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菁选2篇【通用文档】

时间:2023-02-08 10:15:06 来源:网友投稿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菁选2篇【通用文档】,供大家参考。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菁选2篇【通用文档】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1

  教材分析: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的课文,故事讲的是国王御厨里的铁罐自恃坚硬,瞧不起陶罐。埋在土里许多年以后,陶罐出土成为文物,铁罐却化为泥土,不复存在。故事告诉我们,每个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善于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相互尊重,和睦相处。

  学习目标:

  1、会认10个生字。会写14个生字。能正确读写奚落谦虚傲慢懦弱轻蔑等词语。

  2、分角色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读懂课文内容,学习正确看待人和事物的方法。

  4、抄写表现陶罐和铁罐神态与动作的词句,积累词语。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理解重点词句。

  教学难点:

  体会课文寓意

  第一课时

  教学目标:

  1.读通课文,认识陶、懦等几个生字,会写陶、谦等6个生字。了解课文大意。

  2.学习课文19自然段,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

  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教学重点:

  指导朗读,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

  有感情朗读课文2-9节,理解课文讲的道理,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过程:

  一、揭题

  1、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2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跟老师一起写(分析陶的写法),另外一个叫铁罐,(出示课题)

  2、读题,

  师:谁来读题?(读题)

  3、质疑:你有什么问题:陶罐和铁罐之间到底发生了一个什么故事呢?下面让我们去读读课文。

  要求:

  1、努力把生字词读正确,努力把课文读通读顺。

  2、读完以后想想,课文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并能用这个句式试着说一说:

  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许多年过去了,陶罐,铁罐。

  二、初读课文,学习生字词,整体感知

  1、生自由读课文。

  2、学习生字、新词。

  出示带拼音的词语:陶罐御厨奚落懦弱

  轻蔑争辩恼怒羞耻

  流逝宫殿掘开

  朴素

  和睦相处相提并论

  小老师带读,正音,齐读。去掉拼音开火车读,齐读,提示和睦相处是多音字。

  说说你读懂了哪个词语表现人物的神态?(懦弱、轻蔑、恼怒、羞耻)并适当理解。

  3、生字词语都认识了,再来读读难读的句子。

  4、那你能说说课文主要讲了一个什么故事呢?

  出示:这个故事讲了许多年以前,许多年过去了,陶罐,铁罐。

  指名说。

  追问,铁罐哪里去了?

  补充小资料袋:关于铁罐氧化作用的科学道理。

  铁的化学性质很活泼,铁罐遇到空气中的氧和水中的氧会生锈。年代久远,铁罐层层氧化直到完全氧化,变成了粉末。

  4、整体感知

  请你观察人物的表神态,说说故事中的2个主人公给你留下了怎样的印象?

  是的,故事一开头就写出了铁罐的骄傲,出示第一自然段,齐读。

  这段中的哪个词让你感受到铁罐非常骄傲?(骄傲、奚落)

  奚落是什么意思?我们往下读读看

  5、认真默读2~9自然段,

  用划出铁罐奚落陶罐的话。用~~划出陶罐回答的话。

  三、学习课文29自然段

  1、抓住人物神态语气体会,以读代讲,以读促讲

  师:首先我们来看这部分对话。

  出示第一部分对话:1-6自然段

  ○第一次练读(直接读对话)

  ①同桌分别挑选一个角色,自由练习该怎么读。

  指名分角色读,评价。

  ②注意神态的词语就能把句子读好。那铁罐和陶罐在说话时的神态和语气到底是怎么样的呢?找出第一次对话时描写神态的词语。

  你看看陶罐说的这句话,你从哪里能感受到他很谦虚?(称呼上)

  再看看铁罐对他的称呼呢?(真是太骄傲了,没礼貌)

  ③再请一组对话。

  问1:铁罐,你为什么这么傲慢啊?

  问2:陶罐,听了铁罐的傲慢的语气,你没有生气,反而很谦虚,又是为什么呢?

  (引导学生讲出铁罐的坚硬和陶罐的易碎的特点。)

  ④你还找到了铁罐说话时的哪些神态和语气?

  (更加轻蔑)轻蔑是怎样的,你能来做个动作吗?谁来用更加轻蔑的神气读读铁罐说的这句话?(指名几个同学读句子)

  (恼怒)恼怒就是说他(很生气了,越来越骄傲)铁罐为什么会越来越生气呢?(因为陶罐在争辩)

  ⑤陶罐要争辩些什么?出示句子(他不是懦弱)这个省略号表示什么?(陶罐还想继续说下去)会说些什么呢?(自己读读,想想指名说)但是铁罐容许他争辩吗?(不)哪里看出来的?(铁罐打断他说的话)所以这里朗读的时候要注意,读的快一点,硬一点。

  ⑥再指名2人来读这两句对话

  ○第2次推荐读(直接读对话)

  (1)再同桌分角色练读,要读出铁罐和陶罐不同的神态和语气,你还可以加上一些眼神和动作。

  (2)推荐分角色读

  师:同学们来推荐一位同学读铁罐,一位同学读陶罐。到台上来读,表演读,其他同学同样要听仔细,一会来点评。

  (3)评价(估计读的好)如果读的不好,老师范读

  ○第3次展示读(直接读对话)

  师:下面1、2大组做铁罐,3、4大组女生做陶罐,分角色来读这部分对话。

  2、想象神态朗读

  出示余下的对话:7-9自然段。

  (1)师:这部分对话又该怎么读呢?这里并没有写出陶罐和铁罐的神态,你能不能想象一下陶罐和铁罐当时说话的神态吗?

  出示:陶罐()地说(心*气和、温和、*静、好言好语等)

  铁罐()地说(歇斯底里、怒不可遏、暴跳如雷等)

  在书本上写写,读读

  (2)指名同学分别说说铁罐和陶罐的神态,说好后读一读。

  (3)同桌两人,也分别加上神态,再来练习一遍。

  问1:铁罐,为什么你越来越生气了?

  问2:陶罐,你为什么总是心*气和呢?难道你真的很懦弱吗?最后为什么又不再理会铁罐了呢?

  3、全部对话练读

  4、整体感悟

  师:刚才大家从铁罐和陶罐的对话中读懂并体会了铁罐的骄傲和陶罐的谦虚,

  铁罐的态度一次比一次傲慢,一次比一次狂妄,而陶罐却始终是那么心*气和地在和它讲道理。

  5、师:为什么铁罐一次比一次傲慢?

  骄傲的铁罐自以为很坚硬,总拿自己的长处去和陶罐的短处比,总觉得自己很了不起。

  板书:坚硬

  是的,陶罐的确不坚硬,容易碎,板书:易碎。

  但是陶罐面对铁罐的奚落,他惧怕了吗?

  指导书写:谦虚。

  四、存疑结束

  师:同学们,骄傲的铁罐一直拿自己的长处去奚落陶罐的短处,那故事最后的结局又将带给我们哪些更深的思考呢?我们下节课再学习。

  板书预设:

  27陶罐和铁罐

  (无价之宝)陶罐谦虚,友爱,善良

  (无踪无影)铁罐骄傲,自大,傲慢无理

  第2课时

  一、谈话引入

  同学们,上节课我们初读了课文《陶罐和铁罐》,知道了国王的御厨里有两个罐子,一只是陶罐,另一只是铁罐,铁罐仗着自己坚硬,常常傲慢地奚落陶罐。若干年后,陶罐从废墟里挖出来依旧精美,成了无价之宝,而铁罐却被氧化得无影无踪了。(板书:无价之宝无影无踪)

  男女生分角色朗读课文1-9自然段。

  二、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板书: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陶罐很容易碎(板书:易碎),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让我们来继续学习课文。

  1、课件显示第10自然段,齐读后点红流逝,学生利用近义词来理解。教师引导学生联系课文句子来理解。许多年过去了,陶罐和铁罐发生了什么变化?当人们发现陶罐时是什么样子的?而铁罐呢?

  请快速默读课文11-17自然段,找出有关的内容。出示14、17段,分别齐读。

  (引导学生抓住光洁、朴素、美观、很有价值影子也没见到等词语朗读理解。)

  2、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铁罐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

  陶罐和铁罐,你喜欢谁呢?为什么?

  当年被铁罐奚落的陶罐,如今却成了很有价值的文物被人们永久的保存下来,(板书:永久)。而当年狂妄自大的铁罐却被氧化消失得无影无踪(板书:氧化)。当初铁罐有没有想到会有这样的结果呢?

  3、从陶罐和铁罐不同的表现以及最后不同的结局,你得到什么启发?

  (这则寓言告诉我们:每人都有长处和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

  4、拓展延伸,联系生活中的事情。(知道实践,做个谦虚,不骄傲,汲取别人长处的孩子。)

  三、作业:

  其实,像陶罐和铁罐这样的故事我们以前在课内课外都读到过,比如《小柳树和小枣树》、《骆驼和羊》,老师还重新编了一个陶罐和铁罐的故事,想读吗?咱们自己也能编一个这样的童话故事。

  板书预设:谦虚、友爱陶罐←→铁罐骄傲、自大

  ↓↓

  易碎坚硬

  ↓↓

  永久氧化

  ↓↓

  无价之宝无影无踪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2

  课文分析:

  小学语文第五册《陶罐和铁罐》是一篇寓言故事。教学这则寓言,我们采取语文活动课的形式采进行。这则寓言告诉人们:人都有长处不口短处,要看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教育学生在学习上要懂得取长补短,互相学习,无论什么时候部不能骄傲自大,必须谦虚谨慎,怎样才能把这则寓言的寓意真正渗透到学生的思想中去,使他们在学习、工作中明白人各有所长,能正确对待别人的长处,和睦相处,共同为集体,为社会作出贡献。我们采用话剧的手法把这则寓言的深刻寓意表现出来,让学生看后有身临其境之感从中懂得道理,受到教育。

  设计理念:

  故事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这是本课表达上的特点,在教学中我力求创设情景,促进学生和谐、主动地发展,以老师为主导,以学生为主体,以训练为主线,以教材为主源,以学生素质提高为主旨原则,牢固树立主体意识,训练意识,创新意识。

  教学目标:

  知识与技能:1.正确认读是一个绳子,会写十二个生字。2.朗读中体会铁罐的骄傲无理和陶罐的谦虚克制。3.能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1—9自然段,学会从不同的语言体会不同角色的人物情感,知道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去比。

  过程与方法:引导学生抓住重点语句,体会陶罐和铁罐的性格。

  情感态度价值观: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不能用自己的长处去和别人的短处比。

  教学重点:通过陶罐和铁罐的对话、神态的描写,了解铁罐的傲慢无理和陶罐的谦虚而不软弱。

  教学难点:理解课文讲的道理。

  教学准备:课件、录音机

  课时安排:1课时

  教学过程:

  一、激情导入:

  师:同学们,今天我们一起学习一个非常有意思的寓言故事,故事有两个主人公,一个叫“陶罐”,另外一个叫“铁罐”。他们都生活在国王的御厨里,他们之间会发生什么有趣的故事呢?你们想去看看吗?

  好吧,老师就带大家去御橱里看看他们吧!(播放动画)动画播完了,你们觉着这个故事怎么样?有趣吗?

  那你们想不想读一读这个故事呢?让我们打开书的126页,一起学习《陶罐和铁罐》。

  二、初读课文,整体感知

  师:同学们仔细读课文,有不认识的字借助拼音、查查字典,把课文读通顺,读流利。老师啊有个小要求,同学们边读边思考这篇文章主要讲了一件什么事呢?

  学生发言

  教师总结:国王的御厨里有一只陶罐和铁罐,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许多年之后,它们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人们发现了陶罐,它还是像以前一样美观、漆黑锃亮。而铁罐早就不知道在什么年代就锈烂了,消失得无影无踪了。

  (孩子回答不完整或不简洁时教师要适时引导)

  师:大家说得都很好,刚才这两位同学总结的故事当中,都提到了铁罐奚落陶罐,孩子们你们知道什么是“奚落”吗?

  (奚落就是用尖酸刻薄的话数落别人的短处,让人很难堪。)

  师:同学们从文中找找,那几个自然段写到了铁罐奚落陶罐呢?

  (1——9)

  三、学习1——9自然段了解陶罐与铁罐的性格特点

  师:下面呀我们就来看看这部分内容。

  (师用情地读第一段)“国王的御橱里有两只罐子:一只是陶的,一只是铁的。骄傲的铁罐看不起陶罐,常常奚落它。”孩子们铁罐是怎样奚落陶罐的?

  1.重点分析铁罐的性格

  学生找到:“你敢碰我吗,陶罐子?”

  (1)、抓住铁罐对陶罐的称呼,让学生体会铁罐的性格

  师:你们觉得这个称呼怎么样?

  谁来体会着铁罐的这种心情读一读这句话。(3个同学)

  (2)、从“傲慢”一词体会铁罐的骄傲、看不起人,从而更加深入的了解铁罐的性格。

  师:我们再来看看后半句:铁罐傲慢地问。什么是“傲慢”呀?

  师:看来呀,这个铁罐还不仅仅是不尊重别人,它呀对陶罐从内心里还透着一份看不起,一份傲慢。谁来把铁罐那种傲慢的语气读出来。(3—4个学生)

  (3)、大家想想同样都是罐子,铁罐凭什么这么奚落陶罐啊!

  生:由于铁罐坚硬,陶罐易碎,它感觉自己比陶罐强多了所以看不起它。

  2.分析陶罐

  听到铁罐这么傲慢无理的提问,那陶罐是怎么回答的呢?

  生:“不敢,铁罐兄弟”

  师:陶罐称铁罐为兄弟,想想什么样的人才能称得上是兄弟啊!

  体会着陶罐的心情来读读这句话。

  生:更加轻蔑

  师:你是从哪看出来的?试着读读

  师总结:短短的一问一答就为我们勾画出一个傲慢无理的铁罐,一个谦虚善良的陶罐。铁罐对陶罐的奚落还不仅仅于此,它们之间的争执会愈演愈烈,下面同学们就在小组内分角色读读2—8自然段,体会体会陶罐和铁罐之间不同的性格。

  (分角色读一读,小组之间互相评价。)

  3.总结1——9段、学习10——17自然段。

  铁罐自以为坚硬,瞧不起陶罐,常常奚落陶罐二者就发生了争吵,最后以不欢告终,随着时间的变化,故事又有什么变化,请大家快速的默读10——17自然段,并思考:许多年过去了,陶罐是什么样子?铁罐呢?

  陶罐:依旧和以前一样,光亮朴素、美观。

  铁罐:被氧化消失的无影无踪。

  出示课件

  师:王朝覆没了,宫殿倒塌了,陶罐和铁罐都被埋在了废墟之下。许多年以后,人们发现了陶罐,它还是和以前那么美观,而铁罐早就消失了。同学们面对这样迥然不同的结局,你们想要说些什么吗?(出示课件)

  你想对傲慢的陶罐说:————————

  你又对自己和身边的人说:——————————

  四、总结:

  是啊,孩子们你们说得都很好,老师希望你们通过学习这则寓言故事懂得更多的人生道理。其实我们每个人的身上都有长处和短处,我们不能拿自己的长处和别人的短处相比,老师希望你们都能够像陶罐一样谦虚、善良、脚踏实地的走好你们的每一步!

  教后反思:

  《陶罐和铁罐》是人教版三年级上册的课文,主要通过对话展开情节、推动故事的发展,铁罐的傲慢、无礼和陶罐的谦虚、友善,都在人物的对话中充分展现。因此,对话的朗读指导是本课教学设计的重要内容。那么,以什么作为指导对话朗读的突破口呢?我在课前反复研读课文,找到了“奚落”这个关键性的词语:陶罐和铁罐所有的对话,不就是“怎样奚落”和“怎样对待奚落”吗?于是,整节课以初步掌握主要内容、理解“奚落”的意思开始后,就用“铁罐是用哪些尖刻的话讽刺陶罐的"?”这个问题直奔主题,导入新课。

  接下来,让孩子们通过读课文,把铁罐奚落陶罐的话勾画下来,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进一步体会奚落的含义。对话的朗读指导,怎么才能做到求真、求实、求趣呢?这篇课文还有一个特点,就是具体、生动的神态、动作描写,使铁罐、陶罐的形象更加鲜明突出。学会抓住铁罐、陶罐的神态读出他们的傲慢和谦虚。用填空的形式来读出陶罐和铁罐的表情,最后分角色朗读课文。也是孩子们对课文理解的升华。

  之后,用“读完这个故事,你想到了什么?”这个问题回归整体,引发学生在充分理解课文内容的基础上谈见解,说感想,理解课文讲的道理,学习全面地看问题,懂得要多发现别人的长处,正视自己的短处。整个教学过程,孩子们学习情绪很激昂、很踊跃。但我觉得从我自身的素养来看,还有很多不足之处。如:我的评价语不够简洁到位,不会随机应变地处理课堂上的意外。上课时总有点慌,生怕时间不够,心里总想着这个环节快完,快点进行下一个环节,这也是我每次上完课后最遗憾的地方。看来学会取舍是应当有大家的风范的。

推荐访问:陶罐 铁罐 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教学设计 菁选2篇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1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第二课时 陶罐和铁罐优秀教学设计和设计意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