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村工作新闻稿(2篇)

时间:2024-08-23 13:55:02 来源:网友投稿

篇一:驻村工作新闻稿

  

  驻村的工作简报新闻稿

  第一篇

  根据组织安排,‘我’成为了中建乡营盘村的一名驻村干部。通过开展走访群众,与群众交心谈心、深入实践中学习,很好的掌握了村情民意,积极的帮助群众解决一些实际问题,促进驻村实现同步小康,因此也有了不少的小故事。

  ‘我’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每当走到群众家的时间,走着别的口中的“水泥”路时心情都是复杂的。在与群众交谈中,他们心中浮现出对院坝和道路硬化愿望都很强烈。在全市进行“美丽乡村”建设和高潮中,‘我’也受到了很大的鼓舞。有了好的政策,要做好前期的宣传和统计,为此‘我’和营盘村村两委,按照实施方案要求分别对全村9个村民小组进行了宣传和统计。第一阶段统计完成后,‘我’们又对所统计出来农户进行了二次核查,力保符合条件自愿实施的一个不少,不符合条件决不实施。

  又一次来到坪子组王成林家,这已经是第三次来到他家,当看到他的连户路还未动工,心中不免有点失落,在他家的院坝‘我’看见他在家里坐着,看见‘我’后热情的让‘我’到家中坐,坐家中‘我’认真的和他交谈着,连户路建设问题。但他总是以自己没有时间为由,‘我’感到他的思想还没有得到转变,于是‘我’从连户路硬化后对于生产、生活等几个方面对他进行了思想上的开导。通过交流,他思想得到了极大的转变,很快认识了连户路的重要性,并承诺明天就请

  人一起完成。

  作为一名驻村干部,‘我’同时还是村级计生特岗。每次走到农户家中‘我’都不忘宣传计生政策,特别是近年来的很多好的政策得到了不少群众的认可,有免费孕前优生健康检查,有亲情视频等多种服务。

  3月13日,早上‘我’来到营盘村沟头组,游凯里家中和他进行了交谈,根据贵州省计划生育和相关政策条件他们夫妇是可以生育二孩的,开始交谈中游凯里对于孕前优生健康检查不很了解,‘我’从随身的包中拿出孕前检查的资料慢慢的从孕的好处和不孕检后生育有可能发生在胎儿的一些疾病方面进行解释,最终在‘我’的解释下游凯里夫妇了解了孕期前优生健康检查的好处,并同意在乡开展检查的时候通知他们夫妇参加。

  5月24日晚乡计生办亲情视频服务室迎来了,营盘村木林、中心、学校等几个组十多‘我’群众的到来,在乡计生办工作人员的帮助下大家都和自己的亲人进行了视频聊天。

  沟头组,一位80多岁的黄明仙老人,在‘我’到沟头组进行亲情视频服务宣传的时候,她非常高兴第一个对‘我’说要来。原因很简单,她的一个儿子,由于当时生活条件不好,在外打工。现已7岁的孙子已经有5年多的时候没能见了,老人非常想念。来到乡亲情服务室后,工作人员得到老人儿子电话,加上老人儿子qq后进行视频,老人与儿子与孙子交谈中,孙子一句“奶奶”让年迈的老人极动的哭出了声音。

  第二篇

  新一轮驻村工作简报

  第17期: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巡视员邓桂明

  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项天保率队到XX县丰稔镇十二排村调研指导扶贫“双到”工作。

  6月24日下午,省财政厅党组成员、巡视员邓桂明同志与党组成员、纪检组长项天保同志率领厅监察室主要负责同志一行到XX县丰稔镇十二排村调研指导扶贫“双到”工作。调研组一行先后考察了十二排小学、饮水工程、村道改造及农业示范基地等帮扶项目,并与丰稔镇、十二排村委干部及驻村工作组召开座谈会,共商帮扶措施。

  调研组一行认为,省财政厅驻村工作组入驻十二排村一年多来,紧紧依靠当地政府,扎实工作,取得了较大的成效。一是村集体经济收入达到10.5万元,实现了省委省政府既定的5万元以上的目标;二是村道、农田水利及学校饭堂等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扎实推进,村容村貌焕然一新;三是驻村干部经过一年多的基层锻炼,工作经验更加丰富,能力素质进一步提升。

  调研组一行还对驻村工作组下一步工作提出四点要求:

  一是要利用“6.30”扶贫济困日,发动企业、社会热心人士及乡贤捐款,壮大“十二排扶困基金”;

  二是要按照既定方案,分解任务,落实责任人,明确完成时限,确保帮扶任务圆满完成;

  三是要加强工程质量和帮扶项目经费监管,把有限的扶贫资金用在刀刃上,向村民公开扶贫项目、工程进度、资金使用情况,做到工

  程项目、账目清楚,工作思路清晰;

  四是要认真贯彻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扶贫开发工作的决策部署,加强与省、市、县扶贫部门及当地党委政府的沟通协调,扑下身子,扎根农村,把扶贫开发工作做好做实。

篇二:驻村工作新闻稿

  

  村支部书记一四心作风讨论会新闻稿

  “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中,要继续选派驻村第一书记,加强基层X组织建设,提高基层X组织的政治素质和战斗力”。作为一名驻村第一书记,笔者认为要加快转变思想观念、尽早融入乡村振兴日常工作、尽早进入工作状态,用“安心、真心、凝心、驻心”八个字开展好驻村工作。

  “安心”驻村,尽快进入角色。驻村以后,要沉下心来,尽快熟悉情况。决不能搞令到人不到、人到事不撂“假把式”。更不能搞人到心不到、临时工作临时做的“虚把式”,要不折不扣落实好X中央决策和村民期盼,这就要求驻村第一书记要做到既来之则安之,在其位谋其政。乡村振兴事关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和第二个百年目标实现,身兼第一书记和工作队长应当冲锋在前,把自己和集体事业融合在一起。

  “真心”驻村,真正扎下根,静下心。对村情的掌握和对村民的感情需要不断积累,驻村第一书记不能把驻村简单地视为工作,想来就来想走就走,因为乡村本身不仅是单一的生产组织,而是生产、生活合二为一的复合体,既有白天田间地头的劳作,也有傍晚热热闹闹的娱乐,还有夜晚磕磕绊绊的争吵。不真正长期住在村里,不下沉到群众中去,就无法真正体会到村里的人情冷暖,更无法真切感知到村民的忧愁和期盼,就无法真正找准工作的切入点。驻村第一书记只有长期居住在村里,把自己作为村民中的一员,才能真正听到实话、掌握实情、拿出实招、取得实效。

  “凝心”驻村,共谋发展。作为驻村第一书记,要不放过任何一丁点闪亮的火花,在寻常中汲取向上的力量,去点燃村里更多的希望。星星之火可以燎原,乡村振兴关键在人才的振兴,通过凝心注视、细心挖掘,让榜样看见自己,让村民看见榜样,让更多村民争做榜样。让乡村振兴走上自发、可持续的良性道路。

  “驻心”驻村,沉下心来谋发展。第一书记驻村更要“驻心”。只有真心对待群众,才会带着感情下乡,与群众交朋友、谈心事;只有把群众满意作为自己工作的出发点,才会沉下去、摸实情、办实事,与村干部一道为民排忧解难,促进当地发展。真情实意、真抓实干,才对得起“驻村干部”的称谓,才是真正“助村”的好干部。

  做好驻村第一书记要正确处理好与村“两委”的关系、与村民的关系;正确处理驻村工作队临时任务和当地干部长期使命的关系、干部实践锻炼与理论学习的关系。不能有偏废、搞取舍,更不能把两者对立起来,而是要“无缝衔接”,高度融合、协调推进,既有利于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又有利于促进农业农村优先发展,借脱贫攻坚的力量,唱响乡村振兴“新农歌”。

推荐访问:驻村工作新闻稿 新闻稿 工作