蟹螺藏族乡猛种村20XX年“农民夜校”工作实施方案
为满足广大农民求知、求富、求乐的需求,切实加强农民教育引导工作,不断提升广大农民群众的综合素质,加快脱贫增收步伐,结合猛种村实际情况,制定如下工作实施方案。
一、指导思想
深入贯彻落实党的十九大会议精神,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为根本目标,以提高农民整体素质为出发点,以提高农民科技实用技能、丰富农民文化生活为主要内容,以农民夜校为重要形式,以点带面,逐步推进,广泛利用“农民夜校”集中宣传党和国家的大政方针、强农惠农富农政策、法律法规,弘扬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传授现代农业知识、优秀民俗文化,为建设“生态藏乡、美丽蟹螺”提供智力支持和精神支撑。
二、工作目标
通过举办“农民夜校”培养脱贫攻坚明白人,勤劳致富自强人,进一步激发广大农民群众特别是贫困群众自力更生、艰苦奋斗,改变贫穷落后面貌,创造幸福美好生活的内生动力。
三、工作重点
(一)设置教学机构
1.管理班子。“农民夜校”由第一书记为第一负责人,村党支部书记为第二负责人,重点从村级后备干部、优秀党员中至少确定1名政治坚定、业务熟练、群众信服的人员负责夜校日常工作。
2.师资力量。建立“农民夜校师资库”,将县级帮扶联系领导、乡党委政府主要领导、县级帮扶部门主要负责人、驻村帮扶工作队成员、驻村帮扶农技员、驻村第一书记、本土乡贤人才、致富带头人、“土专家”等作为重要的教学力量请上讲台并及时充实到“师资库”内。
(二)配置教学资源
1.教学场地。以村级组织活动场所为主,统筹整合文化院坝、农家书屋、居民院落、田间地头等场地资源,因地制宜规划办学场地。
2.教学设备。充分利用现有党员干部远程教育站点设施设备、移动音响设备等开展教学。
3.落实教材。利用上级下发政策文件,重点抓好公共知识、政策法规、农业技术和先进典型等管用易学、群众喜读爱看的教材学习。
4.激励奖品。通过定制印有“猛种村农民夜校”字样的围裙、雨伞、拐杖、帽子、修枝剪等系列物品,作为参加夜校学习奖品,充分调动广大人民群众参与农民夜校学习的积极性。
(三)强化教学管理
1.学习时间。农民夜校教学活动每月至少开展两次,可根据实际情况确定夜校授课具体时间。
2.学习内容。
(1)法律法规。开展法律宣传、法制宣传,组织农民学习相关法律知识,让农民做到知法、懂法、守法,并学会运用法律保护自身的合法权益。
(2)方针政策。以夜校为阵地,以简单直接、及时管用、通俗易懂的方式,将党和政府的声音传递到千家万户,提高农民对党的路线、方针、政策的知晓率,特别是脱贫攻坚相关政策,要做到入心入脑,家喻户晓。
(3)农技知识。根据农民创业致富的需求,本着“想干啥就学啥,学好啥就干啥”的原则,有针对性地开展种养殖、劳动力技能等实用技术培训,提高农民(特别是贫困户)的致富技能。
(4)日常知识。本着“贴近群众、贴近实际、贴近生活”的原则,普及地质灾害防治、森林防火、防汛抗旱、卫生保健、生态环保、节能降耗、日常安全等知识。
(5)文体娱乐。组织群众结合道德讲堂,开展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和文明礼仪传播活动,经常性地组织农民开展丰富多彩、健康向上的文体活动。通过各种文体活动集聚农民,沟通思想,交流经验,达到邻里互相关心帮助,共同发展致富的目的。
(6)民主议事。增强“四务”公开工作透明度及农民参与度,组织农民学习村民自治章程等村规民约,对村级需要民主决策的事项,组织农民代表进行讨论和表决,引导广大群众积极支持和参与民主决策、民主管理。
3.教学方式。结合群众素质、农时农事、地域分布等实际,讲学突出“以农为主”特点,灵活采取专题讲座、安全分析、分组讨论等方式开展教学;对外出务工、居住分散、文化程度较低的群众推行“固定课堂+流动教学”相结合的教学模式,综合运用典型案例、实地操作、互动教学等方式“送教进组入户”,把夜校培训办到农户院坝和田间地头。注重学用结合,采用体验教学、实践锻炼、先学带后学等方式促进群众学以致用,引导群众将学习成果体现在转变观念、移风易俗、发家致富上。
推荐访问:夜校 农民 工作实施方案 20xx年2023年开展农民夜校工作计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