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3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ang,eng,ing,ong》教学反思3篇(完整)

时间:2023-04-01 14:40:04 来源:网友投稿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angengingong》教学反思1  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angengingong是后鼻音韵母,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与前鼻音韵母anenin的发音混淆在一起。本节课采用大面积指名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23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ang,eng,ing,ong》教学反思3篇(完整),供大家参考。

2023年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ang,eng,ing,ong》教学反思3篇(完整)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ang eng ing ong》教学反思1

  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ang eng ing ong是后鼻音韵母,学生在学习时容易与前鼻音韵母anenin的发音混淆在一起。本节课采用大面积指名读、开火车读、同桌读等多种方式,使每一个学生在课堂中都有展现自我的机会,都有和同学交流的时间。在多种形式的读中,我还能及时针对学生发音的不足进行正音。

  学习的目的在于运用。教师鼓励学生在实际生活中运用所学的汉语拼音,无疑能极大地激发学生学习的热情。兴趣是最好的老师。如何有效地把学生实际生活与学生学习联系起来呢?游戏。一年级的学生天性好动爱玩,玩游戏是他们的最爱。在教学结束时,我通过送信、找朋友、摘苹果等游戏引导学生说说在书本中、在生活中寻找后鼻音的音节,如学习用品、生活用品、家具电器、同学姓名、动植物名称等。不仅让拼音教学贴近学生生活,使拼音教学生活化,还达到激起了学生的学习热情的目的。当学生从熟悉的生活环境中提炼出对拼音符号的认同与理解时,教师适时地引导学生自主地去使用,可为学生今后用它来识字,用它来学习普通话打下坚实的基础。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ang eng ing ong》教学反思2

  汉语拼音是识字的拐棍。《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中明确指出:“汉语拼音教学尽可能有趣味,宜以活动和游戏为主,与学说普通话、识字教学相结合。”

  一、融入游戏,融入故事。

  爱因斯坦曾经说过:“我认为对于一切来说,只有喜爱才是最好的老师。”由根据学生爱玩的特性,在教学中穿插了一些游戏,如“闯关”,在课堂中引入了孙悟空,让学生在游戏中学习,在童话般的情境中学习,活跃了课堂的气氛,紧紧吸引了学生的注意力。

  故事是孩子们最愿意听的,生动有趣的故事更能激发孩子学习的欲望。通过讲故事的方式也能极大地激活孩子的语言智慧,使其得到充分的发展。例如,在教“ying”这个整体认读音节时,设计了富有童话色彩的故事,把ying的四个声调的音节放在具体的故事情节中,给抽象的音节赋予了实在的意义,这不能不引起儿童的注意力和学习兴趣。

  二、抓住难点,以点带面。

  在后鼻韵母的"教学,关键在于“ng”的发音,在教学中对本课难点进行准确的定位。首先出示“ng”,教师说清楚发音的方法,然后通过范读,指名读,开火车读。利用小班特点,让每一个学生都掌握发音方法。在此基础上,教学“ang、eng、ing、ong、ying”的发音,以点带面,面向全体。这种教学设计,和传统教学中,教师逐个指导后鼻韵母的发音相比,既节省了教学时间,又提高了课堂教学效率。另外,在教学后鼻韵母时,让学生根据前鼻韵母的发音方法尝试自己读出后鼻音,体现出学生学习的自主性。

推荐访问:语文课 人教版 反思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课《ang eng ing ong》教学反思3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