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度为什么元宵节要吃汤圆3篇(范文推荐)

时间:2023-02-28 15:20:09 来源:网友投稿

为什么元宵节要吃汤圆1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专家介绍称汤圆也称“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另外,汤圆的名称与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度为什么元宵节要吃汤圆3篇(范文推荐),供大家参考。

2023年度为什么元宵节要吃汤圆3篇(范文推荐)

为什么元宵节要吃汤圆1

  正月十五吃元宵,是全国各地的共同风俗。专家介绍称汤圆也称“汤团”或“圆子”“团子”,南方人还称为“水圆”“浮圆子”。每到正月十五,几乎家家户户都要吃元宵。另外,汤圆的名称与“团圆”字音相近,取团圆之意,象征全家人团团圆圆,和睦幸福,人们也以此怀念离别的亲人,寄托了对未来生活的美好愿望。

  民俗专家表示,煮汤圆时,因为它开锅之后漂在水上,煞是好看,让人联想到一轮明月挂在云空。天上明月,碗里汤圆,家家户户团团圆圆,象征着团圆吉利。因此,吃汤圆表达的是人们喜爱阖家团圆的美意。同时也显示*人对传统节日的传承和热爱,也是对*文化的一种热爱。

  唐朝的元宵节食是面蚕。王仁裕(八八0—九五六)的《开元天宝遗事》记载:“每岁上元,都人造面蚕的习俗到宋代仍有遗留,但不同的`应节食品则较唐朝更为丰”。吕原明的《岁时杂记》就提到:“京人以绿豆粉为科斗羹,煮糯为丸,糖为臛,谓之圆子盐豉。捻头杂肉煮汤,谓之盐豉汤,又如人日造蚕,皆上元节食也”。到南宋时,就有所谓“乳糖圆子”的出现,这应该就是汤圆的前身了。 至少到了明朝,人们就以‘元宵’来称呼这种糯米团子。刘若愚(生于一五四一)的《酌中志》记载了元宵的作法:“其制法,用糯米细面,内用核桃仁、白糖、玫瑰为馅,洒水滚成,如核桃大,即江南所称汤圆也”。

  汤圆的外形圆滚饱满,象征团圆、幸福,我们的祖先相信元宵节吃了这样的应景食物,也能为家庭带来和睦与*安。北方人习惯用摇筛的方式制成圆子,称为元宵,和南方人用手搓揉出的汤圆其实是同样的东西。

  吃汤圆的习俗可以追溯到宋代。在宋代之前,人们在元宵节或是吃豆粥,或是吃特制的面点,并不一定。到了宋代,民间在过这一节日时开始流行一种新奇食品。即用各种果饵做馅,外面用糯米粉搓成球,煮熟后,吃起来香甜可口。后来,北方地区大都称这种食品为“元宵”,而南方称之为“汤圆”和“汤团”。

推荐访问:汤圆 元宵节 要吃 为什么元宵节要吃汤圆3篇 为什么元宵节要吃汤圆1 为什么元宵节要吃汤圆10字 为什么元宵节要吃汤圆100字 为什么元宵节要吃汤圆15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