“三农” 问题是推进现代农业卖出重大步伐的关键时期,由于许多的原因我国城乡 之间的生产水平,收入水平和生活方式等方面存在差别, 农村保障制度的不完善也制约我国全面实现现代化的瓶颈, 因此健全和完善与之相关的现代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成为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农村基础和铺垫。
(一)、 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面临的一些问题
农村五保制度和救灾救济制度得以延续, 随着农村最低保障工作和新型医疗合作制度的展开和推进, 以及农村村民房屋改造也可以申请到政府部门的相应补贴, 农民耕地实行退耕还林国家也相应的对农民进行补贴, 虽然有如此多的保障, 但是真正需要这些帮助的人却都不是得到很好的这些国家所提供的保障, 这也是我国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所面临的公平性、 普及性, 这些问题都在最近几年中突显出来农村社会保障制度的不足之处。
虽然在工作进行中很艰难, 但是农村保障制度初步具有向城市对接的趋势, 但总体来说, 我国现阶段的农村保障还处于起步阶段, 许多方面还处于缝缝补补非规范化阶段, 主要
还是依赖家庭保障制度和土地保障制度。
随着社会和经济的发展, 这种社会保障制度也随之出现很多的弊端, 这也是我国农村保障制度所面临的困境。
(二)、 农民基本生活保障所面临的一些问题
就基本的生活保障而言, 我国农民人均收入在 1000 左右, 而有些地方则更低, 这样的收入要保证基本的生活尚有些困难, 当遇到自然灾害和疾病事故时生活就会变得更加的艰难, 而政府对他们的帮助却少之又少,而针对这些问题对农户进行一些访问调查得知, 他们的回答则是政府部门有一些补助、 或者就是政府部门的补助不足以解决这些问题、 还有就是即使有补助也是被村干部瓜分干净。
而农村老年人口的养老问题则更加的突出, 现阶段我国农村大多数青壮年都在外务工, 出现了大量的留守老人, 而这些老年人大多数基本上没有劳动能力, 就算有一些勉强有一定的劳动能力的也只能维持生计, 而政府部门对这些情况的解决却微乎其微, 甚至就根本没有对他们进行帮助, 虽然大多数区域已经解决温饱问题, 但是更多的地方还处于温饱线上挣扎, 对于这些问题政府部门应该更了解民情, 知道他们当前所真正需要解决的问题, 并对出现的问题采取相应的措施, 帮助农村人口解决最基本得生活保障问题, 这也是“三农” 问题比较突出的民生问题, 只有真正解决好这些问题才能确保我国现代化建设以及社会主义新农村有条不紊的进行。
(三)、 农村社会保险和商业保险发展滞后
这一方面的原因大多由于农民思想观念落后, 以及农村经济整
体经济发展密切相关, 农民收入低, 农业保险观念相对落后, 商业保险的推行存在相当的难度, 到目前为止, 农村基本上还没有为农业生产投保的意识, 许多人都以为这种为农业投保不现实。
因此从农民生活和农业发展方面来看, 我国的农民处于没有保障的现状, 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任停留在最基本的土地保障阶段, 即土地是农民最基本的保障也是最后的保障, 这些事实表明我国农村保障制度存在相当大的漏洞, 要完善这些保障制度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四)、 人口老龄化以及养老问题的突显
人口老龄化给我国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带来了巨大的压力, 据初步统计我国老龄人口大概有 1.6 还要多, 然而 70%的老龄人口主要分布在农村, 人口老龄化较为突出, 减少了我国的劳动人口、 社会负担加重等一些列的问题也不同程度的出现, 进一步加大的我国养老问题的严峻形势。
在我国农村老龄人基本上靠子女所赡养, 而现阶段大量劳动力在外务工, 出现了大量的留守村落, 老龄人的起居生活都受到了很大的影响, 加上保障制度的不完善, 许多老年人的生活失去了最基本得保障, 许多的老年人需要更多的关怀, 然而许多老年人还是因为和周围的人缺少交流, 久而久之形成了一种蔽塞的心里, 出现了许多老年人因为孤寂而服毒自杀的情况, 相关部门应该重视所发生的这些情况, 我国农村保障制度还处于比较低下的水平, 还有很长的一段路要走, 健全完善的社会体系是保证一个国家健康发展的有力保障, 而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更是重中之重的任务, 应该大力帮助农民改善生活水平、 提高生产力水平。
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建
设社会主义新农村的重要基石。
(五)、 农村医疗保险的一系列情况
虽然近年来建立了农村医疗合作社, 但在农村还是出现看病难看病贵的局面, 和城镇相比我国农村医疗水平低下, 只能医治一些些简单的疾病之类, 而出现大的病情则被要求转移到大的医院, 而到大的医院只要听说是参加医疗合作社的病人, 医生都会给病人开一些比较敖贵的药品, 虽然能在医疗合作社报销一部分, 但是总体的费用还是相当的敖贵, 许多的病人因为支付不起高傲的医药费而耽误的治疗时间, 最终病情恶化的情况比比皆是; 还有一种情况就是参加农村医疗合作社的农民, 看病时往往药价比没参加合作社的要高, 就因为参加合作社的农民能报销一部分医药费, 所以很多情况算下来根本就没有减少医药费。
而在报销医药费当中也出现许多的情况, 手续繁多,导致许多农民干脆就直接掏钱去看病, 在他们心里医疗合作社没有真正给他们带来实惠, 没有解决他们看病难看病贵的难题, 解决这一难题对于提高农民健康水平、 缓解农民因病致贫、 因病返贫、 统筹城乡规划, 实现全面建设小康社会具有重要的作用。
改善和加强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十分复杂的社会系统工程, 是需要人为的整体规划、 分类指导、 分步实施。
经过一些列的调查访问总的得出, 我国农村人口众多要建立完善的社会保障制度是一项十分艰巨的任务, 也是非常繁琐的工作。
资金的短缺也对社会保障制度的实施有相当大的影响, 要解决这一难题必须建立活市场经济发展的需要, 多渠道筹集社会保障资金的体制。
大力加强社会保障立法工作,
应该根据宪法尽快制定社会保障立法体系, 这一体系, 应当包含农村社会保障的基本权利法案和各项专门的社会保障法案。
其中, 农村社会保障基本权利法案将对社会保障的对象、 范围、 实施, 社会保障资金的筹集和管理, 社会保障机构的设置, 农民享受社会保障的程序,侵害农民社会保障权利行为的处置等, 作出具体的规定。
从当前的情况看, 广大农民群众的基本要求和愿望是实现“生(存)
有所靠、 病有所医、 老有所养”。
因而, 在农村社会保障的各项制度建设中, 应重点加强最低生活保障制度、 医疗保险制度和养老保险制度的建设。完善农村社会保障制度是保证建设社会主义新农村有力助推器, 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必经之路, 只有农民真正富裕了, 国家才真正富裕, 国家才真正的变强。
总之农村社会保障的目的是促进农村经济发展, 促进农民增收。
农民增收也是完善农村社会保障的首要条件, 当农民富裕了, 社会社会保障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推荐访问:社会保障服务调研报告 社会保障 调研报告 服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