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10篇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 牢牢把握“四个机关”定位要求全面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 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下面是小编为大家整理的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10篇,供大家参考。
篇一: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
把握“四个机关”定位要求全面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强调:“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全面加强自身建设,成为自觉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的政治机关、保证人民当家作主的国家权力机关、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机关”的重要论述,丰富和拓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内涵、基本特征和本质要求,深刻回答了什么是人大、建设什么样的人大、怎样发挥人大职能作用等重大理论和实践课题,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加强人大自身建设指明了方向、提供了遵循。前 言
目 录一、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机关”的重大政治意义、历史意义、时代意义,自觉用以指导和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二、人大作为政治机关,要始终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永葆鲜明的政治本色三、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四、人大作为工作机关,要全面提升工作质量和水平,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有力法治保障五、人大作为代表机关,要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最广大人民的根本利益之中
充分认识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四个机关”的重大政治意义、历史意义、时代意义,自觉用以指导和推动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1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机关”的重要论述,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从不同维度揭示了人大及其常委会的本质属性和职责使命。“四个机关”的定位要求,是一个系统全面、逻辑严密、贯通衔接的整体。政治机关的定位体现了人大的政治属性,要求人大旗帜鲜明讲政治,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确保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会的领导;国家权力机关的定位体现了人大的民主属性,要求人大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工作机关的定位体现了人大的法治属性,要求人大全面担负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推动全面依法治国,实现国家各项工作法治化;代表机关的定位体现了人大的人民属性,要求人大牢固树立宗旨意识,始终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为人民用权、为人民履职、为人民服务。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核心是坚持党的领导;人大作为“四个机关”,本质上是党领导下的政治机关。要深刻领会“四个机关”的重大政治意义,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着力强化政治机关意识,全面加强“四个机关”建设,把人大的政治性、民主性、法治性、人民性有机统一起来,把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保证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
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机关”的重要论述,与我们党长期以来对国家政权机关建设的实践探索和理论思考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毛泽东同志在1948年就指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权力机关是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选出的各级政府”。刘少奇同志在1954年一届全国人大一次会议上作关于宪法草案的报告指出,人民代表大会是“能够对重大问题作出决定并能够监督其实施的国家权力机关”,是“具有高度民主性质的人民代表机关”。1981年党的十一届六中全会通过的《关于建国以来党的若干历史问题的决议》提出,“使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及其常设机构成为有权威的人民权力机关”。从2021年上半年起,全国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陆续展开。就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结束后的第二天(10月15日上午),四川省雅安市天全县新华乡永安村8组的106岁老人李朝兰,迎来了她人生中的第18次换届选举投票——这一天,她依法行使自己的权利,为产生新一届县乡两级人大代表投出宝贵一票。图为李朝兰老人郑重投出选票。
全国人大常委会供图 杨爱玲/摄
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报告稿中,使用过“把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成为真正拥有宪法确定的地位、名副其实的国家权力机关,真正负有国家重要职责的工作机关,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的表述。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强调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同时,提出“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2019年1月,党中央出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各级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本质上都是政治机关。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四个机关”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国家政权机关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高度、开辟了新境界。要深刻领会“四个机关”的重大历史意义,把握其中一以贯之的精髓要义和具体要求,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守正创新,把人大工作和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机关”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赋予人大的新使命新任务。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目标越宏伟、任务越艰巨、环境越复杂,越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维护以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为核心的政治安全。
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需要继续推进全过程人民民主建设,使国家各项工作更好接地气、察民情、聚民智、惠民生。进入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完备的法律制度和良好的法治环境予以保障。这些都对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要深刻领会“四个机关”的重大时代意义,增强责任感使命感,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势和功效,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不断提升履职能力和水平,创造属于新时代的光辉业绩,不辜负党和人民的重托。
2人大作为政治机关,要始终坚持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永葆鲜明的政治本色
之后,全国人大常委会有关报告稿中,使用过“把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成为真正拥有宪法确定的地位、名副其实的国家权力机关,真正负有国家重要职责的工作机关,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的表述。党的十九大报告在强调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的同时,提出“使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成为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2019年1月,党中央出台关于加强党的政治建设的意见,明确提出中央和地方各级人大机关、行政机关、政协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本质上都是政治机关。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四个机关”的重要论述,是对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继承和发展,标志着中国共产党人关于国家政权机关建设的规律性认识提升到新高度、开辟了新境界。要深刻领会“四个机关”的重大历史意义,把握其中一以贯之的精髓要义和具体要求,找准定位,明确方向,守正创新,把人大工作和建设不断推向前进。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四个机关”的重要论述,明确了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事业赋予人大的新使命新任务。当今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我国正处于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关键时期,向着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目标越宏伟、任务越艰巨、环境越复杂,越要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坚决维护以政权安全、制度安全为核心的政治安全。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实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做好人大工作的最高政治原则和根本政治保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党领导人民探索建立的,也是在党的领导下巩固、发展、完善的,必然要在党的领导下才能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展现出更加蓬勃的生机活力。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全面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从2015年开始,习近平总书记连续7年主持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会议听取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汇报,多次研究讨论决定人大工作中的重大问题、重要事项,已经成为重要制度安排。党中央先后出台近30件关于人大工作的指导性文件,提出一系列具有开创性的重大举措。新时代人大工作取得的历史性成就充分证明,党的领导坚持得越好,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就发挥得越充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优越性就越能得到彰显。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首先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确保人大工作正确政治方向。全国人大及其常委会直接受党中央领导,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都在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下履行职责、开展工作。要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自觉在思想上政治上行动上同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人大常委会党组要全面履行领导责任,不断提高政治判断力、政治领悟力、政治执行力,发挥好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人大中的各级党组织,人大代表、常委会组成人员、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人大机关干部中的党员要坚定政治立场,提升政治能力,严守政治纪律和政治规矩,做维护党中央权威和集中统一领导的表率。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筑牢人大工作的思想政治根基。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是党和国家必须长期坚持的指导思想,是做好一切工作的根本遵循,要自觉用以武装头脑、指导实践、推动工作。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是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要组成部分,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指南。要持续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觉性和坚定性,丰富和拓展人大工作的实践特色、时代特色。在上海市长宁区虹桥街道办事处,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工委召开未成年人保护法、预防未成年人犯罪法的意见征询会,参会的幼儿园、中小学老师,司法所专职干部、社区工作者、律师等从不同角度畅所欲言(2019年11月27日摄)。
新华社记者 刘颖/摄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必须紧紧围绕党和国家工作大局履职尽责,不断提升人大工作的政治效果。人大工作是党和国家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党中央不同时期的重大战略、重大部署、目标任务、重点工作,都是人大工作要牢牢把握、全力服务的大局,是谋划和推进工作的基本出发点。人大一切工作要首先自觉同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对标对表,同党中央决策部署和习近平总书记指示要求对标对表,重大问题、重要事项、重要情况及时向党中央或同级党委请示报告,切实做到党和国家工作重心转移到哪里,人大工作就跟进到哪里,力量就汇聚到哪里,作用就发挥到哪里,保证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党中央决策部署在国家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和有效执行。
人大作为国家权力机关,要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不断发展全过程人民民主3
人民当家作主是社会主义民主政治的本质和核心。人民当家作主的途径和形式多种多样,最根本、最重要的是掌握国家政权、行使国家权力。作为我国国家政权组织形式,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途径和最高实现形式,也是实现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架构下,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人民行使国家权力的机关是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和地方各级人民代表大会;各级人大都由民主选举产生、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各级行政机关、监察机关、审判机关、检察机关都由人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从根本上,都是对人民负责、受人民监督。要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这一主要民主渠道作用,把民主选举、民主协商、民主决策、民主管理、民主监督各个环节贯通起来,发展更加广泛、更加充分、更加健全的全过程人民民主,更好支持和保证人民当家作主。
保证人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利,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选举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础,是人民当家作主的重要体现。我国是中国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决不能依据地位、财富、关系分配政治权力。我国年满十八周岁的中国公民,不分民族、种族、性别、职业、家庭出身、宗教信仰、教育程度、财产状况、居住期限,都有选举权和被选举权,各地区、各民族、各方面都有适当数量的代表。目前正在各地进行的县乡两级人大换届选举,全国10亿多选民一人一票直接选举产生200多万名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尊重和保证人民的选举权,关键是把好代表“入口关”,在选区划分、选民登记、提名推荐、介绍候选人、组织投票等各环节,都广泛动员人民群众参加,加强选举全过程监督,确保选举工作风清气正、选举结果人民满意。
坚持民主集中制,保证人大各项工作充分反映和体现人民意志和利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设计和运行,保证了人民不仅在选举时有投票的权利,在国家政治生活和经济社会管理中也有广泛参与的权利。要不断完善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组织制度、会议制度、议事程序和工作机制,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
篇二: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
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汇报人:XXXXX 日期:2021-xx-xx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前言2021年11月2日,党中央印发《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这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新时代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
目录一、请谈谈《意见》的出台背景、形成过程和重要意义二、《意见》围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作了哪些重要阐述三、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意见》在这方面提出了什么要求四、新时代人大工作面临哪些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五、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有哪些具体举措六、《意见》对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提出了哪些举措七、《意见》对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有哪些要求八、关于《意见》的学习宣传、贯彻落实有哪些具体举措
第一部分请谈谈《意见》的出台背景形成过程和重要意义
在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三大战役中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取得重大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可靠制度保证和法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用“六个必须坚持”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即必须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丰富和拓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实践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更好发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支撑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
在决定中国前途命运的三大战役中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对起草工作进行研究部署。4月至6月,栗战书等常委会领导同志分别带队赴地方开展调研,组织召开多个座谈会听取31个省(区、市)和部分副省级城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五级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机关老同志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厅负责同志结合各自的工作领域开展调研,形成大量调研成果。在此基础上,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完善,形成《意见》稿报送党中央。经党中央同意,《意见》稿印发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征求意见,作了进一步修改。11月2日,《意见》正式印发。2021年10月13日至14日召开的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在党的历史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史上都是第一次,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大工作的高度重视、坚强领导和殷切期望。党中央决定召开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的同时,要求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并把研究起草《意见》稿的任务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
《意见》是一个全面指导人大工作的文件,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纲领,对于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第二部分《意见》围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作了哪些重要阐述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是党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回顾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立、巩固、发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光辉历程、宝贵经验和这一制度的显著优势、巨大功效,特别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60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
《意见》用“三个有效保证”集中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效,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则,适应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有效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有效保证国家治理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确处理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政治关系,实现国家统一高效组织各项事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效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这些重要论断,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一致的。
第三部分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意见》在这方面提出了什么要求
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经验做法基础上,提出了5方面要求: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二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和指导人大工作。三是坚持党的领导,首先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四是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五是完善和落实党领导人大工作的制度机制。这里面既有方向性、原则性要求,也有许多具体举措。包括:各级党委(党组)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理论学习和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44健全应急联动机制4健全应急联动机制《意见》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证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
人大重要会议、重要立法、重要工作、重大事项等,都要按规定及时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地方各级党委要把人大工作纳入整体工作布局,及时研究解决人大工作和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每年听取同级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工作汇报,每届至少召开一次人大工作会议。把党委领导人大工作、“一府一委两院”接受人大监督、有关部门支持和配合人大工作情况纳入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等等。
第四部分新时代人大工作面临哪些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意见》对新时代人大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作出分析判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民生、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需要更加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需要立法更加紧密地协调和配套,既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法治,又通过更完善的法治保障各领域改革创新;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任务更为艰巨,需要人大更好行使立法、监督等职权予以保障;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等,这些都对新时代人大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意见》提出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目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法律实施的社会环境,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汇聚起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意见》明确了人大及其常委会要重点做好的几方面工作,包括: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加完备的法治保障;维护国家法治统一,推动国家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促进祖国完全统一、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第五部分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有哪些具体举措
作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已经基本成熟定型,我们讲“坚持和完善”、“加强和改进”,主要是从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来讲的。《意见》强调,要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民主集中制,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完善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更加到位更具实效、职能作用充分发挥。《意见》从8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意见》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利,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通过法定和有序的途径、渠道、方式、程序,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人大依法履职,作出决议决定等,都要通过调查研究,通过座谈、论证、咨询、听证等广泛征求和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最大限度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科学决策。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推进人大协商、立法协商,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中。1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
《意见》指出,各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依照宪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人大要履行监督宪法实施的责任,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提高备案审查工作质量。健全各级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制度,加快建设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备案审查信息平台,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专项审查和集中清理。在全社会深入持久开展宪法法律宣传教育。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健全中央依照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对特别行政区行使全面管治权的法律制度,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和法治秩序。2保证宪法全面贯彻实施
《意见》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立法工作步伐。遵循立法工作规律,因需、应时、统筹、有序开展立法。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避免立法简单化。丰富立法形式,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公共卫生、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生物安全、生态文明、财政税收、营商环境、反垄断、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适时启动条件成熟的立法领域法典编纂工作。加强法律解释工作,把普法融入立法过程。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和立法能力建设,注重开展“小切口”立法,从地方实际出发,彰显地方特色,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健全区域协同立法、流域立法、共同立法工作机制。3推进高质量立法
《意见》要求,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各级人大要找准在立法选题、评估、论证、立项、协调、起草、征求意见、审议等各个环节的定位。加强立法调研,发挥立法联系点“直通车”作用,按照程序形成立法规划和计划。人大牵头起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对有关部门负责起草的法律法规草案要提前介入、加强协调。健全法律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及采纳反馈机制。发挥审议环节把关作用。加强和规范部门和地方立法。建好用好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4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
《意见》指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用起来,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增强实效,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确保各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依法落实相关工作责任,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要紧扣法律规定、突出法律责任开展执法检查,逐条对照检查法定职责是否履行、法律责任是否落实、法律执行效果是否明...
篇三: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
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 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2021 年 11 月 2 日,党中央印发《关于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这是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推动新时代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加强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的重要举措。
请谈谈《意见》的出台背景、形成过程和重要意义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的重要组成部分,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是支撑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根本政治制度。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取得重大成果,为党和国家事业发展提供了可靠制度保证和法治保障。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用“六个必须坚持”概括了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和实践创新提出的一系列新理念新思想新要求,即必须坚持中国
共产党领导、必须坚持用制度体系保障人民当家作主、必须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必须坚持民主集中制、必须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必须坚持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丰富和拓展了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科学内涵、本质特征和实践要求。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必须毫不动摇坚持、与时俱进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工作,更好发挥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的职能作用,使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更好转化为国家治理效能。
2021 年 10 月 13 日至 14 日召开的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在党的历史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史上都是第一次,在我国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建设进程中具有里程碑意义。这充分体现了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对人大工作的高度重视、坚强领导和殷切期望。党中央决定召开中央人大工作会议的同时,要求出台相关指导性文件,并把研究起草《意见》稿的任务交给全国人大常委会。全国人大常委会党组高度重视,多次召开会议对起草工作进行研究部署。4 月至 6 月,栗战书等常委会领导同志分别带队赴地方开展调研,组织召开多个座谈会听取 31 个省(区、市)和部分副省级城市人大常委会负责同志、五级人大代表、全国人大机关老同志和专家学者的意见建议,各专门委员会、工作委员会和办公厅负责同志结合各自的工作领域开展调研,形成大量调研成果。在此基础上,经过广泛征求意见和反复修改完善,形成《意见》稿报送党中央。经党中央同意,《意见》稿印发中央人大工作会议征求意见,作了进一步修改。11 月 2 日,《意见》正式印发。
《意见》是一个全面指导人大工作的文件,集中体现了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反映了党的十八大以来人大制度建设和人大工作的理论成果、实践成果、制度成果,为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提供了科学指引和行动纲领,对于进一步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凝聚各方面智慧和力量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意见》围绕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这一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作了哪些重要阐述?
2021 年是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历史,是党的历史的重要组成部分。《意见》回顾总结了党领导人民建立、巩固、发展、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光辉历程、宝贵经验和这一制度的显著优势、巨大功效,特别指出党的十八大以来,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60 多年来特别是改革开放 40 多年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为党领导人民创造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提供了重要制度保障。历史和实践充分证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符合我国国情和实际、体现社会主义国家性质、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保障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好制度,是我们党领导人民在人类政治制度史上的伟大创造,是在我国政治发展史乃至世界政治发展史上具有重大意义的全新政治制度。《意见》用“三个有效保证”集中概括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功效,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坚持马克
思主义国家学说的基本原则,适应人民民主专政的国体,有效保证国家沿着社会主义道路前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坚持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最大限度保障人民当家作主,把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起来,有效保证国家治理跳出治乱兴衰的历史周期率。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正确处理事关国家前途命运的一系列重大政治关系,实现国家统一高效组织各项事业,维护国家统一和民族团结,有效保证国家政治生活既充满活力又安定有序”。这些重要论断,与习近平总书记在中央人大工作会议上的重要讲话精神是一致的。
坚持党的全面领导,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政治保证。《意见》在这方面提出了什么要求?
《意见》强调,新时代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最根本的是要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保证党领导人民依法有效治理国家。在总结党的十八大以来有关经验做法基础上,提出了 5 方面要求。一是坚持党的全面领导这一最高政治原则。二是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揽和指导人大工作。三是坚持党的领导,首先要坚持党中央集中统一领导。四是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五是完善和落实党领导人大工作的制度机制。这里面既有方向性、原则性要求,也有许多具体举措。包括:各级党委(党组)要把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理论学习和干部教育培训的重要内容,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深入学习、研究、宣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
思想。人大重要会议、重要立法、重要工作、重大事项等,都要按规定及时向同级党委请示报告。地方各级党委要把人大工作纳入整体工作布局,及时研究解决人大工作和建设中的重大问题。省、自治区、直辖市党委每年听取同级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工作汇报,每届至少召开一次人大工作会议。把党委领导人大工作、“一府一委两院”接受人大监督、有关部门支持和配合人大工作情况纳入地方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内容,等等。
新时代人大工作面临哪些新形势、新任务、新要求?
《意见》对新时代人大工作面临的新形势作出分析判断,指出随着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对民主、法治、公平、正义、民生、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需要更加健全的法律制度保障;我国已经进入新发展阶段,完整准确全面贯彻新发展理念、构建新发展格局、推动高质量发展,需要更加良好的法治环境;全面深化改革向纵深发展,需要立法更加紧密地协调和配套,既通过深化改革完善法治,又通过更完善的法治保障各领域改革创新;全面依法治国深入推进,基本建成法治国家、法治政府、法治社会的任务更为艰巨,需要人大更好行使立法、监督等职权予以保障;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加速演进,不稳定性不确定性明显增加,需要统筹发展和安全,筑牢国家安全屏障等,这些都对新时代人大工作提出新的更高要求。
《意见》提出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总体要求和主要任务是: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紧围绕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这一目标,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完善法律实施的社会环境,加强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汇聚起人民群众的磅礴力量,为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中国梦提供有力保障。
《意见》明确了人大及其常委会要重点做好的几方面工作,包括:加快完善以宪法为核心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律体系,为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提供更加完备的法治保障;维护国家法治统一,推动国家各项工作在法治轨道上运行;依法确保党中央决策部署贯彻落实,确保人民赋予的权力始终用来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完善人民当家作主制度保障,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保证人民当家作主;促进祖国完全统一、巩固民族团结、维护社会和谐安定;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
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有哪些具体举措?
作为国家根本政治制度,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及其运行机制已经基本成熟定型,我们讲“坚持和完善”、“加强和改进”,主要是从提升人大工作质量和水平来讲的。《意见》强调,要紧跟党中央重大决策部署,紧贴人民美好生活需要,紧扣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需求,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全面依法治国,坚持民主集中制,推动人大工作高质量发展,推动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更加完善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保证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职更加到位更具实效、职能作用充分发挥。《意见》从 8 个方面作出具体部署。
(一)发展和完善全过程人民民主。《意见》指出,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实现我国全过程人民民主的重要制度载体。要在党的领导下,不断扩大人民有序政治参与,加强人权法治保障,保证人民依法享有广泛权利和自由。保证人民依法行使选举权利,民主选举产生人大代表,通过法定和有序的途径、渠道、方式、程序,保证人民的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落实到人大工作各方面全过程。人大依法履职,作出决议决定等,都要通过调查研究,通过座谈、论证、咨询、听证等广泛征求和充分听取各方面意见,最大限度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科学决策。完善人大的民主民意表达平台和载体,健全吸纳民意、汇集民智的工作机制,推进人大协商、立法协商,把各方面社情民意统一于最广大人民根本利益之中。
(二)保证宪法全面贯彻实施。《意见》指出,各国家机关都必须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依照宪法行使权力、履行职责。人大要履行监督宪法实施的责任,用科学有效、系统完备的制度体系保证宪法实施,落实宪法解释程序机制,推进合宪性审查工作,提高备案审查工作质量。健全各级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制度,加快建设和完善全国统一的备案审查信息平台,进一步加强相关法律法规的专项审查和集中清理。在全社会深入持久开展宪法法律宣传教育。坚持和完善“一国两制”制度体系,健全中央依照宪法和特别行政区基本法对特别行政区行使全面管治权的法律制度,落实特别行政区维护国家安全的法律制度和执行机制,维护宪法和基本法确定的特别行政区宪制秩序和法治秩序。
(三)推进高质量立法。《意见》指出,要坚持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在确保质量的前提下加快立法工作步伐。遵循立法工作规律,因需、应时、统筹、有序开展立法。增强立法的针对性、适用性、可操作性,避免立法简单化。丰富立法形式,有计划、有重点地推进国家安全、科技创新、经济发展、农业农村、公共卫生、社会保障、文化教育、生物安全、生态文明、财政税收、营商环境、反垄断、防范风险、涉外法治等重要领域立法。适时启动条件成熟的立法领域法典编纂工作。加强法律解释工作,把普法融入立法过程。加强地方立法工作和立法能力建设,注重开展“小切口”立法,从地方实际出发,彰显地方特色,
着力解决实际问题。建立健全区域协同立法、流域立法、共同立法工作机制。
(四)发挥人大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意见》要求,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各级人大要找准在立法选题、评估、论证、立项、协调、起草、征求意见、审议等各个环节的定位。加强立法调研,发挥立法联系点“直通车”作用,按照程序形成立法规划和计划。人大牵头起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的重要法律法规草案。对有关部门负责起草的法律法规草案要提前介入、加强协调。健全法律法规草案公开征求意见及采纳反馈机制。发挥审议环节把关作用。加强和规范部门和地方立法。建好用好国家法律法规数据库。
(五)增强监督刚性和实效。《意见》指出,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要把宪法法律赋予的监督权用起来,实行正确监督、有效监督、依法监督。坚持围绕中心、突出重点、增强实效,寓支持于监督之中,确保各国家机关依法行使权力、依法落实相关工作责任,确保公民、法人和其他组织的合法权益得到有效维护。要紧扣法律规定、突出法律责任开展执法检查,逐条对照检查法定职责是否履行、法律责任是否落实、法律执行效果是否明显。不断丰富和探索监督形式,用好听取审议工作报告、开展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专题调研、办理群众线上线下来信来访等,回应社会关切,强化各方面依法履职。《意见》强调,加强对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规划、计划的审查,进一步规范审查程序,明确审查
重点,增强工作实效。深化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改革,加强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加强国有资产管理情况监督,健全全口径、全覆盖的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深入推进预算、国有资产联网监督工作。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推动解决影响司法公正、制约司法能力的深层次问题。《意见》强调,“一府一委两院”要增强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
篇四: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
县关于加强和改进新时代人大 工作的意见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及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认真落实党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人大工作的要求,切实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更好发挥人大职能作用,根据《中共 XX 市委关于进一步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XX发〔XX〕X 号)和《中共 XX 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乡镇人大工作和建设的若干意见》(XX 发〔XX〕10 号),结合我县实际,提出如下意见。一、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委对人大工作的领导
1. 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人大工作。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重要指示,树牢“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
做到“两个维护”,推动县人大及其常委会务实创新,依法履行法定职责,密切同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着力提高依法履职的能力和水平,推动新时代人大制度和人大工作完善发展。
2. 建立健全党委领导人大工作的制度和机制。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核心作用,自觉把党的领导贯穿于人大工作全过程、落实到依法履职各方面。县乡人大要紧紧围绕党委中心任务,依法履行职责,积极发挥作用,保证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保证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机构领导人员。人大召开重要会议、开展重要活动、作出重要决定以及工作中的重大问题,要依程序及时向本级党委请示报告。各级党委要建立和完善听取人大工作汇报制度,每届任期内至少召开 1 次党委人大工作会议,每年至少听取 2 次人大工作专题汇报,及时研究解决人大工作中的重要问题。
3. 建立健全支持人大工作的检查考核制度。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执行宪法、法律、法规和人大决议、决定情况以及接受人大监督、对人大负责情况的监督检查,把加强县乡人大工作成效作为考核干部和评价工作的重要内容。
4. 营造良好舆论氛围。要充分发挥传统媒体和新兴媒体功能,加强人大工作的宣传。党委宣传部门要把人大工作纳
入宣传工作的总体部署,把人大制度、民主法制建设和人大重要会议、代表工作的宣传列入年度宣传计划。要加大《中华人民共和国民法典》宣传贯彻力度,着力推动民法典全面有效实施。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党校要把人大知识、宪法和法律知识作为学习教育的重要内容。
二、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
5. 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建立和完善“一府一委两院”向人大报告重大事项的制度。凡是应当由人大及其常委会讨论、决定的重大事项,都必须按程序提交人大及其常委会审议决定。
6. 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监督权。认真执行《监督法》相关规定,建立健全听取专项工作汇报、专项工作评议、综合执法检查、专题询问、质询、特定问题调查、备案审查等操作办法。“一府一委两院”在列席人大会议、资料报送时限等方面要严格按法定程序办理;要积极配合与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活动,认真执行和办理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和审议意见,及时报告办理结果。
7. 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选举任免权。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和人大依法行使选举任免权相统一,党委在提出国家机关组成人员人选时,应当及时向本级人大会议临时党组
织、人大常委会党组、乡镇人大主席团通报党委人事安排和被推荐人选的基本情况,听取意见建议,并认真对待和研究。
三、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
8. 保障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各级政府要依法保障人大代表活动经费,将代表活动经费足额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县人大常委会、乡镇(街道)要加强代表培训,提高代表素质和履职能力。要建立健全代表建议巡回集中督办机制,提高代表建议解决率。要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建立健全代表联络机构,畅通社情民意表达和反映渠道,密切人大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特别是要巩固乡镇(街道)人大代表联系选民工作室建设成果。
9. 提高代表议案建议办理水平。完善代表议案建议办理考核评价机制,将办理情况纳入年度绩效考核体系。县财政要将代表建议办理专项资金列入年度预算,加强资金保障。相关部门单位要高度重视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主动加强与代表的沟通联系,提高代表议案建议的办结率和解决率。
四、重视和支持人大及其常委会自身建设
10. 加强人大组织机构建设。落实机构改革要求,规范设置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科学界定和明确人大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的工作职责,并按规定配齐
配强工作力量。县人大设立监察和司法、财政经济、教育科学文化卫生、环境与资源保护、农业与农村、社会建设等 6个专门委员会,县人大常委会设立办公室、选举任免联络等2 个工作机构。乡镇设立人大主席团,街道设立人大工作委员会。乡镇人大配备专职主席 1 人,一、二类乡镇配备专职副主席 1 人 。
街道人大工作委员会配备专职主任 1 人,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配备专职副主任 1 人 。
11. 加强人大干部队伍建设。加大人大干部选拔、培养、使用力度,把人大干部的培养、选拔和任用纳入干部队伍建设总体规划,选派政治立场坚定、经验丰富、具备专业知识的干部担任人大职务。规范人大干部学习培训、轮岗交流、挂职锻炼等工作制度。建立健全人大干部制度化交流机制,有序安排人大干部同党政部门、司法部门干部之间的合理交流。优化人员结构,县人大常委会委办正职、乡镇(街道)人大正职中 35 岁左右的干部比例不得低于 20%。根据新形势下人大职能和工作需要,科学统筹人大编制和工作机构,充实和加强工作力量。
12. 推进人大系统信息化建设。大力推进电子表决会议系统、内部办公系统、预算联网监督平台建设,充分应用新媒体,建立上下畅通的人大网络信息平台。严格落实意识形
态工作责任制,加强意识形态阵地管理,创新宣传工作方式,讲好人大故事,展现人大作为。
13. 切实加强乡镇(街道)人大工作。县人大常委会要加强对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指导,乡镇党委、街道党工委要加强对乡镇(街道)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和保障乡镇人大及其主席团、街道人大工委依法行使职权,充分发挥基层人大在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中的职能作用。要贯彻落实好《XX 省乡镇人民代表大会工作条例》,规范乡镇人大行使职权的程序,提升乡镇人大工作水平,推动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常态化制度化。要深入推进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票决制工作,在总结试点经验的基础上有序全面铺开。
篇五: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
安徽省委出台《意见》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 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深人贯彻落实习近平法 治 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 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考 察安徽重要讲话指示精神,进一步加强党对人大工 作 的 领 导 ,奋 力 开 创 新 时 代 全 省 人 大 工 作 新 局 面 ,近 日 ,中 共 安 徽 省 委 印 发 了 《关于加强新时代 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这是省委进一步加强人大 工作和建设的重要制度性安排,是我省人大工作的 重要指导性文件。《意见》共 6 个 部 分 21条 ,站 位 高 、指 向 明 、 内容实。坚定坚持人大工作的正确政治方向,具有 很强的政治性、全 局 性 ;全面贯彻五年来特别是党 的十九大以来党中央关于人大工作的一系列新部署 新 要 求 、吸 纳 了 地 方 人 大 一 些 行 之 有 效 的 创 新 做 法 ,具有很强的时代性、创 新 性 ;凸显了大抓基层 的鲜明导向,就强化基层人大工作和建设提出了既 必 要 、又可行的政策举措,具有很强的针对性、实 效性。《意见》突出强调要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 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统领人大工作,深人学习研究宣 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 制度的重要思想,扎实开展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 的学习宣传,促进全社会坚定制度自信,凝聚起全 省人民推进新阶段现代化美好安徽建设的智慧和力 量 。突出强调要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全 面 落 实 党 中 央 关 于 加 强 人 大 工 作 和 建 设 的 部 署 要 求 ,积极主动将党的领导主张和重大决策部署转化 为地方性法规。各级党委要高度重视人大工作,每 届 至 少 召 开 1次 人 大 工 作 会 议 ,党委常委会每年至 少 听 取 1次本级人大常 委 会 党 组 工 作 汇 报 ,乡镇党 委每年至少听取2 次 乡 镇 人 大 工 作 汇 报 ,对人大工 作和建设进行研究部署。在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 核 时 ,注 重 了 解 “一府一委两院”接受人大监督的 情况。围 绕 充 分 发 挥 地 方 国 家 权 力 机 关 职 能 作 用 ,《意见》提 出 ,要增强地方立法质效,树立了 “健全 依 法 治 省 急 需 、满足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 必备的法 规 制 度 ”这 一 新 的 目 标 导 向 ,提出了通过 “小切口”立法解决实际问题等新的立法理念;要健 全 正 确 、有 效 监 督 机 制 ,明 确 提 出 “根据需要可以 对 相 关 主 管 部 门 、被审计部门单位提交的整改情况 报告进行满意度测评”、实行审议意见及问题清单交 办督办等制度,“支持人大对归口党委职能部门领导 或管理的政府部门、垂直管理单位开展监督”;要全 面落实中央关于健全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的 部 署 要 求 ,把握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范围和程序机 制 ,支持县乡两级人大探索建立民生实事项目人大 代 表 票 决 制 ;要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行使 选 举权、任免权相统一,认真做好选举任免工作。《意见》就支持和保证人大代表依法执行职务强 调 ,要坚持人民主体地位,拓宽联系人民群众和人大 代表的渠道,广泛听取意见建议,保证各项决策符合 人民根本利益,并 对 加 强 代 表 “三室一点一家”规范 化 建 设 、开 展 代 表 “双述职”、强化代表履职管理和 监 督 、健全代表退出机制等提出了新的要求。《意见》重点对县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提出 了 要 求 ;专 门 针 对 乡 镇 、街 道 、开发区人大工作和 建 设 中 的 薄 弱 环 节 ,提出了一些解决问题的具体意 见 。其 中 ,明确规定市县在核 定 的 领 导 职 数 内 ,为 人大专委会配 备 熟 悉 相 关 专 业 的 专 职 副 职 ,办事机 构 和 工 作 机 构 至 少 配 备 1名 专 职 工 作 人 员 ;规定街 道 人 大 工 委 设 专 职 主 任 1人 ,有条件的地方可以配 备专职副主任。《意见》针对乡镇人大主席及工作人 员 专 职 配 备 问 题 作 了 明 确 规 定 ;同 时 从 实 际 出 发 , 实 事 求 是 地 作 出 了 “进一步探索省级以上开发区人 大 工 作 机 构 保 障 的 有 效 形 式 ,加 强 人 员 力 量 配 备 ” 等 原 则 规 定 。这进一步体现了省委对基层人大工作 和 建 设 的 高 度 重 视 ,也必将有力推动基层人大改善 履职条件、提升履职能力、增强履职实效。《意见》还明确要求,各地各有关单位要认真抓 好贯彻落实,加强督查,确保各项要求落实到位。■H2020年第2 3 期 7
篇六: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
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发挥人大职能 县委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和建议-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发挥人大职能 关于加强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 为全面落实党的十八大和十八届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深入贯彻习近平总书记系列重要讲话精神,认真落实中央、省委、市委关于人大工作和建设的重大部署,进一步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更好的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充分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的重要作用,不断开创人大工作新局面,现提出如下意见。一、加强和改进党的领导,健全党委对人大工作领导制度 1.加强党委对人大工作的领导。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屁 最本质的特征,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 证。要坚持党领导立法、保证执法、支持 逐 司法、带头守法,把依法治国基本方略同 依法执政基本方式统一起来,把党总揽全 ╀ 局、协调各方同人大依法履职、开展工作 屦 统一起来,把党领导人民制定和实施宪法 法律同党坚持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统一 语 起来,善于使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 末 国家意志,善于使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 帏 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 匝 善于通过国家政权机关实施党对国家和社 郊 会的领导。充分发挥党的领导核心作用, 格 支持和保证国家政权机关依照
宪法法律积 壮 极主动、独立负责、协调一致开展工作。
2.完善党委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机制。县 兹 委和乡镇党委要把人大工作纳入党委工作 袱 总体布局,统一部署推进。县委每届至少 ō 召开一次人大工作会议,每年听取人大常 伫 委会党组工作汇报,及时答复人大常委会 篾 党组的请示报告,研究解决人大工作和建 摁 设中的重大问题和实际困难。县委专职副 莎 书记联系人大工作。县人大常委会主任列 钗 席县委常委会议,乡镇人大主席列席乡镇 蚕 党委会议。人大常委会办事机构和工作机 犰构主要负责人、常委会专职委员列席县委 襄 全委会,参加县委、县政府召开的全局性 蚨 工作会议、组织的重大活动。在召开人民 秸 代表大会会议和人大常务委员会会议期间 滑 ,县委、县政府尽量不安排其他会议,保 □ 障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参加人大会议。县 卟 委和“一府两院”有关方面要主动加强与 蚕 人大各机构的沟通联系,互通工作信息。
嘬 要把推进社会主义民主法治建设成效作为 楠 衡量各级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工作实绩的 缧 重要内容,纳入政绩考核。
3.充分发 〔 挥人大常委会党组作用。人大常委会党组 剞 要自觉接受县委领导,认真贯彻执行党组 潋 工作条例,发挥党组的领导核心作用,及 运 时贯彻落实县委的重大决策和工作部署。
跛 建立健全向县委请示、报告制度,人大及 崎 其常委会召开的重要会议、重大活动等重 点工作安排,应及时向县委报告。
县委要 完善依法决策机制,在作出重大决策前, ⒁ 注重听取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意见建议,及 茫 时通报重要工作情况,更好地推进党委决 玩 策民主化、科学化。
4.加强对人民代 表大会制度和宪法法律的宣传。要从巩固 徇 党的执政地位、保证人民当家作主、建设 社会主义法治国家的政治高度,谋划和推 澳 进人大宣传工作。县委宣传部门要不断创 糠 新人大宣传的内容、形式和载体,新闻媒 体要适时、不定期设立人大制度和人大工 芭 作宣传专栏、专题,加强和改进对人民代 榨 表大会、人大常委会会议、主任会议等人 枳 大工作及人大代表履职情况的宣传报道。
孑 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专项工作报告、执 法检查报告及审议意见的办理和落实等情 葡 况,新闻媒体要按规定及时向社会公布。
暹 县委和乡镇党委理论学习中心组每年定期 止 学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宪法法律知识。
裴认真落实“谁执法、谁普法”的普法责任 蹀 制,深入开展宪法法律宣传,认真组织好 国家宪法日宣传活动。抓住领导干部这个 轰 关键少数,着力提升领导干部运用法治思 榇 维和法治方式深化改革、推动发展、化解 矛盾、维护稳定能力,带动全社会树立法 簏 治意识。县委党校每年要把人民代表大会 尘 制度和宪法法律的学习,列为干部培训教 育的必修课,纳入全县主体班次。
二、 发挥地方国家权力机关的优势和作用,加 快法治岳
西建设进程 5.支持人大依法 行使监督权。推动健全“一府两院”由人 尔 大产生、对人大负责、受人大监督制度, 豳 支持人大依法开展监督,及时协调解决人 去 大监督工作中的重要问题。人大及其常委 咧 会要支持政府严格依法行政,加快建设法 厄 治政府。支持司法机关全面落实司法体制 阅 改革工作部署,完善管理体制和运行机制 椐 ,规范司法行为。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 廨 对事关全局、涉及人民群众切身利益和社 渔 会普遍关注的重大问题的监督,增强监督 工作的针对性和有效性。建立健全人大常 ┆委会与“一府两院”联席会、政情通报会 龀 等制度。“一府两院”和相关部门主要负 限 责人应把列席人大会议作为依法接受人大 谟 及其常委会工作监督和法律监督的重要方 哆 面。人大审议各项报告、议案时,有关国 瞥 家机关负责人应当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 问,会后认真研究、积极采纳人大代表和 渖 常委会组成人员提出的意见建议,并及时 梭 反馈。要对“一府两院”专项工作报告和 沐 审议意见办理情况进行满意度测评。健全 蜩 预算审查工作机构,加强对政府全口径预 谤 决算审查监督,推进预算支出联网监督系 ♀ 统建设,实现预算编制、执行、调整、决 算、资金使用绩效等监督的全覆盖。加强 岽 人大对国有资产、政府性投资和地方政府 姗 债务的监督,加大对审计报告中重大问题 分整改情况的跟踪检查监督。探索创新监督 缒 方式方法,善于运用执法检查、专题询问 丫 、质询、特定问题调查等法定监督形
式, 瘙 增强监督实效。“一府两院”要自觉接受 裟 人大监督,主动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 X 工作,认真研究办理人大常委会审议意见 ń ,及时报送落实情况。政府垂直管理单位 蝓 、派出机构要依照宪法法律规定,自觉接 受县人大及其常委会的监督。
6.积极 坪 推进重大事项决定权的行使。县委和乡镇 纵 党委要增强依法执政观念,支持人大对本 蝾 行政区域内的重大问题以及人民群众普遍 趟 关心的问题作出决议决定,善于把重大决 镗策部署通过人大法定程序转化为国家意志 。县、乡(镇)两级人大要认真贯彻执行 ǔ 《安徽省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讨论、 拼 决定重大事项的规定》,及时就包括民主 全 法治建设的重大措施以及区域发展总体规 男 划、城乡规划建设管理、重大民生工程、 ┈ 重大建设项目等作出决议决定。县、乡( 竽 镇)人民政府要建立健全重大决策出台前 诳 向人大报告制度,并认真组织实施。“一 ń 府两院”要依法向县人大及其常委会报告 罕 重大事项,有关国家机关要将本年度工作 乏 中的大事要事,反映在当年向县人大所作 渴 的有关报告和提交的有关文件中。对人大 愫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一府两院 卿 ”要抓好落实,主动报告实施情况。人大 毯 常委会要跟踪监督检查决议决定的贯彻实 钏 施。依法应由人大及其常委会表决通过的 泷 重大事项、县人民政府依法应报送县人大 粽 常委会备案审查的规范性文件,一般不采 让 用党委与政府联合发文。
7.保障人大 麴 依法行使选举任免权。坚持党管干部原则 铟 与人大依法行使任免权相统一,规范和完 鐾 善人事选举和任命程序。县委提出需要由 人民代表大会选举或者人大常委会任命的 哽 领导干部人选,应当按照有关规定征求人 大常委会党组的意见。人大常委会党组成 铀 员或主任会议成员中的多数人如有不同意 厢 见,县委可以重新推荐人选;如果认为人 内 选不宜改变,应作出说明,并在人大常委 虞 会党组或主任会议成员中作进一步酝酿, 谷 待意见比较一致后,再行推荐。县委推荐 咕 拟任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常委会办事机 侬 构和工作机构负责人人选,需征求人大常 ń 委会党组意见。充分尊重代表依法联名提 缱 出候选人的权利,切实保障代表联名提出 彷 的候选人与大会主席团提出的候选人具有 裙 同等的法律地位。切实维护人大及其常委 驱会依法选举和任免的结果,人民代表大会 榔 选举或者人大常委会任命的国家机关领导 鬃 人员,在法定任期内要保持相对稳定,确 需调整的要严格按照法定程序办理。规范 投 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任免事项,重要人事 篝 任免案由提请机关主要负责人到会报告并 苓 说明情况。认真实施宪法宣誓制度。完善 细 干部任前法律知识考试、供职发言、颁发 涣 任命书等制度,进一步加强对干部的任前 肟 审查和任后监督工作。政府组成部门主要 俄 负责人每届任期内,至少向人大常委会报 变 告一次履职情况,并接受评议。县委组织 失 部要把人大常委会对干部履职监督情况, 醯 作为干部考核和使用的依据。坚决查处违 桑 反选举法、破坏选举
工作的行为。
三、 凰 加强和改进代表工作,支持和保障代表依 法履职 8.把好人大代表“入口关”和 货 “出口关”。县委和乡镇党委要把人大代 表选举作为党管干部、党管人才的重要工 作内容,依法行使代表候选人提名推荐权 摆 ,把好代表政治关、素质关、结构关。在 Ⅰ 换届选举时统筹考虑代表的构成,不断优 化代表的年龄、知识和专业等结构,提高 隰 基层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知识分 驱 子代表比例。换届时,连任代表候选人人 觖 选一般应占代表候选人人选总数的三分之 一左右,以保证工作的连续性。在代表候 选人的提名推荐,特别是代表的连任问题 \ 上,应充分听取人大常委会党组的意见, 钆 坚持把代表的履职情况作为继续提名推荐 觎 的重要依据。探索建立人大代表履职激励 艿 约束机制,建立健全代表退出机制,不能 滇 正常依法履职的,应劝其主动辞去代表职 敏 务,并按照法定程序办理。党政领导干部
因岗位变动不宜继续担任代表职务的,本 士 人应当辞去代表职务,并及时履行法定程 序。
9.支持人大代表依法履职。各级 党委、国家机关和代表所在单位要认真执 居 行代表法,为代表执行职务提供服务和保 障。要充分尊重代表主体地位,维护代表 的各项法定权利,切实保障代表的知情权 帼 、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加强与代表 鳍 的沟通协商,发挥好代表在协商民主中的 疾 作用。人大常
委会通过组织代表视察、邀 搂 请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会议和参加人大重 要活动等方式,拓宽代表知情渠道和履职 平台。“一府两院”要加强同人大代表的 瓴 联系,通过多种形式,听取代表对有关工 作的意见建议。政府研究出台重大工程项 告 目或涉及民生的重大举措,应当听取代表 痒 和群众意见。代表依法提出约见有关国家 崴 机关负责人的,人大应当及时进行联系和 查 安排,有关国家机关负责人或其委托的负 责人员应当认真听取代表的意见建议,并 滁 做好解释说明和答复办理工作。建立和完 碘 善代表培训制度,坚持同级培训为主,加 儆 强人大代表初任培训、履职培训和专题培 鳏 训,原则上在每届初年将新当选的本级人 看 大代表轮训一遍。积极组织代表参加远程 箫 学习培训,县人大常委会换届后,要及时 开展县乡两级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工作。代 寓 表依法履职、参加代表活动,其所在单位 杭 应予大力支持,并提供必要的时间和物质 姥 保障。
10.改进代表议案和建议、批 嫘 评、意见的办理工作。“一府两院”要认 犊 真办理代表建议,政府主要负责同志、分 箨 管负责同志对重要议案要亲自主持办理, 荪 各承办部门要在规定时限内办结并答复代 姗 表,对闭会期间建议与大会期间建议同等 惆重视。探索实行代表议案、建议及办理情 弓 况公开制度,推动代表建议落实。严格执 岈 行《岳西县人民代表大会代表建议、批评 硕 和意见处理办法》,坚持人大常委会主任 亿 会议成员领衔督办重点建议制度,提高建 滨 议办理质量,切实解决重答复、
轻落实的 焰 问题,推动代表建议办理从“答复满意” 旨 向“结果满意”转变。建立健全代表建议 尊 办理工作责任制,将办理情况纳入绩效考 芦 核体系。
11.保障人大代表活动经费 陔 。县、乡(镇)两级人大代表活动经费分 傍 别按每年度不低于 1000 元、500 元 А 的标准列入本级财政预算,并结合实际逐 步增加。建立代表履职补助制度,对无固 壶 定收入的代表依法执行代表职务,原则上 娇 按上年度本行政区域的职工日平均工资给 煎 予误工补助,由本级财政列支。
12. 缮 密切代表与人民群众的联系。建立健全代 翮 表联络机构,加强代表小组建设。“一府 ┇ 两院”及政府部门要加强与人大代表的联 骤 系,通报重要工作情况,听取代表意见。
腚 完善代表联系群众制度,通过调研、视察 鲲 、走访、直接联系选民、代表接待日和代 ¥ 表主题活动等方式,畅通社情民意表达和 锭 反映渠道。担任领导职务的代表,要积极 逶 参加代表活动,带头执行代表职务。全面 矗 实行直接选举的代表向选民述职并接受评 迈 议,接受人民群众监督。依托人大门户网 癀 站,积极搭建代表履职服务网络平台。推 动代表联络机构面向选区选民,公开代表 癖 基本信息。建立健全代表履职档案,记录 代表履职情况,并逐步向社会公开。
四 、加强人大自身建设,提高依法履职能力 锚 和水平
13.加强思想政治建设。县人 宋 大及其常委会要坚持...
篇七: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
加强新时代人大机关建设存在的 问题及对策建议思考为了进一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及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按照“守初心、担使命,找差距、抓落实”的总要求,以加强机关建设为课题开展了调查研究。
一、基本情况 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在市委和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的领导下,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扎实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以及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全面担负工作职责,机关建设不断加强。机关连续六年在全市目标责任考核中位列优秀等次,脱贫攻坚、创文、创卫、平安建设等多项工作走在前列。
(一)忠诚履职,政治建设不断加强。近年来,市人大常委会机关紧紧围绕“坚持党的领导、不断提高政治站位”这一根本要求,全面贯彻党的路线方针政策和中省市决策,始终将市委的领导落实到服务保障各方面和全过程,坚决落实市人大常委会的决策部署,坚持重大事项请示报告制度。机关党组认真落实民主集中制,坚持每季度定期听取机关党的建设、全面从严治党工作情况汇报,分析存在问题,制定推进措施,机关党建工作取得新成效,机关党支部 XX 年被评为“五星级党支部”。
(二)围绕大局,服务能力显著提升。充分发挥参谋服务作用,全力做好常委会重大活动和重要工作部署,自觉做好参谋和服务,各项工作取得较好成绩。一是“三会”服务有提升。主动加强与省人大常委会办公厅、市委办、市政府办、区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及相关部门的工作联系,为人代会、常委会、主任会议的顺利召开以及各项决议和议题的审议提供了优质高效的服务。二是脱贫攻坚工作有成效。为包抓的金马村争取协调项目资金,基础设施得到改善,产业扶贫项目初见成效,金马村于 XX 年实现脱贫退出。三是服务代表工作有改进。积极做好人大代表“密切联系群众、真诚服务群众”主题实践活动、人大代表履职培训以及人大代表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接受评议等活动的服务保障工作。通过督办代
表建议办理、邀请代表参与有关视察调研和执法检查、列席常委会会议等,为代表依法履职提供保障。
(三)严格管理,工作程序日益规范。以制度建设为抓手,全面加强机关规范化建设。修订完善了《机关党组议事规则》《秘书长办公会议议事规则》《公文处理办法》《财务管理制度》《信息宣传评比制度》等 19 项规章制度,细化了机关办文、办会、办事程序,使机关工作机制更加科学规范。严格目标责任管理,建立了符合机关实际的工作评价体系和激励机制,调动机关上下的积极性和主动性。各项工作都在制度的保障下规范运行。
(四)务实担当,工作作风明显改进。近年来,通过扎实开展“三严三实”“讲政治、敢担当、改作风”专题教育,坚持“两学一做”常态化,人大常委会机关党员干部的思想政治素质得到显著提升,工作的积极性和主动性显著增强,人大常委会机关真正成为了人大工作的“发动机”和“助推器”。通过加强各类专业技能培训,机关工作人员“专业知识不到位、素质能力不到位、服务意识不到位”等问题有效解决,提高工作技能已成为工作人员的自觉行动。
二、机关建设中存在的问题
一是制度建设亟待加强。市人大及其常委会仍有多项制度需要清理,废改立工作急需加快进度。二是工作协调机制有待健全。由于人大工作的特殊性,客观上造成了省、市、区县人大常委会机关之间联系沟通较少。机关内部各委员会之间、委员会与机关各科室之间的联系沟通也较少。三是干部队伍能力待提高。机关科室人员之间轮岗交流不够顺畅,一定程度上制约了人才队伍建设。个别干部干事创业精气神不够,工作措施不多、推动不力。机关干部的文字综合能力亟待加强,部分新进人员业务能力亟待提高。部分干部专业技能不适应新形势下人大工作的发展和要求。
三、建议及措施 新时代,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要继续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统领,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着力建设政治机关、代表机关、服务机关和示范机关,全面提升机关工作水平,切实发挥参谋助手作用,在服务保障市人大常委会、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委员会依法履职中展现新作为。
(一)强化政治引领,建设对党绝对忠诚的政治机关。党的领导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本质特征和优势所在,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政治前提和根本保证。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人大及其常委会首先是政治机关”,要“旗帜鲜明讲政治”。市人
大常委会机关党组要牢牢把握政治机关这一根本属性,坚持以政治建设为统领,将绝对忠诚作为机关的生命线。
一要始终坚持党的绝对领导。要把党的领导贯穿和体现到人大机关工作各方面和全过程。严格执行请示报告制度,重要会议、重要工作、重大事项主动向市委请示,贯彻落实情况及时向市委报告。全面贯彻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重大决策部署以及市人大常委会党组的各项工作要求,确保人大机关工作在党的领导下全面开展。
二要始终加强政治理论武装。在加强理论武装中把准把牢政治方向,在贯彻落实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上下功夫,不断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通过理论中心组(扩大)学习会议、专题培训班、专题党课等平台,多形式、分层次、全覆盖推进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往深里走、往心里走、往实里走。组织党员干部充分利用“学习强国”“学习大国”等网络平台开展自学,坚持读原著、悟原理,营造学思践悟的浓厚氛围。广泛开展革命传统教育、形势政策教育、先进典型教育和警示教育,推动新思想、新理念入脑入心、落地生根,不断提高党员干部的政治意识、政治自觉。
三要始终发挥党建引领作用。落实常委会机关党组、党总支、党支部书记党建工作责任制,建立党组成员抓党建提醒机制,督促其认真履行“一岗双责”,凝聚党组、总支、支部三个层级党建工作的合力,严格落实《中国共产党支部工作条例(试行)》,坚持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鲜明导向,以提升组织建设为重点,强化党支部政治功能,狠抓支部标准化建设,努力提升支部的凝聚力和党员的战斗力。
(二)强化初心意识,建设宗旨意识坚定的代表机关。始终代表人民利益、体现人民意志,是我们党宗旨意识和群众观点的具体体现,也是人大工作的初心所在。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要准确把握代表工作的规律和特点,不断完善机制,密切联系,发挥作用,持续增强代表工作活力。
一要增强人大代表履职实效。加强市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办理工作,坚持第一时间召开代表建议统一交办会,进一步夯实承办单位的主体责任,深化常委会领导领衔督办代表重点建议机制,创新建立办前、办中、办后沟通联系机制,持续开展优秀代表建议和办理工作评比表彰,推动办理工作从“满意率”向“落实率”的转变,切实解决好人民群众关心、人大代表关注的难点热点问题。协调、配合做好人大代表述职评议工作,协调、组织人大代表定期向选民报告履职情况,回答选民询问,接受选民监督,提高代表履职质量。
二要拓展代表履职联系渠道。增加市人大代表参与市人大常委会、市人大各专门委员会、市人大常委会各工作委员会工作的频次,积极发挥市人大代表专业小组的作用,组织代表有序列席市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专项视察调研、执法检查。不断加强市人大代表与人民群众的广泛、深入联系,及时反映人民群众呼声和期盼。建立健全市人大代表同国家机关联系机制,做好“一府两院”向代表通报重要工作情况相关工作,及时听取人大代表意见建议。
三要加强代表履职服务保障。高度重视人大代表主体地位,健全全国、省、市三级人大代表服务保障机制。加强市人大代表的履职培训,对市人大代表进行轮训,切实提高代表履职的能力。落实市人大常委会领导、市人大及其常委会各委员会负责同志固定联系市人大代表制度,始终保持市人大常委会机关同代表的密切联系。围绕人大代表关切的问题,协调、组织相关机构开展针对性的调查研究,为代表形成高质量的议案、建议提供支持;围绕特定主题,组织代表开展定向视察检查,为代表提升履职的专业性、针对性、有效性提供服务保障。
(三)强化使命担当,建设运转高效的服务机关。栗战书委员长强调,做好新时期人大工作,必须自觉把人大工作紧扣在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上来,紧扣在回应人民群众
重大关切上来,紧扣在厉行法治、推进全面依法治国上来。作为市人大常委会的参谋和助手,市人大常委会机关要把围绕中心、服务大局作为使命所系,作为担当所在。
一要提升决策谋划能力。准确把握党中央、省委的决策部署和市委的工作要求,组织深入的调查研究,及时调校对焦,精心谋划常委会年度工作要点、立法工作计划和监督工作计划,使常委会工作更好的聚焦“三个紧扣”。
二要提升组织协调能力。做好常委会工作机构、专门委员会与“一府一委两院”工作部门、区县人大常委会相关机构的对接联络,建立联席会商机制,确保内部有序、外部顺畅、运行规范、优质高效。
三要提升服务保障能力。要提升信息化水平,加强人大常委会网站、人大代表履职平台、人大电子会议系统、机关电子政务内网、人大业务工作等应用平台建设和人大预算联网监督工作、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监督平台建设,为市人大常委会依法履职提供安全可靠、高效便捷的信息化技术支撑。强化立法服务保障,加强基层立法联系点建设,充实立法专家库,建立立法评估保障机制,健全立法民主参与保障机制,确保地方性法规立得住、行得通、真管用。
(四)强化主责主业,建设让党放心的示范机关。习近平总书记在“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工作会议上指出,把初心使命变成党员干部锐意进取、开拓创新的精气神和埋头苦干、正抓实干的自觉行动。市人大常委会党组要聚焦党组班子建设、党员干部能力建设、作风建设,教育引导党员干部以坚韧不拔的意志、无私无畏的勇气、钉钉子的精神抓好工作落实。
一要从严从实加强机关建设。完善机关党组工作规则和运行机制,建立议事决策事项清单,充分发挥机关党组的政治作用。把“抓好党建作为最大政绩”理念贯彻到各个方面,完善机关党组、机关党总支、党支部落实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清单,全面落实从严治党主体责任。建立健全机关党组、派驻纪检监察组联席会议制度,每季度分析机关党风廉政建设形势,全力支持派驻纪检监察组开展工作。有效运用监督执纪“四种形态”,落实追责问责机制。
二要持之以恒加强能力建设。认真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增强八种本领”的重要要求,采取多种措施,全面提升专业知识、专业能力、专业精神。建立教育培训机制,坚持每年组织干部进行外出考察、专业技能培训、跟班学习等方式,不断增强履职能力。建立实践历练机制,建立常委会工作机构、办事机构之间开展重要工作的共享互动机制,各
专、工委组织视察、调研活动时,选派机关科室工作人员参与,帮助机关干部更加全面的接触、了解、把握人大工作;建立急重任务历练干部机制,通过重点工作、重大会议、重要文稿等急重任务历练干部,让干部在实践中砥砺品质、增长才干。健全激励奖励机制,建立健全“三项机制”相关制度和日常考核制度,对干部政治上激励、工作上支持、待遇上保障、生活上关心,加强对年轻干部的培养,鼓励、支持干部大胆干事创业。
三要坚持不懈加强作风建设。扎实推动形成真抓实干、极端负责、严守纪律的工作作风。大力倡导“文经我手无差错、事交我办请放心”的工作理念,把“严细实”要求贯穿办文办会办事的全过程。开展“形式主义、官僚主义”突出问题专项整治,合并、清理、减少有关事项,避免不必要的材料、报表、数据,有效克服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增强主动服务、优质服务、高效服务意识。坚持改会风转文风,严格控制发文数量。严格落实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大力压缩一般性支出,严格控制“三公”经费支出。坚持用制度抓落实、以规矩促规范,制定完善机关办文、办会、督查等各项工作制度和工作流程,不断推进机关作风建设常态化长效化,全面提升机关工作效能。
篇八: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
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区委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第 1 篇
中共**市委第五次人大工作会议,对深入学习贯彻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和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以首善标准做好新时代首都人大工作作了全面部署,对全市各级人大及其常委会发挥好聚民心、议大事、保落实、促善治的重要作用提出了工作原则和明确要求。为深入贯彻中共**市委第五次人大工作会议精神,全面落实市委《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意见》,推进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石景山区形成生动实践,结合本区实际,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牢牢把握做好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总体要求
高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旗帜,全面贯彻党的十九大精神,坚持以马克思列宁主义、毛泽东思想、*****、“****”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对地方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作出的重要指示精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做到“两个维护”,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紧扣党中央和市委决策部署,紧扣全区中心工作,紧扣人民群众重大关切,紧扣全面推进依法治区,适应时代要求,创新体制机制,主动担当作为,增强履职能力,充分发挥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优势,丰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基层实践,使人大及其常委会成为全面担负起宪法法律赋予的各项职责的工作机关、同人民群众保持密切联系的代表机关,为推进我区高端绿色发展、建设好首都城市西大门提供民主法治保障。
二、加强和改进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
(一)坚持正确政治方向。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坚持党的领导、人民当家作主、依法治国有机统一的根本政治制度安排,必须长期坚持、不断完善。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这是做好人大工作的根本保证和关键所在。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必须旗帜鲜明讲政治,强化政治属性,提高政治站位,把准政治方向,主动推进中央有部署、市委区委有要求、适应改革发展需要、符合人民群众期盼、属于人大职权范围内的事项,保证党的主张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意志,转化为保证宪法法律有效实施的举措,转化为推动经济社会发展和解决人民群众关心关注问题的实际效果。
(二)加强思想理论武装。把深入学习领会习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深入学习贯彻习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首要任务,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增强践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觉性。构建全覆盖的联动学习机制,人大常委会党组要全面系统带头学,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结合议题会前学,人大专委会组成人员围绕重点工作专题学,人大街工委、首钢代表联组定期学,人大代表聚焦提高履职能力专门学,机关党员干部立足岗位日常学,自觉把学习贯彻习总书记的重要思想、重要论述,贯穿人大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
(三)完善党的领导体制。把人大工作纳入区委工作总体布局,定期听取汇报,及时研究人大工作中的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贯彻《中国共产党重大事项请示报告条例》,人大常委会党组就贯彻落实市委、区委工作部署和工作安排的重要情况、履职中的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及时向区委请示报告。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决议决定和重要审议意见,听取和审议重要议题,提请区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坚持党建引领,发挥街道党工委对街道人大工作的领导作用。把区委工作部门支持人大
工作、“一府一委两院”接受人大监督的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范围。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做好人大选举任免工作,保证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支持人大依法有序开展任后履职监督工作。
(四)发挥人大党组作用。人大常委会党组要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坚持忠诚、担当、主动、为民的工作理念,牢牢把握“建设国家级产业转型发展示范区、绿色低碳的首都西部综合服务区、山水文化融合的生态宜居示范区”的功能定位,紧紧抓住**举办 2022 年冬奥会冬残奥会和打造新时代首都城市复兴新地标的重大历史机遇,谋划和推动人大工作。强化政治建设,落实主体责任,严明纪律规矩,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抓好党组自身建设,抓好人大常委会机关党组织建设。加强人大系统意识形态工作,落实工作责任制。严格贯彻中央八项规定精神和市委、区委贯彻落实办法,坚决反对“四风”,力戒形式主义、官僚主义,切实转变和改进作风。
三、支持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
(五)维护宪法法律权威。区各级党组织、各国家机关、公职人员要带头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开展工作,自觉在推进依法治区中发挥先锋模范作用,严格执行宪法宣誓制度,深入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组织好国家宪法日活动,普及宪法知识,弘扬宪法精神。区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切实担负起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职责。高度重视、积极参与、主动服务本市地方立法工作。
(六)支持人大议大事作决定。完善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议题协调机制,“一府一委两院”提请区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议题,应当在每年年初向区人大常委会提出,经人大常委会党组报区委同意后,列入人大常委会年度工作计划。严格执行区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区人大常委会报告制度。“一府一委
两院”要依法贯彻实施人大作出的决议决定,认真处理、及时反馈人大提出的意见,把贯彻落实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写入年度工作报告或专项工作报告。区人大及其常委会加强对决议决定落实情况的监督检查。
(七)增强人大监督刚性。突出监督重点,坚持问题导向,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民生,依照法定职责,限于法定范围,遵守法定程序,寓支持于监督之中。加强执法检查,发挥“法律巡视”的监督利剑作用,新立法规及时检查,执法难点持续跟查,复杂问题多法并查,推动制约工作发展、损害群众利益问题的解决。强化专题询问,增加委托人大专委会组织实施专题询问的频次,探索委托人大街工委组织实施专题询问工作。改进报告方式,有关国家机关向人大常委会报告专项工作,问题和原因部分不少于三分之一,解决问题的举措部分不少于三分之一。
提高审议质量,人大常委会要善于汇集民意、集中民智,发挥人大专委会作用,发挥法律顾问作用,建立专家顾问制度,提出有针对性、高质量的审议意见。“一府一委两院”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认真落实审议意见,严格整改落实情况报告的时限、内容、程序,必要时接受满意度测评。
加强跟踪问效,就重点议题组织持续监督,“四不两直”暗访检查,使监督压力真正转化为改进工作的动力。推进联动监督,建立健全人大专委会与检察院民事行政检察部门联动监督工作机制,探索人大监督与检察监督的有效衔接。强化人大备案审查职能,建立健全人大常委会听取和审议规范性文件备案审查工作情况报告制度,将以区政府和区政府办公室名义发布、在一定时期内反复适用并具有普遍约束力的规范性文件纳入备案范围,加大备案、审查、纠错工作力度,完善人大专委会联合审查工作机制。强化人大国有资产监督职能,实现国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全口径、全覆盖。推进人大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
展,更加注重支出预算总量和结构,更加注重财政资金使用绩效。推进预算联网监督工作。
(八)办好议案建议。人大及其常委会要规范审查审核程序,加强综合分析,将代表反映突出的问题纳入监督计划,及时向代表反馈交办情况。编制议案建议办理责任清单。加强对建议办理效果的评估,采取“态度满意”和“结果满意”双满意评价方式,建立“办复评价”和“跟踪评价”二次评价机制。改进承办单位答复工作,对年内得到解决、部分解决或进入实质解决阶段的建议,以及列入工作计划逐年解决的建议,由主办单位的主要领导答复,对因财力、政策等原因暂时不能解决的建议,由副区长答复。强化跟踪督办,完善跨年度跟踪督办代表建议制度,适时集中督办连续多年反复提出的议案建议。各承办单位要高度重视代表议案建议,落实办理责任,强化结果导向,邀请代表参与,更好回应群众关切、满足群众需求、推动改进工作。
四、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
(九)健全联系制度。深化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代表、代表联系选民的“双联系”制度,将联系情况记入履职档案。建立健全“一府一委两院”及其工作部门同人大代表联系制度。完善代表列席人大常委会和人大专委会会议制度,确保代表任期内至少列席一次人大常委会会议。有计划地邀请人大代表列席政府常务会议及专题会议,政府研究出台重大工程项目或涉及民生的重大举措要主动听取代表意见建议。落实市、区人大常委会分级负责,全国、市、区人大代表共同参与的三级代表联系机制,畅通市、区人大代表和人民群众的联系,主动倾听群众呼声,积极反映群众诉求。
(十)完善平台建设。全面建好、管好、用好街道“人大代表之家”和社区“人大代表联络站”(以下简称“家站”)。提升“家站”建设标准,巩固基础,
健全制度,完善“家站”建设运行基本规范。丰富“家站”功能定位,以代表联系选民为基本功能,以宣传党的路线方针政策、了解社情民意、开展监督活动和接受选民监督等为职责功能,以扶贫帮困、展示风采、基层协商等为拓展功能,逐步构建完善“家站”功能体系,推进代表履职常态化、规范化。按照全市统一规范,做好代表网络履职平台建设,提高代表履职信息化、便利化水平。
(十一)加强服务保障。围绕增强代表履职本领,以集中制、小班制、专题化方式,统筹开展初任培训、履职培训、专题培训。人大代表学习培训列入党校年度培训计划。丰富闭会期间代表活动,依法有序开展代表集中联系选民活动、代表主题履职活动、会前征求意见活动,安排市人大**团代表到“家站”开展活动。加大代表履职宣传,开展代表履职交流活动,宣传代表履职先进典型,宣传代表建议办理工作。依法保障代表活动经费,调整经费标准,形成增长机制。调整“家站”建设运行经费标准,规范经费使用和管理。代表所在单位要依法保障代表执行职务。
(十二)加强管理监督。完善代表履职档案,健全“**区人大代表活动服务系统”,推动履职情况向社会公开。人大常委会党组汇总代表任期内履职情况,向区委组织部门通报,作为换届时代表继续提名的重要依据。完善代表述职制度,组织代表每年以面对面或书面方式,向原选区选民报告履职情况。对违反社会道德或存在与人大代表身份不符的行为,经提醒仍不改正的,责令其辞去代表职务。人大代表要珍惜代表职务,贯彻执行民主集中制,在法定范围内履行职权,严守工作纪律规矩,做清正廉洁的表率。
五、夯实人大基础工作
(十三)加强组织建设。优化组成人员结构,提高人大常委会专职委员比例逐步达到**%,提高人大专委会具有专业领域工作经验的委员比例。根据需要适时调
整人大专委会职能和设置,区人大设立社会建设委员会,充实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人员力量。人大常委会工作机构要配备具有法治、财政经济等领域工作经验的工作人员。保留人大街工委牌子,人大街工委主任由街道党工委书记兼任,明确一名副处级干部担任人大街工委副主任负责人大街工委工作,明确一名科级干部负责日常工作。加强区人大常委会机关干部队伍建设,重视培养选拔中青年干部,积极选派年轻骨干到对口部门交流任职。
(十四)健全工作制度。构建人大及其常委会工作制度体系,及时做好相关制度的立改废工作。完善人民代表大会、人大常委会、人大专委会议事规则、工作规程,规范出席列席、文件提交、审议表决、会议公开等机制和流程,提高议事效力。完善监督工作规程。建立围绕议题、聚焦问题、依托代表、广纳民意的调研机制,运用现代信息采集手段,促进成果转化。
(十五)完善工作机制。落实市、区人大常委会联动、联系制度,依法接受市人大常委会的工作监督和指导,积极参加市人大常委会组织的调研培训和有关活动。建立人大常委会主任、副主任联系人大街工委制度,定期走访、听取意见,就落实人大常委会重点工作,实施执法检查、专题询问、建议督办,组织和服务代表履职等加强工作指导。强化人大专委会与人大街工委工作联动,形成工作合力。完善人大专委会与“一府一委两院”及其工作部门对口联系制度。
(十六)深化宣传教育。把习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理论纳入干部教育培训计划,纳入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计划,作为党校(行政学院)、学校思想政治课教学的重点内容。开展人大知识教育普及,组织机关干部、党校学员、学校师生旁听或观摩人大及其常委会会议。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宣传列入党委宣传工作计划,发挥融媒体中心平台作用,运用多种传播方式,做好会议报道和日常报道,讲好人大故事、代表故
事、“家站”故事。发挥好人大工作研讨会平台作用,探索与属地高校建立理论与实践研究合作机制,为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提供智力支持。
区委关于新时代加强和改进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第 2 篇
2020 年 3 月 4 日,中共酒泉市委印发了《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的实施意见》(以下简称实施意见),对今后全市人大工作提出了明确的目标任务。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全面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推动人大工作取得历史性成就。习近平总...
篇九: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
特稿TEGAO
II省委人大工作会议人大工作的意见 》 亮点纷呈□ 文 / 刘枫周明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思想指导人大工作《 意见 》 强调 , 全省各级各部门必须进
一步提高政治站位 、 强化政治担当 , 以习近平
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 , 增强
“ 四个意识" 、 坚定 “ 四个自信 ” 、 做到 “ 两个
维护" , 坚持党的领导 、 人民当家作主 、 依法
治国有机统一 , 坚定不移走中国特色社会
主义政治发展道路 , 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
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 , 支持和保证
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 , 充分发挥
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在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
社会主义制度 、 推进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
现代化中的根本政治制度作用 。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全面领导党的领导是人民当家作主和依法治国
的根本保证 。
为健全党委领导人大工作制
度 、 更好发挥人大常委会党组作用 , 《 意见 》
强调 , 各级党委要把人大工作纳入整体工
作布局 , 把党委领导人大工作 、 党委工作部
门支持人大工作 、 “ 一府一委两院 ” 接受人
大监督等情况纳入年度目标考核 ; 每届党
委任期内至少召开 1 次人大工作会议 , 每
年专题听取人大常委会党组工作汇报 ; 党
委主要负责同志要落实联系人大工作制
度 , 带头参加人大重要活动 ; 坚持人大常委
会主任或主持曰常工作的副主任列席同级
党委常委会会议制度 ; 加强人大常委会党
组建设 , 在省人大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
作委员会设立分党组 。支持和保证人大依法行使职权为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
精神 , 《 意见 》 就继续支持和保证人大行使
好立法权 、 监督权 、 重大事项决定权和任免
权等职权作了一系列具体规定 。关于提高立法质量和效率 , 《 意见 》 分
别从立法原则 、 立法重点 、 立法机制等方
面 , 规定要完善党委领导 、 人大主导 、 政府16
法治与社会 2020 年第 4 期
II
特稿
TEGAO
■■2019 年 12 月 17 日 , 省委人
大工作会议在西安召开 。
记者从
会上获悉 :
《 中共陕西省委关于新
时代加强人大工作的意见 》 ( 以下
简称 《 意见 》 )
经起草组广泛调查研
究 、 吸收借鉴典型经验和好的做
法 , 不断修改完善后 , 将吸收本次
会议上征集的意见建议 , 继续修改
完善下发 , 届时以正式文件为准 。《 意见 》 内容共分为 5 部分 21
条 。
在起草过程中 , 《 意见 》 起草注
重把握提高政治站位 、 坚持问题导
向 、 注重总结经验 、 结合实际探索
创新的要求 , 按照总结 、 继承 、 完
善 、 提高的原则 , 努力把中央要求
具体化为全省的工作部署,把成熟
经验升华为制度机制 , 推进人大工
作创新发展 。依托 、 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 ; 发挥
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
作用 , 重视发挥政府在立法工作中的重
要作用 , 提高法规草案质量 ; 加强立法
队伍建设 , 建立高素质立法人才选拔培
养机制 , 推进立法队伍专业化 、 职业化 。关于增强人大监督的针对性和实
效性 , 《 意见 》 提出 , 人大及其常委会要
围绕中心 、 服务大局 , 贴近民生 、 突出重
点 , 正确监督 、 有效监督 ; “ 一府一委两
院 ” 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 , 认真落实审
议意见 , 确保行政权 、 监察权 、 审判权 、
检察权得到依法正确行使 。同时 , 要继
续加强对司法活动的监督 , 确保司法
公正 、 高效 、 权威 ; 加大执法检查力度 ,
发挥 “ 法律巡视 ” 的利剑作用 ; 不断推
进专题询问常态化 、 公开化 , 必要时依
法开展质询和特定问题调查 。关于落实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
制度 , 《 意见 》 提出 , 各级党委要健全讨
论决定重大事项协调机制 , 对属于人
大职权范围内的重大事项应当适时提
出建议 ; 各级政府要完善重大决策出
台前向人大报告的工作制度 , 及时研
究提出年度重大事项议题建议 , 经党
委批准后向人大报告 ; 各级人大及其
常委会要依法及时作出决定决议 , 跟
踪监督贯彻实施情况 , 每年年底按规
定向同级党委报告 ; "一府一委两院 ”
要认真落实人大决议决定 , 主动报告
实施情况 。关于依法做好选举任免工作 , 按照
中央要求,结合我省实际 , 《 意见 》 提出 ,
党委向人大及其常委会推荐选举 、 任
命 、 决定任命的领导干部人选 , 应当按
照相关规定 , 介绍推荐人选的有关情
况 ; 推荐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 、 人大专
门委员会组成人员 、 常委会工作机构主
要负责人人选 , 应听取人大常委会党组
意见 。
同时 , 要加强对人大选举或任命
人员的监督 , 完善履职报告制度 。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作用
提高议案建议办理实效
人大代表是人民代表大会的主体,
代表工作是人大的基础性工作 。对此 , 《 意见 》 提出 , 各级各部门要
支持代表依法履职 , 健全代表参与立
法 、 监督 、 调研 、 视察等制度机制 , 拓宽
代表履行职权的形式和途径 ; 要不断
探索基层实施民生实事项目人大代表
票决制 , 探索开展代表就人民群众反
映的突出问题依法约见国家机关负责
人活动 , 不断提高议案建议办理质
量 。
《 意见 》 还提出 , 要加强考察审查工
作 , 把好政治关 、 廉洁关 、 素质关 、 结构
关 , 不断优化人大代表结构 , 并适当增
加基层人大代表数量 。加强人大及其常委会
自身建设《 意见 》 提出,优化省市人大常委会
组成人员年龄 、 知识 、 专业等结构 , 人大
常委会工作机构负责人在常委会组成
人员中应占一定比例 ; 完善省市人大专
门委员会和常委会工作机构设置 , 加强
领导力量 , 配足配强专业工作人员 。加强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多年来 , 县乡人大坚持党的领导 、
人民当家做主 、 依法治国有机统一 , 依
法行使职权 , 为推动地方经济社会发展
和民主法治建设作出了积极贡献。
同
时,县乡人大工作和建设中也存在一些
不容忽视的问题,需要及时妥善解决 。为落实中央和省委相关部署要求 ,
《 意见 》 提出 , 要规范健全县级人大及其
常委会机构设置,逐步提高县级人大常
委会专职组成人员比例 , 充实工作力
量 , 解决"一人一委 ” 的问题 ; 坚持完善
县乡人大组织制度 、 工作制度 、 议事程
序 , 支持和保证县乡人大依法行使职
权;规范落实乡镇人民代表大会会议制
度,推动乡镇人大主席团工作制度化 。加强人大信息化和智库建设为加强人大信息化和智库建设 ,
《 意见 》 提出 , 支持各级人大常委会推进
机关办公自动化 、 信息化建设 , 建立上
下畅通的人大网络信息平台 , 探索建设
司法 、 环保等监督平台 , 完善预算和国
有资产联网监督平台 、 代表履职服务平
台 、 备案审查平台 , 建立发现问题 、 反馈
处理问题机制 。同时 , 要健全人大专门
委员会 、 常委会工作委员会专家咨询制
度 , 充分发挥智库作用 , 为人大及其常
委会依法履职提供智力支持 。编辑 / 李卫锋法治与社会 2020 年第 4 期17
篇十: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
分解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重点任务的通知各乡(镇)党委、县直各党(工)委,各党组、总支、支部:
为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以及省委市委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的意见精神和要求,更好发挥人大职能作用,进一步推进自治县人大工作创新发展,奋力开创新时代全县人大工作新局面,现将落实有关工作任务分解如下:
一、重点任务
(一)增强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政治自觉
全县各级党委(党组)要进一步提高政治站位,强化政治担当,深入领会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发展社会主义民主政治、全面推进依法治国重要论述的深刻内涵,坚持不懈用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指导和统领新时代人大工作,切实提高对地方国家权力机关性质、地位和作用的认识,支持和保证人民通过人民代表大会行使国家权力,推进新时代人大工作不断创新发展。县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强化政治属性,建立县人大常委会党组全面系统及时学、常委会组成人员围绕任务专题学、人大代
表聚焦提高履职能力学、机关党员干部融入日常工作学的联动学习制度,把学习贯彻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作为首要任务,贯穿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加强理论武装,把准政治方向,践行初心使命,按照中央决策部署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创造性地做好立法、监督等工作,密切同人民群众的联系,更好发挥人大代表作用,提高依法履职能力和水平,以新担当新作为开创新时代自治县人大工作新局面。(牵头单位:县委办公室;配合单位: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直各党(工)委、党组,各乡镇党委)
(二)全面加强党对人大工作的领导
1. 健全完善党的领导体制。县委要把人大工作和建设纳入工作总体布局,把县委领导人大工作、县委工作部门支持人大工作、“一府一委两院”自觉接受人大监督的情况纳入领导班子和领导干部考核范围;每届至少召开一次人大工作会议,每年要专题听取人大工作汇报,研究解决人大工作和建设中的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坚持和落实县委副书记联系人大工作制度,带头参加人大重要活动,定期召开县委人大工作联席会议,及时分析研究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履行职权和工作中需要协调的事项。加强党对立法工作的领导,审定年度立法计划,提出立改废释意见建议,讨论研究立法涉及
的重大体制和重大政策调整,协调解决重大立法争议;对涉及全局性、根本性、长远性的事项和与人民群众利益相关的重大事项,县委研究讨论后,要善于通过人大依法作出决议决定。坚持人大常委会主任列席县委常委会会议,人大常委会班子成员和人大常委会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参加县委综合性会议等制度。加强人大常委会班子建设,切实把人大及其常委会建设成为政治坚定、纪律严明、作风过硬、清正廉洁的坚强领导集体。坚持党管干部原则,做好人大选举任免工作,保证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各乡(镇)党委要切实重视和加强对乡镇人大工作的领导,支持人大主席依法履职,保障其把主要时间和精力放在人大工作上。(牵头单位:县委办公室;配合单位: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委组织部、各乡镇党委)
2. 发挥人大常委会党组领导作用。县人大常委会党组要把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习近平总书记关于坚持和完善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重要思想及视察甘肃重要讲话和指示精神作为首要政治任务,真正在学懂弄通做实上下功夫,贯穿工作全过程和各方面,增强践行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自觉性。要发挥把方向、管大局、保落实的领导作用,贯彻民主集中制,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依法决策,确保党中央的路线方针政策和决策部署以及省委、市委、县委工作要求在人大工作中得到全面贯彻。认真履行
全面从严治党主体责任,严明党的纪律规矩,以提升组织力为重点建强机关党组织,及时将贯彻党中央决策部署,落实中央和省委、市委、县委工作安排的重要情况,履职中的重大事项和重要问题,向县委请示报告,重要议题提请县委常委会会议研究。围绕脱贫攻坚、生态环境保护、乡村振兴、高质量发展等县委中心工作和改革发展大局,精心选题,深入调研,为县委决策提供意见和建议。支持纪委监委履行职责、开展工作。(牵头单位: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配合单位:县委办公室)
3. 加强对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学习宣传。把人民代表大会制度和民主法治建设理论列入各级党委(党组)理论学习中心组学习内容,列入县委党校(行政学院)主体班次课程,作为普法教育、理论宣讲重要内容。有计划地对人大及其常委会选举任命干部开展人大制度理论培训。县委宣传部门要把人大宣传纳入全县宣传工作整体部署,加大主要媒体宣传力度,发挥新兴媒体作用,突出宣传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工作和人大代表履职情况,增强人大宣传的传播力和影响力。(牵头单位:县委宣传部;配合单位: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委党校、县融媒体中心,各乡镇党委、人大)
(三)支持保障人大及其常委会依法行使职权
1. 维护宪法法 律权威。各级党组织、国家机关和公职人员要以宪法为根本活动准则,自觉在宪法法律范围内活动,严格执行宪法宣誓制度,深入推进宪法学习宣传教育,组织好国家宪法日和法治宣传月活动。各级各部门要健全完善学习宣传和贯彻实施宪法的工作机制,开展经常性宪法法律宣传教育活动。县政府每年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依法行政情况。县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加强对法律和地方性法规、有关法律问题的决议决定贯彻实施情况的检查监督,切实担负起维护宪法法律权威、维护国家法制统一的职责。加强备案审查工作,更加重视人民群众、社会组织提出的审查建议的研究处理和反馈,健全人大常委会听取审议备案审查工作报告制度,规范审查程序,健全信息平台,做到有件必备、有备必审、有错必纠。各级领导干部要恪守宪法原则,带头尊崇宪法、学习宪法、遵守宪法、维护宪法、运用宪法,严格依法办事。(牵头单位: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配合单位:县直各部门单位、各乡镇党委)
2. 提高立法工作质量和效率。完善党委领导、人大主导、政府依托、各方参与的立法工作格局。发挥人大及其常委会在立法工作中的主导作用,健全法规立项、起草、论证、协调、审议、清理等工作机制和立法责任机制,科学编制立法规划并组织实施,做好地方性法规的立改废释工作。坚持立法为人民服务、为改革发展服务,加强城市治理、改革开放、
生态环境、民生保障等重点领域立法,将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融入立法全过程,发挥地方立法补充、先行、创制的作用,更好体现时代要求、符合人民期盼、适应改革需要、具有肃南特色。建立立法中涉及的重大利益调整论证咨询和争议较大的重要立法事项引入第三方评估的工作机制,开展立法协商和立法评估,推进科学立法、民主立法、依法立法。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常委会工作机构要牵头组织起草综合性、全局性、基础性等重要法规草案,对有关部门起草的法规草案提前介入,加强协调指导。落实政府立法工作责任,统筹提出立法项目,建立健全沟通协调机制,按照立法规划及时组织起草法规草案、按时提请审议。拓宽公众有序参与立法途径,确定立法项目时要听取群众意见,法规草案要广泛征求社会各方面意见,发挥人大代表、立法专家、立法联系点参与起草和修改地方性法规作用,对一些专业性比较强的法规可委托第三方起草。(牵头单位: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配合单位: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
3. 增强监督工作针对性和实效性。“一府一委两院”要自觉接受人大监督。县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围绕中心、服务大局、贴近民生、关注热点,依照法定职权,加强对“一府一委两院”工作的监督。落实预算审查监督重点向支出预算和政策拓展,加强对县政府预算的全口径审查和全过程监管,对重点专项资金支出绩效组织开展第三方评价。健全完善国
有资产管理情况报告制度,县政府每年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国有资产管理情况。落实县政府向人大报告债务管理情况制度,财政部门每半年向县人大有关专门委员会和常委会有关工作委员会书面报告债务管理情况。县政府每年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上年度审计查出突出问题整改情况。加强对生态环境保护工作的监督,县政府每年向县人大常委会专题报告环境状况和环境保护目标完成情况。加强对司法工作的监督,每年听取审议“两院”专项工作报告,提出审议意见,跟踪抓落实,促进严格执法、公正司法,不断提高司法公信力。综合运用多种方式进行监督,加大执法检查力度,每年至少对 1 部法律法规贯彻实施情况进行执法检查,推进专题询问常态化,对重要事项、重点议题组织持续监督、联动监督,加强跟踪问效,增强监督的权威性和约束力。(牵头单位: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配合单位:县政府办公室、县监察委员会、县法院、县检察院、县财政局)
4. 依法行使重大事项决定权。县委建立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协调机制,对依法属于人大职权范围内的重大事项适时提出建议,由人大讨论决定。县人大及其常委会严格按照县委《关于健全县人大讨论决定重大事项制度、县政府重大决策出台前向人大报告的实施意见》要求,依法对县域内的重大事项作出决定决议,并加强对决议决定贯彻实施情况的督促检查。县政府对关系县域经济社会发展全局、涉及群众切身
利益的重大决策,在出台前依法向县人大常委会报告。县政府每年年底要研究提出下一年度拟提请县人大常委会讨论决定重大事项的建议清单,报县人大常委会征求意见,由县政府修改完善并报县委研究同意后,列入县人大常委会和县政府年度工作要点。“一府一委两院”及相关部门要认真落实人大及其常委会作出的决议决定,认真处理、及时反馈人大提出的意见,把贯彻落实情况作为重要内容写入年度工作报告或专项工作报告。(牵头单位:县委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配合单位: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监察委员会、县法院、县检察院)
5. 做好人事选举任免工作。坚持党管干部原则与人大依法行使选举权任免权相统一,保证党组织推荐的人选通过法定程序成为国家政权机关的领导人员。县委提出国家机关组成人员人选时,及时向县人大常委会党组通报人事安排和被推荐人选的基本情况、推荐理由,听取意见建议;推荐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人大专门委员会组成人员、常委会工作部门主要负责人人选,要征求人大常委会党组意见。“一府一委两院”提请县人大常委会任命的人选,人大常委会应通过一定方式了解拟任人员履职情况。要进一步加强对人大选举和任命人员的监督。坚持和完善任前法律考试、宪法宣誓、供职发言、颁发任命书等制度。(牵头单位:县委办公室;
配合单位: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政府办公室、县委组织部、县监察委员会、县法院、县检察院)
6. 提高人大及其常委会议事质量。县人大及其常委会要健全完善议事规则,改进议事形式和审议程序,提高会议审议质量。要合理安排时间,组织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和人大代表开展会前视察和调研,为审议各项议题和提出议案、建议做好准备。人大常委会会议期间,对重要审议议题,“一府一委两院”负责人应当到会报告,相关国家机关负责人要到会听取意见、回答询问。要进一步完善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审议意见的形成、交办和督办方式,“一府一委两院”要认真研究办理人大常委会会议审议意见和执法检查报告、代表视察报告,并在规定期限内报告办理情况。(牵头单位: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配合单位:县政府办公室、县委组织部、县监察委员会、县法院、县检察院)
(四)充分发挥人大代表主体作用
1. 优化人大代表结构。县委和各乡(镇)党委要加强对人大代表选举工作的领导。严格把握人选标准,规范提名推荐程序,加强考察审查工作,切实把好代表的政治关、廉洁关、素质关、结构关。完善县委组织部门与人大常委会代表工作部门的沟通协调机制,明确职责分工,共同做好代表候选人的提名推荐工作。继续实施三分之一连任代表由人大常委会
和乡镇人大主席团向同级党委提出建议人选的做法。提高基层代表特别是一线工人、农民、专业技术人员代表和妇女代表的比例。县人大常委会工作部门负责人和乡(镇)人大主席应当提名为县人大代表人选。(牵头单位:县委办公室;配合单位: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县委组织部,各乡镇党委、人大)
2. 密切代表同人民群众的联系。进一步拓宽联系渠道,丰富闭会期间代表活动的内容和形式,以代表小组活动为抓手,通过调研、视察、走访、代表接待日等方式,倾听群众呼声,反映群众诉求,更好地发挥代表在了解民情、反映民意、集中民智方面的作用。坚持和完善县人大常委会组成人员联系县人大代表机制,通过多种形式听取代表意见建议。适时组织五级代表联动开展履职活动,进一步推动代表联系群众工作制度化规范化。担任领导职务的代表要积极参加闭会期间的相关活动,带头履行代表职责。进一步加强人大代表之家规范化建设,促进常态化运行,切实发挥应有作用。(牵头单位:县人大常委会办公室;配合单位:各乡镇人大)
3. 加强各级各部门单位同人大代表的联系。建立健全县政府、县法院、县检察院等各级各部门单位向代表通报政情、沟通情况制度,畅通代表知政明政渠道,邀请代表参与地方工作。扩大代表对县人大常委会和专门委员会工作的参与,
邀请基层代表和相关领域代表列席县人大常委会会议、参加常委会履职活动,确保基层代表在任...
推荐访问:关于加强新时代人大工作和建设的意见 新时代 关于加强 人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