戒毒人员康复训练处方9篇戒毒人员康复训练处方 2019年11月第40卷第6期(总第242期)体育与科学Journal of Sports and ScienceNov. 2019V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戒毒人员康复训练处方9篇,供大家参考。
![]()
篇一:戒毒人员康复训练处方
19 年 11 月第 40 卷第 6 期 ( 总第 242 期 )体育与科学Journalof
Sports
and
ScienceNov.
2019Vol.
40
No.
6(Total
No.
242)•
“ 运动与戒毒 ” 专题毒品成瘾者运动戒毒方法与康复效果研究进展顾庆 I, 盛蕾 2, 马小铭 3摘要毒品滥用始终危害人类生理及心理健康 。
近年来 , 运动干预已逐渐成为治疗毒瘾的有效手段之一 。
本文筛选出针对毒品成
瘾者的临床研究 , 对不同种类 、 周期 、 强度运动对毒品成瘾性的影响进行了分析 。
目前大多数研究采用长期的中等强度有氧活动即
可有效提高毒品戒断成功率 , 一些短时的急性运动也可有效缓解对毒品的渴求度 。
同时 , 运动可有效改善成瘾者情绪 、 心肺功能 、
肌肉力量等多方面生理心理机能 。
运动戒毒的机制学研究尚浅 , 目前主流假说认为运动可调节多巴胺等神经递质的分泌 , 并改善
认知行为中的抑制功能来控制毒瘾 。
未来研究应规避样本量少 、 追踪周期短等现有缺陷 , 并结合受试者锻炼习惯与偏好针对性地
设计运动方案 , 使运动疗法对治疗毒品成瘾性的效益最大化 。关键词毒品成瘾者 ; 运动 ; 戒毒 ; 康复中图分类号: G8O4.
82
文献标识码 :
A
文章编号 :1004-4590 ( 2019 )
06-0037-09Effects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the
Detoxification
and
Rehabilitation
for
Drug
AddictsGU
Qingi
, SHENG
Le 『 , MA
Xiaoming?( 1.
Jiangsu
Research
Institute
of
Sports
Science
,
Nanjing
210033,
China
;
2.
Nanjing
Sport
Institute
,
Nan jing
210014
,
China
;
3.
Administration
Bureau
of
Drug
Rehabilitation
of
Jiangsu
,
Nanjing
210024,
China )Abstract
Drug
abuse
has
continuously
been
an
threatening
issue
for
the
wellness
of
human
being
on
both
physiological
and
psycho logical
aspects.
In
recent
years,
exercise
intervention
has
become
an
effective
measurement
for
the
therapy
of
drug
addiction.
Herein
we
selected
most
of
the
published
clinical
studies
concerning
the
effects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
on
drug
addicts,
and
analyzed
the
role
of
type,
duration
and
intensity
of
exercise
on
the
intervention
of
drug
addiction.
Currently,
most
studies
discovered
that
chronic,
moderate
intense
aerobic
exercise
could
efficiently
improve
the
abstinence
of
drug
abuse,
while
some
reported
acute
exercise
also
managed
to
decrease
cravings
for
drugs.
Meanwhile,
exercise
successfully
improved
the
mood
status,
cardiopulmonary
function,
and
muscle
intensity
of
drug
addicts.
Current
hypothesis
suggested
that
exercises
modulate
the
secretion
and
function
of
various
neuro transmitters
including
dopamine
to
help
rebuild
reward
circuit,
and
improve
the
inhibitory
control
to
decrease
cravings
for
drug.
Nev ertheless,
further
investigations
are
required
to
elucidate
the
exact
mechanisms.
Future
studies
should
improve
sampling
scale
and
extend
the
duration
of
observation,
and
design
therapeutic
strategies
appealing
to
the
interest
of
drug
addicts,
in
order
to
optimize
the
effectiveness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Key
words
drug
addicts;exercise;
detoxification;
rehabilitation毒品的成瘾及滥用始终是全球公共卫生事业面
临的巨大挑战 。
根据联合国禁毒与犯罪事务办公室
( UNODC )
的报告 , 全球吸毒患者逐年递增 , 2016 年
已高达 2.
75 亿人 , 占全球人口的 5.
6%m 。
我国
《 2018 年中国毒品形势报告 》 显示 , 在我国 240.4 万余收稿日期 :2019-09-20基金项目 :
本文为江苏 2011 计划-运动与健康工程协同创新中心研究成果 。
吸毒人员中 , 56 ・ 1% 滥用合成类毒品甲基苯丙胺 ( 冰
毒 )
, 37% 滥用阿片类毒品海洛因 ,2.6% 滥用麻醉类药
物氯胺酮 ( K 粉 )
⑵ , 其余还包括大麻 、 可卡因 、 摇头丸
等毒品 O毒品的滥用不仅严重破坏社会安定 , 而且严重危作者简介 :
顾庆 ( 1982
— )
, 男 , 江苏南京人 , 助理研究员 , 硕士 , 研究方向为运动员身体机能评定 。
通讯作者 :
盛 蕾作者单位 :
1 .江苏省体育科学研究所 , 南京 210033 ; 2. 南京体育学院•南京 210014 ; 3, 江苏省司法厅戒毒管理局 , 南京 210024 。・ 37 ・
体育与科学第 6 期害人体生理健康 。
据统计 ,2015 年全球约 45 万人因
吸毒死亡 ,3100 万人因吸毒患有各种戒断障碍综合征
亟待治疗 〔 口 。
其中 , 神经毒性为最主要问题之一 。
吸
毒成瘾者常常患有惊厥 、 烦躁 、 失眠和认知功能障碍 ,
如抑制能力受损 、 记忆力下降等 , 生活质量严重受
损⑷ 。
其次 , 毒品严重损伤患者的心肺功能 , 吸毒者常
伴有心律失常 、 高血压 、 肺活量降低 、 支气管炎等问
题⑷ 。
此外 , 各类毒品严重削弱人体免疫系统 , 从而增
加各脏器感染的风险 , 而通过静脉注射方式吸毒则进
一步加速病原体入侵 。
研究表明 , 在全球 1100 万注射
吸毒患者中 , 50% 的患者同时感染了艾滋病毒及丙型
肝炎病毒另外 , 毒品还对肝脏功能 、 肾脏功能 、 生
殖系统等存在难以逆转的损害 。毒品的危害并不停留于各脏器的损伤 , 还在于其
精神成瘾性难以消除 。
在患者脱毒阶段 , 药物的戒断
症状加剧神经功能障碍 , 焦虑 、 抑郁 、 抑制功能的丧失
以及对药物的渴求心理易诱发复吸行为的发生 。
据统
计 , 药物滥用患者在戒断后第一年的复吸率可高达
60% 〜 90% ⑸ , 而对于某些特定类型毒品的成瘾者 ,
如甲基苯丙胺成瘾者 , 戒断后 3 个月内即可发生复
吸⑷ 。
因此 , 对于吸毒患者的康复治疗 , 不仅要改善患
者各项生理机能 , 而且要及时有效地改善戒断症状从
而遏制复吸冲动 。目前 , 治疗毒品成瘾性的手段相对有限 , 最主要的
方法仍是药物替代疗法 , 采用美沙酮或丁丙诺啡替代
毒品 , 从而减轻患者对毒品的依赖心理 。
然而 , 美沙酮
及丁丙诺啡均为阿片受体激动剂 , 只针对阿片类毒品
的成瘾性有效 , 且过度使用同样会产生药物依赖性 。近年来 , 运动已逐渐成为各类急慢性疾病预防和
康复的有效辅助手段之一 。
大量研究表明 , 运动可以
降低多种代谢性疾病的风险 , 如中风 、 心脏病 、 糖尿病 、
高血压 、 脂质代谢异常等 。
另外 , 有氧运动还可改善睡
眠 、 焦虑和抑郁状况 , 提高认知功能和学习能力⑷ 。
基
于对生理机能和心理健康的改善 , 运动对毒品成瘾性
的干预成为了可能 。
的确 , 大量动物实验证明 , 体力活
动显著降低了大鼠或小鼠对多种毒品的摄入量.包括
可卡因 、 苯丙胺类 、 吗啡 、 海洛因等 。
实验中涉及的体
力活动既包括转轮式跑步机 、 跑台 、 游泳等有氧运动 ,
也包含以负重为主的力量训练 。
这些运动对毒瘾的改
善存在于毒瘾形成的各个阶段 , 且不受年龄等因素的
干扰例叭动物实验的结论能否适用于人体仍需大量临床实
验佐证 。
然而受制于招募困难 、 受试者丢失等因素 , 国
内外关于运动辅助戒毒疗法的临床研究数量有限且进
展缓慢 。
本文着眼于已形成毒瘾需要戒断治疗的患
者 , 对现有的临床研究进行了汇总 。
以为毒瘾戒断者
提供运动处方作为出发点 , 总结运动处方相关组成要
素的研究成果 , 分析现有运动疗法对毒品成瘾性及成
瘾者各项生理心理机能的改善 , 对运动戒毒的可能生
理学机制进行了探讨 , 并对现有临床实验中存在的缺
陷及制约进行了讨论 。
本文旨在论证并推广运动辅助
戒毒的理念 , 并为今后设计运动辅助治疗毒瘾的方案
提供启示与参考 。1 运动对毒品成瘾性的改善早期关于运动对毒品成瘾的临床研究往往涵盖于
运动对多种 “ 物质成瘾性 ” 的研究中 。
2014 年一项
meta 分析汇总了
22 项针对酒精 、 烟草 、 毒品成瘾的随
机对照研究 , 证实运动可有效提高各种物质戒断成功
率 , 缓解戒断症状 。
值得注意的是 , 运动对毒品成瘾患
者的康复效果要显著优于酒精和尼古丁成瘾者随
着研究的深入 , 单纯研究运动对毒品成瘾的临床实验
逐步增多 。
下文对不同运动种类 、 时间 、 强度等因素对
毒品成瘾性的改善进行了分析 ( 表 Do1.
1 运动种类目前 , 大多数研究主要采用有氧运动对毒品成瘾
者进行干预 , 包括跑步机训练 、 走路 、 骑车等等 。
一系
列研究表明 , 每周三次左右的中等强度有氧活动即可
有效改善成瘾者对多种毒品的渴求度以及戒断症状 。
例如 , 国外一项针对大麻成瘾者的小规模研究显示 , 2
周内 10 次 30 分钟的跑台训练可将大麻摄入量由日均
5.9 节降至 2.
8 节此外 , 4 周的跑步机训练能够
一定程度降低可卡因的使用 , 且跑步和走路不存在显
著差异另一项为期 12 周的研究显示 , 中等强度
有氧活动 ( 如骑车 、 慢跑 、 跳绳等 )
自第 6 周起可有效降
低患者对甲基苯丙胺的渴求度 , 提高行为抑制能力 , 且
这种改善随时间推移逐渐显著口幻 。
另外 , 我国一项针
对 110 例海洛因成瘾者的研究发现 , 每周 3 次以步行
为主的有氧运动自第 3 周起即可逐步缓解海洛因戒断
症状 , 坚持 12 〜 24 周后效果显著 , 且 12 个月后随访显
示 , 运动组戒断率可达 45%, 显著优于对照组
的 12% 【 叭有氧运动结合力量训练也可有效控制毒品的摄
入 。
一项混合多种毒品成瘾患者的研究显示 , 2 个月
骑车或力量训练可降低毒品摄入量 , 且在完成全程训
练的 20 人中 , 15 人在随后一年内停止或减少了毒品
摄入 〔 ⑷ 。
此外 , 8 周 30 分钟跑步机训练结合 15 分钟
力量训练也可一定程度抑制甲基苯丙胺的摄入⑷ 。此外 , 也有一些研究聚焦于传统中式健身操对戒
毒的疗效 。
一项针对 101 位可卡因成瘾患者的研究表
•
38
•
第 6 期明 , 2 周内 4~6 次气功训练可有效抑制对药物的渴求
度 〔 ⑷ ; 另一项为期 5 个月的针对女性海洛因成瘾者的
研究显示 , 每两天一次的太极训练不仅可有效改善患
者肝功 、 肾功 , 而且能一定程度缓解海洛因戒断
症状皿 。1.2 运动周期目前大多数研究着眼于长期运动对毒瘾的治疗效
果 。
如前所述 , 现有研究中的有氧运动干预大多维持
表 1
运动对毒品成瘾性及生理心理功能改善临床研究汇总在 2~3 个月 , 仅有一项研究维持了
6 个月并持续追踪
了
12 个月抽 〕 。
随时间延长 , 日渐增高的退出率可能
是很多研究被迫缩短干预时间的原因之一 。
例如 ,
2010 年发表的一篇混合多种毒品成瘾患者的研究 , 原
定进行 6 个月有氧训练 , 然而由于高达 67% 的中途退
出率 , 最终被迫将运动方案缩减为 2 个月才得以
完成皿 。Table
1
The
effect
of
exercise
interventions
on
drug
addiction
and
physio —
&
psychological
performances
(a
summary
of
clinical
studies)作者
( 年份 )研究对象 运动方式运动时间/ 频率强度 周期参与人数 /
完成人数毒瘾改善生理心理
功能改善黄赫等( 2000 )
[ ⑶海洛因
成瘾步行为主 ,
辅以慢跑 、
跳绳 、 健身
操 、 球类 、
家务活
动等40 〜60min/
每周 3 次50%〜 60%vo 2max
心
率 :
110 〜6 个月 ( 追踪 12 月 )110/110周缓症起 3 3著断周 第显戒, ,12
自起解抓自第 4 周起改善
抑郁 、 焦虑. 16 周
起缓解显著135/ min 差异显著Roessler(2010) [ ⑷海洛因 、
鸦片 、 美
沙酮 、 可
卡因 、 致
幻剂 、 大
麻等
成瘾骑自行车 、
力量训练2h/
每周 3 次未提及2 〜 6 个月
( 6 月退
出
67% )38/20一年随访
中 , 20 名完
成训练者
中 5 人停
止毒品摄
入 , 10 人减
少毒品
摄入摄氧量提高 10%Brown
等
(2010) 丽可卡因 、
大麻 、 鸦
片等跑步机 、 阻
力自行
车等20〜 40min/
每周 1 次55%
〜 69%
HRmax3 个月( 追踪
6
月 )16/16每月毒品
戒断率由
60% 升至
90%心肺耐力提升Buchowski
等 (2011) [ ⑹大麻成瘾跑步机30min/共 10 次60%
〜 70%
HRmax0.5 个月 14/12大麻摄入
量由日均
5.9 节降至2.
8 节Smelson
等(2013)
[ 16 ]可卡因成瘾气功15min/
每周
2 〜 3 次未提及 0.5 个月 101/84可卡因渴
求度降低抑郁症状减轻Li 等(2013) [ ⑸海洛因lh/2 天 1 次一定程度上改善成瘾女性太极 未提及 6 个月 70/33 肝肾功能 , 缓解戒
断症状Zhuang
等(2013) ⑶ ]海洛因
成瘾
女性瑜伽50min/每周 5 次未提及 6 个月 81/75改善抑郁等情绪 ,
提升生活质量Dolezal
等
(2013) 网甲基苯
丙胺成
瘾者跑步机
30min+
力量训练lh/
每周 3 次目标心率士
6 次2 个月 39/29腿部胸部肌肉力
量 、 耐力增强 、 有
氧能力增强Dolezal
等
(2014)
[ 33 ]甲基苯...
篇二:戒毒人员康复训练处方
医学是一门有关促进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学科 更具体地说 康复医学是为了康复的目的而应用有关功能障碍的预防、诊断和评估、治疗、训练和处理的一门医学学科。康复医学由称第三医学临床医学为第一医学预防医学为第二医学 。在现代医学体系中已把预防、医疗、康复相互联系组成一个统一体。康复医学起始于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原以残疾人为主要服务对象。现代康复医学是近半个世纪来蓬勃发展起来的 它的发展是人类医学事业发展的必然趋势也是现代科学技术进步的结果。
康复医学是医学一个新分支的学科 主要涉及到利用物理因子和方法包括电、光、 热、 声、机械设备和主动活动以诊断、治疗和预防残疾和疾病包括疼痛 研究使病、伤、残者在体格上、精神上、社会上、职业上得到康复消除或减轻功能障碍帮助他们发挥残留功能恢复其生活能力工作能力以重新回归社会。康复医学是由理疗学物理医学逐渐发展形成一门新学科。由于传统上在疾病的诊断物理疗法、职业疗法及其有关治疗中物理因子及物理疗法一直为主要手段 所以康复医学的英文表达以物理为词根 Physiatrics,physiatry美国加拿大 physicalmedicine(英国南北美洲 Physicalmedicineandrehabitition(美国新西兰和澳大利亚 。在日本用 rehabilitation.康复医学主要面向慢性病人及伤残者强调功能上的康复而且是强调体功能康复使患者不但在身体上而且在心理上和精神上得到康复。它的着眼点不仅在于保存伤残者的生命而且还要尽量恢复其功能提高生活素质重返社会过有意义的生活。
康复用于现代医学领域主要是指身心功能职业能力社会生活能力的恢复.其后世界卫生组织(WHO) 康复专家委员会1969对康复的定义作了如下说明"康复是指综合地和协调地应用医学的社会的 教育的和职业的措施 对患者进行训练和再训练使其能力达到尽可能高的水平.经过数10年的发展康复的目的更加明确 即所谓重返社会.因此 1981年WHO医疗康复专家委员会又把康复定义为"康复是指应用各种有用的措施以减轻残疾的影响和使残疾人重返社会。在 1993 年 WHO 的一份正式文件中提出“康复是一个帮助病员或残疾人在其生理或解剖缺陷的限度内和环境条件许可的范围内 根据其愿望和生活计划 促进其在身体上、心理上、社会生活上、职业上、业余消遣上和教育上的潜能得到最充分发展的过程。” 在中国语言中康复Rehabilitation与疾病后的恢复Recovery是同义的Recovery 一般是指患病后健康水平下降治疗和休息后健康恢复到病前水平亦即达到了 100%的恢复.但 Rehabilitation 所指的康复却是指伤病后健康水平下降虽经积极处理但己形成残疾健康水平复原不到原先水平的情况亦即达不到 100%的恢复. 包 括 " 医 学 康 复 "(medical rehabilitation) 利 用 医 疗 手 段 促 进 康 复 " 教 育 康 复"(educationalrehabilitation通过特殊教育和培训以促进康复 "职业康复"(vocational rehabilitation恢复就业取得就业机会 "社会康复"(social rehabilitation在社会的层次上采取与社会生活有关的措施促进残疾人能重返社会. 实现以上四个领域的康复也就是"全面康复"。
1、定义康复医学是一门研究残疾人及患者康复的医学应用学科其目的在于通过物理疗法运动疗法生活训练技能训练言语训练和心理咨询等多种手段使病伤残者尽快的得到最大限度的恢复使身体残留部分的功能得到最充分的发挥达到最大可能的生活自理劳动和工作的能力为病伤残者重返社会打下基础。
2、康复医学的构成基础康复学、康复残疾学学科体系的核心、支柱 、临床康复评定学和临床康复治疗学。
康复医学的三项基本原则功能锻炼、全面康复、重返社会。
美国心理学家 Maslow 在 50 年代提出了需要的理论这一理论认为人有五种需要
①生理需要包括食、渴、性、睡眠。
②安全需要包括对自身的安全和财产安全方面的需要如要求社会安全生命和财产有保障有较好的居信环境老有所养。
③社交需要包括对爱情友谊集体生活、社交活动的需要。
④尊敬的需要包括自我尊敬与受人尊敬两个方面由自尊产生对自我的评价个人才能的发挥个人的成就动机等。受人尊敬产生对名誉、地位的追求以及对权利的欲望等。
⑤自我实现的需要这是一个人实现自己理想抱负的需要是人的高级需要。
按这五种基本需要的重要性排列成不同层次 首先是生理需要 而后依次是安全、 社会、尊敬、自我实现需要。残疾人也有同样需求有能停留在中间某个阶段、因此对残疾人需要进行全面的康复不仅需要进行功能训练而且要在生理上、心理上、职业上和社会生活上进行全面的整体的康复最终重返社会。
编辑本段组成和工作方式
1、康复评定与诊断的区别评定不同于诊断远比诊断细致而详尽。由于康复医学的对象是患者及其功能障碍目的是最大限度地恢复、重建或代偿其功能康复评定不是寻找疾病的病因和诊断而是客观地、准确地评定功能障碍的原因、性质、部位、范围、严重程度、发展趋势、预后和转归为康复治疗计划打下牢固的科学基础。
2、康复治疗技术常用的方法是物理治疗PT 、作业治疗OT 、言语治疗ST 、心理辅导与治疗、文体治疗、中国传统治疗、康复工程、康复护理、社会服务。
3、康复医学科的工作方式是采用多专业联合作战的方式。
4、康复医学科的康复治疗组team work组长为物理医学与康复医师physiatrist 成员包括物理治疗师/士PT 、作业治疗师/士OT 、言语矫正师ST 、心理治疗师、假肢与矫形器师P&O 、文体治疗师RT 、社会工作者SW 。
工作形式
1、医疗康复
2、社区康复
3、康复工程
4、教育康复
5、康复护理
6、职业康复
7、康复教育 康复评估 作者admin
康复中心来源admin
点击数5758
更新时间2007-5-22 将为您当前的精神活动进行全方位评价 以便制订相应的康复治疗计划并客观观察康复治疗效果。包括内容有
一般精神状况评估
1、 HAMILTOM 抑郁评定量表评定忧郁情绪
2、 HAMILTOM 焦虑评定量表评定紧张焦虑情绪
3、 PANSS评定患者当前的精神症状情况
4、 社交焦虑量表
5、 药物副作用量表
6、 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量表
7、 社会功能缺陷筛选量表
特殊评估
成套神经心理检查评定感知、思维、记忆、计划、解决问题等心理能力 是对患者功能状态及潜在能力的判断也是对患者各方面情况(运动、感觉、感知、言语、认知、心理、社会活动、职业)能力的收集、量化、分析、并与正常人的标准进行比较的全过程。
评估在康复治疗方面的目的 可根据人体的功能分为以下 6 项 ①对患者身体功能、心理等及其残存能力进行量化。
②对患者身体功能、家庭状况、社会环境等材料进行收集掌握患者的障碍内容。
③分析患者身体的障碍程度与正常标准的差别。
④为制订康复治疗方案及处方提供依据。
⑤在康复治疗的各阶段、提供客观的疗效指标。
⑥为未来残疾等级的判定及为回归社会的能力和时期提供依据。
评估的过程 (1)收集情报收集情报是掌握患者障碍水平的过程在社会生活中必须具备日常生活动作(身边动作移动动作和家务劳动)、贡献性活动(有偿与无偿性劳动)及消遣性活动 (各种身体感到愉快的活动)等三者的平衡状态为使患者回归社会必须认真对上述 3 项进行评估。此外可根据不同患者重点了解其他项目如身体功能(关节活动范围、肌力、肌肉的耐久性、协调性、感觉、外观和疼痛等)社会文化(社会环境、家庭关系、友谊、障碍对家庭及他人的影响)精神状态(认知、情绪与情感、行为、感知、思维能力、对本身障碍的适应及反应、思维与行为中所表现的意志和决断等)。
(2)分析研究对以上各项进行分析整理找出患者主要存在的问题及发生的原因并逐项分析、研究其改善的可能性及康复治疗方法。
(3)设定治疗目标及方案①设定目标通过对患者存在的问题找出康复治疗有利的条件(残存能力)、不利条件(阻碍恢复的因素)预测今后可能会发生的变化。康复目标可分为短期和长期 2 种、短期是指在 13 周内可能解决的问题。长期目标是康复治疗后收到的效果及患者回归社会的位置。②制定治疗方案根据评估结果提出制定对患者康复的治疗方案。
障碍与评估 WHO(世界卫生组织)将障碍分成以下 3 个等级。
①功能障碍(impairment) ②能力低下障碍(disability) ③影响参加社会生活和工作的障碍(handicap)。
评估的时期和目的 ①初次评估指在制订康复计划和开展第一次康复治疗前的评估目的是了解功能情况及障碍程度、致残原因及康复潜力并估计康复的预后以此做为康复目标和制订康复的依据。
②中期评估当康复治疗达一定阶段为判定治疗效果、更改目标、进一步商榷治疗计划、改变治疗方案而进行的评估一般在患者住院的中期进行也可根据具体情况进行多次中期评估。
③末期评估在患者出院前或治疗结束后判定康复治疗效果继续恢复的可能性以及回归社会的日期等。
禁毒与戒毒已成为当前全球社会热点之一。
受世界毒潮的冲击 中国每年的吸毒人数呈现惊人的增长目前为止在册吸毒人员已逾百万。戒毒是禁毒的重要环节而戒毒面对的一大难题是高复吸率一旦染毒戒断极其困难复吸率高达 95以上。造成复吸率居高不下的原因很多归纳起来有毒品本身、吸毒者的生理和心理因素、家庭原因、环境原因、工作压力、社会观念以及戒毒场所的工作局限性等。一个完整的戒毒模式应包括脱毒康复和回归社会三个步骤。
其中脱毒只是解决了吸毒者对毒品的身体依赖性 而脱毒后的康复和回归社会是对于防止复吸、提高操守率的重要环节。因此提高戒毒者的认识水平、矫治其不良行为、 进行预防复吸的康复训练以及做好回归社会的衔接工作并继续事后照管 这是我们开展降低复吸率工作的重中之重。
戒毒康复预防复吸十步训练法是根据美国戒毒匿名会(NA)预防复吸 12 个步骤及综合当前国际上成功的戒毒训练方法并结合中国国情整编出来的针对即将解教的戒毒劳教人员预防复吸所采取的一套认知和行为训练方法。
我们在此基础上结合本所戒毒工作实际 制定了更具适应性和操作性的具体训练步骤。
通过十步康复训练法使戒毒者在认知方面对毒瘾有了系统、全面的认识。他们懂得吸毒对个人、他人、家庭、社会带来了极大的伤害了解到毒瘾的原理及诱发复吸的原因。在心理方面戒毒人员孤僻自卑冲动急躁等不良心理得到矫治。在生理方面对戒毒人员进行全面的调理缓解了稽延性戒断综合症的症状。身体素质和精神面貌大大增强。经过三个月的十步康复训练戒毒人员的身体心情精神信心表现等各个方面有了很大改善。
因此戒毒康复预防复吸十步训练法对戒毒人员坚定戒毒信念、 提高防止复吸技巧起到了帮助作用让他们看到了戒毒的希望为最终回归社会打下基础。
下面具体介绍戒毒康复预防复吸十步训练法的基本内容
第一步认识毒瘾毒害识别法
学习内容主要是通过学习毒瘾的定义了解吸毒对人的身体健康、情绪、性格、社会关系的影响及成瘾的原因让戒毒者知道毒品的危害、成瘾的原理、戒毒的难点和消除毒瘾的途径。
此步训练通过直观教育(观看戒毒电视片或戒毒成功者的亲身表述等)、 引导参与者广泛讨论(比较吸毒的好处与坏处)、角色扮演(吸毒与受害者)、自主倾诉等来提高戒毒者的认知水平。
第二步改变现状立志戒毒法 改变模式有 5 个阶段即考虑前、正在考虑前、准备、行动、维持阶段。考虑前并没有认识到海洛因的危害 感到被迫进入戒毒所 除了违反法律受处罚外 没有其他的问题。
考虑已在想是否要戒毒考虑使用毒品如何影响他人也许正在尝试做出一点改变例如减少使用量。准备己打算要戒毒或许已经减少使用量已清楚知道吸毒的坏处多于好处。行动已经不再使用避免会引起使用毒品的环境和情况寻求支持与帮助以维护禁绝。已经很久没有使用海洛因改变了生活方式而变得更负责任帮助其他人停止使用毒品。让每一位参与者自我比较确认自己正处于哪一个改变阶段并进行自我检讨。
通过训练 使参与者认识戒毒是个长期的治疗过程 而认识改变的各个阶段有助于相信吸毒的确是一个严重的问题需要改变并立即行动确信毒瘾能够戒除但当中会经历反复的过程但只要有坚定的信念最终会取得胜利。此步训练能增强戒毒者的戒毒信心为下一步改变生活方式做准备。
第三步列出清单个性修复法 这个步骤包括个人清单的涵义、写出个人清单的意义、如何写清单、清单的使用方法、个人缺陷与情绪、行为的关联等学习内容。
...
篇三:戒毒人员康复训练处方
观察 >>286 运动干预对强制戒毒人员心理康复效果的研究进展郭泓志福建省福州市福建师范大学体育科学学院摘要:运动干预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戒毒新疗法,运动干预也被认为可能发展为戒毒的一个独立或重要辅助手段。本文通过文献资料法和逻辑推理法,对国内近 10 年的运动干预强制戒毒人员的心理康复效果的研究内容进行综述。研究表明:运动干预对于改善强戒人员的焦虑、抑郁、以及对药物的渴求度具有良好的效果,并且也可以提高强戒人员调节自己情绪和平衡心态的能力;对于改善强戒人员躯体化,强迫症状以及人际关系障碍具有积极的作用。关键词:运动干预 ; 强制戒毒人员 ; 心理健康一、问题提出近年来,体力活动特别是运动被认为是一种潜在的戒毒新疗法,运动干预也被认为可能发展为戒毒的一个独立和重要的辅助手段。一年来全国多地进行了广泛的运动戒毒探索与实践,并取得了可喜的成果。在此,本文就目前国内外运动干预焦虑、抑郁以及渴求度方面所作的研究工作进行梳理,分析与探讨不同运动项目对强戒人员心理健康康复效果的研究,旨在为禁毒工作提供理论参考。二、文献综述及方法交代(一)运动干预的概念界定运动干预是体育疗法的一种,是运用体育活动去干预、改变吸毒人员健康状态的过程,戒除吸食、注射毒品的恶习及毒瘾,解除因毒瘾造成的病痛,使身体、精神和社会等方面都处于良好的状态,达到适应生活和工作的要求,顺利的回归家庭、融入社会。(二)运动干预强戒人员戒毒的作用机制众所周知的是,运动锻炼作为促进人们身体健康的重要手段之一,其作用效果已经得到医学界和健康领域的广泛认可。柯玉婷等人在运动干预药物依赖的神经生物学机制研究进展指出运动可以通过增加多巴胺浓度和提高多巴胺受体结合率的方式,激活与毒品类似的奖赏途径,以此增加吸毒者戒毒期间的愉悦感,从而达到降低大脑对药物的渴求感,预防复吸。三、运动干预对心理健康的效应刘昭强等人在运动戒毒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中指出体育运动可以体育运动可以提高去甲肾上腺素和内啡肽水平,从而有效缓解强戒人员焦虑、抑郁等负面情绪,增强其调节自身情绪和平衡心态的能力,降低因毒品产生的沮丧和失眠等症状。随着体能的增加,强戒人员的重新工作和生活信心的开始得到明显的提升;并且通过体育锻炼可以明显的增加相互之间的情感交流,进一步改善人际关系,树立正确的生活价值观,从而提高强戒人员戒毒的成功率。(一)运动干预对焦虑的效应隗义军在八段锦运动对强制戒毒人员健康促进的实验研究中指出通过 32 名的强制戒毒人员进行 17 周的运动干预之后发现强戒人员的焦虑水平明显的降低,心理健康水平得到明显的改善。(二)运动干预对抑郁的效应耿敬敬等人通过以太极拳为运动干预手段,对上海市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 82 名强戒人员进行研究,结果表明,太极拳运动干预可以明显改善强戒人员的偏执、抑郁、强迫症状及人际关系。(三)运动干预对药物渴求度的效应龚丹等人通过选取 26 名甲基苯丙胺依赖者进行 20 min 中等强度有氧运动任务和对照任务,研究表明发现一次性短时中等强度有氧运动可以提升冰毒依赖者戒毒期间中脑的多巴胺水平,并维持 1 小时以上,有效地减少戒毒者对冰毒的渴望度。四、运动干预对强制戒毒人员心理康复效果研究前景的预测(一)运动干预对强制戒毒人员心理康复的效果运动干预对于改善强戒人员的心理健康问题具有良好的效果。其中主要以集体性,对抗性的项目促进效果最大。
在心理健康方面,强戒人员主要表现的是焦虑、抑郁、以及对药物渴求度的改善,运动干预改善了强戒人员的躯体化症状、焦虑、抑郁以及药物渴求度等心理健康方面的状况。(二)运动干预对强制戒毒人员康复效果存在的问题及未来发展的趋势运动干预对戒毒人员康复效果的研究是近年来戒毒所研究的新兴方向,通过查阅文献可知,其重点主要是放在焦虑、抑郁、药物渴求度方面以及躯体化障碍、强迫症状等方面的研究。但是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之间的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对强戒人员心理康复效果的研究较少。因此在不同的运动项目之间研究何种运动强度、运动频率对改善强戒人员的心理健康显得尤为重要,这将会弥补我国运动干预强戒人员心理心理康复效果研究方面的不足。五、小结运动干预最作为一种潜在的戒毒新疗法手段,具有绿色、安全等优点,根据前人的研究可知,尽管有许多的强戒人员能够在一段时间的脱毒之后,达到了表面上的生理、心理脱毒,但其因长期吸毒已使身体受到损害。更多的吸毒人员,在离开戒毒所不久之后便再次吸毒并被重新遣送回来。因此,如何通过运动干预促进强戒人员培养良好的运动习惯,受益于终身的生理和心理的良好效应,培养终身体育锻炼的意识,是每一名运动康复者需要长期系统研究的课题。参考文献:[1] 王大安 , 胡敏 , 贾东明 , 单志强 . 运动戒毒刍议 [J]. 中国药物滥用防治杂志 ,2020,26(04):216-220+226.[2] 刘昭强 , 张爱民 , 陈建明 , 戴腾跃 , 林建星 . 运动戒毒理论与实践研究进展 [J]. 体育科学研究 ,2020,24(02):72-76.[3] 隗义军.八段锦运动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健康促进的实验研究 [D]. 广州 : 广州大学,2018.[4] 朱晓东 , 李倩影 . 对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实施运动干预的具体方案及结果分析 [J]. 体育科技 ,2015,36(03):76-78.[5] 耿敬敬.太极拳对上海市女性合成毒品成瘾人员身心康复效果的研究[D]. 上海 : 上海体育学院,2016.[6] 龚丹 , 覃丽平 , 朱婷 , 王东石 . 短时有氧运动对甲基苯丙胺依赖者渴求度、情绪状态及神经递质的影响 [J]. 中国体育科技 ,2019,55(05):56-64.[7] 吴戌 . 太极拳对戒毒人员康复效果研究的文献综述 [J].中华武术 ( 研究 ),2018,7(09):41-43.。
。. .。
。
篇四:戒毒人员康复训练处方
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8 · 2《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课程教学设计钱玉想,宋志洁(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安徽 合肥 230031 )【摘 要】在司法体制改革和应用型职业教育建设的背景下,针对体育运动促进戒毒人员体质康复的特殊运动形式和行政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管理)专业特殊人才培养模式,结合体育学科的基本原理和戒毒人民警察职业能力培养目标,设计以教学目标、教学内容、教学策略和教学评价为要素的《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课程教学方案,旨在为司法类国控涉警相关专业建设、人才培养和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实践提供参考。【关键词】身体康复训练;教学设计;体医结合;运动处方【中图分类号】G80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1-5101(2018)02-0094-03
随着国控涉警类行政执行(强制隔离戒毒管理)专业(以下简称行政执行专业)和戒毒矫治技术专业在全国司法警官类高职院校广泛开设,《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课程应运而生。
如何进行课程教学设计,并将相关知识体系深度融合再合理应用到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实践中,是一个崭新课题。一、《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课程概念解析《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课程是行政执行专业和戒毒矫治技术专业的核心技能课程,是解决学员如何利用体育运动功能和内涵,干预并促进戒毒人员体质全面康复的知识,其内容与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和国控涉警相关专业密切关联。(一)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强制隔离戒毒矫治工作是一项综合运用医学、精神病学、心理学、管理学和教育学等多项专业知识和技能的工作 [1] 。
《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第 43 条规定:“强制隔离场所应当根据戒毒人员吸食、注射毒品的种类及成瘾程度等,对戒毒人员进行有针对性的生理、心理治疗和身体康复训练。
”可见,“身体康复训练”和“药物治疗”、“心理干预”作为重要干预手段,形成了戒毒人员体质康复的“三驾马车”。
现阶段戒毒人员体质康复中,药物治疗和心理干预的理论研究和实践应用均取得了良好效果, 然而由于种种原因,身体康复训练工作机制还不够完善,体育运动并没有完全发挥应有的作用。(二)国控涉警相关专业司法部为落实中央提出的 “改革人民警察招录培养制度,加大警察院校毕业生入警比例”司法体制改革政策, 建立司法警察院校毕业生进入监狱、戒毒、法院、检察院等机关工作的便捷机制, 2015 年司法部会商教育部最终确定了包括行政执行专业、戒毒矫治技术、 罪犯心理测量与矫正技术等在内的 8个国控涉警专业,并由教育部予以公布在《普通高等学校高等职业教育 ( 专科 ) 专业目录》中。随后,全国各司法类高职院校陆续向教育部提出增设相关专业的申请,获批后按照计划进行招录和培养,目前,除江苏省司法警官高等职业学校、 新疆兵团警官高等专科学校和山东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外,其余 15 所司法警官职业学院均已开设行政执行专业或戒毒矫治技术专业。二、《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 课程服务专业建设情况分析国控涉警专业的人才培养目标与价值主要通过相关的课程来体现。
身体康复训练作为一项重要的【收稿日期】
2018-03-22【基金项目】本文系 2017 年度安徽高校人文社会科学重点研究项目(项目号:
SK2017A0705 )、安徽省 2017 年度高校优秀青年人才支持计划项目 ( 项目号:
gxyq2017190) 的研究成果。【作者简介】钱玉想( 1979- ),男,安徽怀远人 ,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副教授,教育学硕士。
研究方向:服刑人员、戒毒人员体育。
宋志洁( 1971- ),女,安徽怀远人,安徽警官职业学院讲师,法律硕士。
研究方向:多元化纠纷解决机制、司法行政队伍建设。No.2, 2018General No.95,Vol.172018 年第 2 期第 17 卷(总第 95 期)安 徽 警 官 职 业 学 院 学 报Journal of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ce Officers94万方数据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8 · 2戒毒措施,《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 课程也必然成为行政执行专业和戒毒矫治技术专业的职业技能课程之一。戒毒人员身心康复主要由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和身体康复训练组成“三维一体”的戒毒合力,《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 课程所进行的理论和实践教学必须与医学、心理学等相关学科有效衔接,最终与药物治疗、心理干预形成良好的联动关系,从而满足人才培养的要求,全面服务专业建设和学科建设。目前, 该课程在两个与戒毒相关的专业中尚属于新设课程,急需完备课程整体设计,以更好地服务于专业建设。三、《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课程教学设计《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课程是一门运动与医学、心理学交叉的学科,属于学校体育的范畴,其教学指导思想应与体育教学的前沿理论完全对接。(一)教学目标以行政执行专业为例, 其教学目标为:“熟练掌握从事强制隔离戒毒场所管教工作所必需的监所管理、教育矫治、戒毒实用医学等专业知识。”本着课程服务专业建设原则, 身体康复训练课程的教学目标应细化为:
掌握我国现行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的渊薮、发展和在矫治中的积极作用;掌握戒毒人员体质医学、心理学和体育学的测量方法,并针对测量结果科学设计运动处方; 具备相关体育运动项目的教学、训练和管理能力。(二)教学内容《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课程职业特色明显,宜设置满足未来职业需求的实用性体育教学内容,为培养出实战型、技能型戒毒人才做积极准备。( 1 )医学相关知识医体结合是一种促进健康模式, 掌握身体质量指数( BMI )、血压、心率、体脂比等基础医学检查方法,分析相关检测数据,为合理安排运动项目、运动持续时间和运动量等提供必要参考, 形成医学和体育有效的联动机制。可以看出,相关的医学检查和体质情况分析等这些医学基础知识, 既是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的起点数据, 也是在整个康复训练过程中的诊断、分析数据,又是戒毒人员回归社会的重要的参考数据。( 2 )心理学相关知识由于毒品的毒副作用, 戒毒人员与常人在生理特征、心理特征、行为特征和社会特征方面有着显著差异,在对戒毒人员实施戒毒措施时,首先应考虑到戒毒人员独特的人格特征, 并了解这些人格特征与个人基本情况、吸毒行为及犯罪行为之间的关系,以此因材施教、针对个人进行戒治 [2] 。
学会使用一些常用心理测评量表( SCL-90 症状自评量表、社会适应力量表),建立个人心理健康档案,能够协助戒毒一线警察了解戒毒人员心理健康水平, 有助于科学实施身体康复训练工作。( 3 )体育学相关知识通过健康体适能测试情况, 综合医学和心理学相关检测结果进行分析, 为戒毒人员运动处方的制定和实施提供参考。通过不同运动项目的训练,达到指导不同戒治期段(不同体质状况)戒毒人员进行队列、大众体育、民族传统体育等项目训练目的。例如:在“急性脱毒期”初始阶段选取广播操、慢跑等体育项目;在“康复巩固期”选取乒乓球、羽毛球、五禽戏、八段锦等体育项目;在“回归社会期”选取篮球、足球、拓展训练等体育项目。这些相关的体育项目的教学和训练方法,均需通过体育实践积累来逐步完成,显然也是身体康复训练课程重要的教学内容。(三)教学策略体育教学策略是指在一定的组织形式下通过教学方法和教学手段这两个核心要素来实现教学目标的方案集合。
教学方法是实现教学目标过程中路径的操作程序, 教学手段是实现体育教学目标过程使用的实体工具 [3] 。1. 教学组织基于全国司法警官类院校建设 “以工作任务为导向、突出岗位核心能力培养”为特征的“校局(所)联盟、教学练战一体化”人才培养模式,应加深校局(监狱局、戒毒局、司法局)合作,构建“产教融合”的战略联盟, 强化教学过程的实践性、 开放性和职业性。
在教学中教师可通过案例教学、任务驱动、情境模拟等多种方法,引导学生自主学习和能力培养,强调教员的主导作用和学员的主体作用。2. 教学方法针对戒毒人员生理、 心理特征及身体康复训练的运动特点,应选用突出《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课程“学为用、练为战”教的方法和学的方法,在众多的体育教学方法之中, 任何一种教学方法都有它的优缺点, 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既有抽象的理论教学内容,也有直观的实践教学内容。
在实际教学中,应针对教学内容、学生情况和场地设施等情况,遵循体育教学规律,选取讲解与示范法、分解与完整法、检查与纠错法等“以教为主”的教学方法和选取探究式学习、程序训练法等“以学为主”的教学方法,使多钱玉想 , 宋志洁: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课程教学设计警 官 教 育95万方数据
安徽警官职业学院学报 2018 · 2Discussion on the New Path of Diversion System Reform in China ’ s Civil Cases:A Comparative Consideration on the Base of French Commercial Emergency Trail ProcedureMa Xiaochi(School of Criminal Justice, Henan University of Economics and Law, Zhengzhou Henan 450046)【 Abstract 】
One of the important purposes to split-flow of complicated and simple cases in trailing civil cases isto relieve the conflicts between judicial resources and its requirements. In order to improve the trail efficiency ofcivil cases, China has set up a kind of summary procedure and small claims procedure in civil legislation. For thediversion system reform in China ’ s civil cases, French commercial emergency trail procedure has its significance.Therefore, this article suggests to absorb the rational parts in it, separate the small claims procedure fromsummary procedure and expand its application range. It provides a new thought for diversion system reform inChina ’ s civil cases.【 Keywords 】
split-flow of complicated and simple cases; small claims; emergency trail procedure(责任编辑:陶政)(上接第 72 页)种教学方法融会贯通,形成合力。3. 教学手段应根据教学资源情况和学员水平状况, 特别是要针对场地、器材教学硬件的情况,将传统的体育教学手段和现代教学手段有机融合, 达到教学效果的最优化。
具体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实战情景训练。联系戒毒所一线监管工作的实际, 在实践教学过程中设计各种复杂多变的实战情景,以强化学员的快速应变能力。( 2 )条件变换训练。
有目的地改变练习的速度与形式,以及改变场地、器材、时间、空间、对象等训练环境与条件,以提高警察在技能训练实战中的适应性。( 3 )现代教学技术手段。
在教学中利用幻灯片、投影仪、多媒体计算机、网络等获取各种信息资源,信息资源不能只限于课堂上使用,还可以通过 QQ 、微信等社交软件,将信息延伸到课堂教学之外,支持学生进行自主学习和互助学习。(四)教学评价在 《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 课程的教学评价中,应利用行业教育优势,采用知识与技能并重、校内校外相结合、多元考核的评价方法,校内课程考核采用基础知识考核与技能操作考核相结合, 以技能考核为主; 校外实训环节的考核采用实训的过程考核与学习结果考核相结合,以过程考核为主。整体考核的重点要放在学生岗位职业能力的掌握与提升方面,坚持行业评价与学校评价相结合。【参 考 文 献】[1] 陈进婉 . 新形势下司法行政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工作模式的探索与创新 [J] 中国司法 ,2015 ( 4 )
:83-90.[2] 杨波 , 戴建梅 , 张卓等 . 毒品成瘾与心理康复 [M]. 北京 : 中国政法大学出版社 ,2015:192.[3] 李启迪 , 周妍 . 体育教学方法与手段甑异 [J] 体育与科学 ,2012 ( 6 )
:113-117.钱玉想 , 宋志洁:戒毒人员身体康复训练课程教学设计警 官 教 育Teaching Design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Course for Drug AddictsQian Yuxiang, Song Zhijie( Anhui Vocational College of Police Officers, Hefei Anhui 230031 )【 Abstract 】
In the reform of the judicial system and the background of constructing the vocational education, inview of the talent training mode of the administrative execution major which aims to promote the physicalrehabilitation of addicts through sports, combining the basic principle of sports disciplines and professional abilityof the peopleˊs police training goal, the design, taking the teaching goal, content, strategies and evaluation as theelements of the course of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for Drug Addicts, tries to provide some reference for the state-controlled major construction, talent cultivation and body addicts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practice.【 Keywords 】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 teaching design ; combination of body and medicine ; exerciseprescription (责任编辑:孙雯)96万方数据
篇五:戒毒人员康复训练处方
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流程指引为进一步贯彻落实《中华人民共和国禁毒法》(以下简称《禁毒法》)、《戒毒条例》、《XX 省禁毒条例》,规范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工作,切实提高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的规范化、法制化、科学化水平,根据上级文件要求,结合街道实际情况,制定本流程指引。
一、作出决定 (一)社区戒毒 1、适用对象 根据《吸毒成瘾认定办法》和相关文件要求被认定为吸毒成瘾人员,且具备下列情况之一的,公安机关在执行行政处罚后可以责令其接受社区戒毒:
(1)因吸毒被公安机关初次查获,有固定住所和稳定的生活来源,具备家庭监护条件的;
(2)因其他违法行为被查获且不符合强制隔离戒毒条件的; (3)不满十六周岁、七十周岁以上、怀孕或正在哺乳自己不满一周岁婴儿、因患有严重疾病或者残疾生活不能自理以及法律法规规定的其他不适宜强制隔离戒毒的。
2、决定流程及时间规定
(1)对吸毒成瘾人员(包括因其他违法行为被查获的)
2 拟予以社区戒毒的,公安机关办案单位在报请行政处罚的同时,将相关材料一并报区级公安机关批准。在作出行政处罚决定的同时开具《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书》,起始时间按作出行政处罚(行政拘留的按执行结束)之日填写,社区戒毒期限为三年。
(2)解除刑事强制措施且不符合强制隔离戒毒条件的吸毒成瘾人员,由原办案单位提请区级公安机关批准,责令其进行为期三年的社区戒毒。公安机关应当在解除刑事强制措施同时作出责令社区戒毒的决定,起始时间按刑事强制措施解除之日填写。
(3)判处缓刑、管制且不符合强制隔离戒毒条件的吸毒成瘾人员,到户籍地派出所报到后,户籍地派出所要及时通知原办案单位,由原办案单位提请区级公安机关批准,可以责令其进行为期三年的社区戒毒,起始时间按社区戒毒决定作出之日填写。
(二)社区康复 1、适用对象 根据相关规定,符合下列情形的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应当责令社区康复:
(1)对社会环境和适应能力评估结果为“一般”的; (2)强制隔离戒毒期限按期解除,或被延长强制隔离戒毒期限的;
3 (3)被 3 次以上强制隔离戒毒的。
对于不符合上述情形,但原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认为有必要的,也可责令社区康复。
2、决定流程及时间规定
对于解除强制隔离戒毒的人员,原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接受不超过三年的社区康复,并作出社区康复的决定,起始时间按社区康复决定作出之日填写。
(三)执行地 1、执行地选择制度 实施社区戒毒社区康复执行地选择制度。被责令接受社区戒毒、社区康复的吸毒成瘾人员和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应当在户籍所在地接受社区戒毒(康复);在户籍所在地以外的现居住地有固定住所的,当事人可以选择在户籍地或现居住地接受社区戒毒(康复),当事人不选择的,默认为户籍地。
2、非户籍人员执行社区戒毒(康复)的情况 非户籍吸毒成瘾人员以及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符合下列情形且本人愿意的,查获地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可以责令其在现居住地所属街道接受社区戒毒(康复)。
(1)登记拥有房产,并在该房产处所居住的;
(2)持续缴纳社保 6 个月以上,且在本地有住处的;
4
(3)持有居住证的;
(4)其他有证据证明居(租)住 6 个月以上的;
(5)其他本人自愿在本地接受社区戒毒(康复)的。
(三)户籍吸毒成瘾人员和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查获地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应当责令其在户籍地所属街道接受社区戒毒(康复);如其现居住地非户籍地所属街道,且其本人愿意在现居住地所属街道接受社区戒毒(康复)的,可责令其在现居住地所属街道接受社区戒毒(康复)。
二、通知送达 (一)基本要求 公安机关对责令社区戒毒或社区康复的,应当制作《责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决定书》和《责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通知书》。
查获地公安机关、强制隔离戒毒决定机关对吸毒成瘾人员、解除强制隔离戒毒人员依法作出责令社区戒毒(康复)决定后,应及时通知负责执行的街道办事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
(二)时限规定 作出决定的公安机关将《责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决定书》在作出决定的 24 小时内送达吸毒人员本人,将《责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通知书》在三日内通知社区戒毒人员家
5 属。
吸毒成瘾人员、强制隔离戒毒人员查获地与责令接受社区戒毒(康复)执行地同属本市一个行政区(新区)的,责令机关应在作出社区戒毒(康复)决定后,指定本机关办案单位在 7 个工作日内通知执行地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查获地与执行地均在本市但跨行政区(新区)的,责令机关应在作出社区戒毒(康复)决定后,指定本机关禁毒部门在 7 个工作日内通知执行地公安机关禁毒部门或辖区派出所,由其负责通知执行地街道办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
(三)接收准备与无缝接轨 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接到公安机关通知后,应做好戒毒康复人员接收准备工作,确保有效衔接,减少脱管失控。
工作站亦可协调公安、司法机关,派员介入拘留、戒毒场所提前开展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相关的接收衔接工作。
三、接收登记 1、基本要求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应在接到公安机关《责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决定书》后,七天(外省籍的可放宽到十五天)内到执行地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报到。
2、未报到证明 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到的,视为拒绝接受社区戒毒、社
6 区康复。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应当在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报到时限逾期后 3 个工作日内制作《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未报到证明》,并及时报告社区戒毒(康复)措施决定机关。
3、例外情况 被责令接受社区戒毒人员遇有下列情形之一的,逾期报到可视为有正当理由:
(1)遭遇重大自然灾害、车祸、重大疾病等事件的;
(2)近亲属遭遇疾病、死亡等重大变故,家庭需要戒毒人员照料的; (3)被决定采取行政、刑事强制措施和强制性教育措施的。
4、登记工作及协议签订 工作站接受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报到后,应向其告知戒毒(康复)协议内容、本人权利义务和违反协议的法律责任,与其签订社区戒毒(康复)协议,制定社区戒毒(康复)计划,并及时将情况通报辖区派出所。
四、常态工作 (一)工作站职责 工作站应当认真履行工作职责,按照社区戒毒(康复)工作计划,对应戒毒(康复)人员成立社区戒毒(康复)帮扶小组,组织禁毒专干、专职社工、社区民警、社区医务人
7 员、志愿者组织以及戒毒康复人员家属、单位多方力量,开展戒毒知识宣传、尿液毒品检测、谈话教育劝诫、法律咨询援助、心理矫治辅导、戒治状态评估等服务管理工作。要积极协调有关职能部门、社会力量,在职业技能培训和就业、就医等方面予以指导帮扶。
(二)尿样检测 1、负责部门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定期不定期尿样检测工作由执行地公安机关负责。戒毒康复人员要按照协议规定,定期前往指定地点接受尿样现场检测。
2、尿检通知 工作小组专职禁毒社工受公安机关的委托,定期向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发出尿样检测书面通知,并提示、督促其按时接受检测。经专门培训合格的禁毒社工亦可协助公安机关对戒毒康复人员进行尿样初检;检测结果呈阳性的,应立即报告公安机关进行复检。
3、尿检次数 社区戒毒人员三年内定期尿检次数不少于 22 次,即第一年内每月尿检 1 次;第二年每 2 个月尿检 1 次;第三年每3 个月尿检 1 次。三年内接受不定期尿检抽查不少于 5 次。
社区康复人员三年内定期尿检次数不少于 12 次。第一年每 2月尿检 1 次,第二年每 3 个月尿检 1 次,第三年每 6 个月尿
8 检 1 次。三年内接受不定期尿检抽查不少于 3 次。
4、检测要求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应保存尿样检测通知单、现场检测结果报告复印件。禁毒专干和专职社工负责及时将检测结果载入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档案和信息管理系统,并及时报转属地公安机关录入“吸毒人员动态管控系统”。
(三)帮教谈话 1、基本要求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专职禁毒社工应协助社区戒毒(康复)工作小组禁毒专干,定期与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见面谈话,了解戒治康复状况,开展教育帮扶活动,指导帮助解决工作生活实际问题,对发现有轻微违法和违反协议行为的应予教育劝诫。
2、谈话次数 自《协议》执行起 3 年内,每月至少于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见面谈话 1 次。戒毒康复人员的动态及每次见面谈话内容均要载入个人档案。
3、谈话形式 见面谈话的形式可以是直接面谈或其他商定的方式进行。直接面谈应当有两名以上工作小组成员参加。被谈话人是女性的,须有女性工作人员在场。见面谈话应讲究方式方法,充分尊重被谈话人的人格尊严,注意保护其个人及家族
9 的隐私。
(四)请假外出 1、基本流程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在社区戒毒(社康复)期间如需暂时离开社区戒毒(康复)地点三天以上的,必须提前一天就离开事由、时间、随行人员等情况向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提出书面申请,填写《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外出请假登记表》。在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经审批同意后,发出《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外出准假通知书》后,方能外出,并必须按时返回销假。
2、委托尿检的情况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外出 30 日以上的,应按照协议规定提交请假外出的证明,并携带由工作站开具的《委托尿检函》,主动前往外出地公安机关接受尿检,并按时寄交尿检证明。
(五)变更地点 1、变更条件 被责令人在社区戒毒(康复)期间,因户籍所在地、现居住地发生变动而申请变更社区戒毒(康复)执行地的,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应当按照《戒毒条例》有关规定审核变更执行地,并在 7 个工作日内报本街道禁毒工作办公室(领导小组)备案。
10 2、基本流程 经审核、备案后变更社区戒毒(康复)执行地点的,原执行地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应在 7 个工作日内,向接收地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办理相关的档案、材料移交手续。
3、接收问题 变更执行地街道办事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经审核认为不符合接收条件的,应当书面告知被责令人不予接收的原因;依法接收的,应当与被责令人重新签订《社区戒毒(康复)协议》,填写《社区戒毒/社区康复人员变更戒毒(康复)地点登记表》,并在 7 个工作日内报本街道禁毒工作办公室(领导小组)备案。
4、争议解决 对社区戒毒(康复)执行地点变更有争议的,相关街道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应报请双方共同的上一级社区戒毒(康复)工作主管部门协调解决。
(六)执行终(中)止 1、执行终止的情况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被依法收监执行刑罚、采取强制性教育措施的,社区戒毒(康复)终止执行。
2、执行中止的情况
(1)社区戒毒(康复)人员被依法拘留、逮捕的,社
11 区戒毒(康复)中止,由羁押场所给予必要的戒毒治疗,被释放后继续接受社区戒毒(康复)。
(2)社区戒毒人员拒不接受社区戒毒、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协议或在社区戒毒期间吸食、注射毒品的,应当中止社区戒毒程序。
3、情况说明 工作站应当就社区戒毒(康复)人员执行终(中)止的情况,向执行地公安机关开具相应的情况说明并存档。
(七)药物治疗
符合戒毒药物维持治疗条件的阿片类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由其本人申请,经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登记,可以向戒毒药物维持治疗门诊点或延伸服药点提出申请参加维持治疗,工作站应予鼓励并协助办理相关事宜。
(八)年度评估
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应对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的戒治、康复和现实表现情况每年进行一次综合评估,并形成书面意见载入其个人档案。
(九)期满解除
1、解除程序
社区戒毒(康复)自期满之日起解除。执行地县级以上公安机关应当出具《解除社区戒毒/社区康复通知书》,送达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及其家属,并在 7 日内通知负责执行
12 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
2、解除通知 社区戒毒(康复)决定机关收到《解除社区戒毒(康复)通知书》后,应当制定相关办案单位按照相关程序规定逐级呈报上级公安禁毒部门,及时办理吸毒人员登记管控信息相关的修改、更新手续,依法保障戒毒(康复)人员的合法权利,不再纳入动态管控。
五、严重违反协议及不适宜接受社区戒毒(康复)的情况 (一)拒绝接受社区戒毒
1、逾期未报到 因吸食毒品同时被决定行政拘留的社区戒毒人员应当自收到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书之日后、行政拘留执行期满出所之日起之日起 15 日内向甲方报到,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到的,视为拒绝接受社区戒毒。
因吸食毒品同时被决定罚款或虽被决定行政拘留但行政拘留不执行的社区戒毒人员应当自收到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书之日起 15 日内向甲方报到,无正当理由逾期不报到的,视为拒绝接受社区戒毒。
2、在收到责令社区戒毒决定书之日后、向甲方报到之前或在社区戒毒(康复)期间吸食、注射毒品; (二)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
13 1、严重违反协议的情况 (1)拒不报告戒毒情况,经公安机关两次书面告诫,拒不改正的; (2)逃避或者拒绝接受检测三次以上的; (3)擅自离开社区戒毒地点 3 次以上,或者擅自离开社区戒毒地点累计超过 30 天的。
2、严重违反协议的处理 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在戒毒康复期间,逃避或者拒绝接受检测 1 次的、擅自离开执行地所在县(市、区)1 次的,社区戒毒(康复)工作站应予口头劝诫,;2 次的应当制作《社区戒毒(康复)人员劝诫书》,对其进行书面告诫,并通报辖区派出所;3 次以上的,或擅离执行地累计超过 30 日的,或发现复吸、注射毒品的,可以认定为“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机构应当制作《严重违反社区戒毒(康复)协议证明》,报告辖区派出所,由公安机关依法予以处置。
对于拒绝接受定期吸毒检测或者抽检的社区戒毒(康复)人员,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机构应当通知属地公安机关依法进行强制检测。
对于逃避检测的戒毒(康复)人员,社区戒毒(康复)工作机构应当通过电话、留置、公告等方式送达《...
篇六:戒毒人员康复训练处方
S 03.080.01 C 01DB34 安 徽 省 地 方 标 准 DB 34/ XXXXX—XXXX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康复技术规范 Specification of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on people under
compulsory isolation and detoxification 点击此处添加与国际标准一致性程度的标识 (征求意见稿)
2020 - XX - XX 发布 2020 - XX - XX 实施 安徽省市场监督管理局
发 布
DBXX/ XXXXX—XXXX 1 目
次
前 言……………………………………………………………………………………………………1 1.范围……………………………………………………………………………………………… …3 2.规范性引用文件………………………………………………………………………………… …3 3.术语和定义……………………………………………………………………………………… …3 4.康复训练管理 ………………………………………………………………………………………4 5 康复训练内容…………………………………………………………………………………… …6 附录A(规范性附录)戒毒人员信息采集内容 ……………………………………………………9 附录B (资料性附录)康复训练配备资源和推荐性方案………………………………………………11 参考文献 ………………………………………………………………………………………… … 14
DBXX/ XXXXX—XXXX 2
前
言
本标准按 GB/T 1.1-2009 给出的规则起草。
本标准由安徽省司法厅提出并归口。
本标准起草单位:中国科学院合肥物质科学研究院、安徽省女子强制隔离戒毒所、安徽省蚌埠强制隔离戒毒所、合肥市强制隔离戒毒所、合肥博谐电子科技有限公司、安徽省体育科学学会、安徽省质量和标准化研究院 本标准主要起草人:程志先、李桂群、陈焱焱、丁增辉、李华之、程晓东、李志宏、徐玉兵、陈炜、张文秋、许杨、马祖长、孙怡宁。
DBXX/ XXXXX—XXXX 3
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康复训练规范 1
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司法行政强制隔离戒毒人员康复训练术语和定义、康复训练管理和康复训练内容等。
本标准适用于强制隔离戒毒机构、自愿戒毒机构等,采用运动干预的方式进行科学戒治。
2
规范性引用文件
下列文件对于本文件的应用是必不可少的。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仅所注日期的版本适用于本文件。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包括所有的修改单)适用于本文件。
GA 332.6-2001 禁毒信息管理代码
SF/T 0008 全国司法行政信息化总体技术规范 SF/T 0009 全国司法行政系统指挥中心建设技术规范 SF/T 0012 全国司法行政系统网络平台技术规范 SF/T 0031—2019 智慧戒毒 物联感知平台技术规范 国民体质测定标准手册(成年人部分)
建标
170 强制隔离戒毒所建设标准 3
术语、定义和缩略语 3.1 术语和定义 下列术语和定义适用于本文件。
3.1.1 病残戒毒人员 disabled drug addicts
患有艾滋病、心脏病、尿毒症、传染病等严重疾病和吞食异物自伤自残的,被采取强制隔离戒毒措施的吸毒成瘾严重人员。
3.1.2 康复训练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training
采取科学训练手段,借助一定的康复器械,使戒毒人员体质机能和脑功能得以恢复和改善的一种综合性训练方式。
3.1.3
DBXX/ XXXXX—XXXX 4 康复训练指导师 physical rehabilitation instructor 在强制隔离戒毒场所具有一定资质的从事戒毒人员康复训练工作的人员。
3.1.4 体质健康检测
physical health examination 为戒毒人员提供一般体格检查、身体形态检测、身体机能检测、身体素质评估、健康检查、医学辅助检查等检查的通称。
3.1.5 综合评估
Comprehensive assessment 通过分析体质健康检测信息,为戒毒人员提供健康指标评价、健康状况评估、毒品渴求度评估、运动风险等评估的通称。
3.1.6 戒毒运动康复
detoxification sports rehabilitation service 为戒毒人员提供戒毒运动康复相关的体质健康检测、健康状态评估、运动处方、运动处方执行管理、康复方案执行效果评价、康复方案动态调整等服务的通称。
3.1.7 运动干预
exercise intervention 通过分析戒毒人员的主要康复目标及其主要健康问题成因,为戒毒人员提供针对性的科学运动康复指导手段的通称。
3.2 缩略语 下列缩略语适用于本文件。
FITT:运动频率、运动强度、运动时间和运动类型(Frequency、Intensity、Time and Type)
4
康复训练管理 4.1 组织管理 4.1.1
康复训练中心负责戒毒人员体质健康测评、量化评估、康复训练计划的制定和安排,指导检查康复训练工作的开展,对实施过程存在的问题进行整改。
4.1.2
各期大(中)队负责实施各自管辖的戒毒人员康复训练工作。
4.1.3
戒毒医疗中心负责康复训练过程的医务监督和医疗救助,负责病残戒毒人员的甄别、鉴定。
4.2 人力资源
DBXX/ XXXXX—XXXX 5 4.2.1 配备满足康复训练工作需要的体质健康测评员、康复训练指导师和医务人员等。
4.2.2 体质健康测评员应由康复训练中心进行资格认定,并组织理论和实际操作的培训,熟悉体质健康测评的流程和要求。
4.2.3 康复训练指导师应具有专业运动康复指导经验,并由康复训练中心进行资格认定。每个康复训练区域应至少有一名康复训练指导师负责。
4.2.4 医务人员应具有医师资格证,可开展医务监督等工作。
4.2.5 体质健康测评员、康复训练指导师等相关人员应定期参加岗位技能培训和考核。
4.3 场地要求 4.3.1 应规划专门的康复训练区域,建立专门的康复训练场地和场馆,并设置体质健康测试区、康复训练指导区、有氧训练区、力量训练区和神经康复训练区等。室外训练场馆包括但不限于田径场、多功能训练馆、乒乓球馆(室)、篮球场、排球场和羽毛球场等。
4.3.2 康复训练场地和室外场馆应符合建标 170 强制隔离戒毒所建设标准要求。
4.4 设备要求 4.4.1 仪器设备应满足测评与训练要求。
4.4.2 仪器设备应定期维护和保养。
4.4.3 仪器设备配置见附录B.1的规定。
4.5 康复训练流程管理 4.5.1 康复训练中心应按照康复训练的科学流程对各阶段康复训练工作进行有效的组织管理。
4.5.2 康复训练流程应包括戒毒人员状态感知、科学评估、精准施策和动态优化四个方面。
——状态感知:通过体质健康检测和调查问卷,对戒毒人员健康状态进行测试。
——科学评估:通过体质健康评估和风险评估对戒毒人员体质健康状况和运动风险进行综合分析。
——精准施策:基于戒毒人员科学评估的结论,制定个性化的运动康复方案,并利用智能化的锻炼器械和可穿戴装备实现运动处方的自动下发、引导执行和过程监测,锻炼数据应自动上报。
——动态优化:通过对戒毒人员运动处方的完成率及状态感知进行统计分析,对执行效果进行评价,基于评价结果对运动康复方案进行动态优化。
体质健康检测体质健康评估运动康复方案精准实施 效果评价调查问卷状态感知 科学评估风险评估精准施策 动态优化跟踪测试人员建档
图1 康复训练标准流程
DBXX/ XXXXX—XXXX 6 5
康复训练内容 5.1
基本原则 5.1.1 科学训练 借鉴医学和运动生理学理论、方法和技术,将运动康复运用到戒治过程中。开展适合戒毒人员身体状况的恢复性训练、体质健康促进。选择广播体操、健身操、器械训练等常用健身项目,帮助戒毒人员掌握运动方法,养成运动习惯。
5.1.2 因人施策 康复训练执行中需针对每一位戒毒人员的个体健康状况、体质机能水平、成瘾程度等制定适合个体特征的运动处方,并定期开展体质健康测评,根据体质健康状况的变化调整运动处方。针对存在传染性疾病、严重健康问题的戒毒人员需要制定特定可实施的康复训练方案。
5.1.3 过程监管 实施戒毒康复训练全过程监管,建立戒毒人员各阶段体质健康档案,根据体质健康状况给出测评报告,根据个体健康状况开具个性化运动处方,监测运动处方的执行情况,并对运动产生的风险进行监测、预警和处理,康复训练全过程数据留存可调阅,并定期上传戒毒人员体质健康数据、量化评估数据、运动处方执行情况数据。
5.1.4 安全规范 戒毒康复训练过程需制定标准规范的操作流程和安全处理机制,配备相关的防护设施设备,在制定和实施康复训练计划时,充分调查戒毒人员的体质健康状况,避免身体损伤,做好安全防护措施,定期开展运动安全教育。
5.2 人员建档 首次建档,康复训练指导师应在开展康复训练前建立戒毒人员档案,建档内容见附录A.1。
5.3 体质健康检测 5.3.1 身体形态,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身高、体重、腰围、臀围。
5.3.2 身体机能,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肺活量、台阶试验、心肺耐力测试。
5.3.3 身体素质,包括但不局限于握力、坐位体前屈、闭眼单脚站立、选择反应时、俯卧撑(男)/1分钟仰卧起坐(女)、纵跳。
5.3.4 体质健康检查,包括但不局限于以下内容:
——心血管功能检查:心内膜活力率、中心动脉压、动脉血管弹性指标。
——身体成分检查:肌肉量、脂肪量、体重指数、体脂率、腰臀比。
——骨强度检查:骨强度指数、T-值、Z-值。
——肺功能检查:第一秒用力肺活量FEV1,用力肺活量FVC,一秒率FEV1/FVC,呼气峰值流速PEF。
5.3.5 各康复阶段及年龄段检查项目见附录A.2 5.4 问卷调查 5.4.1 康复训练指导师应询问戒毒人员疾病症状、戒断症状和运动禁忌等健康状况和危险因素,问卷调查内容见附录A.3。
DBXX/ XXXXX—XXXX 7 5.5 综合评估 5.5.1 体质健康评估 5.5.1.1 康复训练指导师应基于体质健康检测和问卷调查结果评估戒毒人员的戒断症状、身体形态、身体机能、身体素质和体质健康等方面的当前状态。
5.5.1.2 戒毒人员体质健康测评的测试时间应符合附录A.4要求,必要时需增加测评次数,以便更准确评估戒毒人员体质健康变化及运动康复效果,并为调整方案提供依据。
5.5.2 运动风险评估
康复训练指导师应基于体质健康检测结果和问卷调查等方面结果评估戒毒人员的运动风险等级,确定是否可以参加运动康复以及参加运动康复的运动强度。
5.6 运动康复方案 5.6.1 运动康复目标 5.6.1.1 运动康复目标基于戒毒人员个体健康状况和管理阶段制定。
5.6.1.2 在戒毒人员整个戒毒期内,各阶段有着不同的康复目标,具体如下:
生理脱毒期:通过运动康复促进生理脱毒的平稳过渡,运动须在安全的前提下,开展肢体关节训练为主、体能消耗较少、运动强度较低的训练内容。
教育适应期:通过康复训练恢复体质机能,掌握相关运动技能,养成良好运动习惯,调整身心状态。
康复巩固期:通过康复训练、改善体质、增强大脑功能、培养合作精神、磨练意志力、改善情绪状态、提高拒毒能力、实现身心康复。
回归指导期:通过循序渐进的运动处方锻炼培养戒毒人员良好的运动习惯,巩固运动戒治成果,为回归社会打下良好的基础。
5.6.2 运动康复内容 康复训练指导师应依据戒毒人员体质健康测评、调查问卷等内容,结合管理阶段的管理目标,制定科学的运动康复方案。各康复阶段应制定不同的运动康复方案。
戒毒人员各个康复阶段的康复训练推荐要求参考表B.1。
5.6.3 运动风险防控 5.6.3.1康复训练指导师负责戒毒人员的运动风险防控,实施康复训练前应制定运动风险防控措施,并配备相应的防护装备,包括但不限于急救箱、自动体外除颤仪等。
5.6.3.2康复训练指导师应对戒毒人员定期开展运动风险防控教育,告知潜在运动风险知识、如何避免运动损伤以及风险发生时如何处置。
5.7 运动康复方案精准实施 5.7.1 康复训练指导师应根据戒毒人员康复训练方案的运动项目、运动频率、运动时间和运动强度精准实施。
5.7.2 实施运动康复方案过程中宜采用心率监测等手段监测运动强度和运动风险。
5.7.3 戒毒人员实际执行运动康复方案的情况应予以记录,宜自动采集、上报和存储。
5.8 康复效果评价
DBXX/ XXXXX—XXXX 8 5.8.1 康复方案执行情况评价
康复训练指导师应定期对戒毒人员的康复训练执行情况进行统计、分析和评价。
5.8.2 康复方案执行效果评价
康复训练指导师应定期对戒毒人员进行体质健康测评和问卷调查,分析并评价康复方案对戒毒人员的戒治效果。
5.9 康复方案调整 康复训练指导师应根据康复效果评价情况确定是否调整康复训练方案。
5.10 后续照管康复训练 5.10.1 训练原则 戒毒机构应督促解戒人员践行戒毒机构内形成的运动习惯,通过体育锻炼促进体质健康持续改善,维持良好的行为操守。
5.10.2 训练要求 5.10.2.1 戒毒机构应督促解戒人员依据戒毒机构提供的出所运动康复方案继续开展运动锻炼。
5.10.2.2 戒毒机构应督促解戒人员应定期参加体质健康测评,并根据测评结果自我调整或依据社区服务人员调整运动锻炼方案。
5.10.2.3 解戒人员推荐锻炼要求见附录B.3规定。
5.10.3 指导方式 5.10.3.1 戒毒人员处所前,康复训练中心应对历次体质健康测评数据、问卷、医疗体检和锻炼数据进行梳理、对比、分析,出具戒毒人员康复训练报告,客观评价身体康复状况,并提出回归社会后康复训练方案和建议,并记录个人档案,交付社区。
5.10.3.2 戒毒机构应定期回访解戒人员,宜对其运动锻炼给出指导意见,并联合社区、公安等提供必要的社会资源。
DBXX/ XXXXX—XXXX 9 附 录 A (规范...
篇七:戒毒人员康复训练处方
第 24 卷 第 2 期 体育科学研究 Vol. 24,No. 2 2020 年 3 月 Sports Science Research Mar推荐访问:戒毒人员康复训练处方 戒毒 处方 人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