太原市防汛应急预案3篇

时间:2022-08-27 16:30:03 来源:网友投稿

太原市防汛应急预案3篇太原市防汛应急预案 城市防汛排涝应急预案为保障汛期城市市政功能正常完好和百姓平安出行,在市防汛指挥部要求,结合我处实际下设9个应急组,各职能及人员如下: 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太原市防汛应急预案3篇,供大家参考。

太原市防汛应急预案3篇

篇一:太原市防汛应急预案

防汛排涝应急预案 为保障汛期城市市政功能正常完好和百姓平安出行,在市防汛指挥部要求, 结合我处实际下设 9 个应急组, 各职能及人员如下:

 1、 组织机构:

 组长:

 李勇处长。

 负责防汛决策和全面指挥, 调动救援人员、设备和物质等。

 副组长:

 侯伟、 孙兴波、 李松副处长、 王文丰助理。

 协助组长负责所分管的部门, 组织有关人员及时到现场, 具体指挥排涝应急工作。

 成员:

 赵同宇总工程师负责全面技术指导, 提出现场应急措施和施工抢救方案。

 办公室:

 于放负责防汛日常综合管理和协调, 及时上报和后勤保障工作。

 工程科:

 王萍负责各项抢修工程技术指导和掌握工程概况及进展。

 质检科:

 任宝君负责总巡查南北排、 第三排水、 市区积水情况, 管理协调地下管网和各泵站的情况, 出现异常情况及时汇报并参与研究抢修方案。

 材料科:

 赵洪峰负责材料物资供应。

 监控中心:

 庄艳青负责及时与气象台联系, 收集掌握天气预报信息上报办公室。

 能源设备科:

 黄显彬负责保障机械设备完好、 油料的供应等。

 安保科:

 罗伟负责各抢修现场人员的人身安全工作。

 设施管理所:

 李昌负责城市市政设施情况, 重点是对城市三大排水系统的巡查巡视工作, 遇有异常情况及时上报。

 排水所:

 卜惠强负责全市排水管线疏通清掏和 26 处积水点的及时排涝。

 道桥管理所:

 刘斌负责全市道路、 桥梁抢修, 确保畅通。

 街灯管理所:

 李松负责全市道路街灯照明正常运行。

 泵站管理所:

 吕永浩负责市区内 15 座泵站的正常运行。

 庆阳管理所:

 王文丰负责庆阳地区的道路、 排水、 街灯等设施的正常运行。

 2、 城市排涝组:

 组长:

 侯伟 副组长:

 卜惠强 成员:

 尚祥志、 吴晓宁 负责全市 26 处积水点巡视。

 以雨为令, 采取定点定位设专人一对一看守, 及时清理雨水篦子阻塞杂物, 雨水量增大时打开检查井或雨水井井盖, 提高排泄能力。

 并在主要积水点检查井内安装防护网, 保证人身安全。

 组织 30 人的抢险队伍, 备好 2 台吸污车、 2 台高压疏通车、 4 台运泥车,随时应备突发情况。

 26 处积水点定人如下:

 设施

  街灯

  排水队 1 小庄立交桥 2 鹅房钢管厂门前 3 新兴街五泵站门前 4 二中 5 中华大街原七中 6 东四小区 7 中心路燃气公司 8 中心路南水洞 9 青年街电视台 10 中心路彭公馆 11 富虹大街西段 12 站前火车站 13 民主路公安局 14 劳动街转盘 15 辽无一厂门前 16 铁西路北段(一公司)

 17 市人大门前 18 硝堡街 19 建设路(工人村)

 20 清真小区 21 六一街与光明路口 22 北园立交桥 23 徐往子立交桥 24 爱民立交桥 25 大庆路与曙光交叉口 26 水泥制品厂

 3、 城市道路桥梁抢修组:

 组长:

 孙兴波 副组长:

 刘彬 成员:

 王迪、 应辉、 洪涛、 袁艺、 袁海东 设备保证:

 备用装载机 4 台, 大型运输车 8 台, 小型运输车 4 台, 挖负责 人 26 个 积 水点

 掘机 2 台, 压路机 4 台, 运水车 1 台(停水用),

 组建 50 人技术精、 业务熟精干队伍, 一旦出现道路坍塌等紧急情况立即赶赴现场, 及时修复, 及时清除道路上的树木, 确保道路畅通。

 4、 城市路灯照明抢修所 组长:

 李松

  副组长:

 孙宇、 刘晓东 成员:

 路灯新建组()

 维修组()

 巡视组(任宝才)

 设备保证:

 高空维修车 4 台, 路灯巡视车 1 台 负责保证汛期全市路灯亮灯率, 发现小问题及时处理, 发现重大问题及时上报, 由新建组、 维修组负责及时抢修恢复供电保证正常照明。

 对市区积水较深的地方设专人看守, 降雨就是命令, 采取安全保护措施, 防止漏电伤人等意外事故的发生, 确保车辆和行人安全。

 积水较深的地方:

 ○ 1 七中()

 ○ 2 二中门前()

 ○ 3 电视台()

 ○ 4 站前()

 ○ 5 市人大门前()

 ○ 6 徐往子立交桥()

 ○ 7 北园立交桥()

 ○ 8 爱民立交桥()

 5、 泵站排水保障组:

 组长:

 李松

 副组长:

 吕永浩、 赵振良、 边义 成员:

 一泵站()、 二泵站()、 三泵站()、 四泵站()、 五泵站()、六泵站()、 七泵站()、 八泵站()、 九泵站()、 十泵站()、 十一

 泵站()、 十二泵站()、 十三泵站()、 十四泵站()、 十五泵站()、 设备保证:

 210 千瓦活动式发电机

  望水台泵站是我市北半部承担提升排放的重要出口, 现已在泵站内配备一台 75KW 的固定发电机, 以保障安全渡过汛期。

 6、 市政设施保障组 组长:

 李松

  副组长:

 李昌、 刘国忠

 成员:

 徐福海、 佟文学、 郝军、 闻其勇

 夜巡组:

 洪光辉 四个中队负责巡视检查各自管辖区域内道路、 桥梁、 排水、 路灯情况, 特别是及时关注三排明渠、 南排明渠、 北排明渠, 防止渠道不畅, 雨水外溢, 造成农田被淹。

 一旦发现问题一方面设置警示标志,另一方面立即上报, 及时联系相关队伍进行维修, 确保设施完好。

 对全市 26 个积水点每个积水点设一名巡视员, 确保实施完好, 保证车辆及行人安全。

 在汛期对北排农田溢洪口阻塞, 防止倒灌。

 7、 对 5 处重要积水点及时排涝措施 配备设备和相关人员, 一旦发现积水, 立即启动相应准备措施, 以保障交通顺畅。

 具体:

 1)、 徐往子立交桥:

 负责人

 ; 由于此桥泵站没建设完,现配备 75KW、 100KW 发动机 2 台, 并已经备用架设好, 8寸泵 2 台, 备用 2 台, 由泵站和道路管理所组成人员 20 人;

 发现积水立即启动。

 2)、 北园立交桥:

 负责人

 ; 配备 100KW 发动机 1 台,

 8 寸泵 1 台, 由泵站和道路管理所组成人员 10 人;

 3)、 爱民立交桥:

 负责人

 ; 配备 100KW 发动机 1 台,

 6 寸泵 2 台, 由道路管理所组成人员 15 人;

 4)、 北新华框构桥:

 负责人

 ; 配备 75KW 发动机 1 台,

 8 寸泵 1 台, 由泵站所组成人员 10 人;

 5)、 小庄立交桥:

 负责人

 ; 配备 100KW 发动机 1 台,8 寸泵 1 台、 6 寸泵 1 台, 由道路管理所组成人员 10 人。

 8、 材料物资设备供应表 现储备已进入状态:

 储备编织袋 4 千条, 8 号铁线 2 吨, 脚手杆 200根, 水泥 30 吨, 潜水泵各型号 12 台。

 柴油、 汽油设备保证供应需求。

 9、 综合组 由控制中心和党办负责上传下达, 开展防汛抗旱宣传工作, 组织报纸、广播、 电视、 网络等媒体, 及时准确收集天气变化和报导。

篇二:太原市防汛应急预案

工作应急预案 随着雨季的到来,为及时、高效地防止可能发生的洪涝灾害给人民生命财产造成重大损失,对突发性洪涝灾害做出快速、妥善的应急处理和指挥部署,特制定本预案。

 一、工作原理 1、坚持以人为本、生命至上的根本原则,把保障救援人员生命安全放在一切工作的首位; 2、重点部位、场地、急救原则; 3.按照局部服从全局、下级服从上级的原则; 4、分级负责,明确岗位职责,密切配合; 5.采取对策时,坚持最大限度减少损失的原则。

 二、适用范围 1.洪水引起的洪水; 2.洪水对各种设施的破坏; 3.洪水引发的各种疫情灾害。

 三.防汛工作领导机构的设置和职责 1.建立自上而下的应急领导组织,形成快速高效的运行机制。

 2.负责领导和指挥本部门本辖区的防汛工作; 3.制定并实施具体的洪水应急救援预案和措施; 4.及时掌握监测报告灾害发生发展情况,做好报告应对工作; 5.及时掌握监测报告灾害发生发展情况,做好报告应对工作; 6、防汛工作领导机构:

 总司令:王刚

 副指挥:宋 成员:李忠良周传贵朱作胜李永江 李桂荣杨修德于刚伟 四、防汛工作应急处理程序 1、对于突发洪水,应立即向主管指挥部门报告,迅速展开救援工作; 2.根据领导小组下达的指挥命令,部署实施抗洪抢险工作; 3.组织动员人员对重点部位和场所及时开展救援工作。

 4.做好施工路段和场地的防护和排水工作; 5、抗洪抢险工作要坚持救人高于一切的原则,采取最有力的措施,最大限度地减少人员伤亡和防止再生损失和危害; 6、沟通坚持昼夜值班制度,做好值班记录,准确及时传达上级决策指示; 7.对抢险救援所需的车辆、设施、物资等没有重要条件的,服从调用; 8.后勤保障工作要根据前方救援工作需要,迅速调集所需物品,及时提供生命保障; 9.对容易因冤情引发的各类传染病、疫情,要及时预防,迅速应对; 10、按照有关规定,及时向上级主管部门报告灾害发生和处理情况; 11、善后工作要迅速稳妥,做好宣传工作,稳定工作尽快恢复正常工作秩序。

 动词(verb 的缩写)工作措施

 各单位要高度重视防汛工作,全面进入战时监管状态,全力以赴做好防汛工作。汛期不工作造成不良后果的要追究责任,构成犯罪的移交司法部门处理。

篇三:太原市防汛应急预案

应急预案

 编

 制:

  审

 核:

  批

 准:

  日

  期:

  年

  月

  日

  1防汛安全技术措施 一、 工程概况 南京地铁二号线元通站位于江东中路和河西大街交叉口处, 车站长219. 828m, 段宽 21. 2m, 基坑面面较大。

 元通站地形平坦, 现地面高程约在6. 16~7. 5m, 人工堆填土约 1. 0m。

 场地内地下水主要有潜水、 承压水两种类型。

 潜水位埋深介于地下 0. 79~1. 55m 之间, 相应高程约 5. 39~5. 44m;承压水位埋深介于 1. 75~1. 83m, 相应高程约 4. 40~5. 19m。

 深部地下水具一定的承压性。

 二、 应急预案的编制目的 南京地区从五月下旬到九月上旬为雨季, 持续时间长, 对工程施工影响大, 为保证雨季围护结构和土方开挖施工的正常进行, 保证施工现场工作人员和施工厂区周围居民的人身安全, 编制此应急预案指导应急行动按计划有序地进行, 防止因应急行动组织不力或现场救援工作的无序和混乱而延误事故的应急救援, 有效地避免或降低人员伤亡和财产损失。

 三、 应急预案的编制原则 应急预案编制坚持“安全第一, 预防为主”、“保护人员安全优先, 保护环境优先” 的方针, 贯彻“常备不懈、 统一指挥、 高效协调、 持续改进”的原则。

 四、 应急策划 (一)、 抢险组织机构 抢险组织机构见图 1《抢险组织机构图》

 (二)、 应急预案工作流程图 根据本工程的特点及施工工艺的实际情况, 认真的组织了 对危险源和环境因素的识别和评价, 特制定本项目发生紧急情况或事故的应急措施,开展应急知识教育和应急演练, 提高现场操作人员应急能力, 减少突发事件造成的损害和不良环境影响。

 其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见图 2《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图》

  2

 防洪抢险组织机构图

  中铁十九局集团

  南京地铁二公司元通项目部

 总指挥:

 柏林成 现场指挥:

 柏

 威 救援组长:

 王学武 报警组长:

 秦传安 物资组长:

 杨士富 组员:顾浩磊组员:黄锦显组员:杨宗亮组员:张兴星组员:吴法斌组员:张兴永组员:孙 鹏 组员:邢振兴组员:朱先发

  3图 1 抢险组织机构图

 图 2 应急准备和响应工作程序图 (三)、 雨季可能出现的事故 按照本工程施工进度计划的安排, 雨季期间进行围护结构和土方开挖施工, 经危险源分析比较, 雨季施工可能出现以下突发事故:

 1、 基坑局部出现滑塌, 基坑底出现管涌, 基坑周边无防护;

 2、 自然灾害(如雷电、 沙尘暴、 地震强风、 强降雨、 暴风雪等)

 对设施的严重损坏;

 3、 运行中的电气设备故障或线路发生严重漏电;

 4、 起重设备在吊装过程中出现钢丝绳断裂, 无专人指挥, 吊装前未发出警告信号, 吊物从人头经过。

 5、 其他作业可能发生的重大事故(高处坠落、 起重伤害、 触电等)

 造成的人员伤亡、 财产损失、 环境破坏。

 (四)、 突发事件风险分析和预防 为确保正常施工, 预防突发事件以及某些预想不到的、 不可抗拒的事件发生, 事前有充足的技术措施准备、 抢险物资的储备, 最大程度地减少人员伤亡、 国家财产和经济损失, 必须进行风险分析和采取有效的预防措危险源及环境因素辩识、 评价 编制应急预案 成立抢险领导小组 组建抢险队、 救护车 配备应急物资、 设备 应急知识教育培训 定期评审 实施应急预案 进行评审、 修订 未发生 发生

  4施。

 1、 突发事件、 紧急情况及风险分析 根据本工程特点, 在辩识、 分析评价施工中危险因素和风险的基础上,确定本工程雨季施工期间重大危险因素是、 基坑局部出现滑塌、 基坑底出现管涌、 基坑周边无防护、 触电、 火灾等。

 为避免突发事件和紧急情况的发生, 必须提前制定安全管理、 机电管理等防范措施, 进场前对施工现场工作人员进行操作指导和安全教育, 对基坑开挖等重点分部工程制定专项施工方案并提出安全防范措施。

 2、 突发事件的预防控制方法 ⑴起重机吊装过程中钢丝绳断裂、 物体高处坠落 a、 对进场的起重吊装设备进行检查, 由物质部门负责进场设备的报验,经检查合格后允许使用;

 b、 吊装设备在安装时注意检查钢丝绳, 保证钢丝绳不拧紧;

 c、 起重机使用过程中, 安排专职信号工进行指挥, 保证吊装过程中现场施工人员安全;

 d、 定期对起重机进行维修检查, 钢丝绳定期更换。

 ⑵基坑局部出现滑塌、 基底管涌、 基坑周边无防护 a、 雨季来临前, 在基坑周围设置排水明沟, 防止基坑外水灌入基坑;

 b、 在基坑内延纵横相埋设直径 300mm 的排水管, 排水管与基坑外排水管相连, 并延排水管线每隔 20m 设置一雨水井, 井口加盖;

 c、 必要时在基坑内挖小积水坑, 在小坑内放入抽水泵进行抽水;

 d、 由于本地区地下水位高, 以淤泥质粉质粘土层和粉砂层为主, 基坑开挖过程中容易出现流砂、 突涌等现象, 所以基坑开挖前必须做好坑内降水和地基加固工作, 保证基坑开挖顺利进行;

 e、 开挖过程中如发现基坑侧壁局部有渗水现象, 应采取注浆堵漏, 注浆浆液选用水泥水玻璃双液浆;

 f、 基坑侧壁出现大量涌水, 应在基坑侧壁打引水管, 并在管口接软管将水引入基坑内排水井, 集中排出基坑;

 g、 基坑周围及时安装防护栏, 并定期进行检查是否牢固。

 3、 紧急疏散预案 本工程基坑开挖面积大, 基坑深, 一旦基坑开挖过程中发生局部滑塌、

  5基底管涌, 如何采取措施保证施工人员和机械设备的安全疏散和撤离, 施工过程中必须制定一套切实可行的预防控制方案, 确保施工人员机械设备的安全。

 ⑴ 建立健全安全管理制度, 实行人员、 设备动态监控管理。

 在场地门口竖立施工现场平面布置图和人员、 机械设备等统计表, 安排专人负责,随时将基坑内作业人员和施工机械设备的位置、 数量、 人员姓名记录标识清楚。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可立即通知现场值班人员, 组织施工人员及机械设备按顺序紧急撤离。

 ⑵ 在施工工序安排上, 要充分考虑预留坡道至少有一条坡道能够随时保证安全畅通, 确保在紧急情况下人员和机械设备安全的撤离到地面。

 ⑶ 在基坑内作业的每一工作班组必须有一对讲机, 保证基坑内作业人员和地面值班室的通讯联系。

 ⑷ 在紧急情况发生后, 救援组应立即组织救援, 必须保证人员、 机械所受伤害最小。

 五、 突发事件抢险救援职责 一旦发生安全事故, 公司领导及有关部门负责人必须立即赶赴现场,组织指挥应急处理。

 应急事故处理程序见图 3《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图》

  紧急事故发生 上报综合部或安全长 抢险领导小组 抢险方案确定 物资、 设备到位 进行抢险 现场处置、

 送医院抢救抢险结束、 恢复生产措施及善后处理、 进行总结上报监理、 业主、设计院 人员伤亡

  6图 3 应急事故发生处理流程图 防汛指挥领导小组人员职责:

 1、 总指挥柏林成:

 接到突发事件应急救援险情报告后、 首先用电话向上级领导汇报, 同时拨打“120”

 急救和“119” 火警电话, 告知伤员人数和伤者受伤部位及事故地点、 联系电话, 并指挥突发事件抢险领导小组成员立即启动紧急救助预案。

 2、 现场指挥柏威:

 按项目总指挥指令及现场报告的情况, 召集抢险领导小组成员按照预案分工实施抢救工作, 小组成员和抢险救援小分队人员正确有序地组织抢险救援同时做好与外界的协调工作。

 c、 救援组组长王学武:

 成员顾浩磊、 杨宗亮、 黄锦显, 负责指挥救援队长组织抢险队员到事件现场抢救伤员或抢险工作, 以及在技术方面制定有效的抢救方案, 并妥善安排组织抢险救援。

 d、 报警组组长秦传安:

 成员郑瑞永、 崔雪娜、 张兴永, 负责及时联系“110” 、 “120” 或“119” 急救电话, 报告事故地点及伤员受伤情况, 并安排护送伤员到长江二院, 组织现场保安人员进行警戒, 维护现场秩序。同时负责与配合抢险和提供救援的单位取得联系, 通报突发事件求得援助。

 e、 物资保障组组长杨士富:

 成员李永金、 邢振兴、 朱先发, 负责组织人员对突发事件抢险所需物资保障供应, 同时为避免事态扩大需组织人员对危及现场储备的物资材料和设备, 调离或搬运离开事件现场, 并组织人员做好生活、 生产、 后勤保障工作。

 六、 应急响应 施工过程中施工现场或驻地发生无法预料的需要紧急抢救处理的危险时, 应迅速逐级上报, 次序为现场、 办公室、 抢险领导小组、 上级主管部门。

 由项目部安质部收集、 记录、 整理紧急情况信息并向小组及时传递,由小组组长或副组长主持紧急情况处理会议, 协调、 派遣和统一指挥所有车辆、 设备、 人员、 物资等实施紧急抢救和向上级汇报

 事故处理根据事故大小情况来确定, 如果事故特别小, 根据上级指示可由施工单位自行直接进行处理。

 如果事故较大或施工单位处理不了 则由施工单位向建设单位主管部门进行请示, 请求启动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 建设单位的救援预案仍不能进行处理, 则由建设单位的安全管理部门向建管局安监站或政府部门请示启动上一级救援预案。

  7七、 现场恢复 充分辩识恢复过程中存在的危险, 当安全隐患彻底清除, 方可恢复正常工作状态。

 八、 预案管理与评审改进 项目部对应急预案每年至少进行一次评审, 针对施工的变化及预案中暴露的缺陷, 不断更新完善和改进应急预案。

推荐访问:太原市防汛应急预案 太原市 防汛 应急预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