荔波导游词1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要去的旅游目的地荔波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2007年与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同时被列入世界《*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该景区位于贵州省南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荔波导游词五篇(全文完整),供大家参考。
荔波导游词1
大家好!我是你们的导游……,今天我们要去的旅游目的地荔波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在2007年与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同时被列入世界《*南方喀斯特世界自然遗产名录》。该景区位于贵州省南部的荔波县境内,地处桂林—贵阳—昆明三角旅游区内。整个景区以喀斯特地貌和樟江水系的水景、浩瀚苍茫的森林为主体,集瀑布、激流、暗河、湖泊、峡谷、溶洞、森林为一体,融奇、幽、险、峻、雄、秀为一炉,包括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及樟江田园风光带等构成。此外,除了秀丽的自然风景之外,这里还有着古朴浓郁、各具特色的多民族文化,融布依、水、瑶、苗等民族风情为一体。
今天我们主要要带大家前往的是著名的小七孔景区以及樟江风光最为秀丽的.水春河景区。让我们开始我们愉快的旅行吧!
小七孔景区融山、水、林、洞、湖为一体,以精巧、秀美、古朴、幽静著称。我们现在到达的就是小七孔景区的首站响水河。大家现在所看到的这条河就是响水河,为什么它被称为“响水河”呢,大家可以停下脚步静静地听一下……大家是否听到了响水河水声隆隆?这是因为小七孔景区内的喀斯特暗河明流,河床为层层岩石叠积,沿着山脚的公路朔流而上,响水河出现层层叠叠的落差,这段河床全长1.6千米,落差就达110米,而跌水瀑布就多达68级,所以你们就能在数里之外听到响水河的声音,这也就是“响水河”名称的由来......
大家现在看到的这坐横跨在响水河上由条石砌成的七孔拱桥,就是我们著名的小七孔桥,又称响水河桥。这座桥高5.5米,长40米,宽2.5米,建于清道光十五年(公元1835年),这座桥在清代和民国时期可是荔波通往广西南丹的重要交通要道,在桥畔原有一块“万古兴桥”碑,刻有“群山岩浪千千岁,响水河桥万万年”的诗句,可见这座七孔拱桥在当时人们心中的重要性。
大家现在从古桥俯瞰水面,大家看见的水面清澈见底,犹如照镜,大家可知小七孔桥下的这碧水就是奇特的“涵碧潭”,又称“七孔塘”。之所以说它奇特,是因为涵碧潭是响水河和樟江河交汇前一坝堵水而成,樟江水清,响水河更洁,大雨过后,樟江水变浑浊,可是响水河依然清澈如常,在两河汇合处依旧泾渭分明,这可是喀斯特森林的特殊水文效应所形成的奇观,这也是其最为奇特的地方。大家看到的小七孔桥恰横跨在这涵碧潭上,如玉带缠身。清澈如镜的潭水把群山、古树、桥景、绿荫一并印入水中,倒影粼粼,波光烁烁,山水潭景,分外迷人,这也是令游客留恋忘返的绝佳景致,大家可以在此拍照留念……
现在我们到达的是龟背山原始森林,龟背山脚下就是响水河伏流出口所在。龟背山原始森林是典型的喀斯特森林奇观的缩景。森林密藏,古树参天,林中有许多珍惜树种和奇花异草。
现在我们看到的就是喀斯特奇特的森林奇观,喀斯特水上森林。大家看到在这岩缝中盘结的树根,不少树根因为激流的冲刷,裸露水面,奇形怪状,而这种林水交融,互为依存的奇景也是这里之所以能够被列入世界自然遗产的原因之一。这里的喀斯特洼地森林,溪水潺潺,终年不涸。居住在附近的瑶族人,从这里引清泉经4千米的路程,到瑶山乡供人畜饮用,所以这里的水源又被人们称做“瑶池”。
我们现在要到的地方是鸳鸯湖,之所以叫“鸳鸯湖”是因为这里有两个水面相连的喀斯特盲谷湖,其中一颗布依语称叫“王盘”,一颗叫“王玛”,因为两湖并联相依,如同鸳鸯双栖,所以现在就称其为鸳鸯湖。湖面积约20公顷,水深处达30米,大家可以到鸳鸯湖乘船游览,去体验树影波光交织,山风、水声、林啸、鸟鸣相融的神奇景致。
现在,我们要去的是樟江风景最为秀丽的一段——水春河,樟江是珠江上游源头河流之一,从荔波县城的时来大坝顶端入口,上朔水春河谷唯一的布依古寨长达6前面的河段,就是水春河。水春河段首至段尾,落差约100余米,河*绝壁夹峙
,怪石突兀。大家往崖壁上看,是否看见崖壁上天然形成的奔马和前方的绿毛龟?这象是凝固的浮雕,是喀斯特神奇景致。我们乘船游览水春河而下,将看到两个少数民族村寨,一个是水扒水族村,一个是水春布依村。水族村寨民风古朴,他们的居所依山傍水,而他们的酒文化、鱼文化、木雕石刻更是别有风采,大家到时可以亲自去体验一下。布依村寨是水春河10里峡谷里唯一的布依族村寨。寨子里有500多村民,房屋是杆栏式建筑,那里自然条件很好,就象一个自己自足的“小桃花源”。另外,大家还可以在水春河漂流,水春河的漂流被称为“黔桂第一漂”,大家去体验一下水春河漂流带来的惊险和刺激吧!
这次的旅行就要结束了,希望大家能够再来这美丽迷人的喀斯特旅游胜地!
荔波导游词2
荔波地处贵州省最南部。自古以来,就是西南内陆通往南部沿海古驿道上的重镇,全县总面积2431.8*方公里,总人口18万人,有布依、水、汉、苗、瑶、侗、壮等世居民族22个,少数民族人口占全县总人口的92%。因为地处贵州高原南部向广西丘陵过渡的斜坡地带,所以荔波的*均海拔只有758.8米,气候也属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年均气18.3℃,非常适宜居住和旅游。
因为资源的独特性和丰富性,荔波曾先后获得了许多诱人的光环和称号,如世界自然遗产地、世界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成员、国际王牌旅游目的地、世界最大的喀斯特原始森林、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最佳山水文化旅游名县、全国科普示范县等。特别要告诉大家的,是“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这个美誉,如果我们从地球北纬25度的上空从西向东俯瞰地球,您会惊奇地发现,自撒哈拉沙漠,经*半岛,到墨西哥湾,都已经或正在沙漠化,几乎见不到绿色。只有*华南贵州荔波这方圆两千多*方公里的土地上还有郁郁葱葱的森林,犹如一颗璀璨夺目的绿色宝石,弥足珍贵。所以,“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也就由此而来了。
此外,在《国家地理杂志社》20xx年组织的“*最美的地方“选美活动中,荔波还以较大的优势获得了首届“全国网络手机人气奖”第二名及单项奖“最美的森林”,与此同时,荔波还是全省首批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是贵州省打造100个旅游景区中的21个重点示范景区之一。
荔波旅游资源十分丰富,可以用“绿色、红色、特色”六个字来概述,堪称“三色级”旅游天堂。
走进荔波就是走进了绿色王国,全县森林覆盖率64%,景区和保护区森林覆盖率达92%。风景区面积占全县总面积的近四分之一,可以说山清水秀,步步是景。绿色资源主要包括两大块:一个是樟江景区,另一个就是茂兰保护区。
樟江景区是*1994年公布的第三批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总面积118.8*方公里,由小七孔、大七孔、水春河和樟江风光带组成,有代表性景源48处,其中特级和一级景源就有10处之多,20xx年正式获批为国家AAAA级旅游景区,现在,正在举全县之力创建5A。20xx年,还在县城樟江河段成功开发了竹筏漫游樟江、舢板船体验旅游及樟江经典文化游旅游项目,深受游客欢迎。
荔波绿色资源的另外一大块是茂兰保护区,茂兰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总面积21285公顷,是地球同纬度唯一仅存、集中连片、保护完整、原始生态性强的喀斯特生态系统。1996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纳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并载入世界吉尼斯记录大全。
正是由于具有特殊的喀斯特森林生态系统与显著的生物多样性,包含众多特有和濒危动植物及其栖息地,在世界范围内具有唯一性和独特性,具有突出的世界价值。荔波于20xx年6月27日正式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列入世界自然遗产名录,成为*第六个、贵州省第一个世界自然遗产地,成为多彩贵州的典型代表。
特色资源上,荔波民族风情浓郁,以布、水、苗、瑶为主体的每个民族都拥有自己绚丽多姿的民族服饰、传统文化和嫁娶习俗,别具情趣,形成了一道道迷人的风景线。在此我就不多说了,有兴趣的朋友晚上可以从大型实景演艺《水韵樟江》中慢慢体会。
就让我们从这里开始,慢慢探寻,细细品味荔波带给我们的美丽和思考。祝各位在荔波旅途愉快!
荔波导游词3
荔波漳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由小七孔景区、大七孔景区、水春河景区、漳江风光带组成,总面积273.1*方公里。以典型、丰富、集中的喀斯特原始森林为基础,以千姿百态、独具特色的地貌景观、神奇茂密的原生植被、珍惜罕见的生物种群、绚丽多姿的真山真水为特色,以田园风光和古朴浓郁的少数民族风情为补充,特色鲜明、神秘奇特;集山、水、林、洞、湖、瀑、险滩、急流于一体,汇峻、险、奇、秀、幽、美于身,极具观赏价值。 2007年6月27日第31届世界遗产大会上列入《世界遗产名录》,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小七孔景区位于荔波县西南部,距县城28公里,景区北首有一座建于道光15(1836)年的小七孔古桥,景区之名由是得之。
铜鼓桥
该桥位于小七孔景区东大门处,横跨在樟江河,铜鼓桥长126米,净跨60米,宽2.4米,高25米,桥身两端采用瑶山铜鼓造型,故称此桥为“铜鼓桥”。瑶山瑶族将铜鼓视为神赐之物,镇寨之宝,是权力的象征。桥头设立的图腾柱象征着瑶族的尊严,对祖先、神灵的崇敬,征服自然的信心和力量,柱身上的浮雕图案展示了瑶族传统、独特而古老的民族文化,具有浓郁的地方民族特色。
小七孔古桥
位于景区之首,景区之名由桥而得。这是一座小巧玲珑的七孔古石桥,桥由麻石条砌成,桥身爬满藤蔓和蕨类;古色古香的桥下是绿得令人心醉的涵碧潭。*古木参天,巨大的虬枝沿着桥伸臂,宛如巨伞撑在桥上。有兴趣的朋友可以向当地的瑶族姑娘小伙打听打听关于小七孔桥的传说,回来和我们分享。"群山岩浪千千岁,响水河畔万万年”
涵碧潭上游长1.6公里的狭窄山谷里,沿高高低低的河床,错落着68级瀑布和跌水。一路但见高山流水、绿树红花,但闻泉鸣瀑响、鸟啾虫吟,便油然想起伯牙、子期的知音逸事,更觉眼前诗意盎然,美不胜收。遂为文人墨客冠以“知音谷”的雅号。
过小七孔桥,曲行百米许,即见拉雅瀑布。可见瀑首悬蓝天,旁缀白云,几疑天河自空而降。瀑势如山倒,吼声状雷,颇为壮观。瀑布腾空喷泻,横向坠落,同响水河纵向错落的68级跌水瀑布构成一幅绝妙的立体交叉瀑布群景观。瀑在路侧,人在瀑下,倍觉畅酣和亲切。瀑布溅喷的水雾飘飘洒洒,纷纷扬扬,给游客以扑面凉爽和美的享受,可一洗征尘的暑热和劳乏,顿觉轻松和振奋。
龟背山原始森林
漫山野生着无数龟背竹,故名。岩石峥嵘,怪石嶙峋,古木参天,藤萝缠绕。此山有二绝:一是林中的古藤缠绕,恰似人工搓绞的麻绳,殊为奇特;二绝乃山林上端入口处有一条树根碗口粗,沿路伸延数十米,如游动的巨蟒,令人咋舌;龟背山上随处可见不屈的树根如蛇蟒似蚯蚓,执着地在岩石上寻找土壤和水份。它们或盘根错节,插入深深浅浅的裂隙孔窍;或抱着巨石生长,把顽石拱离地面;或把岩山挤破,达到石破天惊的地步,令人惊奇和叹服。
小七孔水上森林——亦名瑶池,长约600米,分上下两段。河谷里丛生着茂密的乔木和灌木,形成一道翡翠屏障。清澈的河水从河床的杂木林中穿涌而下。年复一年,日复一日的冲涮,河床已没有了一粒泥沙,连磐石也被激流磨光了棱角而变得“圆滑”起来,但树木却象多情的汉子,死死扎根在河床妻子的怀抱里,纹丝不动。美丽的爱情之树四季常青。这种“水在石上淌,树在水中长”的奇景,人见人叹。(小七孔水上森林中,石上盘根错节,枝间古藤缠绕。游人手攀曳藤、足踏盘根,沿河穿行,踩瀑践浪,有惊无险而趣味无穷。)鸳鸯湖
由两个大湖、四个小湖串联组成的一个奇妙的水网,是一组高原喀斯特湖泊。湖泊最深处达38米,湖岸嶙峋、犬牙交错,浓荫围匝。湖水如茵,深不可测,湖水四季恒温。绿岛之间,港汊交错,水面迂回交合,形成一座水上迷宫。狭窄处如水上林荫巷道,开阔处似水上森林巨窗,清晨和傍晚时分,浓雾似乳,笼罩湖面,朦朦胧胧,愈觉野趣无穷。卧龙潭原名翁龙潭。喀斯特暗河——卧龙河的出口处。从地表看它只是卧龙河的源头,近年又从这里筑坝引水发电*响水河,成两河的总水源。暗河从崖底涌出,潭面上不见踪影,只有坝上雪崩似的滚水瀑布,潭外流不息的渠水,才感到卧龙河在潭底翻动,潭边怪石奇树林立,古木森森,潭外水声轰鸣,雾雨蒙蒙,四周高山紧锁,水潭犹如地底深渊,即便是发洪水时,潭面也犹如镜子般*静。
大七孔
大七孔景区与小七孔景区遥相呼应,以进入景区的一座大七孔古桥而得名。说了那么多美景,现在来说一下这里的少数民族风情吧,荔波瑶族是开拓荔波的最早居民之远在殷周之前,他们就披荆斩棘、繁衍生息在荔波这块沃土上,从三支瑶族现存幽崖葬中,清楚地展现了远古瑶族的葬俗和民族意识。悬棺葬、幽崖洞葬是远古时代我国南方民族的一种葬俗,时至今日,瑶麓瑶族仍完好的保存着这一远古遗风。各部落有自己的土语;有自己的特殊装扮;有自己的习俗;有自己的自然宗教仪式;有自己的领地;有正副大头人,有议榔会议和部落大会;有自己的石碑律和习惯法;实行部落内通婚联姻,用亲属和姻亲关系维系全部落。天生桥方村河伏流出露不远,有一横跨河*的天然巨岩,是喀斯特是貌奇观之一,谷称天生桥,又谓仙人桥。
妇女上装有短衫和背牌两种,短衫与男装相同,但胸前无花。夏时穿背牌,背牌用蜡染布做成贯首衣,前后二块,花有多层,精心刺绣而成。下着白褶裙,裙用蜡染土布制成,裙边绣花,脚裹绑腿。妇女头包青帕,别银簪,身着右衽无扣短农,再穿背牌。背牌绣有大方形图案,胸佩五至九根扁形项圈,下围蜡染绣花百褶裙,后套围片,脚套脚笼,又系有绣球脚带。
荔波导游词4
各位游客:
你们好,欢迎你们来到黔南旅游,我是你们的导游**。
荔波地处贵州南部,位于贵州广西两省(区)交界处,东北与贵州省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榕江县接壤,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州的环江、南丹县毗邻。西与贵州省独山县相连,北与贵州省三都水族自治县交界。
荔波行政区域总面积2431.8*方千米,耕地面积8459公顷,森林覆盖率53.96%。辖6个镇,11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总人口16.68万人。其中,非农业人口1.36万人,少数民族人口14.51万人,人口较多的少数民族有布依族、水族、瑶族、苗族等。主要矿藏有煤、铅、锌、镁等。
荔波旅游资源十分丰富,以茂兰国家级喀斯特森林自然保护区和风光秀丽的荔波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最为著名,茂兰国家级喀斯特原始森林保护区占荔波全县1/6的面积,以独特的生态环境资源和珍贵的科研价值,被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纳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区网络”。
荔波樟江国家级风景名胜区以原始、古朴、神奇、多姿多彩而着称,主要有四大景区:水春河峡谷景区、大七孔景区、小七孔景区及樟江沿河风光带。荔波山川秀丽,气候宜人,四季如春,资源丰富,人杰地灵。
荔波县,被誉为地球腰带上的“绿宝石”,地处黔南边陲,位于地球东经107°37′至108°18′、北纬25°7′至25°9′。东北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榕江县接壤,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南丹县毗邻。西与独山相连,北与三都水族自治县交界。是*“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的故乡,是全省三大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之一—荔波综合旅游区的龙头。2006年荔波被评为世界自然遗产地!
全县耕地面积8459公顷,森林覆盖率53.96%。辖6个镇,11个乡(其中5个民族乡),170个村民委员会,4个居民委员会。
荔波,地处黔南边陲,位于地球东经107度37分至108度18分、北纬25度7分至25度9分。东北与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的从江县、榕江县接壤,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县、南丹县毗邻。西与独山县相连,北与三都水族自治县交界。是*“一大”代表邓恩铭烈士的故乡,是全省三大优先发展重点旅游区之一——荔波综合美丽的旅游区的龙头。
荔波历史悠久,山川秀丽,人杰地灵。在2000多年的历史长河中,世居于这块神奇土地的勤劳智慧的各族人民,在生产生活中,创造出了丰富多彩的文化和浓郁的民族风情,给后人留下了宝贵的财富。
荔波由于地处华南十万大山之中,在封建时代,经济发展较迟,教育起步较晚,较长时期属于边远落后之地。直到清嘉庆二十三年(公元1818年)始设义学。光绪元年(公元1875年)开建义塾,地方子弟方受教化。乾隆庚子年(公元1780年)县内破天荒地出现第一位举人(陈克谦)。尔后中断九十九年后到光绪五年(公元1879年),才继出4位举人。从清嘉庆至宣统的115年间,荔波又涌现贡生59人,其中拔贡10人、恩贡24人、岁贡25人。此外还有不少秀才。清代著名的“西南大儒”郑珍(公元1806—1864年),咸丰五年(公元1855年)到荔波任训导,对荔波文化影响甚大。他和荔波的贡生、秀才们,留下了一批诗作流传于世;覃金锡举办学校,培育后人;高煌留学日本后回乡执教,培养家乡子弟;邓国瑾外出山东任职;邓恩铭(出生于水浦村,距荔波机场5公里左右,在县城有其纪念馆)外出求学,追求真理,较早接受马列主义,成为*“一大”代表;全正熹、杨家骝英勇抗敌,成为抗日英烈。
荔波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世居于这块秀美土地上的布依、水、苗、瑶、汉等民族,长期和睦相处共同创造丰富多彩的民族文化和古朴浓郁的民族风情。长期以来,民族的花灯表演、山歌对唱、吹笔管、打刷把、赛龙舟、爬刀山、跳芦笙舞、陀螺赛、打猎舞等,至今仍很好地传承。热烈诙谐的布依族婚礼中的唱“朗外”,盛大非凡的水族“卯坡”对歌,自由纯朴的苗族婚恋,古朴神秘的瑶族凿壁谈婚和抢腰带,令人倍感新奇,乐于探究寻趣。但随着经济社会的发展和国内外交流的扩大,这些民俗没有被很好的保存,渐趋消亡!
新*成立后,荔波文化走向了新的历程。全县小学、中学教育、职业教育与*教育蓬勃发展,文学创作、文化艺术、群众体育、广播电视取得了较大成绩,群众文化活动遍及城乡。建国50年来,荔波初、高中毕业生一批批地走向工农业生产第一线,并向省内外大专院校输送了大批学生。这些学生大部分学成归来,为建设家园奉献了自己的聪明才智。荔波工农业发展和科技进步等许多方面,也体现了文化的发展和进步。*50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以后,经济发展较快,全县水电建设和农田水利设施大力兴建,农业技术广泛推广应用,煤炭工业和交通、电讯、旅游业快速发展,医疗卫生条件大大改善。城镇建设具有独特风格,民族手工艺品设计精美,充分地展现了荔波文化丰富多彩的特色。
荔波地处贵州高原南部,东南与广西壮族自治区的环江、南丹县毗邻,总面积2431.8*方公里,辖5镇2乡1街道(其中1个水族乡、1个瑶族乡),总人口18万人,主要为布依族、水族、汉族、苗族、瑶族,少数民族人口占92%以上。荔波属于中亚热带季风湿润气候区,植被保护完好,冬无严寒,夏无酷暑,气候宜人,被誉为“地球绿宝石”,素有“地球之花、山水天堂”之美誉,先后被评为“国家卫生县城”、“全国文明县城”“全国科普示范县”、“国家级生态示范区”、“*最美的地方”、“国际王牌旅游目的地”、“*县域旅游品牌百强县”、“*最美丽县城”、“*最美休闲小城”、“全国首批创建生态文明典范城市”、“美丽*十佳旅游县”等。
红色文化底蕴深厚。荔波是0一大代表邓恩铭的故乡、革命老区,曾养育出蒙九龄、杨家骝、全正熹、郑希侠等一大批爱国英雄人物。现有邓恩铭故居及其祖居老宅、板寨红七军会师旧址、黎明关遗址等全国革命遗址12个,永康穿洞抗日遗址、洞塘蒙家坳抗日遗址等其他遗址4个,特别是革命领导人邓恩铭故居现已被列入省级文物保护单位和省级爱国主义教育基地。
自然风光旖旎迷人。境内有国家级樟江风景名胜区和国家级茂兰自然保护区,主要景区有水春河峡谷景区、樟江风光带、大七孔景区、小七孔景区等,景区目前已开发57个景点,经专家考证达到世界级的6个,国家级的25个。1996年经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批准纳入“国际人与生物圈保护网络”,并于2002年被载入世界吉尼斯大全;2004年被*确定为全省首批优先发展三大重点旅游区之一;2007年成功申报为贵州第一个、*第六个世界自然遗产地。
民族风情浓郁古朴。荔波是一个少数民族聚居县,民族节日多姿多彩,民族风情古朴浓郁。有省级民族保护村寨玉屏水浦水族村寨和瑶山董蒙瑶族村寨,有入选国家珍贵古籍名录的“水书”和“布依文”,有入选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的《猴鼓舞》和《打猎舞》,有热烈诙谐的布依族婚礼中的唱“朗外”,盛大非凡的水族“卯坡”对歌,自由纯朴的苗族婚恋,古朴神秘的瑶族凿壁谈婚和抢腰带,令人倍感新奇、拍案叫绝。
交通网络日臻完善。荔波县城距省府贵阳220公里,车程不足3小时,距广西南宁市420公里,车程5小时,是贵州省南下出海最近的一个县份。近年来,随着荔波支线机场正式通航、麻驾高速、驾荔高速公路全线贯通,省道206建成通车,以及改扩建的省道312即将投入使用,荔波外部交通环境得到了极大改善,一直期待的“陆空互动、内优外快”立体交通运输体系已不再遥远。
经济发展、人民安康、社会和谐、魅力独具的新荔波,正在贵州黔南大地迅速崛起。“世界荔波”这颗美丽的高原明珠,将绽放出更加璀璨夺目的光芒。
荔波导游词5
各位亲爱的朋友:
一路辛苦了,我们现在所在位置就是世界自然遗产,世界喀斯特湖瀑之王、国家5A级景区荔波大小七孔景区大门口,首先我给各位讲解一下景区游览的注意事项,避免您少走弯路,少留下遗憾。
第一、各位出来旅游安全第一,请各位注意游览安全,走路不观景,观景不走路。拍照时请注意脚下安全,鸳鸯湖戏水请记得穿救生衣。
第二、景区非常大,没有导游可能会迷路,大气孔景区全长7公里,小七孔游览线全长十二公里,没有乘座游船或者环保车可能非常辛苦,建议各位乘坐游船和电瓶车。
第三、景区是全国唯一一个无垃圾环保景区,请爱护环境,垃圾随身携带。
第四、来我们看一下游览地图,我们现在所在位置是游客集散中心,我们接下沿着游到游览大小七孔著名的景点、孟塘河、试心峡、天门洞、神仙洞、小七孔古桥,拉雅瀑布,68级瀑布,石上森林,水上森林,鸳鸯湖,和卧龙潭漂游,最后游览卧龙潭。其中包括荔波四绝中的山水湖戏、也就是游山玩水进湖看戏,山是大七孔的天门山,水是卧龙潭的自助漂游玩水、湖是*三大爱情圣湖之一的鸳鸯湖、戏是全球首台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山水大戏《水韵樟》。
第五、景区各著名景点为各位提供了免费WIFI,各位可以随时上传你的靓照到微信朋友圈。也可以随时和家人互动。
第六、我们现在使用的是电子指纹门票卡,两天内有效,请各位保管好不要丢失,否则自己负责,不要和磁性强以及辐射强的手机放在一起以免消磁。
好了,各位紧跟队伍,我们首先游览的是气势磅礴的大七孔景区。
推荐访问:荔波 导游词 荔波导游词五篇 荔波导游词1 荔波导游词(最新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