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3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1-08 18:35:05 来源:网友投稿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1  青团的传说一:  关于清明节吃青餣的习俗,《*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台州地区椒江市故事卷》里记载着这样一个传说。  从前有个年轻人,名叫金兰。父亲亡故,靠母亲在家纺纱织布度日。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3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3篇(范文推荐)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1

  青团的传说一:

  关于清明节吃青餣的习俗,《*民间文学集成浙江省台州地区椒江市故事卷》里记载着这样一个传说。

  从前有个年轻人,名叫金兰。父亲亡故,靠母亲在家纺纱织布度日。金兰从小骄横懒惰,还要打骂母亲。但朝廷命令,田地抛荒要被处死,所以他只好硬着头皮去自家祖田干活。

  金兰在野地里无意中看到母羊给小羊喂奶的情景,幡然醒悟,决心要报答母亲的养育之恩。母亲提着竹篮来送饭时,他主动迎上前去。母亲误以为自己送饭迟了,又要遭儿子打骂,一时想不开,投进水塘自尽。金兰立刻跳进水塘,但只摸到一块木板。他将木板拿回家中供奉在堂前。据说牌位就是这样来的。

  为了纪念母亲,他将母亲放饭篮的地方长出的野草绵青采回来,做成苦饼。故事还说,这一天是小伙子清醒明理的日子,所以就把这一天叫做清明。并且每年清明日都带着苦饼到水塘附近的路边祭拜。后世称之为上坟。

  因为糕饼一类的食物古时也叫“餣”,所以后人就把金兰用“青”做的这种饼叫青餣。后来清明上坟吃青餣变成了风俗,一直流传至今。

  青团的传说二:

  传说有一年清明节,太*天国李秀成得力大将陈太*被清兵追捕,附近耕田的一位农民上前帮忙,将陈太*化装成农民模样,与自己一起耕地。没有抓到陈太*,清兵并未善罢甘休,于是在村里添兵设岗,每一个出村人都要接受检查,防止他们给陈太*带吃的东西。

  回家后,那位农民在思索带什么东西给陈太*吃时,走出门,一脚踩在一丛艾草上,滑了一跤,爬起来时只见手上、膝盖上都染上了绿莹莹的颜色。他顿时计上心头,连忙采了些艾草回家洗净煮烂挤汁,揉进糯米粉内,做成一只只米团子。然后把青溜溜的团子放在青草里,混过村口的哨兵。

  陈太*吃了青团,觉得又香又糯且不粘牙。天黑后,他绕过清兵哨卡安全返回大本营。后来,李秀成下令太*军都要学会做青团以御敌自保。吃青团的习俗就此流传开。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2

  主要是为了奠先人,祭祀之用。每年的阳历4月5日是我国传统节日之一清明节,清明节的流行风俗之一就是吃青团。这种风俗可追溯到两千多年前的周朝。据《周礼》记载,当时有“仲春以木铎循火禁于国中”的法规,于是百姓熄炊,“寒食三日”。在寒食期间,即渭明前一、二日,还特定为“寒日节”。

  清明前后,正是采摘清明草的最好季节。人们在这个时候,以吃清明果的方式来祭奠先人。

  古代寒食节的传统食品有糯米酪、麦酪、杏仁酪扬,这些食品都可事前制就,供寒日节充饥,不必举火为炊。现在,青团有的是采用青艾,有的以雀麦草汁和糯米粉捣制再以豆沙为馅而成,流传百余年,仍旧一只老面孔。人们用它扫墓祭祖,但更多的是应令尝新,青团作为祭祀的功能日益淡化。

  吃青团流行地区:浙江省、福建省小部分地区、江西、安徽部分地区。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3

  清明节是*民间传统节日,是*重要的“时年八节”(上元、清明、立夏、端午、中元、中秋、冬至、除夕)之一,一般是在公历4月5号前后,节期很长,有10日前8日后及10日前10日后两种说法,这近20天内均属清明节。清明节原是指春分后十五天,1935年**明定4月5日为国定假日清明节,也叫做民族扫墓节。

推荐访问:清明节 要吃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3篇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1 清明节为什么要吃青团1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