乡镇卫生院发展现状与思考4篇乡镇卫生院发展现状与思考 402当前乡镇卫生院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白建涛 平山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我国乡镇卫生院得到一定发展,但也还存在着一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乡镇卫生院发展现状与思考4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乡镇卫生院发展现状与思考
2当前乡镇卫生院存在的问题分析及建议白建涛 平山县卫生和计划生育局随着医改的深入推进,我国乡镇卫生院得到一定发展,但也还存在着一些问题,医改新机制运行仍不完善。一、乡镇卫生院主要存在三个问题一是医疗技术人才缺乏。全国乡镇卫生院人才数逐步降低,人才短缺现状没有改变;国家对基本公共服务投入加大,但乡镇卫生院人员没有相应增加。二是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不实。按照乡镇卫生院的功能定位,其公益性主要体现在为辖区居民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公共卫生专业技术人员严重不足,基本公共卫生服务任务没有得到很好落实。三是分级诊疗制度落实不到位。分级诊疗包括基层首诊、双向转诊。基层首诊、双向转诊是指乡镇卫生院等基层医疗单位先对患者进行首次诊断,根据病情,对一些无法确诊及危重的病人转移到相应的上一级或者专科医院进行治疗。上级医院处理疑难危重病人,并对治疗后护理简单,病情稳定的患者转移到乡镇卫生院进行继续治疗和康复。这既确保了医疗服务质量,又减少费用,可缓解大医院压力,充分发挥乡镇卫生院资源。基层首诊、双向转诊的分级诊疗制度既是解决老百姓“看病难、看病贵” 的重要举措,也是优化医疗资源配置结构,节约医疗社会总成本的重大举措。目前我国医疗诊治存在普遍现象是:本应承担疑难危重病的大型综合性医院承担大量常见病、多发病的诊疗任务,造成卫生资源拥堵和浪费。在实际诊疗中,乡镇卫生院收治病人少,上级医院收治病人多,且乡镇卫生院住院病人比率在逐渐减少。据国家卫生计生委副主任马晓伟说,“(基层卫生)仍然面临众多困难和挑战,基本医保管理体制尚未明确等。”可以说医改新机制运行不够完善是普遍存在的。二、乡镇卫生院存在这些问题的原因分析一是人力资源薄弱。乡镇卫生院较县级、省市医院生活条件差,待遇低,难以吸引人才。由于乡镇卫生院医疗技术水平相对较低,使得农村居民有病到县城或者省市医院看病,乡镇卫生院基本医疗资源闲置浪费,收入难以提高。这又导致难以吸引优秀人才加入,形成不良循环。收入少工作量加大导致员工积极性降低。医改启动以来,在乡镇卫生院强力推进药品零差率。由于砍掉药品加价,会导致医院收入下降,因此必须增加一块收入来弥补医院药品零差率带来的损失。政策操作者设想由两方面来弥补,一是政府补助,二是由医保来支付,用两方面资金来提高医疗服务价格,一降一升,没有加重患者负担,医务人员收入提高,医院收支仍能保持平衡。由于药品没有差价,医生多开药的动力消除;由于提高医疗服务价格,医院提高技术质量的动力增加。这样医疗行业结构得到理顺优化,医疗服务价值规律得以遵守,医疗收入由医疗服务质量水平决定,社会医疗总成本得以控制。药品零差率实行后,基本医疗服务价格并没相应提高,政府补助有时不到位,实际导致基本药物零差销售影响卫生院收入水平。二是政府补偿不足不及时影响乡镇卫生院正常运转。 政府提出坚持放管结合,应当保障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问题是如何合理划分政府与市场在医疗卫生中的责任比例,这成为医改当中的难点。在基层,尤其是县级财政收入保障水平不高,政府对医疗卫生的补偿往往不足,有时不及时,这也影响了乡镇卫生院的正常发展。三是乡镇卫生院管理能力和水平有待提高。教育培训管理不严,人员技术提高有限;绩效考核管理不严格,医务人员积极性降低;基本药物管理不完善,乡镇卫生院药房基本药物有的价格不便宜,部分常用药有时送货不及时,甚至没有供货。这导致有些常用药在卫生院买不到,老百姓就抱怨,不高兴,对卫生院信任度降低。四是医患信任度降低,分级诊疗制度难落实。根据医疗保障理论和公共服务均等化理论,政府对乡镇卫生院考核侧重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方面,尽管为增加收入乡镇卫生院仍然重视基本医疗,但基本医疗能力有弱化趋势。这使得群众对乡镇卫生院信任度降低,小病也去上级医院,分级诊疗难落实。 三、促进乡镇卫生院发展的意见建议为促进乡镇卫生院发展,落实国家医改要求建议采取有效措施。一是加强人才培养,调动医务人员积极性。医务人员是医改中的主力军。他们的积极性如何,不仅关系到医疗社会总成本是否能够降低,也直接关系到医改政策的落实和卫生事业的持续发展。因此他们的正常利益应在医改中得到维护,在医改政策制定和落实上应吸收医务人员合理意见和想法,乡镇卫生院也应坚持按劳分配制度,制定“符合医疗行业特点的人事薪酬制度”。把乡镇卫生院人才培养放在发展的首要位置考虑,加强对卫生院现有人才的培养力度,制定学习制度并进行考核,学习后的考核作为职工奖惩的内容之一。当地卫生行政部门对乡镇卫生院考核中加入培训学习内容,并将培训提高的结果作为考核院长的指标之一。同时采取招聘、返聘、轮岗等多种形式引进合格人才,充实基层卫生技术人员队伍。上级医院应定期派出一定的医务骨干到乡镇卫生院出诊,并培养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把医务骨干培养当地乡镇卫生院业务骨干当成考核的主要内容之一,为基层培养并留住人才。二是政府应加大支持力度,提高管理水平。政府支持应及时足额,将推行药品零差率导致乡镇卫生院的收入差额部分补齐。对于经常性收支差额应根据乡镇卫生院前三年的经营取平均数,再结合物价波动给予合理补助,且应随着每年物价波动进行调节。国家要承担基建、设备以及日常运行费用等,并随着社会发展相应提高。加强政府顶层管理设计,将条块化的惠民政策整合起来形成合力。若能将文化娱乐健身活动与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结合起来,形成合力,使群众能根据基本公共卫生服务所掌握的身体信息采取不同的健身娱乐方式,使健康与日常生活娱乐结合更紧密,会使政府惠民政策起到事半功倍的效果。其次,医改政策推行前应进行评估,使其保障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正当权益。医改涉及政府、公民、医务人员三方利益,新农合的实行使农村居民“看病贵”得到缓解,但乡镇卫生院医务人员积极性降低。医改要降低社会总成本,政府应提高医务人员收入。这需要通过改革理顺结构,既保障乡镇卫生院的整体效益,又要拉开收入差距,突出能者多劳多得,使技术高贡献大的医疗骨干有更好待遇。第三应完善政府管理细节。政府在推行政策时应结合实际情况加强政策针对性,不搞“一刀切”,将现有医改政策做实做细,做到“蹄疾而步稳”,为进一步深化改革打下基础。三是将农村居民对乡镇卫生院的满意程度应纳入考核范围,促进医护人员和群众关系和谐发展。乡镇卫生院是公益性质的服务行业,有些医患矛盾并非由于技术存在瑕疵,而是医患之间沟通不好,信任度低的原因。有时本来不会成为矛盾的可能因为服务不周而导致医患矛盾增加,有时医患误解可能因为言语、服务态度良好而化解。医务人员应有换位思考的习惯,设身处地为患者考虑,患者的满意度也应成为重要的考核内容。只要用心去做,用科学务实的态度,勇于担当的责任感去做,就能为促进乡镇卫生院进一步发展,为农村群众提供更好的医疗健康服务。医 疗 卫 生经营管理者 Manager" Journal篇二:乡镇卫生院发展现状与思考
卫生院面临的窘境及建议王秀梅( 光山县十里镇卫生院, 河南光山 465460)摘要:
乡镇卫生院由于运行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 上级对乡镇卫生院投入不足, 乡镇卫生院人员业务素质低下及防保不重视等原因造成乡镇卫生院工作举步维艰; 建议各级政府在资金、 政策扶持上向乡镇卫生院倾斜, 使乡镇卫生院开展工作既有后勤保障又有人才保证, 提高乡镇卫生院服务能力。关键词:
乡镇卫生院; 面临困境; 改进建议
乡镇卫生院是农村卫生服务的主体, 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枢纽, 对于保障广大农村居民的健康起了一定的作用。长期以来, 由于诸多方面的原因, 农村卫生工作遇到前所未有的困难: 一方面乡镇卫生院难以满足农村居民的卫生服务需求, 另一方面卫生院自身面临生存和发展危机。为了改善乡镇卫生院的现状, 促进乡镇卫生院的发展, 提高服务能力, 现就乡镇卫生院面临的困境进行分析, 并提出改进建议。1 面临困境111 运行机制不适应 多年来, 乡镇卫生院的公益福利性与实际经营上的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形成了尖锐的矛盾, 限制了卫生院的发展; 加之卫生院技术水平低、 内部运行机制不适应市场经济体制的要求,造成管理不善、 经营不活, 群众 “ 大病进城, 小病在村, 唯有乡医没人问” 的局面。112 财政投入不足 农村居民绝大多数在村卫生室或者乡镇卫生院就诊。据对全国 30 个贫困县的调查, 92% 的患者在村卫生室或乡镇卫生院就诊, 进行计划免疫等预防保健服务基本在村、 乡级医疗机构。长期以来, 县乡财政对卫生院的投入严重不足,乡镇卫生院经济上独立核算、 自负盈亏, 职工工资及单位的再发展, 主要靠本单位的医疗服务增加收入获得, 而乡镇卫生院的业务收入中 50% ~60% 来自药品收入。工作上既要完成治疗任务, 又要完成预防保健任务。预防保健是公益性的服务事业, 基础较差, 开展爱国卫生、 健康教育、 防治流行病、 传染病等工作, 均需国家投入相应资金做保障,“ 以医养防” 在所难免, 乡镇卫生院的防与治矛盾难以避免,有时甚至很突出。113 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差 乡镇卫生院卫技人员的学历低, 技术职称低。无学历人员占乡镇卫生院卫生技术人员的 50% 以上, 无职称与初级职称占卫生技术人员总数的 90% , 高学历、 高职称人员缺乏。造成这种状况的原因: ( 1) 农村条件差、 待遇低, 大专以上毕业生分不进乡镇卫生院, 原有的大中专毕业生和技术骨干也千方百计往城里跑。( 2)一些非卫生技术人员从事卫生技术工作。( 3) 缺少必要的培训经费和制度。114 忽视防保工作 乡镇卫生院防保工作收入远远低于医疗收入, 卫生院普遍存在 “ 重医轻防, 重有偿, 轻无偿, 重高收益, 轻低受益” 的现象。乡镇防保人员无论从职称构成还是学历构成方面, 都低于医疗人员, 防保科人员中级以上职称低于医疗科室,防保科室人员以中专及以下学历为主, 比例明显高于医疗科室。乡镇卫生院肩负着繁重的预防保健任务, 但防保人员地位、 收入都低于医疗人员, 卫生院一般把医疗科室当作业务科室, 而把防保科室视为后勤职能科室, 服从、 服务于业务科室防保人员一般都是兼职, 除从事防保工作外, 还要从事其他勤杂工作。[ 1 ]。卫生院2 改进建议( 1) 乡镇卫生院 要进一步适 应市场经 济的要求, 完善运行机制, 增强发展活力。全面实行院长负责制, 建立和完善任期目标责任制, 明确院长的责、权、 利。坚持按劳分配和生产要素参与分配的原则,彻底打破大锅饭, 建立自主灵活的分配机制, 调动广大卫生技术人员的积极性。( 2) 各级政府对乡镇卫生院从事基本医疗造成的政策性亏损给予相应补助, 按工作量和单位成本亏损核定。对乡镇卫生院承担的计划免疫、 妇幼保健、 健康教育、 传染病和地方病控制等给予定额补助; 对乡镇卫生院基础设施建设、 设备购置和离退休人员工资等给予定项补助,并且对防保人员工资给予全额拨付惠政策鼓励大学毕业生和城市卫生技术人员到农村[ 2]。( 3) 制定优19Vol 6 No 5 May 2008
Chinese Journal of Current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服务; 再者现有卫生技术人员的继续教育也很重要,每年要有目的地选送一批年轻人员到县级以上医疗机构或卫校进修学习, 培养留得住、 用得上的人才;三是通过卫生支农等形式, 组织上级医疗卫生单位对乡镇卫生院进行技术指导, 提高乡镇院卫生技术人员的业务素质; 另外, 聘用城市高职称离退休人员也是一种比较现实可行的办法。( 4) 当前迫切需要稳定现有骨干技术人员, 乡镇卫生院的卫生技术人员整体素质不高, 缺乏高级卫生技术人才, 究其原因主要是乡镇卫生人员的待遇低, 提高乡镇卫生人员的工资、 住房补贴等; 其次, 对乡镇卫生院工作的人员晋升职称方面也要有优惠政策, 如外语、 论文等,不宜与城市的卫生技术人员要求等同。参考文献1
陈天辉. 乡镇卫生院管理体制的现状分析与政策建议.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1; 21( 10) : 55 - 59.2
国务院体改办. 关于农村卫生改革与发展的指导意见. 中国农村卫生事业管理, 2001; 21( 10) : 3 - 5.实行护生临床实习每月综合评价的方法与成效蔡雅明( 解放军第一医院护理部, 甘肃兰州 730030)
摘要:
每月了解护生实习收获、 带教老师的带教水平、科室护理工作质量和护士长管理工作, 为护理质量监控管理提供依据, 满足护生实习需求, 督促完成实习任务。把护生实习收获、 对科室带教工作、 护理工作和护士长管理工作等内容设计成调查表, 每月护理部利用护生例会, 对全院实习护士进行问卷调查。动态综合评价, 能调动护生实习积极性, 不断改善和提高带教工作水平, 为科室护理质量管理提供可靠依据。关键词:
护生; 综合评价; 带教质量; 监控护理工作
临床实习是医学教育的一个关键环节, 是实习生将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能力, 从护生转向护士角色的重要阶段平, 确保护生圆满完成临床实习任务, 自 2007 年来我们实行护生每月综合评价制度, 即护生对自己的评价( 主要以本月实习收获为主) , 对带教老师带教水平、 本科护士长工作和本科护理工作的评价等, 通过一年的临床实践, 此种方法不仅对护生个人起到促进作用, 而且对科室带教工作, 尤其是科室护理工作和护士长的管理工作起到了监督作用。现将具体内容报告如下。[ 1 ]。为了不断提高我院临床带教水1 综合评价内容111 护生自我评价 此项要求护生以本月实习收获为主, 介绍自己在本科室学到了什么、 学的怎样,和根据实习大纲有无需要弥补的内容等。112 对科室护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 本栏主要让护生填写在实习中对本科护理工作的所见所闻, 尤其是科室护理工作的不足方面, 以及对科室护理工作的建议和意见。113 对带教老师的评价 让护生对本科带教老师给予综合评价。114 对本科护士长工作的评价 主要让护生对护士长的管理工作尤其是对本科带教工作的管理和指导进行评价。115 其他 提出自己认为的最佳带教老师和最差带教老师。2 评价时间和方法将以上内容制成表格, 每月 5 日前, 由护理部分管实习工作的工作人员专门组织全体护生填写评价表。为了打消护生的顾虑, 填表时采用无记名形式,只填写实习所在科室。3 评价表处理评价表的处理方法有: ( 1) 每月护理部分管实习的工作人员对每份评价表进行认真阅读, 根据表中五项内容进行归类, 做出书面分析和讲评, 统计全院最佳带教老师和最差带教老师人数。( 2) 每月第一周在护士长例会上公布上月评价情况, 将各科评价表反馈到护士长手中, 让护士长阅读本科护生评29
Chinese Journal of Current Hospital Administration
Vol 6 No 5 May 2008
篇三:乡镇卫生院发展现状与思考
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x@chinago.ne£.cn ·3413· ·中 国 全 科 医 疗 /社 区 卫 生 服 务 . T.作 研 究 · 分级诊疗下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 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余瑞芳 ,朱晓丽 ,杨顺心 【摘要】在分级诊疗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为: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其中基本医疗 是为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常见病、慢性病稳定期 、急性病康复期、老年病、晚期肿瘤患者提供首诊、转诊、连续性 管理等服务。目前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数量和财政补助规模不断增加 ,但仍存在政策引导缺失 、服务能力不足、 双向转诊通道不畅、信息化建设滞后等问题。本文从实现分级诊疗 目标的视角,提出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发展的建议:
建立有效的政策引导、发挥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平台功能、建立激励约束机制和上下联动机制及整合区域信息系统等。
【关键词】
分级诊疗 ;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现状;建议 【中图分类号】R 197 【文献标识码】A DOI:10.3969/j.issn.1007—9572.2016.28.006 佘瑞芳 ,朱晓丽,杨顺心 .分级诊疗下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现状及建议 [J].中国全科医学,2016,19 (28):3413—3416.[WWW.chinagp.net] SHE R F, ZHU X L,YANG S X.Development status and suggestions of primary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J].Chinese General Practice,2016,19(28):3413—3416.
Development Status and Suggestions of Prim ary M 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 SHE Rui—fang,ZHU Xiao—li,YANG Shun—xin.Community Health Service Center of Xueyuan Road,Haidian District,Beqing 100083,China Corresponding author:ZHU Xiao—li,Institute o f Medical Information,Research Center for Health Policy and Management,
Chinese Academy of Medical Sciences,Bei jing 100020,China;E—mail:zhuxiaoliO@126.com 【Abstract】
Under the circumstance of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the functional 0rientation of primary medical and hea lth institutions includes the following aspects:providing primar y health care and basic public health services, of which primar y health care is to provide f irst diagnosis, referra l, continuity management ser vices for patients with common diseases of clear and stable con出tions, chronic diseases in stabilized phase,acute disease in rehabilitation. geriatr ic disease and advanced cancer.Currently the quantity and size of the financial aid of pr imar y medical and hea lth institutions in China are increasing continuously, but there are still problems such as lacking of policy guidance, insu f icient capabilities of ser vice ,poor two—way referral channels, and lagging of information construction.From the perspective of achieving the goa l of hierarchica 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the paper puts forward the following suggestions:establish effective policy guidance,play the plat form function of primary medical and health institutions,establish incentive and restraint system , upper and lower linkage mechanism and integrate regional information systems. 【Key words】
Hierarchical diagnosis and treatment;Pr imar y medical and hea lth institutions;Cur rent situation; Suggestions 计划经济时期 ,我国政府在有限的财力和资源基础 上建立了中国特色的医疗服务体系,并取得了世界公认 的成绩 。城市居 民初级 医疗 由国家或集体 以公费 医疗 或 劳保医疗形式来保障 ,农村初级医疗以合作医疗的形式 作者单位 :100083北京市海淀 区学 院路社 区卫生服务 中心 (佘瑞 芳);中国医学科 学院医学信 息研究所/卫生政策 与管理研究 中心 (朱 晓丽 ,杨顺心 )
通信作者:朱晓丽,100020北京市,中国医学科学院医学信息研 究所/卫生政策与管理研究中心 ;E—mail:zhuxiaoli0@126.con 由三级医疗保健 网承担 ,即村 (大 队)卫生室、乡镇 (公社 )卫生院 、县医 院 ,并 在此基 础上建立 了严 格 的 转诊制度 ,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发挥 了重要 的费用和健康 “守门人”作用⋯。随着市场经济的发展 ,医疗资源配 置和利用 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向城市公立 医院流动 ,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服务能力被不断削弱 ,医疗资 源配置和 利用的 “倒金字塔” 问题开始形成 ;同时,在现行 医 保制度下,参保人可 自由选择定点医疗机构就医,放松 了对参保人行为的约束和管制,患者流向大医院,逐级 就诊 的有序就医格局被打破 ,出现了群众 “看 病难 、看
·3414 · http://www.chinagp.net E—mail:zgqk~@ chinagp.net.cn 病贵”,大型医院 “一号难求 ”,基层 医疗卫 生机构 “门可罗雀”的问题。2009年 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出 台 《关 于深化 医药卫生 体制改革 的意见》 (中发 [2009]6号),文件中明确提出要切实缓解 “看病难、 看病贵”问题,建设结构合理 、覆盖城乡的医疗服务体 系 。但是经过 7年的改革 ,问题依 旧存在 ,其根本 原 因 是 “看病乱 ” 问题 没有 得到解 决 。2015年 9月 ,国务 院办公厅 出 台 《关 于 推进 分级 诊疗 制度 建 设 的指 导意 见》 (国办发 [2015]70号),强调以提高基层医疗服 务能力为重点 ,以常见病 、多发病 、慢性病分 级诊疗 为 突破 口,引导优质 医疗资源下沉 ,形成科学合 理就 医秩 序 ,逐步建立符合 国情 的分级诊疗制度 。本 文从基层 医 疗卫生机构 的功能定位 出发 ,分析我 国基层 医疗 卫生机 构 的发展现状 ,在此基础上提 出分级诊疗下基层 医疗卫 生机构 的发展建议 。
1 分级诊疗下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的功能定位 构建层级分明、分工合理的诊疗体系的概念最早由 世界卫生组织 (WHO)提 出。1957年 ,WHO建议按 照 疾病危重程度和复杂性将诊疗服务分 为三级 :一级服务 由基层医疗卫生机构提供 ,负责常见多发病诊疗、慢性 病管理及恢复期康复治疗等 ;二级服务针对 一般性复 杂 疾病和常见多发病诊疗 ;三级服务主要针对 疑难杂症 和 急危重症患者 。
目前 国外 没 有 “分 级 诊 疗 ” 的 明 确定 义 及 标 准 ,
但英 国国家 卫生 服务 体 系 (NHS) 的三 级 卫生 保 健体 系、澳大利亚的 “守 门人”制度 、美 国的整合型医疗 卫生服务体系等相 当于我 国 目前 的分级诊 疗概念 。国外 普遍推行的 “守门人”制度对我 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的功能定位具有重要借鉴意义。英国作为国家卫生服务 制度 的代表性 国家 ,对全科 医生 的职 能定义为 :患者 需 要 医疗服务 时必须到全科诊所接受全科 医生首诊 ,不 允 许直接找专科 医生提供 医疗服务 ;除非 患者经全科 医生 诊 断为疑难杂症或者超 出其治疗 能力 ,才 能 由全科 医生 出具证 明 ,将其转 给专科 医生治疗 ;转诊后 ,全科 医生 仍要对患者 的诊疗工作进行管理 和协 调 。澳大利亚 的 基层 医生职能是 :全科 医生守好健康 医疗服务 的门 ,为 患者提供 高质量服务 ,协调与专科 医生的服务 ,协调 成 效取决于专科 医生对守 门人工作 的认 可程度 。德 国的 门诊开业医生主要负责提供一般门诊检查和咨询服务 等 。加拿大基于分立型医院模式发展 ,明确医院主要 提供急症和急诊服务 ,把初级保健利用交给家庭医生和 社 区的医疗机构 。
综上 ,在分级诊疗 的架构下 ,基层 医疗 卫生机构 作 为 医疗卫生服务 网络 的 “守 门人 ”,其 功 能 定位 应 为 :
提供基本医疗和基本公共卫生服务 ,其 中基 本医疗是 为 诊断明确、病情稳定的常见病、慢性病稳定期 、急性病 康复期、老年病、晚期肿瘤患者提供首诊、转诊、连续 性管理等服务。
2 我国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发展现状 新一轮 医改 以来 ,基层 医疗 卫生 机构 数 量不 断 增 加 ,截止到 2015年底 ,基 层 医疗卫 生机 构数量 达 到 了 92.07万个 ,其 中社 区卫 生服务 中心 (站 )3.43万个 ,
乡镇 卫 生 院 3.68万个 ,村 卫 生 室 64.05万 个 ,诊 所 (医务室 )19.53万个 。政府财政补 助规模不 断增加 ,
明确 了各级财政补助责任 ,落实政府办基层 医疗 卫生机 构运行 经费 、建设经 费 、人员培训经费及 基本 公共卫生 服务专 项 经 费 等 ,扭 转 基 层 “以药 补 医 ” 机 制 ,从 2009年的 292亿元增加 到 2014年的 1 146亿元 ,年均增 速高达 33.3% ;基层 医疗卫生 机构 收入结构发生 明显变 化 ,财政 投 入 占机 构 总 收 入 的 比例 从 19.8% 提 升 到 39.9% 。但是基 层 医疗 卫 生 机构 的服务 能 力 却 在 下 降 ,诊疗 人次占总诊疗 人次 的 比例 由 2010年 的 61.9% 下降到 2015年 的 56.4% 。基 层 医疗卫 生机构 数量增 加、补助规模增加 、服务利用有所下降的问题,成为制 约分级诊疗推进的主要障碍。其原因错综复杂 ,是多重 因素相互交织 、相互作用的结果 ,究其原因为:
2.1 政策引导缺失 第一 ,医保虽然对不 同级别的医 疗机构支付比例有区别,但对患者而言,医疗安全是其 优先考虑的,如此低的差距并不能将患者留在基层医疗 卫生机 构就诊 。一些地方政府制订 了限制 患者直接 到公 立医院就诊 的政策 ,但是政 策对基层 医疗 卫生机构 缺乏 正向引导作用 ,基层 医疗卫 生机构成 为患者开转诊单 的 中介 ,并未起到分级诊疗 的作用。第二 ,公共卫 生服 务经费管理方式有待改变。基本公共卫生服务经费作为 基层财政补助的重要组成部分 ,在资金的使用 中受到各 级财政 部门的限制。由于财政部文件明文规定公共 卫生 服务经费不得 下 发人 员 ,经费使 用 的范 围和 基层 医 疗卫生机构实际运行过程 中的情况不适应 ,基层 医疗 卫 生机构为顺利通过审计部 门的审计 ,会尽 可能减 少公共 卫生服务经费的使用 ,年底 上缴财政。
2.2 服务能力 不足 长期 以来基层 医疗卫 生机构 的服 务能力 没有得 到相关 部门和居 民的 i 人町,医保部 门认为 基层医疗卫 生机 构没 有起 到 医疗费 用 “守 门人 ” 的作 用 ,居 民认 为基层医疗 卫生机构 不具备健 康 “守 门人” 的能力。第一 ,缺乏 “同质化 ” 的医 师。我 国 医生 的 培养模式与医学规律脱节,医院的水平直接决定了医生 的水平。患者为了避免被误诊误治 ,宁愿到公立 医院通 宵排队 ,也不 愿意 去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第 二 ,培训流 于形式。国家每年对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人 员培训 投入 了大量 经费 ,但 是由于培训 监管考核不到位 ,各类 培训
流于形式。全科医生的规范化培训是在二三级医疗机构 完成的,医院缺乏具有全科理念的师资参与培训 ,仍然 以培训专科医生的方式培训全科医生 ,使得全科医生规 范化培训后回到基层不能完成工作。第三,缺乏有效的 激励机制 ,人员流失严重 。基层 医疗卫生 机构人员 的收 人待遇低 于公立 医院人 员” ,造成 部分 医 生虽 然接 受 过全科医生培训 ,仍然不愿意到基层工作。基层医疗卫 生机构虽然实行 向一线医务人员倾斜的内部分配政策, 但绩效工资总额有 限,且没有建立有效的动态调整机 制,特别是实行收支两条线管理的地区,无法在收支结 余中提取奖励基金。导致基层医疗卫生机构 出现人才引 进 困难 、留不住 的尴尬局 面。第 四 ,轻医疗重公 卫。这 几年随着医疗体制改革的发展 ,公共卫生工作逐渐得到 了重视 ,但是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缺乏专业 的公共卫 生人 员,为了完成工作,机构将大量的公共卫生工作安排给 全科医生,使得基层医疗卫生机构和全科医生疲于应对 公共卫生服务,基本医疗服务能力弱化。
2.3 双向转诊通道不畅 第一,上转不顺。虽然很多 地方政府以行政手段建立了医联体,但是这种松散型的 医联体缺乏共同责任和利益的激励,仅靠协议和 自觉性 加以维系,内部各机构缺乏发展动力。而且上转患者没 有优先就诊 、优先住 院的绿色通道 ,导致 医联体流 于形 式。第二,下转困难。基层医疗卫生机构与公立医院的 用药目录差别较大,基层医疗卫生机构的药品品规常不 能满足患者的需要,导致患者不愿到基层就诊。同时基 层医疗卫生机构由于患者减少,将原有的床位减少或者 撤销,新设置的社 区卫生服务机构无床位编制 ,康 复期患者只能继续挤占公立医院的医疗资源。第三 ,公 立医院逐利机制未破除。公立医院由于政府投入不足,
为维持 日常运营,依靠 “以药养医” “以检养医”,不 愿将康 复期患者转到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 。
2.4 医疗信息数据未互通 目前各级医疗机构都在进 行信息化建设 ,但 由于没有统一 的建设标准 和有效 的行 政干预手段,都是各 自为政,不能做到信息 的互联互 通。患者医疗信息数据不能跟着患者流动,各医院的检 验结果又不能互认,导致患者转诊公立医院后需要重新 挂号、排队、就诊、检查。即便专科医生流动到基层医 疗卫生机构 ,也无 法得 知患者 在公立 医 院的检查 结 果。
3 建议 “强基层”是保障分级诊疗制度实施的关键,发挥 基层 医疗卫生机构 的网底作用 ,提高基层 医疗 卫生机构 的服务能力 ,调 动基层 医疗卫 生 机构 医务 人员 的积极 性,才能建立基层首诊、有序转诊 、急慢分治 ...
篇四:乡镇卫生院发展现状与思考
卫生院是农村三级医疗预防保健网的中间环节,承担着一定区域的医疗、预防保健、康复、健康宣教、计生服务等功能,对农村卫生事业的发展具有举足轻重的作用。但是目前许多卫生院面临着运转困难,亏损越来越严重。一、主要困难1政府经费投^不足。越是经济不发达地区,政府部门对卫生事业经费投入越是不足,特别是对公共卫生经费投人严重不足,包括人员经费、医疗设备等。2业务收入以药品为主。卫生院药品收入占业务收入的比例在70%~75%之间,有的甚至高达85%以上。随着药品市场的规范和医疗市场竞争的El 益激烈,卫生院单纯依靠药品收入维持生存的局面将面临着很大挑战。3人才队伍不稳,特剐是临床一线医务人员。民营医院、中外合作医院的内部灵活性、待遇优厚性都明显强于国有医院,随着人才流动的合法性,势必吸引一部分国有医院的医务人员,使得本来技术水平不高的卫生院雪上加霜,造成恶性循环。4.院长管理水平不高。大多数卫生院院长着眼于眼前利益.以“ 家长式” 管理为主,管理缺乏制度化。5.“ 一人多岗” 未能很好实现。“ 麻雀虽小,五脏俱全” ,许多医务人员仅能胜任某个岗位,人员、科室配置过多、过细,从而导致卫生院的负担过重。二、建议1.根据当地工业、商业、服务业等发展情况,以及当地常住人VI与流动人口的规模,调整乡镇卫生院内部人员、科室设置。乡镇卫生院应该以预防保健为主,医务人员向全科医生方面发展,至少一人能胜任2—3个岗位。政府部门必须保障这些医务人员的稳定收人,可以参照农村中小学教师的待遇,以卫生院的医疗收入支付日常开支及积累事业发展基金。而工作重心是预防保健。人员可控制在实际服务人口的11 1000以内,一般乡镇卫生院可控制在l o—15人之间。2.对亏损的乡镇卫生院实行转制,但要建立一个预防保健中心。可以将几个乡镇卫生院的预防保健人员合在一起,由政府部门承担这些人员的工资奖金。对其他医务人员实行优化组合或以股份的形式组建私人门诊部,主要承担当地的医疗服务工作,实行自收自支、自负盈亏。3.将乡镇卫生院作为县级医院的一个科室或者由县级医院兼并,实行医疗资源共享。县级医院人员不够的科室可在乡镇卫生院中抽调并逐步培养,有些手术也可在当地卫生院开展,由县级医院医务人员主持,乡镇医务人员承担术后管理。另外.县级医院床位紧张时可让病人转入乡镇卫生院诊治。这样业务上的互帮互带能促使乡镇卫生院得到一定发展,并且人员、仪器投入不必重复,使卫生资源得到充分、合理的应用。但乡镇卫生院依然要做好预防保健工作,不可忽视。现代医学的发展可以说是日新月异,高、新、尖技术不断得到开发并应用于临床,乡镇卫生院人员素质很难与现代医学发展同步,只能根据自己的功能特点,着重做好预防保健工作。但这方面的工作主要靠政府部门加大卫生经费投入,逐步完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能力。同时乡镇卫生院要及时调整自己的功能定位,把工作重心放在预防保健上,在此基础上开展常见病、多发病的诊治及急、危重病人的初步处理与转诊工作,这样才能走出困境。( 责任编辑叶向明)鼾t*井l 雾2G03.增}一l随着我国医药卫生体制改革的深化和加入w ro,医疗机构之间的竞争日趋激烈,各公立医疗机构纷纷采取调整规模、创新技术以及完善配置以增强竞争力,达到提高整体规模效益的目的。本文将从规模经济的角度来探讨医院的规模效益问题。一、规模经济规模经济又称规模效益,根据经济学原理,规模经济是指在技术水平不变的情况下,对于某一产品( 无论是单一产品还是复合产品) ,如果在一定产量范围内,平均成本下降,被认为是规模经济;如果平均成本上升.则被认为规模不经济。从这种意义上说,长期平均成本曲线即是规模曲线,曲线上的最低点就是最佳规模。医院规模经济由此引伸而来,目的在于使医院的规模与资源有效匹配,力求最优。二、规横的重要性1.规模扩大,可以有效实施低成本战略,实现规模效益。规模效益就是以规模为前提,以扩张为手段,通过扩大市场,提高效益,达到“ 1+1>2” 效应。所谓低成本战略.就是在同等价格的条件下.成本更低。如医院通过扩大规模,引进高新技术,扩大治疗的病种和手段.推动业务量的增长,使医疗服务的单位成本不断降低,最终实现规模效益。2规模扩大,分工将更专业。更合万方数据
推荐访问:乡镇卫生院发展现状与思考 发展现状 思考 乡镇卫生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