对外汉语语言教学的性质及特点1 语言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是由语言和语言学习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我们在前面分别讨论了第一语言学习和第二语言学习以及它们的异同,上面谈到的语言教学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和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对外汉语语言教学性质及特点,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对外汉语语言教学的性质及特点1
语言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是由语言和语言学习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我们在前面分别讨论了第一语言学习和第二语言学习以及它们的异同,上面谈到的语言教学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和技巧,都是以第—语言学习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共同点为依据的",所以它们既适用于第二语言教学,也适用于第一语言教学。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指出的,第二语浯言学习与第一语言学习也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区别.所以第二语言教学和第一语言教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语言教学。它们的区别至少有以下几点:
(1)第二语言教学要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
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语言能力开始,就是要首先教发音,教最常用的词和基本语法规则等。进行第一语言教学时,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所以不需要从培养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学生一入学,就可以教他们认字、写字和阅读。对课本上的内容,如果念给他们听,他们完全听得懂,如果让他说,他们也会说,只是由于不识字或识字不多而看不懂.人们在学校里学习第二语言,多数人开始的时候什么也不会,对课本上写的,既听不懂,也不会说,更看不懂,因此要教他们每一个同的语音和意思,要教他们每一句话的语音和意思,而且要进行大量的操练才能学会。所以无论从幼儿园开始教,还是从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开始教,都要从教发音和教说活开始。由于要从培养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就带来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跟第一语言教学的—系列的区别。
(2)第二语言教学要面对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
我们在第一章和第二章都谈到,因为不同的语言既有共同点,又有 不同点,所以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既有正迁移作用.又有负迁移作用,因此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既要充分利用第一语言的正迁移作用,又要设法逐渐消除第一语言的负迁移作用.逐渐培养学生用目的语思维的能力。第一语言教学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3)第二语言教学要面对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和文化冲突。
人们在学习第一语言的时候,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跟这种语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习惯。学习第二语言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第二语言中存在的与第一语言不同的文化现象,对其中的某些文化现象,学习者不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形成了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甚至引起文化冲突。因此,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必须结合有关的言语材料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以消除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避免引起文化冲突。这也是第一语言教学中不存在的问题。
对外汉语语言教学的性质及特点2
语言教学和语言学教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教学,后者属于文化科学知识的教学。他们之间的区别至少表现在以下5个方面。
(1)教学目的不同
语言学教学对不同的教学对象有不同的教学目的。例如,为了提高学生的文化素养和逻辑思维能力(对中学生);为了培养学生从事语言研究和语言教学的能力(对大学生和研究生);为了提高学生的语言文字应用能力(对中学生和大学生)等。
语言教学虽然也有不同的目的(我们在第二章列举了第二语言学习的5种不同的学习目的,即受教育目的、学术目的、职业目的、职业工具目的和其他目的,学生的学习目的也就是教学目的),但是从根本上说都是为了使学生学会听、说、读、写和用语言进行交际。也就是说,是为了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无论是第一语言教学还是第二语言教学,都不能背离这样的目的。有些地方的汉语教学,包括作为第一语言的汉语教学和作为第二语言的汉语教学,存在着一个严重的问题,就是不注重培养学生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尤其是不注重训练学生的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例如,教材不适合培养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需要,上课的时候过多地讲解语言知识,或者只是教学生认字,写字,把“命题作文”作为培养学生写作能力的主要手段。这样做,正是受了语言学教学和传统的语文教学的影响,也说明教学目的不明确,或者虽然教学目的明确,但是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与教学目的不—致。
(2)教学内容不同
教学内容就是教什么。教学内容是由教学目的决定的,教学目的不同,教学内容自然也不同。
语言学的教学内容是语言理论和语言知识以及语言研究方法等。这些教学内容有—定的系统性,这种系统性体现语言科学的科学系统。
我们在第二章谈到,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的构成因素包括语言要素、语用规则、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和相关文化知识,这些也就是语言教学的教学内容。这5个方面的内容都要以言语材料的形式加 以展示,言看材料必须根据学生的程度和交际的需要加以选择和编排。在选择和编排这些内容的时候也要注意系统性,这种系统性主要体现由易到难的言语系统。这样的言语系统是语言教学的教学系统,而不是语言科学的科学系统。
(3)教学原则不同
关于什么是教学原则,什么是教学方法,什么是教学技巧,我们以后要专门讨论。为了跟语言学教学的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相比较,我们这里先通过举例作一些初步说明。
语言学教学的教学原则主要是教学内容的科学性和系统性以及理论联系实际,语言教学的教学原则必须在综合考虑语言规律、语言学习规律和语言教学规律的基础,加以制订。例如,要根据教学对象的特点选择和编排教学内容,要正确处理语言与文化、语言知识与言语要素的关系,要正确处理言语要素的传授与言语技能、言语交际技能训练的关系,要正确处理语言的形式结构教学与语义结构教学的关系,等等。这些都是语言教学的教学原则。
(4)教学方法不同
语言学教学的教学方法主要是讲授和设法使学生理解、掌握、应用有关的理论知识,一部分教学内容(如方言调查、实验语音学等)则需要指导学生实际操作。
语言教学的教学方法要复杂得多,早巳成为一个专门的研究领域。例如,要根据学生的需要和由易到难、由浅入深的原则选择和编排作为教学内容的言语材料,这些言语材料要便于根据学生的接受程度对有关的言语现象加以分割、排列和组合;对所教的内容要有计划地安排重现;课堂教学的大部分时间要用于言语技能和言语交际技能的操练;不同的言语技能的训练方法也不相同;理论讲解也要根据不同的内容和不同的教学对象采用不同的方法。
(5)教学技巧不同
从事语言教学要特别讲究教学技巧。怎样引进一个新的言语现象,怎样使学生容易理解,怎样把课上得生动活泼,甚至怎样板书,怎样提问,等等,都有很多技巧问题。语言学教学也需要——定的教学技巧,但是语言教学对教学技巧的要求更高。一种言语现象有的老师一教就会,有的老师费了很大的劲学生也学不会.其中就有教学技巧问题。
通过上面的比较,我们说明了语言教学不同于语言学教学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和技巧,语言教学的性质和特点就体现在这种特定的教学目的、教学内容,教学原则,教学方法和教学技巧之中。
对外汉语语言教学的性质及特点3
语言教学的性质和特点是由语言和语言学习的性质和特点决定的,我们在前面分别讨论了第一语言学习和第二语言学习以及它们的异同,上面谈到的语言教学的目的、内容,原则,方法和技巧,都是以第—语言学习和第二语言学习的共同点为依据的,所以它们既适用于第二语言教学,也适用于第一语言教学。但是正如我们前面所指出的,第二语浯言学习与第一语言学习也存在着一些根本性的区别.所以第二语言教学和第一语言教学是两种不同性质的语言教学。它们的区别至少有以下几点:
(1)第二语言教学要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
从培养学生最基本的语言能力开始,就是要首先教发音,教最常用的词和基本语法规则等。进行第一语言教学时,因为学生已经具备了一定的语言能力和语言交际能力,所以不需要从培养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学生一入学,就可以教他们认字、写字和阅读。对课本上的内容,如果念给他们听,他们完全听得懂,如果让他说,他们也会说,只是由于不识字或识字不多而看不懂.人们在学校里学习第二语言,多数人开始的时候什么也不会,对课本上写的,既听不懂,也不会说,更看不懂,因此要教他们每一个同的语音和意思,要教他们每一句话的语音和意思,而且要进行大量的操练才能学会。所以无论从幼儿园开始教,还是从小学、中学甚至大学开始教,都要从教发音和教说活开始。由于要从培养最基本的言语能力开始,就带来了教学内容和教学方法上跟第一语言教学的—系列的区别。
(2)第二语言教学要面对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的影响。
我们在第一章和第二章都谈到,因为不同的语言既有共同点,又有 不同点,所以第一语言对第二语言学习既有正迁移作用.又有负迁移作用,因此在第二语言教学中既要充分利用第一语言的正迁移作用,又要设法逐渐消除第一语言的负迁移作用.逐渐培养学生用目的语思维的能力。第一语言教学不存在这样的问题。
(3)第二语言教学要面对第二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和文化冲突。
人们在学习第一语言的时候,也就很自然地形成了跟这种语言紧密地联系在一起的文化心理和文化习惯。学习第二语言时,不可避免地要遇到第二语言中存在的与第一语言不同的文化现象,对其中的某些文化现象,学习者不容易理解和接受,从而形成了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甚至引起文化冲突。因此,在第二语言教学中,必须结合有关的言语材料进行文化背景知识的教学,以消除语言学习中的文化障碍,避免引起文化冲突。这也是第一语言教学中不存在的问题。
推荐访问:性质 对外汉语 语言 对外汉语语言教学性质及特点 菁选3篇 对外汉语语言教学的性质及特点1 对外汉语语言教学的性质及特点1-3 简述对外汉语教学的性质和特点 对外汉语教学的基本特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