描写冬天的古诗句1 1、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2、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唐·杜甫《对雪》 3、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隐《对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描写冬天古诗句,菁选2篇(完整文档),供大家参考。
描写冬天的古诗句1
1、梅花散彩向空山,雪花随意穿帘幕。——王旭《踏莎行·雪中看梅花》
2、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唐·杜甫《对雪》
3、旋扑珠帘过粉墙,轻于柳絮重于霜。——唐·李商隐《对雪二首》
4、六出飞花入户时,坐看青竹变琼枝。——高骈《对雪》
5、欲将轻骑逐,大雪满弓刀。——卢纶《和张仆射塞下曲·其三》
6、中有一人字太真,雪肤花貌参差是。——白居易《长恨歌》
7、路出寒云外,人归暮雪时。——卢纶《李端公送李端》
8、一条藤径绿,万点雪峰晴。——唐—李白《冬日归旧山》
9、水声冰下咽,沙路雪中*。——唐—刘长卿《酬张夏雪夜赴州访别途中苦寒作》
10、隔牖风惊竹,开门雪满山。——王维《冬晚对雪忆胡居士家》
11、寒月悲笳,万里西风瀚海沙——纳兰性德《采桑子·塞上咏雪花》
12、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辛弃疾《临江仙·探梅》
13、秋月扬明恽,冬岭秀寒松。——陶渊明:《四时》
14、夜深知雪重,时闻折竹声。——白居易《夜雪》
15、黄云万里动风色,白波九道流雪山。——唐·李白《庐山谣寄卢侍御虚舟》
16、昔去雪如花,今来花如雪——南北朝·范雪
17、南邻更可念,布破冬未赎。——陆游《十月八日风雨大作》
18、纷纷暮雪下辕门,风掣红旗冻不翻。——岑参《白雪歌送武判官归京》
19、羽翼摧残日,郊园寂寞时。晓鸡惊树雪,寒鹜守冰池。急景忽云暮,颓年浸已衰。如何匡国分,不与夙心期。——李商隐《幽居冬暮》
20、乱云低薄暮,急雪舞回风。——杜甫《对雪》
21、且如今年冬,未休关西卒。——唐·杜甫《兵车行》
22、行人日暮少,风雪乱山深。——孔*仲《寄内·试说途中景》
23、白雪纷纷何所似,撒盐空中差可拟,未若柳絮因风起。——晋·谢道蕴《咏雪联句》
24、凄凄岁暮风,翳翳经日雪。倾耳无希声,在目皓已洁。晋—陶渊明《癸卯岁十二月中作与从弟敬远》
25、乱山残雪衣,孤独异乡人——唐·崔涂
26、寒色孤村幕,悲风四野闻。——洪升《雪望》
27、天将暮,雪乱舞,半梅花半飘柳絮。——马致远《寿阳曲·江天暮雪》
28、百泉冻皆咽,我吟寒更切。半夜倚乔松,不觉满衣雪。——唐·刘驾《苦寒吟》
29、朔风吹散三更雪,倩魂犹恋桃花月。——纳兰性德《菩萨蛮·朔风吹散三更雪》
30、儿童冬学闹比邻,据岸愚儒却子珍。——陆游《秋日郊居》
描写冬天的古诗句2
昔我云别,仓庚载鸣;今也遇之,霰雪飘零。——晋·陶渊明《答庞参军》
过去我们话别时,正是黄莺鸟开始鸣叫的春天;如今相遇时,已是雪花飘飞的冬天了。诗句描写与故友庞参军分手与相遇时的不同景色。诗人不是抽象地陈说时序的变化,而是通过描绘当时的季节特征来表现分手与相遇的时间概念。诗句形象含蓄,感情真挚。
雪暗天山道,冰塞交河源。雾烽黯无色,霜旗冻不翻。——隋·虞世基《出塞二首》
大雪纷飞使天山的道路昏暗不明,千里寒冰堵塞了交河的源头。笼罩在浓雾中的烽火暗然无色,结满霜花的大旗冻僵不能翻飞。这是描写塞外寒冬的景象。诗人择取了最能表现冬季特征的雪、冰、雾、霜四物,并将它们放在与周围环境的关系中来描写,真切传神地突现出塞外冬天的寒冷、寂寥和戍边生活的艰苦。
风衔松竹怒咆哮,鸟泣冰霜裂冻巢。——清·陈璧《言怀》
狂风摇撼着松枝竹干愤怒地咆哮着,小鸟在伤心地啼泣,它那本来就很寒冷的`窝巢已被冰霜冻裂了。诗句写冬景。狂风、冰霜使得松竹失去抵挡的能力,使得孤苦伶仃的小鸟无家可归。诗中的“衔”字与“泣”字非常形象,把冬季里寒风和啼鸟的独特状态传神地表现出来。
昔我往矣,杨柳依依;今我来思,雨雪霏霏。——《诗经·小雅·采薇》
当年我去戍边时,杨柳枝嫩随风摇曳;如今我回家乡来,大雪纷纷漫天飘飞。诗句描写了戍卒出征与凯旋时的情景。诗人融多种表现手法为一炉。对偶的运用造成错落有致、整齐中富有变化的结构。时间、行动、景物以及哀情乐景的对比,突出了境象的立体感。叠字的运用增强音乐节奏感。这不仅创造了诗句的形式美、韵律美,而且更重要的是创造了一种凄苦的意境,增强了细微曲折之情的传达。
阴雪兴岩侧,悲风鸣树端。——晋·陆机《苦寒行》
山岩背阴处的积雪尚未融化,被风一吹,纷纷向上飞扬。寒风掠过树梢,发出凄厉的鸣声。诗句描写冬季朔风呼啸、积雪纷飞的景象。作者观察事物细致入微,风声生于树梢,甚合事理,但又为一般人所疏忽。两句诗还运用了互文手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