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制度5篇

时间:2022-08-27 18:35:04 来源:网友投稿

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制度5篇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制度 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制度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制度 ①校园公共卫生由学校德育室组织统一安排划分卫生责任区,由责任班级负责打扫。室内卫生由使用班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制度5篇,供大家参考。

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制度5篇

篇一: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制度

公共卫生管理制度 学校公共卫生管理制度

 ①校园公共卫生由学校德育室组织统一安排划分卫生责任区,由责任班级负责打扫。室内卫生由使用班级、班组自行负责打扫。

 ②室内、外卫生每天清扫两次,必须在早会(早操)前和下午上课前打扫干净。每周全校大扫除一次。班主任要做好具体分工,按照一人一岗职责要求具体指导打扫卫生工作,带有危险性的工作尽量不让学生做或有安全的保护措施(如橱窗、风扇、高处卫生等)。打扫卫生期间,学生要爱 护 护劳动工具、注意节水、注意保持已经打扫完的区域卫生 和 和个人卫生,不乱倒水、不乱丢垃圾、倒垃圾时不将垃圾 掉 掉在途中、要将垃圾倒在垃圾池内。

 ③室内卫生要求做 到 到六面光,桌椅、工具、讲台排列整齐,门窗干净。卫生 区 区要求无纸屑、杂物。

 ④公共卫生责任区实行“课间卫 生 生督察”制度。课间时间各班均须派卫生督察员到本班卫 生 生责任区进行督察,劝导制止破坏公共卫生的不良行为。

  ⑤全体师生要爱护公共卫生,不乱扔果皮、杂物,不随 地地大小便,不乱涂、乱刻、乱画,要将自己的垃圾装进自 带 带的垃圾袋,养成“自己的垃圾自己处理”的良好习惯。

 ⑥值日行政每天组织值日教师和学生每天不定时检查

 室内 外 外卫生二次,当天傍晚公布检查情况,第二天集会向全校 反 反馈,并纳入“创建文明班级”和四项评比重要内容。

篇二: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制度

二班卫生管理制度及处罚条例 一、总则 1、为了加强班级的卫生管理,创建文明、整洁、优美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制定本制度。

 2、凡在在教室内的学生均应遵守本制度。

 3、劳动委员负责全班的卫生管理工作;每周值日组应当按照各自的职责,协同做好环境卫生的管理工作。

 4、值日内容包括:扫地,拖地,倒垃圾,擦黑板、黑板槽、讲桌、门玻璃及窗台。

 5、卫生设施的开支经费由劳动委员报财务部处审批。

 二、班级卫生管理制度

 6、班级(包括教室外走廊)的清扫与保洁,由每周值日组人员进行。

 (由劳动委员监督)

 7、值日组值日时间为:早读前、午自习前、眼操前。

  (由劳动委员监督)

 8、倒垃圾时间为:早读前、眼操前。擦黑板的时间为:每节课下课后、晚自习后。

 (由劳动委员监督)

 9、室内应保持整洁,每天对桌子时间为:早读前、午自习前、晚自习前。

 (由值日组监督)

 10、禁止在班级随地倾倒、堆放垃圾,禁止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及各种废弃物。(由值日组监督)

  11、禁止向垃圾桶里投放液体。

 (由值日组监督)

 12、禁止将任何零食饮料带入班级。(为伤病员带饭的人除外)

  (由值日组监督)

 13、电学盒两人竖排放在桌子中间的空隙处,书包放在两人凳子中间,个人的衣服放在个人的桌兜或书包内,走廊禁止堆放任何私人物品。

 (由值日组监督)

 14、每张桌子上应有桌布,桌布应保持干净整洁。

  (由值日组监督)

 15、值日组值日后,卫生用具应摆放整齐。

 (由劳动委员监督)

 16、每天擦黑板的同学,应先用板擦将粉笔字迹擦掉,再用润湿的抹布擦黑板。

  (由劳动委员监督)

 17、每位同学在学校内应着校服。

 (由值日组监督)

 三、处罚条例 18、忘带桌布者,撤掉桌子,直至将桌布带来(或买来)为止。

 19、在走廊堆放私人物品者,直接由值日组人员将私人物品放在教室后方垃圾桶处,眼操时间统一处理。

 20、在班级随地倾倒、堆放垃圾,随地吐痰和乱扔果皮、纸屑、及各种废弃物者,罚倒当天垃圾或教师办公室垃圾。

 21、将食品,饮料带入教学楼者,没收零食,并罚其加入值日组,打扫卫生。在眼操检查时间没有认真做眼保健操或因卫生而使班级被扣分的个人,罚其加入值日组,打扫卫生。

 22、劳动委员发现值日组没有尽职尽责地打扫班级卫生时,酌情增加值日组值日时间。

  一屋不扫何以扫天下!!!

 2017 年 10 月 15 日

篇三: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制度

台乡 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 卫 生 管 理 工 作 制 度 汇 编

  目

 录 1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 2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传染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应急处理预案、 演练和报告制度 3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晨检、 午检及因病缺勤追踪报告制度

  4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教室、 寝室、 厕所、 公共区域等)

 5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学生寝室卫生制度 6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新生入学计划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 7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8.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卫生( 保健)

 室工作制度 8. 1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卫生室工作制度 8. 2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卫生室药品管理制度 8. 3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保健室工作制度 8. 4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学生卫生行为习惯培养和矫正制度 8. 5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学生健康体检制度 8. 6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医疗服务管理制度 8. 7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开学前卫生安全试运行制度 8. 8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多部门联合监管学校卫生制度 8. 9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卫生责任追究制度 9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卫生工作岗位责任制度 9. 1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

 卫生分管领导工作职责 9. 2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食品安全管理员 工作职责 9. 3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学校卫生专业技术人员( 保健教师)

 岗位职责

 9. 4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生活指导教师岗位职责 10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学校小卖部食品安全管理制度 11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饮水卫生管理制度 12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食堂管理制度 12. 1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食品及食品原料采购登记与索证制度 12. 2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食品及食品原料库房管理制度 12. 3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食堂粗加工间卫生制度 12. 4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食堂精加工间卫生制度 12. 5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食堂配餐间卫生制度 12. 6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食堂消洗间卫生制度 12. 7 三台县下新乡 中心小学校食品留样登记制度

 三台县下新乡中心小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工作制度

 1、 成立以校长为组长( 第一责任人)

 、 分管卫生工作副校长为副组长、 部门领导、 具体责任人为成员 的学校卫生工作领导小组。

 2、 按照《学校卫生工作条例》 、 《中华人民共和国食品安全法》 、 《中华人民共和国传染病防治法》 等相关法律法规, 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计划和校园突发公共卫生事件应急预案, 全面安排学校( 园)

 卫生工作, 及时、 科学处置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3、 负责定期开展班级日 常卫生、 校园环境卫生、 学生宿舍卫生、 食堂卫生检查评比。

 4、 负 责常见病、 传染病疫情筛查、 报告、 防控及处置,组织学生参加疫苗应急接种和一年一度的健康体检工作。

 5、 负 责饮水和食品卫生安全。

 6、 负 责安排、 考核学生健康教育, 组织开展有关活动,培养学生卫生习 惯。

 7、 负责制定具体的对相关人员 的管理、 考核和奖惩制度并严格执行。

 8、 负责学校( 园)

 卫生工作的对外宣传, 完成上级安排的临时性工作。

 三台县下新乡中心小学校传染病、 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的 应急处理预案、 演练和报告制度

 一、 设置学校疫情报告人 学校( 园)

 设置工作认真负 责、 责任心强的在编人员 为疫情报告人, 其他教职员 工、 学生发现传染病疫情均有义务向疫情报告人和校(园) 长报告情况。

 学校校长或者幼儿园园长是传染病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的第一责任人。

 二、 疫情报告人职责 1、 在校( 园)

 长领导下, 具体负 责常见病、 传染病疫情和疑似疫情等突发公共卫生事件报告工作。

 2、 负 责指导全校(园) 学生的晨检、 午检工作。

 3、 负 责每天收集全校(园) 学生的出 勤和晨检、 午检情况。

 三、 疫情报告内容及时限 1、 当 学校出 现以下情况之一时, 学校疫情报告人必须在 20 分钟内按照相关规定报出信息:

 ( 1)

 在同 一宿舍或者同 一班级, 1 天内有3 例 或者连续3 天内有多个学生( 5 例以上)

 患病, 并有相似症状( 如发热、 皮疹、 腹泻、 呕吐、 黄疸等)

 或者有共同用餐、 饮水史;

 ( 2)

 个别学生出现不明原因的高热、 呼吸急促或剧烈呕吐、 腹泻等症状;

 ( 3)

 学校发生群体性不明原因疾病或者其它突发公共卫生事件;

 2、 当学校发现传染病或疑似传染病病人时, 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立即报出相关信息。

 四、 报告方式 当 出 现符合本制度规定的报告情况时, 学校疫情报告人应当以最方便快捷的方式向责任疫情报告人( 校长或园长)报告, 责任疫情报告人按照相关规定向属地疾病预防控制机构和属地教育行政部门报告。

 五、 应急措施 1、 如发现传染病疑似病人, 值守教师不得让其与 他人接触, 同时及时向疫情报告人报告。

 2、 护送疑似病人到指定医院就诊, 立即通知学生家长,并电话追踪医院诊断结果。

 3、 遵照疾控部门指导意见对各教室、 寝室和功能室进行消毒、 通风换气。

 4、 加强健康教育, 安定人心, 稳定学校秩序。

 5、 对密切接触者进行观察。

 6、 传染病病人、 病原携带者或疑似病人在疾病治愈或排除前一律停课治疗, 不得来校。

 因传染病休学的学生痊愈后方可返校, 返校时要出 示医院或相关证明并经学校同意方可回校学习。

 三台县下新乡中心小学校晨检、 午检及 因病缺勤追踪报告制度

 1、 学校( 园)

 每天早晨、 中午上课前应安排人员 对学生因病缺课和到校( 园)

 学生进行排查, 并将排查情况进行登记。

 2、 各班主任负 责做好晨检、 午检工作。

 班主任须对未到校( 园)

 学生的原因进行追踪了 解, 对到校( 园)

 的学生进行观察、 询问, 了 解学生健康状况, 并将结果记录在《学生出勤登记册》 上。

 如发现学生有传染病早期症状( 如发热、皮疹、 腹泻、 呕吐、 黄疸等)

 以及疑似传染病病人时, 应当及时告知学校( 园)

 疫情报告人, 学校( 园)

 疫情报告人要进一步排查, 以确保做到对传染病病人的早发现、 早报告。

 3、 科任老师在上课期间应当 密切关注本班学生的出 勤情况, 对于临时因病缺勤的学生, 应当了 解学生的患病情况,并将情况及时报告班主任。

 4、 晚自 习 或休息期间学生因病缺勤的追踪了 解由辅导教师或值班教师负责, 如出 现上述情况, 应立即报告学校值班领导。

 5、 学校( 园)

 疫情报告人要及时对因病缺勤人数进行统计和登记, 并做好因病缺勤学生的追踪联系工作, 将有关情况填入《学生因病缺勤病因追查登记表》 。

 三台县下新乡中心小学校校园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教室、 寝室、 厕所、 公共区域等)

  1、 教室、 寝室、 办公室、 环境责任区、 厕所等公共区域坚持每天扫除和评比制度。

 要求地面清洁, 桌凳整齐, 门窗、 窗帘、 黑板干净, 花坛无杂草, 沟渠无污水、 垃圾, 屋顶无蜘蛛网, 室内无杂物。

  2、 教室内设有卫生角, 备有水桶、 毛巾 、 垃圾箱、 扫把、拖把等卫生设施, 做到放置有序。

 3、 厕所管理实行责任到班, 要求天天有人管理。

 做到冲洗及时, 每周 消毒。

 入厕者习惯良好, 不随地大小便, 不将硬纸、 杂物、 沙石等丢入便池内。

 4、 讲究公共卫生, 保持环境清洁, 不乱丢果皮纸屑 , 不乱倒垃圾脏物, 不随地吐痰和大小便, 不乱刻乱画、 乱涂桌凳、 墙壁、 板报。

 5、 教室、 办公室、 寝室每天开窗通风 6 小时以上, 保持空气新鲜。

  6、 各班做好平时的卫生监督工作, 安排好卫生监督员 维护清洁。

 7、 按能满足师生需要的原则 设置足够的厕所和洗手设施, 并定期进行清洁消毒工作。

 8、 按国家有关标准定期对教室采光、 照明、 黑板、 课桌椅的设置进行检查监测。

 9、 每次环境消毒所使用的消毒剂名 称、 使用量、 加水量、喷洒人、 时间等应进行记录。

 三台县下新乡中心小学校学生寝室卫生制度

 1、 住校生管理好日 常生活用 品 , 值日 生及时打扫寝室卫生。

 2、 寝室清洁做到定期清扫, 注重保持。

 3、 不将食物带入寝室。

 严禁在室内吃东西及乱吐、 乱扔。

 4、 不在墙壁、 床架、 门窗乱涂、 乱画、 乱刻、 留脚印和钉挂东西。

 5、 生活用品按要求摆放整齐。

 6、 做好个人卫生, 勤洗澡( 头、 脚)

 、 衣服、 鞋袜、 被褥等。

 7、 学校定期对寝室进行消毒( 幼儿园还应配备紫外线消毒灯具)

 , 使用 的消毒剂名 称、 使用量、 加水量、 喷洒人、时间等应进行记录。

 三台县下新乡中心小学校新生入学 计划免疫接种证查验制度

 1、 幼儿园、 小学、 初中新生入学报名 时, 学校( 园)

 应要求新生家长或 监护人出 示新生预防接种证或有效接种证明, 并在规定时间内向学校提供预防接种证。

 教师验证时根据接种证上的接种记录, 认真逐项填写。

 2、 如学生的《预防接种证》 已遗失, 应尽快到预防接种单位根据其预防接种信息补办《预防接种证》 。

 如果学生是外地转学进入, 应出示原籍办理的《预防接种证》 。

 3、 发现未依照国家免疫规划要求完成相应疫苗接种或接种记录不完整、 不真实或无预防接种证的儿童, 应出 具书面补种( 补证)

 通知发放给儿童家长或监护人, 并督促到当地规定的接种单位补种或到原接种单位( 发证单位)

 补证。

 4、 完成开学工作 1 周内, 学校将无证或未完成相关疫苗接种学生的名 单向当地的接种单位进行报告。

 5、 儿童在完成补种( 补证)

 后, 将补发的接种证或补种完成的接种证交学校验证登记。

 对于不能及时补证或补种的学生, 应督促学生家长尽快完成补证、 补种。

 6、 在完成新生入学验证工作后, 学校( 园)

 建立专门资料管理档案, 存档备查。

 三台县下新乡中心小学校健康教育工作制度

 1、 贯彻落实上级教育行政部门、 卫生行政部门等有关部门关于健康教育的各项工作要求, 并结合学校师生健康状况及各时期防病工作重点制定和实施健康教育工作计划。

 2、 按要求开设健康教育课, 课时安排每学期不少于 6—7 课时, 教学工作由教务处主管, 做到课时、 教师、 教材、教案、 考核“五落实” 。

 3、 健康教育课授课教师每人每学年参加相关培训不少于120 学时。

 4、 教学内容要涉及健康行为与 生活方式 、 疾病预防、心理健康、 生长发育与 青春期保健、 安全应急与 避险五个领域。

 5、 结合师生健康状况及各时期防病工作重点, 通过宣传栏、 视频、 广播、 板报、 读物、 标语等载体或讲座、 知识竞赛及其它课外教育活动向师生传授相关知识,

 6、 按《学校健康教育评价方案》 要求开展学校健康教育评价, 以自 评为主, 每学年至少自 评一次。

 7、 做好健康教育档案工作。

 三台县下新乡中心小学校卫生(保健)

 室工作制度

 三台县下新乡中心小学校卫生室工作制度

 1、 学校设立卫生室必须取得医疗机构执业许可证, 卫生室承担学校预防保健、 健康教育、 常见病和传染病预防与控制、 学校卫生日 常检查并为师生提供必要的医疗服务。

 在提供医疗服务时必须做到“五不” , 即不设住院治疗床位、 不打针、 不输液、 不对外、 不承包, 确保医疗安全。

 2、 落实上级教育主管部门、 医疗卫生部门关于学校卫生工作的各项制度和要求, 制定学校卫生工作计划和各项卫生检查评比制度, 向学校提出 卫生工作建议。

 3、 组织多种形式的健康知识宣传和有关咨询活动, 对教务处组织开展的健康教育课程进行业务指导。

 4、 对学校环境卫生、 学生学习 环境、 卫生设施、 饮食饮水卫生、 用眼卫生、 运动卫生安全、 劳动卫生防护、 女生经期保护等卫生工作提出 具体要求并进行监督指导。

 5、 积极做好近视眼、 弱视、 沙眼、 龋齿、 寄生虫、 营养不良、 肠道寄生虫、 贫血、 神经衰弱等学生常见病的群体预防和矫正工作。

 6、 贯彻执行传染病防控工作的法律法规要求, 做好地方病、 传染病防控措施的落实和指导工作, 协助当 地医院和疾控部门做好疾病防控应急措施和疫苗接种工作。

 7、 贯彻执行食品安全工作的法律法规要求, 做好食品安全措施的落实和指导工作, 协助卫生执法和疾控部门做好食品卫生安全的督查工作。

 8、 落实“三检” ( 晨检、 午检、 晚检)

 制度, 做好学生中常见病、 传染病的筛查、 登记工作, 发现传染病或群体性疾病立即向学校报告。

 9、 落实教育部《中小学学生近视眼防控工作方案》 中的各项措施, 督促班主任做好每学期一次的学生视力 测试工作。

 10、 协助医院组织好一年一度的学生体检工作, 管理好学生体质健康档案, 将体检结果及时通知学生家长, 针对学生健康问题采取预防和矫正措施。

 11、 就诊工作做到认真诊断, 谨慎用药。

 对用 药的学生姓名 、 班级、 病症、 用 药名 称、 剂量等必须做好详细记载。

 三台县下新乡中心小学校卫生室药品管理制度

 1、 采购药品前, 校医必须制定采购清单, 经学校领导审查后购买。

 2、 购买时要检查药品的合格证、 出 厂日 期及有效期, 避免购入假冒伪劣药品。

 3、 建立药品的验收、 入库制度, 做好验收记录。

 4、 设立药品存放专柜, 根据药品的品种与性质分别定位存放, 做到标记明确。

 5、 凡抢救药品, 必须专人保管, 专柜存放, 编号排列,每日 检查, 定期清理, 保持...

篇四: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制度

疫情防控期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4 4 篇

 学校疫情防控期间环境卫生管理制度 (一)

 为有效应对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高度重视防控工作,切实增强紧迫感和责任感,做好疫情防控,全力保障师生员工身体健康和生命安全,确保春季开学工作平稳有序。根据上级有关新冠肺炎疫情防控的要求,依法科学有序做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防控,结合我校实际情况,特制定本制度。

 一、明确要求,规范操作 1.教室:讲台、桌凳及卫生工具摆放整齐有序,窗台、玻璃光洁明亮,表册齐全,条幅清晰完整;地面、前后左右墙壁以及天花板要六面干净无蜘蛛网。

 ⒉寝室:被盖必须叠成方块并统一摆放方向,生活用品摆放整齐,窗台、玻璃干净明亮,值日表、床位图、寝室公约张贴齐全;地面干净无积水,前后左右墙壁以及天花板要干净无蜘蛛网;学生晾晒衣服要有固定的设施和地点。

 3.办公室:桌凳摆放整齐,地面、窗户、墙壁以及天花板要干净无蜘蛛网;办公桌上教材、教案、教具、文具和学生作业本摆放要井然有序。

 4.各功能室:仪器设备、柜、桌、凳放置整齐有序,地面、桌子、窗户、墙壁干净,天花板要干净无蜘蛛网。

 5.厕所卫生地面干大小便和积水,墙面不乱写乱 画、无印迹,顶面干净无蜘蛛网,粪水池的粪、水不外溢。定期除垢、消毒。

 6.食堂卫生生活用品、餐具摆放整齐,生熟食品要分类、分柜存放,始终保持地面、桌面、窗户、墙面、顶棚整洁、卫生,做到无杂物、无灰尘、无蜘蛛网、无油污、无鼠害,饭菜要有防蝇纱罩,沟沆无饭粒、菜渣。

 7.校园内卫生地面无纸屑、果壳、垃圾袋、污水,墙面无墙洞、印迹,无蜘蛛网,所有沟沆干净、排水畅通,无卫生死角。

 二、采取有力措施,确保校园干净、整洁

 1.将校园环境卫生按班划分,班主任对本班的卫生打扫具体负责。

 2.各班坚持每天打扫,学校领导同时督查。

 3.学校成立卫生督查组检查全校卫生,各班分别成立卫生督查小组,负责督查本班教室、寝室、清洁区卫生。督查时间为每天早饭后、中午及晚饭后。

 4.学校利用班会等时间,大力宣传环境卫生的重要性,注重学生养成教育的培养。

 5.班主任及教师要教育学生不随地吐痰,不乱丢果皮纸屑,不乱写乱画乱踢,不随地大小便等,养成讲卫生的好习惯。

 6.在就餐时,学生不得将剩饭、剩菜随意泼洒在地。

 7.卫生打扫不及时的班级,第一次督查人员通知及时打扫,第二次通报批评,从第三次起扣班级周量化考核积分。对本班的环境整治不重视、不作为的班级和班主任年终取消评奖、评优资格,并直接与年终绩效挂钩。

 8.鼓励师生积极参与卫生管理,对不遵守管理的行为予以举报。

  9.自本制度颁布之日起,若有故意破坏学校环境卫生的,视其情节轻重,给予批评教育。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制度 (二)

 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制度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期间,为了保证校内学生及教职工的身心健康,防止疫情在校园内传播,后勤管理处结合学校实际,特制订如下卫生管理制度:

 一、实行属地管理原则,各部门、各班级负责各自区域的卫生打扫和消毒工作,物业负责校园公共场所的卫生清洁和消毒工作。

 二、对校园卫生进行全方位立体式打扫,随时清除绿化带杂草、纸屑、落叶、果皮等杂物,确保无卫生死角。

 三、校园内无乱堆乱放现象,杂物及时清除,生活垃圾必须严格分类,日产日清。

 四、分类清运校内垃圾,对垃圾桶和进出校园的垃圾清运车辆严格进行消毒。

 五、物业公司安排专人负责对楼梯楼道、公共厕所、垃圾箱、垃圾房等室外公共区域进行早、中、晚三次消毒,防止病菌的滋生和传播。在每次消毒工作后,做好通风工作,每次不少于 30 分钟。

 六、做好每日消毒工作记录。

 七、做好除四害工作,定时定点对厕所、垃圾箱、垃圾房、下水口等重点区域进行消杀工作,消除四害孽生地。

 八、爱卫办将对学校每日的卫生及消毒工作进行检查,并于当日将检查结果进行通报。疫情防控期间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制度环境卫生是学校一日常规管理的重要内容之一,为了加强学校师生的环保健康意识,提高校容校貌整治力度,推进校园四化建设,为全校师生师生员工创造一个良好的工作、学习、生活环境,特制订本制度。

 一、校园环境卫生区划责任

 (一)教室、寝室、公地卫生:由学生负责打扫。

 (二)教师办公室卫生;由本年级教师负责打扫。

  (三)行政办公室卫生:由处室负责人负责打扫。

 二、校园环境卫生组织检查

 (一)学校德育处负责全校公地卫生(包括教学楼厕所)划分,学生会卫生部负责教室、公地、寝室卫生检查。

 (二)校长负责行政办公室卫生检查,年级组长负责本年级教师办公室卫生检查,教导处负责教学功能室卫生检查。

 三、校园环境卫生检查标准

 要随时保持校园环境清洁卫生,教室、办公室、公地、楼道、厕所一天三次清扫(早读课前、午自习前、下午放学后),学生寝室一天两次清扫(早读课前、晚自习前),仪器管理室根据实验开出情况清扫,具体标准如下:

 (一)教室清洁标准:必须达到亮、净、齐、美四字要求。即门窗

 玻璃明亮;地面、墙面、桌面干净;桌凳物件摆放整齐;布置美观。

  (二)公地清洁标准:必须达到四无。即地面无吐扔物;无枯枝落叶;花坛里面无杂草;花台瓷砖无污点。

 (三)楼道清洁标准:必须达到扫、擦二净。即楼梯扫的净,护栏玻璃、消防栓、灭火器箱、扶手栏杆擦得净。

 (四)寝室清洁标准:必须达到 五线一干净 。即衣服晾晒一条线,水桶摆放一条线,洗漱用品摆放一条线,被子折叠摆放一条线,鞋子摆放一条线;每天地面打扫并保持干净。

 (五)厕所清洁标准:室内无异味,尿槽、便槽冲洗无污垢,地面干净无积水和污渍,洗手池干净无堵塞,墙面光洁无污迹。

 (六)办公室清洁标准:地面扫清无灰尘、无废弃物,墙面无污迹、无蜘蛛、标语无缺损,桌面办公用品摆放整齐,堆放有序。

 (七)仪管室清洁标准:实验台上使用过的仪器全部清理,且分类归位,做到上上下下、里里外外、干干净净、整整齐齐。

 四、校园环境卫生通报考核

 (一)学生会每天把班级卫生检查记录单,学生寝室管理员把寝室卫生检查汇总,统一上交值周行政领导,由行政值周领导负责统分,将结果公示在门厅黑板上。

 (二)每周一升旗仪式,学校对各年级卫生积分前 50%的班级进行表彰,颁发卫生流动红旗。寝室卫生纳入星级管理,每周一公示在寝室值班室门外。

 (三)学校班级卫生考核结果和班主任绩效考核挂钩。

 疫情防控

 期间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制度 1、树立 以卫生为光荣,以不卫生为耻辱 的新风尚。人人讲卫生,处处讲卫生,天天讲卫生,养成良好的卫生习惯。

 2、学校环境卫生是校容校貌的重要体现,是精神礼貌建设的重要资料。良好的学校环境卫生是学校教育教学活动的必要条件。

 3、自觉维护公共卫生,坚决执行 。卫生三不要求 :不随地吐痰,不乱丢纸屑杂物,不乱涂乱写乱画。

 4、坚持卫生扫除制度,室内和室外环境卫生包干负责,天天打扫,坚持全日整洁干净。并定期安排全校性卫生大扫除(每周一次)。

 5、建立班级卫生职责制,负责室内外环境卫生包干打扫工作。各班教室每日一打扫,安排在午时放学后完成。各班包干区每日两打扫,分别安排在早晨到校后和午时放学前完成。

 6、健全卫生检查评比制度,及时公布检查评比结果,卫生检查评比工作。各班公共卫生区的检查评比由学校分管教师、各班卫生委员组成,每周评比一次,成绩在下一周升旗仪式上向全校公布。

 7、实行奖惩制度

 每月汇总检查评比结果,张榜公布。对有意违反 卫生三不要求 者,视情节及时予以批评教育或惩罚处理。对进取参与校内公益劳动的班级,也给与必须的奖励。

 疫情防控期间校园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 (三)

 为了加强学校在防控期间环境卫生检查工作,提高师生防病防疫责任,保障师生身体健康,防止传染病疫情在校园内爆发,特制定校园环境卫生检查通报制度。

 一、德育处负责校园环境卫生检查工作的指导、监督和检查,总务处负责物资准备废弃口罩的回收,学校医务室负责技术指导,班主任为班级负责人,年级组长为年级负责人。

 二、废弃口罩管理与检查。每天中午餐后更换口罩。学校统一回收废弃口罩。师生应将废弃的口罩投放到定点收集垃圾桶中,不得随意丢弃,不得丢弃在校园中其它垃圾桶内。各楼层导护点的导护老师午间间检查,发现班级垃圾桶里有废弃口罩发现一个扣 0.1 分。

 三、开窗通风管理与检查。教室上午大课间、午餐后和下午大课间均必须开门开窗通风,课间酌情开窗通风,各楼层导护点的导护老师于课间随时抽查,发现在规定时间为开窗的一次扣 0.2 分。

 四、教室消毒管理与检查。班主任安排专人负责消毒液、洗手液的使用与管理,按要求定时消毒,做到勤洗手和规范洗手,各楼层导护点的导护老师检查各班发现消毒液、洗手液无人管理和使用不规范,发现一次扣 0.1 分。

 五、常规卫生管理与检查。按要求做好每日一小扫每周一打扫,保持教室门窗玻璃明亮、地面干净、桌椅排放整齐、讲台学桌无灰尘。总务处每天检查发现不合格的扣 0.1—0.2 分。

 六、疫情防控期间,各年级各班必须高度重视环境卫生,发现问

 题不整改的全校点名批评。

  附件:**小学“疫情防控期间”校园环境卫生检查表

 **小学“疫情防控期间”校园环境卫生检查表

 班级 口罩管理 5 分 教室通风5分 教室消毒5分 常规环境 5 分

 疫情防控期间校园区域卫生清洁消毒管理制度(四)

 为做好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防控期间卫生消毒工作,有效防止疾病传播,依据《**省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现场消毒及个人防护指南 (第二版)》《**省高等学校 2021 年春季学期疫情防控工作指导手册》等要求,结合学校实际,制定本制度。

 一、消毒形式 (一)日常预防性消毒。疫情存续期间,加强校园公共场所日常预防性消毒;学生返校前一周内对所有室内公共场所集中开展卫生清洁消毒。

 (二)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在校园内出现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疑似病例或有聚集性发热病例时,及时与疾控部门联系,开展随时消毒和终末消毒。

 二、实施原则 (一)学校室外环境应以清洁卫生为主,预防性消毒为辅。室内地面应每天至少湿式清洁一次;校园公共卫生间、公用垃圾桶应每天清洁和消毒,及时清倒废弃杂物。

 (二)教室、学生公寓、餐厅、图书馆、实验室、办公室、活动室、会议室、报告厅等室内场所应每天开窗通风 2 次以上,每次 30

 分钟以上,保持空气流通。教室要在在课前和课间休息期间开启教室和走廊的门窗换气,每日至少开窗 2 次,每次 30 分钟以上,同时做好室内保暖措施。通风条件不良的建筑,可采用排气扇进行机械通风换气,同时采用紫外线灯定期照射消毒,并根据实际需要调整消毒频次。

 三、常用消毒剂 新型冠状病毒对几乎所有的消毒剂敏感,对紫外线和热敏感(高温 56℃30 分钟)。75%乙醇、含氯消毒剂、苯扎溴铵、过氧乙酸、过氧化氢等均可有效灭活病毒。

 四、日常预防性消毒 (一)室内空气消毒 1.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 l 小时,每天一次。

 2.空气消毒机消毒:可采用紫外线循环风、高压静电循环风等类型的空气消毒机,按照设备使用说明书操作使用。提倡有人条件下开启使用。

 3.化学试剂消毒:房屋经密闭后,以 2%过氧乙酸溶液(8ml/m³)气溶胶喷雾消毒,作用 30 至 60 分钟。

 (二)室内空调滤网 每月清洁消毒一次,过滤网可用有效氯浓度为 500mg/L 的含氯消毒剂浸泡 30 分钟后用清水冲净晾干。

 (三)

 重点场所消毒 适用于教室、学生公寓、餐厅、办公区域(含办公室、会议室、报告厅等)、图书馆、实验室、体育馆、住宅区、国家大学科技园等室公共场所,以及学校各出入口值班管控区域。

 1.地面、物品表面消毒。用擦拭、浸泡或喷洒法进行消毒,使用有效氯 500 mg/L 含氯消毒剂、0.2%-0.5%过氧乙酸消毒剂作用 30 分钟。其中,地面消毒先由外向内喷洒一次,喷药量为100mL/㎡~300mL/㎡,待室内消毒完毕后,再由内向外重复喷洒一次,消毒作用时间应不少于 30 分钟。在物体表面喷洒消毒液时,喷洒液体量以喷湿为度,作用 30 分钟后再用清水擦拭干净,每天至少一次。使用过氧乙酸时应注意个人防护,应配戴口罩及橡胶手套,皮肤及粘膜不得直接接触消毒剂,防止腐蚀皮肤,消毒区域应无人,防止因消毒液气溶胶刺激损伤呼吸道粘膜,喷洒消毒后密封 30 分钟后开窗通风。使用健之素泡腾片时不得和洁厕灵等酸性物质混用,以免产生有毒气体。

 2.高频接触物体表面消毒。对电梯、门把手、桌椅、楼梯扶手、水龙头、灯开关、饮水机把手等高频接触部位应重点消毒,根据使用频率采用有效氯浓度 500mg/L 含氯消毒剂或 75%乙醇每天擦拭消毒2-4 次。有肉眼可见污物时,要随时进行擦拭消毒。

 3.特殊区域消毒。餐厅、隔离观察区等室内区域可以使用消毒剂消毒,也可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在无人条件下开启,每次照射不少于 l 小时,每天一次;或采用空气消毒机消毒,有人条件下可以开启使用。

 4.餐厅清洁消毒。餐厅除使用紫外线灯照射消毒外(无人条件下开启,每天一次,每次不少于 1 小时),每日用消毒剂消毒至少 2 次,每餐结束后,要对桌椅进行消毒,使用含有效氯 250mg/L-500mg/L消毒液擦拭,作用30分钟后,清水擦净。厨房地面可用有效氯500 mg/L含氯消毒剂、0.2%-0.5%过氧乙酸消毒剂,作用 30 分钟再用清水洗净,每天至少一次。

 各种厨具餐具在用洗洁精等清洁剂清洁表面基础上,依据《食(饮)具消毒卫生标准》,热力消毒包括...

篇五: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制度

操场卫生制度

 一、操场实行一日 “ 一扫一检 ” 制,(每日早晨清扫一次,下午活动时间捡一次垃圾)垃圾要及时倒入垃圾池。

 二、 包干班级 每日保证卫生区责任区内无纸屑、赃物等垃圾。

 三、打扫完毕后,工具及时放回指定地点。

 四、具体组织打扫办法由班主任负责安排。

推荐访问:学校卫生管理工作制度 工作制度 卫生管理 学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