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基层工会依法维权的几点思考5篇

时间:2022-11-18 16:55:08 来源:网友投稿

关于基层工会依法维权的几点思考5篇关于基层工会依法维权的几点思考 中文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 社会科学2020年12月05 171浅谈基层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 刘娟大唐郓城发电有限公司,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基层工会依法维权的几点思考5篇,供大家参考。

关于基层工会依法维权的几点思考5篇

篇一:关于基层工会依法维权的几点思考

科技期刊数据库(全文版)

 社会科学 2020 年 12 月 05

 171 浅谈基层工会在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的作用

 刘 娟 大唐郓城发电有限公司,山东 菏泽 274700

  摘要:坚持高举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旗帜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工人阶级和工会工作重要论述当中的八个坚持当中的一个重要部分,维权服务也是工会工作的一项基本职责,随着职工队伍内部分化加大以及不同群体职工由于文化程度、技能素质等原因,在劳动岗位、劳动报酬等利益诉求方面的差异显著,职工维权对工会工作也提出了更高要求,因此如何充分发挥企业工会作用,调动职工积极性,更好地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从而促进企业的高质量发展变得尤为迫切。

 关键词:企业;工会工作;维护职工权益 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标识码:A

 1 概述

 1.1 保障劳动者合法权益是工会的本质属性

 保障劳动者的合法权益,竭诚为劳动者服务是工会组织的基本职责,也是广大劳动者最根本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所在。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国务院高度重视工会工作,明确要求工会要切实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保障劳动者的权益取决于工会的性质和劳动者的意愿,这是工会组织的根本所在。为了赢得职工群众的信任和支持,工会必须高举旗帜,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切实解决好职工最困难最紧迫的实际困难,满足职工群众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需要工会做好职工群众的服务工作,我们坚持把工作重点放在广大职工身上,从大处着眼,从小处着手,以满腔热情做好职工服务工作,不断提升职工维权服务水平,切实增强职工群众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2 论工会在职工维 权中的作用

 2006 年度全国人大常委会十四届十一次会议(扩大)提出了“以职工为主体,依法、科学、主动地维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根据促进企业事业发展,维护职工权益的原则,建立企业工会,要支持行政机关依法行使管理权力,组织职工参与单位的民主管理和民主监督,与行政机关建立协商机制,通过职代会、集体合同、厂务公开等形式,保障职工的知情权和参与权,调动职工的积极性,促进企业的发展,为构建和谐劳动关系提供保障。

 2 研究现状

 基层工会干部要从工作实际出发,以发映广大职工需求为主要途径,通过形势任务教育、道德讲堂等形式使职工形成良好价值观、人生观,通过举办喜闻乐见、丰富多彩的维权宣传活动来纾解职工焦虑情绪,释放职工身心压力,使职工形成开放的思维模式,能够主动维权、依法维权、科学维权,激励职工脚踏实地、积极进取、建功立业。目前的研究主要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2.1 职工权益保障过程中存在的问题

 基层工会对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工作仍有很大进步空间。一是工会干部掌握维护职工权益的制度和法律的业务能力有待提高。作为职工的“贴心人”和“娘家人”,不能等待事情发生后再想着去拿起法律武器维护自身合法权益,要能够“未雨绸缪”,在遇到变故时及时为职工撑起“法律的保护伞”,让职工安心、放心、舒心。二是对职工群众的家庭情况和心理状况不了解,有些职工默默忍受远离家庭的孤独,或者忍受高强度的工作,其内心情绪无法得到排解。三是对职工的所思所想未能及时掌握,职工的家庭生活中遇到的棘手的困难有时会对其工作产生影响。在这一时期,职工的维权意识迫切增强,基层工会的维权作用被迅速需要,这就要求基层工会完善体制机制建设,在工作作风和工作方法上有所改革和创新,多措并举畅通职工诉求渠道,让职工正确表达自己的情感和真实想法,只有职工家庭和谐、身心健康,才能为企业的高质量发展贡献应有力量。

 2.2 基层干部权益保障宣传工作仍需完善

 基层工会对于维权政策的宣传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职工对权益维护的认识。如果基层工会非常担当作为,那么职工就会对工会相对信任,从而工会的威信度就会建立,维权政策宣传工作会更好开展。作为基层工会干部更应热心服务,保持良好道德品行,建立扎实群众基础,多角度思考问题,结合民法典颁布等时政在职工维权宣传月,多举措、出实招、重实效做好宣传工作,让维权政策深入人心。

 3 在加强基层工会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方面的思考

 3.1 保障工会独立,明确工会地位和 职责

 在体制机制方面,应加强工会组织的独立性。首先,应依法按照程序建立拥有独立法人的工会组织,由会员大会选举产生工会委员会、经费审查委员会,积极吸纳、组织职工加入工会,建立会员入会登记表,做到“一人一档”。二是从体制机制完善工会管理,公司行政应制定下发《工会工作条例》等管理办法,明确职责分工,保障工会各项工作依法依规,有据可查。三是工会经费应建立独立账户,拨缴应及时、准确,支出应按照量入为出,适当结余的原则,年初制定工会预算,并工会委员会(扩大)会议上审议通过,保证工会经费的公开和透明。三是要扎实开好以职工代表大会,做好职工代表的选举、提案等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工作,基层工会要代表职工与企业行政开展集体协商,依法签订女职工专项、工资集体合同等“1+3 集体合同”,保障职工合法参与民主选举、民主决策等权利,要落实好厂务公开工作,保障职工的知情权。

 3.2 提高职工的维权意识,倡导新的维权途径

 近几年来,企业内部员工权益受损的事件时有发生,归根结底是员工自我保护意识淡薄。因此,需要基层工会在企业内部开展宣传教育活动,增强职工维权意识,提高职工参与率。例如为了宣传女职工权益保护专项集体合同,贯彻执行相关法律法规,开展维护女职工权益行动月活动。在活动中,工会走进企业,广泛宣传新修订的《女职工权益保护法》,与职工充分交流沟通,帮助女职工解疑答惑,提高女职工的维权意识,促使全社会形成尊重女职工、维护女职工合法权益的良好氛围。对不同类型特殊情况下的典型案例进行分析,使制度规定更加的接地气,变得通俗易懂。职工有效掌握法律法规后,个人素质和维权意识逐步提高,企业凝聚力逐步增强,企业经济效益不断增长,和谐稳定的企业氛围逐渐形成。

 3.3 加强对工会干部的培训,提高他们的业务能力

 唯有增强工会干部的综合素质和业务素质,才能在维权路上为广大职工提供强有力的保障,使企业工会工作得以顺利开展,在业务上有所创新和突破。为此,工会干部必须始终坚持党和企业的思想路线和大政方针,坚持科学发展观,把握工会工作的重点工作,并将这些理论运用于实际工作中。工会干部要对职工有耐心,善于发现问题,深入群众,以创新的方式方法维护职工的根本利益。例如,在一个国有企业,为了使工会干部适应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需要,就安排了干部到省工会干部学校进行为期三天的培训,训练内容主要包括:学习基金的筹集、资助和管理方法,网络+工会的创新、工会干部应该如何关心工人的困难,维护他们的权益等。经过培训,工会干部综合素质得到大幅度提高、工作责任感进

 法学研究 172

 2020 年 12 月 05 一步增强。工会干部必须要适应新形势的变化,不断地学习和更新,才能跟上时代潮流,做好服务职工工作。

 3.4 加强与上级工会工作的有效契合,增进工作实效性

 基层工会应通过多种途径做好与上级工会的有效沟通和衔接,贯彻落实上级工会的各项目标任务,争取更多职工疗休养、荣誉评选等的指标。要建好“职工之家”,同时上级工会应主动了解基层工会的权益保障工作的落实情况,定期深入基层、深入车间,开展调研走访,引导和帮助基层企业工会建立健全民主协商机制,同时建立地区级的工会协作机制,定期开展“学习沙龙”活动,为基层工会干部创造沟通交流的良好平台,促进工作方法的创新创效。上级工会应根据省总工会或产业工会的安排部署,例如改革试点工作要在基层工会先行先试,进而推广应用,要建立上下联动机制,坚持“上下一盘棋”,保证出实招、见实效,这样基层企业职工的合法权益才能够得到有效保障,让职工放心、满意这个落脚点才能“站稳、站牢”。

 3.5 尊重法律、依法维权

 发展市场多元化,实现公有制,使公司内部各种利益冲突时有发生。不断发展和完善的法制社会,为解决这些矛盾提供了保证,也是工会工作不断迸发新活力的必然选择。依法办事,依法维权是新形势下工会工作的重要内容。唯有尊重法律,依法维权,才能保障职工当家作主的政治权利,保障广大职工群众按照《工会法》行使民主管理权。我们要积极探索适合企业职工的民主管理方法,更加有效地落实法律赋予劳动者的民主权利,同时,要按照《工会法》、《劳动合同法》等法律法规,不断调整劳动关系,建立和完善集体合同、劳动合同和平等协商制度。强化制度执行力,努力增强制度约束力。与此同时,还要重视困难职工和下岗职工的合法权益,解决他们的生产生活实际困难,督促执行相关政策和社会保障措施,使职工依法获得劳动报酬,为企业改革发展稳定作出积极贡献。

 4 结束语

 为了企业的和谐健康和可持续发展,必须认识到企业的员工是企业生产经营过程中的主体,要从职工的需要出发,深入群众,了解他们的真实要求,建立完善的企业内部维权机制,强化系统的执行力。为丰富职工精神文化生活,开展职工喜闻乐见的文体活动和维权宣传活动,加强员工维权意识,提高企业凝聚力。这样才能获得经济利益和优质发展。

 参考文献

 [1]罗小梅.企业工会工作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的思考[J].工业,2016,15(11):205. [2]刘莎莎.企业工会工作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的思考[J].现代企业文化,2017,32(27):44. [3]宁建军.对于企业工会工作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的相关探析[J].神州,2017,29(35):279. [4]王宏成.企业工会工作在维护职工权益方面的探讨[J].经济视野,2014,30(3):57-58. (上接第 170 页)

 适合作为调查主体。笔者认为,应当由司法机关之外的具备相关法律知识、专业能力和综合素质较高、熟悉未成年人身心特点的人员担任调查主体,在必要时可以由司法机关派遣人员予以协助,这样既可以不浪费司法资源,也可以相对的保持公正,提高调查报告的证明效力。

 3.3 极力提高调查报告质量

 调查报告的证明效力与报告的质量成正比,调查报告的质量越高,证明效力越强,因此,可以从以下三方面来提高调查报告的效力:

 根据全面性原则,丰富调查报告的内容。可以根据《六部门意见》的规定从未成年人的性格特点、成长经历、家庭情况、教育情况、居住环境、社会关系、涉嫌犯罪的前后表现等出发,全面了解未成年涉案嫌疑人的情况。

 当前对未成年人的社会调查已不再仅仅满足于采用访问法和实地调查的方法,随着科技的发展,可以将一些高科技手段实施在社会调查的过程之中,比如心里测评手段。此外,还可以适当借鉴由司法部汇编的《中国罪犯心理测试个性分测验》,该测验也具有较强的科学性。

 在对未成年人调查之后,调查人员应当认真谨慎撰写关于未成年涉案人员的调查报告,报告内容不仅要包括所获取的关于未成年的事实还要包括调查人员通过分析这些信息所提出的对未成年人的合理建议和未来可能会阻碍未成年人发展的情况,同时注意公平公正,尽可能的不加入自身的感情色彩。

 3.4 规范报告的调查程序

 只有调查报告的获取途径和方法合法,该报告才能被作为量刑的证据使用。因此,应当保证调查人员主体适格,与未成年涉案人员无利害关系。此外,在调查过程中应当委派两名调查人员同时进行,互相探讨、互相监督,意见不一致时,将分歧的意见写入报告中。同时也要加强公、检、法和司法行政部门、社区矫正机关的监督和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社会监督,将调查过程暴露在阳光之下,保证调查的公正合法。

 参考文献

 [1]杨晓曼.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社会调查报告性质研究——基 于 证 据 法 角 度 [J]. 哈 尔 滨 师 范 大 学 社 会 科 学 学报,2019(3). [2] 自 正 法 . 社 会 调 查 报 告 之 证 据 效 力 [J]. 交 大 法学,2018(4). [3]刘计划,孔祥承.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法律性质之辨—— 兼 谈 建 构 量 刑 证 据 规 则 的 可 能 路 径 [J]. 法 学 杂志,2018(4). [4]王旭升,姜晓彻.未成年人社会调查报告之证据属性研究[J].预防青少年犯罪研究,2018(3). 作者简介:艾建飞(1995—),女,汉族,河南新乡人,研究生,贵州民族大学,法律硕士(法学)。

篇二:关于基层工会依法维权的几点思考

007/11 兵团工运GONGYUNLILUN工运理论代表和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是工会组织的神圣使命。做好职工合法权益保障是关系到广大职工切身利益的关键所在,也是保障社会稳定的重要因素。因此,工会组织要充分认识维权工作的重要性和必要性,增强做好工会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提高维权能力,履行维权职能。一、工会维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 一 ) 工会方面的法律、法规得不到应有的重视和落实,维权工作没有形成党委、劳动保障、工会等部门齐抓共管的机制。( 二 ) 维权的保障体系还不健全。劳动合同的签约率不高,社保、医保等五种保险还不到位。( 三 ) 经济体制改革的推进,所有制结构的调整,职工的并轨,给工会的维权工作带来了难点。特别是有的单位改制后,工会组织出现了断层,工会工作出现了断线,工会经费出现了断流,使工会工作受到了严重的削弱,工会组织也就无法履行维护职能。( 四 ) 工会严重的行政化倾向,阻碍工会维护职能的发挥。有的工会组织认为自己是接受同级党组织的领导,因此,不敢独立地开展工作,在工作中瞻前顾后,被群众说成软骨头工会。( 五 ) 部分工会干部自身素质较低,使工会维权工作无法具体落实。有些工会干部因为忙于应付事务性工作,没有及时了解职工的思想动态,没有及时地向上级反映职工的呼声,没有为领导决策提供可靠的参考意见,没有从源头上及时维护职工的权益,工作总是慢一拍,晚一步。( 六 ) 部分职工会员本身缺乏自我维护意识,上下难以形成维权的合力。有的职工认为维权是工会的职责,自己是被维护的对象。因此,当其合法权益受侵害时,自己不去说,完全依靠工会解决;还有的职工根本就不知道自己应有哪些合法权益。( 七 ) 严重的腐败现象,加大了工会维护工作的难度。因为搞腐败的人要想方设法实现自己的目的,就要千方百计削弱、拒绝、取消民主管理、民主监督,打击对他们构成威胁的工会工作者,使工会无法对搞腐败的人进行监督。( 八 ) 工会经济实力的薄弱,使工会维权工作力不从心。目前亏损企业增多,收缴工会经费难度较大,大多数工会的经济实力薄弱。这种囊中羞涩的状况常常使工会在代表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和具体利益上处于心有余而力不足的局面。二、工会维权工作的几点对策( 一 ) 加强教育,夯实基础。维权的主体是职工,这就需要各级工会组织对职工加强法律、政策的宣传、教育,提高职工的维权意识,使他们懂得哪些属于自己的合法权益,应该怎样去维护自己的合法权益,在合法权益受到不法侵害时能主动通过各种途径维权,充分发挥维权主体的决定作用,有效夯实维权的群众基础。( 二 ) 主动协商,源头维权。工会干部一是要依法表达和维护职工经济、政治和其他权益,增强主动协商意识,深入职工群众,了解情况,主动向企业提出协商要求,赢得企业主对协商的重视;二是要讲究协商的方法、策略,本着劳资互利共赢、先易后难的原则,使协商工作经常化、制度化、规范化;三是要突出重点,一事一议,确保协商有结果。( 三 ) 主动监督,依法维权。各级工会组织要切实履行好劳动法律、法规赋予工会的监督职责,要严格按照《劳动法》、《劳动监察条例》等法律、法规,善于发现问题、主动解决问题,抓住典型,把维权的重点放在职工基本经济利益、职工安全卫生与健康、职工民主权利、职工文化生活、女工特殊权益的法律保障等方面。通过依法监督达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共谋企业健康发展”的“双赢”目的。( 四 ) 形成合力,社会维权。各级工会组织要争取社会各界的支持,主动依靠党委、政府职能部门、司法部门、新闻媒体等多方的相互配合、相互支持、互相协作,形成维权工作的合力。( 五 ) 积极调解,主动报告。各级工会组织要全面掌握企业内部的各种劳动关系,及时化解单位内部的各种劳资矛盾,工会干部要加强与职工和单位领导的联系、沟通、交流、协调,发现可能引发的带有苗头性和倾向性的劳动关系矛盾问题,积极主动及时调解,有难处的要主动向上级工会组织报告,向党政有关领导报告,争取他们的支持和帮助,工会干部既要当好调解员,又要当好第一信息人和第一报告人,使职工的权益得到有效的维护。( 六 ) 党委重视,行政支持。我国《工会法》总则第四条规定: “国家保护工会的合法权益不受侵犯”。国家保护工会,这是党全心全意依靠工人阶级指导方针的具体体现。因此,各级党委要重视工会工作,特别是注重从各个方面提高工会的地位,帮助工会组织和工会干部解决实际困难和具体问题。行政要积极支持工会工作,注意倾听工会的意见和要求,帮助工会组织维护职工群众的合法权益。工会要站在职工一边,从大局出发,协调好行政和工会的关系,处理好整体利益和职工的具体利益的关系。( 七 ) 建章立制,规范约束。从相应的制度上确立并保障职工群众应有的主人地位、主人权利和主人作为,是有效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措施。根据维权工作实践,本人认为应建立以下三种制度。一是建立并坚持源头参与、超前维护制度。二是建立并坚持逐级维护制度。三是建立并坚持常规检查监督维护的制度。( 八 ) 大力推进工会的自身改革。要克服工会行政化的倾向,依靠法律和工会自身特色,独立自主地开展工作,堂堂正正地为职工说话办事,使工会组织真正成为职工群众之家,工会干部成为职工群众合法权益的代言人。( 九 ) 提高工会干部的自身素质。工会干部必须加强学习,练好内功,提高内在素质,使自己真正有正气,给群众一种认同感;有士气,给群众一种亲切感;有“骨气”,给群众一种依赖感;有勇气,给群众一种信任感;有志气,给群众一种希望感。堂堂正正地塑造工会干部的人格形象,对维权切实认识到位,素质到位,感情到位,责任到位,无论在任何性质的劳动关系中,都应自觉地站在职工群众的立场上,为职工说话办事,千方百计地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 作者系农十师一八四团工会副主席 )责编 磊石谈工会在维护职工权益中存在的问题及对策□ 薛爱玲浅16

篇三:关于基层工会依法维权的几点思考

与法297国有企业工会维权问题与对策探析欧阳濂燕

 广东省佛山市公盈投资控股有限公司摘要: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实施,正在逐渐改变国有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职工维权成为国有企业内部日渐突出的问题之一;国有企业工会作为职工利益的代表及代表职工行使权力的主体,担负着为企业职工维权的重要责任,也是国有企业工会的重要职能之一。为了更好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工会维权工作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国有企业未来的可持续健康发展;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对我国国有企业工会维权问题进行了专门探讨,在总结阐释国有企业工会维权工作重要性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工会维权中存在的主要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性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与改进建议。 关键词:国有企业;工作;维权;问题;对策中图分类号:D412.6      文献识别码:A      文章编号:1001-828X(2017)027-0297-02工会,是劳工总会、工人联合会的简称,是一种基于工人共同利益而组织起来的团体,除了代替工人行使应有的权利外,还负责为工人维权,是工会的重要职能与职责之一。我国是最为典型的工人阶级领导下的社会主义国家,维护工人、职工的合法权益是社会主义国家的必然要求,也是工会组织必须要完成工作与任务。随着现代企业制度的建立、实施,国有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正在逐渐发生变化,国有企业职工维权问题日渐突出;如何更好发挥国有企业工会职能,促使工会做好职工维权工作,就成为一个极具研究价值的课题。为此,笔者结合工作实际,在总结阐释国有企业工会维权工作重要性基础上,分析了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工会维权中存在的问题,并针对存在的问题,探索性提出有效的应对策略与改进建议;旨在促进我国国有企业工会维权工作水平的提高、促进我国国有企业的可持续健康发展。一、国有企业工会开展职工维权工作的重要性(一 )维权工作是工会对国有企业职工迫切要求的回应不论是在计划经济时代,还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初期,国有企业都是“老大哥”,不论是在经济地位方面,还是政治地位、社会地位方面,国有企业职工都高于社会中的其他群体;这种情况下国有企业职工由于有更多的“优越感”,而很少在工作中“维权”。但是随着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在国有企业用人制度、分配制度发生重大变化之后,大多数国有企业职工的“优越感”也随之消失,职工为了能够争取到更多利益,也开始注意到工会的重要性,迫切要求工会为自己维权。(二 )工会维权是推动国有企业改革的重要与有效手段工会维权关乎国有企业职工的切身利益,国有企业职工对工会维权的关注度、参与积极性等都更高;而面对国有企业改革难题,特别是国有企业职工参与积极性不高、甚至主动抵制问题,可以将工会维权作为国有企业改革的突破口,以推动国有企业改革实施的重要手段,调动职工的参与积极性,促使国有企业改革向着更有利于职工利益、有利于企业效益提升的方向发展。工会应该充分发挥维护职工利益、促进企业健康发展的桥梁、纽带作用,在职工利益与企业利益之间找到一个平衡点,推动国企改革实施。(三 )工会维权担负着构建国有企业和谐劳动关系重任随着我国国有企业改革的深入,特别是国有企业内部劳动、人事和分配制度方面变化,使国有企业内部的劳动关系进一步“恶化”;主要表现为企业对职工劳动权益、经济利益的侵害,劳动争议事件时有发生,并有由个人劳动争议向群体劳动争议转变的趋势。鉴于此,工会作为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最主要部门,一方面要致力于维护职工合法权益,另一面则应致力于国有企业更加和谐劳动关的构建,前者是工会维权工作的基本内容,后者是工会维权工作的重要目标,也是工会维权工作所必要完成的重任。二、国有企业工会维权工作中存在的主要问题(一 )工会管理人员思想认识不到位,维权工作意识不强国有企业工会管理人员对工会维权工作的重要性普遍缺乏认识,不能说思想上没有工会维权观念,但在工会维权工作开展意识上确实不强。这其中的一方面原因是,工会管理人员认为工会就是一个“福利部门”、“娱乐部门”,搞好职工福利工作、娱乐工作就可以了;而另一方面原因是,工会管理人员错将职工的合法权益理解为经济权利,忽略了职工应有的政治民主权利。工会管理人员思想认识方面的不到位,影响了工会维权工作的深入与有效开展。(二 )工作格局不高,经费高度依赖企业限制了职能发挥长期以来,工会在国有企业中的地位不是很高,在国有企业中更多的是作为一个附属部门存在,而且没有什么权利,在企业管理中发挥的作用有限;而从国有企业工会自身角度来说,其工作格局、定位也存在一定问题,认为工会维权工作不能影响企业发展,而不是借工会维权工作促进企业发展。还有就是工会的运营经费高度依赖企业支持,促进工会在开展维权工作时更多考虑企业利益而不是职工的利益,削弱了工会职能事小,严重者其很可能会失去职工的信任。(三 )维权质量、层次欠佳,职工精神文化权益维护不够国有企业工会维权工作质量、层次欠佳,主要表现在以下两个方面;一方面是对职工经济权益的维护水平参差不齐,在国有企业高层次人才和一般职工之间存在经济权益维护水平的差异,前者基本能够很快解决,后者多是迟迟不解;另一方面是对职工政治民主权力的维护明显形式多于实质,与职工其他方面权力的维护相比,明显水平较低。另外,在职工精神文化权益维护方面,工会开展的工作虽然不少,但在深度、广度上明显不够,只停留于旅游、聚会等。(四 )维权机制不够健全,依法维权能力有待进一步加强维权机制不够健全,是当前我国国有企业工作维权的“硬伤”,主要表现为制定、实施了相关维权制度,但却始终得不到真正落实,进而也就无法有效保障职工的合作权益,让维权成为一句空话;笔者认为,这固然有制度不健全和执行监督不力方面的原因,但最主要的原因还是依法维权意识、依法维权力不强。特别是职工的依法维权意识,其在一定程度上成为工会依法维权能力的重要与支撑,有了职工的信任与支持,工会相应能力的提升也就变成了水到渠成的事。三、国有企业工会维权问题应对策略与改进建议(一 )加强宣传教育,着力提升工会干部、企业职工的维权认识水平第一,工会干部要转变维权工作观念,着力提升工会干部的维权认识水平与工作能力;使工会干部认识到维权工作的重要性,以及开展维权工作是工作职责所在。第二,工会干部要加强企业领导下接(第299页)

 经济与法299的沟通交流,使企业领导意识到工作维权工作的重要性,特别是工会维权对企业长远健康发展的重要性,以获得企业领导对工会维权工作的支持。第三,加强宣传教育,培养企业职工较强的维权意识,积极主动参与工会维权工作,切实提高自己的维权能力。(二 )构建立体的工会维权组织体系,创造国有企业维权工作新格局第一,国有企业主要政领导应该按照“思想上信任、政治上领导、工作上放手、物质上保证”的原则重视、支持工会维权工作。其次,国有企业内部各部门要给予工会维权工作大力的支持,企业内部各部门联动,相互协调、配合,营造一个良好工会维权工作环境,力争将工会打造成立体的维权组织体系,使其更好的为企业职工服务、为企业发展服务。第三,国有企业工会要着力转变工作格局,彻底放弃传统的工会维权不影响企业发展格局,创造工会维权为企业更好发展、促进企业发展的新格局。(三 )坚持党政主导、工会自主原则,拓展、完善工会维权工作职能处理好工作与企业党政之间的关系,是工会开展维权工作的基础;建议本着党政主导、工会自主原则,拓展、完善工会的维权工作职能;即国有企业工会在坚持党的领导的同时,依照现行法律、法规、工会章程等独立自主开展维权工作,这是保证工会维权工作不受干扰的基础。再就是工会要想方设法拓展经费来源渠道,运行经费不能完全依赖国有企业的支持,这是保证国有企业工作维权工作职能不被削弱的关键,只有“经济独立”才能“职能独立”。(四 )健全工会维权工作机制,保证工会维权工作职能真正有效发挥健全当前我国工会维权工作机制的关键,在于完善工会维权监督管理制度,确保企业工会相关维权制度得到真正执行、落实,这样才能够保证工会维权工作职能的有效发挥;而国有企业工会维权工作职能的有效发挥,又会反过来支持国有企业工会维权工作,赢得国有企业职工群体的信任,进而获得国有企业职工的支持,促进国有企业工作维权工作职能的发挥,形成一个良性循环。参考文献:[1] 饶程程 . 新形势下国企工会职能的转变及创新 [J]. 长江丛刊 ,2017(26).[2] 郝华 . 摸索符合中国国情和企情的维权思路和方式 [J]. 工友 ,2017(8).[3] 刘洋 . 新时期基层工会工作创新的思考与实践 [J]. 办公室业务 ,2017(16).[4] 张子华 . 工会组织应着重发挥五个方面的维权职能 [J]. 理论学习与探索 ,2017(3).交易和证券欺诈实施法》中规定可以对利用内幕信息交易的人提起损害赔偿之诉,低廉的诉讼费、发达的股东代表诉讼制度,都有利于维护投资者权益。(二 )英国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1986 年,英国颁布《金融服务法》, 建立了三级监管体制 , 第一级是英国的贸工部,第二级是证券和投资局 , 第三级是证券自律组。英国的这种监管模式是典型的自律型模式,这种监管模式下国家很少干预市场 , 有利于充分发挥市场的能动性和主动性 , 并要求证券从业人员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和职业道德。四、我国《证券法》中对中小投资者保护的不足与完善新《证券法》的修改重视了对投资者权利的保护,完善了证券市场监管体制,健全了上市公司、证券公司和证券服务机构等市场主体的诚信体系建设。但是在某些方面还存在一定的不足,因此,我国可以借鉴外国的先进经验进行完善,逐步构建起参与方平等地位和让投资者得以自由地交易的市场环境。(一 )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新证券法还处于过渡阶段,在某些方面还存不足,虽然在保护投资者方面有了很大的进步,但是在新证券法的实施中,出台相应的司法解释,对各类侵权行为在行为认定、行为人、主观过错上的要求、赔偿范围、规范原则、损失计量等具体问题进行明确和完善,提高证券法相关条文的可执行性和可操作性,建立先进、科学的配套制度,进一步完善新证券法势在必行。(二 )强化违法行为的责任力度增加民事责任的承担方式,使受害的经济上实现有效救济。增加对涉及严重违法行为的刑事处罚,使其充分发挥震慑作用,加大违法成本。广泛应用私法救济作为补偿和恢复受害者利益的有效手段,实现对投资者的真正救济。(三 )完善诉讼方式我们需要不断完善诉讼方式,例如,可以学习和借鉴国外的集团诉讼方式,在集团中选出一名或多名代表,让他们代表集团去起诉,而最终的判决结果对集团的每位成员都是有效的,切实保护受害人,同时使得每位成员的权益都得以保障。(四 )设立分公司从事经纪业务《证券法》中规定证券公司要将证券经纪业务分开办理,但是在实际中,将经纪业务分开办理却是做不到的。我们发现,近几年有一些违规的证券公司会将经纪业务与别的业务一起来操作,然后将经纪业务中客户所缴纳的保证金挪作他用。而一旦将经纪业务分开操作的话,将导致证券公司失去了资金来源,因为成立一家分公司专门经营经纪业务,将经纪业务资金放在其他业务部门不能接触的账户上,独立核算、独立审计,占用经纪业务资金就没那么容易了,这样不仅保障了资金安全,避免了那些流于形式的应付式检查,这样就可以确保经纪业务和其它自营业务在各个方面 ( 资金、账户、场所等 ) 完全分开。证券市场的资金主要是来自那些证券投资者,而要想证券市场更好地发展,就需要不断提高投资者的投资热情与投资信心。综观世界各国的实践可知,一个安全而有效的投资环境下才有可能最大限度地发挥投资积极性,才能实现证券市场健康有序的发展。因此必须不断完善我国证券市场法律制度,不断推动我国证券市场的快速发展。参考文献:[1] 刘歆衎 , 何茜 . 论《证券法》对中小投资者的利益保护 [J]. 商业文化 : 学术版 ,2012(9):126.[2] 杨铖 . 试析证券市场的中小投资者权益保护 [J]. 商业文化 : 学术版 ,2012(1):79-81.[3] 贺玲 , 杨柳 . 我国证券市场中小投资者保护问题研究 [J]. 海南金融 ,2012(4):32-35.[4] 刘敏 . 我国《证券法》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J]. 湖北警官学院学报 ,2012(6):92-93.[5] 陶钟灵 . 论证券市场中对中小投资者的法律保护 [J]. 贵州财经学院学报 ,2014(9):69-72.[6] 王佳 , 马俊凤 . 证券民事责任对中小投资者的保护 [J]. 黑龙江省政法管理干部学院学报 ,2012(6):71-73.上接(第297页)

篇四:关于基层工会依法维权的几点思考

性声明\呲Y㈣1呲7叭9帆m1吣2叭0\1l\7\lI\本人郑重声明:

 所呈交的学位论文, 是本人在导师的指导下, 独立进行研究所取得的成果。

 除文中已经注明引用的内容外, 本论文不包含任何其他个人或集体已经发表或撰写过的科研成果。

 对本文的研究作出重要贡献的个人和集体, 均已在文中以明确方式标明。

 本声明的法律责任由本人承担。论文作者签名:

 4群日期:

 蝉关于学位论文使用授权的声明本人同意学校保留或向国家有关部门或机构送交论文的印刷件和电子版, 允许论文被查阅和借阅; 本人授权山东大学可以将本学位论文的全部或部分内容编入有关数据库进行检索, 可以采用影印、 缩印或其他复制手段保存论文和汇编本学位论文。( 保密论文在解密后应遵守此规定)论文作者签名导师签

 ●●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目录摘要“・・“・・・” ・一・・・・・…・・…・・・・…“” ・・” …・・・” ・“・” “…” ” …“” ““” ・” ” ・・” ” ・一…・lA B ST R A C T ・・. . ・” …” 一” ” ・” ・“…” ” ・・” ・. . ……. . …” 一・” ・” ” ” …” ・O O OOQ O “・” ” “・” …2第一章导论……………………………………………………………………………11.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l1. 2相关问题研究现状………………………………………………………………41. 3论文的思路与框架………………………………………………………………lO1. 4 研究方法及本文特点……………………………………………………………10第二章工会与农民工维权的相关概念及理论基础…………………………………122. 1工会组织的由来和主要职能……………………………………………………122. 2农民工概念的提出及内涵……………………………………………………162. 3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理论及特征………………………………………18第三章基层工会农民工维权的实践探索……………………………………………203. 1天桥区农民工状况的社会调查…………………………………………………203. 2侵权现状分析……………………………………………………………………263. 3基层工会农民工维权实践探索( 以天桥区为例)……………………………29第四章基层工会农民工维权存在的问题及根源……………………………………344 . 1基层工会农民工维权存在的问题…………………………………一…………344 . 2产生问题的原因分析……………………………………………………………38第五章完善基层工会农民工维权的对策建议………………………………………4 45. 1加大基层工会组织农民工维权力度…………………………………………4 45. 2营造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社会氛围…………………………………………4 85. 3加大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4 85. 4 推进相关制度创新………………………………………………………………4 95. 5纳入统筹管理提供公共服务……………………………………………………50参考文献…………………………………………………………………………………5l致谢……・……・・” ・・・・………・・・” ・…・・・…・・・“…・・・・…” ・” ・一・・・・” ・・・・・・・” ・・・・” …・5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C O N T E N T SA b str a c t in Chin器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A bstra ct inE n g lish ………………………………………………………………………2C h a p te r1In tr o d u ctio n …………………………………………………………………11. 1 T h e S o u r c e a n dS ig n if ica n ceo fth eS tu d y ………………………………………11. 2 T h eP r e se n t S itu a tio no f th eR e se a r c ha th o m ea n dA b r o a do f th eS tu d y …………41. 3 T h e F r a m ea n dT h ou g h to f th eStudy.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101. 4 T h e R e se a r c hM eth o d o lo g ya n d th eA rticle F ea tu r es…………………………10C h a p te r 2T h eR e la te dC o n c e p tsa n dth eT h eo r etica l b a sisofStudy. . . . . . . . . . . . . . . . . ・122. 1 th eO r ig ina n dth e M 血F u n ctio n so f th eL a b o r U n io n …………………………122 2Pr|删1beC o n cep to f th eP ea sen t- w o d ce飓a n dth eM ea n in go f th e P ca scn t- w o rk crs…162. 3th eS en seo f m g h to f th eT ra d eU n io nV ie wo f S o cia lismw itha血躐clm ractcr碰'cs…18C h a p te r3T h e P ra cticeE x p lo r eo fth eG ra ss- ro o ts T r a d eU n io n …………………203. 1 T h e P e a se n t- w o r k e r s’ S ta tu so f tia n q ia o C o u n ty ………………………………203. 2 T h eIn f r in g e m e n tS ta tu s………………………………………………………263. 3 T h e P r a cticeE x p lo r eo f th e P e a se n t- w o r k e r s’ R ig h ts’ P r o te ctin go f th eG r a ss= r o o ts T r a d e U n io n …………………………………………………………………29C h a p te r4E x istin gP r o b lo m ea n gO r ig ino fR ig h ts’ P r o te c tio no fth eG r a ss_ r o o tsT r a d eU n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344. 1 th eExisting№ofR ig h ts’ P ro tectio no fth eG ra ss—roots T r a d e U n io n ……344. 2 A n a ly siso fth e P r o b le m …………………………………………………………38C h a p te r5T h eS u g g e stio n so fP ea sen t- w o rk ers’ R ig h ts’ P ro tectin go fth eG ra ss- ro o tsT r a d e U n io n ……………………………………………………………………………4 45. 1 In c r e a seth eIn ten sityP ea sent- w o rk ers’ a ig h ts’ P ro tectingo fth e G ra ss- ro o tsT r a d eU nion.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l—45. 2 C r ea t S o cia lA tm o sp h e r eo fth eP ea scn t- w o rk crs’ R ig h ts’ P ro tectin g …………485. 3Im p r o v eth ep u n ish m e n to fIn f r in g em en t……………………………………4 85. 4p r o m o teIn stitu tio n a l In n o v a tio n …………………………………………………4 95. 5 P r o v id e m o r e P u b lic S erv icestO th e P easent- w orker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0R eference.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1T hanks.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 54●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摘要. 改革开放以来, 随着户籍制度的逐渐放松, 大批农民工进城务工, 成为新时期的特殊群体。

 三十年来, 数以万计的农民工为中国的工业化、 城市化、 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各种各类的服务, 创造了难以估量的财富。

 然而, 与农民工做出的贡献形成强烈反差的却是其劳动权屡屡受到侵害, 20 0 4 年3月 , 农民工作为新型产业工人概念界定后, 其合法权益保护问题逐步纳入了工会维权工作范围, 各级工会组织为落实国务院、全国总工会精神, 在农民工中组建工会, 依法维权方面作了大量卓有成效的工作。

 但是, 由于农民工流动量大、 稳定性差、 组织意识弱、 整体素质较低, 等显著特点为工会维权尤其是基层工会维权工作提出了新的更高的要求。

 如何充分发挥基层工会组织维护农民工权益的作用, 是本文的重点和难点。本论文共分为四部分:

 第一部分为导论。

 本部分首先论述选题背景和国内外的研究现状, 旨在说明选择本题目的缘由; 最后, 介绍本论文的研究方法、 创新之处及研究重点。第二部分为基本理论概述。

 本部分对组织、 工会组织、 农民工、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理论等概念进行了界定, 为具体展开调查论述提供理论基础。

 第三部分内容为基层工会农民工维权的实践探索, 本章以天桥区农民工状况的社会调查为基础, 研究分析基层农民工侵权现状、 存在问题及天桥区总工会在基层工会农民工维权实践探索。

 第四部分分析了我国基层工会农民工维权存在的问题及其深刻根源。

 第五部分为加强和改进基层工会农民工权益维护提出了对策建议, 着重从加大基层工会组织农民工维权力度、 营造维护农民工合法权益的社会氛围、 加大侵权行为的惩处力度、推进相关制度创新、 纳入统筹管理提供公共服务等五个方面提出了意见和建议。关键词基层工会组织, 农民工权益, 维权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A B S T R A C TA s th etr a n sf o r mf i'o md u a listicso cietytu d a u l d u a listicso cietystn Jctu re, th e p ea sen tw o r k e r s c a m e in to b ein g a n dn o wth eg r o u ph a s b e c o m e a nim p o r ta n t p a r to fC h in acla ss. B u t th is cla ss is tra n sitio n a l a n d is ad isa d v a n tcdg ro u p , th eirf ig h tsa n d in terests h a v eb eend a m a g e d . T h e r ea le k in d s o fw a y so fm a im a in in gth eirrig h tsa n d in terests b u ta cco r d in gtoa u th o rs’ a n a ly sis, th eya r e n o t ef f icientw a y stop r o te c tth eirrig h tsa n din terests. S oth e tild e u n io no fp e a se n tw o r k e r s is m o st efficientw a y . A f terth e a f f irm a n ceo f th e in d u stria list ch a ra cter o fp e a se n t w o rk ers, th etra d e u n io n o fp e a se n tw o r k e r sd e v e lo p e d fleetly.T h isp a p e ris b a se d o nth estu d yo fth eg ra ss—ro o tstra d eu n io n top r o te c tth ep a c se n tw o rk ers. T h ep a p e rh a v e f iv em ea n stosu p p o r tth eview :

 f irst, toin crea seth ein ten sityo fth eg ra ss- ro o tstra d e u n io na ctiv ist; seco n d ,totr ea t so cia la tm o sp h e r eo fth erig h ts’ p ro tectio no f P ea sen t- w o rk s’ ; th ird , to im p r o v eth ep u n ish m e n to fin f i'in g em en t; f o rth ,to p r o m o teIn stitu tio n a lIn n o v a tio n ; f iR h ,top r o v id em o r e P u b licS erv ices a scityin h a bita n t.T h r o u g hth estu d y , th em a ing o a lis tOp r o v id eso m esu g g e sttOh elpth eg r a ss= r o o tstra d eu n io ntoc r e a tag o o da n de q u a le n v ir o n m e n to f th ep ea sen t- w o r k er s. th o u g hv ie wh a sn ’ tm a tu re. b u tth ea u th o rh o p etosh a r eh isw o r dex p erien ceo f th eg ra ss- ro o tstra d eu n io n ,a n dth eth r o u g hth estu d ytoh elpf u tu rew o rk .2K e yW o rd s:

 P ea sen t- w o rk crs, th eg ra ss—ro o tstra d eu n io n , rig h ts’ p ro tectin g●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1. 1研究的背景和意义第一章导论“农民工” 是中国城市化进程中由于历史原因形成的一个特殊产物, 他们户籍在农村, 却居住在城市并在城市从事非农生产, 是中国社会转型期、 市场化、 城市化进程中出现的新兴劳动群体。

 改革开放三十年来, 数以万计的农民工为中国的工业化、城市化、 现代化建设提供了各种各类的服务, 创造了难以估量的财富。

 然而, 与农民工做出的贡献形成强烈反差的却是其劳动权屡屡受到侵害, 以及由此带来的一系列的社会问题, 随着中华全国总工会王兆国在全国总工会十四届十一次主席团( 扩大)会议上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的提出。

 工会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 为构建社会主义和谐社会服务, 树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观, 推动建立和谐稳定劳动关系,切实维护职工合法权益, 促进国家和企业发展的新型目标进一步确立起来。

 作为职工队伍重要组成部分的农民工队伍, 工会组织尤其是与农民工接触最为密切的基层工会组织更要努力做到在改革发展参与帮扶中主动依法科学维护农民工队伍的权益。l、 理论意义:自从工会产生以来, 围绕着工会特别是工会维权问题的理论探讨形成了各种各样的理论。

 人们试图弄清楚:

 为什么会有工会、 为什么需要工会, 工会存在和发展的主要价值、 工会的主要职能是什么, 工会怎样维权等一系列理论和实践问题。

 在众多工会理论中马克思主义工会理论以鲜明的阶级性、 科学性、 革命性被工人阶级政党及其工会奉为指导思想, 对工人阶级的解放和发展、 工人阶级权益的维护发挥着巨大的指导作用。

 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下的工会, 把马克思主义工会维权理论同中国实际相结合, 形成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理论。

 从理论脉络上来看,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理论是对马克思主义的有关工会维权理论的继承、 运用和发展, 与马克思主义工会维权理论是一脉相承的, 是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最新成果。

 本文主要结合新形势下基层工会维护农民工权益这一特殊的现象, 对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工会维权理论进行进一步的探讨和研究, 力求通过多年的基层工会工作经验充实和丰富这一理论, 并为自己今后的基层工会维权工作提供理论的参考和借鉴。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2、 实践意义:改革开放以来, 伴随着户籍制度的逐渐松动, 越来越多的农民离开农村进入城市从事二、 三产业。

 但是由于户籍制度的限制, 他们基本上是“移而不迁", 即人流动城市, 户口仍然保留在农村, 从而形成了农民工这一特殊的过渡性社会群体。

 20 0 3年9 月 23日, 中华全国总工会主席王兆国在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报告中,首次提出“一大批进城务工人员成为工人阶级的新成员"①, 将进城务工人员组织到◆工会中来的问题。

 中国农民工能作为职工的一部分合法地加入工会, 这对千千万万在他乡辛苦劳作的农民工来说, 无疑是个历史性的进步。

 简单看来, 工会组织维护农民工权益有以下现实意义:一是工会组织维护农民工权益是实现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

 现实社会中, 对人民当家作主的实现形式大多是政府自上而下的形式, 缺乏一种从社会自下而上的思维, 忽视了人民当家作主实现形式的主体性和创造性。

 而工会组织依照《宪法》 、 《工会法》 、 《中国工会章程》 等通过行之有效的途径和手段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 是人民当家作主的一种必不可少的实现形式和途径, 是社会主义国家尊重和保障人权的宪法精神对工会的必然要求。

 维权是工会组织的天职, 代表和维护职工的权益是国家法●律赋予工会组织的基本权利, 是工会组织一切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我们党领导人民建立起来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多党合作和政治协商制度、 民族区域自治、 基层群众自制和民主管理等制度, 都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表现, 但是随着改革开放, 尤其是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建立与发展, 对新形势下人民当家作主提出了更高的要求。

 农民工加入工会组织, 成为其合法的一员, 有利于工会组织充分发挥其维权的组织保障作用, 代表广大农民工实现其合法权益的保障和维护, 让更多农民工向城市职工一样充分履行人民当家作主的权益。二是工会组织维护农民工权益有利于地方政府行为的监督和约束。

 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条件下, 传统的“全能政府"、 “管制政府"、 “权力政府"必然朝着“有限政府"、 “服务政府"与“责任政府’ ’ 转变。

 从工会的组织特性看, 我国工会组织■自成立之初至今一直充分发挥着职工与政府之间的桥梁纽带作用。

 市场经济社会中,政府行使行政权, 坚持依法行政、 为人民服务, 但是现实中政府又是具体的人组成的,而个体利益的驱使往往使公共权力特殊化, 使政府行为与人民意志出现偏差, 甚至异化。

 而工会维权代表了一种社会权利, 是一种自下而上的维权方式, 这种行为对政府’①王兆国:

 ‘在中国工会第十四次全国代表大会E 的报告》 , 2003年9月 22同。2

 山东大学硕士学位论文行为产生一定...

篇五:关于基层工会依法维权的几点思考

前 企业工会 维权工作存在的

 问题 及对策建议思考

  工会是党领导下的群众组织,是党政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肩负着代表和维护职工合法权益的重要职责。工会组织的维权工作,就是不断解决职工队伍各利益群体之间在根本利益一致基础上产生的利益矛盾方面的问题,从而推动社会进步。面对纷繁复杂的社会发展形势和企业转型升级、提质增效的新常态,我们应正视目前维权工作存在的问题,通过深刻认识维权工作基本内涵、深入推进“幸福之家”十个一工程、转变思想观念、夯实组织基础、勇于维权实践等,切实维护好职工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构建和谐企业、幸福企业。

 一、正确面对维权工作目前存在的问题

 改革开放以来,我国的社会阶层发生了新的变化,职工队伍的结构也发生了深刻的变化。除了知识、年龄结构的不同外,还形成了企业经营管理者群体、公司白领群体、机关公务员群体、普通工人群体和由此派生出来的困难职工群体与打工者群体。在现实生活中,由于多方面的因素,工会组织的维权工作往往是不尽如人意的。这些问题的存在,一定程度上阻碍着工会维权工作的发展,使工会在职工心中“娘家人”和“代言人”的形象和地位都打了折扣。具体表现在:

 一是在深化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的过程中,国家、企业和职工在具体利益方面还存在一些矛盾,在劳动关系方面还存在许多突出的问题。随着改革进入深水期,因为利益关系的调整和分配方式的多样化,这种具体利益上的矛盾还将进一步显现和扩大。加之某些领导干部的官僚主义,在企业劳动关系的双方中,普通职工群体往往处于弱势地位,他们的合法权益时常会受到损害。

 二是少数工会干部一方面碍于单位行政管理的条条框框,另一方面由于自身理论和政策水平的不足,当出现劳动纠纷时,他们往往不能很好地行使职权、调解纠纷、化解矛盾,使企业和职工个人之间互利互惠,共存共荣,保障职工合法利益基础上的企业整体利益。

 三是在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大环境 下,一方面企业作为一个新经济组织,就要因追求利润的最大化而精干队伍、提高素质、优化结构、弹性用工,越来越多的职工将因企业的机构重组而被减员分流。就以中铁下属某子公司为例,由于总公司的定编定岗政策规定和一些历史遗留原因,机关改革、辅业整合,机关减员率达 20%,辅业分流人员高达 80%;另一方面,在激烈的市场竞争中,企业受到空前的挑战和冲击,一些单位因为没有很好地适应这种市场竞争而出现效益下滑,许多职工因此下岗回家。离开原先熟悉的环境和集体,而突然被下岗或分流,职工的思想情緒是不言而喻的。他们往往思想上抵触、心理上不接受,这也给工会开展思想疏导和维权工作造成了较大的难度。

 四是一些基层工会组织的负责人,作为基层领导班子的一员,一方面由于企业严峻的安全生产形势和工期产值等压力,为求生存和发展,把较多的精力放在了企业繁重的施工生产任务上;另一方面,由于思想认识上的原因,没有充分认识到维护职工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这个基本职能的重要性,思想认识不到位,当然不会有切实的行动,工会的维权工作不同程度地处于停滞或半停滞状态。

 二、深刻认识维权工作的基本内涵

 “组织起来,切实维权”,既是工会工作的大政方针,也是党赋予工会组织的一项最基本的职能。党的十九大报告指出:增进民生福祉是发展的根本目的,必须多谋民生之利、多解民生之忧,在发展中补齐民生短板,促进社会公平正义。工人阶级不仅是先进生产力的代表者和创造者,是先进文化的倡导者和传播者,而且是广大人民群众根本利益的代表者。各级工会组织要充分认识到,“坚持在发展中保障和改善民生”,归根到底就是不断实现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根本利益。要把工人阶级和广大劳动群众的合法权益维护好、实现好、发展好,既要使他们的合法权益得到保障和免受侵犯,又要使他们的合法权益随着经济的发展和社会的进步不断得以发展,从而不断促进人的全面发展和职工群众的共同富裕。工会维护了职工的合法权益,就是维护了党与群众的血肉联系,就是维护了稳定的大局,维护了执政党的执政地位和执政基础。在我们全方位构建本质优良企业的进程中,工会组织必须突出维护职能,敢于维权,善于维权,使工会维权的声音更响、力度更大、措施更得力、效果更明显,积极协助党政解决好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问题,把职工群众的经济、政治、文化权益实现好、维护好、发展好。

 三、新时期做好维权工作的几点建议 (一)转变观念,夯实组织基础

 1.进一步认清形势,提高认识。习总书记在中央群团工作会议上指出:“工人阶级是我国的领导阶级,是我国先进生产力和生产关系的代表,是我们党最坚实最可靠的阶级基础,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坚持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主力军。”工会是社会经济矛盾和劳动关系矛盾的产物,从她诞生的那天起,就是代表和维护职工利益的。维护好工人阶级的合法权益,工会责无旁贷。如果不把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作为自己的基本职责,就会严重脱离职工群众,使工会发挥党联系职工群众的桥梁和纽带作用成为一句空话,当然也谈不上保护和调动广大职工的积极性,更谈不上把这种积极性组织和引导到完成企业的生产经营任务等中心工作上来。

 2.进一步加强工会组织的自身建设。企业深化改革、转型升级,作为群团组织的工会,就要进行与之相协调一致的改革。首先,要改革工会的组织体制、运行机制和活动方式,使工会组织特别是各级工会领导机关和工会干部切实转变工作作风,坚持深入职工群众,倾听职工群众的呼声,反映职工群众的意愿和要求,增强对职工群众的感情,真正做到与职工群众心相通、情相连、意相融。其次,各级工会干部要进一步加强政治理论和业务知识学习,加强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知识、法律知识、管理知识和高新科技知识的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的理论素养和工作水平,要增强群众工作本领,提高五个方面的能力,即学以致用的能力、建功立业的能力、

 精准服务的能力、狠抓落实的能力和责任担当的能力,当好职工第一知情人、第一报告人和第一帮扶人,成为职工找得到靠得住信得过的知心人、贴心人、娘家人。第三,要强化职代会职能,坚持企业重大决策、重大改革方案和涉及职工切身利益的重大事项经职代会审议,坚持集体合同平等协商签订等工作,依法推进以职代会为主要形式的民主法制建设,深化厂务公开,做好提案征集,落实职工的知情权、表达权、监督权。

 3.进一步推进“幸福之家”十个一工程建设。要深化“三让三不让”关爱员工工程,以普惠民生、全面参与、共享发展、和谐共生为原则,以提升职工“幸福指数”为目标,紧紧围绕施工生产中心工作,从美化劳动工作环境、搭建建功立业平台、丰富工地文化生活、关爱职工身心健康、维护职工合法权益、构筑职工精神家园上全力推进“幸福之家”十个一工程建设,营造和谐劳动关系新常态,让每位职工都有一个安全卫生的好环境、一个工作生活的好心情、一个身心健康的好体魄,实现体面劳动、幸福生活、全面发展,从而极大地激发职工群众的劳动创造热情,为打造本质优良企业开拓进取、努力奋斗。

 (二)多向思维,勇于维权实践

 1.理顺维权途径。尽管目前企业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设在企业工会,一般由工会主席担任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主任,但当劳动争议发生,职工合法权益受到侵害,劳动争议调解委员会出面协调无果时,作为本级工会组织,由于各种原因,很难直接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职工的合法权益得不到本级工会组织的维护,又不能协调解决,就会导致上访,使矛盾激化。在这种情况下,请上级工会组织出面协调、请公司法律部门提供法律帮助或是通过法律途径维护职工的合法权益,就能有效实现工会的维护职能。

 2.创新维权方式。工会是职工的娘家,对待职工的来访,工会应当满腔热情地接待,对待职工反映的问题,工会应当认真负责地处理。在实际工作中不能因循守旧,除进行一般的调解、疏导外,还应积极思考,坚持突出重点、讲求实效,创造性地开展工作,不断探索新的行之有效的工作方法,不断研究新情况、解决新问题。如开辟法律咨询热线、设立职工主题接待日、建立维权 QQ 工作号、微信公众号等,线上线下、各种方式相辅相承,灵活运用,真正把维护职工合法权益落在实处。

 3.树立维权形象。工会作为“职工之家”,要了解职工的愿望和要求,替他们说话、办事,不断增强自身的维权意识。对职工提出的合理要求、合法权益要敢于维护,对职工群众

 提出的一时难以解决的问题,要进行耐心细致地解释,取得职工群众的谅解,防止矛盾激化。一方面要对职工群众大力宣传有关法律法规和企业改制政策、管理制度,消除职工的消极抵触情绪,使他们了解、理解企业面临的内外环境,换位思考;另一方面又要坚持依法维护的原则努力为职工办实事、办好事,切切实实把职工群众的困难与疾苦放在心中,让他们感受到组织和“娘家”的温暖,在职工心中树立和提高工会的维权形象,真正体现出工會作为职工合法权益的代表者和维护者的身份,建职工群众满意的“职工之家”,做职工群众信赖的“娘家人”。

 总之,要做好新时期的维权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需要各级工会组织和广大工会干部多思考,多做有益的探索和尝试。通过大家的精诚团结和不懈努力,真正把这项工作做好、做实。工会只有履行好维权这项基本职责,在改革攻坚和企业发展过程中起到“减震器”、“减压阀”的作用,才能团结职工群众一道,为企业的生产经营和发展振兴做出应有的贡献,从而构建起企业与职工的利益共同体,实现职工个人利益与企业发展长远利益的“双赢”。

推荐访问:关于基层工会依法维权的几点思考 维权 基层 工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