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根本路径
发展问题是贯穿我国改革开放历程的一条主线。经过几十年发展,自2010年起我国稳居世界第二大经济体,2013年至2021年,中国对世界经济增长的平均贡献率达38.6%,超过七国集团(G7)国家贡献率的总和,中国已成为推动世界经济增长的第一动力。长期的历史经验教训让我们明白了只有发展才是硬道理,同时我们党对以为什么要发展、发展为了谁以及如何发展为逻辑结构的发展规律的认识不断深化,提出了科学发展观,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提出了新发展理念,十九大则明确提出我国经济已由高速增长阶段转向高质量发展阶段,刚刚召开的xx大对高质量发展在新历史方位中的定位作了进一步界定,使高质量发展在新时代新征程中的定位又具有了时代的高度。
在xx大报告中, 庄严宣告新时代新征程中国共产党的使命任务:“从现在起,中国共产党的中心任务就是团结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以中国式现代化全面推进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同时专门用一个部分阐述“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着力推动高质量发展”,并指出“高质量发展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首要任务”。这个逻辑表明,高质量发展是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和实现民族复兴进而完成我党历史使命的必由之路。
高质量发展与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内在有机联系可以从三个维度来看。一方面,从强国的世界性看,是否强国必须在全球范围的比较中去判断,且必须具备强国的基本特质。当今世界强国的一个普遍特质就是经济社会的高质量发展。中国只有走高质量发展之路,才能成为一个和平崛起的强国。另一方面,从强国的时代性看,这是一个与时俱进的动态演进过程,人类社会现代化进程的历史表明,现代化的一个内在规定就是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当今时代以及时代的未来更是如此。中国要建设现代化强国,只能走高质量发展之路;再一方面,从强国的制度性看,任一国家都有其基本社会制度,中国实行的是社会主义制度,这就逻辑规定了我们建设的现代化强国必须是社会主义性质的强国。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建设社会主义强国是为了实现人民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党的十九大指出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发展之间的矛盾,在这个矛盾中,发展不平衡不充分是矛盾的主要方面,而发展不平衡不充分归根到底就是发展质量还不高的问题。随着主要矛盾的转化,解决矛盾的方式和路径必须随之转变,这个转变的根本指向就是实现高质量发展。高质量发展就是体现新发展理念的发展,是创新成为第一动力、协调成为内生特点、绿色成为普遍形态、开放成为必由之路、共享成为根本目的的发展。
推荐访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