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家乡的春节记事作文1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的特色也很多。就春节,各地的春节也不同,老舍笔下的北京春节是那样多姿多彩,我家乡的春节更是那样热闹、精彩。 我的家乡是坐落在深山里的一个小村庄,小村被大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我家乡春节记事作文,菁选3篇,供大家参考。
我家乡的春节记事作文1
中国历史悠久,民族的特色也很多。就春节,各地的春节也不同,老舍笔下的北京春节是那样多姿多彩,我家乡的春节更是那样热闹、精彩。
我的家乡是坐落在深山里的一个小村庄,小村被大山和河流围绕着,居住面积也只有一个小区的一半大,剩下的只有田地和高大耸立的大山。
又到了临近春节的时候了,我们的车在大山中绕着仿佛永远也走不完的路,足足走了一个小时才走进小村。随着一声木门打开的响动,春节终于开始了。
在春节期间,小村简直成了孩子们的玩乐天地。广阔的田野任我门奔跑玩耍。小点的孩子会玩捉迷藏;大一点的就玩爆竹;再大一点就玩一种叫“打仗”的游戏,手拿着玩具枪分成两队作战。我至今还记得以前我身穿棉袄,头戴头盔,手拿玩具枪去“打仗”的模样,想起来还觉得颇为可笑。
除夕前,我们不仅给亲朋好友拜年,还会给逝去的长辈拜年。我们每人拿一袋东西跋山涉水,由入土的年份从晚到早。越到后面的陵墓,山越险,可毫不影响我们拜年的热情和气氛。我小的的时候只能看到几个陵墓便不能随着别人去往下一个陵墓,但我的身体不断变高大,一年多看几个,就在去年我刚刚看到最早的陵墓,它已经有几百年的历史哩。我们总在墓前倒杯酒,放支烟,还会放许多食物。这时小朋友也(老师建议:“也”调整为“早就”)不闹了,神情专注的望着这个陵墓。我仿佛看到了陵墓里那些慈祥的老人,那些曾经为了建造这片家园而留下汗水和热血的祖先。
除夕这一晚,活动最多,最热闹,也最精彩。在每个家中都要把桌子摆的密密麻麻,吃的喝的琳琅满目。家中要派几个代表去村子里每个家中拜访做客。村子里洋溢着过年的快乐,但无论在大街上还是客厅里都不见孩子们的身影,到底去哪了?嘿!原来都在厨房里!家乡有个特别的习俗,就是孩子做饭。小的孩子择菜洗菜,大的孩子就负责切肉和炒菜,各个都做得像模像样,满头白发的老奶奶在门边乐呵呵的笑着看着这一群可爱的孩子们。孩子们做的菜也真不赖,味道让大人们赞不绝口。有的孩子还(老师建议:“有的孩子还”调整为“还有几个插不上手的孩子”)会表演节目逗得家里人开怀大笑。在午夜还会进行倒计时迎新年活动,只要和蔼可敬老村长的一声号响,百束烟花就一同在天空绽放,真是让我们叹为观止,小朋友都冲出去燃放烟花爆竹庆新年,热闹得很。就连小狗小鸡也嘎然止声欣赏新年的烟火。这种热闹一直持续到凌晨3点才慢慢消停下来。
虽然,每年的春节都是这样,可我们百看不厌,每次过年的热情不减。其它地方不也是这样,正是因为这样,中国的传统文化才得以传承和推广,中华民族才能活出自己的特色与精彩。
我家乡的春节记事作文2
春节,喜气洋洋;春节,张灯结彩;春节,津津有味;春节,开怀大笑……
我家乡的每年的春节,都让我觉得是一段幸福、美满、祥和的时光,每一点每一滴都让我记忆犹新,回味无穷,难以忘怀。
喜气洋洋备大年:
一进入腊月下旬,年的气息就开始一天天慢慢浓郁开来,人们总是在不知不觉中就开始忙这忙那了。扫房子,置新衣,剁陷子,炸面陀儿,汆丸子,写对联……贴上火红火红的金边儿对联,寓意着一年都“人和家顺事事兴,*安如意年年好”,代表着“迎春迎喜迎富贵,接财接福接*安”……那刚劲有力的字体,那金光闪闪地装饰,那祥和喜庆的“福”,那春意盎然的“喜”……每一家的大门都“日丽春常驻,人和福永留”。柔软轻盈的大红字,风风火火地印在各家大门上,放眼望去,“万福临门”;点燃红火红火的鞭炮,寓意“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劈啪作响的一枚枚“红雷”,轰隆隆地带来了年的气氛。
张灯结彩迎新春:
一条条彩灯,挂到毫无生气的干树杈上,突然树就显得灵巧而有生气了;一根根彩带,飘上生冷僵硬的白色天花板,突然天花板就显得生动而又喜庆了;一盏盏灯笼,爬上光秃秃的门檐,突然门檐亮丽而又亲切了;一幅幅对联,贴到硬绑绑的门上,突然门显得和蔼可亲了;那亮闪闪、水灵灵的金红色的大福字,更是把本就喜庆的对联渲染得亮丽堂皇了。
津津有味年夜饭:
除夕夜,围坐在桌子旁,一盘盘精致而美观的佳肴,红烧糖醋鱼、蘑菇炖小鸡、四喜丸子、可乐鸡翅、京酱*……香气扑鼻,让人不禁“口若悬河”“垂涎三尺”,哈喇子流一地。待到人齐,皆可入座时,一场美食“争夺战”就可拉算序幕了。桌子上咀嚼声、吞咽声、筷子激烈的碰撞声,赞美声、啧啧声、欢笑声……祝福声声不断:“长命百岁!”“学业有成!”“万事如意!”“开年大吉!”……祝福声,声声入耳;欢笑声,声声不息……
开怀大笑闹除夕:
畅食畅饮完年夜饭,欢乐的气息更增添。下一个环节就是发压岁钱了,爹爹的、奶奶的、爸爸妈妈姑姑的、姥姥的、姥爷的、舅舅舅妈小姨的……哈哈,大人们给的不亦乐乎,孩子们收的更是眉开眼笑……
搬着一箱箱、一桶桶的礼花,提着一捆捆、一挂挂的鞭炮,握着一只只打火机,拿着一盒盒火柴,来到院子里,来到广场上。顿时,噼噼啪啪声不绝于耳,响彻云霄;刹那,咚咚呛呛声四片开花,绵延不断……孔明灯点燃了,伴随着炮响接二连三飞向苍穹,带着一个又一个祝愿升上天空……孩子们、大人们,盯着一个又一个带着希望和禅定的灯,不管是自家的还是他家的,都微笑着、祝福着、祈祷着,一直目送……孔明灯似乎也读出了人们的心意,小心翼翼地飞着,那么努力,那么轻盈,不让自己撞上大树,撞上屋顶。努力把人们的祝愿带去遥远的太空……
春节,一年只有一个,所以它显得那么珍贵,却有那么短暂。它悄悄地从人们欢乐声中溜走,它慢慢地从声声祝福中穿过,不知不觉就走远了。年,虽然走了,但365天之后,它还会来。留给人们的是无尽地希望和期盼!
这,就是我家乡的春节。喜气洋洋,张灯结彩,津津有味,欢乐开怀……
我家乡的春节记事作文3
我最喜欢过寒假,因为整个寒假里充满了节日的气氛,年味特别浓。年前忙过年,年后忙拜年。我发现这浓浓的年味主要还是我们小孩渲染的。我们吆三喝四,成群结队,一起放鞭炮、玩游戏,夜晚打灯笼周游四方。这年味啊,真正属于我们童年!
春节期间的风俗习惯主要表现在三个重要节日。家乡的人们尤其重视小年、除夕和正月十五这三日。这三日可真热闹!
小年那天,每家每户都会请祖,也叫“接祖宗”。“接祖宗”是以堂轩为活动场所。如果是大屋,每家每户会抓阄轮流值年。轮到哪一家值年,这一年的腊月二十四日就由这一家摆香火接祖宗。傍晚时分,人们会将所有地方的灯全部打开。还会准备一条鱼、一块生肉、一只鸡和一碗米饭放在托盘上,由当家的`端出去,并从家中拿出几刀香纸烧,燃几把香,放一挂鞭炮,磕三个头。有祠堂的家族,祠堂内供有祖先排位,需再次敬香、烧纸、放鞭炮、磕头。请祖完毕,回到家中,晚餐才正式开始。既然有请祖,就有送祖,“送祖”一般是在正月十五的晚上(也有在正月初七晚上的),人们会拿着供品去逝者的坟前祭奠。
大年那天是人们一年中最繁忙的一天,但也是最快乐的一天。那天大人们要置办年货,小孩子们则忙着去买玩具和烟花。太阳下山之前,人们会贴春联,听爷爷说:“春联蕴含日子红红火火之意,除此之外,还能渲染节日的喜庆。”贴完春联,人们会买几枝假花和几盏灯送到列祖列宗的坟前,有时还会烧几刀香纸,燃一把香,放一挂鞭炮,以此表示人们对那些已经逝去的先人的尊重。
元宵节那天,人们会用糯米粉、灵芝粉做圆子。将粉和好后,分成一块一块的小团,趁它未干裂,立马将它搓成圆的。可以用香油、葱、酱油、鱼或肉等作料炸着吃,也可以用红糖当佐料炒着吃。吃圆子时,一定要趁热吃,凉了会影响口感。
听老人说,以前的元宵节特别热闹。热闹的原因就是闹花灯。从正月初几就开始“戏灯”,一直到元宵节晚上才燃灯。有一首宋词这样写的:“去年元夜时,花市灯如昼。月到柳梢头,人约黄昏后。今年元夜时,月昼灯依旧。不见去年人,泪湿青衫袖!”寥寥几句,给人多少美的遐思!现在随着时代的发展变化,元宵节的那种味道造就消失殆尽了。现在家家户户有电视机,电视节目可谓是百花齐放、赏心悦目。手机、电脑把人们带进虚拟的网络世界。一部小小的手机,内部的虚拟世界广阔无垠,上下几千年,纵横几万里,要什么有什么;还有浩若繁星的网络游戏,更是吸引着年青一代。我一个小学生都能感受到年味正在一代一代逐渐变淡。
“十里不同风,百里不同俗”。世界上所有的风俗习惯都是老祖宗留下的,世界上所有的风俗习惯都有着它自己的文化故事,世界上所有的风俗习惯都有着独特魅力。
推荐访问:作文 记事 家乡 我家乡春节记事作文 菁选3篇 我家乡的春节记事作文1 我家乡的春节记事作文100字 我家乡的春节记事作文150字 我家乡的春节记事作文1500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